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恋——60年婚恋往事(禁欲与狂欢:红卫兵时代的恋爱)
白桦与《苦恋》风波始末

白桦与《苦恋》风波始末徐庆全白桦的电影剧本《苦恋》发表在1979年9月出版的《十月》第3期上,据此摄制的电影改名为《太阳和人》,导演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彭宁,在1980年底完成。
这是一部中国人耳熟能详却没有看过的电影,介绍这部片子,还得根据文学剧本《苦恋》。
剧本写了画家凌晨光一生的遭遇。
在旧中国,少年凌晨光虽家境贫寒,但很有才华,得到不少人的器重。
青年时,被国民党抓壮丁,被船家女绿娘搭救,彼此相爱。
后来,凌晨光因反对国民党被特务追捕,逃到国外。
在美洲的某个国家,他成为著名的画家,绿娘也来到美洲,有情人终成眷属。
1949年10月,凌晨光夫妇返回祖国。
在轮船驶入祖国领海看到五星红旗之时,他们的女儿降生了,并取名为“星星”。
十年“文革”浩劫来临,凌晨光一家的命运堕入谷底:全家人被赶到没有窗户的昏暗斗室。
在凌晨光生日那天,他被打得遍体鳞伤。
女儿星星觉得在这个国家已经不能容身了,决定和男朋友到国外去。
凌晨光表示反对,女儿反问父亲:“您爱这个国家,苦苦地恋着这个国家……可这个国家爱您吗?”凌晨光无法回答。
此后,凌晨光被迫逃亡,成为一个靠生鱼、老鼠粮生活的荒原野人。
剧终时,雪停天晴,凌晨光的生命之火已经燃尽,他用最后一点力量,在雪地里爬出“一个硕大无比的问号”。
从剧本发表的1979年9月到1981年10月,围绕这部电影持续了两年的争论,并在文坛上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最初的争论早在电影剧本发表后,就引起了文艺界的争论,也引起了中宣部的注意。
时任中宣部部长的王任重听到这些争论后,要求文化部主管电影工作的王阑西和陈播关注这部影片的拍摄。
现在保存下来的当年陈播的一封信(写于1980年4月24日),就是因王任重的询问,给时任中宣部文艺局局长的贺敬之和副局长李英敏的答复。
信中写道:我找了几个看过剧本的同志谈。
认为:一、这个剧本想写“四人帮”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剧中不仅写了对画家晨光一家的迫害,还有对诗人、教授的迫害,逼迫他们过原始人野人的生活,只能长期隐藏湖荡吃生鱼、鸟蛋为生。
十年一觉“文革”梦——评《狂欢的季节》

十年一觉“文革”梦——评《狂欢的季节》
陈南先
【期刊名称】《阅读与写作》
【年(卷),期】2000(000)009
【摘要】《狂欢的季节》(载2000年第2期《当代》)是作家王蒙计划写作五部“季节”系列的第四部。
第一部《恋爱的季节》,写建国初期一些年轻的革命者的
恋爱和婚姻生活。
第二部《失态的季节》,写那些“年轻的老革命”在反右运动中
纷纷落马。
第三部《踌躇的季节》写60年代初,政策有所松动、调整时的生活状况。
这第四部《狂欢的季节》写“文化大革命”的生活。
“文革”结束20多年了,反映“文革”的小说不计其数,但真正成功者为数不多。
《狂欢的季节》是篇从深
【总页数】3页(P)
【作者】陈南先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对杜牧“风流才子”形象的再认识 [J], 赵
非
2.十年一觉蜜蜂梦生态文化创意浓——扬州凤凰岛蜜蜂文化园 [J], 中国养蜂学会
3.十年一觉创“YII”梦 [J], 墨团子
4.十年一觉云间梦 [J], 王召强
5.廿载一觉认知梦十年辛苦不寻常——清华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团队创建发展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历程回顾 [J], 蔡曙山;傅小兰;杨英锐;张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9A文】中国禁播电影大全

中国禁播电影大全中国被禁电影大全一、武训传出品单位:昆仑影业公司出品年代:1950编剧:孙瑜导演:孙瑜演员:赵丹黄宗英.剧情梗概:该片是一部以清朝未年武训的生平事迹为内容的传记影片。
武训出身贫寒,曾随母亲K乞讨度日。
他深切地体会到穷人读书识字的必要性,因此不惜几十年唱歌卖艺,积攒善款,筹办义学。
影片以细腻的叙述方式,展示了少年武训的苦难生活和他从青年时代起由“行乞兴学“而终于获得“苦操奇行“、“千古一人“美誉的一生经历。
影片背景《武训传》从1948年夏天开始由中国制片厂筹摄,解放后又经原编导者修改,于1950年10月由昆仑影业公司完成。
影片公映后,毛泽东为《人民日报》写了《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的社论。
由江青等人撰写的《武训历史调查记》认为:“武训是一个以兴义学为手段、被当时反动政府赋予特权而为整个地主阶级和反动政府服务的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
随着对《武训传》的批判在全国展开,新中国第一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也由此开始。
二、早春二月出品单位: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年代:1963年原著:柔石编剧:谢铁骊导演:谢铁骊演员: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剧情梗概:1926年,对革命感到失望的知识青年萧涧秋应好友陶慕侃之邀来芙蓉镇教书。
他的老同学李志豪在前线阵亡,留下穷困的文嫂和孩子。
萧涧秋同情文嫂,并帮助她的女儿上了学。
陶慕侃的妹妹陶岚和萧涧秋之间慢慢产生了爱意,引起富家子弟钱正兴的嫉妒。
不久,关于萧涧秋和文嫂之间关系暧昧的消息在小镇上传开。
萧涧秋决定牺牲自己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
北伐开始了,文嫂却因屈辱而投河自尽。
萧涧秋愤然离开芙蓉镇,陶岚也追他而去。
影片背景:1962年,中国略微从自然灾害与狂热的政治运动中缓过气来,文艺界也稍稍有了喘息之机。
一些电影工作者恢复了创作活动,并拍摄出一批具有相当水准的电影作品,这其中包括《北国江南》、《早春二月》、《舞台姐妹》、《林家铺子》、《抓壮丁》等重要影片。
中尉的爱情(散文)

17龙扬又一次失恋了,尽管他没有说。
一个男人,一个穿着中尉军官服的男人,就是失恋也要表现得从容、凛然,要让刻在心上的那一刀来不及出血就死死地捂住。
但是,我还是听出来了,是从他打来的电话里听出来的,他在电话里像吟诗一样用悠长深沉的语调念道:长相思,晓月寒,佳节独往返。
顾影自凄然,见亦难,思亦难。
长夜漫漫抱恨眠,问伊怜不怜?熟悉龙扬的人,都知道龙扬最大的本事就是吊书袋子。
这也难怪,龙扬爱读书,他年纪尚轻,还没有到那种抚弄长须、古今中外一派海吹的年龄,可是,他说出的话总是套着四言八句、古典诗词。
他喜欢和别人,也和自己的生命保持调侃而温暖的友谊。
比如,许久没有见面了,一见面他先来一句: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
比如,见到一个他先前喜欢的女孩子,现在已和别人相生于云南保山,祖籍山东广饶。
17岁当兵,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正午告别》、《这里的军人是女人》、 《谁抚摸了我》、 《潮湿》、 《丝绒》、 《天香百合》、 《不谢的玫瑰花》、 《还要》等十余部。
中篇小说集《漂亮女兵》。
电视剧《拯救》、 《待到山花烂漫时》。
作品多次获奖。
现定居北京。
文/王曼玲王曼玲中尉的爱情. All Rights Reserved.伴,他总幽幽地叹一句:“无缘何生斯事?有情所累此生。
”龙扬征服女孩子,最主要的手段是他凭空想出来的那些酸词,现摘录数条,可以对他的诗才窥得一斑。
“黑夜再次降临这座孤独城市,思念又开始像野草疯窜,自从认识你那一天起,我就成了这座城市最悲伤的诗人。
”“用月亮那样大的银币,能买到来看你的船票吗?妹妹,天上只有一轮明月,我什么时候能独自跑来看你?”“如果你一定要走,请为我的心造一座小小的坟,埋葬掉我所有伤心的泪滴。
”“灵魂在外流浪,就变成了萤火;真理在外流浪,就变成了诗歌;爱情在外流浪,却充满了悲伤。
”“想起那个人的时候,窗外正有云朵飘过。
其实我知道,这并不特别意味着什么。
束缚与自由——《苦妓回忆录》、《恋爱中的男人》和《洛丽塔》中的忘年恋

“孤独”似乎没那么震撼的表现力,但 相 对 生 活 化 的 平 实 表 现
同样能引起共鸣。 老 记 者 最 直 接 的 孤 独 来 自 于 形 单 影 只 的
生活。为此,马尔 克 斯 除 了 直 接 叙 述 之 外———父 母 早 逝;独
居;为数不多的朋 友 在 他 这 个 年 龄 业 已 作 古,还 通 过 细 腻 的
A
2004 年,马 尔 克 斯 发 表 了 《苦 妓 回 忆 录 》① ,这 位 真 性 情
的哥伦比亚作家在 人 生 暮 年 创 作 了 一 段 颇 为 荒 谬 的 忘 年 恋
为自己的小说生涯画上句号。作品 着 重 讲 述 了 一 位 90 岁 的
老记者通过妓院女 老 板 结 识 了 一 位 因 生 计 而 出 卖 自 己 的 十
后,和平却向着一个出人意料和人们 不 愿 看 到 的 方 向 改 变 着
熟的爱),纳博科夫则反其道而行,创 作 了 一 段 充 斥 着 欲 望 和
这座原本民风淳朴、宁静的城市,这 里 开 始 变 得 喧 哗,充 满 欲
无益。
背弃和人民的水生火热等等。无疑,这 是 对 客 观 世 界 真 实 的
谎言的关系,以强有力的悲剧气质揭 示 了 狂 欢 式 反 抗 的 徒 劳
现这些枷锁可以 被 打 开,但 这 又 并 不 意 味 着 失 去 标 准,毫 无
处,就好像时下流的网络语说的那样,有 时 “狂 欢 是 一 群 人 的
[
2]
孤单”。在《苦妓回忆录》中 我 们 看 到 了 熟 悉 的 夸 张 情 节,老
束缚。
一、孤独的束缚
“人最迫切的需要是要 克 服 孤 独 感 ”[3]8 ,“孤 独 ”是 枷 锁,
为原型创作,讲 述 了 老 年 歌 德 与 一 个 十 九 岁 女 孩 的 忘 年 之
爱情往事

有 十几 个人 了 , 对外 的名 片上全 印着 业 务经
理。
红孩 , 男, 上世 纪六十年代 生于北京 , 毕业 于北 京
金雅欣公 司的经济业务没有什么 主攻
即不论 是公 司员 工 还是 外边 的 客户 , 只要 你
经济学院。 鲁迅文学院第二期 高研班 ( 主编班) 学员。 中 方 向,按金雅欣 的说法她主要采取项 目制 , 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1 9 8 4年开始 文学创 作 , 出版
的临床 研究 。 医 生 丈夫 出 国原 定 一年 ,后 来 改 成 两 年, 再 后来成 了无 限期 。本来 医生丈 夫是 想
的作品主要有 长篇 小说《 爱情脊 背》 , 散文随笔集《 阅读 真 实的年代》 、 《 拍案文坛—— 红孩 文艺随笔选》 和散 文
鉴 赏集《 铁凝散文赏析》 等八部。 主编 中国年度《 我最喜
觉得她金雅欣还算个人物 , 能合作 , 公 司账
号可以利用 ,那么你就只管做你 的项 目, 只 要你给公 司交点钱就行 。 金雅欣经常挂在嘴 爱的 中国 散文 1 0 0 篇》和 《 中国年度争 鸣小说精 选》 。 一个人想主意挣 2 0 0 3 年 加 入 中 国作 家协会 。供 职 于 国 家文 化 部 中国 文 边上的话就是有钱大家赚 , 她把 自己的 化报 社 , 主编 文艺副刊 。2 0 1 2 年 获得 第二十二届 中 国 钱没有大家合起来挣钱来得快。
遇罗锦:一个女人与一个时代

遇罗锦:一个女人与一个时代作者:王丽英来源:《人民文摘》2009年第07期1980年新《婚姻法》颁布前后,社会出现了一轮离婚潮,其主体主要是“上山下乡”后返城工作的知识青年,其中的“遇罗锦离婚案”更是引人注目。
遇罗锦,是因一篇《出身论》而受极刑的烈士遇罗克的妹妹。
“文革”结束后不久,遇罗锦发表了报告文学《一个冬天的童话》,详实记录了她的家庭、经历和婚恋,甚至大胆地写出自己的婚外情,这在当时堪称文坛的一颗炸弹。
几年以后,在人们谈离婚色变的年代,她又因第二次婚姻破裂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结婚:“为了生存的选择”遇罗锦出身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7年,父母双双被打成右派,遇家开始遭遇劫难。
遇罗克被捕前,红卫兵在遇罗锦的二十几本日记中,找出几句“反动言论”,于是,遇罗锦被定为“思想反动分子”,送劳改农场劳动教养3年。
1970年3月,劳改农场解散,遇罗锦又被转到河北临西县插队落户。
那里的工资多年没有超过一毛钱。
迫于生活,她到黑龙江和一个素不相识的农民结了婚,户口得以从贫困地区迁到东北。
他们婚后生有一子,但由于没有感情基础,4年后离婚。
没有出路的遇罗锦又回到北京谋生,种过地、干过临时工、当过保姆,也当过无业游民,其间母亲经常发脾气,要她尽快嫁人。
现实的困境和家庭的压力使她不得不考虑再找个对象。
经人介绍,1978年7月,遇罗锦和北京某厂工人蔡钟培结婚。
据她事后自己的总结,他们两人各有三图:“他图我:(1)我永远不想生孩子。
(2)介绍人说我很能干,在经济上绝不会亏累他,他很相信并也看出我不是懒虫。
(3)他认为我的外表和他原来的爱人不同,他喜欢学生样的人,尽管他出身城市贫民,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却希望女方是知识分子。
我图他:(1)他有个孩子,而且从小就和她奶奶单过,我很满意。
(2)他有间房,我可以有落脚之处。
(3)他给我的印象还算老实、忠厚、正派。
”离婚:追求幸福还是忘恩负义但是,两人一起生活才两年,婚姻就触礁了。
爱情宣言:六十年爱情编年史

爱情宣言:六十年爱情编年史岁岁年年间,没有人的青春可以长存,但是在那最美好的时光中开始的爱情却可以“永垂不朽”。
爱情是个年轻的话题,却是个永恒的主题。
对于爱情,每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注解。
无论爱情的温度是沸腾状态还是保持亲情的恒温,也不管爱情的长度是刹那间的一见钟情,或是一辈子的地老天荒。
使你如此美丽的,就是在心里的某个角落藏着一个他;让你如此不安的,不过是她有没有把你放在心上。
2月14日,以情人节的名义,让我们重温六十年的爱情宣言。
50年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情宣言】原来,最浪漫的事真的便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50)代,一曲天仙配唱出了许多青年男女压抑在心头的对爱情的渴望。
建国初期的青年男女就好比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三八线”,谁也不敢轻易地越雷池半步。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50年代爱情的代言词。
【爱情范本】1949年10月,倪叔星和李淑娟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这段与共和国同龄的婚姻,用了六十年的生活,描绘了一生的爱情。
建国初,风华正茂的倪叔星和李淑娟是楼上楼下住的街坊邻居,平时遇见的机会特别多,但是彼此间的交流却很少。
就在这看似不经意却十分期待的偶遇中,他们产生了感情。
两个人并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和“一生一世”的海誓山盟。
有的,只是听邻居们夸赞对方时的欣喜:“小倪这小伙子真不错”、“淑娟这姑娘越来越漂亮”,每当听到别人这样的评价,真是比夸自己还高兴。
自由恋爱在那个年代是想都不敢想的。
尽管彼此心里都有“感觉”,但是成为恋人还是缺少“桥梁”。
有情人总是受到上天的眷顾,“媒人”在此时出现了。
同住一栋楼的阿姨,先是到倪叔星家,家里同意后,马上就去李淑娟家里提亲了。
几乎没有任何家庭方面的阻隔,两个人很快就结婚了。
当时的青岛,在整个中国来看是比较“开放”和西化的。
但凡经济条件不错的人家,都会有些“洋派”作风。
女方的舅舅开着一家工厂,收入颇丰,家长思想也不保守,于是,一场别具风味的西式婚礼如期举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苦恋——60年婚恋往事(禁欲与狂欢:红卫兵时代的恋爱)苦恋——60年婚恋往事(一)视频信息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基础,那么婚姻就是形成家庭的核心。
而爱情呢?它究竟在每个人的婚姻当中占有什么位置。
有的人抓住了爱情,有的人失之交臂。
或许可以这样说,关于恋爱与婚姻的个人经历,就是整个国家历史中最真实的元素。
60年前的4月13日,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了它的第一部基本法,《婚姻法》......>>详细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基础,那么婚姻就是形成家庭的核心。
而爱情呢?它究竟在每个人的婚姻当中占有什么位置。
有的人抓住了爱情,有的人失之交臂。
或许可以这样说,关于恋爱与婚姻的个人经历,就是整个国家历史中最真实的元素。
60年前的4月13日,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了它的第一部基本法,《婚姻法》。
5月1日正式实施。
此后的实践证明,它的影响远远不仅限于婚姻。
而婚姻本身,又岂止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
苦恋——60年婚恋往事(二)视频信息50年代中期,人心思进,社会开明,百业复兴。
不少亲历者回忆说,那是一个短暂的黄金期。
但很快人们就发现,社会空气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就拿婚姻大事来说,其定位首先应当是相同立场与精神的结合。
而爱情呢,逐渐被理解成不健康的小资产阶级情调。
一些文艺作品也在大力烘托着这种氛围。
第一部婚姻法颁布之初,......>>详细50年代中期,人心思进,社会开明,百业复兴。
不少亲历者回忆说,那是一个短暂的黄金期。
但很快人们就发现,社会空气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就拿婚姻大事来说,其定位首先应当是相同立场与精神的结合。
而爱情呢,逐渐被理解成不健康的小资产阶级情调。
一些文艺作品也在大力烘托着这种氛围。
第一部婚姻法颁布之初,那种对婚姻自由的热烈追求正在慢慢地淡出。
先后考入北大的王书瑶和王国乡这两个有志青年,在急转直下的大形势中,各自与女友的恋情也都面临着现实的考验。
苦恋——60年婚恋往事(三)视频信息那个史无前例的十年,在仅有的样板戏和“高大全”作品里,都没有了完整的夫妻和家庭,爱情更是无影无踪。
如果说它的一个特征,那就是以高尚的名义,将基本的人性一扫而空,当然,包括人们最隐私的性。
那时候,为了适应斗争的需要,专门创造了一些新词,比如把找对象结婚叫解决“个人问题”,把两性关系出现异样叫......>>详细那个史无前例的十年,在仅有的样板戏和“高大全”作品里,都没有了完整的夫妻和家庭,爱情更是无影无踪。
如果说它的一个特征,那就是以高尚的名义,将基本的人性一扫而空,当然,包括人们最隐私的性。
那时候,为了适应斗争的需要,专门创造了一些新词,比如把找对象结婚叫解决“个人问题”,把两性关系出现异样叫“作风问题”。
而个人问题的决定其实离不开组织,作风问题足以断送掉一个人的前程,甚至是身家性命。
苦恋——60年婚恋往事(四)视频信息据说在当年云南知青的回忆录当中呢,有人写下了这样一个情景:说橡胶林里,有一个女知青气鼓鼓地跑出来,把一张纸条一下子塞到一个男知青手里,众人就起哄去抢,那个男的只好承认,说这是他写给人家的情书,结果被退回来了,大家打开一看,都傻了眼,那个情书上面赫然写着这样三条最高指示:第一条,我们都是来自......>>详细据说在当年云南知青的回忆录当中呢,有人写下了这样一个情景:说橡胶林里,有一个女知青气鼓鼓地跑出来,把一张纸条一下子塞到一个男知青手里,众人就起哄去抢,那个男的只好承认,说这是他写给人家的情书,结果被退回来了,大家打开一看,都傻了眼,那个情书上面赫然写着这样三条最高指示:第一条,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第二条要互通情报;而第三条是一要抓紧二要注意政策。
就是这么一张只可意会的情书,要表达的意思却是尽在其中。
就算被人上交,恐怕也没有谁敢定他有罪,真可谓是活学活用了。
也许真的,不管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年代,人们总会找到在那个年代的情感表达方式<<苦恋——60年婚恋往事(五)视频信息七十年代初,是一个独特的时期,从林彪事件到尼克松访华,高层政治发生了一丝丝松动的迹象,而历经五年文化革命,人民早已不复当年的狂热,转而去面对自身,这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原来是那么的残破不堪。
这是一个看似松散、压抑、混沌,但实则暗潮涌动的年代,标语和口号依然被高举着,但是举着这些标语口号......>>详细七十年代初,是一个独特的时期,从林彪事件到尼克松访华,高层政治发生了一丝丝松动的迹象,而历经五年文化革命,人民早已不复当年的狂热,转而去面对自身,这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原来是那么的残破不堪。
这是一个看似松散、压抑、混沌,但实则暗潮涌动的年代,标语和口号依然被高举着,但是举着这些标语口号的人们的目光,却都已转向了别处,那些已经被遗忘了的,对生活对幸福最基本的渴望,正慢慢在人们的心底复苏起来。
苦恋——60年婚恋往事(六)视频信息70年代是个留下特殊记忆的年代,它在很多方面可能令今天的人们觉得恍如隔世。
比如说谈对象要看工作证,要搞清楚对方的单位是全民的还是集体的。
比如说一旦女的开始给男的织毛衣了,那就暗示着两个人的特殊关系就此开始。
再比如结婚向往的物件是“三转一响”,而那时候,《赤脚医生手册》成了难得的性启蒙读物。
......>>详细70年代是个留下特殊记忆的年代,它在很多方面可能令今天的人们觉得恍如隔世。
比如说谈对象要看工作证,要搞清楚对方的单位是全民的还是集体的。
比如说一旦女的开始给男的织毛衣了,那就暗示着两个人的特殊关系就此开始。
再比如结婚向往的物件是“三转一响”,而那时候,《赤脚医生手册》成了难得的性启蒙读物。
人民日报记者金凤的经历,就是这种命运变化的一个缩影。
苦恋——60年婚恋往事(七)视频信息正像这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中所唱到的,八十年代初在很多人的记忆当中,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年代。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朝气,中国人,尤其是年轻的国人们,迫不及待地敞开心扉去迎接扑面而来的新事物、新思潮。
然而八十年代初,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年代,本期节目讲述流行歌手张行和迟志强在这个年......>>详细正像这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中所唱到的,八十年代初在很多人的记忆当中,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年代。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朝气,中国人,尤其是年轻的国人们,迫不及待地敞开心扉去迎接扑面而来的新事物、新思潮。
然而八十年代初,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年代,本期节目讲述流行歌手张行和迟志强在这个年代中遭遇的故事。
苦恋——60年婚恋往事(八)视频信息在以往的年代,离婚曾经是个很特殊的事情。
离婚当事人往往会在道德和前途上付出巨大的代价。
曾经,离婚的男人很容易被指责是陈世美,离婚的女人会被蔑视为不正经。
在那样的年代,过不到一起可是又离不成婚的夫妻,他们的婚姻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详细在以往的年代,离婚曾经是个很特殊的事情。
离婚当事人往往会在道德和前途上付出巨大的代价。
曾经,离婚的男人很容易被指责是陈世美,离婚的女人会被蔑视为不正经。
在那样的年代,过不到一起可是又离不成婚的夫妻,他们的婚姻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收起苦恋——60年婚恋往事(九)视频信息沈阳市的铁西区一度是中国的骄傲。
那里有着最显赫的重工业基地,上万人的大厂一座挨着一座,每天从厂区潮水般涌出的人流,也让附近居民和近郊的农民羡慕不已。
那些穿着工装的人们,是响当当的产业工人,他们社会地位高、工资标准高,连粮票的定量都很高。
相应的,他们的婚恋行情也高。
但是当有一天市场经济来临的......>>详细沈阳市的铁西区一度是中国的骄傲。
那里有着最显赫的重工业基地,上万人的大厂一座挨着一座,每天从厂区潮水般涌出的人流,也让附近居民和近郊的农民羡慕不已。
那些穿着工装的人们,是响当当的产业工人,他们社会地位高、工资标准高,连粮票的定量都很高。
相应的,他们的婚恋行情也高。
但是当有一天市场经济来临的时候,时过境迁,他们却突然发现自己风光不再了。
<<苦恋——60年婚恋往事(十)视频信息进入新世纪的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物质极大丰富,但是很多人发现幸福的感觉却没有在齐头并进。
媒体上不断在讨论着怎样才是幸福,到哪里能够找到幸福。
在大都市,那些令人羡慕的白领、金领男女们,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出入高档写字楼,而他们的幸福指数,却并非想象的那样高。
尤其是在婚恋这个有关幸福的基本指标......>>详细进入新世纪的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物质极大丰富,但是很多人发现幸福的感觉却没有在齐头并进。
媒体上不断在讨论着怎样才是幸福,到哪里能够找到幸福。
在大都市,那些令人羡慕的白领、金领男女们,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出入高档写字楼,而他们的幸福指数,却并非想象的那样高。
尤其是在婚恋这个有关幸福的基本指标上,他们似乎并不顺遂。
putong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