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渔业60年画册文案
峥嵘岁月永驻芳华——纪念《中国水产》创刊六十周年

望海滨,帆影点点,
桅船满载丰收的渔歌。
一声磔磔鸣榔起,
渔郎巧手跃银鲫。
却曾记得,大江大海,
时代激荡起困惑与抉择。
海纳百川,百舸争流,
渔业之路如何走?
那声音,犹在耳边,
那是你开启航程的号角,激荡起时代的浪潮。
一九五八,春笋萌动,
惊雷落地,蓄势待发。
你是璀璨夜空的灯塔,
点亮黑暗前行的步伐。
你是承载水产人科技心血的巨轮,
你为新中国的渔业启程摇旗呐喊。
“以养为主!”
“保障供给!”
看鱼塘鱼场,峥嵘初现,
攻克吃鱼难,高产之梦圆。
看吧,时代在狂飙,
市场经济战鼓擂,气如风雷动若飞。
“种质创新!”
“提质增效!”你是市场行情的指南针,
你是渔农增收的引路人。
作者单位: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垂范率先,不灭的向往,激荡谱新篇。
不忘来路,才能开辟新路,击鼓催征,时代巨擘再起渡。
“科教兴农!”“优质安全!”你的声声呼唤,时刻扣在水产人的心弦。
你的拳拳之心,与渔业高效之声同频共振。
从历史起点走向时代之巅,簇新的理想,一往无前。
“绿色发展!”“节能减排!”你昂首迈进的热情,和着新时代的节拍,纤绳深深印在你的肩膊。
甲子征程六十载,你的华章印在渔业之路,你的面容永葆新颜。
故枝花满吐新蕊,峥嵘岁月驻芳华。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信仰。
永不消逝的,是中国水产六十载的初心和永不变的坚守!
1102019年第1期——纪念《中国水产》创刊六十周年
文/杨茜。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前言:1.资源优越:舟山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包括3万多个海岛,海域广阔,水域深度适宜,渔业资源丰富。
其中,浙江省内有132个渔业村,6个海鲜加工业园区,舟山市辖区内有渔业村60多个,总面积达710.31平方公里,内河、湖泊和沿海海域面积共1238.97平方公里,其中建立了一批以渔业资源转型发展为主的重点产业园区,如普陀观音渔业综合开发区、东极岛休闲渔业开发区、东港休闲渔业小镇等,构建了以“产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美丽、农村生态”为核心的富民产业体系。
2.技术先进:休闲渔业是立足于渔业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新型经济增长点。
舟山休闲渔业在渔业原有的科技体系上,以智能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发展导向,集装备和技艺于一体的渔船、漂流板、垂钓器材、租船平台、钓鱼清场等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以此支持舟山休闲渔业的高质量发展。
3.环境优美:作为中国最美海岛的代表之一,舟山的自然风光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利用,多个海水浴场和景区被授予了“全国绿色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丽海洋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倡导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保护、欣赏和享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4.产品丰富:舟山地域广大,文化多元,休闲渔业的发展日益成熟,其产品也日新月异,横跨舟山本岛、东极岛、普陀山、岱山、嵊泗等地的休闲渔业项目琳琅满目,包括垂钓漂流、许愿石尝鲜、海钓游、深水潜水、观光旅游等多种形式,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享受。
1.知名度不高:与国际休闲渔业先进地区相比,舟山的知名度还不够高,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把舟山休闲渔业知名度打响,增加宣传和推荐的效果。
2.市场营销水平不高:休闲渔业市场的不成熟,导致营销策划不够精准,目标人群不够明确,市场培育不够成熟,需要提高市场营销水平,进一步树立品牌形象,增加市场营销力度。
3. 对游客需求了解不够:休闲渔业在接待游客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更好了解游客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舟山休闲渔业是指以渔业资源为依托,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渔业休闲活动,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观光旅游、文化交流等服务的一种产业形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转变,舟山休闲渔业在舟山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舟山是一个以海洋资源为主导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
众多的渔港、渔村、海岛是舟山休闲渔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舟山休闲渔业以“赏渔、钓鱼、体验渔民生活”为主要内容,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向游客提供海钓、游渔船观光、海上拓展等多样化的休闲项目。
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通过发展休闲渔业,舟山地区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为当地的旅游业、餐饮业、住宿业等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舟山休闲渔业还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如舟山特色海鲜的加工和销售业、休闲渔船的制造业等,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中,需要充分考虑海洋资源的保护,采取合理的渔业管理措施,合理规划和利用渔业资源,避免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舟山休闲渔业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提高游客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对于提升当地经济水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以及传承和弘扬海洋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休闲生活需求的增加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相信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也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引导和配套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环境,推动其良性持续发展。
乘风破浪跃东海——舟山渔业记忆

乘风破浪跃东海——舟山渔业记忆叶文清【期刊名称】《浙江画报》【年(卷),期】2016(000)003【摘要】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舟山调研,他十分关心舟山渔业发展。
他问当地渔民:远洋捕捞多吗?休渔几个月?渔民生活水平不低吧?外资来得多吗?当听说舟山渔民人均收入偎可观时,习近平十分高兴。
早在2003年1月6日,时任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舟山调研时就强调,要充分发挥"渔"的优势,把舟山渔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
海洋渔业是舟山最具规模的海洋优势产业,也是舟山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最重要的基础产业……要充分发挥海洋渔业的带动作用,推进传统的海洋捕捞、养殖和初步加工,向海洋食品、饲料、海洋生化、海洋药物等行业延伸,提高渔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舟山这个东海的明珠,承载着浙江渔业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未来。
渔业作为舟山的"记忆符号",又有过怎样的精彩?习总书记关心的舟山渔业,曾走过怎样的路?选一切,鄱可以在叶文清先生的图片中找到答案。
叶文清先生曾连续担任新中国成立后舟山市一至五届摄影京协会主席,曾荣获"浙江省优秀摄影家"、"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他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数十年间舟山渔业的故事,跟着照片,似乎就可以走入历史,照片中的生产生活方式现在已经变迁,但是照片里的人物充满生命的张力和渔家生活充满创造的热情,给人以心灵的愉悦,寄托着舟山祖祖辈章与海相伴、与海共生的情怀。
【总页数】14页(P14-27)【作者】叶文清【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4【相关文献】1.总结三十年威功经验谋划更长远持续发展——"2008(舟山)中国现代渔业发展暨渔业改革开放三十年论坛"在舟山举行2.东海区渔业资源管理咨询委员会在舟山市召开成立会议3.“2008(舟山)中国现代渔业发展暨渔业改革开放三十年论坛”在浙江省舟山市隆重举行4.乘风破浪登舟山——解放舟山群岛战役采访杂忆5.首届“东海渔业论坛”在浙江舟山成功举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舟山六十年的大改变

舟山六十年的大改变
转眼间,60年过去了,我们的家乡舟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解放前,舟山粮食、蔬菜紧缺,人们只好以红薯为主食,有时候连红薯也吃不到,经常有了上顿没有下顿,连温饱问题也不能解决,只有在逢年过年的时候,人们才能吃上一点肉,由于缺乏营养,那时候的人们常常会发生浮肿现象。
哪有像我们现在每天有的吃呢?现在是不介吃饱,还可以吃好,讲究营养均衡。
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向以追求质量为主,在吃上讲科学、讲搭配、求营养。
超市、农贸市场上丰富的肉、蛋、蔬菜、水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且四季不断。
以前,大街上汽车非常少见,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那时候一般家庭能拥有一辆自行车是梦想,道路都泥泞不堪,晴天还好如果碰上下雨天,道路都变成烂泥路了,出门难行呀。
现在可大不一样了,公路四通八达,汽车也越来越多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舟山连岛大桥的开通,真正实现了舟山与大陆的连通。
舟山跨海大桥是由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桃矢门大桥、西堠门大桥和金塘大桥五座跨海大桥组成,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
自从大桥开通之后,大陆到舟山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双休日,人们大都是自已开着车来,旅店、饭店生意那是一个火爆,商家都乐开了花。
看到这么多的外地游客来到我的家乡欣赏家乡的美丽风光,
我为自己是个舟山人而感到骄傲。
祝我的家乡舟山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饶。
沈家门第五小学四(1)班吴蓝汀。
【最新2018】海洋渔业公司60周年庆典主持词-word范文模板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海洋渔业公司60周年庆典主持词精选范文:海洋渔业公司60周年庆典主持词 (共2篇)海洋渔业公司60周年庆典主持词男: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中国水产烟台海洋渔业公司的广大员工们,男:女士们、先生们,合:大家晚上好!男:十月的金秋,收获的季节,天蓝蓝、海蓝蓝,儿女为共和国深情祝岁,共和国为儿女含笑举杯!女:在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6周年的光辉节日里,我们又迎来了自己的节日——中国水产烟台海洋渔业公司60岁华诞。
男:1945年的今天,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礼炮声中,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接管了日本人开办的芝罘水产组合,成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第一家国营渔业企业——烟渔公司的前身烟台水产公司。
女:六十年的历程、六十年的奋斗、六十年的风雨铸辉煌。
男:在六十年的奋斗岁月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辽阔海洋丰硕的收获,而更感受到了烟渔公司通过发扬“艰苦奋斗海上创业”的光荣传统和“拼搏图强干则必成”企业精神,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和谱写的恢宏诗篇。
女:今夜天有情,星光灿烂;今夜海有情,浪叠千重;今夜地有情,花团锦簇;今夜人有情,佳宾云集,高朋满座。
男:出席今晚烟渔公司60华诞庆典演唱会的领导和贵宾有: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总经理郑清智、副总经理梁晔,烟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幸福、烟台市政协副主席总工会主席吕志海,公司老领导代表赵之玉、公司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单位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捕捞公司劳动模范和优秀党员代表等。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领导和贵宾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热烈鼓掌)!女:让我们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烟渔公司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热烈鼓掌)![音乐由海浪换成“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男:大海是烟渔公司的生命线,大海是烟渔公司的第二故乡。
烟波浩淼、潮起潮落,海的辽阔,海的深邃,海的豪迈,海的柔情,启迪着我们去创造、去劳动。
中国渔业发展六十年回顾

中国渔业发展六十年回顾建国以来,我国渔业步入了发展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渔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60年间,我国渔业面貌一新,不断朝着现代化渔业发展的U标刖进。
标签:渔业;生产;发展新中国的渔业,同我国其他行业一样走过了恢复改造、艰难前进和改革发展三个阶段的历程。
60年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山1949年的44.8万吨增长到2008 年的4896万吨,增长了108倍。
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从建国初期的1公斤增长到2008年的36.9公斤,提升了36倍。
渔业已成为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和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撑,回顾渔业发展的历程,认真总结这段时期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渔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1949-1957年——恢复改造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着手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了有效组织渔业生产的恢复工作,1949年12月,政务院决定,水产工作山农业部划归食品工业部,内设渔业组,负责指导全国水产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各大行政区设置水产管理局或管理处。
次年12月,政务院决定撤销食品工业部,渔业划归为农业部管理,农业部设立水产处。
随着水产事业的发展,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1955年根据国务院指示将水产生产、加工、运销企业划归商业部统一领导,各地水产企业一律移交商业部门。
1956年12月,又成立了“中国水产供销公司S统一管理全国水产事业,并负责渔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应。
水产领导机构指导全国水产事业逐步走向恢复和发展。
建国初期,山于以往战争的破坏,渔业生产一直处于停顿状态。
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全国各地将物力、财力和人力资源集中起来发展捕捞业。
据统讣,从1953年到1957年仅仅四年的时间,我国的机帆船数量就山14艘发展到1029艘,大大促进了捕捞业的发展。
到1957年,我国渔业的捕捞产量达到243万吨,占到水产品总量的78%,成为水产事业发展的支柱。
在捕捞业发展的同时,沿海各地先后建立了一些国营海水养殖场、海水养殖公司,养殖业开始发展,但整体规模很小,仅占水产品总产量的15%左右。
关于舟山的文案

关于舟山的文案
舟山,位于中国东海之滨,是中国唯一的以群岛组成的省级行政区。
这里拥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一座充满活力、美丽迷人的海岛城市。
舟山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大海、沙滩、岛屿、礁石、海洋生物等自然元素构成了其独特的魅力。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海风的轻拂,听到海浪的轻唱,欣赏到海鸥的翱翔。
同时,舟山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里的佛教文化、海洋文化、海鲜美食等都成为了舟山独特的符号。
走进舟山,你可以感受到海岛城市的独特韵味和浓厚的人文气息。
此外,舟山还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
这里有着先进的港口物流、海洋工程、渔业等产业,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同时,舟山还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舟山是一座充满魅力、活力、创新和人文气息的海岛城市。
这里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活跃的产业经济和热情好客的人民。
欢迎来到舟山,感受这座海岛城市的独特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
一个甲子的消逝,悄然转动不息的年轮,60年的时间擦肩而过。
60年的画卷翻开了一路的豪情万丈,60年的诗篇书写了一首首的壮美史诗。
六十年前,解放的号角吹响,乍起的空谷足音在历史的鼓点中铿锵入耳;三十年前,开放的春风吹送,大海的陵谷迁变在时空的大幕上交光互影。
海洋文化的薰陶、渔人情怀的浸染,底蕴深厚、蓄势而发的舟山在改革开放中的波涌鼓荡中,扬帆起航,正乘风破浪。
回眸之际、转瞬之间,“中国渔都”已是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神话。
这是一块富饶的地域,《昌国州图志》云:“舟山在川之南,有山翼如枕海之湄,以舟之聚,故名舟山。
”舟山的渔业捕捞史可追溯至1200多年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舟山先辈靠海吃海,兴渔盐之利,行舟揖之便。
这是我国唯一以群岛所建的地级市,是中国最大的渔场,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外侧既是浩瀚的东海渔场,又是西北太平洋的一个较为开阔的边缘海域区,且是暖流与冷水团交汇之处,优越的自然条件, 放眼神州,难寻二地。
素有“天然鱼仓”之称,是我国目前海洋渔业生产力最高,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海域。
这是一块美丽的地域,舟山的沈家门港,与挪威卑耳根港、秘鲁卡业俄港合称世界三大群众性渔港。
她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能看到万船云集、桅樯林立的充满生机的渔港。
在夜幕下万艘渔轮亮起灯火,港岸十里长街霓虹闪烁,临海摆开海鲜夜排档长龙。
恰是“无数渔船一港收,渔灯点点漾中流。
九天星斗三更落,照遍珊瑚海中洲。
”
这是一块神奇的地域,奋勇开拓的舟山人翻开了渔业建设崭新的一页。
2009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24万吨,包括捕捞、养殖、加工、流通等在内的渔业经济总产出达到 257亿元,水产品加工产值151亿元,出口交货值达近6 亿多美元,水产品交易市场成交量69万吨,成交额63亿元。
全市拥有机动渔船9091艘、总吨位858778吨、总功率1422171千瓦。
全市现有加工企业400余家,拥有水产食品、海洋医药等各种现代加工生产线200余条,年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
全市渔民人均收入达到12716元,解放以来年均增长率9 %。
六十年风雨,消蚀了多少风花雪月,却清晰了多少坚毅的面孔!那些舟山渔业传奇的缔造者!
六十年风雨,湮没了多少昂扬壮志,却澎湃了多少沸腾的热血!那些舟山渔业传奇的领军者!
人们有意无意间保留下来的老照片,镜头中刹那间的细节,真实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黑白与光影将过去勾勒得如此真实,把记忆还原得近在咫尺。
无需刻意评述,也无需过多描绘,只要你关注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你会感到,60年厚重历史,使人无比景仰,60年伟大征程,更增强我们全面发展的信心,60年伟大成就,更坚定我们为实现舟山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决心!让我们记住那些平凡的身影,梦想使他们如此伟岸!让我们记住那些平凡的镜头,真实使他们如此精彩!
是为序。
上下求索跬步起;百万翁山尽舜尧
1950年,舟山满目苍夷,百业待兴,通过成立渔业主管机构,设立水产供销公司,开展渔业互助合作,进行渔业社会主义改造,狠抓海洋渔船的更新、新增和技术改造,积极推广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渔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在这里,诞生了第一个人民公社,人民群众抓生产,搞发展的热情日益高涨。
刘少奇主席亲临视察,实地考察了舟山渔业生产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思考并提出了舟山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
到1957年底,舟山拥有渔船11234艘,总吨位66012吨,分别比解放初的1950年增加1.7倍和2.5倍;渔业总产量达到17.31万吨,比1950年增加 3倍;渔民人均收入达到149元。
1955年,全区各县根据地委的指示也积极开展机帆船试捕工作,取得成功,并开始在渔区进行推广。
机帆船试验的成功和推广,使渔船实现了动力化,大大提高了渔业产量。
科技进步带来的力量是巨大的。
浙江海洋学院,是目前全省唯一的水产专业学课齐全的高等院校。
50年来,该校长期立足海岛,面向海洋,致力于为渔业经济发展服务,为舟山和全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渔业科技专业人才。
学院进行了大机帆船拖虾试验,取得成功后开始在全市进行推广。
桁杆拖虾作业由于资源稳定,产量较高,效益较好,得到了迅猛地发展,一跃成为全市主要捕捞作业方式之一。
随着拖虾渔船的大型化,作业渔场逐渐扩大,并不断向外海拓展,1995年全市拖虾渔船达到4156艘,占全市渔船数的三分之一强;产量最高达到39.26万吨,占全市捕捞产量的三分之一,跃居全市首位。
同时,虾类产量不断上升,为我市水产加工企业提供了基础性原料。
虾仁出口量和创汇值占水产品出口总量和总值20%左右,最高年份达到30%以上。
进入21世纪后,该校主持的“深海抗风浪网箱研制”、“大黄鱼规模养殖新技术开发”等5项国家“863”计划课题,为我市渔业结构调整,渔民转产转业及海水增养殖产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托,有力地推动了舟山渔业事业的发展。
到1977年底,舟山拥有机动渔船3685艘,总吨位16.88万吨,总动力23.07万千瓦,而1958年舟山只有渔船机动渔船253艘,总吨位6984吨,总动力0.69万千瓦;渔业总产量37.52万吨,比1958年增加1.84倍,其中捕捞产量 37.03万吨,养殖产量4855吨。
改革的春风春满神州大地,舟山渔场的洋面上也洋溢着这股祥和。
合作社的经济体制开始改革,实行大包干和以船核算,放开水产品购销价格,全面推广捕捞渔船股份合作制,渔区掀起了建造大型渔船和钢质渔船的热潮。
并且成立了舟山第二海洋渔业公司,与日本大洋渔业株式会社开展渔业补偿贸易活动,采用外汇贷款方式,共利用外资从日本引进双底拖尾滑道新旧渔轮21艘,河豚鱼钓船2艘及钓具设备,先进鱼糜鱼香肠加工生产线四条,引进东黄海围网船一组5艘,是全省最早、利用外资规模最大的渔业补偿贸易。
为舟山当时在开拓外海渔场,利用新的渔业资源,发展创汇渔业,引进和消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培养一支外经贸队伍,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到2000年底,全市拥有机动渔船10910艘,总吨位84.33万吨,总动力146.79万千瓦,分别比1985年增加18.97%、2.36倍和2.51倍;全市渔业总产量达到134.92万吨,比1978年增加1.77倍,其中远洋渔业产量达到13.36万吨;渔民人均收入达到 5659元,同比增加48倍。
海山新意无重数渔都港城铸辉煌
喜看舟楫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结语
一甲子艰辛往事,次第开启。
60年奋斗历程,继往开来。
六十年不短,一生不过一甲子;六十年不长,历史长河一瞬间。
六十年的奋勇拼搏,六十年的开拓进取;六十年的改革奋进,六十年的求真务实。
六十年,巍巍普陀山,见证了我们艰苦创业的历程;六十年,悠悠东海水,记载了我们不懈奋斗的足迹。
舟山人民流过泪,也尝过甜头。
在稍纵即逝的时机面前,我们把握住了机会,才有了今日辉煌的舟山渔业。
舟山之“渔都”不仅是历史上的渔都,更是现代意义上的渔都,要进一步发挥海洋渔业优势,把舟山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渔业基地,实现舟山从“渔业大市”向“渔业强市”的历史性跨越。
如今,在我们的新视野里,渔业不但没有被视为夕阳产业,而是可以有更大作为的新朝阳产业。
时值舟山解放六十周年之际,我们把舟山渔业六十年安顿在这一幅幅图一行行文之中,目光却早已移向未来。
“莫道今世无奇葩,天下人人识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