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教案大学一年级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设计

教案大学一年级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设计

教案大学一年级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设计教案:大学一年级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背景:心理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心理学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心理学研究与分析的能力。

由于该课程对学生的数理基础要求较高,并且对于心理学的专业转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教学设计将针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群体进行教学,帮助他们逐步建立统计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心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掌握心理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进行心理统计学实证研究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心理统计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1.1 概述心理统计学的定义和作用。

1.2 介绍心理统计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领域。

1.3 分析心理统计学对心理学专业转向的意义。

2. 心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1 解释变量和常量的概念及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2.2 介绍测量尺度的种类及其特点。

2.3 探讨概率分布和假设检验的理论基础。

3. 心理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3.2 探讨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原理和应用。

3.3 介绍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4. 实证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4.1 说明实证研究的基本设计类型。

4.2 引导学生进行实证研究设计,并进行数据收集。

4.3 帮助学生运用所学心理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5. 统计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5.1 运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

5.2 组织学生进行统计学实验和数据分析,锻炼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 授课结合案例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关案例,通过具体问题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心理统计学的概念和方法。

2. 小组合作学习。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统计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1048课程名称:心理统计学课程英文名称:Psychological Statistics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理论+实践):48学分:3开课学期:3选用教材:张厚粲,徐建平著.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3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主要参考书:徐建平,张厚粲主编.《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年;甘怡群等编著.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王孝玲.教育统计学(第一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邵志芳著.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中英文课程简介:心理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与方法,、整理、分析心理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具体讲,就是在心理学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心理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统计学科,与数理统计学既有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相同。

心理统计偏重于数理统计方法如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因而对各种统计公式的推导即理论上的证明较少,着重介绍各种统计方法在不同的心理学研究中应用的条件和具体方法,及其统计计算结果的解释。

Psychological Statistics is designed to study how to collect, collate, analyze the random data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with the statistical theories and methods and identify the law of mental processes through scientific reasoning based on these data. Specifically, it is a kind of research method to get some data through surveys, experiments, measurements and other ways, and collate, calculate, chart, analyze and reason these data obtained by statistical principles to get conclusion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es. As a subject of applied statistics, Psychological Statistics is linked with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but not identical. It puts emphasis on the application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es,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specific methods in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statis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2、各章节大纲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3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心理与教育统计的性质、定义、开展历史、研究内容、选择使用统计方法的步骤;理解统计数据的基本类型,心理与教育统计的一些基本概念。

《心理统计学》课件

《心理统计学》课件

介绍心理统计学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中的实际应用,如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 心理学。
2
心理统计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探讨心理统计学在临床心理学研究和评估中的关键应用,如治疗效果评估和抗抑郁药 物疗效分析。
3
心理统计学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讨论心理统计学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如学生表现评估和教育干预效果评估。
《心理统计学》PPT课件
# 心理统计学PPT课件大纲
第一部分:介绍心理统计学
心理统计学是研究心理学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它是心理学 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和方法
变量与数据类型
介绍心理统计学中的变量及其不同的数据类 型,如名义变量、顺序变量和
介绍心理统计学在市场营销调研和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关键应用,如市场细分和产品 定价。
第四部分:心理统计学的思考
数据伦理和数据管理
探讨心理统计学中的数据伦理 原则和数据管理措施,确保研 究数据的合理使用和保护。
大数据时代的心理统计学
讨论大数据时代对心理统计学 的影响和挑战,如数据量的增 加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创新。
心理统计学未来的发展 趋势
展望心理统计学未来的发展方 向,如智能化数据分析和统计 学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结束语
心理统计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建议有兴趣的人学习和研究心理统计学,以提升心理学 研究的质量和可信度。 *字数:243*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讨论心理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方 法,包括均值差异检验和相关性检验。
描述性统计分析
解释心理统计学中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方法, 如平均数、标准差和百分位数。
标准误和置信区间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学大纲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学大纲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总学时:68学时学分:3学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该课程通过统计学原理的介绍,方法的具体应用,以及学生自己讲练的结合,提高学生对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能力以及科学推论能力,并最终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科研素质,促进其相关学科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十三章。

第一章:导论(5)课时第一节:统计学(5)课时1、统计学的含义2、统计学分类3、内容、特性及原则4、性质第二节:学习意义与要求()课时第三节:预备知识()课时1、数的概念2、边加和及其运算法则3、变量及数据4、统计术语初识第二章:数据整理与表达课时概述(5)课时1、统计数据的用途2、一次完整的统计过程第一节:数据的搜集()课时1、经常性资料2、一时性资料第二节:数据的整理()课时1、检查数据2、整理方式第三节:数据的表达()课时1、统计表2、统计图第三章:集中量数课时第一节:算术平均数()课时1、定义式2、加权式及其变式3、平均数的性质第二节:中数()课时1、原量数法2、次数分布表的中数确定3、百分位数和四分位数第三节:众数()课时1、观察法2、经验法第四节:均数、中数与众数的比较()课时第四章课时第一节:方差与标准差()课时1、直观分析2、公式来源3、定义4、计算方法5、方差与标准差第二节:其它差异量()课时1、全距2、平均差3、百分位差4、四分位差第三节:中心动差()课时1、动差概念2、统计动差3、中心动差4、中心动差的级别第四节:差异量的比较与应用()课时1、优良差异量的条件2、比较与应用3、集中量与差异量的关系第五章:相对量数课时概述()课时1、绝对数与相对数2、原始分数的缺陷第一节:相对地位量数()课时1、百分等级2、标准分数3、其它导出分数第二节:相对差异量()课时1、意义2、标准差第六章:相关量数课时第一节:概述()课时1、事物的关系2、相关量数3、相关类型4、相关分析方法5、使用相关的注意事项6、相关结果的解释第二节:Pearson相关法()课时1、积差相关的意义2、计算3、检验4、使用条件第三节:等级相关法()课时1、意义2、使用条件3、分析方法4、检验第四节:质与量的相关()课时1、点二列相关法2、二列相关法第五节:品质相关法()课时1、意义2、计算3、检验第七章:数学分布及应用课时第一节:正态分布及应用()课时1、正态分布的理论2、标准正态分布曲线的使用3、应用第二节:二项分布()课时1、理论2、特点3、应用第三节:抽样分布()课时1、概念及原理2、常用抽样分布第八章:参数估计课时第一节:概述()课时1、统计推断2、统计推断的有关问题第二节:参数估计原理与方法()课时1、点估计2、区间估计第三节:总体均数的估计()课时1、定义2、方法第九章:两均数差异检验课时第一节:假设检验的原理()课时1、差异情况2、假设与假设检验3、显著性水平4、检验方法5、统计决策的两类错误6、假设检验的一般过程第二节:单总体均数之差检验()课时1、总体正态2、总体非正态,n≥303、检验过程第三节:双总体均数之差检验()课时1、均数之差的标准误2、检验方法与过程3、两均数差检验的条件第十章:方差分析课时第一节:基本原理()课时1、意义2、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3、基本过程第二节:方差齐性检验()课时1、意义2、检验方法3、方差不齐性的处理方法第三节:单因素设计的方差分析()课时1、实验设计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第四节:多重比较()课时1、q检验2、简化法3、t检验第十一章:回归分析课时第一节:概述()课时1、回归分析的意义2、内容第二节:一元线性回归()课时1、意义2、一元线性回归方程3、b和a的求解原理和方法第三节:方程的检验()课时1、方程检验——方差分析2、回归系数的检验3、回归效果评价——测定系数第四节:预测()课时1、预测的含义2、预测的标准误3、预测的置信区间第十二章:卡方检验课时第一节:概述()课时1、意义与特性2、x2检验的功能及规则3、连续性校正问题第二节:适合性检验()课时1、二项分布2、多项分布3、正态拟合性检验第三节:独立性检验()课时1、r×c列联表的x2检验2、2×2列联表的x2检验第十三章:非参数检验课时第一节:概述()课时1、参数法与非参数法2、非参数法的应用范围3、非参数法的优缺点4、参数和非参数的比较5、方法第二节:相关样本()课时1、符号检验2、符号秩次法(wilcoxon检验法)第三节:独立样本()课时1、秩和检验法2、中位数法三、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并结合学生的大量练习与实践四、成绩考核方式1.闭卷考试: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50%)2.平时成绩(20%):书面作业(共计13~15次)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一)教材范晓玲编著.《教育统计学与SPSS》.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二)主要参考书目国内1.张厚粲,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3.王孝玲,教育统计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4.唐国庆,范晓玲,简明教育统计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扈涛,教育统计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国外1.(美)D. 怀特著,叶佩华译,教育统计.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2.Richard C. Weiner,Statistics. Wm. C. Brown Publisher,1993(2) 3.Riccardo Russo,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Psychology Press,2003 4.Willian D. Ergle,Introductory Statistics with Minitab Guide. Duxbury press,1995 5.Jone E. Freund,Gary A. Simon,Modern Elementary Statistics,Prentice Hall,1997(9) 6.Perry R. Hinton,Statistics Explained. Routledge,2004(2)。

高级心理统计学教学大纲

高级心理统计学教学大纲

《高级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32学时)
1. 绪论,多元数据的统计描述(3学时)
1.1 高级心理统计概述
1.2 多元数据应用举例
1.3 多元数据的统计描述
1.4 多元数据可视化
2. 多元随机变量与正态分布(3学时)
2.1 多元随机变量
2.2 多元正态分布
2.3 多元数据的t检验
3. 主成分分析(3学时)
3.1 主成分的数学推导
3.2 主成分应用举例
4. 主成分分析进阶(3学时)
4.1 基于核函数的主成分分析
4.2 独立分量分析
4.3 非负矩阵分解
5. 聚类分析(3学时)
5.1 多元距离度量
5.2 层级聚类法
5.3 k均值聚类法
6. 判别分析(3学时)
6.1 距离判别法
6.2 贝叶斯判别法
6.3 Fisher线性判别
7. 典型相关分析(3学时)
7.1 典型相关分析的数学推导
7.2 典型相关分析应用举例
7.3 典型相关与判别分析
8. 多维标度法与对应分析(3学时)
8.1 多维标度法的数学推导
8.2 多维标度法应用距离
8.3 对应分析
9. 多元方差分析与结构方程(4学时)
9.1 多元变量的相互关系
9.2 多元回归模型
9.3 多元方差分析
9.4 结构方程初步
10. 课程总结与学生作业答辩(4学时)。

《 心理统计II》-课程教学大纲

《 心理统计II》-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统计Ⅱ》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07203课程名称:心理统计Ⅱ英文名称:Psychological Statistics Ⅱ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48学分: 3适用对象: 应用心理学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心理统计I二、课程简介心理统计课程介绍了当今心理学研究中主要的统计方法,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样本的数据特征和统计图表),概率基础知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参数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参数假设检验,分布检验,变量独立性检验,效应量和检验力,各种变量的相关分析,测量信度,一元和多元回归分析,单因素、多因素方差分析和重复测量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一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重点讨论了统计思想和统计原理、应用实例、SPSS软件操作方法、结果解释和表述。

Psychological Statistics introduces the main statistical methods of present psychological research. It cover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data features of samples and diagrams), basic knowledge of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parameter point estimation and interval estimation, parametric hypothesis test, distribution test, variable independence test, effect size and power of statistical test, analysis of various variables, test reliabilit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one-way ANOVA(analysis of variance), multivariate ANOVA, repeated measures ANOVA, u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is course focuses on statistical ideas and principles, application cases, operation of software SPSS, result interpretation and expressi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性质是“学科基础课”。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一、教学时数分配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现代信息检索》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信息检索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信息检索系统的基本构架和一般流程。

【重点难点】重点: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对检索过程的理解。

难点:检索中各过程的作用在本章的介绍中还不具体,给理解带来一定难度。

【教学内容】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信息检索的历史、现在、将来信息检索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信息检索的过程【重难点的教学方法】结合当前搜索引擎进行讲解。

目前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已经被学生熟知,因此,结合他们的实际检索体验,分析用户提交查询后搜索引擎在做什么处理、为什么需要这些处理过程等。

第二章文本处理(爬虫、内容提取、预处理)【教学目的】理解文本处理的目的,了解词法分析(停用词消除、词干提取、中文分词、词性标注)的基本方法。

了解网络爬虫的工作原理,学习使用开源的网络爬虫抓取数据。

【重点难点】重点:文本处理的作用、信息检索中纷繁复杂的预处理技术。

难点:网络爬虫的使用、网页内容提取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网络爬虫文档预处理的目的网页内容提取词法分析停用词消除词干还原Term选择文档聚类【重难点的教学方法】网络爬虫是本课程最早接触到的子任务,学生利用现有开源工具有难度。

拟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基于构建的方法。

教师先演示如何利用开源工具抓取静态网页,然后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查询资料,同样寻找抓取动态网页的工具并正确利用。

第三章信息的组织和索引【教学目的】掌握倒排表以及其他相关索引结构。

【重点难点】重点:倒排表的作用,倒排表的构建方法。

难点:倒排表的实现【教学内容】字符串匹配前向索引倒排索引【重难点的教学方法】此部分困难除了倒排索引本身的理解外,还有如果利用数据结构的知识实现倒排索引。

由于数据结构课程与本课程同时开设,学生可能还不能有效利用数据结构的知识。

《心理统计学(一)》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统计学(一)》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统计学(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心理统计学(一)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心理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64 学、3.5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16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心理统计学》是心理学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心理学研究中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的方法与过程。

通过心理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的基本过程,并能应用于科研与实践。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与课后练习。

教学中应注意以统计原理的掌握及在科研实践中的应用为重点,加强统计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

同时,应注重计算机的运用,简化计算,提高效率。

三、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高等数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心理统计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分析方法,并且能熟练的应用于常见的研究类型中。

教学难点:心理统计学的教学难点其一在于使学生领会统计的基本原理与统计推断的思想;其二能够将研究问题转化为统计问题并加以处理。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法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4学时)1.教学内容(1) 心理统计学的概念与内容;(2) 随机变量与数据,总体、样本与个体,统计量与参数。

2. 重、难点提示(1) 数据整理与分析的基本过程;(2) 变量与数据。

第二章数据的整理(6学时)1.教学内容(1) 变量的类型及特点;(2) 分类变量的整理;(3) 数量变量的整理;(4) 结果的呈现与分析。

2.重、难点提示(1) 次数与百分比,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2) 常用统计表与统计图;(3) 分类汇总的方法。

第三章相关分析(4学时)1.教学内容(1) 相关,相关分析与相关系数;(2) 积差相关系数;(3) 其它相关系数及其适用资料。

2.重、难点提示(1) 相关的含义;(2) 积差相关系数。

第四章概率,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8学时) 1.教学内容(1) 概率及概率分布;(2) 正态分布;(3) 抽样分布及其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据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总述
本课程大纲是以2014年软件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的。

二、教学时数分配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第一讲什么是大数据
【教学目的】
了解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大数据
2 为什么大数据是当前热点
3 大数据的缘起
第二讲大数据的相关技术【教学目的】
简单了解目前大数据处理中的新技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教学内容】
1 hadoop
2 NoSQL
3 流数据处理
4 机器学习、统计分析等
5 自然语言处理
第三讲大数据所带来的变革【教学目的】
了解大数据时代处理数据理念上的转变
【教学内容】
1 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
2 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变革
3 大数据时代的管理变革
第四讲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教学目的】
了解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应用现状,应用模式和具体的实例介绍;了解由大数据技术所催生的互联网金融的服务模式,
【教学内容】
1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
2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现状
3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实例和应用模式
4 互联网金融
第五讲大数据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教学目的】
了解大数据在医疗卫生保健领域的应用空间,医疗卫生领域的数据来源,大数据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与前景。

【教学内容】
1 医疗卫生领域的数据来源
2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现状
3大数据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前景
第六讲大数据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应用
【教学目的】
讨论大数据在市场营销的应用:应用现状、应用实例、应用方案、未来趋势
【教学内容】
1 大数据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2 大数据营销服务的主要业务和技术挑战
3 大数据在市场营销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第七讲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
【教学目的】
了解大数据对教育领域的冲击,对教育模式的影响。

【教学内容】
1 大数据对教育的冲击
2大数据时代教育模式
3 个性化教育
第八讲大数据与智慧城市
【教学目的】
了解智慧城市的概念,内涵,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的作用,了解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模式。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智慧城市
2 智慧城市中大数据的作用
3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现状
第九讲大数据和安全
【教学目的】
了解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保护的重要性和现有策略,大数
据和信息安全
【教学内容】
1 大数据的安全威胁
2 大数据的安全需求
3 大数据安全技术
4 大数据安全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