筝声筝情筝滋味——古筝艺术魅力浅谈
传统民间音乐古筝的美妙音律与演奏技巧

传统民间音乐古筝的美妙音律与演奏技巧古筝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中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乐器,其独特的音律和演奏技巧使其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之音。
在传统民间音乐中,古筝经常被用来演奏各种曲调,从轻松欢快到悲壮凄美,它都能传达出深远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本文将探讨古筝的美妙音律与演奏技巧,并深入了解古筝这一乐器在传统民间音乐中的独特魅力。
一、古筝的美妙音律古筝作为传统民间音乐中的代表乐器之一,具有独特的音律,通过弹奏不同音弦和调整不同音准,可以演奏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旋律。
笔者将就其中几种典型的音律进行介绍。
首先是“大调”。
大调音律明快欢乐,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在大调中,古筝奏出的音乐旋律通常富有活力,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可以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愉悦。
其次是“小调”。
小调音律悲壮凄美,给人一种沉稳深邃的感觉。
在小调中,古筝奏出的音乐旋律常常带有一种深情的意味,让人们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和内涵。
另外还有“琵琶音律”。
琵琶音律是一种独特而古老的音律,许多古筝曲也会采用其中的元素,使音乐更富有韵味和独特的风格。
通过这些美妙的音律,古筝成为了表达情感和传递文化的重要媒介,在传统民间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古筝的演奏技巧古筝的演奏技巧是掌握古筝美妙音律的关键,下面将介绍古筝演奏中的一些常见技巧。
1. 手指技巧:古筝演奏中,手指的灵活运用非常关键。
演奏者通常用右手拨弦,左手按弦。
右手的拨弦要求灵活而有力,能够准确地发出所需的音调,而左手的按弦则需要准确掌握音准和力度,以保证演奏的准确性和音乐的流畅性。
2. 均衡力度:古筝演奏时,均衡力度的掌握非常重要。
演奏者需要通过合理的力度控制,使每个音符都能够清晰地传达出来,同时保持音乐的整体平衡。
3. 转调和滑音:转调和滑音是古筝演奏中常用的技巧,它们可以增加音乐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转调是指将音符的音阶高低进行变换,从而产生不同的音色和音调。
而滑音则是指在音符之间进行的平滑过渡,使音乐更加连贯和流畅。
浅谈古筝文化历史与发展

浅谈古筝文化历史与发展摘要:古筝,它源于秦而盛于唐,是民族乐器中的瑰宝,雅俗共赏的奇葩,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
在古筝演奏中有着丰富多彩的音乐变化,形成多层次的表达音乐内涵的音乐线条,这些客观存在的音乐美震撼着听众的心弦。
关键词:古筝文化,发展,影响古筝也叫“秦筝”,筝又被称为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
它有着不同凡响的乐器结构特点,具备动静阴阳﹑音韵并重的独特风格。
由于它好听易学,艺术感染力强,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且这份喜爱延续了几千年仍然经久不衰。
筝是一门易学的高雅艺术,民族特色浓郁,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的生动诗句来描绘古筝的美好境界,陶冶身心。
筝,在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流传久远,遍及全国各地,是纯粹的华夏民族传统乐器,筝的音色古朴,优美而多变,既能表达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
一、古筝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古筝文化流行于民间,是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乐器之一。
《战国策.齐策》中是这样描述的: “临淄甚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
”在西汉桑弘羊《盐铁论.散不足篇》是这样描述的:“...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
”由此可见古筝在民间的盛行。
古筝发展到汉代就已经出现了转调。
候瑾《筝赋》中记载:“于是急弦促柱,变调改曲。
”就是采用移动筝柱的方式来转调。
三弦筝,在隋唐代就已经开始十分的流行,隋文帝开皇雅乐中就首次有十三弦筝的使用的记载。
在隋代古筝的演奏中也用了通过移柱来转调的方法:“促调转移柱”(王台卿诗)。
古筝在唐代音乐中广泛使用,如用于雅乐中。
古筝在宋代也较为流行,宋陈炀《乐书.宋史.乐志》中就有描述古筝的片段:“本朝十三弦筝,然非雅部乐也”。
古筝的演奏技巧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明代已用开始沿用十五弦筝。
根据明代《敦煌实录》中的记载:“所函宗伯夷成善弹筝,悲歌能使喜者堕泪;改调易讴能使戚者起舞,时人号曰:雍门周。
14-20-1-古筝的特点和音色介绍

古筝的特点和音色介绍1. 古筝啊,那可是乐器中的瑰宝!它的特点之一就是造型优美,就像一位优雅的仙子亭亭玉立。
你看那精美的雕刻,多漂亮啊!音色呢,更是清脆悦耳,仿佛山间流淌的清泉,叮叮咚咚,例子嘛,就像你在宁静的山谷中听到的那美妙声音。
2. 嘿,古筝的弦可不少呢,这就是它的一大特点呀!这么多弦能发出丰富多样的声音,就好像一个魔法盒子,打开就有无数惊喜。
比如说,当你轻轻拨动弦时,那声音不就像春天里的微风拂过脸庞吗?3. 古筝的声音,哇,那真的是太独特啦!它可以温柔婉转,像妈妈轻声的呢喃。
想想看,不就像你小时候躺在妈妈怀里,听她给你讲故事时的那种温暖感觉吗?4. 你们知道吗,古筝的特点就是能演奏出各种风格的音乐呀!它能欢快活泼,像小朋友在游乐场里尽情玩耍。
比如弹奏一首欢快的曲子时,不就跟孩子们的笑声一样让人开心吗?5. 哇塞,古筝的个头可不小,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魅力呀!它的音色时而悠扬,就像远方传来的呼唤。
这就好比你在海边听到的那悠长的汽笛声,是不是很有意境呢?6. 古筝呀,它的特点还在于能让人很快沉浸其中。
它的声音如同丝丝细雨,滋润着你的心灵。
就像你在一个安静的午后,听着那雨滴落在窗户上的声音,多惬意啊!7. 哎呀,古筝的演奏姿势也是很有讲究的呢!这也是它的特点之一呀。
那优雅的姿势,不就像舞蹈家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吗?听它的音色,就像在欣赏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
8. 古筝的特点多得很呢,它能表达出各种情感。
悲伤的时候,那声音仿佛能听懂你的心,像你伤心时朋友的安慰。
想想看,是不是很神奇呀?9. 哈哈,古筝可是非常有韵味的乐器哟!它的特点让它与众不同。
它的音色可以大气磅礴,像汹涌澎湃的海浪。
比如演奏一些激昂的曲目时,那感觉不就跟海浪冲击海岸一样震撼吗?10. 古筝啊,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它的特点和音色简直绝了。
它能细腻入微,像恋人在你耳边的轻声细语。
这不就是那种让你心里暖暖的感觉吗?我觉得古筝真的是非常棒的乐器,它的特点和音色都有着无穷的魅力,能给人带来无尽的享受!。
古筝的特点和音色介绍

古筝的特点和音色介绍
1. 古筝啊,那可是有着超级独特的特点呢!它的形状就像一个优雅的淑女,静静躺在那里都好美。
你想想看,那长长的琴弦,就如同精灵的发丝一般。
比如《渔舟唱晚》,用古筝弹奏出来,仿佛能让你看到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湖面和缓缓归航的渔船,那音色,真美啊!
2. 古筝的音色,那简直绝了呀!有时清脆如珠落玉盘,有时又悠扬似山间清风。
就像我们听《高山流水》的时候,是不是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山林之间呀?这就是古筝音色的魅力所在呀,能把人一下子就带入到情境中去,神奇吧!
3. 朋友们,你们知道古筝吗?它就像是一个能变幻无穷魔法的乐器!它的特点多着呢,那构造精致得很嘞。
当弹奏起《彩云追月》,那声音就好像彩云在追逐着月亮一样轻快,这般独特的音色,真让人陶醉啊,你们不想试试吗?
4. 哎呀呀,古筝可太有意思啦!它的琴弦就像会讲故事一样。
比如在弹《林冲夜奔》时,那急促的音符就仿佛在诉说着林冲的焦急与愤怒。
这样的古筝,这样的音色,怎能不让人着迷呢!
5. 说起来古筝呀,那真的是太牛了!它的特点让人爱得不行。
它的音色有时候温柔得像妈妈的怀抱,有时候又热烈得像燃烧的火焰。
像《战台风》,就让人能感受到那狂风暴雨般的激烈,难道你不被这种感染力所震撼吗?
6. 古筝啊,真是个了不起的存在!它那独特的特点和绝美的音色,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每次听到用古筝演奏的曲子,都好像进入了一个梦幻世界。
比如
那首经典的《广陵散》,其音色的表现力简直无与伦比,这就是古筝的魅力,厉害吧!
结论:古筝真的是一种非常有魅力和特色的乐器,它的特点和音色都让人沉醉其中,值得大家去深入了解和喜爱。
中华民族的瑰宝乐器:听古乐之美,见证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民族的瑰宝乐器:听古乐之美,见证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导读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华夏五千年岁月如流,为中国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财富。
相伴中国一起成长的,不仅仅是物质、经济水平,同时也有宝贵的音乐文化。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国音乐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
这些独特的音乐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国特有的音乐文化素养,更贴近民生,反映不同时期国人的社会生活及文化发展状况。
古筝图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值得珍藏民族乐器,它们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以最独特的方式向世人显示了中国音乐文化。
本文将以中华民族的瑰宝乐器——古筝为主,深入讨论素有“东方钢琴”美称的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一、古筝起源之迷•起源时间提及古筝,必须先谈它在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地位:它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弹拨乐器之一,其代表的是中国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
现今,古筝艺术更是以“民间音乐”的遗产类别,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筝图那么在中国民族传统乐器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古筝艺术到底起源于何朝何代呢?实际上,关于古筝的起源,始终众说纷纭,各有见解。
关于其何时出现于中国、由谁打造出来,更是没有史料记载。
关于古筝,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在先秦开始流行。
因为秦朝时期,首次出现了关于古筝的记载:秦朝时期丞相李斯曾在《谏逐客书》中写:“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这是古筝首次出现以文字记载的方式出现在中国,因此,中国古代,古筝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被称之为“秦筝”。
尽管没有具体记载何时出现,后世之人也将古筝的出现时间定为秦朝。
这一点,可以从古代词人的诗词中看出:唐朝著名诗人岑参就曾在《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中提及秦筝:“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由此可见,在中国封建思想中,都将古筝默认为是秦朝时期的乐器,但这仅代表古筝流传于秦朝,并无人能够证明其诞生与秦朝。
古筝的介绍

古筝的介绍古筝,又称古键或古钢筝,是中国非常受欢迎的音乐乐器,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已有约2500多年的历史。
古筝又分为京音筝和汉音筝,是一种三弦七品的古典乐器。
一、古筝概述古筝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历经古代“素志”和“高山流水”乐派演变而来,在中国音乐中具有卓越的地位。
它被尊称为“国乐之魂”,而它的木制件,经常覆盖着蓝色的色漆,使古筝更显典雅。
古筝的身体有一个椭圆形,可以拉过三个钢弦,尾部还有一个尖尾,除此之外,还有木键七品和水晶储物等。
二、古筝的特点1、漂亮的声音:古筝具有飘渺动听的旋律声、高亢洒脱的音色,可以细腻、穆而又节奏。
2、技巧多样:弹奏古筝有着多种技巧,如“分解”“抢弹”“搓弦”“抛穗子”“跋延”“萦返”等,还有拉弹、吟唱、吟唱拉弹等多种表演形式。
3、乐曲优美:古筝古典乐曲常见乐曲有《高山流水》《醉花阴》《凤求凰》等,这些作品具有抒情优美、绚丽多彩的音乐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三、古筝的修炼古筝的技艺非常复杂,它要求演奏者具备较高的技能,学习需要耐心和勤奋。
1、乐理:学古筝时必须要学习乐理,包括和弦、旋律、节奏、乐曲和乐理概念等。
2、技巧:学习古筝,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包括抢弹、搓弦、抛穗子、跋延、萦返等。
3、坚持练习:修炼古筝要认真听、思考、唱、演、练习,它要求演奏者把每一件古典作品都演绎得流利熟练。
4、关注表演:学习古筝时,要多听听高手的演奏,熟悉他们特定的表演方式,如拿键位、吟唱等,学习新技巧和新乐曲。
总之,古筝有着历史悠久和优美的音乐特点,是一种被中国人民熟悉和喜爱的古典乐器,由于它艺术性强,民族性强,能使人们在音乐中绽放灿烂的人生色彩,因此,古筝已成为中国民间乐趣的经典代表。
《感受筝韵 绽放自我》观评课

筝,中国古代的传统乐器之一,是一种弹拨乐器,因其悠扬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方式而备受喜爱。
在这节观评课中,我们将深入了解筝艺表演的魅力,感受筝韵的独特之处,并探索如何通过筝演奏来展现自我。
筝的音色优美高亢,既能表达温柔细腻之情,又能展现豪放激昂的气势。
演奏者通过指尖的轻拂与撩动,使得暗淡的筝弦发出优美的音色,仿佛让人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千年的乐韵。
在筝艺的表演中,演奏者需要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技巧,以展现筝乐的精髓。
他们通过手指的细微动作,在纤弱的筝弦上奏出动人心弦的音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筝艺的独具魅力在于,演奏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情感和表达能力,使每一曲筝乐都显得独特而生动。
而在这个观评课上,我们将学习到如何通过筝演奏来展现自我。
在筝艺表演中,演奏者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技巧和乐理知识,更需要在音乐中放飞自我,将内心的情感与音乐融为一体。
只有真正理解并感受到音乐的内涵,演奏者才能在演奏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个性。
通过筝演奏,我们可以展现自己的独特风采。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情感,通过筝的演奏,我们可以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出这些个性特点。
比如,某人演奏筝时,可以运用柔和细腻的音符,展现出温和和善的一面;还有人可能更喜欢运用高亢激昂的音色,表达自己内心的激情和坚定。
筝演奏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个人展现自我的途径。
在这个观评课上,我们还将学习如何欣赏和评价筝艺表演。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聆听,我们可以发现筝艺的精彩之处,从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我们要学会如何辨别筝艺表演的技巧和情感表达,深入理解艺术家的用心与感悟。
只有在深入了解和欣赏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对筝艺表演做出准确的评价,并体会到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这节观评课,我们将以更加专业的眼光来欣赏和评价筝艺表演。
了解筝的历史与文化,感受筝韵的独特之处,并学会如何通过筝演奏展现自我。
筝艺表演犹如一道光芒,闪耀着丰富的内涵和美妙的音符。
让我们拭目以待,与筝的乐韵相伴,一起感受筝韵,绽放自我的独特光芒。
古筝分析报告

古筝分析报告1. 引言古筝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色。
本文将对古筝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起源、结构、演奏技巧以及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2. 起源和发展古筝是中国古老乐器之一,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西周时期。
传说中,古筝最早是由黄帝发明的。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古筝在音质、结构和演奏方式上逐渐完善。
3. 结构和构造古筝的主要结构由筝桥、筝柱、筝身、琴弦和弦轴组成。
筝桥是支撑琴弦和传递震动的重要部分。
筝柱安装在筝身上,用于调节琴弦的高低音调。
琴弦通常由丝和尼龙制成,不同的材质和数量会影响音色的表现。
4. 演奏技巧古筝演奏技巧主要包括指法、琴弓、拍弦和颤音等。
在演奏中,演奏者使用指尖弹拨琴弦,通过不同的力度和速度创造出丰富的音乐效果。
琴弓是古筝特有的演奏工具,用于拉弦发声。
拍弦和颤音则通过手指轻拍琴弦在特定位置产生特殊效果。
5. 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古筝的音色悠远、悦耳动听,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通过掌握不同的演奏技巧,演奏者可以使古筝的音色更加丰富多变。
古筝可以演奏各种曲调,包括古典、民族和现代音乐,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6. 古筝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古筝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高雅艺术的代表之一。
古筝音乐常用于陪伴舞蹈、歌唱和戏曲表演等,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古筝还经常被用于演奏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传承和发扬着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
7. 现代古筝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古筝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现代古筝通常采用材质更为先进的琴弦,结合电子音效和录音技术,将古筝与现代音乐相结合。
这种创新使得古筝的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古筝的学习和演奏中。
8. 结论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悠久的历史。
通过对古筝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筝的起源、结构、演奏技巧以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古筝在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推动现代音乐创新和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古筝,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音乐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 而全 面 的研 究 。有 鉴 于 此 , 本 文 尝 试 对 筝 声 的
文化 遗存 、 筝情 的现代转 型 、 古 筝 的 现 代 艺 术 特 征 等
问题 进 行 初 步 研 讨 , 以期 推 动 古 筝 艺 术 的 传 承 与 发
元前 2 3 7年 李 斯 进 谏 秦 始 皇 收 回 逐 客 令 , 留有“ 大 击
而得 名 、 古 筝 传 播 情 感 有 着 怎样 的 独 特 方 式 、 古 筝 创
作 演 奏 中 如 何 倾 注 情 感 元 素 等 理 论 与 实 践 命 题 缺 乏
筝 叩缶 、 弹筝 、 博 髀 而 歌 呼 呜 呜 快 耳 目者 , 真 秦 之 声
是学 习时 间较长 的 研 习者 , 也 往 往 对 古 筝 艺 术 因 何
弟“ 分 瑟 为筝 ” 的传 说 : “ 秦人鼓 瑟 , 兄 弟争 之 , 又 破 为
二 。筝 之名 自此 始 。 ” 《 集韵 》 也 主张“ 分瑟 为筝” 之
说 , 认 为“ 秦俗 薄 恶 , 父 子 有 争瑟 者 , 人 各 其半 , 当 时 名 为 筝 ”。 三 是 宫 廷 乐 器 。 《 史记 李斯 列传 》 记述 , 公
展并 求 教于方 家 。
一
传 筝 是 战国时期 的作 战 兵 器 , 后 来 在 筝 身 之 上 添 加 琴弦, 使 之变 成 了乐 器 , 故有“ 筝横 为乐 , 立地成兵”
一
说 。五 是 蒙 恬 造 琴 之 说 。汉 代 《 风俗通》 载 文说 ,
筝“ 五 弦筑身 ” , “ 不 知谁 所 改 作 也 , 或 日蒙 恬 所 造 ” 。
强 劲动 力 , 不 仅汇 聚为 筝声 筝情 筝滋 味 , 而 且 提 出 了 古 筝 传 承 与发 展 的 一 系 列 重 要 论 题 。譬 如 , 如 今 研 习古 筝艺术 的风 潮盛行 , 但 重视 技 能轻视 艺术 涵养 、 注 重表 演效 果忽 视 情感 蓄 积 的现 象 普遍 存 在 , 即 便
第儿卷
第 1 7 期
淮海 工学 院学 报 ( 人文社 会科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Hu a i h a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Hu ma n i t i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V o 1 . ¨ No . 1 . 7
S e p . 2 0 1 3
2 0 1 3年 9月
D( )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 3 3 3 X. 2 0 1 3 .1 7 . 0 2 5
筝 声 筝 情 筝 滋 味
— —
声 。 ” 汉 代《 风俗 通 》 也称“ 筝五弦, 筑身而瑟弦” 。七
是 因乐器 发音 而得 名 。古筝 本 身能 够发 出“ 铮 铮” 音 响 ”, 汉代 《 释名》 解释为: “ 筝 , 施 弦高 急 , 筝筝 然也 。 ” 这 显然 是有 别于琴 瑟 的音 色舒缓 而 言 的 。
的艺术 史 考证 可 以追溯 至春 秋战 国时期 , 汉代、 唐 代
与宋 代 皆有所 定名 , 但 命 名 的 方 式 及 原 因 却 各 不 相 同 。“ 经 过两 千多 年来 的传 衍发展 , 经 过 历 代 宫 廷 乐
许慎《 说 文解 字》 说 : “ 筝, 鼓 弦 竹身 乐也 , 从 竹, 争
、
文化 遗存 : 筝 声之 名通 古今
唐代 《 筝赋序 》 宣称“ 以为 蒙 恬 所 造 ” 。清 代《 说 文 通 训 定声 》 也认 为 “ 古筝 五 弦 , 施 于竹 如筑 , 秦 蒙 恬 改 于
十二 弦 , 变 形如 瑟” 。 六 是 因乐 器 形 制 而 命 名 。 汉 代
古 筝 的命 名 及 其 由来 一 直 颇 受 争 议 。关 于 古 筝
要 素创 新 的发展 方 向。古 筝这 朵正在 盛 开的 艺术奇 葩 , 展 现 出 现 代 筝 家 筝 人 注 重 艺 术 品 O- 、 创 作 艺
术精 品 、 谱 写 时代 风 貌 的 艺 术 情 愫 与 浓 郁 情 怀 。 关键 词 : 古筝 艺术 ; 筝声 ; 筝情 ; 艺 术 品 质
格 外 引 人 瞩 目 。 历 史 积 淀 的 艺 术 魅 力 与 传 承 创 新 的
属 。据传 , 筝 出现在 2 0 0 0多 年 前 的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 流 行于 秦 国 , 史 称秦 筝, 后 因历 史 久 远 而 得 名 “ 古
筝” 。二是琴 瑟 之说 , 即 因分瑟 而得 名 。《 因话 录 》 强 调 筝者 为琴 , 认为“ 筝, 秦 乐也 , 乃琴之流” 。古 有 兄
古 筝 艺 术魅 力 浅谈 *
高 英
(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音乐系 , 安 徽 合 肥 2 3 0 0 0 术传 承的 历史见 证 , 也 是 传 统 艺 术 创 新 发 展 的 成 功 范 例 。 筝 声 筝 情 自有
筝滋味 , 作 为文化 遗存 的 艺术表 达样 式 , 筝声之 名可 以 通 古达今 , 其 本 身 就 饱 含 着 中 国 故 事 和 历 史 情 感 的 元 素 。在 面 对 现 代 转 型 的 当下 , 古 筝 艺 术 的 魅 力 在 于 传 播 一 直 恪 守 着 文 化 传 承 与 音 乐传 统
中图分类 号 : J 6 3 2 . 3 2 文献标 识码 : 、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3 3 3 X( 2 0 l 3 ) 1 7 - 0 0 8 6 — 0 3
作 为我 国文化 艺 术 传 承 与创 新 的 杰 出代 表 , 古 筝跻 身 中国音 乐艺 术 与 乐 器 发 展 的历 史 文化 长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