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

合集下载

阜阳市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

阜阳市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

阜阳市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王悦李庭奇闫旭宫贺喜史飞牛东(阜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阜阳236000)摘要为了科学、准确评价玉米品种整体表现,通过对17个玉米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产量等指标分析,以及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分析,进而对玉米品种表现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全生育期相差较小,最短100d,最长105d,二者相差5d,生育进程基本一致,在试验点均能正常灌浆、成熟,且收获时间对下茬作物播种没有影响。

榜玉100、G2183、瑞华玉288、烟玉604、百玉5875、明天760、烟玉601在本次试验中整体表现优秀,建议推广种植。

关键词玉米;品种;性状;产量;隶属函数;安徽阜阳中图分类号S513.0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21-0023-04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21.00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阜阳市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常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930mm左右,气候较为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农业种植模式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主,属于一年两熟地区,也是黄淮海夏玉米最大的集中产区之一。

玉米是阜阳市第二大粮食作物,2021年种植面积达到26.9万hm2,占阜阳市粮食播种面积的28%,占安徽省玉米播种面积的21%,仅次于宿州市、亳州市。

从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坚守住“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到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现粮食生产连年增产,再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稳面积、攻单产、多增产,守好三农“基本盘”,在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大方向下,农业生产上选择丰产、稳产、优质、综合表现好的作物品种十分重要。

为了推进玉米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扩大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玉米品种推广面积,本试验按照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开展的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项目,选择结合阜阳市实际情况征集、筛选出来的参试玉米品种,采取统一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方式,通过分析各参试玉米品种农艺性状、抗性和产量表现,同时结合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参试玉米品种多个性状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参试玉米品种作出评价,筛选出在阜阳地区种植表现较好的品种。

12个玉米新品种(系)夏播展示比较试验

12个玉米新品种(系)夏播展示比较试验

12个玉米新品种(系)夏播展示比较试验作者:程相国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0年第11期社旗縣位于豫西南南阳盆地东缘,年均降水量为808 mm,年日均气温14.7 ℃,属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县域耕地面积84 267 hm2,夏玉米种植面积42 000 hm2左右,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宜玉米高产种植。

为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多抗夏玉米接班当家品种,特开展了该项12个玉米新品种(系)的展示比较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参试品种先玉048、示范6号、示范7号、示范8号、示范9号、先玉1650、先玉1550、登海605,均由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提供;参试品种秋乐618、郑单958(ck),均由河南秋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参试品种中农大678、洛玉16,均由北京华伟农业有限公司提供。

(二)方法试验设在社旗县兴隆镇腰庄村委米其营自然村农户杜龙堂责任田。

土壤肥力监测结果:有机质质量分数16.8 g/kg,速效氮78 mg/kg,五氧化二磷24.6 mg/kg,氧化钾102 mg/kg,pH值6.2。

前茬小麦6月1日收获,产量8250 kg/hm2。

试验田夏玉米于6月7日播种。

试验共参试12个玉米品种(系),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1次重复,每个处理区长111.2 m,宽6 m,折合面积0.067 hm2。

选用“豪丰”牌玉米播种机种肥异位同播。

随播种底施氮磷钾含量为22-8-10的“天脊”硝酸磷钾750 kg/hm2。

种植方式,等行距60 cm,每品种播10行。

种植密度以品种适宜密度而定60 000~75 000穴/hm2,每穴1粒,穴距22~28 cm。

试验田于6月20日喷施杀虫剂防治食叶食心害虫1次,选用12.5%氯虫苯甲酰胺300 mL+2%阿维菌素乳油150 mL+水450 kg/hm2喷施心叶,玉米生长期中于6月25日喷施苗后除草剂(玉净,行间喷药)化学除草1次。

试验田于7月23日和8月16日抗旱浇水1次,井水雾管喷浇,灌水量约600m3/hm2,保护了试验田玉米的正常生长。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

河南农业2021年第1期(上)(三)不同品种产量结果分析由表3可知,区组间F 值在0.05和0.01显著水平上均比处理间要高,组间变异大于组内变异,说明12个品种间的差异是由于品种因素造成的。

28 709.97 12 927.21 41 886.08区组间处理间误差总变异11.00 22.00 35.002 610.00 587.602.263.184.44ABB ABABABC AABC AB F H I Jabc c bcabc abcd acd abf h i j郑麦369伟隆169洲元9369周麦30(CK )7071637239.70 38.03 39.23 39.5236.11 38.4435.55 38.05 39.2536.8635.5834.02济麦4号丰德存麦5号郑麦366郑麦379周麦32新麦26郑麦158郑麦119郑麦369伟隆169洲元9369周麦30(CK )562.42 542.38 534.85 528.55 526.34 521.87 510.18 500.53 501.78 478.24 478.462345678910121157.5956.52 51.50 51.33 55.57 50.58 50.10 51.53 49.00 48.7846.4256.42 54.32 52.75 51.33 51.26 54.83 52.41 49.09 52.80 43.90 45.28 ab abc abc abc abc bcd cd cd cd d d54.71 51.87 56.20 55.91 51.07 51.15 50.55 49.55 48.74 50.80 51.83AB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BC BC C CLIANGZHONG LIANGFA良种良法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河南农业2021年第1期(上)浮剂70 mL 用药2次后7 d 防效达87.91%,用药2次后14 d 防效达92.38%,优于对照药剂。

2018 年南阳市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总结

2018 年南阳市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总结

2018 年南阳市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总结作者:冯浩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第3期为加快南阳市玉米品种更新换代,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发展,确保全市粮食生产稳定安全,按照南阳市农业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南阳市宛城区种子技术服务站特在全区进行全市玉米新品种集中示范展示试验,进一步对展示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其他特征特性进行综合比较鉴定,对表现优良、适应南阳市生态气候和生产条件的玉米新品种的生长规律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总结,提出品种的生产利用与布局意见,加大玉米优良新品种展示宣传和示范推广力度,加速高产、稳产、多抗、优质玉米优良品种的推广利用面积。

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概况本试验地位于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周营村,土壤为砂姜黑土。

经南阳市土肥站测定,土壤中全氮质量分数1.31%、速效磷19.5?mg/kg、速效钾128?mg/kg、有机质1.41%。

地力均匀,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肥力中上等,交通便利,前茬作物为小麦。

(二)试验地设计采用顺序排列,不设重复。

以郑单958为对照,每品种设1个小区,根据品种特性试验每667?m2设4000株和4500株2个密度组,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每小区长18.52?m、宽10.8?m。

试验地中间留走道1?m,四周设外保护行4行。

(三)田间管理及观察记载6月7日结合旋耕整地每667?m2施沃夫特配方肥(25-10-5)50?kg作底肥,每667?m2施2?kg“地虫净”做好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6月8日规划,6月11日播种。

每品种小区备种1.5?kg,采用播种器人工双粒点播,每播完一个品种清仓后再装另一个品种进行播种,直至15个品种全部播完,试验地四周播其他玉米品种做外保护行,播种工作当天完成。

6月13日浇蒙头水1次,7月16日追施尿素12.5?kg/667?m2,7月 20日用颗粒剂丢心防治玉米螟。

8月12日浇水1次,试验田间项目记载严格按照《玉米试验记载标准》进行。

辽宁省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回顾与展望

辽宁省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回顾与展望

辽宁省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回顾与展望李 静1 史鸿儒1 李 鹏1 温 浩1 徐长成2(1辽宁省种业发展中心,沈阳110034;2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沈阳110123)摘要:辽宁省以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项目为重要支撑,构建覆盖全省主要生态区的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网络,完善玉米品种跟踪评价体系,科学公正推介玉米新品种,一大批优异品种在辽宁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品种更新更换速度由8~10年缩短到3~4年,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提高到46%。

对辽宁省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全面总结了工作的主要成效和经验,查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展示示范网络、建立跟踪预警评价体系、加强宣传推广服务等建议。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玉米是辽宁省第一大作物,播种面积、总产量、消费量均居全省首位,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

为发挥良种在玉米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辽宁省积极开展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即通过征集、引进育种单位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种植,规范试验管理、组织田间观摩、科学跟踪评价,进一步验证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稳产性及抗逆性,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向社会推介新品种的过程。

示范要求集中连片,面积较大,主要测试品种增产潜力,总结良种良法良机配套技术;展示面积要求较少,主要是筛选适宜当地可以扩大示范的品种,要求田块和栽培技术的统一性,示范是推广的基础,展示是示范的基地[1]。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辽宁省种业发展中心(原辽宁省种子管理局)积极申报农作物展示示范项目,争取项目资金,建设省级展示示范中心,引领带动各市建立展示示范分中心,构建覆盖全省主要生态区的玉米品种展示示范网络,完善玉米跟踪评价推广体系,科学公正推介玉米新品种。

东单6531、东单1331、良玉99、宏硕899、丹玉405、辽单565、铁研58等一大批优异玉米品种在辽宁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 年阜阳市夏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

2021 年阜阳市夏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 ,2022,28(09)基金项目: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种业专项。

作者简介:牛东(1977—),男,安徽阜阳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2-01-262021年阜阳市夏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牛东李庭奇闫旭王悦宫贺喜(阜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阜阳236000)摘要:该文简要介绍了阜阳市夏玉米生产自然条件,阐述了2021年阜阳市夏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试验的组织实施情况,探讨了阜阳地区2021年夏玉米全生育期气候对展示试验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参试新品种的产量表现、抗性表现,提出了在阜阳市域内推广应用建议,期望推动该区域玉米新品种推广应用和更新换代。

关键词:阜阳;夏玉米;新品;产量;抗性;气候;推广应用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2)09-0098-05阜阳市是黄淮海夏玉米最大的集中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超过安徽省的1/3,玉米新品种都想在此拥有最大推广面积,历史上掖单2号、农大108、郑单958、隆平206推广高峰皆占阜阳市种植面积的50%以上,近几年阜阳市域内夏玉米单品种种植面积都在3万hm 2以内,通过审定的新品种过多,给推荐主栽品种带来困难。

为推进玉米育种成果转化,加快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玉米新品种推广应用,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1年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阜阳市实际情况,阜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21年3月19日下发了《关于征集2021年玉米展示示范品种的通知》,共征集夏玉米品种30个,选择在阜阳市中部颍泉区凡营村实施2021年阜阳市夏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

1阜阳市玉米种植条件1.1气象条件阜阳市地处东经114°52′~116°30′、北纬32°24′~33°35′,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西部,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

17个鲜食甜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

17个鲜食甜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19期粮食作物17个鲜食甜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梁思维黄德文周富亮陈俊全黄显良姜先芽*(阳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阳江529500)摘要为加快甜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加大鲜食甜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力度,筛选出适宜广东阳江地区及相似气候特点地区种植的优良鲜食甜玉米品种,对新美甜814等17个鲜食甜玉米品种开展了展示试验,并对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性、果穗和产量等性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新美甜814、新美甜658、江甜012、沪甜21、华美甜28号、粤甜26号、仲鲜甜102这7个品种的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阳江及相似气候特点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鲜食甜玉米品种。

关键词甜玉米;品种试验;产量;阳江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9-0001-05甜玉米是由普通玉米突变形成的特用玉米类型[1]。

甜玉米籽粒胚乳在乳熟期含糖量高,具有营养丰富、口感清甜爽脆、风味独特、适口性好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2-4]。

广东是我国甜玉米的主产区之一,也是甜玉米的主要消费区[5]。

阳江地处粤西,是广东省甜玉米主产区,其光温资源丰富、雨量充沛、高温高湿,对玉米品种的适应性要求较高。

阳江市种植鲜食玉米已有多年历史,目前存在品种老旧、产量和品质较低等问题[6]。

为满足当前对高产优质鲜食甜玉米品种的需求,加快鲜食甜玉米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本研究通过对新美甜814等17个鲜食甜玉米新品种开展展示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在阳江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为当地种植鲜食甜玉米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设在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白沙街道白沙试验基地,海拔21m,土质为红壤,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均匀,前茬作物为蔬菜。

阳江市属亚热带气候,海洋性气候明显。

1.2试验材料参试甜玉米品种共17个,分别来自11家单位,其品种名称及供种单位详见表1。

表1参试品种及供种单位序号1 2 3 4 5 6 7 8 9参试品种粤甜26号粤甜29号金银粟6号华美甜9号华美甜28号仲鲜甜102新美甜814新美甜658珠玉甜1号供种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华农大种业有限公司广东华农大种业有限公司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鲜美种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鲜美种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天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序号1011121314151617参试品种江甜033江甜012万鲜甜330佛甜10号泰鲜甜2号国悦甜1号金银918沪甜21供种单位广东菰稻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菰稻科技有限公司万农高科集团有限公司佛山科技学院广州市番禺绿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绿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基金项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农业科研类及技术推广示范类项目(粤财农〔2023〕189号);省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项目(阳科通〔2023〕39号);阳江市农作物良种良法技术推广(阳财农〔2023〕6号)。

盐津县2022年玉米新品种区域性展示试验报告

盐津县2022年玉米新品种区域性展示试验报告

盐津县2022年玉米新品种区域性展示试验报告摘要:为加大玉米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力度,科学筛选适合盐津不同海拔地区推广的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进一个加快玉米品种更新换代,推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关键词:盐津县;玉米新品种;试验报告在市农科院的关心支持下,通过提供玉米新品种、安排试验资金、加强技术指导等措施,盐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学指定实施方案,精心布局试验地块,加强田间管理,有效保障了整个试验的有序开展,目前整个试验已经测产验收结束,现对整个试验的实施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地点试验地块选择在盐津县庙坝镇民政村(海拔578.5米)二、试验品种参试品种共12个,包括昭黄14号、富华970、昭黄12号、联研969、昭黄20号、昭黄18号、昭黄22号、昭黄24号、富华22号、昭21-3、昭21-17、盐墨23(对照,本地主栽白粒型)。

三、试验设计整个试验不设重复,每个品种试验种植面积为66㎡,品种种植地块为同一地块,试验品种布局按照等高线布局,塘距为0.4m、行距为1m;播种方式为点播,每塘2株,密度为1666塘/亩(3332株/亩);播种时间为2021年4月16日。

四、施肥及病虫草害防治(一)施肥情况基肥:亩用氮磷钾12:6:7的复混肥40kg、普钙20kg、清粪水1500kg进行塘施。

追肥及中耕管理:出苗后25天,亩用尿素6kg兑清粪水1000kg进行塘施,并进行中耕除草;拔节期亩用氮磷钾15:15:15的复合肥15kg、清粪水1000kg 进行塘施,并进行第二次中耕管理;抽穗期亩用尿素20公斤并用塘施。

(二)病虫防治出苗后用辛硫磷乳油防治地老虎(土蚕)2次,间隔期为一周;拔节初期用高效氯氟氰菊脂防治进行粘虫防治。

五、产量及抗病情况分析田间观察记载和测产表详见附件一产量及抗纹枯病等综合情况调查表详见附件二附件一:记载和测产表种植地点:盐津县庙坝镇民政村,海拔:467米;播种日期:4月16日收获日期:9月2日附件二:实测产量及抗病情况见下表六、试验结论从整个试验品种全生育期的长势、抗性、产量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观测,结合试验区的土壤、气候情况,对整个试验品种的总体表现性状做如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在种子公司引进个品种,结合我地区实际情况,整理土地亩进行玉米栽培试验示范,现将栽培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一、试验品种及设置
、筛选个新品种、新甘玉、利民、、九玉,对照当地品种海玉.
、规范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整地与播种:用制动梨捞平做到土地平整细碎,播种密度为株亩.
、播种时间:5月17日
、肥水管理:每亩二铵公斤作基肥,在叶间苗、补苗,叶定苗.结合中耕除草、小培土亩施尿素公斤,播种至出苗很快,苗势很齐,生长茁壮,一个月左右,以达到一米多高苗,经过科学地管理,试验品种田间表现良好,但由于月下旬至月上旬天气大旱苗已成绺,月下旬虽然下了一个月地雨,但后期还是形成了秋吊,由于管理得当比其他品种还是明显高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通过试验测产和综合评估筛选出一批可直接推广种植地优良品种:
、秧矮棒大,每株两棒少,但棒大早熟不需肥地,适宜推广.
、秧高,最高达米,秧杆适宜做食料,也适宜机械收割.双棒需肥水地种植.
、下表就是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