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比较

合集下载

开胸术后两种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比较

开胸术后两种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比较

Co mpa io fTwo Od n lssM eh 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 o a o o y rs n o y oy i t o sa tr Tn r c t m
WANG n Yo g—mi g W ANG n , N G n—h i n, Yo g HUA Re a
(J g e oet m l e o i lf lne r H ln e r 1 1 , hn i h r r E po e s t Huu bi , uu bi 0 3 C ia) n F sy y H p ao e e0 2
c e, eg u f C A sl t pdrl yo s i i cie0 1 %)adf t y( .0 2 , egopo s a st r po P E e c dei a e nl i wt mp aa ( .5 h o ee u d ys h v n n na l0 0 0 %) 山 r f e n u P I e c t vnu e山 s 山 f t y( .0 % ) dd pr o 0 05 )T ee et f yo s ,es- CA sl t i r eosa s ei w ee na d n a i e a l0 0 1 a m e dl .0 % , h f c o n l i ae nn n i ( e d ys
王永 明 王 , 勇 , 黄仁 海
(. 1 内蒙古 呼伦 贝尔市金河林业职工 医院,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11 ;2 哈尔滨市第七医院 , 2 03 . 黑龙江 哈尔滨 105 ) 50 0
摘要 : 比较 病人 开胸 手术后 应 用罗哌卡 因, 目的 芬太尼硬 膜外 自控 镇 痛 ( C A) P E 与芬 太 尼静 脉 自控 镇 痛 ( C ) 临床 效 果。方 法 6 P 的 0例 A AI ~ Ⅱ级 , 期 开胸 手 术的 病人 , S 择 随机 分 为 两 组 , 组 3 每 O例 , C A PE 级选 用 O 1 % 罗哌 卡 因加 00 O %芬 太 尼硬 膜 外镇 痛 , C 组选 用 Oo 1 .5 .O 2 P .o %芬 太尼 加 0 0 5 .0 %氟哌 利 多静 脉镇 痛 , 察镇 痛效 果 , 观 镇静 程度 、 适评分 、 良反 应 , 测 R 、P 2M P H 舒 不 监 R S 0 、 A 、 R。 结果 两组病人 视 觉模 拟 评分 ( Ⅵ ) 均较 低 , C 组 高 于 P E P C A组 , 无 明显 差异(P >O 0 ) P 组 R m a 但 . ,C 5 a sy法( S ) R S 镇静 评 分 显著 高于 PE C A组(P < .5 , 氏评 分 法 ( C ) 适 评 分显 著低 于 P E 0 0 )布 D S舒 C A组 (P <00 ) 恶 心 、 吐 、 .5 。 呕 皮肤 瘙 瘁等 的发 生率显 著 高于 P E C A组 (P <O0 ) 两组病人 对 术后 镇 痛 总体 满 意度评 估 优 秀者 P E .5 , C A组 明 显 多 于 P 组 ( <O 0 ) 结论 对 于开胸 手术 的病人硬 膜外 罗哌 卡 因与静 脉 芬 太尼 自控 镇 痛 均安 全 可 行 , C P .5 。 镇 痛 效果 满意 , 综合 总体镇 痛质 量 ,C A组优 于 P 组 , P E PE C 但 C A镇 痛需加 强硬膜 外 导管 的管理 。 关 键词 : 开胸 手术 ; 病人 自控硬 膜 外镇 痛 ; 病人 自控静脉镇 痛 学 科分 类代码 :30 3 2 .1 中图分类号 :R 1 64 文 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10 —57 (0 8 0 —0 8 0 0 4 75 2 0 )4 2 3— 2

PCEA和PCIA用于TURP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观察

PCEA和PCIA用于TURP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观察

PCEA和PCIA用于TURP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观察目的:比较PCEA和PCIA用于TURP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40例TURP术后镇痛患者随机分为PCEA和PCIA两组。

观察指标:患者膀胱痉挛主观症状评分,48 h内膀胱痉挛发作次数,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

结果: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 AS)、48 h内膀胱痉挛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发生例数PCEA组低于PCIA 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PCEA 组低于PCI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CEA用于TURP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PCI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 and patient controlled patient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 in patients undergone TURP. Methods: 40 cases undergone TUR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o observe the symptoms score,the number of bladder spasm in forty-eight hours,the time of bladder perfusion clearance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CIA group,the V AS, continuous time,ratio of bladder spasm and the complications decreased markedly in PCEA group (P<0.05).The time of continuous infusion of bladder in group PCEA was shortened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PCIA, PCEA is the more effective and safe analgesia method for post-prostatectomy pain.[Key words] Epidural; Intravenous;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經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是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一项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避免了术后切口的疼痛,但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静脉自控镇痛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静脉自控镇痛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静脉自控镇痛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孟海兵;来玮;王信磊;丁国友;张晓光【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CIA versus PCEA on platelet activ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ectum canceroperation.Methods 46 patients undergoing rectum cancer oper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with 23 patien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he PCEA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PCIA.The platelet activation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Result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D62P、CD63 and CD41/ CD61 postoperative 24 h, 48 h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 < 0.05).The CD41/CD61 postoperative 24 h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 <0.05).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D62P, CD63 postoperative 48 h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 < 0.05).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D62P, CD63 and CD41/CD61 postoperative 24 h, 48 h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The APTT and PT postoperative 24 h, 48 h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PCEA can inhibit the activation of platelet, significantly improve cancer patients' systemic blood hypercoagulable state and prevent the generation of DVT.%目的研究分析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麻醉科近期收治的46例行直肠癌手术的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PCEA,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PCIA,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血小板活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24、48 h CD62P、CD63的表达水平以及CD41/CD61比值较术后即刻均有明显下降(P < 0.05);对照组患者术后24 h CD41/CD61比值较术后即刻明显降低,术后48 hCD62P、CD63的表达水平以及CD41/CD61比值较术后即刻明显下降(P < 0.05);实验组术后24、48 h CD62P的表达水平以及CD41/CD61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48 h CD6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术后24、48 h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CEA可以抑制血小板的活化,显著改善直肠癌患者术后全身血液的高凝状态,对深静脉血栓的产生具有预防意义,效果优于PCIA.【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3(010)014【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静脉自控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直肠癌;血小板【作者】孟海兵;来玮;王信磊;丁国友;张晓光【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麻醉科,江西南昌,330002;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麻醉科,江西南昌,330002;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麻醉科,江西南昌,330002;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麻醉科,江西南昌,33000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7无论是开腹行直肠癌手术还是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手术,均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产生手术应激反应。

上腹部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比较

上腹部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比较

音听诊评分和肛门排气时间 、 及不 良反应 的发生情况 。结果 : 术后 3 6 1 、4 3 h 、 、2 2 、6 视觉模 拟评分 ( A ) P E V S ,C A组低 于 P I ( CA组 P
< .5 , 0 0 ) 两组均显著低 于对照组 ( P<00 ) R m a . 1 ; a sy评分 P E C A组低 于 P I C A组( P<0 0 ) 两组 均低 于对照组 ( .5 , P<0 0 ) 术后 .5 ;
次/ n 、 mi) 低血压 [ 收缩压 <9 m H ( mm H 0 ]3 P ) 0m g 1 g= .3 k a ] 等情况及其程度。
14 统计学方 法 : . 本研 究所 有数 据均采 用均 值 ±标准 差 (
盐 水 稀 释 至 10 l 负 荷 量 5 l背 景 剂 量 3 lh 自控 剂 量 5m , m, m/ ,
统 的术后 肌内注射 哌替 定镇 痛 , 仅不 能在机 体 内形 成稳定 不
的 、 效 的 血 药 浓 度 , 到 良好 的 镇 痛 效 果 , 会 增 加 不 良发 有 达 还
应 的发生 率 。患者 自控 镇 痛 ( ai t ot l da alei, Pt n —cn o e nngs e rl a P A 采用微量泵持续 向体 内输注一 定量的镇 痛药 , C) 可维持血 药浓度接近最低有效镇 痛浓 度 , 应用最小 的剂量 , 达到 良好的
痛效果确切 , 良发应 发生率低 , 不 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 是理想的术后镇痛 方法 。 [ 关键词 ] 舒芬太 尼 ; 罗哌卡因 ; 静脉 ; 硬膜外 ; 术后镇痛
术后 疼痛会导致诸多不 良反应 , 如增 加机体应激反应 ; 抑 制机体的免疫功能 、 减少活动量 、 抑制 胃肠蠕动 和排气等 。传

镇痛泵使用

镇痛泵使用

(十七)术后镇痛泵得观察与护理患者自控镇痛(PCA):即在患者感到疼痛时,可自行按压PCA装置得给药键,按设定得剂量注入镇痛药,从而达到止痛效果。

一、分类:1、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2、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二、优点:1、具有静脉连续给药得优点,同时当镇痛水平需要变更时,能及时给予小剂量药物得灵活性,满足个体化得需要。

2、患者主动参与疼痛控制与治疗。

3、PCA给药系统可有效地减少不同患者个体之间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得波动,防止药物过量.三、PCA装置介绍(一)组成部分1、电子控制部分:由动力装置、开关按钮与功能显示装置等组成.(见图1)2、一次性储液部分:由储液装置、出液装置与药液过滤装置等组成.(见图2)图 1 图2(二)电子显示屏及按键部分1、持续给药剂量:按照麻醉师设置值,每小时持续泵入一定剂量得镇痛药液至患者体内.如图中显示“2、0",即表示持续给药剂量为2、0ml/h。

2、自控给药剂量:在持续给药剂量下,患者仍感到疼痛时,可按压黄色“自控”按钮追加一次给药,给药剂量由麻醉师设定。

如图中显示“2、0”,即表示单次追加给药剂量为2、0ml/次.3、间隔时间:设定得两个单次有效给药得间隔时间,在此期间内按压“自控”给药无效,以防止过度用药.如图中显示“15",即表示15分钟内只能按压1次“自控"键。

4、已输注量:即已输注药液得量,储液装置中麻醉药液总量为100ml。

如图中显示“071",即表示已输注71ml药液。

5、追加次数:即自控给药累计次数,24小时内追加次数不能超过8次。

若追加8次后,患者仍感到疼痛,需与麻醉师联系调节持续给药剂量。

如图中显示“02",即表示24小时内已追加给药2次。

6、指示灯:红灯闪烁,且有报警提示音时可能存在,导管堵塞、药液将尽、电量不足或硬件引起得故障,应及时排除以上问题或通知麻醉科医生。

7、电源确认:如电池电量不足,可直接从侧面将电池取出、更换,更换后按压“电源确认键”,显示屏左下角图标如图中形状转动,即表示装置已正常运行.如图中形状转动电源确认电池安装处,使用四节七号电池8、其她按键:如图中所示,均为麻醉师使用按键,护理人员不能调节。

不同镇痛方法用于开胸手术后镇痛效果的评价

不同镇痛方法用于开胸手术后镇痛效果的评价

不同镇痛方法用于开胸手术后镇痛效果的评价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法用于开胸手术后的镇痛效果。

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60例开胸手术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PCEA组患者呕吐、恶心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PCIA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男性92例,女性68例,年龄32~68岁,平均(50.4±1.2)岁。

其中,纵隔肿瘤8例,肺良性肿瘤23例,肺癌94例,食管癌35例。

患者ASA分级均为Ⅰ~Ⅱ级。

1.2 镇痛方法两组患者麻醉前均接受0.5 mg阿托品和0.1 g苯巴比妥肌内注射,T4~5硬膜外穿刺,诱导插管注入12~15 mg/kg琥珀胆碱,2 μg/kg芬太尼,2 mg/kg丙泊酚,0.1 mg/kg咪达唑仑,手术过程中间断注射异氟醚、维库溴铵、芬太尼,使用0.3%的罗哌卡因维持硬膜外麻醉。

手术结束后,PCIA镇痛组使用100 mL 0.9%的NaCl溶液,加16 mg昂丹司琼,6 mg/kg曲马多,20 μg/kg芬太尼进行持续自控镇痛;PCEA镇痛组使用200 mL 0.3%的罗哌卡因进行持续自控镇痛。

两组患者均使用上海怡新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镇痛泵进行自控镇痛[1]。

1.3 观察指标自控镇痛启动后,分别在第1、6、24、48 h观察和记录患者的自控镇痛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压和呼吸变化情况、镇痛评分以及镇痛效果等指标[2]。

1.4 评分标准(1)术后镇静评分:1分为清醒,2分为淡漠,3分为嗜睡,4分为沉睡。

(2)术后镇痛评分:选择V AS视觉模拟评分法,5分以上为差,3~5分为良,3分以下为优,其中,10分属剧痛,0分属无痛[3]。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P 0.05)。

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对比

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对比

麻醉效果。

异氟醚吸入具有苏醒快,无致吐作用,循环稳定,肌肉松弛良好,并有一定镇痛作用,应用眼眶肿瘤手术可降低血压、眼内压及减轻出血。

两药联合用于麻醉维持可提供良好的镇静镇痛及肌松作用,具有可控性好,镇静深度适宜,血流动力学稳定等特点。

本组患者提前停止吸入异氟醚,单独靠异丙酚维持,使患者在苏醒前基本摆脱异氟醚的不良影响,术毕清醒迅速。

3 参考文献1 张大银,董文彤1眼眶肿瘤手术的麻醉体会,临床麻醉学杂志, 1998,5(14):3172 赵 俊主编1新编麻醉学1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1658(2004-11-21收稿,责任编辑 郭 青)氯诺昔康和芬太尼用于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对比于春芝1 窦林彬2 赵继英2 刘宪勇1 张 敏1(武警山东总队医院:1药剂科,2麻醉科,济南250014) 关键词 氯诺昔康 芬太尼 手术 静脉自控镇痛  氯诺昔康是一种新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化学结构为烯醇酸类,镇痛效应强,半衰期4h,有用于术后镇痛的药理学基础。

文献1报道,将其用于妇科术后镇痛,效果与吗啡和曲马多接近。

本研究收集2003年3月~2004年10月60例手术患者,采用氯诺昔康进行胸腹部手术后镇痛,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芬太尼比较,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开胸手术10例,腹部手术50例,年龄28~59岁,手术种类:食管癌根治术8例,肺叶切除术2例,肝胆手术9例,胃癌根治11例,胃大部切除21例,脾切除9例; AS A I~II级。

有以下情况者不列入观察组:(1)对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2)近6个月有胃溃疡病史;(3)正在使用与氯诺昔康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如巴比妥类、苯二氮 类、优降糖、呋塞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4)患有出凝血性疾病者;(5)术中出现意外或手术时间明显延长者;(6)术前肺功能检查有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者。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各30例。

两种不同镇痛方法对腹部手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两种不同镇痛方法对腹部手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临床 护 理 杂 志 2 1 0 0年 4月 第 9卷 第 2 期

2 ・ 7
麻醉前应用长托宁致患者谵妄的观察及护理
夏玲霞
关键词 精神病 , 物质诱发性/ 护理 ; 长托宁
R 1 ;R 7. 4 R 7. 2 6 4 4 3 7 ; 9 1 9


中 图分 类 号
Ke od p y h ss u s n e id cd n rig e e y l ieh d o ho ie yw r s s c o e ,s b t c - n u e / u s ;p n h c dn y r c l d a n i r
1 统计 学方 法 . 3
上<、 . J 0 05
3 讨 论
3 1 术后疼痛可引起机体各系统发生相应的改 . 变, 腹部手 术后 患者 , 由于切 口疼痛 而不愿 咳嗽 、 深 呼吸及翻身等 , 易引起肺不张、 肺部感染、 血栓等并 发症, P A减少了这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而 C 使患 者较为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 。表 1 显示 , 两组术后 镇痛 效果 均满 意 , VAS评 分 在 7 1 的 患者 中 ~ O分
A组 3 、 例 B组 2例 主诉 切 口疼 痛 , 过 心 理护 理 通
采用 S S 15 P S1.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
作者单位 :3 0 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外科 合肥 202 胡锦秀 , ,9 2年出生 , 女 17 本科 , 主管护师
等均使疼痛缓解 , 其余患者通过肌注镇痛药使疼
有 效 的术 后镇痛 , 已成 为现代 外科 围手术期 处 理 的重 要组成 部分口 , ]近年来 自控镇 痛 ( C 技 术 P A) 得 到 了飞 快 的 发 展 , 已在 临 床 上 得 到 广 泛 使 用 。 P A技 术能减 轻 患 者 的 术后 应 激 反 应 , 少 并 发 C 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坏死等形态表 现 ;B组的情 况 ,从外观形态学 观察来看 ,兔 患侧肢 体创 治疗方法。
口愈合 良好 ,刨 口缺血表现不 明显 ,仅见 肢体毛 发稀疏 ,肢体颜 色 暗红。c
本文对家兔进行试验对象 ,对 家兔进行截取 动脉创 造模 型进 行试验研
组的情况 ,患侧肢体创 口愈合 良好 ,缺血表现不 明显 。D组 的情况 ,兔患 侧 究工作 ,进 行外源 性 rh—bFGF治疗肢体缺血 使用剂 量的实 验研究 。采用
学意义 。
非糖尿病人高 l520倍 ,现今对于糖尿病足还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患
2.结 果
者进行的治疗效果不是很 好 ,很难让患者 的血管再 次通畅 。 目前糖 尿病 下
2.1 A、B、c、D组 中家兔无一死 亡 。在模 型制作 成功 ,出现缺血 的表 肢血管病 已成为许多学者研究 的课题。现今对侧支循环的重新建 立和血管
1.4 统计学计算 :所有数据都使用 S ̄S12.0统计 学软件进行处理 ,并 而让患者 出现残疾甚至会 导致患者 发生死亡 ,特别 是其会 导致足部 缺血性
使用单 因素方差、LSD—t检验进行 对数 据 的处 理。P<0.05为 差异有统计 病变 ,这也是导致上述疾病 的关键 病变。据统计糖 尿病家兔 下肢截 肢率 比
· 3600 · No.08 2011
医学 信 息
临床 医学
切片 ,片厚 5 m,连续切 10张,并行苏木精 一伊红染色。切片经 Mi8s一2000图 进兔缺血肢体微血管新生 ,其疗效随着 bFGF剂量 的增加而增强 。比较 c组
像分析系统处理 ,计 算血管 密度 。bFGF阳性表达 血管数 检测采用 sP一9OOO 和 D组微血管密度和微 血管/肌纤维柬 比例 ,发现 D组较 c组无明显 差异 ,
肢体患侧肢体创 口愈合 良好 ,缺血 表 现不 明显。其 中 ,A组家兔 病情越 来 DSA动脉造影计数侧支血管数、微血管 密度及微 血管/肌纤维束 比值测 定,
越严重 ,c和 D组病情缓 解。其 中 A组家兔 处死后取病理组织 时发 现有肿 筛选 rh—bFGF治疗 兔 下肢 缺血 的最 佳有 效剂 量 ;通过 检测 静 脉血 ALT、
3.1 在缺血肢体局部适 时适量地给 予一定量 的外源 性 bFGF,会加快
管分布于大腿 中段乏血管 区,B组 由股深 动脉发 出几支 侧支血管 ,而远端 动 血管新生 的速度和加大血管新 生的幅度。
脉未见显影 ,c、D组见缺 血肢体有较多 的侧支血管迂 曲走行 ,缺血肢 体远端
3.2 rh—bFGF促进家兔缺血肢体血 管新 生。其会随着 剂量的提高而
现 ,如左后肢跛 行、趾 甲脱 落等 等 。 自模 型制作 成 功 ,l7天 后对 四个处 理 新生情况进行研究 的课题很多 。治疗性 血管再 生为糖尿病足 临床 治疗 带来
组 A、B、c、D的形态观察 ,A组 (对照组 )兔侧肢 体出现局部溃疡 、疡 、肌肉 了新的希望。采用 治疗性血管再生治疗 缺血性 下肢 血管病成为一种 崭新 的
二步法免疫组化试剂盒 ,按试 剂盒 说明书进行操作。血 管内皮 细胞胞浆染色 说明超过一定剂量后 rh—bFGF治疗作用将不再 增加 ,lOng是 rb—bF(3F治
呈棕黄色者为 bFGF阳性表 达细胞,该毛细血管即为 bFGF阳性表达 的血管 。 疗兔肢 体缺血 的最佳剂量。 每一标本随机选取 5个视野 ,在 200倍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 bFGF阳性表达的 3.讨 论
血管数 ,取其平均值 。计算 (a)微血管 密度 (图像采集 区内微血管数/图像采
糖尿病足 (DF)为糖尿病 的并发证 ,其时一种 的进行 性 的慢 性的疾病 ,
集区面积)(b)微血管/肌纤维束 比值(微血管数/肌纤维束数)。
其会对患者 的骨骼 、肌腱、神经 、血管有所 累及 。患者会 因为发生坏疽 、感染
动脉通过侧支循 环显影 ,充盈 速度 较健 侧稍 慢,各组 原有正 常动脉 未见狭 出现效果增强的表现 ,可是如果超过 了一定给药剂 量其效 果就会停 止不会 窄、畸形血管等表现 。各组侧支管数为 A组为 2.37±0.79,B组为 3.87±0. 增加 ,lOng是 rh—bFGF治疗兔肢体缺血的最佳剂量 14。
3.3 应用实验剂量 rh—bFGF对肝 、肾功能没有 明显影 响。说 明 rh—
2.3 各数值 比值情况 。试验结果显示 ,家兔的微血 管密度 A组 为 15. bFGF治疗肢体缺血是 安全 、有效 的。
50±5.04,B组为 36.41±16.46,C组为 80.26±31.34,D组为 77.51±24.
管/肌纤维束 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 高 (P<0.01)。说 明 rh—bFGF可有效促 安 全 、有 效 的 。
术后 静脉 自控 镇痛 与硬 膜 外 自控 镇 痛 的 比较
李 家强 何 开 兰 孙 小 东
块 形 成 。
AST、BUN,Cr和 DSA动脉造影及病理学观察骨骼肌 细胞形 态 、增生情况 、毛
2.2 DSA观察。DSA显示 :A、B、c、D组兔 术侧股动 脉 自股深与股 浅 细血管新生 情况 ,评价不同剂量 rh—bFGF在治疗肢体缺血方面的安全性。
动脉交叉处以远动脉 主干出现连续性 中断 。其 中 A组有少 量纤 细的侧支血
3.4 实验剂量 rh—bFGF使 用不会 出现肌纤维 变细 、断裂或某些 肌束
18,家兔 的微血管/肌纤维束 A组为 0.32±0.o9,B组为 0.37±0.05,C组为 中有缺失肌组织 以及 脂肪组织 浸润 的现象 。rh—bFGF不会造 成血管平 滑
0.62±0.04,D组为 0.50±0.o4。long和 2O g治疗 组微血管密度 和微血 肌 、骨骼肌细胞的异 常增生和肿瘤样生长。说明 rh—bFGF治疗肢 体缺血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