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11级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A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课程考核雨蒙后

4. 高通量测序技术

时代的改变,同时高通量测序使得对一个物种的转录组和基因组进行细致全貌的分析成为可能, 5. 弱化子和弱化机制 弱化子定义:RNA 合成终止时,起终止转录信号作用的那段DNA 序列。 是在研究大肠杆菌的色氨酸操纵子表达弱化现象中发现的。在trp m RNA 5,端trp 正基因的起始密码前有一个长162 bp 的DNA 序列称为前导区,其中第123~150位核苷酸如果缺失,trp 基因的表达水平可提高6倍。研究发现,当mRNA 开始合成后,除非培养基中完全不含色氨酸,否则转录总是在这个区域终止,产生一个仅有140个核苷酸的RNA 分子,终止trp 基因转录。换句话说,当123~150位序列缺失后,trp 基因转录就不会中途终止,于是基因表达水平提高。123~150位序列终止转录的作用是可以被调控的,如在培养基中完全不含色氨酸,则转录不会终止,这个区域被称为弱化子。弱化作用在原核生物中是相当普遍的,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中已陆续发现不少操纵子都有弱化现象。 《添加》1.C 值:通常是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 的总量,以每细胞内的皮克数表示。 2.冈崎片段:是在DNA 半不连续复制中产生的长度为1000~2000个碱基短的DNA 片 段,能被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DNA 链 二、判断题 (共8题,2分/题,共16分) 1、在原核生物复制子中用DNA 聚合酶I 完成DNA 合成和缺口补平。(×) 2、RNA 干扰包括siRNA 和miRNA 诱导的基因表达抑制。(√) 3、许多转录因子是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4、siRNA 和miRNA 都依赖Dicer 酶的加工,是Dicer 的产物。(√) 5、高纯度的DNA 的OD 值(A260/A280)值应介于1.6-1.8之间。 (√)

6、一种tRNA对应一种氨基酸密码子。(×)

7、DNA后随链复制过程中需要RNA引物,RNA引物的降解是通过RNaseH实现的。(×)

8、伴侣分子主要负责新生肽链的折叠和转运。(×)

三、简答题(共5题, 8分/题,共40分)

1.描述DNA如何排列在染色体上以及该排列方式的生物学意义?

答:双螺旋排列

生物学意义:

(1)DNA分子是两条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在外,碱基在内,垂直于螺旋轴。两链的碱基以氢键结合。互补配对方式:G=C,A=T.排列稳定。

(2)生物体遗传信息能够稳定保持并进行复制与传递,不断产生新的个体。

2.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

中心法则:在DNA结构提出之后,1957 年F.H.C.克里克最初提出的中心法则是: DNA→RNA →蛋白质它说明遗传信息在不同的大分子之间的转移都是单向的,不可逆的,只能从DNA 到RNA(转录),从RNA 到蛋白质(翻译)。这两种形式的信息转移在所有生物的细胞中都得到了证实。1970 年H.M.特明和D.巴尔的摩在一些RNA 致癌病毒中发现它们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过程是先以病毒的RNA 分子为模板合成一个DNA 分子,再以DNA 分子为模板合成新的病毒RNA。前一个步骤被称为反向转录,是上述中心法则提出后的新的发现。因此克里克在1970 年重申了中

心法则的重要性,提出了更为完整的图解形式。

3.在 DNA 复制过程中,前导链和后随链是如何合成的?

答:以M13噬菌体为例。其基因组为单链正DNA。先以单链正DNA为模板合成负链,形成复制型DNA。再把正链切开,在正链3'末端延伸,形成新的正链(前导链)。SSB蛋白从正链5'末端开始结合,使正链从5'末端与负链分开。正链延伸,形成连续的多拷贝的正链。然后正链酶切,形成单拷贝的单链正DNA。此例中没有后随链了。一些质粒则还有下文。酶切形成的单拷贝的单链正DNA,环化。在以此为模板,合成负链(即后随链)。大概就是先前导链,再后随链。

实际上,这里的后随链并不是像染色体上DNA后随链一样,一段一段合成,再连起来。DNA环化后,后随链也可一气呵成。

4.核酶的结构特点和种类

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核酶又称核酸类酶、酶RNA、核酶类酶RNA。它的发现打破了酶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

特点:与一般的反义RNA相比,核酶具有较稳定的空间结构,不易受到RNA酶的攻击。更重要的是,核酶在切断mRNA后,又可从杂交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它的mRNA 分子。

种类:天然核酶可分为四类:(1)异体催化剪切型,如RNaseP;(2)自体催化的剪切型,如植物类病毒、拟病毒和卫星RNA;(3)第一组内含子自我剪接型,如四膜虫大核26SrRNA;

(4)第二组内含子自我剪接型。利用反义技术研制的药物称反义药物。

酵母单杂交技术是一种研究蛋白质和特定DNA序列相互作用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流程即:一、筛选含有报告基因的酵母单细胞株;二、构建表达文库;三、重组质粒转化至酵母细胞;四、阳性克隆菌株的筛选。

四、论述题(共2题,12分/题,共24分)

1.简述原核生物基因组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①真核细胞具有由染色体、核仁、核液、双层核膜等构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核膜、核仁,故无真正的细胞核,仅有由核酸集中组成的拟核。

②真核细胞的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而原核细胞的转录与蛋白质的合成交联在一起进行。

③真核细胞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等细胞器,原核细胞没有。

④真核生物中除某些低等类群(如甲藻等)的细胞以外,染色体上都有5种或4种组蛋白与DNA结合,形成核小体;而在原核生物则无。

⑤真核细胞在细胞周期中有专门的DNA复制期(S期);原核细胞则没有,其DNA复制常是连续进行的。

⑥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是原核细胞所没有的。

⑦真核细胞有发达的微管系统,其鞭毛(纤毛)、中心粒、纺锤体等都与微管有关,原核生物则否。

⑧真核细胞有由肌动、肌球蛋白等构成的微纤维系统,后者与胞质环流、吞噬作用等密切相关;而原核生物却没有这种系统,因而也没有胞质环流和吞噬作用。

⑨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为80S型,原核生物的为70S型,两者在化学组成和形态结构上都有明显的区别。

⑩真核细胞含有的线粒体,为双层被膜所包裹,有自己特有的基因组、核

酸合成系统与蛋白质合成系统,其内膜上有与氧化磷酸化相关的电子传递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