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中东》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8.1《中东》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8.1《中东》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同时也已经了解了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历史和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中东地区,学生可能已经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背景信息,如国家的分布、石油资源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普遍较高,对于实际问题和案例分析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形象思维和直观表达,对于地图、图片等视觉材料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提高。
4.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争夺题
题目:请分析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争夺的原因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
答案: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争夺的原因包括:中东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量,石油资源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影响,中东国家通过控制石油产量和价格来维护自身利益;国际大国的干预,如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石油资源争夺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表现为:石油价格的波动,影响全球经济稳定;中东地区国家的政治动荡,如伊朗、伊拉克等国家政权的更迭;国际大国在中东地区的竞争加剧,引发地区安全形势紧张。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等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中东地区问题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中东地区的宗教纠纷解析题
题目:请解析中东地区宗教纠纷的根源及其对地区政治格局的影响。

(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中东》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中东》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中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通过地图等资料说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等;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运用相关资料了解中东的自然环境以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 学会运用地图、统计数据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4. 能利用材料等相关内容分析归纳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进一步提升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推理、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5. 关注世界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培养关心世界大事,关注世界和平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1.分析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了解中东的石油资源分布情况及运输路线。

教学难点1. 了解中东石油资源分布情况及运输路线。

2. 学会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借助热点时事,引入标题。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很快进入学习主题。

二、通过展示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中东的范围及在世界的位置。

探究活动一:1、提供“中东地区的主要国家”、“中东在世界的位置”等图,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中东的范围及地理位置等问题。

2、交流学习成果,归纳总结中东的范围及在世界的位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图、析图、判图,明确中东的位置、范围;找出波斯湾、两洋、三洲、五海、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等地区,不仅明确此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时学会用地理的眼光去观察和感受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三、展示中东人们的生活片段,引导学生分析中东气候特点。

探究活动二:通过观赏中东人们的生活片段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中东气候特点及水资源的分布。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利用材料和已有的知识主动建构中东相关自然条件的新知识体系。

体现出课标要求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即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四、通过角色演绎,促进学生掌握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等内容。

探究活动三:1、分组讨论设计合理石油运输路线。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中东》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中东》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中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主要讲述中东地区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世界地理概况》第三节《中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中东地区的主要国家、民族、宗教及其分布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中东地区热点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宗教及其热点问题。

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的气候特点、农业、主要国家及其民族、宗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图、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中东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

2. 讲解新课(1)地理位置: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气候特点:讲解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分析其对农业的影响。

(3)主要国家、民族、宗教:结合地图,介绍中东地区的主要国家、民族、宗教及其分布特点。

(4)热点问题:分析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如巴以冲突、伊朗核问题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如果你是一名外交官,如何解决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4. 例题讲解(1)选择题:判断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

(2)简答题:简述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5. 随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

(2)绘制中东地区民族、宗教分布图。

六、板书设计1.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农业2. 中东地区的主要国家、民族、宗教3. 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七、作业设计答案:A.埃及 B.伊朗 C.巴西 D.泰国答案解析:B.伊朗属于中东地区。

2. 简答题:简述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答案解析:中东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对农业发展不利;地中海气候温和,有利于农业发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环节,让学生对中东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东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中东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中东优秀一等奖说课稿《中东优秀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中东优秀一等奖说课稿中东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中东》,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适用于七年级学生使用。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对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本节课涉及到的标准是在地图上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及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

活动建议:结合地区热点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并展开讨论。

这充分体现了以下几点:一是新课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以人为本,从生活实际出发,降低学习难度,减少识记内容,基本技能要求比过去有所提高。

二是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把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引入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实际体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动手动脑、快乐学习的过程。

三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和关心世界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是非升学科目,不参加中考,学不学无所谓,导致了学生的上课态度不够积极。

只有少数爱好地理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因而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较差。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前指导学生各种媒体搜集资料,使学生对中东地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课堂上利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

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对本节教材的分析和处理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是在学生学习了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之后,从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国家出发,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中东地区进行突出介绍。

教材共包括长期的.热点地区、三洲五海之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文化差异五部分内容。

七年级地理中东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获奖 (1)

七年级地理中东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获奖 (1)

《第二节中东》【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说明中东是“三洲五海之地”,在地图上找出中东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重点)2.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出口情况。

(难点)3. 运用资料描述中东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如人种、语言、宗教等。

4. 关注中东的热点问题,领悟民族团结、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读图分析法、问题导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多功能教室【教学过程】【学生】:战乱不断,是世界的焦点。

活动三:把握咽喉要道、找出图中三个重要海上通道及其沟通的水域;、说说哪些海上通道是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小结一】:中东成为世界热点的原因之一:地理位置重要。

【多媒体展示】:学习环节02:“有什么”世界“油库”播放视频在世界上的地位: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____最大、_____地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

活动二:看分布中东主要石油生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析特点活动五:找市场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 万活动七:寻出路石油资源不可再生,从长远发展来看单纯依靠石油出口对国家经济是不利的。

假设你是国家元首怎样设计以后的发展方向呢?学生小组讨论,畅所欲言:(1)采取措施加快经济转型,否则,人民的生活质量将一落千丈。

)开展沙漠特色旅游;)热带地区,太阳能丰富,可以收集、储存和出售太阳能。

【小结二】:活动三:解决措施开源节流【小结三】:中东成为世界热点的原因之三:争夺匮乏的水资源。

中东地区主要的人种是什么?主要使用什么语言是哪种?活动二:“百家争鸣”活动三:谋求和平【总结】:通过以上学习可以看出中东非常特殊,不仅位置重要、石油丰富,而且文化差异很大,因此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

现在根据知识结构回顾全文,然后出题检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一节 中东-省赛一等奖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一节 中东-省赛一等奖

第八章第一节中东(第一课时)黄山市祁门县渚口中学李运才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通过读图说出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初步学会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地图、统计资料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及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的理念。

教学重点:1、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2、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难点:中东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两个原因。

一、导入新课:利用美国2017年4月6日军事打击叙利亚机场的视频及教材第44页“阅读材料”,教师总结引入新课。

二、位置、范围(一)位置:三洲、五海之地1、经纬度位置引导学生读图P44 (中东在世界的位置)和P45 (中东的地形),得出中东经纬度位置,指出中东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1)引导学生读图P45 (中东的地形),填出相互连通的海洋名称。

(2)师生展示补充材料(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

(二)范围:引导学生读图(出示对比图),分析中东与西亚的范围差别。

三、世界石油宝库(一)自学教材第46至47页文字内容,小组互助找出中东主要的产油国家,以及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

(二)探究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最多的地区(三)分组完成P47活动3。

(四)中东产油国可持续发展石油资源不可再生。

四、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作业《基础训练》P31至33页的1至14题,20题。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一节 中东【省一等奖】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一节 中东【省一等奖】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大演中心学校吴庆华知识目标1.了解中东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2.知道中东地区的范围以及主要国家。

3.掌握中东是一个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4.知道中东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世界实事的意识,并呼吁世界和平。

重点难点1.中东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

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发布、生产、输出及在世界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课前让学生关注近期的中东新闻,上课时结合阅读材料“战争不断的中东”图文,使学生感受到中东是一个战争冲突不断的地区。

然后提问中东为什么战争冲突不断新课讲解一.中东的范围播放课件:大家一起来找茬中东=西亚----阿富汗+埃及+土耳其欧洲部分二.中东的位置1.播放课件“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引导学生读图讨论回答1):两洋大西洋印度洋2):三洲亚洲欧洲非洲3):五海地中海红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2.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6页练习第3题.3 . 播放课件让学生理解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作用1)苏伊士运河问: 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什么2)土耳其海峡问: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什么承转:美国为首的国家为什么屡次对中东地区发生战争为石油而战三.世界石油宝库1.播放课件: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2.播放课件中东的石油产区1)中东石油主要发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2)中东主要产油国家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3.播放课件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让学生读图完成下列表格四.课堂小结1.两洋三洲五海之地2.石油分布五.当堂检测1、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是( )A、马六甲海峡B、土耳其海峡C、苏伊士运河D、霍尔木兹海峡2、世界上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A、东南亚B、欧洲西部C、中东地区D、拉丁美洲3、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区,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 )A、亚丁湾沿岸B、波斯湾沿岸C、黑海沿岸D、红海沿岸4、下列关于中东地区石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东石油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B、中东石油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产量一半C、中东所产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东亚等国家和地区D、中东出口的石油绝大部分是由海洋运出去5、下列国家中,不是中东主要产油国的是( )A、沙特阿拉伯B、科威特C、也门D、伊拉克。

(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中东》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中东》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中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为《中东》是新课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

对学生关注世界时事,关注世界热点问题,热点地区,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保证知识的连贯性,整体性,我打破了课文中的课时安排内容的惯例。

在第一课时里学生已经学习了中东的地理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地形和经济强国等内容。

为了保证第二课时的时间安排,我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新课工作。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为我校实验班学生,知识面相对较广,学习自觉性高,主动性强,具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舞台展示能力。

他们除了关注课本知识外,对地理课外知识信息的捕捉兴趣更浓。

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我一般尽可能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来讲,让他们来说。

我会根据情况适时释疑,点拨和小结。

教学目标:1. 知道中东是当今世界的热点地区及原因。

2. 知道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掌握中东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并能熟悉其范围。

3. 了解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石油的输出路线。

4. 知道中东水资源匮乏的原因。

5. 了解多元的文化差异也是引发中东地区不稳定的原因之一.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和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以及分析判断的能力。

2.初步认识主要产油的分布和石油输出的路线,帮助记忆理解本区的地理位置。

3.运用图表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本区水资源匮乏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比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和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中东的石油资源的分布教学难点: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

教法及学法:合作探究法,读图法,对比法,讨论分析法教学准备:学生:学生提前预习《中东》第二课时内容。

搜集中东引发战争与冲突的资料。

教师:课件。

将学生分成3组教学过程:备注:以电视台节目访谈的形式授课,提高学生兴趣导入新课:世界那么大,并不都太平。

欢迎收看《走遍世界》。

我是主持人。

(课件展示伊拉克小女孩)今天我们的节目开启于图片中的小女孩,这么大的小孩在干什呢?妈妈,我要吃芒果,妈妈,我要穿新裙子,妈妈,我要亲亲,我要抱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东》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五海三洲之地”对应课标是: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世界石油宝库”对应的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匮乏的水资源”对应课标是: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多元的文化”对应的课标是: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并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明确中东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其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3.通过读中东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4.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过程与方法】1.根据收集到的图片、新闻等一些资料,对中东地区有初步认识。

2.通过图片、地图了解三洲五海之地。

3.将收集到的有关中东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一些地理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当前中东局势,呼吁世界和平,并树立可持续发展及人地协调观念。

教学重难点1.中东地区是世界的热点地区。

2.中东地区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3.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依据本节教材的特点,以情境导入法法、读图析图法、启发引导法等教学方法为主,用问题情景引领学生探索,同时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感悟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具有敢于质疑和互助解惑的学习品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根据导学案的要求,预习课文。

2.关注媒体的时事报道,利用身边的信息载体如书报、网络等查找中东热点问题成因及相关信息,并进行资料互换。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近一周来中东局势的几段新闻短片。

师:同学们,世界上每天都会有一些事情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没有另外一个地区会像这里一样时时吸引人们的眼球,几乎天天在新闻中出现。

大家刚才看到的事件是发生在哪里?生:伊拉克。

生:伊朗。

生:巴勒斯坦地区。

生:约旦河西岸。

……师:对,这些地方都属于一个地区──中东。

(课件展示几张中东的图片及标题)师:是什么原因使得中东地区长期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这个秘密。

【设计意图】播放中东最新局势的新闻短片,让学生认识到中东的确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感受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

而且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可以培养学生关心世界大事、关注世界和平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中东的兴趣。

二、层层深入,推进新课教师:请各个小组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整理编写演讲稿,由小组派代表发表一分钟演讲:中东印象。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收集中东资料,课堂上小组交流,每组派代表以“中东印象”为主题,发表演讲。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为进一步认识中东为什么成为世界热点奠定了基础。

1.“三洲五海之地”教师:刚才不少同学谈到“两伊战争”、“伊拉克战争”,但战争并没有解决中东的问题,而是加重了中东人民的灾难,并影响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同学们,究竟还有什么原因使中东成为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呢?可不可以用和平方式解决中东的热点问题呢?今天,我们就从地理的角度开始探“热”解读中东。

首先,请问有哪位同学知道“中东”名称的由来呢?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展示资料链接内容。

教师:中东包括了哪些国家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资料链接“中东范围”。

教师:这里有你早已熟悉的国家名称吗?你能否在地图上找到中东主要国家的位置?学生读图,在老师发的空白地图上填涂中东主要的国家,老师巡回指导。

学生自我评价,教师根据评价表的反馈,及时调控。

情境设置:课件展示资料链接,鼠标所指之处,五海的名称逐一闪烁。

学生回答,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进行“三洲五海之地”的课件演示。

学生在图上填写“五海三洲”的名称。

教师拓展问题空间:同学们,中东不仅位于“三洲五海之地”,而且还有更特别之处──请看大屏幕展示,师生共同总结出中东与西亚范围的差异。

教师出示课件:注意观察,比较西亚政区图和中东政区图,找出中东与西亚范围的差异。

【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提出“中东在哪儿?”引导学生学会描述中东的地理位置。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相关问题:1.找出中东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填入课本45页表格。

2.在图中填注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填注过程中注意海域的连通情况,判断哪一个“海”与其他四个不同)3.在图中填注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并完成课本46页上方第3题的框图。

4.“五海”在中东有何作用?组内自我评价。

情景设置:课件展示资料链接,通过课件演示,找出使黑海、地中海、红海相连通的重要水道──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

拓展讨论:师生互动讨论──如何评价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结论:三洲五海之地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使中东备受关注,成为热点地区。

学生自我评价(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正确率)。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中东和西亚”,让学生找出范围差别;“中东在哪里”:学生描述中东地理位置,涂画中东主要国家并填写“五海三洲”;讨论“五海在中东有何作用”,认识并评价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层层深入提问,培养地理思维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践中领悟知识,训练识图绘图能力。

教师转承:独木难成林,是否还有别的原因使中东成为热点地区呢?下面我们继续探“热”解读中东。

2.世界石油宝库教师展示课件:活动: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出示各自收集的材料,自主讨论。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利用数据、事实为自己的观点服务。

归纳: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1.中东石油的储存、生产、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

2.中东石油的分布及主要产油国。

3.石油外运的航线及所到达的地区。

课堂练习:填写石油外运航线表,并比较A、B、C三线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中东石油的图文资料,认识中东石油宝库的地位、石油的分布,填写石油外运航线表,可以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师:丰富的石油既给中东带来财富,也使某些耗油大国“垂涎三尺”,因此,中东战事更加频繁,成为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

教师进一步拓展设疑: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给石油生产国带来滚滚财富,但石油总有开采完的一天,当石油枯竭后,这些国家的出路在哪里呢?假设你是中东某国的首脑,请谈谈你的规划。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收集中东的资料,为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了知识储备,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比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匮乏的水资源师生互动:观看中东的地貌、水文、气候、植被等情况的影视图片。

(画外音:看,骆驼商队行进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新月形的沙丘起伏连绵;地面上河流、树木很少,有一些地下泉水;气候干热、居民全用肥大的衣服把身体包起来……)教师:由这些图片推测一下,中东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大家的推测是否正确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教师出示课件:教师:请由读“世界气候类型图”、“麦地那气温和降水量图”和“中东河流图”入手,分组讨论中东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水源短缺,多国共用,也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为水而战。

教师出示课件并拓展设疑:中东水资源如此短缺,有没有比战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呢?学生展示搜集到的以色列节水农业、沙特淡化海水工程等。

教师出示课件小结:【设计意图】通过对中东水资源短缺的学习,学生增强了对协调人地关系的认识。

4.多元的文化教师以视频短片、图片等展示阿拉伯风情。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中东地区的文化习俗资料,认识这里的民族、宗教、文化差异。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阿以冲突。

教师小结,并进一步提问:你认为世界各国、各民族发生矛盾时,应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才是最明智的?角色扮演:分别以色列军事家、巴勒斯坦学生等身份谈谈如何解决阿以冲突。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认识中东局势,呼吁世界和平。

三、质疑解惑,总结收获教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可以直接了解学生都学到了什么,便于及时修改或者补充教学内容。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同时也倡导他们互相解惑,然后教师再补充。

教学反思:《中东》这一节课,主要从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宗教纷争与文化差异等主要几方面,对中东战火频仍、局势动荡的原因作了初步的分析。

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的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学生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运用多媒体教学,本节图片资料较丰富,学生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在与学生探究活动中,把知识引入生活,培养了学生的运用地理知识能力。

思考题:思考:1.为什么中东地区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2.为什么20世纪中东曾为石油而战?3.为什么在中东地区,水资源比石油资源更宝贵?4.为什么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板书设计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