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5-综合复习:选修五知识总结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5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4 2 2 28 18 4 10 4 8 4 10 4 3 6 4 10 2 4 2 62 2 2 2 2一、常见有机物的官能团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2、常见的官能团:碳碳双键(C=C)、碳碳三键(C≡C)、卤素原子(—X)、羟基(—OH)、醚键(C —O —C)、醛基(—CHO)、羰基(C=O)、羧基(—COOH)、酯基(—COOC)、氨基(—NH 2)、硝基(—NO 2)3、常见有机物类别及官能团有机物类别 官能团 典型代表物 有机物类别官能团 典型代表物烷烃—— 甲烷 CH 4 酚 羟基(—OH)苯酚烯烃碳碳双键()乙烯 CH 2=CH 2醚醚键()乙醚 CH 3CH 2OCH 2CH 3炔烃碳碳三键 (—C≡C—)乙炔 CH≡CH醛醛基()乙醛芳香烃—— 苯酮羰基( )丙酮卤代烃卤素原子 (—X)溴乙烷 CH 3CH 2Br羧酸羧基()乙酸醇羟基(—OH)乙醇 CH 3CH 2OH酯酯基()乙酸乙酯二、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一)烷烃:1、官能团:无;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2、结构特点:键角为 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 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3、化学性质:(1) 取代反应(与卤素气态单质、在光照条件下且是连锁反应) CH 4+Cl 2 −光−照→ CH 3Cl +HClCH 3Cl +Cl 2 −光−照→ CH 2Cl 2+HClCH 2Cl 2+Cl 2 −光−照→ CHCl 3+HClCHCl 3+Cl 2 −光−照→ C Cl 4+HCl(2) 燃烧(氧化反应): CH + 2O −点−燃→ CO + 2H O(3) 热裂解:C H −−∆ →C H + C H ; C H −−∆ →CH + C H ; C H −−∆→C H + C H(4) 烷烃的燃烧通式:C n H 2n +2+(二)烯烃:3n + 1 2O 2 −点−燃−→ nCO 2+(n+1)H 2O 1、官能团:C==C ;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CH 2=CH 2 2、结构特点:键角为 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3、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与氧气的燃烧反应: CH = CH + 3O −点−燃→ 2CO + 2H O[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比甲烷要明亮)] ②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中的 C==C 碳碳双键易被强氧化剂 KMnO 4 氧化而断裂,产物是 CO 2 (2)加成反应(与 X 2、H 2、HX 、H 2O),2 2 2聚丙烯(4) 烯烃的燃烧通式:C n H 2n +3n O 2 −点−燃−→ nCO 2+nH 2O2(5) 二烯烃的化学性质:二烯烃跟烯烃性质相似,由于含有双键,也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①1,3—丁二烯与溴水 1:1 加成:(1,4 一加成)②1,3—丁二烯与溴水 1:1 加成:(1,2 一加成)③1,3—丁二烯与溴水 1:2 加成:CH 2=CHCH=CH 2 +2Br 2CH 2BrCHBrCHBrCH 2Br催化剂-[CH 2-CH =CH -CH 2-]n④1,3—丁二烯烃的加聚反应:nCH 2=CH -CH =CH 2 (三)炔烃:1、官能团:—C≡C—;通式:C n H 2n —2(n ≥2);代表物:HC≡CH2、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 180°,两个三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3、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①与氧气的燃烧反应: 2CH ≡ CH + 5O −点−燃→ 4CO + 2H O ②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 加成反应(与X 2、H 2、HX 、H 2O) 乙炔的加成反应是分步进行的①乙炔与卤素反应:②乙炔与氢气反应: CH ≡ CH + H 2− 催−化−剂→ CH ∆2 = CH 2 , CH 2 = CH 2 + H 2− 催−化−剂→ C H ∆3- CH 3③乙炔与氯化氢反应:,④乙炔与水反应:(3) 加聚反应:(4) 炔烃的燃烧通式:C n H 2n —2+(四)苯及苯的同系物:3n -1 2O 2 −点−燃−→ nCO 2+(n —1)H 2O1、官能团:无;通式:C n H 2n —6(n≥6);代表物:2、结构特点:苯分子中键角为 120°,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 个 C 原子和 6 个 H 原子共平面,处于对位的 4 个原子共直线3、几个概念(1) 芳香族化合物:分子里含有苯环的化合物(2) 芳香烃:分子里含有一个苯环或若干个苯环的烃称为芳香烃(3) 苯的同系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后的产物,分子中只含有一个苯环,侧链必须为烷烃基(4)苯的同系物的通式:C n H 2n -6 (n ≥6) 4、化学性质:,(3)加聚反应(与自身、其他烯烃):−−−−→ 2 6 2 2 2(1)氧化反应:2C 6H 6+15O 2 (2) 取代反应:−点−燃→ 12CO 2+6H 2O (苯能够发生燃烧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①与液溴反应:[溴应是纯溴(液溴),而不是溴水]NO 2②与混酸(HNO 3、H 2SO 4)反应:+ HO - NO 2 浓H 2 SO 455︒C ~ 60︒C+ H 2 O (硝化反应)(3) 加成反应(只与 H 2 加成):(4) 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苯环对侧链的影响)对烃基的结构要求: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上必须有氢原子,无论侧链有多长,均将烃基氧化为羧基(5) 甲苯与浓硝酸反应:(侧链对苯环的影响) [TNT ,烈性炸药](五)卤代烃:1、官能团:卤素原子;通式:R —X ;代表物:CH 3CH 2Br2、结构特点:卤素原子取代烃分子中的氢原子后生成的化合物,可用 R —X(X=卤素,X 可以为多个)3、化学性质:(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CH 3CH 2Br+H 2O CH 3CH 2OH+HBr或 CH 3CH 2Br +NaOH −H −2O→ CH 3CH 2OH +NaBr卤代烃水解反应的通式:R —X +Na —OH −H −2O→ R —OH +Na —X (2)溴乙烷的消去反应:CH 3CH 2BrCH 2=CH 2+HBr乙醇或 CH 3CH 2Br +NaOH △ CH 2==CH 2↑+NaBr +H 2O乙醇卤代烃消去反应的通式:R -CH 2CH 2X +NaOH △ RCH=CH 2+NaX +H 2O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对结构上的要求:一是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 2;二是与—X 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 (六)醇类: 1、官能团:—OH(醇羟基);饱和一元醇的通式:C n H 2n +2O(n ≥1);代表物:乙醇(CH 3CH 2OH)、乙二醇(HOCH 2CH 2OH) 2、结构特点:羟基取代链烃分子(或脂环烃分子、苯环侧链上)的氢原子而得到的产物,结构与相应的烃类似 3、化学性质:(1) 乙醇的取代反应:①羟基氢原子被活泼金属置换的反应:2CH 3CH 2OH +2Na→2CH 3CH 2ONa +H 2↑②跟氢卤酸的反应:CH 3CH 2OH +HBr −−∆→ CH 3CH 2Br +H 2O (反应条件:浓氢卤酸、加热)③乙醇分子间脱水形成乙醚(分子间脱水):④乙醇与乙酸(无机含氧酸)发生酯化反应:(2) 乙醇的氧化反应:①乙醇的燃烧反应:C H O +3O −点−燃−→ 2CO +3H O ②乙醇与氧气的催化氧化:(α—H):2CH 3CH 2OH+O 2(反应条件:Cu 或 Ag 、加热)− C −u 或−Ag → 2CH 3CHO+2H 2O−−−−−−−−−→ 3醇的催化氧化对结构的要求:与—OH 相连的碳原子上至少要有一个氢原子,即具有 的结构酸性KMnO 4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③乙醇被强氧化剂直接氧化成乙酸:CH 3CH 2OHCH 3COOH(3) 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醇的消去反应对结构上的要求:一是碳原子数必须大于或等于 2,二是与—OH 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七)酚类:(苯酚俗称石炭酸,但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1、官能团:—OH(酚羟基);通式:C n H 2n —6O(n≥6);代表物:2、结构特点:羟基取代苯环或其它芳环上的氢原子而得到的产物3、化学性质:(1)羟基中氢原子的反应①弱酸性: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苯酚中的羟基能发生微弱电离:C 6H 5OH C 6H 5O -+H +②与活泼金属 Na 反应: (比 Na 与水、Na 与乙醇反应都要剧烈) ③与碱(NaOH)的反应:(向苯酚的浑浊液中加入 NaOH 溶液,液体变澄清)④与 Na 2CO 3 的反应:⑤向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液体变浑浊: (酸性:HCl >苯酚)⑥向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 CO 2 气体,液体变浑浊: (酸性:H 2CO 3>苯酚>HCO -) (2)氧化反应:①苯酚在常温下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显粉红色(酚羟基易被氧化),苯酚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能够发生燃烧反应:C 6H 5OH+7O 2 −点−燃→ 6CO 2+3H 2O (3)苯环上氢原子的取代反应(羟基对苯环的影响)①苯酚与浓溴水反应: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反应,立刻生成白色沉淀 2,4,6-三溴苯酚②硝化反应:苯酚与浓硝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 2,4,6-三硝基苯酚,是一种烈性炸药③酯化反应(苯酚与乙酸的反应):苦味酸(4) 显色反应:(紫色,可用于检验酚类物质)(5) 加成反应:因苯酚含有苯环,故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3 2 2 2 (八)醛和酮 1、官能团:醛基(或—CHO)、羰基( 或—CO —);饱和一元醛通式:C n H 2n O(n≥1);代表物:CH 3CHO 、O CH 3—C —CH 32、结构特点:醛基或羰基碳原子伸出的各键所成键角为 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3、化学性质:(1) 加成反应(加氢、氢化或还原反应): CH 3CHO + H 2O−−Ni→ CH ∆3CH 2 OH(2) 氧化反应(醛的还原性)CH 3—C —CH 3+H 2 −−∆→ CH 3CHOHCH 3①乙醛与银氨溶液的反应(银镜反应):CH 3CHO+2Ag(NH 3)2OH CH 3COONH 4+2Ag↓+3NH 3 + H 2O②乙醛与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反应:CH 3CHO +2Cu(OH)2+NaOH CH 3COONa +Cu 2O↓+3H 2O③乙醛的催化氧化:④乙醛也能被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氧化成乙酸 ⑤乙醛的燃烧反应: 2CH CHO + 5O −点−燃→ 4CO + 4H O (九)羧酸1、官能团:( 或—COOH);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C n H 2n O 2;代表物:CH 3COOH2、结构特点:羧基上碳原子伸出的三个键所成键角为 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3、化学性质:(1) 具有无机酸的通性: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②与活泼金属(Na)反应放出 H 2:③与某些金属氧化物(Na 2O)反应,生成盐和水:④与碱(NaOH)中和,生成盐和水:⑤与某些盐(CaCO 3)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酸:(2) 酯化反应(羧酸脱羟基醇脱氢):(十)酯类 1、官能团:(或—COOR ,R 为烃基);饱和一元羧酸酯的通式:C n H 2n O 2 (n ≥2);代表物:CH 3COOCH 2CH 32、结构特点:成键情况与羧基碳原子类似3、化学性质:水解反应(酸性或碱性条件下)(1) 酯的酸性水解(可逆):(2) 酯的碱性水解(不可逆):(十一)常见的糖类1、单糖(1)代表物:葡萄糖、果糖(C6H12O6),化学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2)结构特点:葡萄糖为多羟基醛、果糖为多羟基酮(3)化学性质:①葡萄糖类似醛类,能发生银镜反应、费林反应等;②具有多元醇的化学性质2、二糖(1)代表物:蔗糖、麦芽糖(C12H22O11),化学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2)结构特点:蔗糖含有一个葡萄糖单元和一个果糖单元,没有醛基;麦芽糖含有两个葡萄糖单元,有醛基(3)化学性质:a、蔗糖没有还原性;麦芽糖有还原性b、水解反应: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C12H22O11 + H2O 2C6H12O6(蔗糖) (葡萄糖) (果糖) (麦芽糖) (葡萄糖)3、多糖(1)代表物:淀粉、纤维素[ (C6H10O5)n ],n 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2)结构特点:由多个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高中化学选修选修五知识点整理(详解)(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 3)4]亦为气态② 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H ..3.Cl ..,.沸点为...-.24.2℃.....).氟里昂(....CCl ...2.F .2.,沸点为....-.29.8℃.....).氯乙烯(....CH ..2.==CHCl ......,沸点为....-.13.9℃.....). 甲醛(...HCHO ....,沸点为....-.21℃...). 氯乙烷(....CH ..3.CH ..2.C .l .,沸点为....12.3....℃.).一溴甲烷(CH 3Br ,沸点为3.6℃) 四氟乙烯(CF 2==CF 2,沸点为-76.3℃) 甲醚(CH 3OCH 3,沸点为-23℃) 甲乙醚(CH 3OC 2H 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 ,沸点为13.5℃)(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选修五知识点整理(详细讲解),推荐文档

,沸点为 13.5℃)选修 5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 有机物的溶解性(1) 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 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 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 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 NaOH ,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9.3g (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 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 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 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 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 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 有机物的密度(1)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 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 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 个大气压、20℃左右)] (1) 气态:① 烃类:一般 N(C)≤4 的各类烃 注意:新戊烷[C(CH 3)4]亦为气态 ② 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H 3Cl ,沸点为-24.2℃) 氟里昂(CCl 2F 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 2==CHCl ,沸点为-13.9℃) 甲醛(HCHO ,沸点为-21℃) 氯乙烷(CH 3CH 2Cl ,沸点为 12.3℃) 一溴甲烷(CH 3Br ,沸点为 3.6℃) 四氟乙烯(CF 2==CF 2,沸点为-76.3℃)甲醚(CH 3OCH 3,沸点为-23℃)甲乙醚(CH 3OC 2H 5,沸点为 10.8℃)环氧乙烷((2) 液态:一般 N(C)在 5~16 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选修5化学知识点总结

选修5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化学知识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对选修5化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化学键的相关知识。
化学键是指原子间由于电子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连接,它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在化学键的种类中,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共价键是由原子间共享电子形成的,而金属键则是金属原子间的电子海模型。
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过程至关重要。
其次,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比例,反应速率相等。
化学平衡的条件是温度、压力和浓度,当这些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了解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对于预测反应结果和控制反应过程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知识。
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在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式是我们在学习有机化学时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知识。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
在化学反应动力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和影响因素,以及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机理。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化学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化学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化学技术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选修5化学知识点涉及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的平衡和动力学、有机化合物和环境化学等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选修五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五的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选修五的知识点一、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
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CH3CH2CH2Cl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
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
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
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⑴ 烷烃(只可能存在碳链异构)的书写规律: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由对到邻到间。
⑵ 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如烯烃、炔烃、醇、酮等,它们具有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书写按顺序考虑。
一般情况是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
⑶ 芳香族化合物:二元取代物的取代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具有邻、间、对三种。
3、判断同分异构体的常见方法:⑴ 记忆法:① 碳原子数目1~5的烷烃异构体数目:甲烷、乙烷和丙烷均无异构体,丁烷有两种异构体,戊烷有三种异构体。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全汇总(高分必背)

一、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
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CH3CH2CH2CI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⑴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
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
如1 —丁烯与2 —丁烯、1—丙醇与2 —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
如1 —丁炔与1,3 —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卩疋曲申只能是烷畐而且只有碳链异构.如HCHXCH2)3CH J.CH J CH(CH3)CH:CH3. C(CHa)4⑵C山X 单晞烽.环烷婭CH:=CHCH:CH;. CH J CH=CHCH J >CHy=C(CH5)3.晋-甲i , /貫CHj CHi—CH-CH]烘怪、二烯婭.如 2 CHXCHiCHg CH J C^CCH J,CH^CHCH-CH J⑷芳香烧(苯及其同系物驚如CHa-Q-CHa腔和月旨防醇.眇飞如;CH;CH:CHX)H. CHiCH(OH)CHh CH5OCH<H J⑹C』匕CH 醛.酮r环貶、环醇F烯基醇。
(完整版)最新高中化学选修5期末复习知识点大汇总含全部重要知识点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 5 第五章期末复习一点通【本章重点】1. 掌握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原理。
2. 掌握判断高聚物单体的方法。
3. 掌握有机推断题的解答方法。
【考点归纳】考点一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线型高分子体型( 网状) 高分子分子中的原子以共价键相连,构成一分子链与分子链之间还有许多共价键交结构条很长的卷曲状态的“链”联起来,形成三维空间的网状结构溶解性能缓慢溶解于适当溶剂很难溶解,但往往有一定程度的胀大性能具有热塑性,无固定熔点具有热固性,受热不熔化特性强度大、可拉丝、吹薄膜、绝缘性好强度大、绝缘性好,有可塑性常见物质聚乙烯、聚氯乙烯、天然橡胶酚醛树脂、硫化橡胶1. 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
(2) 按照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链分类,可分为线型高分子、支链型高分子和体型高分子。
(3) 按照高分子化合物受热时的不同行为分类,可分为热塑性高分子和热固性高分子。
(4)按照高分子化合物的工艺性质和使用分类,可分为塑料、橡胶、纤维、涂料、黏合剂 和密封材料。
3. 加聚反应(1) 加聚反应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反应之一,或三键 ) 。
(2) 高分子化合物由链节和聚合度共同构成。
加聚产物的链节与对应单体组成相同。
(3) 链节上只有碳原子的聚合物为加聚产物。
(4) 加聚产物寻找单体的口诀为单键两两断,双键四个碳;单键变双键,双键变单键。
发生加聚反应的单体具有不饱和键( 双键加聚物方法 单体(1) 高分子化合物:有许多小分子化合物以共价键结合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高(通常为104 ~106)的一类化合物。
也称聚合物或高聚物。
(2) 单体:用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化合物。
(3) 链节:组成高分子链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均可以重复的最小单位。
也可称为最小结构单元,是高分子长链中的一个环节。
(4) 链节数:高分子链节的数目,也称重复结构单元数,以n 表示。
2.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1)按照高分子化合物的来源分类,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选修5(实用12篇)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选修5(实用12篇)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选修5 第1篇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
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化学元素推断题大题解题策略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
(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
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
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化学元素推断题的一般思路化学元素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读图审题→找准"突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规范答题。
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特殊反应、特殊转化关系、特殊反应条件等角度思考。
突破口不易寻找时,也可从常见的物质中进行大胆猜测,然后代入验证即可,尽量避免从不太熟悉的物质或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物质角度考虑,盲目验证。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选修5 第2篇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一些常见知识(1)溶解度小于的电解质称难溶电解质。
(2)反应后离子浓度降至1_10-5以下的反应为完全反应。
如酸碱中和时[H+]降至10-7mol/LKSP 有沉淀析出QC=KSP 平衡状态QC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选修5 第3篇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
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
....CCl
.....).
....-.29.8℃
...2.F.2.,沸点为.....CH
..3.Cl..,沸点为
....-.24.2℃
.....).氟里昂(
氯乙烯(
....,沸点为
....-.21℃
...HCHO
...)...2.==CHCl
....CH
......,沸点为
....-.13.9℃
.....).甲醛(
氯乙烷(
.....).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
....12.3℃
..2.Cl..,沸点为
..3.CH
....CH
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
13.5℃)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如,己烷CH3(CH2)4CH3环己烷
甲醇CH3OH 甲酸HCOOH
溴乙烷C2H5Br 乙醛CH3CHO
溴苯C6H5Br 硝基苯C6H5NO2
★特殊: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
如,石蜡、C12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特殊:苯酚(C6H5OH)、苯甲酸(C6H5COOH)、氨基酸等在常温下亦为固态4.有机物的颜色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常见的如下所示:
☆三硝基甲苯(俗称梯恩梯TNT)为淡黄色晶体;
☆部分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变质的苯酚为粉红色;
☆2,4,6—三溴苯酚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但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