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设备及应用——混凝
混凝

混凝:水中胶体及微小悬浮物的聚集过程。
包括凝聚和絮凝。
凝聚:水中胶体失去稳定性的过程。
絮凝:脱稳胶体相互聚结成大颗粒絮体的过程。
这两过程很难分开。
混凝用途:生活饮用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城市污水三级处理、污泥处理等。
2,混凝机理1)凝聚机理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淀物网捕或卷扫2)絮凝机理同向絮凝、异向絮凝3,混凝过程控制条件1)混合阶段-异向凝聚占主导,药剂水解、聚合及颗粒脱稳进程很快,故要求混合快速剧烈。
10~30秒,不超过2分钟,一般700~1000s-1之内。
2)絮凝阶段-同向絮凝为主,适当的紊流程度,G由大到小,既要保证碰撞吸附,又要防止絮体破碎。
时间一般10~30分钟。
平均G=20~70 s-1 ,Gmax=100~120 s-1 ,GT =104~1054,平流式沉淀池运行与维护1)平流式沉淀池:是应用最早最广的狭长矩形沉定池。
特点:构造简单、造价较低、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管理方便、药耗量小,而且具有较大的缓冲能力,但占地面积较大。
2)主要控制指标:水力停留时间:1.0-3.0h、表面负荷率、水平流速:10-25mm/s3)运行维护1)掌握原水水质水量变化,正确确定投药量。
2)出水水质控制:浊度<8度3)及时排泥:排泥车每日排泥时间不得少于8h,穿孔管排泥每3-5h排泥一次,每次1-2min,每年定期放空1-2次。
4)防止藻类滋生、保持池体清洁。
5,斜管沉淀池运行与维护1)斜管沉淀池:是在沉淀池中装置许多间隔较小的平行倾斜板或倾斜管。
2)主要控制指标:表面负荷率与上升流速(经验 2.0-2.5mm/s)、斜管管径、长度与倾角(管径25-35mm,长度1m,倾角60)3)运行与维护:1)斜管沉淀的缓冲能力及稳定性较差,对前置的混凝处理运行稳定性要求较高,对絮凝水样的试验或目测,应每小时不少于一次,池出水浊度宜控制在8度以下。
2)斜管内易产生积泥,需及时排泥:穿孔管排泥每8h不少于1次。
混凝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混凝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 混凝的定义和概述混凝作为一种常见的处理污水和废水的方法,采用化学凝结剂将悬浮物和溶解物转变为固体,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
2. 混凝的基本原理混凝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凝结剂与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产生反应,形成较大的固体颗粒。
这些固体颗粒能够沉降到底部或被过滤器拦截,从而实现水中杂质的去除。
混凝过程中,化学凝结剂与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四个关键步骤的反应:•聚合:凝结剂与水中的微粒接触并吸附在其表面。
•中和:凝结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中的离子产生反应,中和电荷。
•凝胶形成:吸附在微粒表面的凝结剂形成胶状或溶胶,使微粒聚集。
•凝胶聚集:凝胶不断聚集使其变得足够大而能够沉降或过滤。
3. 混凝的化学凝结剂混凝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凝结剂可以分为无机凝结剂和有机凝结剂两大类。
3.1 无机凝结剂•氯化铁:常用于工业废水和污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凝胶形成能力和脱色能力。
•氯化铝: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能够高效凝固和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
•硫酸铝:适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悬浮物的废水,其凝胶能力强,可以有效去除重金属。
3.2 有机凝结剂•聚合氯化铝:是一种高效的有机凝结剂,对低浊度的水处理效果特别好。
•聚丙烯酰胺:常用于富含胶体物质的废水处理,具有良好的凝胶性能和沉淀效果。
•聚合氯化铁:具有较好的脱色能力和凝固效果,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中。
4. 混凝的应用领域混凝作为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4.1 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悬浮物,通过混凝可以有效地去除这些杂质并提高水质。
混凝后的水可以进一步经过沉淀、过滤等处理步骤,使其符合排放标准。
4.2 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水中通常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和悬浮物,经过混凝处理可以将这些污染物凝固成固体物质,便于后续处理或排放。
4.3 水源处理在一些地区,水源中存在着浑浊物质和悬浮物,混凝技术可以有效去除这些杂质,提高水源的可用性。
污水处理中的混凝技术简介

河道湖泊治理
总结词
河道湖泊治理是混凝技术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通 过混凝技术可以改善水体质量,提升水生态环境。
详细描述
河道湖泊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悬浮颗粒物、藻类、重金 属离子等。通过向水体中投加混凝剂,可以使水中的悬 浮颗粒和胶体物质发生凝聚和絮凝,形成大颗粒絮体并 沉降到底部,从而实现污染物的去除。同时,混凝技术 还可以破坏藻类细胞壁,使其更容易被过滤去除。河道 湖泊治理中应用混凝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水体质量,提升 水生态环境,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 意义。
某工业废水处理厂应用案例
总结词:针对性强
详细描述:针对不同工业废水的水质特点,该工业废水处理厂采用不同的混凝剂和混凝条件,有效地 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油污、悬浮物等有害物质。该技术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提高 了处理效果,减轻了对环境的负担。
某河流湖泊治理项目案例
总结词:生态友好
详细描述:该河流湖泊治理项目采用混凝技术,通过投加天然有机混凝剂,改善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同时促进水生生 物的繁殖。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还恢复了河流湖泊的生态功能,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混凝剂分子通过吸附在胶体颗粒表面,形成“桥 ”状结构,将多个胶体颗粒聚集在一起。
3
卷扫作用
混凝剂分子在水中形成较大的聚合体,通过卷扫 作用将微小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聚集在一起。
03
污水处理中混凝技术的应 用
生活污水处理
总结词
生活污水处理是混凝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通过混凝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 染物。
产生二次污染
过量投加混凝剂可能导致 水中残余浓度超标,造成 二次污染。
处理效果不稳定
实验二化学混凝法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实验二实验二 化学混凝法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化学混凝法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一 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 了解混凝过程中的净水原理以及影响混凝的主要因素。
了解混凝过程中的净水原理以及影响混凝的主要因素。
2 掌握快速法测定化学需氧量。
掌握快速法测定化学需氧量。
二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化学混凝法是用去除水中无机或有机胶体悬浮物的一种方法。
它可除去固体悬浮物胶体可溶性重金属盐类有机物油类及颜色等。
混凝处理受到废水的ph ,碱度,污染物的数量。
离子大小,温度和搅拌等条件的影响。
本实验以聚合氯化铝或聚合硫酸铁为混凝剂对生活污水进行混凝实验。
污水进行混凝实验。
三 仪器仪器六连同步电动搅拌器(分类号:03061828 编号:20090698) 250毫升锥形瓶6个 温度计200度两个度两个 量筒500毫升毫升 0.2500mol/l(1/6K2Gr2o7) 试亚铁灵试剂试亚铁灵试剂 硫酸汞固体硫酸汞固体 0.05m 硫酸亚铁溶液亚铁溶液 1%硫酸银溶液硫酸银溶液 phsj-3s(编号:20060109分类号:0303012) 四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1 小实验小实验(1) 取荷花池水测混凝剂聚合铝铁5%投加量投加量 (2) 确定在原水中生成的繁花的近似最小混凝剂投加量慢速搅拌200ml 原水样,用移液管每次增加0.5ml 混凝剂聚合铝铁直至出现明显的繁花生成,此时混凝剂用量成为生成的花最小剂量。
经测得加入1ml 聚合铝铁(5%)的投加量繁花生成明显。
)的投加量繁花生成明显。
(3) 确定实验时混凝剂的投加量确定实验时混凝剂的投加量取据刚得出的繁花最小混凝剂投加量,取其四分之一,作为一号,取据刚得出的繁花最小混凝剂投加量,取其四分之一,作为一号,混凝剂投入,取其两倍作混凝剂投入,取其两倍作为六号投加量,依次增加混凝剂,取其2-5号烧杯中。
号烧杯中。
(4)取六个烧杯,500ml 水样,分别算的加入1-6号聚合铝铁为0.63ml,1.5ml,2.4ml,3.25ml,4.1ml,5ml.同时在六个烧杯在搅拌下同时加入保持在个烧杯中位置相同,快速搅拌150r/min 30s ,慢搅10min ,40r/min 转速转速(5)在搅拌过程中注意繁花形成密式程度,在搅拌十分钟后,在搅拌过程中注意繁花形成密式程度,在搅拌十分钟后,提起搅拌浆静止提起搅拌浆静止20分钟,观察记录繁花的形成情况。
污水处理中的混凝技术及应用

混凝剂的种类与作用机理
无机混凝剂
如铁盐、铝盐等,通过离子交换或双电层压缩使胶体脱稳。
有机混凝剂
如聚丙烯酰胺等,通过高分子链的吸附架桥使胶体脱稳。
混凝过程的影响因素
pH值
pH值对混凝效果有显著影响,通常 需要通过调节pH值使混凝剂发挥最 佳效果。
详细描述
针对不同工业废水,通过选择合适的混凝剂和工艺参数,混凝技术可以有效去除 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油类物质、有机物、悬浮物等污染物,为后续的生物处理 或深度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河道湖泊治理
总结词
河道湖泊治理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措施,混凝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水体质量,恢复生态功 能。
详细描述
通过向河道湖泊中投加混凝剂,使水体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脱稳并聚集,再通过自然沉淀或人工 清淤将其从水体中去除,从而降低水体浊度、改善水质。同时,对于富营养化的水体,混凝技术还可 以通过去除磷、氮等营养盐来控制藻类生长。
污水处理中的混凝技术及应 用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4
目录
• 引言 • 混凝技术基本原理 • 污水处理中的混凝技术应用 • 混凝技术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 实际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
污水处理的重要性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 造成严重污染。为了保护生态环 境和人类健康,污水处理成为一
总结词:高效稳定
详细描述:该生活污水处理厂采用混凝技术处理污水,通过投加混凝剂,使污水 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迅速凝聚成大颗粒絮体,后续通过沉淀或过滤达到净化效 果。该技术的应用使得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排放标准,且运行成本较低。
混凝土环保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混凝土环保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一、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经常被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中。
但是,传统的混凝土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使用环保材料替代传统混凝土,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工程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环保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混凝土环保材料的种类1. 粉煤灰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粉煤灰和骨料组成的混凝土。
粉煤灰是一种烟煤燃烧后产生的副产品,可以替代部分水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 矿渣混凝土矿渣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矿渣和骨料组成的混凝土。
矿渣是冶金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可以替代部分水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3. 膨胀珍珠岩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膨胀珍珠岩和骨料组成的混凝土。
膨胀珍珠岩是一种天然矿物,具有轻质、保温、隔音等特点。
4. 再生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是一种由再生骨料替代部分骨料制成的混凝土。
再生骨料是从废弃混凝土中回收的材料,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5. 绿色混凝土绿色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高性能掺合料、水、骨料和添加剂等组成的混凝土。
高性能掺合料可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添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三、混凝土环保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1. 建筑在建筑中,使用环保混凝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工程的可持续性。
例如,在建筑高层建筑时,可以使用膨胀珍珠岩混凝土作为隔热层,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在建筑中使用再生混凝土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 道路在道路建设中,使用环保混凝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道路的耐久性。
例如,在路面修复中,可以使用矿渣混凝土替代传统混凝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同时,在道路建设中使用绿色混凝土可以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减少维修次数。
3. 桥梁在桥梁建设中,使用环保混凝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桥梁的耐久性。
例如,在桥梁修复中,可以使用粉煤灰混凝土替代传统混凝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简述混凝法在水处理中的适用范围

简述混凝法在水处理中的适用范围混凝法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团块,从而使其易于沉降或过滤。
混凝法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污水处理等领域,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混凝法的适用范围。
一、适用于不同水质混凝法适用于不同水质的处理,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等。
不同水质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不同,需要选用不同的混凝剂和工艺条件。
例如,对于含有较高浊度的水,应选用高效的混凝剂和加药方式,以提高混凝效果。
二、适用于不同污染物混凝法可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离子、微生物等污染物,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其中,有机物和微生物的去除需要与其他处理工艺配合使用,如生物处理或消毒。
三、适用于预处理和后处理混凝法可作为水处理工艺的预处理和后处理环节。
在预处理环节,混凝法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减少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提高处理效果。
在后处理环节,混凝法可用于去除后处理工艺中产生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以达到更高的出水质量要求。
四、适用于不同处理规模混凝法适用于不同规模的水处理厂,包括小型自来水厂、中型城市供水厂和大型工业水处理厂等。
不同规模的处理厂需要选用不同的混凝剂和工艺参数,以满足不同的处理要求和经济效益。
五、适用于不同的处理目标混凝法可用于不同的处理目标,包括去除浊度、COD、BOD、色度、异味、微生物等。
不同的处理目标需要选用不同的混凝剂和工艺条件,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混凝法在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包括不同的水质、污染物、处理规模、处理目标等方面。
然而,混凝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于某些难处理的污染物效果不佳,且混凝剂的投加量和副产物的处理也需要考虑。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工艺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水处理效果。
环保设备及应用——混凝

3)混凝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 优点: 设备简单,维护操作易于掌握,处理效果好, 设备简单,维护操作易于掌握,处理效果好, 间歇或连续运行均可以。 间歇或连续运行均可以。 缺点: 缺点: 由于不断向废水中投药,经常性运行费用较高, 由于不断向废水中投药,经常性运行费用较高, 沉渣量大,且脱水较困难。 沉渣量大,且脱水较困难。
3
(二)混凝的工艺过程
反应阶段的目的是使药剂与水中的 细小颗粒或胶体物质作用生成尽可 能大的絮体,为沉降分离创造条件, 能大的絮体,为沉降分离创造条件, 需要低强度长时间搅拌。 需要低强度长时间搅拌。
混凝剂L 废水
出水 混合L 混合 反应L 反应 沉降L 沉降 澄清) (澄清) 污泥
4
混合目的是使混凝剂尽 快与水混合, 快与水混合 , 需要短时 间高强度搅拌. 间高强度搅拌
推流式曝气池流程示意图 平行水流式) (平行水流式)
空气
曝 曝气池 气 池Leabharlann 进水二次沉 淀池出水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推流式曝气池流程示意图 转折水流式) (转折水流式)
25
五、混凝设备设计一般规定
1、选择澄清池类型时,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 选择澄清池类型时,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 选择澄清池类型时 后水质要求,并考虑原水水温变化、 后水质要求,并考虑原水水温变化、制水均匀程度以及是否 连续运转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连续运转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不宜少于两个。 2、澄清池的个数或能够单独排空的分格数不宜少于两个。 经过混凝沉淀或澄清处理的水, 3澄清池的个数或能够单独排空的分格数不宜少于两个 、经过混凝沉淀或澄清处理的水,在进入滤池前的浑浊 度一般不宜超过10 10度 遇高浊度原水或低温低浊度原水时, 度一般不宜超过10度,遇高浊度原水或低温低浊度原水时, 澄清池沉泥浓缩室( 的容积, 5 、 澄清池沉泥浓缩室 ( 斗 ) 的容积 , 应根据进出水的 不宜超过15 15度 不宜超过15度。当生产用水允许沉淀或澄清后水的浑浊度 悬浮物含量、 处理水量、 悬浮物含量 、 处理水量 、 排泥周期和浓度等因素通过计 高于10度时,本节有关条文中的设计指标可适当放宽。 10度时 高于10度时,本节有关条文中的设计指标可适当放宽。 算确定。 算确定。 设计澄清池时应考虑均匀的配水和集水。 4、 设计澄清池时应考虑均匀的配水和集水。 当澄清池排泥次数较多时, 6 、 当澄清池排泥次数较多时 , 宜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 排泥装置。 排泥装置。 澄清池应设取样装置。 7、 澄清池应设取样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2)多孔隔板式混合槽
12
(二)反应池
1、作用: 水与药剂混合后进入反应池进行反应,其作用
是使凝聚颗粒凝结成沉淀性能良好的絮凝体 。 2、反应池内水流特点:
流速由大到小。 在较大的反应流速时,使水中的胶体颗粒发 生碰撞吸附,在较小的反应流速时,使碰撞吸附 后的颗粒结成更大的矾花。 3、反应池的型式 有机械搅拌、隔板反应池,涡流式反应池等。
加速澄清池可调控泥渣回流量,对水量、 水质和水温变化的适应性强。但需机械设备。
20
机械加速澄清池示意图
混凝剂
21
(ii)水力循环澄清池
22
(iii)脉冲发生器
多为真空泵式脉冲澄清池。由于真空泵造成进水室真 空,使加药后的原水进入进水室;当进水室达到最高水位 时,进气阀自动开启,使进水室通大气;此时进水室即迅 速放水;当水位下降至最低水位时,进气阀自动关闭,真 空泵自动开启,使进水室再次造成真空。如此反复进行脉 冲式放水。原水由进水室放出后,从配水支管的孔口高速 喷出,在稳流板下进行混合和初步反应。然后通过稳流板 整流,进入悬浮泥渣区,悬浮泥渣层在脉冲水流作用下, 时而膨胀,时而收缩,使颗粒既保持悬浮状态,又能相互 碰撞絮凝。因而颗粒被截留,清水则经清水区由集水槽引 出。
真空式脉冲澄清池,工作可靠,易于调节,但真空 设备较复杂,噪声大。
23
钟罩式脉冲澄清池示意图
出水 泥渣
24
• 脉冲澄清池的工作过程可分为两个 阶段,从进水室水位开始上升到虹 吸作用开始称为充水阶段,由虹吸 作用开始到虹吸作用破坏称为放水 阶段。
• 脉冲澄清池两次充水相隔时间称为 脉冲周期,约30–40s,其中充水时 间约为25–30s,放水时间5–10s。
26
絮凝池宜与沉淀池合建
絮凝池型式的选择和絮凝时间的采用,应根据 原水水质情况和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或通过 试验确定。 一、设计隔板絮凝池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絮凝时间一般宜为20~30分钟; 2、絮凝池廊道的流速,应按由大到小的渐变流 速进行设计,起端流速一般宜为0.5~0.6米/秒 ,末端流速一般宜为0.2~0.3米/秒; 3、隔板间净距一般宜大于0.5米。
出水
反应L
沉降L( 澄清)
混合目的是使混凝剂尽 快与水混合,需要短时 间高强度搅拌.
澄清的目的是使所 生成的絮体与水分 离,完成净化过程
污泥
4
二、投药方法及设备
(一)投药方法
1、干投法 是把经过破碎易于溶解的药剂直接投入废水中
。干投法占地面积小,但对药剂的粒度要求较严, 投加量较难控制,对机械设备的要求较高,同时劳 动条件也较差。目前应用的较少。
(2)混凝法还能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2
3)混凝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 • 设备简单,维护操作易于掌握,处理效果好,
间歇或连续运行均可以。 缺点: • 由于不断向废水中投药,经常性运行费用较高
,沉渣量大,且脱水较困难。
3
(二)混凝的工艺过程
废水
混凝剂L 混合L
反应阶段的目的是使药剂与水中的 细小颗粒或胶体物质作用生成尽可 能大的絮体,为沉降分离创造条件 ,需要低强度长时间搅拌。
室四个功能区。 (2)特点: 优点: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生产效率高
,节省药剂用量. 缺点:对进水水质要求严格,设备结构复杂。
18
(3)分类: 悬浮澄清池
悬浮泥渣型 脉冲澄清池 机械加速澄清池
泥渣循环型 水力循环加速澄池清
19
(i)机械加速澄清池 加混凝剂后的水,由进水管流经环形配水
槽至第一反 应池。在此,受提升叶轮桨搅拌, 与数倍于进水量的回流活性泥渣混合,完成初 步反应。然后,被提升至第二反应室继续反应 。反应后的水经导流室进入分离室。在分离室 内,泥渣下沉,清水经集水管流出。下沉的泥 渣,大部分经回流缝流入第一反应池;其余进 入集泥斗浓集。
25
五、混凝设备设计一般规定
1、选择澄清池类型时,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 后水质要求,并考虑原水水温变化、制水均匀程度以及是否 连续运转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3、澄经清过池混的凝个沉数淀或或能澄够清单处独理排的空水的,分在格进数入不滤宜池少前于的两浑个浊。 度,度5悬算、一高不确浮宜般于定物1超不澄。含0过宜度清量1超时池、5度,过沉处1。本泥理0节度 当浓水,生有缩量遇产关室、高用条(排浊水文斗泥度允中)周原许的的期水沉设容和或淀计积浓低或指,度温澄 标应等低清可根因浊后适据素度水当进通原的放出过水浑宽水计时浊。的 46、、 设计当澄澄清清池池时排应泥考次虑数均较匀多的时配,水宜和采集用水机。械化或自动化 排泥装置。 7、 澄清池应设取样装置。
8
混凝剂配制三: 机械调制设备
出管 底板
浆叶 立轴
轴承 浆叶
轴承
返回 9
三、混合槽与反应池 (一) 混合槽 • 1、混合槽类型
• (1)一种是借水泵的吸水管或压水管混合。 • (2)另一种是在混合槽内进行混合。
机械混合槽L 分流隔板式混合槽L 多孔隔板式混合槽L
10
(1)分流隔板式混合槽L
溢流管
1
一、概述
(一)混凝定义和用途
1)混凝
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破坏胶体的稳 定性,使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微粒聚集成较粗大 的颗粒而沉降与水分离,使废水得到净化。
混凝的主要对象是废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和 胶体微粒,这些颗粒用自然沉降法很难从水中分 离出去。
2)用途
(1)可以用来降低废水的浊度和色度,去除多种 高分子有机物、某些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
13
(1)机械搅拌反应池
14
(2)隔板反应池
(平流式)
回转式
15
(3)带回转式隔板反应池的平流式沉淀池
穿孔配 水墙
导流墙
吸泥机
隔
板
反
应
上部穿孔
池
出水墙Biblioteka 16(4)涡流式反应池
圆周出水槽
出水管
进水
出水
放水阀 返回目录 17
四、沉降与澄清
(1)设备:澄清池L 在澄清池内,可以同时完成混合、反应
、沉降分离等过程。 包括:混合室、反应室、导流室、分离
2、湿投法 是将混凝剂和助凝剂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然
后按处理水量大小定量添加。 混凝剂的湿法投加包括药剂的配制、药剂的计
量和药剂的投加三个过程。
5
(二)投药设备
水力调制设备L 压缩空气调制设备L
机械调制设备
投药量小
投药量大
应采用两个溶液池交替使用
6
混凝剂配制一:水力调制设备
7
混凝剂配制二:压缩空气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