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拟生津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0例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王光昀【期刊名称】《中医研究》【年(卷),期】2008(021)003【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反复慢性炎症,胃腺萎缩减少,黏膜层呈特异再生性改变。
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
2000-2007年,笔者采用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疗效较好,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全部6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2~70岁;病程最长18年,最短2个月。
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伴肠上皮化生或并异型增生,其中轻度萎缩17例,中度萎缩34例,重度萎缩9例;伴肠上皮化生48例,伴腺体异型增生29例。
2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1]。
辨证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1990年制定的阴虚脾胃虚弱标准[2]。
3治疗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西药以对症治疗为主,有消化不良者给予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1 g,每日3次。
腹胀、恶心、呕吐者,加多潘立酮(吗丁啉)10 mg,每日3次。
伴贫血者,加维生素B1225μg,每日3次;叶酸20 mg,每日2次。
中药给予益胃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25 g,沙参12 g,麦冬15 g,生地黄15 g,玉竹10 g,茯苓10 g,当归12...【总页数】2页(P50-51)【作者】王光昀【作者单位】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32【相关文献】1.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机理探析 [J], 李强2.自拟当归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临床观察 [J], 王海瑞;施务务;尤德明;刘楠楠;张颖;孙路路3.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J], 冯战4.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6例 [J], 孙少梅;史桂玲;蔡雪梅5.益胃汤加减治疗胃阴亏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机理探析 [J], 马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临床上,采用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益胃汤是一种中药复方,具有养胃、调和胃气、消食化积、止吐等功效。
本研究探讨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研究对象和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4例患者,均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
治疗组给予益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常规西药治疗。
治疗周期均为4周。
治疗前后采集受试者血清胃泌素、血清胃酸浓度、受试者胃部超声等指标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受试者症状、体征、不良反应等变化。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胃泌素、血清胃酸浓度明显下降,胃部超声显示胃黏膜下脱落、胃壁厚度减薄等症状有所改善。
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胃泌素、血清胃酸浓度明显下降,但胃部超声未见症状改善。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不良反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有效降低胃泌素、胃酸浓度,改善胃部超声显示的症状,对于改善患者胃部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益胃汤治疗的疗效分析

新疆中医药.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年第38卷第6期2020Vol.38No.610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益胃汤治疗的疗效分析刘长云(天津市静海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天津301600)摘要:目的分析在实施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治疗过程中益胃汤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本研究随机在2019年3月~ 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AG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44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排列序号奇偶数分组法实现患者的分组,共分为I组与II组,其中II组有患者72例,其接受治疗的方法为常规西医治疗,1组有患者72例,其接受治疗的方法为常规西医+益胃汤治疗。
结果统计I组与II组患者临床疗效后可知,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I组与II组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其中I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II组患者(P<0.05);I组与II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o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可知,I组患者显著低于II组患者(P<0.05)。
结论在为CAG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胃汤不仅仅提高了证候疗效、内镜疗效和病理组织学疗效,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同时也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益胃汤;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胃炎类型,同时也是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种,这一疾病具有治疗时间长、容易出现复发情况等特点。
有相关调查治疗的数据显示,此病的主要发病年龄为50岁以上,且其发病概率会随着年龄增加,男女性发病率并无显著的差异叭CAG这一疾病的主要特征为胃黏膜的退行性病变,如果不能给予患者及时、高效的治疗还可能会导致癌变情况的出现,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叫在为CAG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医药治疗,其运用可以达到消灭幽门螺杆菌和部分逆转萎缩的目的,但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容易出现复发,总体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对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探析[3]。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特点是胃部黏膜的不同程度的萎缩和化生,伴随着炎症。
益胃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温中益气、健脾胃、行气利湿等功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其机制。
一、益胃汤的成分和作用机制益胃汤是由人参、茯苓、炙甘草、白术、陈皮、半夏、生姜、枳实等入药的中药复方。
其中人参和炙甘草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可提高胃肠道免疫功能和粘膜屏障功能;茯苓可以利湿健脾,改善胃肠功能;白术和陈皮可以健脾益气,行气化湿,使脾胃运转正常;半夏有化痰导滞,防治食滞的作用;生姜可以温胃散寒,促进胃肠蠕动;枳实可以行气消食,防止胃肠胀气。
综合而言,益胃汤具有补气健脾、消食化湿的作用。
1.临床疗效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研究对益胃汤进行了加减治疗。
例如,王用疆等人在随机对照试验中,选取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采用益胃汤加减治疗,西药组采用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治疗,疗程为4周。
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0.48%,而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这表明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显著,尤其是对于改善胃黏膜萎缩和恢复胃功能具有一定的优势。
2.实验研究实验室研究也发现,益胃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例如,赵晓鸣等人用大鼠模拟慢性萎缩性胃炎,制备龙虎地黄丸、益胃汤丸、对照组(生理盐水)等,检测胃黏膜炎症程度、白细胞加性反应、免疫球蛋白(G、A、M)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益胃汤丸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与龙虎地黄丸组无显著差异。
这说明益胃汤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并能促进免疫机能的恢复。
1.改善胃黏膜萎缩和细胞凋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本质是胃黏膜细胞的损伤和凋亡。
益胃汤具有多种中药组成,其中人参和炙甘草能够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生长,其主要原因是这两种成分可以降低胃黏膜细胞的凋亡率,增加干细胞的分化。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慢性炎症引起的胃黏膜萎缩、肠化和不规则愈合,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胃酸过多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贫血、便血、溃疡和胃癌等并发症。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益胃汤是一种中药复方,具有调理胃肠功能、促进消化、抑制胃酸分泌等功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对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益胃汤加减方是在经典的益胃汤方剂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个体化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应用经典处方为:当归、白术、陈皮、枳实、甘草、苍术、生姜、炙甘草、大枣、茯苓。
患者的症状表现不同,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或减少某些药物,形成具体的益胃汤加减方。
加减方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调整,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 调理胃肠功能益胃汤加减方中的当归、白术、陈皮等药物具有调理胃肠功能的功效,能够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功能,缓解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症状。
2. 抑制胃酸分泌益胃汤加减方中的枳实、生姜、炙甘草等药物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能够减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帮助抑制炎症的进一步发展。
3. 促进溃疡愈合益胃汤加减方中的苍术、茯苓、大枣等药物具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能够修复受损的胃黏膜,缓解炎症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增强免疫力益胃汤加减方中的甘草、茯苓等药物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减少复发的几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长期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胃炎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食欲、消化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体重逐渐恢复,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经过药物调理,患者的胃肠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胃黏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得到了有效控制。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

临床经验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张巧玲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甘肃省正宁县 745300【摘 要】目的:本文分析研究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2年07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中心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8例,按国际字母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34例。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乳酶生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胃汤加减治疗,连续使用3w,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的胃黏膜病理改变、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黏膜病理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月、6月、12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主要特征有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及伴有肠腺化生[1],发病后患者会有明显的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饱胀等临床表现,本文研究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成果描述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择取我中心2012年07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8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胃镜检查、X 线检查后,医生结合临床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所有患者知情此次医学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药物过敏患者;排除严重肝功能损害和水电解质紊乱患者。
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为(31.5±2.85)岁;病程为0.8-2.5年,平均病程为(1.65±0.25)年。
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20-46岁,平均年龄为(33.5±3.52)岁;病程为0.5-3年,平均病程(1.75±0.58)年。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益胃生津汤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益胃生津汤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益胃生津汤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
方法选取自2015年5月到2017年2月到我院接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投色子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
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以益胃生津汤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通过对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9.02%,而对照组为80.02%,比较后可知,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而在症状评分情况上,对照组分值明显要高于观察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
结论通过对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采用益胃生津汤的方式进行治疗,能缓解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疗效,符合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理念。
【关键字】慢性萎缩性胃炎;益胃生津汤;治疗效果在医学界,出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症十分常见,而且医学者对此病采用了益胃生津汤的方式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成果[1],因此本文就慢性萎缩胃炎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并对益胃生津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进行观察与比较,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5年5月到2017年2月到我院接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投色子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
其中,观察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8~53岁,平均年龄(41.28±4.13)岁;对照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9~51岁,平均年龄(42.32±4.01)岁。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全部患者都应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详细按照医护人员的叮嘱用药,禁止吸烟、饮酒,使用辛辣、油腻等食物。
叮嘱患者以说明书为依据进行枸橼酸莫沙必利服用,促进胃动力的提高,然后再口服适量的奥美拉唑,对形成胃酸起到了抑制的作用。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其特点是胃黏膜的萎缩和功能减退。
而益胃汤加减是中医中药中用来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将对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进行分析。
益胃汤加减是由益胃汤和其他中药组成的复方中药方剂。
益胃汤是一种古老的中医中药方剂,主要由炙甘草、人参、黄芪等药物组成,具有健脾和胃、调补气血的作用。
而益胃汤加减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其他药物,如炒白术、苍术、丹参等,以进一步增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
第一,益胃汤加减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伴有消化不良、胃胀、腹痛等不适症状,而益胃汤加减可以通过调理脾胃、补益气血的作用改善这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二,益胃汤加减可以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再生。
益胃汤加减中的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滋养胃肠黏膜的作用,可以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再生,减少胃黏膜的萎缩程度,保护胃黏膜免受继续损伤。
益胃汤加减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伴有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其他病菌,而益胃汤加减中的药物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第四,益胃汤加减对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引起的胃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物长期使用会损伤胃黏膜,引起慢性胃炎,而益胃汤加减中的药物具有修复胃黏膜的作用,可以减轻非甾体抗炎药物引起的胃损伤。
尽管益胃汤加减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益胃汤加减的治疗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多样,单一的治疗方法可能无法全面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
综合治疗是更好的选择,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生活方式改善等。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改善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治疗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且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在具体治疗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综合考虑,采取综合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 萎缩性 胃炎 是临床 常见 病 , 有病程 长 、 治 具 难 愈的特 点 , 现代 医学 列 为 癌 前 疾 病 之 一 , 目前 尚 被
无 满 意 治 疗 方 法 。 近 年 来 , 者 运 用 自拟 生 津 益 胃汤 , 笔
表 1 治 疗 效 果
n( ) %
系统观察 治疗 本病 7 0例 , 得较 为满 意 的治 疗 效 果 , 取
胃液 分泌缺 乏 的病理 变 化 , 其治 疗 关键 在 于 如何促 使 病变 黏膜组 织修 复 正 常。 经过 长期 的探 索 , 笔者 立 养
阴 生 津 益 胃之 法 , 拟 生 津 益 胃 汤 , 在 促 使 胃 阴 得 自 意
疗程 , 二个疗 程后 统 计 治疗 效 果 。在 服 用本 方 期 间停
用 其 它 中西 医 治 疗 。
2 效 果 ‘
复 , 液充 沛 ; 而使 胃“ 津 从 喜润 而恶 燥 ” 一 生 理 特 点 这
得 以体现 , 以恢 复其 生 理 功能 。该 方 中 : 门冬 、 门 麦 天
冬 、 味子 、 五 沙参 滋 阴生 津养 胃, 现 了养 阴生 津 的 主 体 旨; 胃为 后 天 之 本 , 运 行 一 身 之 气 的 根 本 所 在 , 脾 是
13 治 疗 方 法 生 津 益 胃 汤 : 门 冬 3 g 天 门 冬 . 麦 0,
胃镜 所见 。后 经随访 3年 , 未复 发 。 病
3 讨 论
慢性 萎缩性 胃炎属 于 中医 “ 胃脘 痛 …‘ 下 痞 ” 心 范 畴 。 胃为水 谷之 海 , 喜润 而恶燥 , 胃阴亏 虚 , 若 津液 缺 乏, 胃失濡 润而 失其和 降之功 , 从而 出现一 系列临 床症 状及 胃镜所 见 。在 临床 实践 中 , 者 体会 到 本病 的突 笔 出病 理特点 在 一 个 “ ” 上 , 指 胃腺 体 萎 缩 减小 , 萎 字 系
生者 2 例 , 1 伴有 腺体 不 典 型增 生 者 4例 , 十二 指 肠 伴 炎或溃 疡者 9例 , 胆汁反 流者 5例 , 有 胃黏膜脱 垂 伴 伴
者 3例 。 12 诊 断 标 准 . 本 组 病 例 均 经 胃镜 检 查 并 取 组 织 活
3 g 沙 参 3 g 山 药 2 g 黄 芪 2 g 丹 参 2 g 蒲 公 英 0, 0, 0, 0, 0, 1 g 枳 壳 1 g 炙甘 草 8 , 5, 5, g 牡蛎 3 g 贝母 1g 0, 5 。上药 煎
光明中医 21 0 0年 1月 第 2 5卷 第 1期
C G C J n ay2 1 . o 2 . J M M a u r 0 0 V l 5 1
・5 3・
自拟 生 津 益 胃汤 治 疗慢 性 萎 缩 性 胃炎 7 O例
习志 辉 河 南 省 邓 州 市 中 医 院 ( 州 4 4 5 邓 7 1 0)
个疗 程后 , 临床 症状 消失 , 胃镜 复查 原病 变部位黏 膜基
本 恢 复 正 常 颜 色 , 体 不 典 型 增 生 消 失 , 织 活 检 证 实 腺 组
缺 少光泽 , 泌 物 少 。 患 者 有 胃脘 胀 痛 、 分 嘈杂 暖 气 、 痞 满不适 、 食欲 减退 等症状 和病史 。
典 型 增 生 者 加 牡 蛎 3 g 贝 母 1 g 伴 胆 汁 反 流 者 加 柴 0, 5;
胡 1 g 黄芩 1 g 伴 十二指 肠 炎 或 溃疡 者 加 白及 1 g 5, 0; 5,
煅 瓦 楞 1 g伴 胃黏 膜 脱 垂 者 加 升 麻 1 g 桔 梗 1 g 上 5; 5, 5。 药 煎 汁 4 0 l分 早 晚 各 1 温 服 , 1剂 ,0天 为 一 0m , 次 日 6
现报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23 .
典 型 病 例 李 某 , , 8岁 , 师 , 男 4 教 门诊 号
03 1 7 2 。主诉 胃脘胀 痛 , 热 嘈 杂 , 呆 2年余 。 胃镜 灼 纳
及病 理 活检 确 诊 为 慢 性 萎 缩性 胃炎伴 腺 体 不 典 型 增
1 1 一 般 资料 本 组 7 . 0例 患 者 中 , 4 男 2例 , 2 女 8 例; 年龄 最小 者 3 4岁 , 大 者 6 最 1岁 , 均 4 . 平 7 5岁 ; 病 程 最短者 1年 , 最长 者 5年 , 均 3年 ; 有肠 上 皮 化 平 伴
关键词 : 萎缩性 胃炎; 心下痞; 中医药疗法 ; 生津益 胃汤
d i 1 . 9 9 ji n 10 . 1 . 0 0 0 . 1 o:0 3 6 / . s . 0 38 4 2 1 . 1 3 s 9 文 章 编 号 :0 38 1 ( 0 0 -10 5 — 1 0 —9 4 2 1 )0 —0 30 2
生 。刻 下见症 : 除上 述 所见 症 状外 , 面色 萎黄 , 伴 乏力
眠差, 形体 偏瘦 , 舌质 黯红 , 苔 , 细数 。 中医诊 断为 少 脉 胃脘 痛 , 属 胃阴亏 虚 , 医诊 断 为 慢性 萎 缩性 胃炎 。 证 西
予 以 生 津 益 胃 汤 加 味 : 门 冬 3 g 天 门 冬 3 g 五 味 子 麦 0, 0,
3 g 五 味子 3 g 沙 参 3 g 山 药 2 g 黄 芪 2 g 丹 参 0, 0, 0, 0, 0, 2 g 蒲公 英 1 g 枳 壳 1 g 炙 甘 草 8 。结合 胃镜 所 见 0, 5, 5, g 病变, 伴肠 上皮 化生 者加三棱 1 g 莪术 1 g 伴腺 体 不 5, 5;
汁 4 0 , 早 晚 各 1次 温 服 , 1剂 。 共 服 用 上 方 2 0 ml分 日
检进行病 理确 诊 : 者 胃黏膜 苍 白或花 斑 状 黏膜 萎 缩 患 变薄, 皱襞 变浅 甚至 消 失 , 黏膜 下 血 管 透见 , 局 灶 增 伴
生 和 肠 腺 化 生 而 表 现 为 小 结 节 状 或 粗 糙 颗 粒 状 , 面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