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电路基础(通信电子线路)_课后答案

射频电路基础(通信电子线路)_课后答案
射频电路基础(通信电子线路)_课后答案

通信电子线路 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核心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在学习该课程前应该先复习巩固其先修课程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在课程学习中,要特别注意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分析方法的不同点。例如,在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一章应注意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等效电路与低频放大电路等效电路的不同之处,应该考虑分布参数的影响;在谐振功率放大器一章,应该注意它与低频功率放大器的不同之处,很好地掌握折线分析法;在频率变换电路中,应该注意区分线性频率变换和非线性频率变换电路的频谱特性。因为本课程中涉及电路的负载主要是谐振回路,因此首先要很好地掌握阻抗变换电路与选频电路特性的特性及分析方法。 本课程着重掌握通信系统中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在现代通信中的典型应用。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对通信系统应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并会进行模拟通信系统中发射机,接收机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 对本课程中学生难于理解的地方,可以通过实验消化理解理论课程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参予课外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实践能力。

为了巩固课程知识,学生可选择相关硬件课程设计,进行无线通信发射机和接收机的设计、安装、调试,可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掌握深度。 为了帮助同学学好该课程,我们编写了教材和参考资料,该课程已经建立了丰富的网络教学环境,同学们可从华中科技大学主页的精品课程栏目进去可以浏览该课程的网上教学系统。该系统中有网络课程(含网上教材、电子教案、学习指导、思考练习、参考资料、授课录像、复习导航等)以及课堂讲课多媒体课件,还有网上实验教学系统。 教材和参考资料: 1.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严国萍、龙占超编写,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通信电子线路”该教材的特点是:强调系统,从通信系统和整机出发来分析各功能模块的原理、组成、作用,构建了模拟通信和数字调制系统的内容体系;深入浅出,注重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典型应用,按照基础知识、线性电路、非线性电路以及频率变换电路来组织教材内容;易于理解,重点难点配有例题,每章都有主要知识点小结,结合实际无线通信机进行电路和性能指标分析以及参数测量;内容新颖,注意将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最新科技发展相融合,将软件无线电中用DSP实现调制解调的思想引入教材。 2.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组还编写出版了辅导书“高频电子线路学习指导与题解”,本书包含了与本课程相关的张肃文等编

武汉科技大学通信电子电路期末试卷+答案教学总结

试题纸A -1 - 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07级 考生学号:考生姓名: 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无需使用计算器 一、单项选择(2' *12=24分) 1、根据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由于RL减小,当高频功率放大器从临界状态向欠压区 变化时。 (A)输出功率和集电极效率均减小(B)输出功率减小,集电极效率增大 (C)输出功率增大,集电极效率减小(D)输出功率和集电极效率均增大 2、作为集电极调幅用的高频功率放大器,其工作状态应选用。 (A)甲类状态(B)临界状态(0 过压状态(D)欠压状态 3、对于三端式振荡器,三极管各电极间接电抗元件X(电容或电感),C、E电极间接电抗 元件X1,B、E电极间接X2,C B电极间接X3,满足振荡的原则是。 (A)X1与X2性质相同,X1、X2与X3性质相反 (B)X1与X3性质相同,X1、X3与X2性质相反 (C)X2与X3性质相同,X2、X3与X1性质相反 (D)X1与X2、X3性质均相同 4、在常用的反馈型LC振荡器中,振荡波形好且最稳定的电路是。 (A)变压器耦合反馈型振荡电路(B)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C)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D)西勒振荡电路 5、为使振荡器输出稳幅正弦信号,环路增益KF(j oo)应为。 (A)KF(j o )= 1 (B)KF(j o )> 1 (C)KF(j o)v 1 (D)KF(j o )= 0 6、单音正弦调制的AM?幅波有个边频,其调制指数ma的取值范围是 (A) 1、(0,1) (B) 1、(-1,1) (C) 2、(0,1) (D) 2、(-1,1) 7、某已调波的数学表达式为u( t) = 2(1 + Sin(2 nX 103t))Sin2 nX 106t,这是一个(A)AM 波(B)FM 波(C)DSB 波(D)SSB 波 8、在各种调制电路中,最节省频带和功率的是。 (A)AM电路(B)DSB电路(C)SSB电路(D)FM电路

通信电子线路习题解答

思考题与习题 2-1列表比较串、并联调谐回路的异同点(通频带、选择性、相位特性、幅度特性等)。 表2.1 2-2已知某一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f p =1MHz ,要求对990kHz 的干扰信号有足够的衰减,问该并联回路应如何设计? 为了对990kHz 的干扰信号有足够的衰减,回路的通频带必须小于20kHz 。 取kHz B 10=, 2-3试定性分析题图2-1所示电路在什么情况下呈现串联谐振或并联谐振状态? 题图2-1 图(a ):2 21 11 11 1L C L C L o ωωωωω- + - = 图(b ):2 21 11 11 1C L C L C o ωωωωω- + - = 图(c ):2 21 11 11 1C L C L C o ωωωωω- + - = 2-4有一并联回路,其通频带B 过窄,在L 、C 不变的条件下,怎样能使B 增宽? P o Q f B 2 =,当L 、C 不变时,0f 不变。所以要使B 增宽只要P Q 减小。 而C L R Q p P =,故减小P R 就能增加带宽 2-5信号源及负载对谐振回路有何影响,应如何减弱这种影响? 对于串联谐振回路(如右图所示):设没有接入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时回路本身的Q

值为o Q ,则:R L Q o o ω= 值,则: 设接入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的Q 为L Q R R R R Q R R R L Q L s L ++=++=1L s o L ω 其中R 为回路本身的损耗,R S 为信号源内阻,R L 为负载电阻。 由此看出:串联谐振回路适于R s 很小(恒压源)和R L 不大的电路,只有这样Q L 才不至于太低,保证回路有较好的选择性。 对于并联谐振电路(如下图所示): 设接入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的Q 值为L Q 由于没有信号源内阻和负载接入时的Q 值为 由式(2-31)可知,当R s 和R L 较小时,Q L 也减小,所以对并联回路而言,并联的电阻越大越好。因此并联谐振回路适于恒流源。 2-6已知某电视机一滤波电路如题图2-2所示,试问这个电路对什么信号滤除能力最强,对什么信号滤除能力最弱,定性画出它的幅频特性。 V1=V2? 题图2-2题图2-3 2-7已知调谐电路如题图2-3所示,回路的谐振频率为465kHz ,试求: (1)电感L 值; (2)L 无损耗时回路的通频带; (3)L 有损耗(Q L =100)回路的通频带宽度。 左侧电路的接入系数: 25.040120401=+= T T T p 右侧电路的接入系数:25.040120402=+= T T T p 等效电源: s s i p i 1' = 等效阻抗:Ω=Ω + Ω+Ω= k k p k k p R p 67.265.21601 101 2 221 等效容抗:2 22 1' 16?10p pF p pF C ?++?= 电容值未知 2-8回路的插入损耗是怎样引起的,应如何减小这一损耗? 由于回路有谐振电阻R p 存在,它会消耗功率因此信号源送来的功率不能全部送给负载R L ,有一部分功率被回路电导g p 所消耗了,这就是插入损耗。增大回路本身的Q 值可以减小插入损耗。 2-9已知收音机某中放的负载回路如题2-4所示,回路的f 0=465kHz ,电感的Q 0=100,要求回路的带宽B=20kHz ,试求: (1)电感L 值; (2)回路插入损耗;

射频电路基础期末试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教师教学工作一览 年下学期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必、限、任): 课程学时数: 主讲教师姓名: 填表时间:

教学任务书 老师: 根据学年学期教学计划的安排,经研究,决定请您担任教学班课程的主讲,该课程学时为学时,请做好教学实施计划安排和备课等环节的工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教学单位盖章) 年月日

课程内容实施进度 注:1课次为2学时课次内容 1 第一章绪论§1.1非线性电子线路§1.2非线性电子线路的应用 2 第二章谐振功率放大器§2.1谐振功放的工作原理和能量关系 3 §2.2谐振功放的动特性曲线和工作状态§2.3谐振功放的工作特性 4 §2.4谐振功放的电路设计和输出匹配网络第二章习题课 5 第三章正弦波振荡器§3.1反馈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一) 6 §3.1反馈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二) 7 §3.2 LC正弦波振荡器—变压器耦合式振荡器、三端式振荡器(一) 8 §3.2 LC正弦波振荡器—三端式振荡器(二)、差分对振荡器 9 §3.2 LC正弦波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分析和改进措施 10 §3.3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和串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 11 §3.4 RC正弦波振荡器第三章习题课 12 第五章振幅调制与解调§5.1 调幅信号分析(一) 13 §5.1调幅信号分析(二) 14 §5.2非线性器件调幅原理、失真和平衡对消技术 15 §5.3线性时变电路调幅原理和电路分析(一) 16 §5.3线性时变电路调幅原理和电路分析(二) 17 §5.4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原理和电路分析(一) 18 §5.4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原理和电路分析(二)第五章习题课 19 第六章混频§6.1晶体管混频器原理

通信电子线路习题解答

关于《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习题安排: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1-1 1-3 解: 1-5 解: 第二章习题解答: 2-3 解: 2-4 由一并联回路,其通频带B 过窄,在L 、C 不变的条件下,怎样能使B 增宽? 答:减小Q 值或减小并联电阻 2-5 信号源及负载对谐振回路有何影响,应该如何减弱这种影响? 答: 1、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串联谐振回路的影响:通常把没有接入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时回路本身的Q 值叫做无载Q (空载Q 值) 如式 通常把接有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时回路的Q 值叫做有载QL,如式 为空载时的品质因数 为有载时的品质因数 Q Q Q Q L L <可见 结论: 串联谐振回路通常适用于信号源内阻Rs 很小 (恒压源)和负载电阻RL 也不大的情况。 2、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对并联谐振回路的影响 o o Q R L Q ==ωL S L R R R L Q ++=0ωL p s p p p p p p p 11R R R R Q Q G C LG Q L ++= ==故ωω同相变化。 与L S L R R Q 、Θ性。 较高而获得较好的选择以使也较大的情况,很大,负载电阻内阻并联谐振适用于信号源L L S Q R R ∴

2-8 回路的插入损耗是怎样引起的,应该如何减小这一损耗? 答:由于回路有谐振电阻R p 存在,它会消耗功率因此信号源送来的功率不能全部送给负载R L ,有一部分功率被回路电导g p 所消耗了。回路本身引起的损耗称为插入损耗,用K l 表示 无损耗时的功率,若R p = , g p = 0则为无损耗。 有损耗时的功率 插入损耗 通常在电路中我们希望Q 0大即损耗小,其中由于回路本身的L g Q 0p 01ω= ,而 L g g g Q 0L p s L )(1 ω++= 。 2-11 2-12 解: 2-13 时,电路的失调为:66.65 5 .0*23.33f f 2Q p 0 ==?=ξ 2-14 解: 又解:接入系数p=c1/(c1+c2)=,折合后c0’=p2*c0=,R0’=R0/ p2=20k Ω,总电容C=Ci+C0’+C1C2/(C1+C2)=,回路谐振频率fp=,谐振阻抗Rp=1/(1/Ri+1/Rp0+1/R0’),其中Rp0为空载时回路谐振阻抗,Rp0=Q0*2π*fp*L=Ω,因此,回路的总的谐振阻抗为:Rp=1/ 11P P K l '=率回路有损耗时的输出功率回路无损耗时的输出功L 2L s s L 201g g g I g V P ????? ??+==L 2 p L s s L 211g g g g I g V P ?? ??? ??++=='2 0L 1 111?? ? ? ?? ??-='=Q Q P P K l

通信电子线路典型习题

通信电子线路典型习题 01、 什么叫传输线?(P-7) 02、 什么叫无损传输线?(P-9) 03、 无损传输线的特征阻抗=?(P-9) 04、 信号源的输出阻抗为150Ω,负载的阻抗为50Ω,如果用 的无损耗传输线实现阻抗匹配,求:用作匹配的传输线的特性阻抗Z C =? 05、 这种匹配方法的缺点是什么? 06、 电感的等效电路如图所示,L=100μH ,r=1Ω,工作频率f=100kHz 。 (1)求电感L 的 Q 0, (2)将电感的等效电路转换为并联形式。 07、 电路如图所示,L=100μH ,C=100pF 。 (1)当i=5cos(106/2π)t 时,确定电路的阻抗性质; (2)当i=5cos(107/2π)t 时,确定电路的阻抗性质。 08、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L=50μH ,C=100pF ,、r=5Ω,求ω0、回路的Q 0、BW 、、D 。 /4 i

09、电路如图所示,工作在谐振状态。已知:L=100μH,电感的r=5Ω、N1=6、N2=4、C1=100pF、C2=300pF、Rs=100KΩ、R L=50KΩ,求ω0、回路的Q、BW、、D。 10、电路如图所示,工作在谐振状态。已知:L1=100μH,L2=50μH,M=5μH,电感的r=5Ω、N1=6、N2=4、C1=100pF、C2=300pF、Rs=100KΩ、R L=50KΩ,求ω0、回路的Q、BW、、D。 11、计算3级选频放大器(n=3),单谐振回路数目为(n+1=4)时的3Db带宽BW=? 12、晶振的f q和f p的数值有什么特点?(提示:有3) 13、为了提高效率,高频功率放大器多工作在或状态。 14、为了兼顾高的输出功率和高的集电极效率,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取θ= 。

通信电子线路问题汇总-student

绪论: 1. 调幅发射机和超外差接收机的结构是怎样的?每部分的输入和输出波形是怎样的? P7 ,P9 2. 什么是接收机的灵敏度? 3.无线电电波的划分,P12 例:我国CD MA 手机占用的CDM A1X ,800MHz 频段,按照无线电波波段划分,该频段属于什么频段? 第三章: 1. 什么叫通频带?什么叫广义失谐? 2. 串联谐振回路和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曲线(幅度和相位)和电抗性质? 3. 串联谐振回路和并联谐振回路适用于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大还是小的电路? 4. 电感抽头接入和电容抽头接入的接入系数? 5. Q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Q值由哪些因素决定,其与通频带和回路损耗的关系怎样? 6. 串联谐振电路Q 值的计算式?谐振时电容(或电感)上电压与电阻(或电源)上电压的关系 是怎样的? 7. 并联谐振电路有哪两种形式,相应的Q值计算式是怎样的?谐振时电容(或电感)上电 流与电阻(或电源)上电流的关系是怎样的? 8. 串联LC 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与什么有关?回路阻抗最大值和最小值是多少,分别在什么条件下取得?当工作频率小于、等于、大于谐振频率时, 串联LC 谐振回路的阻抗性质是怎样的? 9. 并联LC 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与什么有关?回路阻抗最大值和最小值是多少,分别在什么条件下取得?当工作频率小于、等于、大于谐振频率时, 并联LC谐振回路的阻抗性质是怎样的? 10. Q 值较大时,串并联阻抗等效互换前后,电阻和电抗的关系是怎样的? 11. 信号源和负载对谐振电路的Q 值有何影响?串并联谐振电路对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 的大小分别有什么样的要求? 12. 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对串并联谐振回路的特性将产生什么影响?采取什么措施可以减 小这些影响? 13. 下面电路有几个谐振频率,分别是多少,大小关系怎样?该电路a,b端阻抗模值和电抗性 质随频率如何变化? 14. 下面电路有几个谐振频率,分别是多少,大小关系怎样?该电路a,b 端阻抗模值和电抗性质随频率如何变化? 1 L R d a + - C + - 12 =+R R R ab V db V b 2 L

通信电子线路问题汇总-student

绪论: 1. 调幅发射机和超外差接收机的结构是怎样的?每部分的输入和输出波形是怎样的? P7 ,P9 2. 什么是接收机的灵敏度? 3.无线电电波的划分,P12 例:我国CDMA 手机占用的CDMA1X ,800MHz 频段,按照无线电波波段划分,该频段属于什么频段? 第三章: 1. 什么叫通频带?什么叫广义失谐? 2. 串联谐振回路和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曲线(幅度和相位)和电抗性质? 3. 串联谐振回路和并联谐振回路适用于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大还是小的电路? 4. 电感抽头接入和电容抽头接入的接入系数? 5. Q 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Q 值由哪些因素决定,其与通频带和回路损耗的关系怎样? 6. 串联谐振电路Q 值的计算式?谐振时电容(或电感)上电压与电阻(或电源)上电压的 关系是怎样的? 7. 并联谐振电路有哪两种形式,相应的Q 值计算式是怎样的?谐振时电容(或电感)上电 流与电阻(或电源)上电流的关系是怎样的? 8. 串联LC 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与什么有关?回路阻抗最大值和最小值是多少,分别在什么条件下取得?当工作频率小于、等于、大于谐振频率时, 串联LC 谐振回路的阻抗性质是怎样的? 9. 并联LC 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与什么有关?回路阻抗最大值和最小值是多少,分别在什么条件下取得?当工作频率小于、等于、大于谐振频率时, 并联LC 谐振回路的阻抗性质是怎样的? 10. Q 值较大时,串并联阻抗等效互换前后,电阻和电抗的关系是怎样的? 11. 信号源和负载对谐振电路的Q 值有何影响?串并联谐振电路对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的 大小分别有什么样的要求? 12. 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对串并联谐振回路的特性将产生什么影响?采取什么措施可以 减小这些影响? 13. 下面电路有几个谐振频率,分别是多少,大小关系怎样?该电路a,b 端阻抗模值和电抗性 质随频率如何变化? 14. 下面电路有几个谐振频率,分别是多少,大小关系怎样?该电路a,b 端阻抗模值和电抗性质随频率如何变化? 1 L R d a + - C + - 12 =+R R R ab V db V b 2 L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编写日期:2015.10 适用对象:本科执笔:彭小娟 学时数:64 审核: 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 课程编号:152440800 学分:3.5 分 总学时:64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6,实验学时:8 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通信电子线路是通信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主要讲授组成现代通信系统各功能电路的基本原理、指标、参数的理论计算和电路分析,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这些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在通信中的典型应用,为将来从事通信电子系统研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 1、通信系统的组成 2、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与信道 3、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与接收设备 基本要求: 1、了解传输媒质对通信的作用及影响。 2、理解无线通信中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原理。 3、掌握无线接收与发送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基本原理。 学时分配:2 第二章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1、LC 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和阻抗变换特性 2、集中选频放大器 3、电噪声 4、反馈控制电路的原理及其分析方法 基本要求:

1、了解电噪声产生的原因及噪声系数的计算。 2、理解反馈控制电路的原理并掌握其分析方法。 3、掌握串、并联谐振回路的Q 值、谐振频率、谐振特性、通频带、阻抗特性、相频特性;以及串、并联阻抗的等效互换和回路抽头时阻抗的变换关系、接入系数的计算。掌握各种选频网络的特性及分析方法。 学时分配:10 第三章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 主要内容: 1、概述 2、谐振放大器 3、宽带放大器 4、集成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 基本要求: 1、了解宽带放大器相关概念及其性能特点。 2、理解理解谐振放大器工作不稳定的原因。 3、掌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增益、通频带、选择性和稳定性等质量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掌握晶体管小信号放大器等效电路的分析方法。 学时分配:8 第四章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主要内容: 1、概述 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3、宽带高频功率放大电路与功率合成电路 4、集成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及应用 基本要求: 1、了解宽带功率放大器的相关特性。 2、理解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的高频特性,输出匹配网络等特性。 3、掌握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折线分析法、动态特性和负载特性。 4、掌握高频功率放大器欠压、临界、过压三种工作状态的特点及电压电流波形。 5、掌握高频功放功率和效率的计算。 学时分配:8 第五章正弦波振荡器 主要内容: 1、概述 2、反馈振荡原理 3、LC 振荡器

射频电路基础复习题答案word精品

、选择 传输线输入阻抗是指传输线上该点的( B ) 入射电压与电流比 B ?电压与电流之比 入射电压波之比 D ?入射电流波之比 传输线的无色散是指( C )与频率无关。 波的速度 B ?波的能量流动的速度 波的相速 D ?波的群速 当传输线处于行波工作状态时,传输线的反射系数为( C ) 1 B . -1 C .0 D .无法判断 面哪一种不能构成纯驻波状态的传输条件是( D ) Z L =O B . Z L =X C . Z L =jX 驻波系数p 的取值范围是(D )。 p =1 B . 0< p < 1 C . 0< p< 1 在史密斯圆图中坐标原点表示( C )。 开路 点 B .短路点 C .匹配点 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开路时对应于史密斯圆图的( A ) 右端点 B .左端点 C .原点 D .上顶点 无耗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 50?,终端负载阻抗为32 ?,距离终端入/4 处的输入阻抗为( D ) ?。 50 B .32 C .40 D . 78.125 当终端反射系数为 0.2时,传输线的驻波比为( B )。 2 B .1.5 C .0.67 D .无法判断 微带传输线传输的电磁波是( B )。 TEM 波 B .准 TEM 波 C . TE 波 D . TM 波 判断题 无耗均匀传输线上各点的电压反射系数幅值都相等。对 已知无耗均匀传输线的负载,求距负载一段距离的输入阻抗,在利用史密斯 圆图时,找到负载的归一化电抗,再顺时针旋转对应的电长度得到。错 当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感性负载时,传输线工作在行驻波工作状态下。错 在史密斯圆图上左半实轴部分是电压的波节点。对 为了消除传输线上的反射,通常要在传输线的终端进行阻抗匹配。对 微带线可以作为传输线,用在大功率传输系统中。错 在无耗互易二端口网络中,S l2=S 21。对 二端口转移参量都是有单位的参量,都可以表示明确的物理意义。错 1. A . C . 2. A . C . 3. A . 4. A . 5. A . 6. A . 7. A . 8. A . 9. A . 10. A . 二、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Z L = Z 0 D . 1W p

通信电子线路习题解答

5-2.图题4-10所示是实用晶体振荡线路,试画出它们的高频等效电路,并指出它们是哪一种振荡器。晶体在电路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K 20 K6.5 (a) (b) 图题4-10 解:两个晶体振荡电路的高频等效电路如图4-22所示。 图(a)为并联型晶体振荡器,晶体在电路中的作用是:晶体等效为电感元件; 图(b)为串联型晶体振荡器,工作在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上,晶体等效为短路元件。 20 Hμ7. H (a) (b) 图4-22 高频等效电路

5-5晶体振荡电路如图P4.12所示,试画出该电路的交流通路;若1 f 为1 1C L 的谐振频率, 2f 为22C L 的谐振频率,试分析电路能否产生自激振荡。若能振荡,指出振荡频率与1f 、2 f 之间的关系。 图 P4.12 解:该电路的简化交流通路如图P4.12(s)所示, 图P4.12(s) 电路可以构成并联型晶体振荡器。若要产生振荡,要求晶体呈感性, 11C L 和22C L 呈容性。必须满足12f f f osc >>。

5-6 图示为三回路振荡器的等效电路,设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332211C L C L C L >>; ②332211C L C L C L <<; ③332211C L C L C L >=; ④332211C L C L C L =<。 试分析上述四种情况是否可能振荡?振荡频率0f 与回路谐振频率有何关系? 1 L 2 L 3 L 图题4-5 解:设11C L 回路谐振频率为11011C L = ω,22C L 回路谐振频率为2 2021C L =ω,33C L 回路谐振频率为3 3031 C L = ω。 能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是be ce X X ,同电抗性质,cb X 与be ce X X ,反性质。 ①332211C L C L C L >> 可知321f f f f osc <<< 若振荡频率满足321f f f f osc <<<条件,则11C L 回路等效为容抗、 22C L 回路等效为容抗,而33C L 回路等效为感抗,满足相位条件,可能振荡。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②332211C L C L C L <<

通信电子电路习题

通信电子线路典型习题 2010-12-11 01、电感的等效电路如图所示,L=100μH,r=1Ω,工作频率f=100kHz。 (1)求电感L的Q0, (2)将电感的等效电路转换为并联形式。 02、电路如图所示,L=100μH,C=100pF。 (1)当i=5cos(106/2π)t时,确定电路的阻抗性质; (2)当i=5cos(107/2π)t时,确定电路的阻抗性质。 i 03、电路如图所示,已知:L=50μH,C=100pF,、r=5Ω,求ω0、回路的Q0、BW、B0.1、D。 04、电路如图所示,工作在谐振状态。已知:L=100μH,电感的r=5Ω、N1=6、N2=4、C1=100pF、C2=300pF、Rs=100KΩ、R L=50KΩ,求ω0、回路的Q、BW、B0.1、D。

5、电路如图所示,工作在谐振状态。已知:L1=100μH,L2=50μH,M=5μH,电感的r=5Ω、N1= 6、N2=4、C1=100pF、C2=300pF、Rs=100KΩ、R L=50KΩ,求ω0、回路的Q、BW、B0.1、D。 6、计算3级选频放大器(n=3),单谐振回路数目为(n+1=4)时的3Db带宽BW=? 7、晶振的f q和f p的数值有什么特点?(提示:有3) 8、为了提高效率,高频功率放大器多工作在或状态。 9、为了兼顾高的输出功率和高的集电极效率,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取θ= 。 10、为什么低频功率放大器不能工作于丙类?而高频功率放大器可以工作于丙类? 11、有一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如图所示,工作于临界状态。 (1)已知V cc=30V,I cm=1A,U CES=1.2V,导通角θ=700,α0(700)=0.25,α1(700)=0.44。试求P0和ηc; (2)如果电路中的变压器的效率为90%,负载电阻R L=75Ω,试求负载电阻R L两端的电压u RL=?

通信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通信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通信电子线路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讲授现代通信系统中信道机所涉及的各种高频电子线路的功能、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分析方法。 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电路基础,低频电子线路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基本技术,为以后学习更高级的信息与通信课程,以及今后从事通信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知道《高频电子线路》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2.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技术,尤其是各种典型的常用的高频电路。 3.初步学会进行一些具体的高频电路分析和电路设计方法,能够分析基本的、常用的高频电路并能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 4.养成对工程应用的关注兴趣,并能够把所学的原理应用到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加深理解,使学生能结合实际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课程涉及到的概念、原理与技术能说明和解释。 掌握——是指能运用已理解的概念和原理。 学会——是指能运用概念和原理进行实验分析和设计。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通信电子线路 (侯丽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通信电子线路 (侯丽敏) 习题 绪论 0-1 什么是载波?什么是调制信号和基带信号?给出调制的定义。 解:由振荡电路输出的、其频率可保证天线的长度大大下降到实际能发射的高频信号称为载波。待发射的有用的模拟信号为调制信号;有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称为基带信号;调制是指携带有用信息的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信号。 0-2 为什么要进行调制?给出两种理由。 解:根据天线理论,天线的长度与电信号的波长需可比拟,发射的电信号必须是高频信号;而且,直接发射调制信号会导致信道混叠。 0-3 给出无线广播的中波和短波的各自频率范围。 解:中波(MF):0.3~3MHz 短波(HF):3~30MHz 0-4 给出中国移动通信GSM 的载波频率范围。 解:GSM 的频段:GSM900:上行880~915MHZ , 下行925~960MHZ ; GSM1800:上行1710~1785MHZ , 下行1805~1880MHZ ; GSM1900:1850~1910MHZ ,1930~1990MHZ ; 上行和下行组成一频率对, 上行就是手机发射、机站接收;下行就是基站到手机。 0-5将下列功率转换为dBm 值。 WWWWμ25)4(;0001.0)3(;001.0)2(;1)1(2222====P P P P

解:(1) 30dBm; (2) 0dBm; (3)-10dBm; (4)-41.9dBm 0-6 一通信系统的电压为 2.15V ,负载阻抗50Ω,转换为dBm(50)值。 解:19.66dBm(50) 第一章 习题一 1-1. 某单级中频放大器的调谐频率为465kHz ,调谐回路包含一电容为200pF 与一电感并联,电感的品质因数Q 0=100,不考虑任何负载影响。试计算此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和通频带,如果回路两端并联一负载阻抗R L =40k ,那么电压增益和通频带变为多少? 解:(1) Ω=????== -k 17110 20010465π2100 12 300p C Q R ω, A V0=R p =171000, ,dB 104)171000log(200==V A kHz 65.4100 10465BW 3 00=?==Q f (2) , 32400, k 4.3240 17140 171//'p 'V0L p ' p ==Ω=+?= =R A R R R ,dB 90)32400log(20' V0==A kHz 5.2495 .18465BW , 95.18171 4 .32100,L 0'L p 'p 0L === =?= ∴=Q f Q R R Q Q 1-2. 如题图E1.1所示,场效应管的转移导纳g m =3mA/V ,漏级输 出阻抗R ds =120k ,如果电感线圈损耗r =2.0 ,调谐回路的调谐 频率为850kHz 。试求:

射频电路基础大作业

射频电路基础大作业 从射频电路的软件仿真和硬件设计两方面分别考察学生的实践和写作能力。以下是两个题目的基本要求、实践任务、写作报告和相关提示的具体内容。 题目一:基于PSpice仿真的振幅调制电路设计 1.1 基本要求 参考教材《射频电路基础》第五章振幅调制与解调中有关差分对放大器调幅和二极管调幅的原理,选择元器件、调制信号和载波参数,完成PSpice电路设计、建模和仿真,实现振幅调制信号的输出和分析。 1.2 实践任务 (1) 选择合适的调制信号和载波的振幅、频率,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正确选择晶体管和其它元件;搭建单端输出的差分对放大器,实现载波作为差模输入电压,调制信号控制电流源情况下的振幅调制;调整二者振幅,实现基本无失真的线性时变电路调幅;观察记录电路参数、调制信号、载波和已调波的波形和频谱。 (2) 参考例5.3.1,修改电路为双端输出,对比研究平衡对消技术在该电路中的应用效果。 (3) 选择合适的调制信号和载波的振幅、频率,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正确选择二极管和其它元件;搭建单二极管振幅调制电路,实现载波作为大信号,调制信号为小信号情况下的振幅调制;调整二者振幅,实现基本无失真的线性时变电路调幅;观察记录电路参数、调制信号、载波和已调波的波形和频谱。 (4) 参考例5.3.2,修改电路为双回路,对比研究平衡对消技术在该电路中的应用效果。 1.3 写作报告 (1) 按论文形式撰写,包括摘要、正文和参考文献,等等。 (2) 正文包括振幅调制电路的设计原理、理论分析结果、实践任务中各阶段设计的电路、参数、波形和频谱,对观察记录的数据配以图像和表格,同时要有充分的文字做分析和对比,有规律性认识。 (3) 论文结构系统、完备、条理清晰、理论正确、数据翔实、分析完整。 1.4 相关提示 (1) 所有电路和信号参数需要各人自行决定,各人有不同的研究结果,锻炼学生的独立研究和实验分析能力。 (2) 为了提高仿真精度和减小调试难度,可以将调制信号和载波的频率设置得较低。 题目二:数字调制与解调的集成器件学习 2.1 基本要求

通信电子线路问题汇总-student_-_答案版,华工高频考试试卷,习题资料,电信大二

第一章绪论 1.调幅发射机和超外差接收机的结构是怎样的?每部分的输入和输出波形是 怎样的? 2.什么是接收机的灵敏度? 接收机的灵敏度指接受弱信号的能力。 3.无线电电波的划分,P12 例:我国CDMA手机占用的CDMA1X,800MHz 频段,按照无线电波波段划分,该频段属于什么频段? 甚低频(VLF):10~30kHz 低频(LF):30~300kHz 中频(MF):300~3000kHz 高频(HF):3~30MHz 甚高频(VHF):30~300MHz 超高频(UHF):300~3000MHz 特高频(SHF):3000~30000MHz 极高频:30~300GHz 第三章 1.什么叫通频带?什么叫广义失谐? 当回路的外加信号电压的幅值保持不变,频率改变为w=w1或w=w2时,回路电流等于谐振值的1/2w2-w1称为回路的通频带。 广义失谐

2.串联谐振回路和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曲线(幅度和相位)和电抗性质? 串联电抗

并联电抗 3.串联谐振回路和并联谐振回路适用于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大还是小的电路? 串联谐振回路适用于信号源内阻小的和电阻不大的,并联谐振回路适用于信号源内阻大的。 4.电感抽头接入和电容抽头接入的接入系数? 5.Q 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Q 值由哪些因素决定,其与通频带和回路损耗的关系怎样? 回路Q 值与回路电阻R 成反比,考虑信号源和负载的电阻后,Q 值下降 Q 值越高,谐振曲线越尖锐,对外加电压的选频特性越显著,回路的选择性越好,Q 与回路通频带成反比。 在串联回路中:0L S L w L Q R R R =++ ,S L R R +使回路Q 值降低,谐振曲线边钝。 在并联回路中:1()1P L P P p P L S S L Q Q R R w L G G G R R == ++++, P R 和S R 越小,L Q 值下降越多,因而回路通频带加宽,选择性变坏。 6.串联谐振电路Q 值的计算式?谐振时电容(或电感)上电压与电阻(或电源)上电压的关系是怎样的? 无负载时 001w L Q R w CR == 有负载时 0L S L w L Q R R R =++ 7.并联谐振电路有哪两种形式,相应的Q 值计算式是怎样的?谐振时电容(或电感)上电流与电阻(或电源)上电流的关系是怎样的?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064209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High Frequency Circuit) 适用于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总学时:40 总学分: 3 开课单位:物理系课程负责人:郑洁 执笔人:郑洁审核人:白心爱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通过学习理解、 掌握无线电收发系统的基本组成。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验和实例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强化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学习高频电子线路基础理论,了解无线收发设备的基本结构把物理问题与其数学表述和论证密切结合,为进一步学习无线通信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高频电子线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必修课程,它是研究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关于信号的产生、发射、传输和接收即信号传输与处理的一门科学。本课程主要介绍无线电信号传输与处理的具体基本单元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于通信系统、高频设备中的高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原理、分析、设计方法, 为进一步学习通信原理、电视原理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其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和《信号与系统》。三、教学内容、目标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1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 1.2无线电信号传输原理 1.3通信的传输媒质 教学目标要求:了解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掌握无线电信号传输原理,了解通信的传输媒质。 教学重点: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无线电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学时分配:2学时

通信电子线路习题解答

关于《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习题安排: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1-1 1-3 解: 1-5

解: 第二章习题解答: 2-3 解: 2-4

由一并联回路,其通频带B 过窄,在L 、C 不变的条件下,怎样能使B 增宽 答:减小Q 值或减小并联电阻 2-5 信号源及负载对谐振回路有何影响,应该如何减弱这种影响 答: 1、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串联谐振回路的影响:通常把没有接入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时回路本身的Q 值叫做无载Q (空载Q 值) 如式 通常把接有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时回路的Q 值叫做有载QL,如式 为空载时的品质因数 为有载时的品质因数 Q Q Q Q L L <可见 结论: 串联谐振回路通常适用于信号源内阻Rs 很小 (恒压源)和负载电阻RL 也不大的情况。 2、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对并联谐振回路的影响 o o Q R L Q == ωL S L R R R L Q ++= 0ω

2-8 回路的插入损耗是怎样引起的,应该如何减小这一损耗 答:由于回路有谐振电阻R p 存在,它会消耗功率因此信号源送来的功率不能全部送给负载R L ,有一部分功率被回路电导g p 所消耗了。回路本身引起的损耗称为插入损耗,用K l 表示 无损耗时的功率,若R p = , g p = 0则为无损耗。 有损耗时的功率 插入损耗 通常在电路中我们希望Q 0大即损耗小,其中由于回路本身的 L g Q 0p 01ω= ,而L g g g Q 0L p s L )(1 ω++= 。 L p s p p p p p p p 11R R R R Q Q G C LG Q L ++= = =故ωω同相变化。 与L S L R R Q 、 性。 较高而获得较好的选择以使也较大的情况,很大,负载电阻内阻并联谐振适用于信号源L L S Q R R ∴1 1 P P K l '=率回路有损耗时的输出功率回路无损耗时的输出功L 2 L s s L 2 01g g g I g V P ????? ??+==L 2 p L s s L 211g g g g I g V P ?? ??? ??++=='2 0L 1 1 11????? ? ??-='=Q Q P P K l

通信电子线路题库40张有答案教学提纲

通信电子线路题库40 张有答案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06—2007学年第1学期 《通信电子线路》试卷(1A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5-6小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1.AM 的高电平基极调制电路,工作状态应选择在__欠压___(欠压,过压)状 2.混频器的副波道干扰是___外来干扰__信号和本振信号形成的一种组合频率干扰,与前端电路的选择性__有关 ___(有关,无关)。 3.锁相环路是一种相位闭环控制系统,包括___鉴相器___、__环路滤波器___和___压控振荡器____三个部分,其中__压控振荡器__是被控制的对象;环路锁定后存在剩余__相位__(频率,相位)误差。 4.对于输入高频小信号而言,混频器中混频管可看作线性元件;而其参数随_本振__信号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故称混频管为___线性时变___(线性时变、非线性时变)元件。 5.已知下混频前调频信号f c =10.8MHz ,△f m =1.6KHz ,m f =32,且本振频率f L =12.8MHz ,则混频后调频信号的f c =__2MHZ___,△f m =__1.6KHZ__,m f =__32__。 6. 鉴频器的组成框图如图所示,则u 01为__调频调幅___信号,方框图A 为__包络检波___电路。若该鉴频器的鉴频灵敏度S f =5mV/KHz ,当输入u(t)=3cos(2π×106 t +10sin2π×103 t)(V )时,则u 0为 30.05cos 210)(V)t π?。 二、是非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在鉴频器前采用限幅电路,是为了改善调频系统的信噪比。 3、(×)设计一个高稳定度的、振荡频率可调的振荡器可选用晶体振荡器。 4、(×)在包络检波电路中,为了不产生惰性失真可增大检波负载电阻。 5、(√)调频波的功率等于未调载波功率。

RF电路及设计的基础知识

微波电路及设计的基础知识 1. 微波电路的基本常识 2. 微波网络及网络参数 3. Smith圆图 4. 简单的匹配电路设计 5. 微波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及常用的CAD软件 6. 常用的微波部件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7. 微波信道分系统的设计、计算和指标分配 8. 测试及测试仪器

微波电路及其设计 1.概述 所谓微波电路,通常是指工作频段的波长在10m~1cm(即30MHz~30GHz)之间的电路。此外,还有毫米波(30~300GHz)及亚毫米波(150GHz~3000GHz)等。 实际上,对于工作频率较高的电路,人们也经常称为“高频电路”或“射频(RF)电路”等等。 由于微波电路的工作频率较高,因此在材料、结构、电路的形式、元器件以及设计方法等方面,与一般的低频电路和数字电路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和许多独特的地方。 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微波电路技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材料、工艺、元器件、以及设计技术等方面,都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并且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另外,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芯片的工作速度已经超过了1GHz。在这些高速电路的芯片、封装以及应用电路的设计中,一些微波电路的设计技术也已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以往传统的低频电路和数字电路,与微波电路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相互间的借鉴和综合的技术应用也会越来越多。 2.微波电路的基本常识 2.1 电路分类 2.1.1 按照传输线分类 微波电路可以按照传输线的性质分类,如:

图1 微带线 图2 带状线 图3 同轴线

图4 波导 图5 共面波导 2.1.2 按照工艺分类 微波混合集成电路:采用分离元件及分布参数电路混合集成。 微波集成电路(MIC):采用管芯及陶瓷基片。 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采用半导体工艺的微波集成电路。 图6微波混合集成电路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