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下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策略
目的论指导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策略

目的论指导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策略作者:李晓洁段钨金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30期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前沿文化高度凝结的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
但是这一特殊表达包含独特的文化内涵,想要将其完整地传递给世界是翻译领域的一大难事。
本文从翻译目的论入手,阐释了直译、意译以及直译和意译加注的方法是适合网络流行语英译的翻译策略,希望能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指导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目的论;直译;意译一、引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许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流行语进入大众视野。
为了紧跟时代潮流,翻译领域开始逐渐对此类语言重视起来,但是毕竟各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那么如何将这些带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准确的表达给外国友人,是翻译领域面临的难题。
二、网络流行语1.定义网络流行语是指一定时段内主要在网络场域被网民自发使用、具有发酵功能并往往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的语言符号(孙婧,2015)。
其实,长久以来,由于人们的侧重点不同,对网络流行语的定义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但研究者们对核心内容达成一致意见:网络流行语是被网民创造的,在网络上使用的,一段时间内被更多网民接受并迅速传播的语言形式(周晓凤,刘鸽,2014)。
2.来源网络语言一方面是网民们为了提高聊天趣味性所自创的一种语言。
另一方面,随着热点问题层出不穷,网友们往往用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暗指这些鲜活的社会热点,于是网络流行语就这样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3.特点网络流行语的迅速走红跟其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一、新颖性。
网民们热衷于追求新鲜事物,因此他们脑洞大开,总结出了许多个性十足的独特表达。
二、批判性。
网络流行语在看似诙谐幽默的表面下透漏出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暗指。
三、简洁性。
网络流行语仅仅用几个字就能提炼出最直接准确的表达,而且所表达的意义又完全超过词语本身。
三、目的论下的网络流行语的翻译1.目的论及其翻译三原则翻译目的论是翻译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浅析网络流行语特征及其英译

浅析网络流行语特征及其英译潘芮莹网络流行语数量基数大、传播速度快、涉猎范围广、构词方法多变,这些因素为实际翻译和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
基于目的论视角,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应当遵循实际情况的需求,采用灵活巧妙的翻译策略。
1 研究背景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方面面渗透和应用互联网网络,伴随网络发展催生网络流行语,以生动、趣味和个性化深受网民的推崇。
在人们的交流互动中,网络流行用语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应用,其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也反映了人们思想意识到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那么如何准确的翻译网络用语,不仅关系到各个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动,还将影响着社会思想发展和大众舆论的应用。
在此背景下,基于相关理论指导,网络流行用语翻译尤为重要。
翻译目的论对网络流行用语的翻译,确保在中外交流中更好的宣传中国,让更多的人学习和了解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由此,网络流行用语的翻译,不仅要准确的传达语义,还要承担起传播文化、促进交流的使命。
纵观国内外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大部分网络语言的研究,多是停留在探讨和分析来源与分类,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并不深入,在翻译方法的探讨中,并没有将理论与具体翻译方法结合起来。
从目的论视角进行的研究还比较少,研究体系尚未形成,需要进一步挖掘。
2 网络流行语本体研究2.1 网络流行语的成因在日常交流中,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人们互动的主要内容,凭借其娱乐性和简洁性的特点,更适合网络世界的发展需求。
例如,近年来层出不穷的互联网短句短语,“人艰不拆”、“盘他”、“OMG”、“好嗨哦”、“锦鲤”等越来越多的成为生活中的高频词汇。
网络语言的流行主要得益于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强大的传播力和传播速度推动着网络流行语的快速传播。
同时,伴随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交流模式日益呈现多方向发展,特别是群聊现象的普遍化发展,人们的交流更加灵活,再次,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还因为社会舆论民主和文化开放的影响,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网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从给力的英译谈起

出 来 , 渴 望 了解 这 类 语 言 的 外 国 友 人 能 让 够领会 , 实现 这 一 特 殊 的 “ 际 目的 ” 二 是 交 ;
预 判 由 文 化 差 异 所 带 来 的 受 众 反 应 。 面 应
流 行 的 语 言 , 流 传 在 网 民 尤 其 是 年 轻 的 是 网 民中 约 定 俗 成 的 表 达 方 式 , 流 传 很 广 , 但
向 目标 文 化 受 众 , 虑 他 们 的 文 化 背 景 和 考 表达习惯 , 以确 保 实 现 信 息传 递 目的 ; 是 三 熟 悉 源 语 和 目标 语 语 体 风 格 与 规 范 。 由此 ,
干 日本搞 笑 动 漫 《 游 记 : 程 的 终 点 中 西 旅
文 配 音 版 中 悟 空 的 一 句 抱 怨 : 这 就 是 天 竺 “
影 响很 大 , 并成 为一 种 风尚 。 黄涛 (0 3 曾描 20 )
述 网络 流 行 语 “ 一 种 特殊 形式 的 口语 , 是 是 人 们在 网上 交 际时 使 用 的别 致 、 泼 而新 鲜 活 社 会 事 件 而 起 , 的 是 随 文化 交 流 而 生 , 有 有
的 是 随 着 科 技 进 步 而 形 成 , 有 些 是 满 足 网 还
要 的 理 论 , 德 国 翻 译 理 论 家 Ve me r n 由 r e S Re s 创 立 于2 世 纪 8 年 代 。 译 目的 论 有 is 0 0 翻 三 个基 本准 则 :目的 准 则 、 连贯 准 则和 忠 实
些 网络 流 行 语 可 以将 其指 称 意 义 用 直 译 的 方 法翻 译 出 来 , 既保 留汉 语 的 文 化 特 色 , 又 不致产生误解 。
4. 1直 译 在不违 背英语 习惯用法 的前提 下 , 有
目的论视角下网络新词的特征及其英译策略探析

目的论视角下网络新词的特征及其英译策略探析摘要: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日益频繁、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一些流行的网络新词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因此,网络新词的英译工作已然成为摆在众多译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和文化使命。
本文将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从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三个不同角度探讨网络新词汉译英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通过列举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新词、网络流行语及其英译版本,运用目的论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最佳的英文译本,将网络新词的语义和文化内涵准确地传递给接受语读者,实现网络新词在跨语言、跨文化交流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目的论;网络新词;翻译策略一、引言在信息时代,大量基于网络的新词出现,对传统语言和人们的口头表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目前,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具有特色的网络新语被翻译成英文,进入西方社会。
界定这些新词的特点,实施正确的翻译策略,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利于西方社会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也有利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些时尚新颖的词语在网络平台上迅速广泛传播。
这些非传统的新的表达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如形象生动,易于交流和传播,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等特点。
网络新语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汉语拼音的缩写、英文字母的缩写、汉字的同音字、字母和数字的组合、句子的缩写,甚至是简单的图片表情。
这些文化表达方式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它们简洁、高效、易懂,容易被广大网民所接受。
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迅速增加,一些网络表大已经正式固定下来,其使用已经超越了网络本身,融入了公众生活。
就来源和出处而言,网络新词的出现和传播仍然取决于各种网络平台。
各类网民、电脑或手机的使用者,都是这类词语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最新的网络热词往往出现在网络聊天平台和各大社交网站的帖子中。
网络新词的出现可以说是持续不断,层出不穷。
它们确实已经渗透到了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的论关照下网络流行词汇的英译-精品文档

目的论关照下网络流行词汇的英译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 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
因而,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必将扩大其影响范围。
1.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
年轻人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给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同时,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这也使"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2.目的论与网络流行词汇的英译Skopos 一词来自于希腊语,意思为“目标”或“目的”。
20 世纪70 年代由维米尔引入翻译理论,以之为专业术语,表示译作或翻译行为的目的。
目的论首要关注的是译作的目的,这个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才能产生功能上可满足需要的结果。
因此,在目的论中,为什么要翻译原文,以及目的语文本的功能是什么,是译者必须知道的。
根据网络流行词汇和翻译目的论规则的特点,网络流行词汇的汉英翻译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明确网络流行语汉英翻译的首要目的,即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网络流行语的真正内涵;第二,有助于外国友人预判断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受众反应,考虑他们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实现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第三,了解源语言与目标语之间的语体风格及其规范。
3.目的论视角下化妆品品牌的翻译策略直译法:直译要求既要保持原文内容,又要保持原文形式。
译文的语言与原文的语言常常拥有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相同的内容,并能产生同样的效果。
例如:“小清新” ( like a breath of fresh air ),“小清新”最初指的是一种以清新唯美、随意创作风格见长的音乐类型,之后逐渐扩散到文学、电影、摄影等各种文化艺术领域。
如今,这种起初颇为小众的风格,现在已逐步形成一种亚文化现象,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
目的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词汇汉英翻译——以2012年网络流行词汇为例

上《人 民 日报 》十 八 大 特 刊 ,可 见 其 走 红 的 程 度 。 面 陈述 一 件 事 情 ,最 后 加 上 一 句 “元 芳 ,你 怎 么
湖 北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H UBEI ENGINEERING
V OL.33 N 0 .2 M A R.2013
目的论视角 下的 网络流行词汇 汉英翻译
—
—
以 2012年 网络 流行 词 汇 为 例
张 娟
(湖 北 _T-程 学 院 外 国 语 学 院 ,湖 北 孝 感 432000)
关 键 词 :目的 论 ;网 络 流 行 词 汇 ;翻译 策 略 中 图 分 类 号 :H315.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2095—4824(2013)02—0073—04
在互 联 网 日新 月 异 的 时 代 ,网络 信 息 更 新 的 译者 应该 充分 考 虑 网络流 行词 汇 的功 能 和 翻译 的
三结语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网络流行词汇应运而生它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当代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但由于其产生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又深深打上了民族特色文化的烙印所以作为语言的一种新现象网络流行词汇为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对其进行准确地道的翻译才能实现传递中国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第 33卷 第 2期 2013年 3月
些 流行词 汇 翻译 得准 确 到位 、恰 当得 体 ,在 一定 程 略 ,从而 使译 文更 好地 传达 源语 的意 旨,以实 现 传
度上 也影 响 到我们 的 日常交 际 。对 这些 网络 流行 递 中 国文化 和跨 文化交 流 的 目的 。
词 汇 的英 译 研究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也 是 对 语 言 的理
从目的论角度谈网络流行语的英译-2019年文档

从目的论角度谈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目的论目的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德国,它是翻译实用主义上一项重要的理论成果。
凯瑟琳娜?赖斯曾提出“翻译活动的特殊目的”应该是一种新型的翻译批评。
后来,她的学生汉斯?弗米尔指出遵从原文应是翻译的首要规则,他提出了实用主义中最重要理论―目的论。
摆脱传统对等论的束缚,目的论强调以分析源文本为基础,以达到翻译的预期效果为目的,译者选择最佳翻译方法,即根据特定的目的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
二、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策略直译和意译是最常见的翻译策略。
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网络流行语既有语义特征又带有源语言的文化内涵。
在实际翻译中,直译和意译明显无法达到要求。
带注释的直译,音译以度最流行的十大网络流行语为例,来探究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策略。
及创新译法都是翻译策略。
本文中,作者将以中国日报评估的年一)直译在不违背英语语用习惯的前提下,当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用同样的表达形式时,直译既不会引起读者误解也不会失掉中国网络流行语的文化内涵。
例1:团购译文:groupon/group purchase分析:团购是指消费者为了获得最理想的价格而联合在一起来加强与卖家讨价还价的能力的一种购物方式。
由于说英语的国家也有这种购物方式,因此他们对这个概念不会感到陌生。
在此种情景下,直译是最好的翻译方式。
二)直译带注解有一些网络流行语形成于特殊的背景下或特定的社会事件中,因此它们有着不一样的文化特征。
在翻译此类网络流行语时,如果没有注解,外国读者会感到困惑并且觉得难以理解。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此类网络流行语的语义特征可以直译,但是它们的文化内涵需要通过加英文注解来传达给外国读者。
例2:富二代译文:the rich second generation富二代”指的是“富一代”的后代,他们多出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富足的社会资源。
但是外国读者不明白中国人的社会地位关系。
因此,在直译的基础上,最好加上注解。
从“神马都是浮云”看网络流行语的翻译

从“神马都是浮云”看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这些网络流行语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富有深意的内涵,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喜爱。
然而,在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翻译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由于网络流行语具有地域性、时效性、文化性等特点,其翻译难度往往较大。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方法,以“神马都是浮云”为例,分析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翻译策略,旨在为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对网络流行语的定义、特点及其产生背景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读者对网络流行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接着,本文重点分析“神马都是浮云”这一网络流行语的内涵和表达方式,探讨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翻译策略。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对网络流行语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如保持原意、注重语境、考虑文化差异等。
本文将对网络流行语翻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策略,为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推动网络流行语翻译的发展,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二、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原则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沟通。
因此,在进行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保持原意:网络流行语往往含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和语境信息,翻译时应尽可能保留其原始含义,避免误解或歧义。
这要求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对目标语言文化的深入了解。
简洁明了:网络流行语往往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翻译时也应尽量保持这种风格,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达方式。
这有助于保持网络流行语的鲜活度和吸引力。
注重语境:网络流行语的翻译需要充分考虑语境因素,包括使用场合、受众群体等。
不同的语境可能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尊重文化差异: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网络流行语可能存在差异,翻译时应尊重这些差异,避免盲目套用或强行改变原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种对应关系 , 但并不是要 求原文 和译文绝对 一致 , 译者 可 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适 当调整 、 修改 , 但不能肆意乱 翻译 , 篡
改原义。
这三条准则 的关系是 : 忠 实准则服 从于连 贯准 则 , 而 这 二者 服从 于 目的准则 。根据翻译 目的论三条准则的特点 , 在
翻译 时应考虑 以下 因素 : 一是 明确 翻译 的首要 目的。它是 把 汉语 的文化 内涵用英语表 达 出来 , 让外 国人能 够看懂 , 实 现 这一特殊 的交际 目的 ; 二是预判译文接受者 的反应。应考虑 其文化环境 、 思维方式 、 表达 习惯上的差异 , 以确保实现信息
帜, 用个人独创 的带有独特个性标签的语 言 自由地 表达思
想成为 一种 时尚。在 这个 方面 , 网民们 表现出了惊人 的创造
性 。不仅新词汇层 出不穷 , 一些复杂 而又有深 度 、 有哲理 的 句子也不 断涌现 , 表达 了思想 , 体现 了个性。
( 三) 形象传神 。 诙谐 幽默 网络语言运用 的修辞 方式多 为活跃文 字 、 刺激感 官 、 表
传递 目的 ; 三是熟悉原文与译文 的语体风格与语法规范。
达语气 、 增 强幽默效 果的基本修辞格 。符合年轻网民信息娱
乐化的潮流 , 因此格 外受欢 迎。 ( 四) 表达思想 。 针砭 时弊 纵 观网络流行语 的发展 过程 , 已经 由最 初 的恶 搞 、 自我 心情 的表达 或情绪 的发泄向关 注社会热点事件转变 , 反映 出 了一定 的社 会文 化心理。
写 时的长句 。同时网络语言使用 不规 范, 具有 不确定 性 、 不 稳定性和 随意性 。诸如此 类 的“ 创新” 语言 , 容 易产 生误解
甚至不理解 。 ( 二) 标新立异、 反叛 传 统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实生活 中有太多限制 , 随心所欲表达 自己已经成为一 种奢侈 。相对于现实世界 , 网络则 是一个 相对 自由 的空间。 在这个 空间里 , 即使在 现实生活 中相貌平庸 、 沉默寡言 , 却毫 不 影响其 在网络 中指点江 山激扬文字。为 了标新立异 , 独树
段” 。 … 连贯准则是 指译文 必 须符合 接受 者 的文 化背 景知 识、 思维 方式和表达 习惯 , 从 而达 到最大 限度地语义 连贯 , 以 便译文接受者能够理解。忠实 准则是指 原文 和译 文应存 在
( 一) 简 洁明了, 拒绝规范。 网络流行语 通常言简 意赅 , 能用 简短 的词语表达 日常书
第1 4卷 第 1 期
2 0 1 4年 1 月
河 北 联 合 大 学 学 报 ( 社会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He b e i U n i t e d U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Vo 1 . 1 4 No. 1
J a n . 2 0 1 4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2 7 0 8 ( 2 0 1 4 ) 0 1 - 0 1 4 9 - 0 3
目的论 下 网络 流行 语 的英 译 策 略
邓 飞
( 四川文理 学院 外国语学院 ,四川 达州 6 3 5 0 0 0)
关键 词 : 网络流行语 ; 特 点; 目的论 ; 翻译策略 摘 要: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语 言变体 。本文 简单介绍 网络流行语的特 点, 以 目的论为基础 , 对其英译策略
进行探析 , 向渴望 了解 中国语 言文化的外 国友人传递 网络流行语的语义特征和 文化 内涵。
中图分类号 : H 3 1 5 . 9 文献标志码 : A 网络流行语 , 就是指 在网络上 流行 的语 言 , 是 网 民约 定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9 - 0 4 基金项 目: 四川文理学院院级 重点项 目《 网络 流行语 的英译研究) ) 2 0 1 2 R 0 0 4 Z
1 5 0
河北 联合 大学学 报 ( 社会科 学版 )
第 1 4卷
味。直译下的译语 , 不但保 持了源语 的形式 、 结构 , 还准确 的
俗成 的表达方式 。随着 中国政治 、 经济 、 军事 、 文化等方 面的 不断增强 , 越 来越 多的外 国友人开始关 注中 国, 了解 中 国的
昨天与今天 、 语言与文化。如何将 网络流行语 自然得体地 翻 译出来 , 让外 国友人 了解它们 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呢?
一
二、 翻译 目的论 简介
三、 网络流行语 的英译策 略分析
( 一) 直 译
所谓 直译 , 就是在译文语 言条件许 可 时, 在译 文 中既保 持原文 的内容 , 又保持原文 的形 式——特别指保持原文 的 比 喻, 形象和 民族 地 方色 彩等 。 但 直译 并 非 字字 对应 的死 译, 而是尽量再现源语 表达形 式的过程 , 更好 的保 留原 汁原
表达 了源语 的文化 内涵和寓 意 , 缩小 了两 种语 言之 间 的差
q u i r e h i s d e p u t y Yu a n f a n g f o r o p i n i o n s a b o u t c a s e s t h e y d e a l t
翻译 目的论是由德国翻译理论 家 V e r m e e r和 R e i s s 创立
于2 0世纪 7 O年代末。该理论 基本 上属 于对 翻译 的外部 研
究, 包括 目的准则 、 连贯准则和忠实准则 。 目的准则认为 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活动 , 而且还是有 目
、
网络 流 行 语 的特 点
的性的。翻译时 , 应将翻译行 为置身 于文化 背景 中, 不 同的 文化 习俗 和价值观决定 了译文应 该按译 语接受者所 期待 的 方式 翻译 , 决定 翻译 过 程的根 本 准则是 整个 翻译 活 动的 目 的, 其 目的也决定 了翻译 策略 。“ 任何 翻译行为都 是 由翻译 的 目的决定 的, 简 而言 之 , 就 是 翻译 的 目的 决定 翻译 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