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农药对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的毒性研究
发光细菌法快速检测水发产品中甲醛毒性的研究_束琴霞

束琴霞,张鹏,张林,等.发光细菌法快速检测水发产品中甲醛毒性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329-331.发光细菌法快速检测水发产品中甲醛毒性的研究束琴霞1,张鹏2,张林2,邹勇平2(1.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扬州225000;2.江苏省扬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江苏扬州225000)摘要:介绍一种以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作为检测活体检测水发产品中甲醛毒性的方法。
检测发现随着甲醛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青海弧菌Q67的相对发光强度逐渐降低,作用时间在5min 左右时,甲醛对青海弧菌的效应拟合曲线线性最好,甲醛对青海弧菌Q67的EC 50为0.044mg /mL ,甲醛对青海弧菌的最低检测限为0.01mg /mL 。
关键词:发光细菌;甲醛毒性;水发产品;发光强度中图分类号:X13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3)11-0329-02收稿日期:2013-05-31基金项目: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编号:2010QK175)。
作者简介:束琴霞(1979—),女,江苏丹阳人,讲师,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技术和食品安全分析研究。
E -mail :yzhchliu2006@126.com 。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水发产品中所含甲醛的浓度不高,一般不会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这些含甲醛的产品,会产生慢性中毒,造成肝、肾损害,诱发肝炎、肾炎和酸中毒,甚至癌变。
因为甲醛具有较好的杀菌和防腐作用,一些不法商贩在水发产品中违规使用甲醛对该类产品进行防腐,来保持产品的光鲜度和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从相关文献来看,还有不少商家无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继续把甲醛添加到水发产品中[1-2]。
近年来,随着水发产品用甲醛浸泡事件的不断发生,食品的甲醛问题成为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并被列入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研究的重点。
甲醛的常用检测方法主要有变色酸法、乙酰丙酮法、品红亚硫酸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法)、气相色谱法(GC 法)、气-质联用法(GC -MS 法)等[3]。
20种水溶性有机溶剂对发光菌的毒性效应

工 学 院 材 料 与 化 学 工 程 系 , 西 桂 林 5 10 ) 广 4 0 4
摘 要 : 以新 型 淡水发 光 菌—— 青海 弧 菌Q 7Vbi.i h i ss p Q6) 6 (ir qn ae is. 7为检 测生 物, 用V ra 微 孔板 光度 计测 定 了 甲醇 等2 种常 见水 o g n 应 ei s t O 溶 性有 机溶 剂 对Q 7 毒性 效应 . 表 明, 、 甲醇 、 乙醇、 丙酮 、 乙醚 、 四氢 呋 喃和 异丙 醇7 有机 溶剂 具有 非 单调J 6的 结果 乙腈 种 型剂 量一 效应 关
r l t n h p Ad p n e p t ey Bi h sc L g t n d W eb l n n i e r f n to st al u u v t n ,u l i g e a o s i . o t g r s e i l p a i , o i i i c v ,a i u l o l a u c n o c ry o tc r e f t g t i n n i ' i i i z
青海弧菌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青海弧菌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简单介绍了青海弧菌Q67的发现过程、细菌特性和发光过程,列举了青海弧菌在水质监测、土壤急性毒性诊断、农药检测和重金属毒性检测等环境问题研究中的应用,发现运用青海弧菌Q67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具有成本低、实验周期短、结果准确度高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关键词】发光细菌;青海弧菌;急性毒性1 引言发光细菌在二十世纪30年代首先用于快速评价药物的毒性作用,随着近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含重金属、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持久性毒害污染物的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进入环境中,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也促使科学家们将发光细菌运用于环境监测中。
除了对纯化合物(有机物、无机金属离子)的毒性进行测定外,发光细菌还被广泛应用于水体环境毒性监测、土壤环境毒性监测、大气环境毒性监测、垃圾渗滤液和工业废弃物毒性监测等领域(孙月娣,2010)。
发光细菌具有应用范围广、灵敏度高、相关性好、反应快等优点,但大部分发光细菌都属于海洋发光细菌,对实验条件要求高,对淡水样品必须要加入3%NaCl,部分细菌还要求pH调至7.3-7.5范围内,对样品的有毒组分毒性真实性带来了影响。
而且,现有的淡水发光细菌种类少、大多带有致病菌(朱文杰,2010),不适宜运用在环境监测领域。
因此,青海弧菌Q67的发现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凭借实验条件相对简单、适用范围更广为其后来广泛应用在环境科研领域打下了基础。
2 青海弧菌概况2.1 青海弧菌的发现1985年8月我国学者从青海湖的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体表分离得到一种发光细菌。
经过多次分离纯化得70株,编号为Q1-Q70。
经过表型特性测定、发光光谱的测定、凝胶双向扩散试验、弧菌抑制试验,确定该发光菌为一新种(朱文杰等,1994)。
根据采集地点将该菌命名为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 nov.),其典型菌株是Q67(图1)。
青海弧菌Q67冻干粉急性毒性测试方法研究

青海弧菌Q67冻干粉急性毒性测试方法研究张煜;王小兵;胡松学;张朝一;沈光喜【摘要】[目的]研究利用青海弧菌Q67冻干粉进行急性毒性测试的方法.[方法]通过一系列试验,探讨青海弧菌Q67冻干粉复苏及与毒物反应接触时间对毒性测试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青海弧菌急性毒性测试的毒性参照物,在充分借鉴国际标准ISO 11348的基础上分析现行发光抑制率计算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优化的计算方法.[结果]青海弧菌Q67冻干粉复苏的30 ~ 120 min内进行毒性测试,与毒物的反应时间控制在15~ 20 min时,测得数据稳定、可靠.ZnCl2适合用作青海弧菌生物急性毒性测试的毒性参照物.[结论]该研究为制定青海弧菌Q67冻千粉急性毒性测试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15【总页数】3页(P4746-4748)【关键词】冻干粉;青海弧菌Q67;测试方法;急性毒性【作者】张煜;王小兵;胡松学;张朝一;沈光喜【作者单位】杭州天泉净水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4;上海欧萨评价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82;西湖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浙江杭州310000;上海欧萨评价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82;杭州天泉净水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发光细菌生物急性毒性测试法是利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毒物质浓度与发光细菌发光强度变化成一定比例关系,通过检测发光菌与待测物作用前后光强变化来判断待测物毒性大小的综合毒性检测方法,其灵敏度可等同于鱼类96 h急性毒性试验[1]。
因其快速、灵敏、方便[2],广泛应用于化学品[3]、污水[4]、沉积物[5]和土壤[6]等的毒性测试。
然而,由于新鲜培养物的使用在现场检测时往往受到限制,采用冻干粉复苏发光细菌检测将显得非常必要。
现场检测,冻干粉的复苏质量及与毒物的反应时间是保证毒性测试准确性的关键。
单酚及多酚污染物体系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作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单酚及多酚污染物体系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作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单酚及多酚污染物是现代工业生产和城市环境中常见的污染源之一,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青海弧菌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细菌,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水质指示菌,其在水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和生态功能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目前对于青海弧菌对于单酚及多酚污染物体系的毒性作用研究还存在较大的空白,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探究。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选取广泛分布于自然水体中的青海弧菌Q67作为研究对象,模拟实验体系中将加入不同浓度的单酚及多酚污染物,研究其对青海弧菌Q67细胞增殖、代谢、膜结构和DNA含量等影响,探究单酚及多酚污染物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作用。
具体方法如下:1. 筛选合适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细胞首先在自然水体中分离出青海弧菌Q67细胞,经过胶状培养和稳定保藏,筛选适宜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细胞,确定其形态学特征和生长特性。
2. 确定单酚及多酚污染物体系的加入浓度在实验前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筛选,确定单酚及多酚污染物的加入浓度,保证细胞的生长和代谢,避免浓度过高造成严重毒性。
3. 毒性作用的评估和分析使用常规细胞生理生化实验方法检测青海弧菌Q67在单酚及多酚污染物体系中的代谢能力和生长状态,并通过细胞膜渗透性实验、DNA含量检测等方法,评估污染物对于青海弧菌Q67的毒性作用。
4. 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得出单酚及多酚污染物对于青海弧菌Q67的毒性作用程度及其可能的毒性机制。
三、预期成果与意义通过以上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单酚及多酚污染物对青海弧菌Q67及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环境监测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青海弧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推动此领域的发展。
部分除草剂与重金属混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

部分除草剂与重金属混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宋晓青;刘树深;刘海玲;葛会林【期刊名称】《生态毒理学报》【年(卷),期】2008(003)003【摘要】以5种不同类型除草剂和4种重金属为混合物组分,探索混合物毒性变化规律.应用微板毒性分析方法,测定了百草敌、磺草灵、西草净、除草定、环嗪酮、CdCl2·2.5H2O、Ni(NO3)2·6H2O、CoSO4·7H2O和ZnSO4·7H2O对淡水发光菌一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的发光抑制毒性.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技术模拟实验剂量-效应数据.结果表明,5种除草剂与4种重金属化合物的剂量-效应曲线(DRC)均可用Weibull函数有效表征.为了全面考察各种不同浓度组成的混合物对Q67的毒性,设计了9个组分同时存在的3个等效应浓度比(EECR)混合物和10个均匀设计浓度比(UDCR)混合物.同样应用微板毒性分析方法测定了各个混合物对Q67的抑制毒性,并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技术模拟了其剂量-效应曲线.通过剂量加和(DA)与独立作用(IA)模型综合分析了各个混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除草剂与多种重金属的各种浓度组合的混合物毒性均可用DA模型进行预测和评估.【总页数】7页(P237-243)【作者】宋晓青;刘树深;刘海玲;葛会林【作者单位】桂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桂林,541004;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92【相关文献】1.部分离子液体及其混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作用 [J], 刘芳;刘树深;刘海玲2.部分重金属化合物对淡水发光菌的毒性研究 [J], 邓辅财;刘树深;刘海玲;莫凌云3.应用淡水发光菌研究二元重金属混合物的联合毒性 [J], 高继军;张力平;马梅;王子健4.部分重金属与酚类混合物对淡水发光菌的毒性研究 [J], 邓辅财;窦容妮5.二元含Hg(Ⅱ)重金属混合物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毒性 [J], 吴淑杭;周德平;徐亚同;姜震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苯并噻唑类污染物对青海弧菌Q67毒性效应

苯 并 噻 唑类 污 染 物对 青 海 弧 茵 Q6 7毒 性 效应
李 晓 ,李娜 , 饶 凯锋 ,马梅 ,王 子健
中 国科 学 院 生 态 环 境研 究 中心 中国 科 学 院饮 用 水 科 学 与 技 术 重 点 实 验 室 , 北京 1 0 0 0 8 5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1 - 2 4 录 用 日期 : 2 0 1 4 — 1 2 1 8
2 0 1 5年
第 1 O卷
生
态 毒 理 学 报
Vo1 .1 0 ,2 01 5
No. 2 .1 6 7 — 1 7 2
第 2期 , 1 6 7 — 1 7 2
AS i a n J o u r n a l o f E c o t o x i c ol o gy
摘要 : 以青海弧菌 Q 6 7为 指 示 生 物 , 结合 9 6微 孔 板 高 通 量 检 测 技 术 , 测定 了 1 0种 环 境 中 常 见 苯 并 噻 唑 类 污 染 物 对 发 光 菌 的
毒 性 效 应 。结 果 表 明 , 1 O种 苯 并 噻 唑 化 合 物 均 对 发 光 菌 具 有 毒 性 效 应 , 其 E C 。 在 1 . 1 7×1 0 ~~ 5 . 4 3×1 0 。 mo l ・ L 之 间 。对 其 进
i e n s i s s p .- Q 6 7
L i X i a o , L i Na , R a o Ka i f e n g , Ma Me i , Wa n g Z i j i a n
Ke y La bor a t o r y of Dr i nk i ng W a t e r Sc i e nc e a nd Te c hno l ogy,Re s e a r c h Ce nt e r f or Eco— Envi r o nmen t a l Sc i e nc e s ,Chi ne s e Ac a de my
3种N-DBPs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作用及贡献度

3种N-DBPs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作用及贡献度桂一心;张瑾;张颖;曾健平;陈如荔【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年(卷),期】2024(44)5【摘要】以3种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溴乙腈(BAN)、二溴乙腈(DBAN)和二氯乙酰胺(DCAM)为研究对象,运用直接均分和均匀设计射线法分别设计了3个二元混合物体系(BAN-DBAN、BAN-DCAM、DBAN-DCAM)和1个三元混合物体系(BAN-DBAN-DCAM),采用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t-MTA)系统测定3种N-DBPs 及其混合物体系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应用浓度加和模型(CA)分析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并采用剂量减小指数(DRI)来表征混合物中各个组分对毒性相互作用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BAN、DBAN和DCAM对Q67的浓度效应曲线为“S”型,具有明显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均高于急性毒性(BAN-pEC_(50)-0.25h=4.16<BAN-pEC_(50)-12h=4.93;DBAN--pEC_(50)-0.25h=4.36<BAN-pEC_(50)-12h=4.84;DBAN--pEC_(50)-0.25h=1.41<BAN-pEC_(50)-12h=1.61);BAN-DCAM混合物出现拮抗作用,BAN-DBAN出现协同作用,而DBAN-DCAM与BAN-DBAN-DCAM既出现拮抗作用又出现协同作用;3个二元混合物体系,除BAN-DCAM外,暴露初期均表现为不同强度的协同作用;在BAN-DBAN-DCAM体系中,DRI_(max,DBAN)(=258.706)>DRI_(max,BAN)(=38.166)>DRI_(max,DCAM) (=2.658),故推测3种组分对协同作用的贡献度为:DCAM>DBAN>BAN.【总页数】12页(P2742-2753)【作者】桂一心;张瑾;张颖;曾健平;陈如荔【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安徽省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03.2【相关文献】1.均匀设计用于研究硝基苯衍生物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2.Cu,Zn,Cd,Hg对青海弧菌(Q67菌株)联合毒性作用的研究3.二元喹诺酮类兽药对青海弧菌Q67联合毒性研究4.基于组合指数法评估抗生素二元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的时间依赖联合毒性5.抗生素与消毒剂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评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ep s cd s1 q n h in i 7 olw h e u n eo iho v s tiho f n mo o ut p dm eh ae l eti e V. ig a e ss Q6 fl i 0 o t e s q e c fdc lro > r lro > c n s l > i to t> a
*上 海 市 科 委 “ 山行 动 计 划 ” 博 会 科 技 专 项 课 题 “ 速 检 测 饮 用 水 中有 害物 质 综 合 毒 性 传 感 仪 研 制 ”No 6 0 8 5 。 登 世 快 ( .DZ 5 2 )
・
2 ・ 0
杨 洁 等 l 种 农 药 对 淡 水 发 光 细 菌 青 海 弧 菌 Q 7的毒 性研 究 1 6
Ke wod : y r s
. igh in i Q6 qn a e ss 7;p si d ;t xct e t g o ers o s eain h p iei c re e t e o i y tsi ;d s —e p n erlt s i ;kn tc u v i c i n o
测 , 无法 对 污染 物进 行危 害 性评 估 。同 时 , 几 年 也 近 我 国 自然 灾 害频 发 , 在 一些 危 害公 共 安 全 的 恶 意 存
第 一作 者 : 杨
本 研 究 采 用 淡 水 发 光 细 菌 青 海 弧 菌 Q6 7为 测 试 菌剂 , 用水 质 毒 性 分 析 仪 对 敌 敌 畏 、 百 虫 、 利 敌 杀 虫单 、 乐果 、 乙酰 甲胺 磷 、 甲氨 基 阿维 菌 素 、 甲胺 磷 、
有 毒化 学 品污 染是 全球 性 的环 境 问题 之 一 。农
投 毒事 件 , 如何 在 突 发 紧 急 情况 下 利 用 简 便 的方 法 快 速有 效地 检测 饮 用水 的安 全显 得 尤 为重 要 。发 光
细菌毒 性测 定 方 法 利 用 发 光 细 菌 独 特 的 生 理 特 性 、
mi ) n .Co s q e ty V. i g ae ssQ6 udh v r a p l a in p o p c atd tcin0 e t d st xct . n e u n l , qn h in i 7wo l a eg e t pi to r s eti fs eeto fp si e ii a c n i c o y
a i f s c p r t rn o a i y > f n a e a e Th x ct f 1 - s ii e mi t r s wa i n fc n l i h r t a n l o > y e me h i > x d x l e v l r t . o e t i y o 1pe t d x u e s sg i a ty h g e h n o i c i t a fmo o u t p, i t o t , rc l ro a e h t , t a d p o , nl f s c p r e h i o d x la d f n ae - h to n s l a d me h a e t ih o f n, c p a e me h mi o h s a i o , y e m t r o n, x i y n e v lr a 一 a e wh l i wa i lrwih t a fd c l r o n ma e tn n a c ra n c n e t a i n r n e t e d s - e p n er — t , i t e ssmi t h to ih o v sa d e m c i .I e t i o c n r t a g , h o e r s o s e a o
a e h t ,h xct f6is l bep si d s t q n h in i 7 wa n o d ro ma ci> meh m io h s c p a e t et i yo n ou l etc e V. ig a e ssQ6 si r e fe me t o i i o n ta d p o >
lt n hp fp s cd stxct t eQ6 r infc n , n h o i t fe tc uda p ae nas o tt e( a i s iso e t ie iiyl h we esg iia t a d t etxc yefc o l p e rd i h r i o i o o 7 i m 1 5
Ab ta t Th rs wae u n se tb ce i V. ig a e ssQ6 vs slce sts a tru t ee td sr c: efeh trl miec n a tra q n h in i 7 va eetd a e tb ceim d tce o
关 键 词 青 海 弧 菌 Q6 农 药 毒 性 检 测 剂 量 一 效 应 关 系 动 力 学 曲 线 7
1h o ii e fI etcd st rs wae u n se tb ce im qn h in i 7 l etxct s o I p s ie o feh trlmiec n atru y. i g ae ssQ6 , i i ANG e ZH ANG n Ji . Ji —
莎稗磷 、 效 氯氰 菊酯 、 霜灵 、 戊菊 酯 等 1 高 恶 氰 1种农
药 进行 了毒性研 究 , 得 1 种农 药 与测 试 菌 剂 的剂 获 1 量~ 效应 关 系 , 以期 为 应 用 淡 水 发 光 细菌 检 测 农 药
洁 , ,9 7年 生 , 士 研 究 生 , 要 从 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境 微 生 物 及 环 境 监 测 方 面 的研 究 。 讯 作 者 。 女 18 硕 主 通
,
1 1 1 菌 剂 . . 大 学提 供 。
度 抑制 率 在 0 1 0/均 匀 分 布 。难 溶 于 水 的农 药 ~ 0 9 6
释 , 释方法 同上 。然 后 再 对 各 样 品进 行 青 海 湖 菌 稀 Q6 毒 性检 测 , 向 玻 璃 测 试 管 中分 别 加 入 2mL 7 即 系 列浓 度 的农 药 样 品 溶 液 , 分 别 加 入 1 3 1节 所 再 .. 得 菌液 0 0 . 5mL, 荡 5次 , 次利 用 水质 毒 性 分析 振 依
摘 要 以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菌 Q 7 6 作为测试菌剂 , 利用水质毒性分析仪对 1 种农药进行 了毒性研究 , 1 获得 1 种农 药与青 1
海 弧 菌 的剂 量 一 效 应 关 系 结果 表 明 , 作用 时 间 为 i l时 , 可 溶 农 药 对 青 海 弧 菌 Q6 5mi l 5种 7的 毒 性 大 小 为 敌 敌 畏 > 敌 百 虫 > 杀 虫 单 > 乐 果 > 乙酰 甲胺 磷 , 种 难 溶 于水 农 药 的 毒 性 大 小 为 甲 氨 基 阿 维 菌 素 > 甲胺 磷 > 莎 稗 磷 > 高 效 氯 氰 菊 酯 > 恶 霜 灵 > 氰 戊 菊 酯 ; 6 1 农 药 混 合 后 的 毒性 明 显 大 于 单 一 的 杀 虫 单 、 果 、 百 虫 、 1种 乐 敌 乙酰 甲 胺 磷 、 甲胺 磷 、 稗 磷 、 效 氯 氰 菊 酯 、 霜 灵 、 戊 菊 酯 的毒 莎 高 恶 氰 性, 而与 单 一 的 敌 敌 畏 、 氨 基 阿 维 菌 素 的 毒 性 相 近 ; 药 对 青 海 弧 菌 Q6 甲 农 7的 毒 性 存 在 显 著 的 剂 量 ~ 效 应 关 系 , 效 应 能 够 在 短 时 且 间 ( 5mi 右 ) 显 现 。应 用 青 海 弧 菌 Q6 1 n左 内 7快 速 检 测 农 药 毒 性 具 有 很 好 的应 用 前 景 。
st S a g a 0 0 2;2 Colgeo S in e, s Ch n r lUn v r i S a g a 0 0 2 iy, h n h i2 0 6 . le f Li ce c E t ia No ma ie st a y, h n h i2 0 6 )
药 又是 有 毒化 学 品中使 用量 最 大 、 用 面 最 广 、 施 毒性 最 高 的一 类化 合 物 。我 国是 个农 业 大 国 , 是 生产 也 和 消费 农 药 的大 国 , 因农 药 污 染 造 成 的经 济 损 失 逐 年 增加 。据统 计 , 国每 年 因农 药 中毒 的人 数 占世 我
毒 性提 供理 论 支持 。
1 材 料 与方法
11 材 . 料
( )单一 样 品毒 性检 测 2
用 实验 室 自制 超纯水 将 可溶 的农 药 样 品分 别稀 释至 5个 浓度 梯 度 系 列 , 个农 药样 品 的浓 度 系列 每 根 据先 前 的试 验 结 果 , 得浓 度 系 列产 生 的 发 光强 使
t e t x ct f1 e t i e .Th o e r s o s n l ss wa e f r e o h 1 i d v d a e tcd s a d f rm i- h o iiy o 1 p s i d s c e d s - e p n e a ay i s p r o m d f rt e 1 n i i u lp s ii e , n o x-
p n 。 XUY tn ZHUWe je . 1 C l g ig , ao g , n i 。 ( . o l e fR su cs n n i n n a c n e E s C ia No a n v r e o eo r e a d E v r me t l i c , a t hn  ̄ l ie — o S e U
t r s c n an n l 1 e tcd si i e e tc n e t a i n r t s u e o t i i g al p s i e n 6 d f r n o c n r t a i .Re u t h we h tt e t xc t f5 wa e - o u 1 i f o o s l s o d t a h o iiy o t rs l — s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