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合集下载

最新细说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以及对高考复习的启示

最新细说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以及对高考复习的启示

细说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以及对高考复习的启示一.试题的难度(一)什么是难度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个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考生都不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大。

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题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试题平均得分/试题满分。

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为试卷满分值。

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0.7,中:0.4≤P≤0.69,难:P≤0.39;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

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在0.5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当然,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测验的难度水平多高才合适,也还要取决于测验的目的。

如果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准备状况进行一次诊断性测验,为了真实、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测验难度大一点也是正常的。

(二)难度的计算(1)客观性试题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2)主观性试题难度P计算公式:P=X/M(X为试题平均得分;M为试题满分)(3)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P=(P H+P L)/2(P H、P L分别为试题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在大群体标准化中,此法较为方便。

具体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按上面的公式计算。

例1:一次生物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难度为:P H=20/27=0.74 P L=5/27=0.19 P=(0.74+0.19)/2=0.47整个试卷的难度等于所有试题难度之平均值(包括主、客观试题)。

(三)试题难度的一般要求就高考来说,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题的难度以0.3--0.7之间为好,整卷以0.5--0.6之间为最佳。

教师招聘知识点-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教师招聘知识点-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教师招聘知识点-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师招聘知识点-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可通过概念反选,关系理解等方式来考查。

细说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以及对高考复习的启示

细说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以及对高考复习的启示

细说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以及对高考复习的启示一.试题的难度(一)什么是难度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个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考生都不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大。

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题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试题平均得分/试题满分。

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为试卷满分值。

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0.7,中:0.4≤P≤0.69,难:P≤0.39;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

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在0.5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当然,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测验的难度水平多高才合适,也还要取决于测验的目的。

如果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准备状况进行一次诊断性测验,为了真实、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测验难度大一点也是正常的。

(二)难度的计算(1)客观性试题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2)主观性试题难度P计算公式:P某/M(某为试题平均得分;M为试题满分)(3)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P(PH+PL)/2(PH、PL分别为试题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在大群体标准化中,此法较为方便。

具体步骤为: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按上面的公式计算。

例1:一次生物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难度为:PH20/270.74PL5/270.19P(0.74+0.19)/20.47整个试卷的难度等于所有试题难度之平均值(包括主、客观试题)。

(三)试题难度的一般要求就高考来说,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题的难度以0.3--0.7之间为好,整卷以0.5--0.6之间为最佳。

精品资料--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精校完美打印版)

精品资料--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精校完美打印版)

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小小飞信度:反映了考试结果的可靠程度。

如果一次考试的结果准确,误差小,成绩与考生的真实水平一致,那么这次考试命题的信度就大,即这次考试的分数可靠。

效度:是反映一项考试实现其既定目标的成功程度的指标。

就是说命题要准确地测量出它要测量的成绩。

如果试题内容过难、过易或偏差,考不了该考的内容或文字表达不当、不准确等等,这些试题本身的缺点和标准答案的误差都能影响考试效度的高低。

难度:难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

计算公式难度=(总分—平均分)/总分。

如果总分100,平均分80,难度就是0.2。

难度的取值范围为0≤P≤1。

一份好的试卷平均难度系数应在0.65-0.75之间。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试题能把不同水平的考生按重试高低区分开来的程度。

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存在一定的联系。

假如难度过小或过大,即使实际能力有高有低,但都可能通过或通不过。

这样试题就没有区分度了。

一般说,调整试题的难度是提高试题的区分度的重要方法,难度适中的题目,往往有较高的区分度。

试题的区分度与试卷的信度有密切的关系,试题的区分度越高,就越能提高试卷的信度,命题的质量就越好。

区分度的评价标准如下表:区分度评价0.40以上好0.30-0.39良好;如能改进更好0.20-0.29尚可;用时需作改进0.19以下劣;必须淘汰或改进发挥引导作用。

一般说来,学生都看重测试,自觉和不自觉地受测试这根“指挥棒”的影响。

考题偏重记忆,考生就去死记硬背;如果考题着重灵活运用,学生就开动脑筋思考。

当然,不能把考生引向为分数而学习,学习专门为了应付测试;但是,要充分估计测试对考的引导作用,通过命题引导学生不断地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与发展。

细说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以及对高考复习的启示

细说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以及对高考复习的启示

细说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以及对高考复习的启示一.试题的难度(一)什么是难度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个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考生都不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大。

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题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试题平均得分/试题满分。

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为试卷满分值。

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0.7,中:0.4≤P≤0.69,难:P≤0.39;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

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在0.5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当然,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测验的难度水平多高才合适,也还要取决于测验的目的。

如果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准备状况进行一次诊断性测验,为了真实、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测验难度大一点也是正常的。

(二)难度的计算(1)客观性试题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2)主观性试题难度P计算公式:P=X/M(X为试题平均得分;M为试题满分)(3)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P=(P H+P L)/2(P H、P L分别为试题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在大群体标准化中,此法较为方便。

具体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按上面的公式计算。

例1:一次生物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难度为:P H=20/27=0.74 P L=5/27=0.19 P=(0.74+0.19)/2=0.47整个试卷的难度等于所有试题难度之平均值(包括主、客观试题)。

(三)试题难度的一般要求就高考来说,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题的难度以0.3--0.7之间为好,整卷以0.5--0.6之间为最佳。

细说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以及对高考复习的启示

细说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以及对高考复习的启示

细说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以及对高考复习的启示一.试题的难度(一)什么是难度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个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考生都不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大。

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题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试题平均得分/试题满分。

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为试卷满分值。

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0.7,中:0.4≤P≤0.69,难:P≤0.39;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

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在0.5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当然,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测验的难度水平多高才合适,也还要取决于测验的目的。

如果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准备状况进行一次诊断性测验,为了真实、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测验难度大一点也是正常的。

(二)难度的计算(1)客观性试题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2)主观性试题难度P计算公式:P=X/M(X为试题平均得分;M为试题满分)(3)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P=(P H+P L)/2(P H、P L分别为试题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在大群体标准化中,此法较为方便。

具体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按上面的公式计算。

例1:一次生物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难度为:P H=20/27=0.74 P L=5/27=0.19 P=(0.74+0.19)/2=0.47整个试卷的难度等于所有试题难度之平均值(包括主、客观试题)。

(三)试题难度的一般要求就高考来说,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题的难度以0.3--0.7之间为好,整卷以0.5--0.6之间为最佳。

(完整版)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完整版)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一.试卷的难度(一)什么是难度难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个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考生都不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大。

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卷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试卷平均得分/试卷满分。

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为试卷满分值。

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0.7,中:0.4≤P≤0.69,难:P≤0.39;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

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在0.5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二)难度的计算(1)客观性试卷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2)主观性试卷难度P计算公式:P=X/M(X为试卷平均得分;M为试卷满分)(3)适用于主、客观试卷的计算公式:P=(P H+P L)/2(P H、P L分别为试卷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计算。

(三)试卷难度的一般要求就高考来说,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卷的难度以0.3--0.7之间为好,整卷以0.5--0.6之间为最佳。

一般将难度值大于和等于0.7的试卷定为容易题;大于0.4和小于0.7的定为中档题;小于和等于0.4的试卷定为难题。

命题时难度一般要按一定比例分配,如3:6:1或3:5:2。

二.试卷的区分度(一)什么是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考试卷目对考生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

区分度高的试卷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得低分。

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

(二)区分度的计算1.单个选择题目区分度的计算将全体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将总分最高的27%考生定为高分组,总分最低的27%考生定为低分组,分别计算两组考生在某道题目上的通过率,两个通过率之差就是这道题的区分度(又叫鉴别指数)。

试卷命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试卷命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试卷命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什么是试题难度系数?考试难度系数如何计算?难度系数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即考生在一个试题或一份试卷中的失分程度。

如满分150分的试题,考生平均得分108分,平均失分42分,则难度系数为42/150=0.28。

难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为:L=1—X/W其中,L为难度系数,X为样本平均得分,W为试卷总分(一般为100分或150分)。

什么是试题区分度?试卷区分度计算公式是什么?试卷区分度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的程度,即考出学生的不同水平,把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真正分别开。

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如果把成绩从高往低排序,前50%的考生为高分组,后50%为低分组,其计算公式为:D=2(X H—X L)/W其中,D为区分度,X H为高分组平均分,X L为低分组平均分,W为试卷总分(一般为100分或150分)。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试题难度系数和区分度并没有直接联系,因为前者是反映样本总体的一个参数,后者是反映样本2个部分的参数。

测试的命题质量如何,否对考生的知识程度和能力进行有效的测量,除了上面介绍的试题难度和区分度知识外,还需要对试卷做整体分析,试卷整体分析的指标主要是信度和效度。

测试信度也叫测试的可靠性,指的是测试结果是否稳定可靠。

也就是说,测试的成绩是不是反映了受试者的实际语言水平。

例如,如果同一套测试在对同一测试对象进行的数次测试中,受试者的分数忽高忽低的话,则说明该测试缺乏信度。

测试的信度与测试的效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说来,只有信度较高的测试才能有较高的效度,但效度较高不能保证信度也一定较高。

测试的信度主要涉及到试题本身的可靠性和评分的可靠性这两个方面。

试题本身是否可靠主要取决于试题的范围、数量、试题的区分度等因素;评分是否可靠则要看评分标准是否客观和准确。

测试的信度通常用一种相关系数(即两个数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表示,相关系数越大,信度则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一.试卷的难度
(一)什么是难度
难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个
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考生
都不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大。

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卷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
难度计算公式:P=试卷平均得分/试卷满分。

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为试卷满分值。

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0.7,中:0.4≤P≤0.69,难:P≤0.39;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

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
在0.5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二)难度的计算
(1)客观性试卷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
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
(2)主观性试卷难度P计算公式:
P=X/M(X为试卷平均得分;M为试卷满分)
(3)适用于主、客观试卷的计算公式:
P=(P H+P L)/2(P H、P L分别为试卷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
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计算。

(三)试卷难度的一般要求
就高考来说,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卷的难度以0.3--0.7之间为好,整卷以0.5--0.6之间为最佳。

一般将难度值大于和等于0.7的试卷定为容易题;大于0.4和小于0.7的定为中档题;小于和等于0.4的试卷定为难题。

命题时
难度一般要按一定比例分配,如3:6:1或3:5:2。

二.试卷的区分度
(一)什么是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考试卷目对考生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

区分度高的试卷能将不
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得低分。

区分度
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

(二)区分度的计算
1.单个选择题目区分度的计算
将全体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将总分最高的27%考生定为高分组,总分
最低的27%考生定为低分组,分别计算两组考生在某道题目上的通过率,两个
通过率之差就是这道题的区分度(又叫鉴别指数)。

计算公式为:D=P H-P L. P H和P L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的通过率。

2.整个试卷的区分度计算(常用)
计算公式为:D=2(X H—X L)/W,其中D为试卷区分度,X H为27%高分组平均分,X L为27%低分组平均分,W 为试卷总分。

一般也将全体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将总分最高的27%的考生定为高分组,总分最低的27%考生定为低分组,再分别计算各组的平均分。

(三)试卷区分度的一般要求
区分度(D)的取值范围介于-1.00至+1.00之间。

通常D为正值,称为积极区分;D为负值称为消极区分;D值为0称为无区分作用。

具有积极区分作用的试卷,其D值越大,区分的效果越好。

试卷的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3~0.39表明此题的
区分度较好,0.2~0.2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要修改,0.19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淘汰,高考的区分度一般要求在0.3以上。

三.试卷的信度
信度是指使用同一试卷对考生重复测验时,或两个平行试卷对考生测验时,所得测验分数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

信度除了要说明成绩的真实性之外,还要说明题目涉及的内容与教学的相关程度。

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

系统误差对信度没什么影响,因为系统误差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测量值的,因此不会造成不一致性。

反之,随机误差可能导致不致性,从而降低信度。

信度可以定义为随机误差R影响测量值的程度。

如果R=0,就认为测量是完全可信的,信度最高。

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稳定的、一贯性的真实特征。

和信度相关的一个概念是效度,信度是效度的前提条件。

信度只受随机误差的影响,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

因此,信度可以视为测试结果受随机误差影响的程度。

系统误差产生恒定效应,不影响信度。

四.试卷的效度
效度是指考试有效性或正确性的质量指标,即是否考了要考的内容,试卷难度、区分度是否适宜,考试最终是否达到了它的预定目的等。

测试效度(test validity)亦称测试的有效性,指一套测试对应该测试的内容所测的程度。

也就是说,一套测试是否达到了它预定的目的以及是否测量了它要测量的内容。

测试的效度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1)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

指测试应达到的卷面标准,即一套测试卷从表面看来是否是合适的。

例如,若一次阅读理解力的测试包括许多受试者没有学过的方言词汇,则可认为这次测试缺乏表面效度。

表面效度是测试出受试者正常水平的一种保证因素。

2)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指测试卷是否测试了应该测试的内容或者说所测试的内容是否反映了测试的要求,即测试的代表性和覆盖面的程度。

3)编制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指测试卷的诸项目对编制该测试所依据的理论的各个基本方面的反映程度。

4)经验效度(empirical validity)。

经验效度是一种衡量测试有效性的量度,通过把一次测试与一个或多个标准尺度相对照而得出。

一般来说,对某次测试的效度进行检验时,除了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观念有效性的理论对试卷的内容进行考查以外,还须采用计算相关系数的定量方法,即计算出本次试卷与另一份已被确定能正确反映受试者水平的试卷之间的相关系数。

系数高则有效性大。

课堂测试的效度应在0.4-0.7之间,规模较大的测试其效度应在0.7以上。

五、高考题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高考的性质最主要的在两个方面:首先、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高考成绩是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依据,这是高考的选拔性质。

其次、高考是一种导向
性考试,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起着对中学教学的引导作用,这是高考的引导性质。

高考性质的这两方面决定了高考试卷应有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而这些是我们进行高考复习首先要清楚的,能够避免我们在复习时的盲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