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参照2009年版肺炎路径)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非重症)(ICD-10)(二)诊断依据。

根据《广东省常见病基本诊疗规范》(广东省卫生厅,2013年)。

1、起病较急,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流涕、鼻塞、喷嚏、咽痛、发热、声嘶等。

2、常有刺激性干咳,晨起或夜间明显,受凉、吸入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等诱发或加重,初期咳少量黏液性痰伴胸骨后不适感;伴有细菌感染时咳嗽剧烈,咳痰量增多,为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痰,偶尔痰中带血。

3、全身症状较轻,仅有轻度畏寒、发热、头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

体温一般不超过38℃。

4、两肺呼吸音常正常或粗,有时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在咳嗽、吸痰后消失,伴有支气管痉挛时可有哮鸣音。

5、胸部X线可见肺纹理增多或正常。

检查1、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多无明显变化,病毒感染时血淋巴细胞可增加,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2、X线胸片检查,大多数表现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3、必要时痰涂片染色和痰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三)治疗。

一、一般治疗休息、保暖、多饮水,保证有足够的热量,戒烟,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

二、抗菌药物治疗根据感染的病原体及药物敏感实验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一般在得到冰焰体阳性结果前,可选用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

多数患者用口服抗菌药物即可,症状较重者可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三、对症治疗|咳嗽无痰,可用喷托维林25mg、咳特灵0.36g、或可待因15—30mg,3次/日。

刺激性咳嗽可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

祛痰可选用急支糖浆、蜜炼川贝枇杷膏、氨溴索注射液15-30mg。

支气管痉挛可选用茶碱类如氨茶碱0.1。

如有发热,全身酸痛者,可用阿司匹林0.3—0.6g,3次/日。

四、疗效标准1、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2、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3、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变或加重。

临床路径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意义。

方法拔取20XX年10月~20XX年5月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儿科收治的RSV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n = 60)和对比组(n = 30)。

两组行常规治疗后,对比组实施一般性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家长健康知识把握情况及护理满足度。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机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及总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路径用于RSV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满足度,效果显著。

[中图分类号] R562.25;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XX)01(b)-0142-04[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significance of clinical pathway in the nursing of bronchiolitis caused by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Methods Ninety children with bronchiolitis caused by RSV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Zhuhai) from October 20XX to May 20XX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 = 60) and control group (n = 30). Both groups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n basis of whi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gener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linical pathway nursing. The quality of lif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and parents' health knowledg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phys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body pain, vitality, social function, emotional role and total health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pathway applied in the nursing of bronchiolitis caused by RSV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relieve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 children's satisfaction,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Key words]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onchiolitis; Clinical pathway; Effect毛细支气管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发毛细支气管炎最为重要的病原体[1-2]。

临床药师参与“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制定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临床药师参与“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制定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0 . o 1 ) ;患者 住 院 总 费用、 药品 费 用和 住 院 天数 之 间有统 计 学差 异
约治 疗成 本 ,切 实减 轻 患者经 济 负担 有 重要 的意 义 。
<0 . O l 或 P< 0 . 0 5 ) ,临床路 都 明 显减 少 。结论 临床 药师 参 与临床路 径 制 定 ,规 范 了患者 用 药 ,节 约 了住 院 费 用和 药品 费用 ,缩短 了 住 院天数 ,对 节 【 关 键 词】 临床 药 师 ;临床路 径 ;毛 细 支 气管炎 中图分 类号 :R 5 6 2 . 2 1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0 5 - 0 0 2 7 - 0 2
f or mu l a t i n g he t wa y c l i ni c a l ph a r ma c i s t pa r t i c i pa t i n g i n c l i ni c a l pa t h wa y ,we na a l y z e d t he c a s e h i s t o r i e s wi t h t he ir f s t d i a g no s i s o f c a p i l l a r y b r o nc h i t i s
The Wa y o f Cl i n i c a l Pha r ma c i s t Pa r t i c i pa t i ng i n Cl i ni c a l Pa t hw a y Tr e a t i ng Ca pi l l a r y Br onc h i t i s a nd Ef fe c t Ana l ys i s
Z HANG 耽 D ON G Y i - z he n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发于婴幼儿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病症,累及细支气管,在临床上表现为喘咳、缺氧等症状。

该病症发病人群多为<2岁的婴幼儿,尤其是1~6个月的新生儿。

婴幼儿支气管管腔微小,若发生水肿、肌收缩或黏性分泌物过多,极易发生梗阻,导致肺气肿或肺不张,必须及时予以治疗,同时,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构建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诊疗标准化模式[1]。

此次试验旨在探究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之分为两组,各48例。

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27d~24个月,平均年龄(6.02±1.24)个月;病程1~4d,病程平均(2.25±0.41)d。

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8d~24个月,平均年龄(6.17±1.03)个月;病程1~4d,病程平均(2.30±0.52)d。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纳入标准:①X 线胸片提示支气管炎症病变,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可见小的点片阴影;②在临床上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喘憋、气促等症状,两肺闻及哮鸣音及湿啰音;③本研究通过伦理审查;④患儿家长知晓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并签署同意书[2]。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②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或结核感染等疾病[3]。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临床医师,为临床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信息支持。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①入院护理:患儿及家长入院后,帮助其办理住院手续,并简单介绍医院的环境,消除他们的陌生感,进入病房后,介绍主治医生及责任护士。

详细询问家属患儿的病情,做到对病情的掌握,并向家属普及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知识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消除家属的担心和紧张心理。

②入院第1天:辅助患儿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及时监测患儿的体温、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指标,观察患儿呼吸、面色、意识等体征变化,做好记录工作,正确评估患儿病情,制定对症治疗及护理方案。

临床药师参与“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制定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临床药师参与“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制定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临床药师参与“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制定的方法及效果分析张伟;董懿珍【摘要】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way and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harmacist participating in clinical pathway treating capillary bronchitis. Method After formulating the way clinical pharmacist participating in clinical pathway, we analyzed the case histories with the first diagnosis of capillary bronchitis retrospectively, compared the using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medicine expenses and in hospital days before and after clinical pathway, discussed the way and effect of clinical pharmacist participating in clinical pathway. Result The using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1);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medicine expenses and in hospital days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or P<0.01) before and after clinical pathway, After clinical pathway, 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medicine costs and in hospital days were reduced obviously.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pharmacist participating in clinical pathway formulating, can standardize drug use for patient, save 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medicine costs, short the days in hospital, it had important meaning in economizing the cost of treating, reducing the economic burden to patient.%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实施的方法和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发表时间:2012-10-26T14:12:16.5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9期供稿作者:武继玲张淳[导读]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武继玲张淳(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儿科 615000)【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结果患儿家长在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住院时间,满意度方面都取得了很好效果。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使患者受益,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毛细支气管炎满意度毛细支气管炎是两岁以内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尤其多发生在6个月以下婴儿。

其发病季节在冬末春初,以冬季多见,临床表现为下呼吸道梗阻症状,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延长伴喘鸣,严重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唇周发绀,呼吸浅促,鼻翼煽动和三凹征,心率加快,感染后体温可有不同程度升高。

高峰期在呼吸困难发生后的48~72 h,病程一般约为1~2周。

现将我科2011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100例患儿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00例,诊断标准均符合实用儿科学诊断依据[1]。

其中男52例,占52%,女48例,占48%。

住院时间最短5天,最长15天,平均10天。

2 临床护理路径2.1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

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路径。

2.2.1第一天,进行入院护理评估,行健康教育,患儿卧床休息,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遵医嘱用药,做相关的检查,执行一级护理。

2.2.2第二天,观察体温变化情况、咳嗽和喘息程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协助患儿排痰。

2.2.3第三天,观察体温变化,保持皮肤、口腔的清洁,鼓励患儿少食多餐,多饮水,保证液体的摄入。

本院最终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本院最终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本院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概述】本病流行病:毛细支气管炎即急性感染性细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峰值发病年龄为2~6月龄;以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哕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毒病原,本病具有自限性。

为规范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治与预防,在参考国外相关最新诊断防治指南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本共识主要适用于年龄小于1岁、第一次喘息发作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嗜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病毒引起,其中RSV仍是公认的最常见的病原体,占50%以上。

RSV也是最易引起重症的病原体,并可引起暴发流行,危害极大。

RSV是RNA病毒,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

在我国南方流行高峰主要在夏秋季,而在北方则发生在冬春季。

每隔数年还会出现1次由RSV感染导致的毛细支气管炎暴发流行。

根据抗原性和分子生物学可将RSV分为A、B两个亚型。

其他病毒病原有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virustype,PIV,以PIV3最常见)、腺病毒(Adenovirus,Ad)、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甲型和乙型)。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发现肠道病毒(enterovirus)、鼻病毒(rhinovirus)、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2005年新发现的博卡病毒(human Boca virus,HBoV)等感染也与毛细支气管炎有关。

除病毒外,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CP)感染也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表现】一、症状毛细支气管炎早期呈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部卡他症状、咳嗽、低至中等度发热(>39。

C高热不常见),1~2 d后病情迅速进展,出现阵发性咳嗽,3~4 d出现喘息、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发绀,5~7 d时达到疾病高峰。

小儿内科临床路径-毛细支气管炎.

小儿内科临床路径-毛细支气管炎.

(3)呼吸道病毒检测; (4)呼吸道细菌培养及药敏; (5)血支原体、衣原体检测; (6)胸片检查; (7)心电图; (8)血气分析检测。 2.必要的告知: 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肺部症状变化。 (七)入院后第 3-5 天。 1.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气分析检测; (2)肺功能测定; (3)心电图复查; (4)血清过敏原检查; (5)超声心动图; (6)复查血支原体、衣原体; (7)支气管镜检查。 2.必要的告知: 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时应当及时出毛细 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八)出院标准。 1.喘息消失,咳嗽明显减轻。
□ 出院带药
□ 饮食
□ 饮食
□ 抗病毒
□ 抗病毒
□ 止咳平喘剂
□ 止咳平喘剂
重 □ 吸氧
□ 保护肝脏(必要时)
要 □ 压缩雾化吸入
□ 营养心肌(必要时)
医 □ 其他治疗
□ 其他治疗
嘱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 复查血尿便常规(必要时) □ 复查肝肾功能、
□ 复查心电图(必要时) □ 呼吸道病毒检测、细菌培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儿内科一级护理常规 □ 儿内科一级护理常规
□ 儿内科一级护理常规
□ 饮食
□ 饮食
□ 饮食
□ 抗病毒药物
□ 抗病毒药物
□ 抗病毒药物
□ 止咳平喘剂
□ 止咳平喘剂
□ 抗生素(必要时)
□ 吸氧
□ 吸氧
□ 止咳平喘剂
□ 吸痰
□ 吸痰
□ 吸氧
重 □ 压缩雾化吸入
□ 压缩雾化吸入
7.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呼吸道 合胞病毒(RSV)最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J2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病诊断要点为:发病年龄小(<2岁),发病初期即出现明显喘憋,体检两肺闻及喘鸣音,可伴有中、细湿罗音;胸片提示肺气肿及条絮状影或小片状阴影。

1.病史:多见于2岁以内,尤其以6个月以内婴儿最为多见。

大多数有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病史。

2.症状:初始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多表现为低热、流涕、鼻塞、咳嗽,部分可有高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2-3天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症状轻重不等,咳嗽明显加重,并有喘息发作,重者出现发作性喘憋及紫绀。

3.体征:部分婴儿有发热,体温高低不一。

喘憋发作时呼吸加速,呻吟并伴呼气延长和呼气性喘憋。

胸部检查可见胸廓饱满,叩诊呈鼓音(或过清音),听诊可闻及哮鸣音。

当喘憋缓解时,可有中、细湿罗音。

部分患儿可有明显呼吸困难,出现烦燥不安、鼻翼扇动、三凹征及口唇发绀。

4.外周血象: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正常,合并细菌感染时多增高。

5.胸部X线:表现不均一,大部分病例表现为全肺程度不等的阻塞性肺气肿,约半数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可出现小点片阴影,小部分病例出现肺不张。

6.肺功能:患儿急性期小气道存在阻塞,在恢复期,小气道阻塞缓解。

7.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8.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显示PaO2不同程度下降,PaCO2正常或增高,pH 值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病情较重的患儿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可发生I型或II型呼吸衰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吸氧:喘憋明显患儿应当给予鼻导管吸氧等方式。

2.加强呼吸道护理: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合理应用雾化吸入,雾化后及时予以拍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喘憋的治疗:喘憋较重者,根据病情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如沙丁胺醇、博利康尼、溴化异丙托品等)和糖皮质激素。

喘憋严重者可短期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

烦躁明显者可酌情镇静。

4.抗感染治疗:抗病毒药物可选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干扰素等;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用相应抗生素(遵循儿科用药的方法)。

5.对症治疗:脱水的治疗:可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如有代谢性酸中毒,可予碳酸氢钠补碱。

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按相应危重症治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21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
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不存在下列情况:
(1)年龄小于3个月;
(2)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
(3)伴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免疫功能缺陷。

(4)病程>7天不进入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与CRP、尿常规、粪常规;
(2)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
(3)呼吸道病毒检测;
(4)呼吸道细菌培养及药敏;
(5)血支原体抗体;
(6)痰支原体、偏肺病毒、博卡病毒PCR检测;
(7)胸片检查;
(8)体液、细胞免疫功能检测;
(9)脉氧测定;
(10)血清过敏原检查。

2.必要的告知:
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肺部症状变化。

(七)入院后第3-5天。

1.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气分析检测;
(2)肺功能测定;
(3)心电图复查;
(4)超声心动图;
(5)复查血支原体抗体;
(6)复查胸片;
(7)支气管镜检查。

2.必要的告知:
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或纤支镜检查有气管支气管异常/畸形或免疫功能缺陷或肺实变/不张,应当及时退出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八)出院标准。

1.喘息消失,咳嗽明显减轻。

2.连续3天腋温<37.5℃。

3 肺部体征明显改善。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住院经综合治疗10天,仍有反复咳、喘发作,迁延难愈,称为难治性毛细支气管炎,应当及时退出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二、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J2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0天日期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
□上级医师查房□收集并追问各类实验室检
查报告,向上级医师汇报
重要实验室检查结果
□上级医师查房
重要医嘱长期医嘱:
□儿内科一级护理常规
□饮食
□抗病毒药物
□止咳平喘剂
□吸氧
□吸痰
□压缩雾化吸入
□其他治疗
临时医嘱:
□血尿便常规、CRP
□胸片
□脉氧测定
□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
□血支原体抗体检测
□体液、细胞免疫功能
□血清过敏原检查
□其他检查
长期医嘱:
□儿内科一级护理常规
□饮食
□抗病毒药物
□止咳平喘剂
□吸氧
□吸痰
□压缩雾化吸入
□其他治疗
临时医嘱:
□呼吸道病原检测和细菌药

□酌情肺功能检查
□血气分析(必要时)
□其他检查
长期医嘱:
□儿内科一级护理常规
□饮食
□抗病毒药物
□抗生素(必要时)
□止咳平喘剂
□吸氧
□吸痰
□压缩雾化吸入
□其他治疗
临时医嘱:
□心电图(必要时)
□其他检查
主要护理工作□入院护理评估
□入院宣教
□叮嘱患儿卧床休息,定
时测量体温
□观察体温波动
□观察咳嗽和喘息程度
□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清
除呼吸道分泌物
□协助患儿排痰
□观察体温波动
□保持皮肤清洁、口腔清

□鼓励患儿少食多餐,多
饮水,保证液体摄入量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4天住院第 5–9 天住院第10天(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作□观察患儿病情(体温波动、
肺部体征)
□分析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
□详细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
□根据病情变化给予进一步
处理(营养心肌、保护肝
脏等)
□完成病程录,详细记录医
嘱变动情况(原因和更改
内容)
□上级医师查房
□进行体格检查
□完成出院小结
□向患儿及其家长交代出院
后注意事项,如来院复诊
时间、预防交叉感染等
重要医嘱长期医嘱:
□儿内科护理常规
□饮食
□抗病毒
□止咳平喘剂
□吸氧
□压缩雾化吸入
□其他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血尿便常规(必要时)
□复查心电图(必要时)
□其他检查
长期医嘱:
□儿内科护理常规
□饮食
□抗病毒
□止咳平喘剂
□保护肝脏(必要时)
□营养心肌(必要时)
□其他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肝肾功能(必要时)
□呼吸道病毒检测、细菌培
养、血支原体抗体(必要
时)
□复查胸片(必要时)
□其他检查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护理工作□观察体温波动
□观察药物副作用(皮疹、
胃肠道反应)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体温波动
□观察咳嗽、喘息程度
□详细告知各注意事项(勤
洗手、减少公众地带活动、
如咳嗽和喘息加剧等及时
就诊)
□告知药物使用方法
□出院宣教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