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融资租赁业经验与启示

国际融资租赁业经验与启示
国际融资租赁业经验与启示

国际融资租赁业经验与启示

行业概况

融资租赁(Financial leasing )又称设备租赁( Equipment leasing ) 或

现代租赁(Modernleasing ),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新型交易方式,由于它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在60-70年代迅速在全世界发展

起来,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企业更新设备的主要融资手段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与银行信贷、证券并驾齐驱的三大金融工具之一,在国民经济和市场体系

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融资租赁自从1952年在美国出现后,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对GDP勺贡献率已超过30%成为仅次于商业银行贷款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融资租赁业在世界上以年平均30%勺速度增长,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占有非常更要的地位,在美国,有3,000多家租赁公司,在日本有1,000多家租赁公司。从租赁业市场渗透率1来看,2004年美国达31.1%,加拿大20.2%,英国15.3%,德国9.8%,日本9.3%, 东欧的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也分别达到30.8%、19唏口18.6%,而中国却不到2%

业务领域

国外融资租赁业起步早,发展速度十分迅速,目前基本涉及了各行各业, 各国之间在业务领域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图3- 1 2000年美国融资租赁业涉及的行业分布情况

口运输加总口计算机加总口办公设备

口工业/制造口发电

口材料处理

口电信

口农业

口建筑

口医疗

口其它

租赁业市场渗透率是指租赁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例。

以美国2000年融资租赁业的统计来看,其融资租赁涉及的行业十分广泛,

包括农业机械,计算机、建筑设备、发电设备、工业制造设备、医疗设备、矿产 石油天然气设备、办公设备、电信设备、运输工具等,其中以运输工具(飞机)、 计算机设备,农业机械、发电设备为主。

此外,日本租赁业务领域也较广,以计算机设备和运输设备(汽车)为主; 英国以生产设备和运输设备(汽车)为主,其它行业也占一定比重。

市场规模

截止2000年,据《世界租赁年鉴》统计,全世界租赁成交额 1978年是410 亿美元,1987年是1,038亿美元,2000年达到5,000亿美元,平均每年以 30% 的速度增长。2003年全球租赁总额达4,616亿美元,2004年全球租赁市场投资 规模总额达到5,791.3亿美元,交易量增长率为13.2%,交易量比2003年增长 了近675亿美元。世界几大租赁市场分别各占整个租赁市场的比例为欧洲

41.6%、

北美39. 6%亚洲14.7%、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4%。

图3-2 2004年世界租赁市场份额图 亚洲

15% 其中,北美地区的租赁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总量从 2003年的2,241亿 美元增至2004年的2,407亿美元。其中美国租赁市场年度总量为2,200亿美元, 年度增长率为13.4%,市场渗透率为29.9%,租赁交易量占该国 GDP 的比例为 1.91%。亚洲租赁市场总量为852亿美元,年度增长率为7.1%,其中日本的年度 总量为744.1亿美元,年度增长率为

3.4%,市场渗透率为8.7%。租赁交易量占 该国GDP 的比例为1.73%。

从上述数据表明,亚洲租赁市场发展远远低于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仅占 整个世界租赁市场份额的14.7%。在亚洲租赁市场,中国所占份额仅为2.8%,而 日本所占的比例达87.6%。中国租赁市场年度增长率较高,但租赁总量、市场渗

透率、租赁交易量占GDP 比例都相对较低,与国外租赁市场相比差距悬殊。

其它

3%

澳洲

1%

欧洲 41% 北美

40% ■欧洲■北美 澳洲 其它■亚洲

扶持政策行业配套扶持政策是国外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外融资租赁业扶持政策主要包括:税收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保险政策和市场准入五个方面。

税收政策

直接投资减税允许出租人可以享受所出租设备购置成本一定比例的税收优惠,从而使承租人可以间接得到优惠租金的好处。如美国有《投资减税扣法》,日本有税收扣除政策。

加速折旧允许承租企业对租赁设备采取加速折旧法,以减少其所得税负担。

租金计入成本允许承租企业将租赁设备的租金计入生产成本,以减少其所得税负担。

财政补贴政策财政补贴主要是对政府鼓励发展的项目给予设备租赁津贴,或允许融资租赁公司使用政府政策性基金。如日本对为促进木材供应合理化、煤气服务站布局结构改进、提高畜牧业效率、养殖业高技术设备使用和支持为政府认可的农场主等5 项事业的

设备租赁,提供财政租赁津贴,以降低其租金,使承租人只需交租金扣除补贴后的剩余部分。

信贷政策信贷政策主要是政府通过政策规定,给融资租赁公司提供带有政策性的优惠贷款,或允许其发行租赁基金或债券,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放宽市场准人条件。如日本有“租赁优惠制度”“制度租赁”(政策资金供给制)等政策,规定由金融机构向日本开发银行直接融资,再由开发银行向融资租赁公司提供优惠贷款。韩国有“租赁促进法”,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即发行租赁债券,并简化手续,放宽条件,如一般企业只许发行2 倍于自有资产的债券,融资租赁公司可以发行10 倍于自有资产的债

券。

保险政策

保险政策主要是对融资租赁公司所遭遇的某些特定风险,如政治风险、违约风险等实行政策性的保险,以保障其安全经营。如美国的官方信贷机构“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对跨国租赁公司提供全方位的政治风险保险。美国的“进出口银行”(官方机构)对租赁公司提供出口担保和政治风险、商业风险保险。日本有“租赁信用保险方案” ,规定“小商业信用保险公司(政府的一个专门机构)” 和“租赁公司”签订合约,合约承诺在承租人违约时,付给未付租金的50%给租赁公司;规定中小企业租赁不需找担保人,目前有39 种机械设备运用该方案,规定租赁公司租给风险投资公司的设备,保险赔付率可达到70%。市场准入

各国对融资租赁公司的建立和进入融资租赁市场,有的实行审批制,有的为注册登记制,随着市场的完善,有些国家改审批制为注册登记制,总体趋势是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国际融资租赁业的成功经验

美国

美国是现代融资租赁业的发源地,现代融资租赁业最庞大的市场之一,也是融资租赁业开展最为成功的国家。其行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构成背景:厂商、银行和租赁公司三分天下

截止2000 年底,具有厂商背景的占25%.具有银行背景(银行直接或透过其子公司、附属公司从事租赁业务)的占35%,独立的租赁机构占40%,呈现出“三分天下”的市场格局。

制造商在美国的租赁市场上非常活跃,特别是在计算机、飞机以及建筑机械等行业领域,很多该行业的企业都组建有内部租赁机构或者租赁子公司,如IBM、HP和DELL都有租赁机构或子公司,辅助进行产品销售;

银行通过接入融资租赁业,获得了一种新的资本来源方式,通过对各种类型的设备提供资金融通,银行取得租金收入、手续费、贷款利息等,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三分天下”的市场格局既发挥了厂商专业化服务的特长,又体现了商业银行从事租赁业务的资

金和成本优势,还兼顾了独立的租赁公司在设备选

择的咨询、选定、租后服务的综合性能力

此外,美国独立的租赁机构都有严格的区域市场划分(也少部分全国性的独立租赁公司),一般只为当地市场服务。

融资租赁产品不断创新融资租赁业的很多服务产品,从最简单的融资租赁开始,美国融资租赁业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产品还包括,售后回租、杠杆租赁、转租赁等等,此外还有合成租赁、风险租赁等产品类型。多种租赁产品满足了不同承租人的需要,也带动了美国整个租赁市场的繁荣。

政府优惠政策和完善的法律法规美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如此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政府给予的优惠扶持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包括:(1)出租人投资用于租赁的设备按其购置成本的10%减税,出租人也可将此优惠通过优惠租金的方法转移给承租人。(2 )会

计准则规定,租赁公司计提折旧可以在直线折旧法、双倍余额折旧法以及150% 折旧法中自主选择,呆帐准备金比例自定,允许承租人把租金计入成本。这使得租赁双方应纳税所得减少,从而减少了所得税费用。(3)政府对租赁公司,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业务的租赁公司,提供全面的政治风险保险,进出口银行对租赁公司的对外租赁交易提供综合性的出口信贷、出口担保和政治、商业风险的保险。

美国没有专门的融资租赁法律。但在相关的法律中规定如果承租人违约。出租人有权取回设备(若承租人阻拦则要承担刑事责任)。还可以继续向原承租人或担保人收取所有未付(包括未到期)的租金。美国的信用评价系统发达,出租人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得承租人的资信状况,从而决定是否向其提供租赁服务。融资租赁观念被企业和个人广泛接受

“收益来源于财产的使用而非拥有”这一观念成为美国企业惯有的消费和经营理念,从而推动了美国现代融资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

日本

日本的租赁业诞生于1963 年,从第一家“日本租赁株式会社”的成立起,接着于1964 年成立了东方租赁公司和东京租赁公司。日本租赁业以平均23%的

年增长率持续高速递增,现在超过电力产业,成为当今日本一大设备投资产业。

进入80 年代,日本租赁业务额增长了6 倍,而且保持稳步增长。日本租赁业迅速发展主要有四点成功经验,第一,雄厚的资金支持。日本租赁业的发展资金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如日本的财团和城市银行。第二,配套的法律法规。日本通产省于1970年和1973年先后颁布了两项有助于发展租赁业的法规,使越来越多的大银行、大商社参与了租赁业务。第三,行业协会的协助。1971年10月,经通产省批准,由19家租赁公司发起成立“社团法人租赁协会” ,使得日本租赁业发展更加规范,租赁企业得到了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第四,国际化视野。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业,发端于国内,随着设备技术和资本的输出,以及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和国外设备技术的需要,促使融资租赁业务日益国际化。表现为融资租赁公司走出国门,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日本的东方租赁公司己在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尼、委内瑞拉、智利、斯里兰卡、中国等国家设立了十多家租赁公司。

英国

英国租赁业得以迅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其19世纪70 年代成立的设备租赁协会,

该行业协会起到了整合行业资源,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的作用。它将商业租赁公司、有金融机构背景的租赁公司和作为工业附属机构的租赁公司都组织起来,至1978 年已有会员38 家。该协会的成员企业于1988 年的年成交额达78 亿英镑,超过英国当年设备资本投资额的20%。

法国现代租赁贸易从美国传到法国稍晚于英国。法国的第一家租赁公司成立于

1962 年。对于法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短缺而投资需求殷切,这种可以缓解中长期信贷困难的租赁方式,很快得到企业界的欢迎并迅速发展。即使在80 年代法国经济的萧条期内,租赁业仍然蓬勃发展。租赁在法国被称为信贷委托,属于融资性质,租赁对象以电子计算机和卡车类为大宗,其机构及经营活动受到有关金融法规的管制。

韩国

韩国引进现代租赁的时间在70年代初。1973年在国家发展银行的援助下,创立了韩国产业租赁公司。同年韩国政府实施《租赁产业促进法》,规定租金可作为企业费用开支,从而使租赁业务较快发展。70 年代末,因世界性石油价格和进出口原材料上涨,使出口商品因成本提高而销售困难,资金奇缺导致设备投资大大下降。80 年代后,韩国经济经过调整后,租赁业得到蓬勃发展。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租赁业十分繁荣,2005年租赁额已超过70 亿美元,占新置设备融资的30%,现居世界租赁市场的第8 位。其中以汽车和卡车的租赁业务最为活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