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公开课 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老王》 教学设计(优秀7篇)

《老王》 教学设计(优秀7篇)

《老王》教学设计(优秀7篇)《老王》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2、能力目标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3、德育目标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教学难点: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的爱心,理解本文的主旨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入新课听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1、了解作者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解释下列词语4、本文中老王的职业(身份)是什么?三轮车夫三、整体感知,走进老王1、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为这个车夫撰文的?愧怍2、为什么说老王是不幸的呢?你从文中读出了老王的哪些不幸?单干户、有眼疾、蹬三轮、居破屋、无依靠。

3、这样一个不幸的人,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善良:半价送冰、免费送人、病中送物(老实厚道、心地善良、为他人着想,知恩图报)四、合作探究,品味老王作者选取了这么多材料描写老王,记述最详细的是哪一件事?读这一部分,画出你认为描写老王的精妙语句,看看作者要通过这些描写突出什么?学生自由找语句赏析,品味老王的善四、深入探究,突破重难点1、杨绛一家究竟做了什么,竟让老王用尽生命最后的力量来关心回报他们?照顾他生意、再客气也要付给他报酬、送香油和鸡蛋不让白送、关心他生计、女儿送他鱼肝油2、作者一家对老王如此照顾,为什么老王去世后,会产生愧怍之情呢?作者觉得对老王关心不够3、在社会生活中,应愧怍的仅是作者吗?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呼声?关爱、善待不幸者五、拓展延伸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老王”一样生活境况的人,你将如何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学生各抒己见六、知识反馈1、《老王》的作者是,她的丈夫是我国著名学者和作家,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小说《》。

2、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的小胡同②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的小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优秀5篇《老王》教案篇一品读课。

本文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看似平淡之中含有作者深深的感慨。

本设计试图从“品”的角度来领会文章语言的表现力及其厚重的人文内涵。

一、阅读课文,漫谈感受二、介绍背景,加深体验1、介绍如下背景资料:⑴解放初期相关资料;⑵文革期间相关资料。

2、结合背景资料分析老王的性格特点:“苦”与“善”。

三、教师引导,品读课文1、思考:文章除了所叙之事本身而外,哪些词句能表现出老王的“苦”与“善”?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⑴有直接表现的,如“此外没有什么亲人”、“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⑵有含蓄其中的,如“荒僻”、“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2、思考:哪些词句能表现出“我”对老王的关切、感激?⑴有直接表现的,如“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⑵有含蓄其中的,如“强笑”、“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3、完成“研讨与练习”题二。

四、朗读回味,归纳主题《老王》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把握老王形象。

2、体会人间真情,以善良对待善良。

3、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最令我感动的是哪件事?赏析。

送鸡蛋香油。

读读这一段,体味一下感人的情节、精彩的描写、生动的语句,然后把你的感悟说给大家听。

静静地想一想,这段文字为什么会如此打动我们?然后按我们平时的作法,这样进行:就是读问说写。

就是读出认为有价值的片断然后提出问题,其他同学也可以问,再说感受、最后默写字词。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地镶嵌在门框里。

”谁来问?你自己问。

“镶嵌”换成“站立”怎么样?打门的打,换成敲,好吗?“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的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他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只说:“我不吃。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老王》教案4篇

《老王》教案4篇

《老王》教案4篇《老王》教案篇1一、教学设想本课预计分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完成文学作品第一个层面的解读,即对文本的内容、思想情感作一整体梳理;第二课时完成文学作品第二个层面的解读,即对文本的语言、结构以及组织材料等方面的写作特色进行品味学习。

两课时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

前者是后者的铺垫,侧重于文,把握内容的同时应重视人文思想的熏陶;后者是前者的深入,侧重于语,品味习作特色的同时应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

(如果学生程度不够,第一层面的解读可考虑分为两课时进行。

)二、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及思想情感,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二)教学侧重体会人物特点与琐碎叙事之间的相互关系。

叙事表达出人物特点,叙事服务于人物特点。

(三)课堂预设1、新课导入说说自己身边最苦的人。

(职业、生活条件、身体状况)2、研读老王之苦(1)随机朗读(14)自然段;(2)讨论老王之苦:生活艰苦精神凄苦[设计说明]先结合导入讨论老王生活之苦:职业蹬三轮身体残疾生活塌败小屋再追问老王精神之苦:孤独、无亲、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3、研读老王之善(1)默读(522)自然段;(2)讨论老王的品质:善良朴实[设计说明]体现教学侧重,引导学生概括老王品质,寻找文本依据,通过对老王送冰,送人,送香油、鸡蛋等叙事的深入研究,理解老王的善良、朴实,应随机结合学生回答品味__细节的传神之处。

可设计感性题目如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之类。

4、梳理我一家之善,领悟文本思想感情(1)讨论:我一家的善良都表现在何处?(2)讨论:老王死后,作者认为自己对老王这样关爱够了没有?(3)结论:呼唤周围的人对苦人、弱者更多一份关爱。

[设计说明]老王的善良都是通过我和老王的交往展开的,所以,在前一环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应当很快梳理出:我与老王闲聊;女儿送鱼肝油;坐车照顾老王生意;关心老王生活;不白吃老王送的东西等事例。

《老王》的教案(3篇)

《老王》的教案(3篇)

第1篇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和敬意。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底层人物,关心弱势群体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和敬意。

2. 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老王》这篇课文吗?请简要介绍一下课文内容。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本文讲述了作者与老王相识、相知的过程,展现了老王勤劳、善良、不幸的形象。

二、课堂阅读1.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理解文章结构和重点语句。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找出关键句子,如:“他见我可怜,常常给我便宜货”、“他对我非常关心,生怕我受到伤害”等。

三、讨论分析1. 提问:作者对老王有什么情感?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作者对老王充满同情和敬意。

3. 提问:为什么作者会对老王有如此情感?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老王勤劳、善良、不幸,让人感动。

四、拓展延伸1. 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弱势群体值得我们关注?2.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3. 教师总结:我们应该关注弱势群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五、写作练习1. 让学生以“关注弱势群体”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修改作文。

六、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和敬意。

2. 强调关注弱势群体的重要性。

七、布置作业1. 课后阅读《骆驼祥子》,了解老舍的写作风格。

2. 收集关于弱势群体的资料,为下次课堂讨论做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老王》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老王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文《老王》教学设计(优秀6篇)

课文《老王》教学设计(优秀6篇)

课文《老王》教学设计(优秀6篇)《老王》教案篇一老王目的要求: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的日常小事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2、品味鉴赏本文平实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理解人物的闪光品质,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

2、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3、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对其个性与命运的关注,了解普通人在特定时代所表现出的人格追求。

教学难点:学习劳动者的优良品质,树立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教具准备:u盘教材分析:本文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杨绛女士写的一篇描写不为人所关注的劳动人民的文章,作者以其细腻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贫困而有良心的劳动者的形象,老王的生活境况较能为学生所了解。

老王是在文革这一特殊时期,秉承良心,良知而行的善良群众的代表,他尊重知识,尊重有知识的作者一家,这一点学生要经过思考。

另外,作者的平等观念学生不难理解,但是用平等的观念去对待他人,关爱他人并非一蹴而就的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型:新授。

方法:合作探究。

过程:一、导入新课:四季的斑谰悄然地在你奔波的车轮中演绎你生命的履历你的背影曳着旭日升起携着夕阳隐没每一条蜿蜒的崎岖都弹奏着你铿锵的跫音你的足迹涂满东西南北尽把生活的浓彩描绘没有雄浑的豪言壮语没有靓丽的西装革履你擎起人生的火距挺进于时光的隧道为了生存的精彩为了生活的热爱。

{《人力车夫》}提问:诗歌中描写的是什么人物形象?明确:人力车夫。

这首诗歌或怀着激情赞颂,勾勒了人力车夫辛劳的生活、奔跑的身影,这是一份生活的沉重。

我们即将学习的杨绛所写的《老王》就是一篇展现人力车夫痛苦生活的散文。

歌曲导入《爱的奉献》毕生为消除人类的贫穷和疾病而努力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正象歌词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那怎样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呢?今天我们就随我国当代女作家杨绛一起去回忆一位车夫——老王,体会一下:平凡普通的人是如何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的。

老王教案(最新7篇)

老王教案(最新7篇)

老王教案(最新7篇)《老王》教案篇一【创意说明】写法探究课。

这篇散文材料琐碎,但作者竟能将它们组织成一个有面的整体,使读者对老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是学生作文中的一大难点,本设计就以写法探究为主要内容展开。

【教学步骤】一、朗读课文二、列写提纲1、学生列提纲。

2、课堂交流,教师评点归纳。

作者按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行文。

首先写老王的职业,这是老王谋生的手;其次写他的生理缺陷,指出老王谋生的困难;接着写居住条件。

这部分按逻辑顺序来写。

接下来按时间顺序写。

共四个片断。

前两个写他为人好,第三个写他的生计越来越困难,最后详写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

3、思考:这些内容表现了老王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善良)4、思考:本文行文的线索是什么?三、学习体验作者如此行文,给我们的写作什么启示?1、对于庞杂的材料,我们应注意写作的顺序。

2、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3、还要突出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点。

四、写作训练1、你身边有与你交往较多,你又特别想写点什么来表现他的人吗?谈一谈你准备如何处理你的写作材料。

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评点。

2、作业:写一篇作文,记一个人,注意学习本篇课文的写法。

《老王》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3、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4、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2、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跟着女作家杨绛去认识一位普通的人,她的名字叫老王。

二、【明确任务】首先请大家一起来读一下今天活动任务:(1):朗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2)品味语言,关注社会人生。

三、【作者资料】老王是一个普通的人,写老王的作家可不普通,你了解本文的作者吗?谁来介绍一下。

(单个学生展示,其他同学补充)四、【字词过关】(幻灯片展示,生齐读)五、【走进老王】字词障碍都排除了,我们就走进文本,走进老王,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一遍,标出表现老王生活状况和为人的语句,并用“老王是一个的人,表现在“表达。

老王公开课优秀教案

老王公开课优秀教案

老王公开课优秀教案老王公开课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老王公开课优秀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王公开课优秀教案1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善”和“苦”,体会作者的“善”与“愧”。

2、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

3、品味作品中的仁爱精神,培养爱心、善心、同情心。

一、导入二、作者介绍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

作家、文学翻译家。

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清华大学任教。

后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等。

其丈夫钱钟书,著有小说《围城》。

三、字词基础伛()荒僻()攥()塌败()取缔()骷髅()滞笨()愧怍()惶恐()翳()镶()嵌()塌败:滞笨:取缔:愧怍:四、整体感知1、你能用两个词概括老王的一生吗?(提示:生活、为人两方面考虑)老王的生活处境是,老王的内心情感是。

2、在你心目中,老王是一个什么形象?请用:“老王是一个的人,表现在。

”的句式表达出来。

五、讨论探究1、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材料琐碎,作者用了什么顺序组织材料?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老王的“苦”和“善”分别有哪些表现?老王的“苦”老王的“善”顺序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3、面对老王的不幸,作者一家为他做了哪些事情?4、找出文章的主旨句(表现作者特殊心情的一句话),并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5、在社会生活中,应愧怍的仅是作者吗?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呼声?六、赏析语言题目见课本76页课后第二题七、作业:完成《南方新课堂》第9课练习;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老王公开课优秀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2、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形成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者教学重点:全面把握课文,感受人物的心灵美。

《老王》教案最新3篇

《老王》教案最新3篇

《老王》教案最新3篇语文教案-教案《老王》篇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

2、品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新设计】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体味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反省意识与担当精神。

【学情分析】本文为必修三课文,初中也编入教材,学生对老王人物形象的把握较容易,但对于杨绛的人品与文风的掌握还不清晰,缺乏阅读生活体验,与*时代的社会状况也比较隔阂,所以在这方面要有更多的深入探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画;体会老王的“苦”与“善”;2、品味杨绛语言风格,体悟杨绛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反省意识与担当精神。

教学难点:品味杨绛含泪微笑式的语言风格,体悟杨绛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反省意识与担当精神。

【教学过程】【导入】如果你有一个柔软的心肠,如果你也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你一定不会忘记初中时候我们就读过的一篇散文《老王》,今天老师带大家来重温经典,首先我想问大家,当你看到老王这个标题时,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他们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生:隔壁老王、一个平凡的人物、身边熟悉亲切的一个老人。

是的,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平凡、普普通通的很容易被忘却的老王,却让杨绛女士在73岁的年纪写下这篇文章来追忆当年的交往琐事,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读出老王的与众不同,更要从这个平凡无奇的老王身上读出杨绛女士的不平凡。

【讲授】整体感知,以情入文我们都知道,叙事散文看似描述生活中的人与事,最终都指向了作者的生活情感与人生体悟。

请同学们浏览全文,思考一下,作者回忆老王的过程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哪一句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生:愧疚,内疚的情绪,从文中最后一句可以看出来。

师:那我们来齐读一下,是哪一句。

生朗读“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师强调:愧怍,指惭愧;羞愧,心中不安。

幸运的人指的是——杨绛,不幸者指的是——老王。

为什么作者在多年后回忆老王时,会产生“愧怍”的情绪?你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你的阅读感受吗?总结:老王对我很好,很善良,我却对老王不(够)好,关心不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材分析
《老王》是一篇十分耐读,很有嚼头的散文。

散文学习需要指导学生抓住文本语言进行品味。

因而课堂上我将以语言品味为抓手由浅入深地体会探讨杨绛先生复杂的思想感情。

首先根据对老王行为及语言的叙写分析了老王其人,然后重点探讨了作者对老王的态度和情感,抓住作者直接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句以及看似平平淡淡毫不经意却能含蓄表达出情感的语言点,最后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创作意图—不只是在表达对老王这样的底层平民的同情,更是在剖析自己,审视的灵魂,为自己当初并未真正理解老王并未真正平等对待老王而愧怍不已。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杨绛散文的语言风格;
(2)根据事件分析老王的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及品味语言分析体会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的感情;关注生活中的“老王”,关爱弱势群体。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走进课文,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老王的态度和情感。

难点: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方法:合作探究
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朗读《人力车夫》
提问:诗歌中描写的是什么人物形象?
明确:人力车夫。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这首诗歌或怀着激情赞颂,勾勒了人力车夫辛劳的生活、奔跑的身影,这是一份生活的沉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那怎样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呢?今天我们就随我国当代女作家杨绛一起去回忆一位车夫——老王,体会一下:平凡普通的人是如何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的。

二、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杨绛,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

作家、文学翻译家。

我称呼“杨绛先生”,杨绛是个女性作家,那么,女性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称为“先生”?在很有学问的情况下。

杨绛就是这样一位很有学问的作家。

她饱读诗书,有极高的文学成就。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等,她翻译的《堂吉诃德》是大家课外必读作品。

她的先生钱钟书学问更大,钱钟书字默存,《围城》是他的代表作,这是一本很幽默又很深刻的书。

2、基础积累
齐读课后读读写写部分的字词
3、背景介绍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

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三、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提示:作者一家与老王(三轮车夫)的交往。

2、怎样为本文划分段落结构?
明确:1-4:介绍基本情况
5-16:“我”与老王的交往
17-22:老王去世,“我”感到愧怍
3、课文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为老王完善个人档案)
姓名——老王
职业——蹬三轮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家庭成员——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外貌特征——残疾(只有一只眼,另一只眼是“田螺眼”,瞎的)家庭住址——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
4、用哪个字来形容老王一生的生活?
明确:“苦”——三轮为生,塌败小屋
5、老王生活“苦”,那精神上呢?
明确:单干户,孤独、无亲,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

也“苦”:孤独无亲,受人歧视
6、老王的“苦”除了精神与生活方面,还体现在哪方面?明确:身体之苦(眼瞎残年,身体廋弱)
7、本文记叙了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
明确:(1)带送冰块,车费减半→老实厚道
(2)送夫看病,拒绝要钱→心地善良
(3)去世前夕,送油送蛋→知恩图报
你认为老王是个怎样的人?
用一个字概括——善。

8、了解文中另一个人物——作者。

提问: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明确:“我”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1)照顾生意,常坐他车;
(2)付他报酬,不贪便宜;
(3)送鱼肝油,治夜盲症
四、小结
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穷苦的人引人同情,穷苦而心善的人使人尊敬。

五、作业布置
1、自主预习本课后面内容。

2、课外借阅杨绛相关著作,与同学们分享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同学们积极性较高,继续鼓励更多同学主动回答问题。

2、划分段落结构时,应先进行简单的引导。

3、课后读读写写部分字词同学们预习比较认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