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文言文翻译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及解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及解析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把捕鱼作为职业。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的远近。
(渔人)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渔人非常惊异这个景象。
(渔人)继续向前行船,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消失的地方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透着光亮。
(渔人)离开了船,从洞口进入。
(洞口)刚开始非常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渔人)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
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高兴并自得其乐。
(村里人)看见渔人,于是非常惊讶,问(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渔人)详细地回答了所问的问题。
(村里人)于是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与朱元思书作品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ing)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天空中),江面上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与远山都显现着同样的颜色。
(我乘船)随水流漂浮游荡,任凭船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多里,奇峭的山与奇异的水,就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水都呈碧绿洁白之色,千丈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江底游动的鱼儿与细沙碎石,一直瞧下去,可以瞧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洁白的急流比箭还快,迅猛的大浪像飞奔的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树木,使人瞧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借着山势,争着向上,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与远处伸展。
(群山)都在互相竞争高低,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山峰。
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清越的泉声。
美丽的百鸟相向与鸣,鸣声嘤嘤,与谐动听。
蝉儿长时间地叫个不停,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那些像老鹰飞到天上一样(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瞧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不再想望功名利禄;那些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瞧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就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词句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
急,迅速,又快又猛。
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若:好像。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3.激:冲击,拍打。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及翻译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寒假背诵预科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quǎn)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yí)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jùn)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jīn)者。
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教学提纲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6《小石潭记》柳宗元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词句注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
3.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4.行:走。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鸣,使……发出声音。
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7.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8.伐:砍伐。
9.取:这里指开辟。
10.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
见,看见。
下,向下。
11.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澈。
尤,格外,特别。
冽,凉。
清冽,清凉。
12.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潭)把整块石头当作底部。
以,把。
为,当作。
13.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近,靠近。
岸,岸边。
卷,弯曲。
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
14.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岩,悬崖。
15.翠蔓:翠绿的藤蔓。
16.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文中指小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核舟记》翻译及解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核舟记》翻译及解析《核舟记》魏学洢(明代)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译文 明朝有一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及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就着木头的样子刻成各种形象,各自具有情态。
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大概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高大约有二个黄米粒左右。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开设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可以看到,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涂成了石青色。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6《小石潭记》柳宗元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词句注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
3.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4.行:走。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鸣,使……发出声音。
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7.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8.伐:砍伐。
9.取:这里指开辟。
10.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
见,看见。
下,向下。
11.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澈。
尤,格外,特别。
冽,凉。
清冽,清凉。
12.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潭)把整块石头当作底部。
以,把。
为,当作。
13.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近,靠近。
岸,岸边。
卷,弯曲。
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
14.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岩,悬崖。
15.翠蔓:翠绿的藤蔓。
16.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文中指小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
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
最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古诗翻译汇总
八年级下册翻译资料桃花源记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
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
(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
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
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
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
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
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
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
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
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翻译
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翻译第二十一课与朱元思书(吴均)风尘烟霭全部散尽,天空与山峰显露出同样清澄的颜色。
让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任凭它或东或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水路,奇峭的山峰奇异的流水,天下独一无二。
江水全都呈现出一片青苍之色,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动的鱼和细细的卵石,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湍急的流水快于飞箭,汹涌的江浪势如奔马。
两岸夹峙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耐寒常青的树木。
山依恃地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比远。
争着向高处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峦。
泉水冲击着石块,发出泠泠的声响;好鸟彼此和鸣,织成嘤嘤的谐美旋律。
蝉儿则无休止地鸣叫不停,猿猴则千百遍地啼叫不绝。
在仕途上鹰一般冲天直上的人,望一眼这么美的峰峦就会平息热衷名利的心;整天忙于筹划治理世俗事务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方遮蔽天日,即使白天也像黄昏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会漏下一些光斑。
第二十二课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
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
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
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
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
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
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
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
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
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第二十三课马说(韩愈)世上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是在仆役的手里受到埋没,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课外文言文译文
故鄣县向东三十五里地,有一座青山,悬崖陡峭高峻,山峰直插天际。
青翠的山峦层层叠叠,流水千折百回。
归巢的鸟儿争相飞来,饮水的猿猴成群结队。
秋天清晨的露水凝结成了霜花,女萝覆盖了小路。
风雨交加,天色灰暗,鸡见不到太阳,便慌乱地鸣叫。
悠闲地欣赏这样的景致,确实会让人消除烦恼,怡情养性,有所感悟。
《江天一传》译文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
(他)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侍奉他的母亲,和抚养弟弟天表,有着纯厚的本性。
他曾经对别人说:“一个读书人,不树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没有好文章。
”前朝明末崇祯年间,歙县县令傅岩认为他才学奇异,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
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
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
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像蛇一样蜷伏着,有时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
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叹息,然而天一却捧着书本朗读,和平常一样。
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
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
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
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
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
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
《周易》说:“云跟随着龙。
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启示:这篇根据典籍和传说写的杂感,用意很明显:作者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说明了圣君与贤臣之间的关系,即圣君是要依靠贤臣建功立业,贤臣又要仰仗圣君的识拔才能荷重行远,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通篇只就龙与云的关系着笔,从一个“灵”字着眼,所无一句点明本旨,可处处扣题。
含蓄而又生动形象的写法,使行文委婉曲折,起伏跌宕,读来意味深远。
“龙”与“云”相互依存,形象说明了圣君与贤臣相互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文言文翻译邹忌身高有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
(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端详着镜子(里自己的形象),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比不上您美。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认为不如(徐公美);(又)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形象),更(感觉)远不如(徐公美)。
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说:“我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说我美,(是因为)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想要有求于我。
”(邹忌)于是上朝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
(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的王后嫔妃和亲信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满朝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
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发布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诫寡人的,得中等奖励;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寡人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
”命令刚刚下达时,大臣们都来进谏,宫廷里像集市一样(人来人往);几个月以后,有时候间或有人进言;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和魏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汉文帝的后六年,匈奴大举入侵。
于是(文帝)任命宗正刘礼为将军,驻军霸上;(任命)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棘门;任命河内太守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用以防备匈奴。
皇上亲自去慰问犒劳守军,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皇上的车队)长驱直入,(两军营)将士高接远送。
随后,(皇上的车队)前往细柳营,军营将士都身披铠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刃,挽弓搭箭,(戒备森严。
)天子的先行卫队来到军营前,(却被拦住)不得进入。
先行官说:“天子将要驾到。
”军门都尉说:“周将军有令:‘军营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过了不久,皇上来到军营前,也(被拦住)不得进入。
于是,皇上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给周将军:“我要进军营慰劳三军。
”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让皇上的车队进来)。
守营门的官兵对随从的车队说:“周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的车队按住缰绳慢慢前行。
来到营中大帐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盔甲在身,末将就不跪拜了,请允许我行军礼拜见皇上。
”天子被感动了,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周亚夫表示敬意),并命人宣告:“皇帝敬重、慰劳将军。
”礼仪完毕即离去。
出军营大门后,随从的大臣们都十分惊愕。
文帝说:“啊!这才是真将军啊!先前(看到的)霸上、棘门的军队,简直像儿戏一样,其将士必定会遭袭击而被俘虏。
至于亚夫,岂能被侵犯?”(说罢)连连称赞不已。
(一)《孙权劝学》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如今执掌大权,管理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太多为借口推辞。
孙权说:“我哪里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做博士呀!不过是要你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往事罢了。
你说事务多,谁能像我(有那么多事务)?我经常读书,自认为(读书对我)大有教益。
”吕蒙这才开始从师学习。
(后来)等到鲁肃来寻阳,跟吕蒙交谈讨论,(鲁肃)大吃一惊说:“(从)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看),(你)不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该重新刮目相待。
兄长怎么认识事务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就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并与吕蒙)结为朋友,随后告别。
(二)《祖逖北伐》当初,范阳人祖逖年少时就胸怀大志。
(他)与刘琨同为司州主簿(时),同睡(一处),半夜听到鸡叫,(就)踢醒刘琨,说:“这并不是不好的声音!”于是就起床舞剑。
(后来)等到西晋末年中原沦陷,北方知名人士纷纷南渡到江南避乱,左丞相司马睿派他做军咨祭酒。
祖逖居住在京口,集合勇猛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王朝的战乱,不是因为皇上昏庸无道而(导致)百姓怨恨反叛,是由于皇亲宗室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从而让戎狄乘虚而入,屠戮中原。
如今,沦陷区的人民已遭残害,人人想着自己奋起反抗。
大王如果能任命将领出师(北伐),派像我这样的人统率他们来收复中原,(那么,)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听到消息就起兵响应的一定大有人在。
”司马睿向来就没有北伐的志向,(于是)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给千人的军饷、布三千匹,(但是)不供给铠甲武器,让(祖逖)自行招募。
祖逖统率他的百余家世族武装北渡长江,(船到)江心,(祖逖)击打着船桨发誓说:“我如不能(驱逐戎狄)肃清中原而再渡(江南)的话(……),有大江作证!”(渡江后祖逖)就把部队驻扎在淮阴,起炉炼铁、铸造兵器,招募到二千多人而后进兵北伐。
公输盘为楚国打造云梯之类的(登城)器械,造成后打算用来攻打宋国。
墨老夫子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齐国起身,走了十天十夜来到(楚国国都)郢会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见教呢?”墨子说:“北方有人欺侮我,希望依靠您去杀了他。
”公输盘很不高兴。
墨子说:“请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决不杀人。
”墨子起身,(向公输盘)拜了两拜说:“请允许我解释这件事。
我从北方听说您(为楚国)打造云梯,打算用来攻打宋国。
宋国有什么罪?楚国土地有余而百姓不足,葬送不足的(百姓性命)而争夺有余的(土地),(这)不能说是聪明;宋国无罪而攻打它,(这)不能说是亲善友爱;(您)知道(这道理)却不(向楚王)据理力争,(这)不能说是忠诚;攻宋却不能取胜,(这)不能说是强大。
(自称)坚守道义,不杀少量的人却屠杀众多的人,(这)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公输盘承认墨子的话有道理。
墨子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公输盘说:“不可以。
我已经对楚王讲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墨子说:“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楚王呢?”公输盘说:“好的。
”墨子拜见楚王,说:“设想有这样一个人,他舍弃自己的彩饰蓬车,邻人有破车子却想把它偷来;舍弃自己华美的丝绸衣服,邻人有粗布短衣却想把它偷来;舍弃自己的美味饭菜,邻人有米糠酒糟之类粗劣食物却想把它偷来。
这是怎样一个人呢?”楚王说:“(这人)一定是有偷窃的毛病。
”墨子说:“(如今)楚国地方方圆五千里,宋国土地方圆(不过)五百里,这犹如彩饰蓬车与破车相比。
楚国有云梦大泽,到处是犀牛麋鹿,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鼍多得天下无比,宋国是连野鸡、兔子和鲋鱼都没有的地方,这犹如美味饭菜与米糠酒糟之类粗劣食物相比。
楚国有高大的松树、梓树、黄楩木和楠木、樟树,宋国却没有大树,这犹如华美的丝绸衣服与粗布短衣相比。
我认为(大王派)兵将攻打宋国,与上面所说的那个人的情况是同一类(性质)的。
”楚王说:“(你说得)很好。
虽是这样,公输盘(已经)为我造了云梯,一定能攻取宋国。
”于是,(墨子又)见公输盘。
墨子解下腰带(围起来)作为城池,用木片作为器械。
公输盘多次运用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多次抵御住(他的进攻)。
公输盘攻城的器械招数全施展尽了,而墨子的抵御之术还有绰绰有余。
公输盘折服了,却又说:“我知道用什么(方法)对抗你了,我不说。
”墨子也说:“我知道你用什么(方法)对抗我,我(也)不说。
”楚王问(墨子)其中的缘故。
墨子说:“公输先生的意思不过是想杀掉我。
杀掉我,宋国没有人能守城,就可以攻破了。
可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带着我的守城器械在宋国的城上等待楚国楚国的入侵了。
即使杀掉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守卫者)。
”楚王说:“很好。
请允许我不攻打宋国了。
”(一)采薇想当初,我出征时,柳枝摇曳。
看今朝,我归来时,大雪纷飞。
一路上,步履艰难,又渴又饥。
内心里,无限伤感,有谁理会!(二)十五行军征十五少年参军出征,八十老翁才得还乡。
路遇同乡便把话问:“我的家中还有谁人?”“且看远处那是您家,坟墓相连松柏混杂。
”野兔乱窜出入狗洞,野鸡乱扑飞上房梁。
野生谷子长满庭院,野生葵菜布满井沿。
舂罢谷子拿来煮饭,采摘葵菜拿来做羹。
羹饭全熟端将出来,举目无亲与谁共享?步出庭院向东张望,悲从中来泪满衣裳。
(三)诉衷情想当年万里驰骋为了寻求拜将封侯,单枪匹马戍守梁州。
梦里攻守关城,梦醒知道身在何处?往日的华贵戎装早已是尘封破败。
胡虏还未消灭,鬓角先洒秋霜,眼泪白白地淌流。
这一生谁能预料,一心一意抗故在天山,如今却要老死在水乡!(四)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什么地方看得见中原?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古往今来,有多少国家兴亡绝续,久远悠长,只有长江滚滚东流,无穷无尽。
孙权风华年少,统率千军万马,占据东南坚持抗争。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刘备。
“生个儿子就要像孙权一样。
”(五)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呀,唢呐,别看你吹的曲子短,调门却很大。
来往的官船穿梭如织,杂乱如麻,全仰仗你这喇叭来抬高身价。
当兵的听了愁眉不展,老百姓听了担惊受怕。
哪还顾得分辨大官小官,是真是假?眼见得这喇叭,吹得这家破产那家遭殃,只吹得河水干枯鹅飞走,黎民百姓家破人亡!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七单元文言文翻译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
(有一天,他划着船外出打鱼,)沿着小河往前走,忘了走了多远的路。
忽然遇上一片桃树林,小河两岸几百步内(全是桃树),中间没有其他树,(树下)绿草如茵,香气袭人,(风一吹来)桃花纷纷落下。
渔人觉得非常奇怪,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尽头。
(他找到)林子的尽头,(发现这里)有一座山,就是小河的源头。
山脚下有一个小洞,隐约好像有点亮光。
(渔人)就扔下船,从这个小洞走进去。
(小洞)刚开始特别狭窄,仅仅够一个人通过。
(他)又走了几十步,(发现一下子就)开阔敞亮了。
(只见这里)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周围)有肥沃的田地、明净的水塘,(房前屋后)桑竹环绕,田间的小路纵横交错,(村里不时传来)鸡鸣狗叫的声音。
人们来来往往,在田间耕作,男男女女穿的衣服,都和外面的人一样,老老少少都自由自在,逍遥快乐。
(桃花源中的人)看到渔人,,竟十分吃惊,问(他)从哪里来,(渔人)仔细地回答了他。
(他们)便邀请(渔人)回到(他们)家中,摆酒杀鸡做饭(招待他)。
村里(其他人家)听说有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祖上躲避秦朝时的动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就跟外界的人隔绝了。
(他们)问现在是哪一朝,(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和晋了。
这个人一一给(他们)说了自己知道的,(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