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形平衡法针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形平衡法针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观察标签:慢性腰肌劳损;X形平衡法;针刺

慢性腰肌劳损(简称腰肌劳损)是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慢性损伤性炎症而引起的疼痛性疾病。患者常腰部一侧或双侧疼痛不适,每于劳累或剧烈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本病病势缠绵,反复难愈,治疗棘手,目前西医常用消炎镇痛药治疗,但易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笔者在X形平衡法理论指导下,运用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84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中医科针灸门诊患者84例,其中男51例,女33例;年龄20~29岁5例,>29~39岁13例,>39~49岁25例,>49~59岁33例,>59~70岁8例;病程最短3周,最长2年,其中21~30 d者16例,31~60 d者25例,61~90 d者27例,3~12个月者11例,>1年者5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①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②一侧或两侧腰骶部酸痛不适,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③一侧或两侧骶棘肌轻度压痛,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针灸治疗学》[2]风寒湿邪偏胜证辨证标准拟定。症见腰部重痛、酸麻,或拘急强直不可俯仰,或痛连骶、臀、股、腘,疼痛时轻时重,遇阴雨天及寒冷季节加重。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风寒湿邪偏胜证辨证标准者;②年龄20~70岁。

1.5 排除标准

①腰椎X线片、CT或MRI提示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骨科疾病需行手术治疗者;②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③体质虚弱者;④情绪紧张,不配合治疗者。

1.6 治疗与观察方法

患者俯卧位,取主穴:肾俞、关元俞、L1~5夹脊穴。随症配穴:左侧腰痛

配右侧肩井、左侧委中;右侧腰痛配左侧肩井、右侧委中;双侧腰痛配双侧肩井、双侧委中。穴位皮肤常规消毒,肾俞、关元俞、L1~5夹脊穴、委中选用直径0.25~0.30 ㎜、长40~50 ㎜不锈钢毫针,直刺进针30~40 ㎜,肩井选用直径0.25 ㎜、长25 ㎜不锈钢毫针,直刺10~15 ㎜,缓慢提插捻转,得气后接佳健医疗CMNS6-1型电针仪,连续波,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隔日1次,出针后在针灸穴位处拔火罐。3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治疗后,观察不同年龄、不同病程的腰肌劳损患者的腰痛及腰部活动功能情况。

1.7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临床治愈:腰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好转:腰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未愈:症状未改善。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腰肌劳损易患年龄为>29~59岁,占总例数的84.52%。其中20~29岁共5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29~59岁共71例,治愈37例,治愈率为52.11%;>59~70岁共8例,治愈1例,治愈率为12.5%。各年龄段间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21~60 d者41例,治愈33例,治愈率80.49%;病程>3个月者16例,治愈3例,治愈率18.7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疗效、病程与疗效的关系分别见表1、表2。

3 讨论

人体X形平衡法是周尔晋先生根据《素问·缪刺论篇》中“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的原则所创立[3]。邪气存在于人体的经络,如果在人体左边,必然会在右边有所反应;如果在人体右边,必然会在左边有所反应。周尔晋先生根据这一原理寻找“平”,即阴阳平衡,所以叫“平衡法”,“X形”为交叉之意[4]。

腰肌劳损属中医“腰痛”范畴。《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曰:“肾主腰脚……劳伤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气血相搏,故腰痛也。”感受风寒湿邪与肝肾亏虚互为因果,或过度劳力损伤,阻滞筋脉,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腰为肾之府,督脉并于脊里,肾附其两旁,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经夹脊络肾,腰痛与肾和膀胱的关系最为密切,故选用足太阳膀胱经之肾俞、关元俞和L1~5夹脊穴为主穴。据人体X形平衡法,双肩、双膝关节与腰部形成一个X形,故选肩井

和委中为配穴。腰部夹脊穴具有特殊的解剖位置,每个穴位都与脊神经和血管相对应,故深刺腰夹脊穴对局部的神经和血管进行刺激,能改善局部的神经调节和血液调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局部手法治疗又能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5]。诸穴相配,可以起到调节阴阳平衡、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散寒止痛之效。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0.

[2] 杨长森,何树槐.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91.

[3] 周尔晋.人体X形平衡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6.

[4] 郭仕明.“人体X形平衡法”的原理和应用[J].医学信息,2010,23(2):408.

[5] 廖华聪,黄泳,陈莹,等.夹脊穴深刺配合手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1):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