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公转
2024年人民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单元第二节地球的公转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基础梳理·自主预习一、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周期1.地球的公转:地球绕着太阳旋转的运动。
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公转的周期:大约一年(或365天)。
二、昼夜长短变化与四季1.二分二至日:2.四季的划分:三、五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
2.五带的概况:(1)热带:位于0°~23.5°。
气候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
(2)南、北温带:位于23.5°~66.5°。
特有的自然现象:四季分明。
(3)南、北寒带:位于66.5°~90°。
气候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一、利用晨昏线判断昼夜长短【读图·析图】1.当昼弧的长度等于夜弧的长度时,昼夜长短状况是昼夜等长。
2.此时太阳直射赤道(纬线)。
3.以北半球为例,当昼弧的长度大于夜弧的长度时,昼长夜短。
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
4.以北半球为例,当昼弧的长度小于夜弧的长度时,夜长昼短。
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
二、地球公转示意【读图·析图】读上面二图,填空:【探究·思考】1.成都不同季节同一旗杆正午影子的长度是否相同?提示:不同。
夏至日最短,冬至日最长。
2.为什么上海房屋的门窗大多朝南,堪培拉(澳大利亚)房屋的门窗大多朝北?提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上海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光从南面照射过来,堪培拉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太阳光从北面照射过来,门窗朝向主要从采光的角度考虑。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单项选择题北京时间2024年2月17日上午8点,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举办的NBA全明星名人赛正式开打,国内某知名影视男演员(乐山籍)上半场上场5分钟,5投3中拿到8分,连得8分率队打停比赛后被换下。
在比赛开始前,该演员接受采访,他在表达参加全明星比赛激动之余,还不忘用家乡四川话给所有球迷拜年。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精品课件

A.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旋转轴相同
C.公转的周期是一天
D.自转的周期是一年
2.下列关于地轴和地球公转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地轴是倾斜的
B.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相同
C.地轴是垂直的
D.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读太阳直射点一年中回归运动的示意图,完成3~4题。
3.造成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的原因是( )
配套人教版
第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为什么12月25日圣 诞节,正当中国寒风呼 啸时,澳大利亚却是仲 夏时节呢?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
和周期。 2.能大致确定二分二至日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能利用图或亲
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能用地球公转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知道四季变化的原因,以及
二 地球的公转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
展示自己绘制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并总结绘制的要点。
动手做
限时3分钟)
二 地球的公转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北半球为例)
23.5°N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0°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次年) 23.5°S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温馨提示:太阳直射点是地心和日心的连线与地球球面的交点
二 地球的公转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赤道
最终结论
( 限时3分钟) • A、C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 • B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D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

2 3
1
4
认知思维整理
地球的公转
地轴倾斜、指向不变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昼夜长短不同
太阳照射不同
地面热量不同
四季现象不同
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我探究
假设地轴不倾斜,同一地区还会有四季吗?
世界各地的圣诞节
地球公转与五带 ——我推测
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填入下图, 并说明理由。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照射不同(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地面热量不同
四季现象不同
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 ——我探究
位置1.2.3.4的昼夜长短与地表获得热量之间的关系
位置1
位置2、4
位置3
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 ——我探究
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 ——我探究
冬季 夏季 春季 秋季 夏季 冬季 秋季 春季
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 ——我探究
地球公转
——我总结
公转中心: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约365天 特点:地轴倾斜,空间指向不变 (指向北极星)
地球公转
——我演示
利用地球仪简单演示地球公转过程
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 ——我探究
位置1.2.3.4的影子长短与地面获得热量之间的关系
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 ——我探究
认知思维整理
地球的公转 地轴倾斜、指向不变
地球公转与五带 ——我验证
认知思维整理
地球的公转 地轴倾斜、指向不变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昼夜长短不同
地面热量不同
四季、五带
四季大不同 ——我来说
冬季
衣
夏季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三、五带的划分
思考
1、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 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
2、哪里有阳光直射现象?
哪里有极昼、极夜现象?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 66.50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23.50
有太阳直 射现象
00
23.50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冬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情况 节气
6.22 北回归线 9.23 赤道
12.22
南回归线
全年最高 居中
全年最低
昼长夜短 夏至日 昼夜平分 秋分日 昼短夜长 冬至日
3.21 赤道
居中
昼夜平分 春分日
南半球节气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如果是昼长时间呢?
观看动画并讨论: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3.填写下表。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春分 (3.21)
二分二至点以后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 方向
夏至 (6.22)
秋分 (9.23)
冬至 (12.22)
地球的公转
观看动画并讨论: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更替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进行自转运动,所以产生了昼夜更替。
产生现象—时间差异
产生现象—时间差异
手机时钟
酒店大堂
产生现象—时间差异
小结:自转规律
内容
自转
绕转轴心 方
向
周期 产生现象
地球绕着地轴旋转 从赤道上空看 自西向东 从南极上空看 S 顺时针 从北极上空看 N 逆时针
1.3.2《地球的公转》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昼=夜 昼>夜 昼=夜 昼<夜
材料:
构成要素:
1、标题:公转示意图(北半球) 2、公转方向(箭头表示即可) 3、太阳直射纬线(箭头表示即可) 4、四个节气名称 5、节气对应的日期 6、昼夜长短情况
探究三:你知道吗?
1、地球上五带名称是什么?
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
2、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是什么? 3、地球公转的方向如何?
太阳 自西向东
4、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长时间呢?
一年
自转和公转基本特点的比较
旋转形式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现象
地球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 太阳的东升西落
昼夜交替 时间差异
地球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
1、一年中,哈尔滨每天正午太 阳都是升的一样高吗?
2、五带的划分界线是什么?
热带与温带—回归线(南北纬23.5°) 温带与寒带—极圈(南北纬66.5°)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太阳直射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又 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太阳直射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又 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气候特征
终年严 寒四季分明 终年炎热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B (2)哈尔滨四季分明,形成四季变化的原因是( ) A. 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悄悄拔尖, 惊艳所有人!
Thank you
谢 谢
2、一年中,哈尔滨每天白昼都 是一样长吗?
哈尔滨在随着地球公转时, 不同时期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 上册
2.观察在侧视经纬网图与俯视经纬网图中二分二至 的昼夜长短特征。
俯视图 二 分 日
夏 至 日
冬 至 日
俯视图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 上册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 上册
3. 讨论下列自然现象与地球运动之间的关系: (1)一天里,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揭示了地球的自转现 象还是公转现象?(__自__转__) (2)一年四季里,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揭示了地球的 自转现象还是公转现象?(__公__转__) (3)如果回归线变成30°,会发生什么现象? (_极__圈__变__成__6_0_°__,__热__带__与__寒__带__范__围__扩__大__,__温__带__范__围__缩__小_)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 上册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 上册
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
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正确的是( B )。
A.23.5°S冬至日
B.23.5°N夏至日
C.23.5°N冬至日
D.23.5°S夏至日
4.我国南极考察队由上海出发到我国的南极考察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 上册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 上册
(3)依据代表太阳的箭头_指__向__位__置____判断。例如: 箭头指向北回归线,表明这一天是夏至日。 (4)依据地轴的北极一端与太阳的位__置__关__系__判断。例 如:夏至日这一天,地轴的北极一端朝向太阳,冬 至日这一天背向太阳。
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五带的形成 地球上纬度不同 的地方,在同一 时间里,受到的 太阳照射也不相 同,冷热也有差 异,形成了不同 的温度带,人们 将其划分为五带。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公转运动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地球的公转(太阳光直射到地球表面的位置变化)
地球公转时,太阳光直射到 地球表面的纬度位置是不断 变化的,总在一定的纬度范 围内来回变化(如图):太 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 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 条纬线为回归线。 23.5°N纬 线叫北回归线, 23.5°S纬线 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 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 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 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 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 射,地面获热就多。
极夜
6月22日
白昼变短
直射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白昼变长
昼短夜长 直射南回归线
12月22日
极夜 白昼最短
极昼 白昼变短
9月23日 直射赤道 昼夜平分
二、地球的公转和季节的变化
回答
1、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2、公转的方向?
公转周期? 3、公转的地理意义? 4、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
五带的形成 地球上纬度 不同的地方, 在同一时间 里,受到的 太阳照射也 不相同,冷 热也有差异, 形成了不同 的温度带, 人们将其划 分为五带。
三、五带的划分
思考
1、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 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
2、哪里有阳光直射现象?
哪里有极昼、极夜现象?
检测
1、太阳直射的最北界限是 北回归线 ,直 射的最南界限是 南回归线 。
2、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回归线之间来 回移动。
3、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中纬度地带 正午太阳高度角 大 ,白昼时间 长 。
典型例题剖解
「例1」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 右为西半球,前D为热带地区,后为温 带地区,其位置是( )。
【例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转动的中心相同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共优秀ppt课件

LN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练习
INSERT LOGO
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赤道时,其节气是 春分 和 秋分 。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 长 , 黑夜最 短 。 (3)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2013年6月11日打在三位 航天员飞向太空,当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 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 春分 和 夏至 之间(节气)。
ININSSEERRTT LLOOGGOO
LN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地球的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换
昼 长 夜 短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 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 运动第2 课时地 球公转 的地理 意义共 16张pp t
INSERT LOGO
昼 短 夜 长
LN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LN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至
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的规律:
节气 时间 太阳直射 的纬度 正午太阳 高度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3月21日
赤道 由低向高 过渡
6月22日
北回归线 最高
9月23日
赤道 由高向低 过渡 由长向短 过渡 由多向少 过渡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最低
白昼时间 由短向长 过渡
地面得到 由少向多 的光热 过渡
归纳公转特征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北回归线 赤 道 夏至 春分 春分 夏至 春分
秋分 冬至
秋分 冬至
南回归线
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冬至-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公转的重要特征:
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 始终保持(23°26′)
地球公转的围绕中心: 太阳 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约365天 地球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结果:
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正午影子的长短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五带的差异、极昼极夜的产生等
• 观察下列地球光照图, 分析地球公转引起的太 阳直射点与全球各地昼 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春分或秋分 冬至
南寒带
小结
地球的公转 地轴倾斜、指向不变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面得到的光热的变化 四季的变化
自转
旋转中心 地轴
公转
太阳
方向
周期 转动特点 产生的现象
自西向东
一天(约24小时)
自西向东
一年
地轴倾斜、指向不变
昼夜交替 时差
四季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 五带 昼夜长短
1、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是:( A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公转是地轴的方向保持不变 2、下列哪种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 C ) A潮涨潮落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冬去春来 D一年有365天
最长 最多
最短
最少
四季的的划分
3、 4 、 5 月 北半球 南半球 春季 秋季
想一想:南半球 的季节划分与北 半球有何差异? 为什么?
6、7、8 9、10、11 12、1、2 月 月 月 夏季 冬季 秋季 春季 冬季 夏季
五带的划分
地球上为何温度会有这样的偏差?
五带的划分
(1)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地表各纬度地带接受到的太阳热量的不同 (2)温度带的划分界限 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3)五个温度带 热带、北温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B
)
D南温带
7、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温度带是: ( A ) 带 A北寒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南温
3、每年的北半球的12、1、2三个月是四季中的: (
D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太阳直射所能到达的最北的界线是:( C) A南极圈 B南回归线 C北回归线 D北极圈 5、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C ) A南极圈 B南回归线 C北回归线 D北极圈 6、我国大部分的陆地是位于五带中的 带
温度带 北寒带 范围 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 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 南回归线到北回归线之间 南回归线到南极点之间 南极圈到南极点之间 特征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终年高温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北温带 热 带
南温带 南寒带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热带地区
北温带
北寒带
爱斯基摩人的一家
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
• 学习目标
• 1、比较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 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 2、记住五带的划分(名称、界限、特点)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不停的进行公转。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 纬23.5°之间有规律地 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 为回归线。 23.5°N纬 线叫北回归线, 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 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 射的情况也完全不同,便 产生了四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