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需注意的几个要点问题
水泥制造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

水泥制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2024年版)第一条本审批原则适用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3年版)》中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301中的水泥制造(含水泥粉磨站),土砂石开采101(不含河道采砂项目)中的石灰石开采(与水泥熟料制造配套),以及危险废物利用及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含污水处理污泥)处置及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含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置中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
第二条项目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法定规划以及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及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后产能淘汰、产能置换、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等政策要求。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严禁新增水泥熟料产能。
新建水泥熟料制造项目宜配套设计开采年限不低于30年的石灰岩资源,利用非碳酸盐原料替代石灰岩资源项目应说明替代资源的可行性、可靠性。
第三条项目选址应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不得位于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建设的区域,应避开生态保护红线。
新建、扩建水泥熟料制造项目不得位于城镇和集中居民区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项目选址还应符合《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物设计规范》(GB50634)、《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662)等要求。
第四条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项目的入窑固体废物类别、规模、投加位置和投加设施等应符合《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662)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查指南(试行)》等要求。
第五条新建、改建、扩建水泥熟料制造项目应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小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单位产品的物耗、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物产生量等指标应达到清洁生产国内先进水平。
水泥熟料制造项目应配置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水泥环保安全评估

水泥环保安全评估
对于水泥行业的环保安全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排放物处理: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需要通过适当的处理设施来处理并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
环评评估可以对水泥厂的排放物处理设施是否完备、运行是否规范进行评估。
2. 资源利用:水泥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
评估可以考虑水泥厂是否采用了更加节能、减排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并评估其资源利用效率。
3. 环境影响:水泥行业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需进行评估。
包括对大气、水体、土壤等因素的影响,评估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质量标准。
4. 安全措施:水泥生产是一个高温高压的工艺过程,评估可以考虑水泥厂是否具备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设备安全、职工安全、防火防爆等方面。
5. 应急预案:对于水泥厂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评估可以考虑水泥厂是否具备完备的应急预案和相应的应急设施。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估结果,可以综合评估水泥厂的环保和安全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水泥厂环保和安全管理的参考依据,帮助水泥企业提高环保和安全管理水平。
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第4 期
张剑锋: 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要点探讨
49
离标准 ( GB18068- 2000) 的规定 , 对限 定距离标准 内的居民须有完善的搬迁、 安置方案。 4 对就地实施技术改造的项目 , 如果满足规划 和环保要求, 厂址选择可不作为评估要点。
2 选址合理性
1 建设项目的选址必须全面考虑拟建项目地区 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选址所在地区的地理、 地形、 水文、 地质、 名胜古迹、 区域规划、 自然保护区、 珍稀动植物等因素进行说明。邻近自然保护区、 水 源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旅游区等的建设项目按项目 组成、 开发力度须分别对环境敏感点提出有效的防 护与 补救措施 ; 对于地形条 件、 社会条 件复杂的区 域, 应有两个以上的选址方案做比选。 2 项目的建设、 厂址的选择须符合当地的总体 发展规划、 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 , 在工业开 发区建设水泥工业项目时 , 须论证建设项目与开发 区的相容性; 分析清楚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问题和 制约因素 , 论证选址的环境合理性。 3 水泥厂产生有害因素的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 居民区边界的最小距离应符合 水泥厂卫生防护距
8
总量控制
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针对工程分析、 环保
治理措施及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的结果而进行控制 , 污染物排放总量应在建设项目达标排放的基础上 , 核定企业排污总量, 并据此进行总量平衡分析, 最终 核定本项目实施后全厂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为 环保部门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2 一般水泥 厂污染物 总量控制 因子为 : 粉尘、 SO2 、 NO2、 COD、 工业固废。 3 扩建和技改项目应遵循 增产减污 或 增产 不增污 的原则 , 落实建设单位及其企业集团内部的 总量控制削减方案。 4 在环境功能现状不能满足要求的区域内建设 项目, 且污染物有所增加 , 须执行生产能力 等量淘 汰 或 超量淘汰 的原则 , 通过区域污染源削减腾出 容量 , 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水泥厂建设项目与环境影响评价

水泥厂建设项目与环境影响评价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水泥厂建设项目成为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
水泥厂建设项目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大气排放、噪音污染等方面。
因此,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泥厂建设项目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首先,水泥厂建设项目会对土地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水泥厂通常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会破坏原有的植被和生态环境。
此外,水泥厂需要采用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这也需要占用土地资源。
因此,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对水泥厂使用的土地进行评估,包括对土地的质量和植被的破坏程度进行评价,以及对土地的再生能力和生态恢复可能性进行分析。
其次,水泥厂建设项目对水资源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水泥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冷却和清洗等。
因此,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对水源的供应能力和供水能力进行评估,以及对水源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
同时,还需要对水泥厂的废水处理工艺和排放标准进行评估,以确保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不对周围水环境造成污染。
另外,水泥厂建设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气体排放物,包括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这些排放物会对大气质量产生影响,并可能导致雾霾、酸雨等问题。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对水泥厂的烟尘和气体排放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排放物达到国家标准,并对大气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性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水泥厂建设项目与环境影响评价密切相关。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对土地利用、水资源、大气排放、噪音污染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保水泥厂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和损害最小化,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计划。
同时,还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确保水泥厂的运营过程中符合环保法规和行业标准,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
水泥环境影响评价

水泥环境影响评价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2年)(一)鼓励类。
利用现有2000吨/日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窑炉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和生活垃圾,纯低温余热发电;粉磨系统等节能改造;(二)限制类。
2000吨/日以下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60万吨/年以下水泥粉磨站。
(三)淘汰类。
1、窑径3米及以上水泥机立窑(2022年)、干法中空窑(生产高铝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特种水泥除外)、立波尔窑、湿法窑。
2、直径3米以下的水泥粉磨设备。
3、无复膜塑编水泥包装袋生产线。
4、使用非耐碱玻纤或非低碱水泥生产的玻纤增强水泥(GRC)空心条板。
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改委第50号)1、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吨水泥综合电耗小于95KWH,熟料热耗小于740千卡/千克。
国家鼓励地方和企业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区建设日产4000吨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建设大型熟料基地;在靠近市场的地区建设大型水泥粉磨站。
新建水泥生产线必须有可开采30年以上的资源保证,规范设计,合理开采。
鼓励大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将小企业改造为水泥粉磨站,新建水泥粉磨站规模至少为年产60万吨。
鼓励推广矿渣微粉细磨技术。
大力发展散装水泥,积极发展预拌混凝土。
新型干法窑系统废气余热要进行回收利用,鼓励采用纯低温废气余热发电。
鼓励和支持利用在大城市或中心城市附近大型水泥厂的新型干法水泥窑处置工业废弃物、污泥和生活垃圾,把水泥工厂同时作为处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4.1.3水泥窑焚烧危险废物时,排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依照水泥窑建设时间分别执行表1或表2规定的排放限值;其它污染物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但二恶英排放浓度最高不得超过0.1ngTEQ/m3。
自2006年7月1日起现有生产线,自2005年1月1日起新建生产线,作业场所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不得超过表3规定的限值。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为项目的合法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由于评价过程的复杂性和涉及的多个方面,报告中可能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
在以下内容中,将详细介绍几个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数据不准确或不全面: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数据是评价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对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问题包括数据收集不全面、数据测量方法不准确、数据来源不可靠等。
解决对策包括:加强对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的管理,确保数据的来源可信、收集的数据完整、测量方法准确;与相关部门进行密切合作,获取相关数据并核实数据的准确性。
二、评价方法不科学、不系统:环境影响评价应该基于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的框架,从多个方面对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常见的问题包括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评价过程不系统、评价指标选择不合理等。
解决对策包括: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体系,确保评价过程符合科学标准;参考相关评价指南和规范,选择适用于项目的评价指标;组织专家对评价方法和指标进行审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三、影响预测不准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必须对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常见的问题包括环境影响预测不准确、预测方法不合理、数据分析不充分等。
解决对策包括: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采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充分的数据分析;参考已有的类似项目的影响评价结果,进行合理的影响预测。
四、偏差和不平衡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该客观、公正地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报告中可能存在偏差和不平衡性。
常见的问题包括评价结论偏向申请人或责任人的利益、某些环境因素被过度关注而忽略其他因素等。
解决对策包括:加强评价过程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借鉴其他评价报告的经验和教训,避免评价结果的偏差。
五、报告表达不清晰、内容复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需要将专业的评价结果传达给各利益相关方,因此报告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应该清晰易懂。
水泥工业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注意事项

水泥工业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注意事项郭涑娜(山西省运城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山西运城 044000)[摘要]文章论述了水泥工业环境影响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报告中应合理确定评价范围,针对工艺进行具体的工程分析,对环保措施进行合理性、经济性论证,大众对建设项目的意见等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影响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水泥工业;环境影响;评价;注意事项[中图分类号]X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2)16-0132-01Cement Industry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NoteGuo Suna(Yuncheng C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 Yuncheng 044000, China)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evaluation in the cement industr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Should reasonably determine the scope of the evaluation in the report, for the process engineering analysis, reasonab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the economic argument, the opinion of the public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Keywords: cement industry;environmental impact;evaluation;precautions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水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促进了水泥工业的发展。
水泥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水泥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水泥生产线项目是一个涉及到资源利用、废弃物排放、生态破坏等多个环境问题的产业项目。
通过对此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和评估此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
下面是对水泥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些思考和措施,供参考。
首先,水泥生产线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之一是资源利用。
水泥生产需要大量的石灰石、粘土和其他原材料,同时消耗大量的能源。
对于石灰石和粘土的开采和运输过程,可能会对地表和地下水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
对于能源的消耗,可能会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因此,在水泥生产线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考虑对原材料的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的措施。
例如,可以提倡使用替代原料和燃料来减少对石灰石和粘土的需求,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水泥生产线项目还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排放物。
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煤灰、沸石灰、废水、废气等。
其中,煤灰是很常见的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废气则是液体和气体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和排放物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可能会造成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因此,在水泥生产线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制定合理的废弃物和排放物处理方案,包括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处置。
例如,可以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废气处理设备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水泥生产线项目还需要考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
例如,水泥厂周围的土地利用可能会发生变化,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可能会产生噪声、振动和光污染等环境问题,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和影响。
因此,在水泥生产线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考虑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同时还应制定噪声、振动和光污染等环境管理和监控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卷第3期2008年9月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 OU RNAL O F EMCC Vol.18No.3Sep.2008 收稿日期:2008206216 作者简介:唐晓先(1978—),男,安徽巢湖人,2003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
水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需注意的几个要点问题唐晓先(巢湖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安徽 巢湖 238000)摘 要: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必须正确把握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考虑项目的选址选线是否合理,对项目的产污环节进行全面分析,选取准确的预测模式和方法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提出可靠的污染防治对策,采取措施保证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本文根据水泥项目的行业特点,结合笔者从事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国家产业政策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X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3(2008)03-0022-04Some K ey Problems Cement Project E nvironmental ImpactAssess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Tang Xiaoxian(Chaohu Envi ronment al M onitori ng S t ation ,Chaohu A nhui 238000)Abstract :New dry cement p roject’s enviro 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ust correctly grasp t hat t he const ruction project is in line wit h t he state ’s indust rial policy ,consider whet her t he location of t he p roject alignment is reasonable ,analyze comp rehensively t he sewage link of t he project ,select t he accurate p rediction models and met hods to predict t he project’s envi 2ronmental impact ,propose reliable measures to p revent and cont rol t he pollution ,and take measures to ensure t he effectiveness of p ublic participation.Based on t he characteristics of cement project s in indust ry ,wit h t he practice which t he aut hor has had in such project s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 his article gives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 hese issues.K ey w ords :new dry cement projec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tate indust ral policy ;problems ;measures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水泥生产工艺,在利用和焚烧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和部分危险废物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工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进一步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对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讨论,以供参考。
1 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水泥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前提。
水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首先明确该建设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和2008年第3期唐晓先 水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需注意的几个要点问题23生产能力是否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如果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的建设项目,则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一律予以否定;对于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的水泥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还应进一步阐述其是否为国家鼓励发展的建设项目。
国务院国办发[2003]103号文件也提出“鼓励地方和企业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各地要根据水泥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订加快淘汰现有立窑及其他落后生产能力的目标和进度”。
因此,在立窑等落后生产能力较强的地区,要贯彻“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和等量替代”的原则,鼓励上大压小,扶优汰劣;对现有水泥生产能力较弱的地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要本区域在建设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时淘汰或关停落后的水泥生产工艺,项目的建设还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应予支持。
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在《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各地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结合‘十一五’规划编制好本地区的水泥发展专项规划”。
对已编制水泥发展专项规划的地区,项目的建设还应符合当地的水泥发展专项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和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也会不断更新,环评工作者必须及时了解和熟悉国家的产业政策。
2 选址选线的合理性2.1 厂址选择水泥厂厂址的选择和确定是工厂建设的重要环节,厂址选择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建设、经营、生存和发展。
因厂址选择不当影响环评报告的审批,延误项目建设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的企业因厂址选择不当在投产后对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引发了与当地群众的环境纠纷,给社会、环境和企业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因此,水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对厂址的选择高度重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
2.2 废石场选择虽然石灰石矿山废土石可以搭配在水泥原料或混合材中调配使用,或另辟使用途径,加工为建筑石料,做到废土石零排放,但仍有不少企业的石灰石矿山要在矿区内设置废石场。
废石场选址不当会造成泥石流、水土流失,破坏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因此,环评中要结合矿区的气候、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和环境敏感点的分布等情况,对拟选的废石场进行充分论证。
2.3 廊道选线石灰石原料采用皮带运输方式具有经济、快捷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水泥企业生产中广泛运用的运输方式。
选用皮带运输机运输时,选线应安全合理,避开自然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目标,拟征用的土地类型应不包括基本农田,否则应重新选线;运行期廊道两侧的声环境敏感点应达标,否则环评中应制定详细的移民安置方案。
3 产污环节分析的全面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四个生产工序:原料采掘、生料及煤粉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粉磨及包装。
在过去的水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往往只重视运营期水泥生产厂区的污染物排放和环境影响预测,矿山开采、工程占地和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往往被轻视甚至忽略。
随着水泥工业向大型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石灰石原料供应量越来越大,没有自备矿山就难以保证石灰石质量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到水泥熟料质量,从环境保护角度更不利于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国家政策也限制无矿山资源的企业新建水泥生产线。
在开采石灰石矿山过程中,钻孔、爆破、采装、运输及破碎工序会产生废土石、颗粒物、废气、噪声、地震波等,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在水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应对石灰石矿山开采过程中的产污环节进行详尽的分析,并采用生产工艺流程和污染物排放示意图等图件表示。
水泥厂建设在施工期因场地清理、物料运输和建筑施工会产生扬尘、噪声和固废;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也会产生噪声和固废;工程占地和场地清理也会改变土地利用现状,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等,影响生态环境;另有少量职工生活污水排放。
因此,对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也应进行全面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对策。
4 环境影响预测的准确性4.1 源强确定水泥生产中,从原料的采掘、均化、粉磨、熟料的煅烧,直至水泥的粉磨、包装,每个生产环节都会有颗粒物的产生和排放,而处理加工这些物料,使用大型的破碎设备、粉碎设备,以及风机、空压机、电动机等,都会产生噪声污染,因此,颗粒物、噪声是水泥工业主要的污染因子。
以一条完整的50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为例,有组织的废气排放点一般不少于50个,大于80dB(A)的噪声源数量不少于30个,因此,各废气排放点和噪声源源强确定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环境影响预测的结论。
在水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源强一般可以通过物料衡算、类比分析和实际监测等途径来获得。
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的污染物产生源强和排放源强数据,也不一定能够准确、实际地反映建设项目的源强,环评工作者应对获得的源强数据进行比较、补充和验证后,再确定建设项目污染物的产生源强和排放源强。
4.2 预测模式和方法的选取笔者调查发现,多数水泥项目噪声环境影响预测的结论与项目验收监测结果相差很大。
虽然环评报告书中对噪声源的数量和源强的确定也比较准确,建设单位按照环评报告书的要求认真落实了噪声控制措施,但是厂界噪声往往难以全部达标,因噪声扰民引起的污染纠纷和污染投诉时有发生,其原因主要是环评中对噪声影响的预测模式选取不当造成的。
环评中对噪声的影响预测大多选用点源衰减模式,把各个声源做点声源处理,而一条水泥生产线从原料制备到水泥成品出厂各生产环节几乎都有噪声源分布,从整体上分析就是一条线声源。
在布局上,各强噪声源设备安装在高大厂房内,对外环境亦可是面声源,所以,水泥项目噪声影响预测只选用点声源衰减模式是不切合实际和不科学的。
由于水泥生产中噪声源的特点和噪声传播扩散衰减机理比较复杂,鉴于国内已建成1500~10000t/d的不同规模、不同环境条件的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数条,环评中进行噪声影响预测时最好选择条件相近,具有可比性的类别厂做噪声影响的实地监测,结合模式计算预测拟建项目的噪声影响会更加准确、可信。
5 污染防治对策的可靠性5.1 有组织排放颗粒物防治对策我国近几年建成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回转窑窑头、窑尾烟气的处理,大多采用静电收尘器,其余有组织排放的颗粒物大多采用袋式收尘器。
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 B4915—2004)对新建水泥生产线颗粒物排放作了更加严格的规定,标准限值比老标准严格了近一倍,要求新建水泥窑应保证在生产工艺变动的情况下除尘装置仍能正常运转,禁止非正常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