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绿色食品黄豆种植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有机大豆种植规程

有机大豆种植规程

有机大豆种植规程1. 基地选择选择本单位2号有机佛发菜种植基地和有机西兰花种植基地轮作种植大豆,共250亩,作为有机大豆生产基地。

2、种植的茬口种植有机大豆的地块为有机蔬菜收获后的地茬,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种植。

3、种植密度大豆的种植密度一般为2.5万株左右。

4.栽培技术4.1品种选择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

选择经国家和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特点的鲁豆10号。

4.2种子质量及处理选种要求:发芽率不低于95%、纯度不低于97%、净度不低于98%、含水率不高13%、无病斑、无虫孔的种子。

播前晒种。

4.3整地菜茬平播大豆,要把茬深松整地,在灭前茬深松基础上达到无大土块和暗坷垃并将耙平,达到待播状态。

4.4施足基肥每亩施3000kg腐熟圈肥,结合耙地整地1次施入。

4.5播种4.5.1种植方式:单种4.5.2播种方法:机播5.田间管理5.1间苗:当小苗一对单叶未展开时进行人工等距手间苗。

5.2锄趟:当大豆小苗长出一对单叶至第一片复叶时进行头遍锄趟,7-8天后苗高10cm左右进行第二遍锄趟,二遍锄趟后10天左右,大豆封垅前(6-8片复叶)进行第三遍深锄趟,雨前拿大垄。

5.3追肥:在大豆前期长势较弱时,二遍锄趟前追施,每亩用腐熟后的有机肥1000kg,追施后应立即中耕培土。

5.4在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根据墒情采用喷灌浇水,灌后及时中耕松土。

6.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6.1农业防治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虫、抗逆性强的品种鲁豆10号。

杂草采用人工防除,不论划锄还是人工拔除,均以除早不除晚,除小不除大为原则。

6.2生物防治防治大豆食心虫:可选用螟黄赤眼蜂在大豆食心虫产卵高峰期(约8月上旬),30万头/公顷,分45个点、两次释放。

6.3生物源农药防治用苦参碱等生物制剂,按使用要求及时防治病虫害。

7.收获7.1收获时期;在黄熟期豆叶全部脱落后5-7天进行。

7.2收获时间:在午前进行,做到留低茬、放小铺、不漏枝,不留“马耳朵”。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黄豆种植操作规程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黄豆种植操作规程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黄豆种植操作规程为了保证所生产的黄豆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达到优质、安全、营养的目的,特制定本操作规程:一、茬口选择选择正茬,杜绝重茬,避免迎茬。

二、选用和种子处理1、品种选用按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用熟期适宜、优质、抗逆性强,特别要选用抗病毒病、灰斑病、线虫病的高产优良品种。

2、种子精选种子播种前要做到精选,剔除病残粒、虫食粒、杂质等。

种子质量达国家一级种子标准,即净度达到98%,纯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85%以上。

3、种子处理播种用种子在阳光下照射8-10小时,达到杀菌的作用。

三、整地与播种1、除尽茬子,起垄播种。

2、地温稳定通过8℃时开始播种,春播在5月5日~5月10日进行。

3、播种方法:等距精量点播,做到种肥分离,下种均匀一致,覆土3~5cm,播后镇压。

4、种植密度每亩播种量3.5kg~4kg。

条播,株距11cm。

每亩保苗约1.5万株。

四、田间管理1、间苗定苗:在真叶展开后至第一片复叶展开前,进行人工定苗,按计划密度一次定苗。

2、铲趟除草:当豆苗拱土显行后,进行铲前深松“趟一犁”,以灭草、活土和提高地温。

在整个生产期间,于黄豆封垄前进行2、3次铲趟,秋后人工拨一遍大草。

3、施肥结合整地每亩施1500kg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和硫酸钾复合肥5kg。

初茬期追施尿素5kg,结合趟地培土掩埋。

4、病虫害防治我地区种植的黄豆发生的虫害主要是蚜虫,其防治方法一是在田间挂设银灰色塑膜条驱避。

二是利用田间捕食螨、寄生蜂等自然天敌。

采用上述方法防治无效时可采用药物防治,如果使用药剂时,应首选低毒、低残留、广谱、高效农药。

禁止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

一般用25%的抗蚜威可湿性粉6~8克兑水50~100公斤喷雾。

五、收获待叶落,秆、荚变褐黄色,豆粒归圆时为收获适期。

要做到单收割、单拉运、单堆放、单脱粒,确保绿色食品黄豆与普通黄豆不混杂。

六、其他绿色食品黄豆豆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绿色食品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第二节绿色食品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一)光照大豆是喜光作物,光强不足影响大豆生长。

大豆属短日照作物,日照缩短促进大豆开花结实。

因此,不同地区间引种时要考虑到大豆的光周期特性。

(二)温度大豆是喜温作物,春季当播种层低温稳定在10℃以上时,大豆种子开始萌动发芽。

夏季气温平均在24-26℃左右,对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最为适宜。

当温度低于14℃时生长停滞,秋季白天温暖,晚间凉爽但不寒冷,有利于同化产物的积累和鼓粒。

(三)水分大豆产量高低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

春大豆区,大都生育期间的降雨量在600mm左右,大豆产量最高。

在500mm次之,降雨量超过700mm或低于400mm均造成减产。

夏大豆区6-9月份的降雨量若在435mm以上,可以满足夏大豆的要求。

二、品种选择(一)品种选择原则1.根据各地自然条件,选择生育期适宜、类型恰当的品种,便于发挥品种潜力;2.品种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产优质;3.品种纯度应高于96%,发芽率高于95%,含水量小于13%,净度大于97%;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审定并允许推广的品种。

(二)常用品种简介1.徐豆10号早熟夏大豆型,抗病、抗倒性强,是以一年两熟制地区种植2.嫩丰15号抗灰斑病和孢囊线虫病3.8157大豆王适宜肥地种植4.开育10 适宜平肥地种植5.改良开育10 适宜沙地、山地种植6.早熟豆种97-1 抗倒伏三、种子处理(一)选种利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选种,剔除病粒、残粒、虫食粒、杂粒等(二)拌种1.根瘤菌拌种大豆根部有根瘤,根瘤能固氮,根瘤菌活性货数量决定根瘤固氮能力。

通过根瘤菌拌种来提高根瘤菌活性和数量,增加固氮量。

具体方法是按每667m2用种量拌50mL菌剂,避光条件下均匀拌种阴干后24h播种。

注意拌种后不能混用杀菌剂。

2.微肥拌种大豆需要钼肥较多,钼肥有利于形成根瘤的钼铁蛋白,用钼肥有利于根瘤菌的形成。

具体方法是1kg种子用钼酸铵0.5g溶于20mL水中喷洒在大豆种子上阴干后播种。

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大豆生产的产地环境、种子及其处理、选茬和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包装、贮藏和运输及质量追溯体系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大豆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04. 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GB/T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GB / 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NY / 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 / 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 / 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3、产地环境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 / T391的要求,宣年活动积温三10℃在2100℃以上,年降雨量在450mm以上。

土壤肥沃、耕性良好。

4种子及其处理1.1品种选择应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经审定推广的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不应使用转基因品种。

1.2种子精选播种前对所选用的种子进行筛选或人工粒选,剔除病粒,虫食粒、破碎及杂质,并晒种。

1.3种子质量应符合GB404. 2的要求。

净度不低于99%,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高于12%。

4.4种子处理可对精选后的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种子包衣应符合GB/T15671的要求,种衣剂还应符合MY / 7393的要求。

5选茬和整地5.1选茬实行科学轮作,不重茬,不迎茬。

宜选用五米、小菱、马铃薯等茬口。

6.2整地采取机械联合整地,实行秋翻起垄或秋深松起垄,深松深度25cm以上,耙茬、深松、起垄连续作业。

耕层土壤细碎、疏松、地面平整,达到适宜播种状态。

6施肥7.1总则施用肥料应符合MY / T394的要求,以农家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

北方A级绿色食品大豆栽培技术

北方A级绿色食品大豆栽培技术

北方A级绿色食品大豆栽培技术A级绿色食品大豆是指生产基地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的区域,同时应具有可持续的农业生产能力。

要经过国家指定的绿色检测中心监测,符合A级绿色食品大豆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

1.品种的选择1.1精选种子应选择适合该基地环境的优质高蛋白大豆品种作为生产A级大豆的首选品种。

通过机械选种或人工选种,剔除杂粒,使种子净度达到99﹪,纯度达到98﹪,芽率达到95﹪。

1.2拌种1.2.1根瘤菌拌种为了提高大豆固氮能力,增加根瘤菌数量,每公斤大豆用根瘤菌剂7.5斤,加适量的水搅拌成浆糊状,将种子倒入盆中搅拌均匀,然后阴干播种。

1.2.2钼酸铵拌种重迎茬地块或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下必须用钼酸铵拌种。

每亩种子用10-15克钼酸铵,用热水溶解,在用水稀释浓度为1:10或每公斤种子用0.5克钼酸铵,溶解于20毫升水中,然后与大豆种子混拌均匀,阴干后播种。

1.2.3药剂拌种用50﹪的锌硫酸按药:水:种的比1:4:10闷4-6小时。

也可用吡虫啉颗粒剂每亩2斤拌在底肥中防地下害虫。

用50﹪多菌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量的0.3﹪拌种防菌类病。

在拌种过程中必须先微肥拌种,阴干后再种子包衣。

根瘤菌拌种避免与杀菌剂和碱性农药同时应用。

2.轮作与整地2.1选择绿色大豆地块必须是2年内没有种过大豆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

做到不重茬、不迎茬。

实行与玉米、小麦、杂粮等作物三年以上轮作。

尽量选玉米茬、小麦茬。

2.2整地根据当地的生态特点、生产条件及茬口等灵活运用,总的原则是以深松为主,耙、旋、翻相结合。

在无深松基础的地块播种大豆,要伏秋翻或深松耙茬,深翻为20-22厘米,深松30厘米,耙茬深度12-15厘米,翻耙结合。

深翻、耙、耢、压连续作业。

3.适时播种3.1播期当土壤5公分的土层内日平均低温达到8℃以上就可以安全播种。

最适宜的地温10℃-12℃,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

有机大豆

有机大豆

有机食品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时间:2010-04-27 09:55:07 来源:作者:1 范围本标准规定有机食品大豆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轮作制度、土壤管理、病虫草害治理、田间管理、收获、贮藏、包装运输及销售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机食品大豆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21.1—GB 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2、产地环境条件2.1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无霜期110d以上,年活动积温2 100℃以上,年降雨量在550mm~600mm。

土壤肥沃、耕性良好的土壤,PH 值为6.5~7.5。

2.2 转换期转换期一般2年~3年,新开荒地或撂荒地和一直按传统农用生产方式耕作的土地至少要有1年的转换期。

生产者必须有可操作的转换方案,该方案包括:前3年的用肥、用药情况;制定今后保护和改善田间生态环境的措施;制定能持续培肥土壤肥力的计划和措施;制定防治病虫草害的计划和措施。

2.3 缓冲带有机大豆种植区与常规农用区之间必须有隔离带,隔离带最好是山、河流、湖泊,自然植被一般不少于10米。

若隔离带有种植的作物,必须按有机方式栽培,但收获的产品只能按常规产品出售。

为防止由于大面积耕作同一作物带来的病虫害的流行,种植布局一定要保持群落的多样性,如与不同抗性大豆品种的搭配、与其他作物轮作、间作等。

3、种子及其处理3.1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抗病和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脂肪含量(干基)22.0%上或蛋白质含量(干基)44%以上,并进行专品种生产。

DB140400T 005-2004 绿色农产品 黄豆生产操作规程.pdf

DB140400T 005-2004 绿色农产品 黄豆生产操作规程.pdf

ICSB23备案号:DB14040长治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山西省长治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前言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西省长治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长治市农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艳芳、王晨霞、范静波、邢菊英、张磊、王现芳;本标准于2004年8月9日首次发布。

绿色农产品黄豆生产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黄豆生产的基本要求、种子与处理、选茬、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长治市绿色黄豆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404.2-1996 粮食作物种子豆类NY/T 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3 基本要求3.1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规定。

3.2 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规定。

3.3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

3.4 物候条件我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年日照时数2418h~2616h,全市平均气温8.7℃~10.3℃,全年无霜期为151d~184d,≥10℃活动积温在3100℃~3500℃,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550㎜~650㎜。

土壤pH值在6.7~7.3,属中性。

4 种子与处理4.1 品种选择应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审定的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优质品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1996粮食作物种子豆类的有关规定。

4.2 种子精选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剔除病粒、残粒、秕瘦粒、虫食粒及不符合本品粒状的杂粒。

绿色大豆规范化栽培技术

绿色大豆规范化栽培技术

绿色大豆规范化栽培技术绿色大豆是一种营养丰富、植物蛋白含量高的农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而对于农民来说,如何科学合理地种植绿色大豆,提高产量并确保品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规范化栽培技术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产品品质、提高产量的关键。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绿色大豆规范化栽培技术。

一、土壤选择和准备绿色大豆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因此土壤的选择和准备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绿色大豆适合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选择土壤时,要尽量避免酸性土壤,因为这样容易导致绿色大豆的生长受限。

如果土壤酸性较高,可以在春季进行石灰化处理,提高土壤的PH值,从而改善土壤的酸碱度。

还要注意保持土壤的肥力,及时施入有机肥料,保持土壤的肥沃度。

二、良种选取和种子处理良种的选取和种子的处理是绿色大豆规范化栽培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选择高产、抗病、耐旱的优良品种,可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绿色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在种子处理上,可以采取浸种、播前浸种等方式,促进种子萌发、生长,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和生长势。

三、科学施肥和用药科学施肥和用药是绿色大豆规范化栽培技术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合理施肥有助于调节土壤养分,满足绿色大豆生长发育的需要。

一般来说,初期可以适量施入速效复合肥,以提供绿色大豆生长初期所需的养分。

后期则可以适量施入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肥力。

在用药上,要根据实际情况适量施用杀虫剂、除草剂等,特别是在绿色大豆青苗期和花期,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确保绿色大豆生长的顺利。

四、适时灌溉和田间管理适时灌溉和田间管理是绿色大豆规范化栽培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绿色大豆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在花期和结荚期,需要增加适量的灌溉量,保证绿色大豆充足的水分供应。

在田间管理上,要认真做好整枝、整叶、除雄等工作,保持绿色大豆的通风透光,促进光合作用,提高绿色大豆的光合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黄豆种植操作规程
为了保证所生产的黄豆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达到优质、安全、营养的目的,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茬口选择选择正茬,杜绝重茬,避免迎茬。

二、选用和种子处理
1 、品种选用按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用熟期适宜、优质、抗逆性强,特别要选用抗病毒病、灰斑病、线虫病的高产优良品种。

2、种子精选种子播种前要做到精选,剔除病残粒、虫食粒、杂质等。

种子质量达国家一级种子标准,即净度达到98 %,纯度达到98 %,发芽率达到85%以上。

3、种子处理播种用种子在阳光下照射8-10 小时,达到杀菌的作用。

三、整地与播种
1、除尽茬子,起垄播种。

2、地温稳定通过8 C时开始播种,春播在5月5日〜5月10 日进行。

3、播种方法:等距精量点播,做到种肥分离,下种均匀一致,覆土3〜5cm ,播后镇压。

4、种植密度
每亩播种量3.5kg ~4kg。

条播,株距11cm。

每亩保苗约1.5 万
株。

四、田间管理
1 、间苗定苗:在真叶展开后至第一片复叶展开前,进行人工定苗,按计划密度一次定苗。

2、铲趟除草:当豆苗拱土显行后,进行铲前深松“趟一犁” ,以灭草、活土和提高地温。

在整个生产期间,于黄豆封垄前进行2、3 次铲趟,秋后人工拨一遍大草。

3、施肥
结合整地每亩施1500kg 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和硫酸钾复合肥5kg 。

初茬期追施尿素5kg ,结合趟地培土掩埋。

4、病虫害防治
我地区种植的黄豆发生的虫害主要是蚜虫,其防治方法一是在
田间挂设银灰色塑膜条驱避。

二是利用田间捕食螨、寄生蜂等自然天敌。

采用上述方法防治无效时可采用药物防治,如果使用药剂时,应首选低毒、低残留、广谱、高效农药。

禁止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

一般用25%的抗蚜威可湿性粉6~8 克兑水50~100公斤喷丿
雾。

五、收获待叶落,秆、荚变褐黄色,豆粒归圆时为收获适期。

要做
到单收
割、单拉运、单堆放、单脱粒,确保绿色食品黄豆与普通黄豆不混杂。

六、其他
绿色食品黄豆豆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