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的控制及解决办法

合集下载

霉菌毒素对家禽生产的危害及控制方案

霉菌毒素对家禽生产的危害及控制方案

霉菌毒素对家禽生产的危害及控制方案目前 , 在家禽饲料中 , 黄曲霉毒素是普遍存在、对家禽生产危害程度最高的毒素。

除此之外 , 还有其他毒素 , 其中特别是赫曲霉毒素 , 其毒性是黄曲霉毒素的 3 倍 , 如果黄曲霉毒素与赫曲霉毒素同时存在 , 二者毒性具有累加效应。

1 霉菌毒素对家禽生产的影晌霉菌毒素会影响肝脏 ( 肝毒性 ) 或肾脏 ( 肾毒性 ), 通常的结果是由多种毒素并存所导致。

特征性的霉菌毒素中毒症状是毒素对动物关键性代谢过程作用的显示 , 主要包括 :1) 肝苍白、肿大 ;2) 肾脏肿大 ;3) 口腔溃殇 ;4) 免疫功能受损 , 免疫应答受到抑制 ;5) 疫苗失去效能 ;6) 增加皮肤损伤可能 ;7) 降低蛋重 , 蛋产量 , 增加软壳蛋比例 ;8) 骨儒强度降低 ;9) 肠道易损性增加 ;10)色素沉积减少 , 皮肤着色不匀 ;11) 球虫病药物低效或无效 , 球虫病易发 ;12) 饲料报酬大幅度降低。

家禽对霉菌毒素耐受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毒素种类及水平 , 高浓度的毒素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导致家禽死亡。

但在家禽生产中 , 低浓度的霉菌毒素污染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 , 可以造成鸡群的亚临床症状。

美国农业部工作人员对肉鸡舍细菌菌落数与肉鸡生长性能进行研究 , 通过对问题肉鸡舍与对照组霉茵茵落分析比较后发现 , 霉菌类型及产毒霉菌的生长均不同 , 同时问题肉鸡舍中的肉鸡生产性能表现不理想。

Jones 等 (1982) 对不同肉鸡公司的肉鸡进行了分类 , 根据鸡群生长情况分为好、中、差 3 个等级。

通过对禽舍中的饲料霉菌毒素浓度进行分析 , 发现 : 尽管 3 个等级的肉鸡其饲料来源相同 , 但 " 好 " 的肉鸡组其饲料中霉菌毒素浓度明显低于其他等级。

2 控制霉菌毒素的方案建立 " 安全 " 水平的霉菌毒素浓度控制标准在理论上很难做到。

霉菌毒素的毒性表达受许多因素影响 , 比如毒素的类型、营养是否充足。

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编辑:王磊*******************畜牧兽医文/ 招远市城区畜牧兽医站 王永连 刘侠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方法近停止生长时,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疏除过旺、过弱的无用枝,改善光照,培养健壮果枝。

土肥水管理为了促进采后重剪树迅速恢复树势,增加新梢的数量,促进根系进一步生长,在修剪后应进行一次追肥和灌水。

追肥以氮肥为主,亩施25公斤左右,配合磷、钾肥。

9月中旬后,进行秋施基肥,以腐熟的鸡粪、猪粪、豆饼等有机肥为主,并适当混入复合肥和氮肥,以提高肥效。

每亩施用4000~5000公斤有机肥,掺入25~40公斤复合肥。

施用方法:可地面撒施,施后进行翻耕并灌水。

雨季要注意排除树盘积水,防止沤根,保证树体正常生长。

病虫防治发生蚜虫和螨类时,分别选用10%吡虫啉2000倍液,15%达螨酮1500倍液喷雾防治。

防治穿孔病可喷施25%的代森锰锌800倍液。

霉菌毒素,是指由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霉菌毒素可随着饲料或食品而进入生物体内,引起人或动物急性或慢性毒性,其主要损害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同时某些种类还具有致癌性、致畸性。

霉菌毒素不仅危害粮食安全,而且使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品质受到威胁,严重影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一、霉菌毒素常见种类及危害(一)霉菌毒素种类。

饲料发生霉变主要是由镰刀菌属、青霉菌属和曲霉菌属3个菌属引起的,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B 1(AFB 1)、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A)、伏马毒素B 1(FB 1)、T-2毒素等。

1.黄曲霉毒素B 1: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之一,毒性最大。

一旦编辑:王磊*******************动物摄入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饲草,其产品中将会含有黄曲霉毒素,影响食品安全。

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靶器官为肝脏,长时间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制品会导致急性肝坏死、肝癌等。

2.呕吐毒素:是禾谷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的代谢产物。

猪场霉菌毒素的危害与控制策略

猪场霉菌毒素的危害与控制策略

猪场霉菌毒素的危害与控制策略近几年来,根据一些霉菌毒素检测报告可以看出,霉菌毒素现在单一出现的眼下很少,通常是两种或三种以上的或者霉菌毒素共同出现。

几种霉菌毒素之间叠加和协同作用大大降低了窒息症出现的霉菌毒素阈值和动物的耐受水平,其对动物生长性能造成的影响远远单个每一个大于霉菌毒素本身影响的总和。

霉菌毒素的控制与消除对霉菌毒素的控制首先应该在饲料原料质量开始。

而原料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控制原料的含水量,一般要求玉米、稻谷、高粱等含水量不超过14%;大豆及其饼粕、麦类等含水量不超过13%。

存贮环境要处于通风干燥的通风口环境,同时在存贮过程中使用优质防霉剂,预防原料或罐头饲料霉变。

饲料防霉剂种类很多,目前经常使用的是丙酸及其盐类、山梨醇等。

霉菌毒素吸附剂吸附剂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霉菌毒素分子,阻止肠道对霉菌毒素的吸收。

这些吸附剂有小的颗粒和足够大点的表面积,但其吸附霉菌毒素是有受到限制的。

并且这类吸附剂能否有效阻止肠道对大肠杆菌的吸收和是否会结合食物营养成分都是需要需要考虑的。

1.硅铝酸盐类。

此种吸附剂吸附剂主要是黏土类吸附剂,常见的聚四氟乙烯有蒙脱石、沸石、高岭土等。

黏土类吸附剂极物质本身四面体层间多空结构与表面形成的离子利用性,吸附同样具有离子极性真菌的霉菌毒素。

在这些黏土类多元醇中,目前仍然使用最所用广泛的吸附剂是蒙脱石。

蒙脱石选择性吸附高极性霉菌毒素,其对仓储霉菌产生的毒素吸附力比较高,而对田间霉菌产生的低极性霉菌毒素吸附力则有很大限制。

2.酵母细胞壁提取物。

酵母细胞壁提取物是酵母细胞壁经酶解破裂提取精油出来的富含β-葡聚糖和甘露寡糖的产物。

葡聚糖和甘露寡糖等与有机类的霉菌毒素亲和力高。

葡聚糖可通过分子的范德华力吸附或直接结合霉菌毒素,但不会影响到饲料中的其他糖类。

同时,一些研究发现,甘露寡糖对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的融合率分别为82.5%、51.6%和26.49%。

瘤果寡糖可以刺激猪体的免疫细胞,提高机体因细菌霉菌毒素中毒而损伤的免疫力。

霉菌毒素对蛋鸡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霉菌毒素对蛋鸡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霉菌毒素对蛋鸡的危害及控制措施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数百种霉菌毒素,这些毒素在动物体内有不同的毒性、代谢途径和靶器官。

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饲料原料和人类食品原料中。

因为霉菌毒素中毒的鸡只可能在表面上表现的不很典型,有时还没有可见的症状出现,往往会呈现一些传染病的特征,所以,在临床上霉菌毒素的危害往往被人忽视,因此,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并不是人人都能重视的。

一、霉菌毒素对蛋鸡的危害霉菌毒素对蛋鸡生产危害不可小觑,会造成蛋壳缺陷包括蛋重减轻,软壳、薄壳和破壳率增加,褐斑增加,同时会造成鸡蛋蛋白发白,蛋白水样化,霉菌毒素残留,微生物污染严重,引起鸡蛋品质显著下降,给蛋鸡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蛋鸡对霉菌毒素相对肉鸡比较敏感,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因素:蛋鸡生命周期更长,持续摄入低剂量的霉菌毒素,使其成为发生慢性中毒的理想对象;蛋鸡饲料较普遍使用DDGS等副产品,这些副产品通常比玉米含有更多霉菌毒素;母鸡频繁受到应激,诱发免疫缺陷等不良后果,使霉菌毒素中毒病情进一步恶化。

蛋鸡出现霉菌毒素中毒,表观方面主要表现为:鸡群出现兴奋(类似药物中毒、肠炎、球虫病);采食量低;羽毛粗乱;鸡群个别鸡出现吐水现象;过料现象,肠炎药效果差;鸡群均匀度差,大小不一(类似传染性腺胃炎);生长缓慢,料肉比高。

解剖后表现为嗉囊内有白色假膜;肝脏肿大,颜色发黑;肾脏肿胀;腺胃肿胀,腺胃乳头严重出血;内金增厚、硬化,出现裂纹、溃疡。

二、霉菌毒素的控制措施鉴于目前对霉菌毒素中毒尚无完美的治疗方法,“防重于治、养重于防”的禽病防控策略对于标准化商品蛋鸡场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

只有实行“预防为主”的原则,对禽群进行综合保健,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才能防患于未然。

1、饲料中霉菌毒素的预防:(1)保持饲料及原料的干燥:水分是引起饲料霉变的一个主要因素,当饲料中水分含量达17%~18%时,真菌极易繁殖产毒。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霉菌毒素是由霉菌在发酵和存放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有害物质,它们极易产生在粮食、饲料、食品等食品中,对动物健康和发展带来重大威胁。

本文将针对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的情况及防控措施进行介绍。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来源主要是由于原料、存放环境和制造过程中的不卫生导致的。

主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素、赤霉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1. 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一种影响饲料的镰刀菌属(Aspergillus)霉菌毒素,它主要存在于玉米、谷粉、糯米、糙米中。

黄曲霉素的长期食用会对猪、鸡、牛等动物的肝脏、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产生严重的危害。

赤霉素是由赤霉菌( Fusarium)产生的毒素,它主要存在于小麦、大麦、玉米、燕麦等谷类作物中。

传统地,赤霉素主要导致的韧皮癌(粗毛规)病对雌性动物是有危害的。

二、饲料污染预防措施尽管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非常危险,但通过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可提高饲料的品质和保证动物的健康。

以下是防控措施的关键点:1. 采购优质原料饲料生产企业应该要采购经过严格检验合格的高质量原料。

采购的原料必须被登记并经过检验批准。

同时,不能使用失效、霉变、有毒有害、不能吃的原料作为饲料原料。

2. 合理运输、存储原料的运输过程中,要确保饲料的完整性和干燥性,以防止霉菌的生长。

它必须在干燥、阴凉、不潮湿的环境下储存。

3. 空气环境和维护设备清洁卫生在饲料生产的过程中,应确保空气和设备的清洁,以减少霉菌生长的机会。

4. 审查饲料抽样检测饲料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饲料的抽样检测,以确保饲料中不含过量的霉菌毒素。

如果检测结果超标,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扔掉超标部分或重新制作饲料。

5. 给动物隔离开药三、总结随着饲料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饲料污染导致动物群体病的概率。

因此,饲料企业应重视饲料污染问题,采取更有效的防控策略,确保饲料的安全和质量,并保护动物的健康。

霉菌毒素去毒18种方法

霉菌毒素去毒18种方法

霉菌毒素去毒18种方法1 山苍子油去毒法按每100 kg发霉饲料用山苍子油10 mL的比例,将油装入瓶中,用三层布扎紧瓶口,然后把油瓶埋入饲料中,密封7天后就可去毒。

2清水浸洗法适合于籽实饲料的去毒处理,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将霉变颗粒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静止、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抹布擦拭颗粒,捞出在通风处晾干o 第二种方法是将籽实饲料磨成1.5—4.5 mm的颗粒,然后加3~4倍的水,搅拌、静止、浸泡30 min左右。

这样反复2~3 次,有毒成分或菌体代谢物因比重小于水而浮于水面,然后可将其滤去。

3 蔗糖液去毒法将霉变后的饼类饲料如花生饼、糠饼、菜子饼,加工打碎,用1%的蔗糖溶液浸泡10—14 h,然后用清水冲洗,放在晒场晒干,即可达到去毒的目的。

4氨水去毒法用氨水或氨气处理霉变饲料,可以使饲料中黄曲霉素的含量减少90%—95%。

按每lkg霉变饲料中加入氨水12.5—17.5 g,大容器中拌均匀后,用塑料布将容器口封严,置于室温下,3—7 d即可达到去毒的目的o此法适宜对糠麸类饲料进行去毒处理。

大豆粉的去毒方法:在相对湿度为50%的情况下,在大豆粉中添加2%的尿素作为尿素酶原,密封10 h,可以破坏70%以上的黄曲霉素。

5 粘土或沸石处理硅铝酸盐能选择性地与黄曲霉毒素Bi结合,在水溶液中,它对该毒素的吸附率达80%以上。

常用的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0.5%的粘土或沸石,既能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又能除去霉菌毒素。

6发酵中和去毒法将发霉的饲料用清水湿润,拌匀,含水量达50%—60%,做成堆,让其自然发酵24 h,然后加草木灰2%拌匀,中和2h后,装于袋中,用水冲洗,滤去草木灰水,倒出后加糠麸1倍,在室温下发酵7h,去毒效果可达90% 以上。

7 石灰水去毒法将霉变饲料放入10%的纯净石灰水中浸泡3天,再用清水洗净,晒干后即可去毒,去毒率为90%—99%。

8 小苏打去毒法将50 kg霉变饲料倒进锅内,加1%小苏打液100 kg,先用猛火煮沸,然后再用微火煮到颗粒裂开后半小时停火冷却,捞出后用清水反复冲净即可饲喂。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毒素,存在于多种饲料中,如玉米、大豆、麦麸等。


菌毒素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以下将详细介绍其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可以通过饲料污染进入养猪场,对猪只的健康产生危害。

其危害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1.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霉菌毒素会影响猪只的摄食量、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2.对繁殖的影响:霉菌毒素可以降低母猪的受孕率和繁殖能力,导致生殖障碍。

3.对免疫的影响:霉菌毒素降低猪只的免疫能力,导致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引发疾病。

4.对肉品质量的影响:霉菌毒素会影响肉品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

第二,防控措施
1.科学管理饲料:要保持饲料的良好质量,及时清理、消毒饲料仓库,定期检查饲料
质量,防止霉变和感染。

2.多种饲料搭配使用:适量添加蛋白质饲料和维生素,控制猪只的膳食比例和饮食量,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

3.定期检测饲料:要进行定期检测霉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及时发现并采取
合适的处理措施。

4.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养猪场的清洁、卫生和通风,减少疫情出现的机会。

5.加强预防接种: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

总之,霉菌毒素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来保护猪只的
健康和肉品的安全。

只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健康的饲料才能保障养猪业的发展。

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

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防治方法霉菌毒素被称为中国猪群健康的“第一杀手”,又被称为饲料中的“隐形杀手”,复合性霉菌毒素中毒症则被称为“底色病”,霉菌毒素对养殖业的危害可见一斑。

但是危害虽大,损失虽重,霉菌毒素却未能引发相关人士的足够重视。

又到了霉菌最易滋长的季节,笔者对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做了些整理,希望通过此文再次给养殖业敲响霉菌毒素的警钟。

1.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污染现状霉菌毒素是由真菌(霉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

要紧的产毒素霉菌为曲霉属、镰刀菌属和青霉菌属,霉菌又可分为田间霉菌和贮藏霉菌。

已知的霉菌毒素有数百种,多数没有取得充分研究。

要紧的致病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AF),玉米赤霉烯酮(ZON),赭曲霉毒素(OTA),呕吐霉素(DON),T-2毒素,烟曲霉毒素(FUM)。

它们在动物体内可产生多种生理作用,如肝毒、肾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和类似雌激素效应,等等。

有害霉菌来源要紧有饲料、垫料和环境。

饲料从生长、收割、运输、加工、包装、贮存,直至进入食槽都可能使霉菌不断生长,尤其是当湿度饲料含水量适合的条件下。

因此霉菌毒素污染一样具有群发性和无传染性,地域性和季节性。

霉菌毒素中毒病症那么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多数情形下属于慢性霉菌毒素污染,病症轻微显现较慢且不典型, 而且引发的损害具有多样性,中毒病症也复杂多样。

同一霉菌毒素关于不同动物造成的危害也不一样。

例如,猪对DON超级灵敏(1ppm),可是18ppm的DON并非阻碍来航鸡的增重。

蛋鸡对DON的耐受程度更高。

而且污染浓度不高时,检测也有难度。

霉菌毒素看不见摸不着,无嗅无味。

即便那些看上去的“好”粮食,也可能存在霉菌毒素污染。

FAO国际粮农组织报导:世界谷物中25%受到霉菌毒素污染。

09年的一个调查对国内244份饲料样品共进行了2023项次检测,完全没有检测出霉菌毒素的样品仅16份,占样品总数的%,只检测到1种霉菌毒素的样品数35份,占样品总数%,检测到2种或2种以上霉菌毒素的样品数193份,占%,同时检测到含4种以上霉菌毒素的样品数135份,占样品总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laframine 赭曲霉毒素 Oosporein Paspalitrems Patulin
1992), 铜及钠 (Kramer 1993), 尤其是使用量 > 0.5% ▪ 对吸附呕吐毒素, T-2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Orr et al. 1988; Kubena et al. 1998), 赭曲霉毒素A (Huff et al. 1992), 蛇形菌毒素 (Kubena et al. 1993), 高羊茅毒素 (Chestnut et al. 1992)无效 ▪ 可能有二恶英(dioxins)及重金属的污染 ▪ 对环保有负面的影响
单端孢霉烯类毒素(Trichothecenes)
一种酶可能可以分解所 有的单端孢霉烯类毒素
23
需要同时含有多种的酶
OH
OCBiblioteka 3 HOOHZearalenone
O
N
Fusaric acid
H3C
COOH O
CH3
OH
HOOC
O
HOOC
O
CH3
OH
COOH O
Fumonisin B1
O OH
OH CH3
萎蔫酸
Fusariocin Fusarins Islanditoxin Luteoskyrin 串珠镰刀菌毒素
Monoacetoxyscirpenol Neosolaniol Ergotamine Ergo Toxins Fumitremorgen 烟曲霉毒素
Penicillic Acid Penitrem Phomopsin Roridins Rubratoxin Slaframine
控制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的办法
▪ 农作物的耕种:
▪ 种植对霉菌有抵抗力的品种 ▪ 使用有效的昆虫控制方法 ▪ 维持好的灌溉系统 ▪ 实行良好的耕作, 农作物轮换, 杂草控制
▪ 收割时:
▪ 适当的收割时间 ▪ 迅速降低水份 ▪ 除去多余的雑质
1
控制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的办法
▪ 收获后及储藏:
▪ 保护储藏的原料/产品不被水份, 昆虫, 及其它环境因素的侵害 ▪ 保存原料/产品在干燥干净的表面 ▪ 测试所有要使用的原料的霉菌毒素 ▪ 贮存桶及管路的定期清理 ▪ 先进先出
3
4
5
6
7
如何解决霉菌毒素的危害?
8
霉菌毒素的预防1
• 控制饲料原料的质量。关键在于严格控制 原料的含水量,一般要求玉米、高粱、稻谷 等的含水量应不超过14%;大豆及其饼粕、 麦类、糠麸类、甘薯干、木薯干等的含水 量应不超过13%;棉籽饼粕、菜籽饼粕、向 日葵饼粕、亚麻仁饼粕、花生仁饼粕、鱼 粉、骨粉及肉骨粉等的含水量应不超过12%。
11
霉菌毒素的脱毒
• 物理化学方法?
–方便性如何? –适口性如何?
12
吸附剂法
• 为了减少损失, 很多学者采用一些物质作为霉菌毒素的吸
附剂来处理霉变饲料, 即在饲料中添加可以吸附霉菌毒素 物质, 使毒素在经过动物肠道时不被动物所吸收, 直接 排出体外。例如:甘露低聚糖,水合铝硅酸盐类,膨润土, 蒙脱石等。
粘土类吸附剂是自然矿产
粘土类吸附剂都带负极
15
硅铝酸盐Aluminosilicates
▪ 高岭土(1:1): 水合硅铝酸盐Al2(Si2O5)(OH)8 ▪ 延展性差, 带负极
▪ 沸石粉:水合硅铝酸盐Na2Al2Si3O10.2H2O ▪ 火山灰,可能污染许多矿物质及重金属 ▪ 结构像蜂窝-分子筛, 可吸引大小适当带负极的 分子 ▪ 最常用在滤水器的滤芯
▪ 收获后, 加工, 制造:
▪ 测试所有要使用的原料及成品的霉菌毒素 ▪ 监控加工过程以维持高品质的产品 ▪ 贮存桶及加工设备的定期清理 ▪ 依照GMP程序
2
控制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的办法
▪ 饲喂动物:
▪ 保存产品在干燥干净的表面 ▪ 先进先出 ▪ 贮存桶及饲喂系统的定期清理 ▪ 水槽的定期清理 ▪ 垫料
H2O: 高极性
-
+
+
Af latoxin B1
螃蟹眼状的结构
O
O
O
O
O
OCH3
黄曲霉菌毒素: 唯一带有极性的 霉菌毒素
17
膨润土如何吸附黄曲霉菌毒素
Divalent Interlayer cations
Ca++ or Na+
18
粘土类吸附剂的局限性
▪ 添加剂量高 (1-3%) ▪ 吸附力取决于分子大小及带正价的分子 ▪ 只能吸附带极性的黄曲霉毒素 ▪ 但是也吸附矿物质, 例如锰, 锌, 镁 (Chestnut et al.
NH2
但是还有其他的霉菌毒素
• 黄曲霉毒素
• Alternariol
• Citreoviridin • 桔霉素 • 环匹克尼酸 • 呕吐毒素 • 蛇形菌毒素
• Dicoumarol
• Stachbotryotoxins
• Sterigmatocystin • T-2毒素
• Tremorgens • 玉米赤霉烯酮
9
霉菌毒素的预防2
• 预防: 使用优质防霉剂,预防原料或成品饲 料霉变。饲料防霉剂种类很多,目前使用 最广泛的是丙酸及其盐类(包括丙酸钠、 丙酸钙、丙酸铵和二丙酸铵)、山梨醇及 其盐类、双乙酸钠等是常用的防霉剂。饲 料一旦污染应使用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10
霉菌毒素的控制
1) 物理、化学处理法 2)生物转化法 3)吸附法(霉菌毒素吸附剂)
13
市场上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主要类型
黏土类吸附剂; 酵母细胞壁提取物; 酶解毒剂; 微生物解毒剂; 中草药制剂;
14
粘土类吸附剂
Silicon tetrahedron: SiO44-
Aluminum octahedron: AlO69-
硅及铝 – 地球上最丰富的矿物质
不同的硅及铝组合造成不同的粘土类
19
吸附剂法的缺陷
20
酶法分解霉菌毒素
21
使用酶分解黄曲霉毒素
OO O
OO O
OO
OCH3
黄曲霉毒素 B1
O O
O O
OH O O
OCH3
黄曲霉毒素 B2
O O
O O
OO
OCH3
OH O O
OCH3
黄曲霉毒素 G1
黄曲霉毒素 G2
黄曲霉毒素的结构非常相似, 一种酶就可以分解所有的黄曲霉毒素
22
▪ 膨润土 (2:1): Montmorillonites, Sodium and calcium bentonites (Na,Ca)X(Al,Mg)2Si4O10(OH)2.nH2O ▪ 火山灰类的天然矿产 ▪ 水合钙钠硅铝酸盐 ▪ 延展性比较好,吸水后膨胀 ▪ 增加饲料流动性
16
膨润土如何吸附黄曲霉菌毒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