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砂岩基质酸化MFC酸液体系研究
《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研究》

《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砂岩油田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油气田之一,其开采效率和储量的延续,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储层岩石常常会由于物理或化学的因素产生阻碍,从而降低石油的流动效率。
此时,砂岩油田酸化技术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
该技术通过使用酸液来溶解储层中的矿物,以改善储层的渗透性,从而提高石油的开采效率。
本文将针对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详细阐述。
二、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的概述砂岩油田酸化技术主要分为两类:酸洗和酸化处理。
酸洗主要是在不使用其他助剂的情况下,利用酸性溶液清洗储层,达到清洁孔道的目的。
而酸化处理则是在酸洗的基础上,加入各种助剂(如缓蚀剂、破乳剂等)以提高酸液的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这两项技术可以改善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而提高原油的开采效率。
三、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砂岩油田酸化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一方面,在酸性液体的选择上,已经从单一的盐酸酸化转向了复合酸(如盐酸与甲酸的混合物)的应用。
复合酸具有更强的溶解能力,能够更有效地溶解储层中的矿物质。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的操作和管理方式也在不断优化和升级。
例如,引入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模拟软件等工具来预测和评估酸化效果,使得操作更加精准和高效。
然而,目前砂岩油田酸化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酸液的溶解力不够强或使用过量可能会导致地下设备的腐蚀。
其次,随着环境法规的日益严格,如何减少酸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的挑战与改进措施面对砂岩油田酸化技术所面临的挑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首先,在酸液的选择上,应研发出更高效、更环保的复合酸液,以提高其溶解能力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如声波测井和核磁共振等,实时监测酸化过程中的效果和地下设备的状态,从而精准控制酸液的使用量。
多氢酸-砂岩储层低伤害、深部穿透酸化工艺技术简介

多氢酸酸化技术介绍1。
概述砂岩储层酸化作为常规的油气井解堵、恢复其产能的重要措施受到高度的重视,目前在各大油田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如此,但各油田有效率和增产率却差异较大,某些油田或某些区块其成功率何增长率却十分有限。
主要是选用的液体体系不合理,也没有优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以及良好的质量控制技术所致。
酸化是通过溶解部分胶结物、骨架和解除地层堵塞物,提高近井地带渗透率,改善地层渗流能力和流体流动效率,从而达到恢复和提高油气井产量的目的。
酸化效果及酸化有效期主要取决于酸化半径r ef 和酸化带内渗透率提高幅度(K i /K 0),所有酸化新技术和材料的应用都是以提高这两个参数为目的的。
目前,为提高酸化效果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展开.储层状况、施工工艺、设计水平及酸液体系等都会影响到酸化效果.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作为酸化中“硬件”的酸液体系。
目前限制砂岩酸化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应用的酸液体系与矿物反应速度过快而导致有效作用半径小,以及酸岩反应二次产物的沉淀影响酸化带内渗透率的有效提高。
目前砂岩酸化常用的酸液为土酸(HF+HCL ),另外有缓速酸等,为了达到深穿透的目的而采取的深部酸化工艺有 SHF 、SGMA 、BRMA 、氟硼酸、氟铝酸等用于提高渗透率改善程度,尽管情况有所好转,但仍然不能很好解决酸化半径有限和伤害带内二次沉淀物问题。
例如,当储层温度高于80℃的情况下,常用的氢氟酸体系与岩石反应非常剧烈。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HF 耗尽之前,酸液的穿透距离只有几英寸。
同时,由于HF 与粘土的反应将生成各种硅铝酸盐沉淀,这些沉淀将堵塞孔隙空间,降低储层的孔隙度和地层渗透率,从而降低流体的流动能力。
粘土是地层岩石的胶结物,对粘土的过度溶解也可能让近井地带的地层变得疏松和胶结不稳固,这也会导致对地层造成伤害。
地层胶结松散和生成沉淀物堵塞孔道,这两种地层伤害会降低酸化效果,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增产措施效果为零。
氟硼酸体系虽然可较好解决反应速度快的问题,对于易发生微粒运移的储层可取得较好效果,但在温度较高时其缓速性和控制二次沉淀物方面其效果也受到一定限制。
新型砂岩自转向酸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第34卷第2期2017年3月V ol. 34 No. 2Mar. 2017钻井液与完井液DRILLING FLUID & COMPLETION FLUIDdoi: 10.3969/j.issn.1001-5620.2017.02.022新型砂岩自转向酸体系的研究与应用高尚1, 符扬洋1, 孟祥海1, 刘长龙1, 王瑞2(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9;2.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00020)高尚,符扬洋,孟祥海,等,新型砂岩自转向酸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7,34(2):121-125.Gao Shang,Fu Yangyang,Meng Xianghai,et al.Study and applicationof a new self-diverting acid for use in sandstone fracturing[J].Drilling Fluid & Completion Fluid, 2017, 34(2):121-125.摘要 渤海主力油田储层层间渗透率级差大、非均质性强,酸化过程中酸液大量进入高渗层,引起渗透率级差进一步加剧,不能有效改善中低渗层,酸化解堵效果不理想。
针对该问题,以新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ZX-1为稠化剂,优化形成了砂岩自转向酸体系,对该体系开展了流变性、配伍性、破胶性能、转向酸化效果评价实验。
结果表明模拟鲜酸黏度6 mPa·s,利于注入储层;模拟自转向酸变黏体系黏度60 mPa·s,耐剪切性强;模拟残酸黏度2 mPa·s,利于返排。
自转向酸与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防膨剂及助排剂配伍性良好,无沉淀、残渣产生;体系破胶容易,异丙醇、破乳剂、乙二醇丁醚及酸液消耗均能使自转向酸完全破胶,破胶后溶液黏度均低于10 mPa·s;体系具有自我清洁的作用,即使现场酸液未能完全破胶,经过一段时间能自动破胶,不会对储层造成永久性伤害。
《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研究》范文

《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砂岩油田作为全球石油开采的主要目标之一,其高效开发和增产技术的不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酸化技术作为砂岩油田中常用的增产措施之一,通过利用酸液对储层进行酸化处理,以改善储层的渗透性,增加油气流的流通能力,进而提高采收率。
本文将重点研究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应用、效果评估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研究现状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不同的酸化方法和技术。
其中,最为常见的包括:基质酸化、溶解剂酸化、预处理酸化等。
这些技术手段各有其特点,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通过酸化处理改善储层的物理性质,从而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三、砂岩油田酸化技术应用1. 基质酸化技术:基质酸化是最常见的砂岩油田酸化技术之一。
该技术通过向储层注入含有缓蚀剂、催化剂等添加剂的酸液,使酸液与储层岩石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溶解岩石中的矿物成分,扩大孔隙和裂缝,提高储层的渗透性。
2. 溶解剂酸化技术:溶解剂酸化技术是利用某些特定化学物质作为溶解剂,通过与储层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发生反应,达到溶解岩石的目的。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处理含有特定矿物成分的储层。
3. 预处理酸化技术:预处理酸化技术是一种预先对储层进行处理的酸化技术。
该方法主要针对含有杂质较多的储层,通过预处理去除储层中的杂质和堵塞物,为后续的酸化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砂岩油田酸化效果评估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的效果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增产效果:通过对比酸化前后油田的产量变化,评估酸化技术的增产效果。
2. 成本效益:综合考虑酸化技术的投资成本、操作成本以及增产效益等因素,评估该技术的成本效益。
3. 环境影响:评估酸化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地下水、地表水等的影响。
五、砂岩油田酸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石油开采难度的不断增加,砂岩油田酸化技术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砂岩油田酸化技术将更加智能化,能够根据储层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确的酸化处理。
砂岩基质酸化酸液体系发展现状及展望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Acidizing Fluid System for Sandstone Matrix Acidification
WU An-lin1 SHEN Liang1 WANG Chuan2 (1.Suining Department of Downhole Operation Company,Chuanqing Drilling and Engineering Company,Suining
[J].中 国 海 上 气 ,2008,20(1):32-34. [3] 万仁博.采油技术手册(第九分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
社,1991. [4] 陈 庚 良,黄 瑛.硅 质 地 层 土 酸 酸 化 工 艺 的 理 论 与 实 践[J].油
田 化 学 ,2002,19(4):374-378. [5] 韦莉,田遇玲.蒙脱石与土酸反应的实 验 研 究[J].油 田 化 学,
629000;2.Natural Ga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west Oil-gas Field Branch,PetroChina,Huayang 610213) Abstract:Matrix acidification is one of important measures to increase production and injection. As complex mineral composition contained in sandstone reservoir complex, all current for the main body of sandstone matrix acidizing systems contains hydrofluoric acid or its original compound. The paper outlines acidizing fluid system used in sandstone matrix acidification,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acidizing system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andstone reservoir exploration, the paper makes a new outlook. Key words:sandstone;matrix acidification;acidizing fluid system;development status
新型砂岩基质缓速酸化体系的性能研究及应用

ls is le u rza dp o ti e o tu t n efc n ac n e t n lai li s d frwae ne tra iiigo l s esdsov dq a t n o rma r rc n r ci fe ti o v ni a cdf d u e o trijco cdzn f mo t x o o u a
s n t ef mai a dson or ton, i c m p e anl ga i t o os d m i y ofor n cpho p ni ulhonc a i nd fu e s l d s re dd tv . At t e s m e s ho c s p i cd a lor atan e is a iie h a
wih t c olgia uc e s r to of1 ,vai cdzng r to o . . t e hn o c ls c s a i 00 l a iii a i f92 9 d Ke r s:Or a i ho p o cs lh ni cd ; iiig fud; a d t n t x;Rea d d a i zn y wo d g ncp s h ni- up o c a is Acdzn i S n so e mar l i tr e cdiig;Pr cia p l ain a tc la pi to c
olil s a r s n ,a n w y e r t r e cd s s e ( i e d tp e e t e t p ea d d a i y t m OPS f A)h sb e e eo e ih c n h s d f r i— e t cd z t n o a e n d v lp d wh c a e u e o n d p h a i i i f ao
表面活性剂酸液体系在基质酸化及酸压中的应用分析

表面活性剂酸液体系在基质酸化及酸压中的应用分析摘要:自从1997年以来,有一公司推出了基于阳离子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清洁压裂液,这种弹性表面活性剂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油气田的增产措施中。
按照阳离子粘性表面活性剂以往的使用经验,在最近的两年时间里,国外经过研究,出现了具有比较优越性能的基于表面活性剂的粘弹性酸。
本文对这种酸液体系在基质酸及酸压的应用和其他酸液体系相比较所具有的优点和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对它的粘弹性行为和流变性进行了介绍,还有其流变性受各种酸液添加剂的影响。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酸液基质酸化酸压流变性1997年,有一公司研究出了基于粘性弹性表面的活性剂的清洁压裂液,自从出现了这种清洁压裂液,油气田增产措施中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了这种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技术。
与此同时,国内也越来越多地开始报道清洁压裂液,由于和传统的聚合物压裂液不同,这种压裂液更容易配置,同时也不需要添加胶联剂,无伤害以及高度保持支撑剂的填充等,正因为它所具这些优点,才被很多油田越来越多地应用[1]。
按照使用活性剂的清洁压裂液所总结出来的特点,这两年来,国外通过研究已经推出了性能比较优越的表面活性剂的粘弹性酸,并且它被顺利地应用在基质酸化和酸压中。
一、表面活性剂酸液体系在基质酸化中的应用酸化工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那就是基质酸化中酸液分布的分流技术,国外已经越来越多地采用增加注入酸的粘度来使得分流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按照稠化剂的类型可以知道,酸液体系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基于聚合物的酸和基于表面活性剂的酸。
基于聚合物的酸需要铁离子的胶联剂[2],在非常密切的碳酸岩的岩心中,因为聚合物有一部分会发生滞留,滞留的聚合物能够导致岩心渗透率的下降,在温度非常高的密碳酸盐或者含硫的环境中,铁离子遇到这种情况会生成沉淀;那么基于这样的情况,要想克服基于聚合物的酸中出现的隐形问题,于是在最近的两年中出现了基于表面活性剂的酸,这种酸液体系具有的优点是容易在现场进行配置,不会对地层产生伤害,和基于聚合物的酸液相比较来说,它所含的添加剂更少。
砂岩储层多氢酸酸化技术

多氢酸有利于保持溶液的低PH值,同时,多氢酸可以电离出 充足的氢离子,与氟盐反应生成氢氟酸。
三、多氢酸的性能评价
3、 多氢酸与添加剂的配伍性实验
添加剂类型 添加剂名称 1.5%SA1-3B 缓蚀剂 1.5%WD-11 2%KMS-6 1.5%SA1-7 1.5%WD-8 铁离子稳定剂 2%KMS-7 2%BD1-2 1%SA-18 粘土稳定剂 1%WD-5B 1%AS-100 0.5%SA5-5 0.5%WD-12 助排剂 1%HSC-25 1%BD1-5 1%SA1-1 1%WD-6 破乳剂 1%OP 1%BD1-3 温度℃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颜色 浅黄色 橙黄色 黄色 黄色 茶色 茶色 浅黄色 浅黄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茶色 茶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淡黄色 淡黄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淡黄色 无色 透明度 透明 透明 半透明 半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沉淀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分层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岩心 编号 6# 2# 10# 9# 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MF 酸 液 静 态 反 应 动 力 学 . C
设 计MF 酸 液 和土 酸在9 ℃恒温 条件 下 的静 态 C O
4 ・ 9
郭兴 午 , 立强 , 平礼 , 赵 刘 刘青 , 青春 : 新型砂 岩基 质酸化 MF 酸液体 系研 究 C
沉淀 的生成 。 蚀性 能 。 实验 中 , 在 主要 测定盐 酸 、 酸 、 C 土 MF 水溶 液
酸一 酸体 系。在 酸化 过程 中H 与黏土 的反应 速度 盐 F
很快 , 液不 能 到达储 层 的深 部 ,酸液 有 效作 用距 酸 离短 , 同时 易产生 氟硅酸 钾 、 硅酸钠 、 氟 氟铝 酸钾 、 氟
铝酸 钠 、 氟化 钙 、 氟化 镁 、 氟化 铝 等二 次 沉淀 。这些 沉淀将 会 造成储 层 的永 久性伤 害。对 酸化 效果 及后
续 的生 产具 有重 要 影 响 。针对 此 情况 , 我们 开展 了
MF 酸液体 系对粘 土 的溶 蚀率 、与金 属离 子配 伍性 C 以及MF 酸液 体系 润湿性 和流 动效果 等室 内试验 研 C
究 最终研 制 出 了一 种适 合砂 岩储 层基 质酸 化 的新 型酸液 体 系 。该 体 系具 有 良好 的缓 冲性 和缓 速性 , 在 酸化 过程 中能 保 持相 对稳 定 的 反应 速度 , 对二 次
酸化效 果 。由于降低 酸反 应速率 , 以 同时也能 达到 所 深部 酸化 的效果 。从 图 中还 可 以看 出MF 酸 的初始 C
实 验 仪器 所 用 的酸 度计 为P S 3 通 用 型 酸 度 H 一B
计, 其精 度为p 值 ± .l ± V。 ̄ HC 酸度 曲线 时 H 0O , 1m ] 1 用玻璃 电极直 接测D H值,测 MF 酸液 的酸度 曲线 时 C
第1 2卷 第 6期
重庆科 技学 院学报 ( 自然 科学 版 )
21 0 0年 l 2月
新 型 砂岩 基 质 酸化 MF 酸 液体 究 C 系研
郭 兴 午 赵 立 强 刘 平礼 刘 青 青 春
( 西 南石 油大 学, 都 60 0 ; . 1 . 成 1 5 0 2中石 油西 南油气 田分公 司 , 成都 6 0 0 ) 10 0
恒 温水 浴9 ℃下反应 2 ,在反 应 过程 中 的不 同时间 0 h 取 反 应 残 酸 l . 用 蒸 馏 水 稀 释 至 5 mL 用标 定 mL 再 0 .
时 间依 次是05 1 1 、.h .、 、. 20 。 5
好 的01 o/ 的N O .m l L a H溶 液滴 定 至终 点 目 l 。根据 消耗 NO a H的量 计算 不 同时间段 残酸 液 中H 的浓度 , 比 + 对
物 的溶蚀 率 对 比实验 , 实验 所用 的矿 物 主要 是黑 云 母、 白云母 、 长 石 、 长 石 、 泥 石 、 钾 钠 绿 伊利 石 、 脱 蒙
石。 实验 结果如 图2 图3 、 所示 。 实验 温度 为9 ℃ , 0 反应
两 块 相 同 的实际储 层 岩 心分 别 放入 两 种 酸液 中 , 岩 心除 了一个端 面是 和酸 液接触 . 其余 都用胶 封好 。 在
收 稿 日期 : 0 0 0 — 6 2 1— 8 0
实 验评 价 MF 酸 液 体 系对 单矿 物 的溶 蚀 率 , C 设
基 金项 目 : 家科 技 重 大 专项 ( 0 8 X 5 4 - 4 国 2 0 2 0 0 43 1 )
作 者简 介 : 兴 午 (9 3 )男 , 郭 18 一 , 四川 犍 为 县 人 , 西南 大学 油 气 田开 发专 业在 读 硕 士 研究 生 , 究 方 向为 油 气 田开 发 。 研
比较 严重 , 单独MF 对 钢片 的腐蚀 是很微 弱的 。 而 C 同
对N 0 片的腐 蚀 速度 及 自身 的缓蚀 性 。在 实验 中 8钢
没有 加缓蚀 剂 。设 计 时间 为4 。 h 吊片反应 . 水浴恒 温 为9 ℃。 0 实验结果 相关 数据 见表2 在9 ℃常压静 态条件 。 0 下 ,2 l%HC + %H 和8 l3 F %的 盐 酸 对N 0 片 的腐 蚀 8钢
沉 淀的生 成具有 抑制作 用 , 大大改 善 了酸 化效果 。
1 MF C砂 岩 储 层 酸 化 缓 速研 究
通 过对MF 酸液 酸度特性 分析 、酸 液与单 矿 物 C 的溶蚀 率和静 态反 应动力 学实验 .研 究MF 酸液砂 C 岩酸化 缓速性 能 。 11 MF . C酸液体 系酸度 特性 分析
MF 酸液 体 系不能直 接 由玻 璃 电极 ̄JH值 采 用锑 C l p
电极 酸度变 送器测 电 极电位 。锑 电极 酸度 变送 器是 由锑 电极与 参考 电极组 成 的p H值测 量 系统 。 被测 在 酸性 溶液 中,由于锑 电极 表面会 生 成三 氧化 二锑 氧 化 层,这 样在 金属 锑 面与三 氧化 二锑 之 间会 形成 电 位 差 。电位差 的大小 取决 于三氧 化二锑 的浓 度, 浓 该 度 与被测 酸性 溶液 中氢离 子的适 度相 对应 。实验 中
用 锑 电 极直 接 测 电极 电位 和 电极 电位 曲线 。 由于
p 值较 高,这样 在 酸化过 程 中就可 以降低 酸液 对设 H
备 及管 柱 的腐蚀 , 而 可 以减 小缓蚀 剂 的用量l 从 1 1 。
1 MF . 2 C酸液浓 度对 单矿物 的溶蚀 率
MF 酸 液体系 能 电离 出H , F C FH 会腐 蚀玻璃 , 以对 于 所
放 入烘箱 称重 。实验 结果 如 图5 所示 。
从 图5 中可 以知 道 . C 溶液 与氯 化钙 生成 的 MF 水
氟 化 钙沉 淀 比氢氟 酸 与氯 化钙 生 成 的少3 .7 结 3 %. 9
图3 MF C酸 对 砂岩 矿 物 的 溶 蚀 率
晶氯化铝 与MF 水 溶液反 应产 生 的沉 淀 比氢氟 酸溶 C 液 与 结 晶 氯 化 铝 产 生 的 沉 淀 减 少4 .7 。所 以 , 6 % 0 MF 酸 液体 系 比土 酸更 能有效 抑制 氟化 钙 、氟 化铝 C
黑 云母 初 始溶蚀 率很 高,说 明 土酸 与这类 矿 物反 应 速度很 快 。由曲线 的走 势可 以看 出, 类矿 物 的溶 蚀 这
O 0
2 0
40
6 U
8 0
lU l 0 O 2
时 间/ i a rn
图4
不 同 时l f 度 变 化 曲 线 '  ̄H 浓 a - ]
由电极 电位 间接表 如 图 1 示 所
从 图 1 以看 出 , C 的酸度 曲线 只有一 个 突变 可 H 1 点 即只有 一个 化学 计量 点 . 而且 曲线 的 突变部 分是 很 陡峭 的, 乎就 是直线 。这说 明HC是一 元强 酸, 几 1 而 且 在溶液 中H 是 处 于全部 电离状 态 。MF C的酸度 曲
・
4 ・ 8
郭兴 午 , 立强 , 赵 刘平礼 , 青 , 刘 青春 : 型砂岩 基质 酸化 MF 新 C酸 液体 系研 究
计 H 浓 度 均 为 3 的MF 酸 液 与 土 酸 酸 液 对 粘 土 矿 F % C
动力学 实验 。分别 配制 M C F 酸液 和土 酸各5 0 , 0 mL 将
两 种酸 液 在与 岩心 反应 过 程 中H 浓 度变 化 趋势 , 实 验 结果 如 图4 所示 。取 液 时 间分 别 为0 2 、0 10 、0 6 、0 、
1 0 n。 2 mi
5
,
兰4
图1 3 %H 与 3 cJ %M F C的 酸 度 对 比 曲 线
1
从 图2 中可 以看 出 , 土酸 对 高岭 石 、 脱 石 和黑 蒙 云母 的溶 蚀 能力 特别 强 。土 酸 与高 岭 石 、 蒙脱 石 和
2 1 MF . C溶 液 与 C 2 A 沉 淀 试 验 a ̄ I的 ,
料 西 避
设计 常温下 MF 水溶 液与 氢氟酸 溶液 生成 氟化 C
图2 土 酸对 砂岩 矿 物 的 溶 蚀 率
钙、 氟化铝 沉 淀 的对 比实验 。配制 3 %的氢 氟酸 溶液
l 0 L。 确 称 取 MF Om 准 C物质 49 g J 9 .5 L 馏 水 .5 , l 50 m 蒸 J 1
酸液 在酸化 过程 中 比土 酸更具 有缓 速性 .能达 到酸
液深 穿透 的要 求 。
白 云母 黑 云母 高 岭石 钠 长石 钾 长石 伊 利 石 蒙 脱 石
2 MF C酸 液体 系 酸化 室 内实验 评 价
MF 酸液 体 系评 价 主要 包 括 酸液 对C 、 1 沉 C a A 淀 试验 、 润湿性 、 与添 加剂 的配伍 性 、 蚀 性 和酸 化 腐 效果 评 价 。
关 键 词 : 岩 ; 氟 酸 ; 化 ; 液 砂 氢 酸 酸 中图 分 类号 : E 5 T 24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3 9 0(01 0 — 0 8 0 1 7 ~1 8 2 0) 6 0 4 — 4
目前 , 岩基 质 酸化 最 常用 的土酸 体 系 即氢 氟 砂
摘
要 : 对 目前 砂 岩 储 层 酸 化 常 规酸 液 体 系在 酸 化 过 程 中反 应 速 度 过 快 、 效 作 用 距 离 短 、 生 成 二 次 沉 淀 等 缺 针 有 易
陷 , 出一 种 新 型砂 岩 酸 化 M C 液体 系 。酸 度 特 性 、 蚀 率 和配 伍 性 等 室 内 实验 表 明 : 酸 液 体 系 能有 效 地 溶蚀 粘 提 F 酸 溶 该
MF 酸 液 中 H 浓 度 总 的 变 化 是 0 m 。 说 明MF C . 0 7 这 C
能力相 对 土 酸小, 且溶 蚀率 上 升缓 慢 , 就说 明MF 这 C
酸相 对 于传 统 的土 酸 能 有 效 地避 免 二 次沉 淀 的产 生, 降低储 层伤 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