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解剖学

合集下载

正常人体解剖学实训报告

正常人体解剖学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学科,对于医学、生物学、体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知识,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解剖实践,加深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实训目的1.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 熟悉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3. 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4. 提高动手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医学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运动系统:观察骨骼、关节、肌肉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了解其生理功能和运动规律。

2. 消化系统:观察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等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了解其消化和吸收功能。

3. 呼吸系统:观察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了解其呼吸功能。

4. 泌尿系统:观察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了解其泌尿和排泄功能。

5. 生殖系统:观察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了解其生殖功能。

6. 内分泌系统:观察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等内分泌腺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了解其内分泌功能。

7. 神经系统:观察大脑、脊髓、神经等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了解其神经传导和调节功能。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首先,我们通过课堂讲授和自学,掌握了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 实物观察:在实验室,我们按照实训指导书的要求,对人体的骨骼、肌肉、器官等进行实地观察,并用绘图和文字描述其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

3. 解剖实践: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解剖实践,学习了如何解剖人体器官,并观察其内部结构。

五、实训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知识。

2. 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人体结构和功能,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正常人体解剖学教案

正常人体解剖学教案

正常人体解剖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重要性。

明确学习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方法和目标。

1.2 人体解剖学的历史发展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人物。

理解人体解剖学对医学发展的贡献。

1.3 人体解剖学的分支和分类介绍人体解剖学的不同分支,如宏观解剖学、微观解剖学等。

解释各个分支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第二章:人体的结构层次2.1 细胞和组织的概念解释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不同类型。

介绍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2 器官和系统的概念明确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结构,具有特定功能。

解释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成的整体,协同工作以完成生理功能。

2.3 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介绍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

概述各个系统的主要器官和功能。

第三章:人体的轴向和方位术语3.1 人体轴的概念介绍人体轴的概念,包括垂直轴、水平轴和倾斜轴。

解释轴与人体器官和结构的关系。

3.2 人体方位术语学习常用的前、后、上、下、内、外等方位术语。

掌握方位术语在描述人体结构和器官位置时的应用。

3.3 立体方位的表示了解三维空间中人体结构和器官的相对位置关系。

学会使用图形和模型来表示立体方位。

第四章:运动系统的解剖4.1 骨骼系统介绍人体的骨骼系统,包括颅骨、躯干骨、四肢骨等。

学习主要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4.2 关节和肌肉系统解释关节是连接骨骼的结构,了解不同类型的关节。

学习肌肉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4.3 人体的主要肌肉群介绍人体的主要肌肉群,如背部、腹部、四肢等。

掌握肌肉群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第五章:内脏系统的解剖5.1 消化系统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等。

学习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5.2 呼吸系统解释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等。

学习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5.3 泌尿系统介绍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等。

正常人体解剖学完整

正常人体解剖学完整

正常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1.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外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平对第2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2.鼻旁窦:鼻腔周围的颅骨,有些含气的空腔,与鼻腔相通,称鼻旁窦。

共四对,包括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

3.翼点:在颞窝区内,额,顶,蝶,颞四骨的会合处称为翼点。

此处骨质较薄,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4.骨膜: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骨膜内层上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骨的发生、生长、改造和修复时功能最为活跃。

5.椎间盘:连接在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由外周的纤维环和内部的髓核构成。

有连接和缓解冲击的作用。

6.骨盆界线:是大、小骨盆的分界,又为小骨盆的上口,由骶骨的岬、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共同围成。

7.浅筋膜: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有脂肪、浅静脉、皮神经以及浅淋巴和淋巴管等。

临床皮下注射,即将药物注入浅筋膜内。

8.腱鞘:为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

多位于手足摩擦较大的部位。

结构分外层的纤维层和内层的滑膜层,滑膜层又分为包于肌腱表面的脏层和紧贴纤维层内面的壁层。

腱鞘可起约束肌腱的作用,并可减少肌腱在运动时与骨面的摩擦。

9.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临床上通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一段叫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

空肠到肛门的一段叫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和大肠。

10.咽峡:是口腔与咽的分界处,由腭垂、两侧腭舌弓和下方的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通道11.轮廓乳头:在舌上面的粘膜表面,有7~11个体积最大的突起,排列在界沟的前方,乳头中央隆起,周围有环状沟,内含味蕾,司味觉。

12.十二指肠大乳头:在十二指肠降部肠腔的左后壁上有一条纵行的粘膜皱襞,其下端的乳头状突起,叫十二指肠大乳头,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

胆汁和胰液由此流入十二指肠内。

13.麦克伯尼点: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位置,位于脐和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急性阑尾炎时,该处有明显的压痛。

第三章正常人体解剖基础知识

第三章正常人体解剖基础知识

第三章正常人体解剖基础知识第一节人体概述一、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定位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正常人体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阐述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学习正常人体解剖学有助于保健按摩师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特、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

解剖学与其学科一样,也是不断发展、逐步前进的。

由于研究技术和方法的革新,以及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使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水平不断扩大与提高。

在我国,人体的解剖学的分科方法很多,除系统解剖学外,按人体的某一局部或某一器官,描述人体器官的分布、位置关系、结构层次等。

称为局部解剖学。

1、人体的形态结构简介从外形上看,人体可分为10个局部,每个局部又可分成若干小的部分。

人体重要的局部有:头部(包括颅、面部)、颈部(包括颈、项部)、背部、胸部、腹部、盆会阴部、左右上肢与左右下肢。

背部、胸部、腹部、盆会阴部合称躯干部。

上肢包括上肢带和自由上肢两部分,自由上肢再分为上臂、前臂和手三个部分。

下肢分为下肢带和自由下肢两部分,自由下肢再分大腿、小腿和足三部分。

上肢和下肢合称为四肢。

2、人体常用部位术语为了能正确地描述人体诸多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需要有公认的统一标准和描述术语,因此产生了轴、面和方位等名词,这些概念和名词是学习解剖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是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手心向前。

描述任保人体结构时,均应以此姿势为标准。

即使被观察的客体、标本或模型是俯卧位、仰卧位、横位或倒置,或只是身体的一部分,仍应按照人体的标准姿势进行描述。

(2)方位术语按照上述的标准解剖学姿势,又规定了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上和下是描述器官或结构距颅顶或足底的相对远近关系的术语。

按照解剖学姿势,近颅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正常人体解剖学

正常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科学。

它分为大体解剖学和显微解剖学两部分。

大体解剖学主要借助解剖器械切割尸体,用肉眼观察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结构。

而显微解剖学则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的放大作用来研究人体的微细结构。

大体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1.运动系统,包括骨学、关节学和肌肉学,主要研究人体的运动器官及其组成、连接和运动方式。

2.内脏学,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主要研究内脏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3.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等,主要研究血液流动和循环的机制以及器官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

4.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主要研究感觉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5.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等,主要研究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6.内分泌系统,主要研究内分泌腺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以及激素的产生与作用。

显微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细胞学和组织学。

细胞学主要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组织学则进一步研究组织的类型、组成和功能。

以上是正常人体解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内容。

人体解剖学对于理解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人体解剖学教案

正常人体解剖学教案

正常人体解剖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重要性。

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学术规范。

1.2 人体解剖学的历史与发展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重要学家和他们的贡献。

1.3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学习如何使用人体解剖学工具和设备。

第二章:人体的基本结构2.1 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习不同类型的组织及其功能。

2.2 器官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学习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掌握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3 人体的空间定位和方位术语学习人体空间定位和方位术语。

能够正确描述人体部位的位置和方向。

第三章:运动系统3.1 骨骼系统学习骨骼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掌握骨骼的命名和分类。

3.2 关节系统了解关节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学习不同类型的关节及其特点。

3.3 肌肉系统学习肌肉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掌握肌肉的命名和分类。

第四章:神经系统4.1 脑部了解脑部的结构、功能和分区。

学习脑部的神经传导路径。

4.2 脊髓和神经学习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神经的分布和分类。

4.3 神经系统疾病和诊断了解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和诊断方法。

学习神经系统的保护和康复。

第五章:内分泌系统5.1 内分泌腺体学习内分泌腺体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内分泌腺体的激素分泌和调节。

5.2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了解内分泌系统对身体其他系统的调节作用。

学习内分泌系统疾病和治疗方法。

5.3 内分泌系统的临床应用掌握内分泌系统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手段。

学习内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 脑神经了解脑神经的数量、名称和功能。

学习脑神经的分布和与脑部的联系。

4.2 脊神经学习脊神经的数量、结构和功能。

掌握脊神经与脊髓的联系和分布。

4.3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老化了解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和特征。

学习神经系统老化的过程和影响。

第五章:内分泌系统5.1 内分泌腺体学习内分泌腺体的结构和功能。

正常人体解剖学

正常人体解剖学

正常人体解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结构与组织的学科,通过对人体各个部位的详细解剖学结构的描述,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与病理现象。

在医学领域中,正常人体解剖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首先,正常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人体的组成和结构,包括人体各个器官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相互联系等,这些结构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临床医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的结构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此外,在医学研究和开发新药、新治疗方法方面,正常人体解剖学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正常人体解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人体的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

其中,骨骼系统是构成人体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头骨、脊柱、胸廓、骨盆、四肢等,通过对骨骼系统的解剖学结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运动、支撑和保护内脏的机制。

肌肉系统则是人体肌肉和骨骼之间的协同作用,解剖学结构包括各种肌肉、肌腱、肌肉群、肌肉腱膜等,通过对肌肉系统的解剖学结构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运动机制、姿势和协调。

神经系统是人体各个器官之间信息传递的重要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解剖学结构包括脑、脊髓、神经节、神经纤维等,通过对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结构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信息传递。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解剖学结构包括心室、心房、肺动脉、主动脉、静脉和淋巴管等,通过对循环系统的解剖学结构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供氧、输送营养和排除废物的机制。

呼吸系统则包括鼻腔、喉部、气管、支气管和肺等,解剖学结构包括呼吸道、肺叶、气囊等,通过对呼吸系统的解剖学结构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和机制。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消化腺等,解剖学结构包括消化道、肝、胆囊和胰腺等,通过对消化系统的解剖学结构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消化吸收和排泄废物的机制。

绪论--正常人体解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

绪论--正常人体解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

绪论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学中的形态学范围。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就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打下必要的基础。

清代名医王清任说:“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可见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已经把人体解剖学提高到很重要的地位。

据统计,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均来源于解剖学。

故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科学,是学习中医和西医的必修课。

二、人体器官的组成及系统的划分人体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之间存在一些不具细胞形态的物质,称细胞间质。

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与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组织。

人体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它们是构成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基础,故称基本组织。

由几种组织互相结合,成为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如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等。

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器官联合起来,共同执行某种生理活动,便构成一个系统。

人体可分为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内分泌、感觉及神经九个系统。

各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下,既分工又合作,实现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

三、解剖学的分科人体解剖学包括大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三部分。

大体解剖学所叙述的主要是用刀剖割和肉眼观察来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内容;组织学所叙述的是借助显微镜等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细微结构的内容;而胚胎学则是叙述人体胚胎发育中的形态变化过程。

大体解剖学主要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

系统解剖学主要按照人体各系统来叙述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则是按照人体自然分区(如头、颈、胸、腹、四肢等)叙述各器官结构的层次排列、毗邻关系、血液供应、神经支配、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

本书属于系统解剖学,故对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作全面重点介绍,从而为学习中、西医学基础与临床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臂
内侧:尺侧 外侧:桡侧
小腿
内侧:胫侧 外侧:腓侧
近侧
远侧


远侧
五、人体切面术语 矢状面 sagittal plane
三个互相垂直 水平面 horizontal plane 冠状面 coronal plane
1、矢状面:从前后方向,将人
体或器官纵切 左、右两部分 。 正中矢状面mediansagittal plane :将人体纵切为左、右等分的两 半。
2、水平面又称横切面
与人体或器官的长轴垂直。将人体分 为上 、下两部分。
器官的横切面: 一般与其长轴垂 直。
水平面 (横切面)
3、冠状面 : 从左右方向, 将人体或器官 纵切前、后两 部分的切面。
额状面。
第一章 细胞和 基本组织(略)
矢状面
冠状面(额状面)
纵切
第二章 运动系统Locomotor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前面 后面 下


3、内侧medial和外侧lateral : 靠近身体正中矢状面为内侧。
前臂
内侧:尺侧 ulnar 外侧:桡侧 radial
小腿
内侧:胫侧 tibial 外侧:腓侧 fibular
4、浅superficial和深profundal :与体表表面的相对距离。
靠近 皮肤为浅, 远离皮肤者为深。
①可作为针灸取穴的标志
②可作为找寻深面神经和血管走行的标志。
第二节 骨学Osteology 一、 总论
成人为206块,成人约占体重 1/5,新生儿占1/7。
颅骨 29块
按的 在位
躯干骨 51块
体置 内分
上肢骨 64块
下肢骨 62块
每块骨均为一个器官(其上 有血管、神经分布。
(一)骨的形态 四类
长骨 long bone 短骨 short bone 扁骨 flat bone 不规则骨 irregular bone
一、运动系的组成 占全身体重的60%
骨 骨连结 骨骼肌
构成人体的 基本轮廓
二、运动系的功能:运动、保护和支持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装置,称骨连结。 附着骨骼上的肌,称骨骼肌。 骨+骨连结 骨骼 支架+骨骼肌
杠枢 杆纽
基本外形
动 力
体腔 支持
运动 保护
体表标志
骨性或肌性标志:在体表可摸到或看到的骨或肌的突 起及凹陷等,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正常人体解剖学
注意事项
穿戴整齐。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爱护实验室设备、模 型、挂图和标本。
离开实验室时关好门、 窗和水电。
2. 值日。
平时成绩占40%
3. 解剖学成绩
签到20% 作业80%
期末考试占60%。
平时成绩
1.签到 20分 2.作业 4次 80分(每次20分) 第1次运动系统 第2次内脏系统、循环 第3次感觉内分泌神经 第4次填解剖标本图
关节软骨
1、长骨:长管状,一体和两端。
1) 体:又名骨干,围成骨髓腔, 内含骨髓。有滋养孔。
2) 端又名骺, 具有关节面,覆 以关节软骨。
3) 分布于四肢,在运动中起杠 杆作用。
滋养 孔
骨髓腔
关节面
骺 软 骨 滋 养 孔
骺 线
2、短骨: 矮立方形,多成群,如腕骨(8块) 和跗骨(7块)。 多位于压力较大又运动复杂的部位。
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包括填图(30分) 二、名词解释(10分) 三、问答题(60分)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的定义(研究范围)
1、定义: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正常人体
注意 形态结构:有什么样的形状特征。
位置: 什么地方。 学习正常人体解剖学的意义:①是学习其它中医学基础课的 基础 ②是学习临床课的基础 医学中有三分之一的名词来源 于正常人体解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的基础。
解剖学
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男性泌尿 生殖系统
三、解剖学姿势 标准姿势
身体直立, 两眼向前平视, 两上肢自然下垂, 手掌朝前。 双下肢靠拢,足 尖向前,
一直、三前。
四、解剖学方位术语
共6对

①以解剖学姿势 为标准
②相对的
1、上superior和下inferior
头足
2、前anterior和后posterior (腹侧ventral和背侧dorsal)
跗 骨 腕骨
3、扁骨: 板状,分布于头、胸等。主要构成骨性腔的壁,对腔内器 官有保护作用。
4、不规则骨:形态不规则,如椎骨。 有些不规则骨,内有含气的腔,称为含气骨。
含气骨
(二) 骨的构造
每块骨都由: ①骨质 bone substance ②骨髓 bone marrow ③骨膜 periosteum
二、人体器官的组成及系统的划分
人体的构成: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60万亿 细胞间质
4大 上皮组织 基本 结缔组织 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基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本 组 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组织学
器官
系统
九大系统:1运 动系统、2消化 系统、3呼吸系 统、4泌尿系统、 5生殖系统、6循 环系统、7内分 泌系统、8感觉 器、 9 神经系 统
2) 黄骨髓:脂肪组织。
胎儿及幼儿:全是红骨髓。
六岁前后: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
松质内仍保留红骨髓,继续造血。
成人:骨髓腔含黄骨髓,红骨髓只存在于各类骨
的松质内。
骨膜
红骨髓
存在部位与年龄 功能和结构
骨松质间隙 长骨骨干骨髓腔
造血
一生
胎儿、幼儿,六 岁左右开始逐渐 被黄骨髓代替。
黄骨髓 脂肪组织
+ 血管、神经构成。
每块骨都是一个器官。
关节软骨 关节面
骨膜 黄骨髓
1、骨质:骨的主要成分,有密质和松质两种形式。 1) 骨密质:外层。致密坚硬。抗压、抗扭曲。 在颅盖骨,构成外板和内板。 2) 骨松质:内部。骨小梁,交织成海绵状。 在颅盖骨内、外板之间,为板障。
外板
板障
内板
2、骨髓:
位置:充填于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 1) 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成人
成人
间隙内红骨髓 髓腔内黄骨髓
胎儿 幼儿
间隙和髓腔 内红骨髓
3、骨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膜,包 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 含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感觉 敏锐,对骨有营养、生长、改 造和修复有重要作用。 骨手术时尽量保留骨膜。
人体的基本层次:浅


内脏

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
肌肉神经血管

5、内internal和外external: 描述与空腔器官或体腔相互位置关系。
近内腔者为内,远离内腔者为外。 尿道内口
腹腔
尿道外口
肾位于腹腔内
颅腔
胸腔 腹 腔
盆 腔
颅腔
脑位于颅腔内
心位于胸腔内 胸腔
6、近侧proximal和远侧distal : 描述四肢各结构方位。 连接躯干的一端为近侧,远离者为远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