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中国的土地资源 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上)

合集下载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3.2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2)高秀萍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3.2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2)高秀萍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3.2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情况。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指导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指导学生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树立人地和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难点:了解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教学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我们已经学过中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今天继续学习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过渡语:明确了学习目标,让我们带着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

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指导阅读课本68-71页内容,完成以下各题。

1.区域差异明显(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2)林地:三大林区是东北林区(最大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其中和是以天然林为主;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3)草地主要分布在哪里?2.中国各地区土地资源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2%的耕地和林地。

其中,南方多丘陵、山地;南方气候湿热多雨,以为主;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北方降水降水少,气温略低,以为主。

西北内陆充足,也丰富,但干旱少雨,不足,以和为主;青藏高原区充足,但高而寒冷,土地生产力低。

3.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阅读课本70-71页内容,总结出耕地、林地和草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

(在课本上勾划并读熟)(2)因此,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二)自学检测反馈过渡语:刚才同学们的自学都非常认真,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自学的效果。

课件展示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进行检测。

(三)质疑问难过渡语:在刚才的自主学习和检测中,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三、后教环节过渡语:自学知识掌握之后,下面我们来看你能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一)出示学习任务和指导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争取人人发言,组长做好协调,准备展示。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2 中国的土地资源-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2 中国的土地资源-湘教版
第二关:了解比重,权宜封地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7、68和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三种土地类型中,_______所占比重最大、分布最广,居世界前列。______和______比重较小。
2、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的高寒荒漠等“其他”_____________土地比重较大。所以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矛盾突出。
难 点
我国土地构成的特点。
学习过程
环节
学习行为
备注
情境创设
情境导入:土地公公的继承者们
问题导学
第一关:理清现状,直面危机
【同桌互助】
阅读课本P66的文字和图3-10、图3-11,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陆地面积约_____千米²,居世界第___位,由于_______
导致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
小结:林主要分布在降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___的_____区,起伏较大的_____。
小结: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较____的_________区的_____地形。
第四关:检测达标,验收成效
课堂习题检测
问题单独展示
落实在书本上
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在课本落实知识点
小组合作,将结果汇总在白板上展示。
交流展示
1.以小组为单位。
中国人均林地面积占世界人均数的_____%。
思考:为什么中国耕地总面积少于美国和印度?(多选)
A、中国山区面积较小,干旱、高寒地区分布广
B、印度的平原和平缓的高原分布广
C、印度和美国东西两面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面积较中国小
小结现状:
尽管中国的陆地面积在世界居_____,但由于中国_________,中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是“__________”。

3.2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3.2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本节课结束后,我会设计一些反思活动来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会邀请学生填写反馈表,让他们对我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其次,我会组织一次学生座谈会,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体验和感受,以及他们对土地资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此外,我还会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参与度、理解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等,以评估教学效果。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1)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土地资源学》等书籍,深入了解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状况。
(2)视频资源:建议学生观看关于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纪录片,如《土地的故事》、《土地的呼唤》等,增强对土地资源保护的认识。
(3)网络文章: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网络文章,如《中国土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土地资源利用的创新实践》等,了解最新的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动态。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
1.土地资源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分类。
2.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以及各类型土地资源的比例。
3.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市土地等主要土地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利用状况。
4.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本节课的内容与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3.2节“中国的土地资源”紧密相关,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提高他们对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认识。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可能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的积极性。部分学生可能对土地资源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难以保持长时间的学习注意力。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探究和思考的习惯,容易陷入被动学习的困境。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实际的案例和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同时,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八年级上册湘教版3.2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设计

八年级上册湘教版3.2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设计

1.重要性: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

2.中国的基本国情:“人多地少”。

(二)类型齐全区域差异明显1.利用类型: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

2.构成特点:中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

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

3.空间分布不平衡(1)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

(2)林地: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 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3)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4.质量差别很大(三)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探究中国土地资源分布(1)耕地、林地、草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还是西部非季风区?答案: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非季风区。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答案: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3)林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答案: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西南(横断山区)、东南(武夷山)山区。

(4)草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答案:内蒙古高原东部和青藏高原。

归纳总结: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草地与耕地的分界线,该线以西是草地,以东是耕地;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该线以北是旱地,以南是水田。

二、课堂检测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1.该图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保护不当,破坏严重C.总量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匀D.类型齐全,各类所占比例不合理2.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中,我国面积最大的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难利用土地3.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主要分布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耕地—东北平原B.耕地—塔里木盆地C.草地—华北平原D.林地—内蒙古高原4.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严重,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破坏的是( )5.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是因为(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D.人口多,耕地少三、课下作业1.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一课标对于本节内容的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领土地资源的主要特色。

二教材剖析本节内容是中国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重要的构成部分。

教材主要安排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散布不均”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三个内容,其企图是让学生认识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种类和散布以及人类面对的诸多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必需性和急迫性,进而培育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并从自己做起的必需性。

三教课目的1使学生知道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2使学生知道土地资源的种类和散布,初步学会阅读土地资源种类散布图理解人类所面对的土地资源问题以及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3剖析理解我领土地资源散布差别的原由。

4知道我领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举措四教课方案。

(一)教课任务 1 人多地少 2 种类齐备 3 地区差别显然 4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二)教课活动。

1自学活动预习任务一阅读教材“人多地少”一框内容,达成以下问题1中国的基本国情是2达成课本第 66-67 页活动题预习任务二达成课本第预习任务三预习任务四2 精讲点拨阅读教材“种类齐备”一框内容,达成以下问题68 页活动题阅读教材“地区差别显然”一框内容,达成课本第70 页活动题阅读教材“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一框内容,达成课本第1中领土地资源主要种类及质量差别72 页活动题2 中领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举措3 拓展活动读下边“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及“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种类散布图”,回答以下问题: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种类散布图(1)我国耕地主要散布在 ________部________区。

大概以 ________一线为界,以北以________(耕地)为主,以南以________(耕地)为主。

(2)上述耕地散布特色的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域般配能否合理?_________。

初中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教学设计】《中国的土地资源》

初中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教学设计】《中国的土地资源》

《中国的土地资源》本节教材属于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中的内容。

课标要求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学习,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不足及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从而树立保护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说出土地的利用类型,能用图表和地图说出土地资源的特点。

2.能用地图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

3.能分析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并能提出对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1.小组合作交流,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2.通过对家乡土地资源的调查,了解家乡土地利用状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能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和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土地资源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相互关系多媒体课件新课导入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如何!教师:中国的基本国情课件展示:课件出示山地、草原、平原、城市景观图引导学生得出一、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多地少(多媒体显示)过渡:那我们生活的这一片土地有哪些作用呢,给你一片土地,你会用它来做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请根据左边的景观图说说土地的作用(学生回答)师总结:我们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来划分的,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课件展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说明我们中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多样(齐全)(课件出示板书)二、土地资源的特点1.土地类型齐全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农业。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土地资源的保护。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例,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土地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土地资源的保护,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

2.难点: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及其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实例、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学习任务,准备好问题清单。

3.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土地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视频,呈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是本册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现象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其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学会分析土地资源的问题,提出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2.难点:理解土地资源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图表教学法:利用图表和实例,直观地展示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分布,便于学生理解。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及相关资料。

2.图表、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教学视频或动画。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和分布的动画引入,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

呈现(10分钟)1.用PPT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2.通过图表展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析一些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并提出解决办法。

巩固(5分钟)用PPT展示一些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如退耕还林、还草、节约用地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措施的意义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课标关于本节内容的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中国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材主要安排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三个内容,其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和分布以及人类面临的诸多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并从自身做起的必要性。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2使学生知道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初步学会阅读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
理解人类所面临的土地资源问题以及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3 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4知道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1人多地少2类型齐全3区域差异明显4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二)教学活动。

1自学活动
预习任务一阅读教材“人多地少”一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2完成课本第66-67页活动题
预习任务二阅读教材“类型齐全”一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完成课本第68页活动题
预习任务三阅读教材“区域差异明显”一框内容,完成课本第70页活动题
预习任务四阅读教材“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一框内容,完成课本第72页活动题2精讲点拨 1中国土地资源主要类型及质量差异
2中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3拓展活动读下面“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及“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部________区。

大致以________一线为界,以北以
________(耕地)为主,以南以________(耕地)为主。

(2)上述耕地分布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是否合理?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当堂测试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目标一
A、我国陆地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人多地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B、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C、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中居第一位,“人少地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D、“耕地比重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正确的是()目标二
A、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不明显。

B、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山地和高原地区。

C、我国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D、我国耕地北方以水田为主,南方以旱地为主。

3、下列有关土地资源利用正确的是()目标四
A、把城市郊区的大片耕地开发为高尔夫球场,为城市人民提供更多的娱乐场地。

B、充分利用每一寸草地,允许超载放牧,大力提高牧区人民的经济收入。

C、切实执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大力造林,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严禁滥伐、盗伐森林。

D、为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可多施放有毒的农药和化肥。

4、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目标二
A.非季风区
B.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
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5、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目标二
A.东北、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
B.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C.华北、西北和东南地区
D.东北山区、青藏高原以及西北山地
6、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目标二
A.东部季风区
B.东部平原和丘陵地区
C.西部内陆高原和山地
D.半湿润地区
7、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目标二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8、下列属于难利用的土地是()目标二
A.新疆的干旱荒漠地区
B.黄土高原
C.江南丘陵
D.内蒙古草原
9、我国可利用土地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目标二
A.草地
B.林地
C.耕地
D.建筑用地
10、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确的是()目标四
A.在陡坡上开垦梯田
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可能增加放牧牲畜数量
C.洞庭湖大面积围湖造田
D.农村新建住宅,尽可能选择荒坡地
六.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通过读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注重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