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种植业源分区种植模式一览表
酿酒专用高粱宜糯红2号不同种植模式及技术要点

酿酒专用高粱宜糯红2号不同种植模式及技术要点张 林1 周俊辉1 张德银1 龚永昌2 殷 勇1 李红军2 应 恒1(1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宜宾644600;2四川众望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长宁644300)摘要:宜糯红2号是由宜宾市农业科学院主导选育的酿酒型常规高粱品种,结合该品种在生产应用中的种植经验,对套作甘薯/夏大豆/蘑菇、轮作秋马铃薯/冬青菜的种植模式及技术要点进行了梳理总结,旨在为相关种植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宜糯红2号;套作模式;轮作模式;技术要点糯高粱是酿造名优白酒的重要原料之一,随着白酒产业的发展,对酿酒糯高粱的需求量逐步加大,市场供不应求,种植高粱已逐渐成为川南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在全省种植业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1]。
目前,酿酒专用高粱宜糯红2号在川南地区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常年连作种植,引起土壤质量降低、土传病害加重等,造成产量低和品质差,影响农户种植效益。
通过近5年的研究与示范,结合川南地区气候特点、品种特性及种植习惯,总结了宜糯红2号套/轮作配套种植模式和技术要点,旨在为生产实践提供借鉴。
1 品种简介宜糯红2号是由宜宾市农业科学院主导选育的酿酒型常规高粱品种,201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该品种植株株高255cm,穗长35.2cm,穗粒重52.2g,千粒重18.6g。
芽鞘紫红色,幼苗绿色,穗伞型,散穗,红壳,红褐粒,胚乳糯质。
总淀粉73.81%,支链淀粉98.6%,干籽粒含粗蛋白9.15%,单宁1.32%,非常符合酿造优质白酒原料要求[2]。
目前在川南丘陵地区(宜宾市、自贡市及内江市等)推广种植,每667m2平均产量为300㎏,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2万hm2 以上。
2 套作模式关键技术要点2.1 套作甘薯模式技术要点2.1.1 播种 根据农户自给需求和市场行情,选择近3年推广效果好、产量高、适应性强且抗病的甘薯品种,如出粉较高的徐薯18和鲜食口感好的南薯88等。
全国耕作制度分区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全国耕作制度分区表篇一:全国各地耕作制度附录b(规范性附录)表b2全国各县(市)标准耕作制度速查表说明:本表提供已经开展与即将开展农用地分等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标准耕作制度,是《农用地分等规程》附录b中表b2的完整版。
b2.1使用说明a)本表用于各县(市)农用地分等查算标准耕作制度;b)利用本表可以直接获得县级行政区域农用地分等标准耕作制度,表中“-”表示年内复种,“/”表示套作,“→”表示隔年;c)各级行政单位名称按拼音顺序排列;d)本表县名根据为《中国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xx)》。
b2.2标准耕作制度分省速查表表b2.1安徽省标准耕作制度表b2.2北京市标准耕作制度表b2.3重庆市标准耕作制度表b2.3重庆市标准耕作制度(续)表b2.4福建省标准耕作制度篇二:耕作制度我国耕作制度的改革主要取得了以下七方面成就:调整作物布局,扩大了高产作物、经济作物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多熟制;发展了多形式规范化的间套作制度;发展多形式的短期换茬轮作与连作;发展了多种形式的旱农耕作制度;发展了适于机械化的耕作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养地制度。
我国耕作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一)调整作物布局,扩大了高产作物、经济作物面积主要扩大了稻谷、小麦、玉米、薯类的面积,扩大了油料、糖料、烤烟的面积,压缩了高梁和谷子的面积,对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细粮比重起了积极作用。
(二)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多熟制复种指数从解放初期的128%提高到1990年的155%左右,以南方地区和黄淮海地区增加较显著,增加复种的主要形式是:::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过去以稻麦两熟为主,双季稻较少,通过50年代的“单改双”、“间改连”,60年代双季稻早熟品种的育成,70年代杂交稻、80-90年代的杂交早稻的出现,推动了双季稻面积的增加与产量水平的提高,目前已发展成以双季稻为主,冬作配以大麦、元麦、小麦、油菜、绿肥的双季稻三熟制区。
种植业污染核算电子教案

《污染物核算》电子教材知识点:种植业污染物核算一、农膜残留污染核算根据系数制订的过程,本系数将全国划分为六大种植区域、三类种植类型、两种处理方式。
同时该系数还考虑了本年监测的数据以及往年残留量数据。
本系数区划的六大区域分别为北方高原山地区、东北半湿润平原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南方山地丘陵区和南方湿润平原区。
种植类型分别是大田种植、保护地种植和露地蔬菜种植。
地膜处理情况分为回收与不回收两种处理方式。
一定量的地膜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可能随着风、水、人、牲畜、耕作工具等动力或载体被带出使用地膜的农田。
本系数中将基于保护土壤质量、方便耕作、保护环境等目的而主动拾捡、收集、清理地膜的处置方式定义为回收地膜;将无主动清理地膜目的,只因风、水动力因素或因人工耕作被人、工具、牲畜被动带出农田的处置方式定义为不回收地膜。
通过具体地区、种植方式、农膜回收与否可以获得农膜的残留率,通过农膜的使用量与回收率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农膜的残留量。
农田地膜残留系数是根据具体的地块试验获得,不同地方的农膜回收情况略有不同,读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考本系数进行核算。
二、农药流失系数农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统称。
特指的农药是指应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
农药会对空气、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而农药流失是农药污染土壤以及水体的重要途径。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编制的农药流失系数在收集国内外农田面源污染流失系数研究方法和全国农业种植区划及优势农产品布局等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种植制度、土壤类型、耕作方式等参数在全国设置典型农田作为定位监测点,通过1 周年针对农田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的连续监测、样品采集化验和数据资料的汇总分析,测算的不同模式下的农田农药流失系数(包括地表径流及地下淋溶两方面)。
①农药种类:系数中的农药共计12 种,包括:2,4-D 丁酯、阿特拉津、吡虫啉、敌敌畏、丁草胺、毒死蜱、氟虫腈、克百威、三硫磷、辛硫磷、乙草胺、异丙隆。
专题10 农业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教师卷)

专题10农业(2024·浙江1月)北方产区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
下表为1999年、2020年北方产区的四省(区)玉米产量及占全国的比重。
完成下面小题。
1999年2020年省(区)产量(万吨)占全国的比重(%)产量(万吨)占全国的比重(%)内蒙古771.462742.711辽宁985.481793.97吉林1692.6132973.411黑龙江1228.4103646.6141.(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四省(区)玉米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使温度升高B.饮食结构变化市场需求增加C.环境改善降水量增加D.耕地质量提升复种指数提高【答案】1.B【分析】1.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四省区玉米产量上升幅度都较大,主要原因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肉蛋奶等畜产品需求量增加,玉米作为畜牧业饲料,市场需求量增加,B正确;全球变暖导致的温度升高对于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小,不会导致其大幅度上升,A错误;环境改善不会导致玉米产量大幅提高,C错误;复种指数主要受热量条件限制,耕地质量提升对复种指数影响较小,D错误。
所以选B。
(2024·山东)平贝(如图)是一种鳞茎入药的名贵中药材,生长周期长,种植投入大。
黑龙江省铁力市H村平贝种植历史悠久。
在起收平贝后,村民将大鳞茎出售、中小鳞茎作为种茎分级分区栽植,实现逐年轮流起收。
起收的鳞茎附着大量泥土,过去村民常在河中手工清洗鳞茎。
近年来H村新建了沉淀式自动清洗场,将清洗鳞茎后沉淀的泥土重新还田。
在H村的带动下,铁力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平贝栽培和集散基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农业生产技术)“逐年轮流起收”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产品损耗B.应对市场风险C.保护种质资源D.降低劳动投入【答案】2.B【解析】2.由材料“在起收平贝后,村民将大鳞茎出售、中小鳞茎作为种茎分级分区栽植,实现逐年轮流起收。
”可知,“逐年轮流起收”是起收平贝的一种方式,而产品损耗是起收后产品在储存、运输等过程中的损耗,与逐年轮流起收这种方式关系不大,A错误;逐年轮流起收能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在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时多起收多销售,在市场需求量小、价格低时少起收,这样可以应对市场风险,B正确;由材料可知,平贝在铁力市栽培规模大,说明平贝不是稀缺的种质资源,而“逐年轮流起收”是起收平贝的一种方式,与保护种质资源也无关,C错误;“逐年轮流起收”,每年都要投入一定的劳动力,不能降低劳动投入,D错误。
我国种植业的10个分区

我国种植业的10个分区我国的种植业是农业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分区发展模式。
我国的种植业分区是依据土地条件、环境气候、种植特点和商品属性等因素进行的,以下为介绍我国种植业的10个分区。
1、北方麦区北方麦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省份以及山西、河北等北方省份。
该区域气候寒冷干燥,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同时,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还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种植区。
2、苏皖沪地区苏皖沪地区主要指江苏、安徽、上海等省份,该区域地势平坦,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
其中,江苏和安徽两省是我国主要的稻米产区。
3、南方果区南方果区包括广东、福建、云南、湖南等省份,该区域气候温暖、雨水充沛,适合种植香蕉、椰子、柚子、荔枝等热带水果,是我国主要的热带水果产区。
4、华北农牧交错区华北农牧交错区包括河北、山西等省份,该区域北部气温低、腹地开阔,适合发展畜牧业;南部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合发展农业。
该地区近年来已经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形成了以供销社为龙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5、西部丝绸之路边缘区西部丝绸之路边缘区包括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份,该区域干燥、缺水,但日照充足。
适合种植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同时,新疆还是我国特有的油松、巨松、云杉等针叶林区域。
6、东南丘陵盆地区东南丘陵盆地区包括江西、湖北、浙江等省份,该区域地势较高,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多种水果、柑橘、茶叶等作物颇具特色。
7、中部山地区中部山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山西、陕西等省份,该区域山峰起伏、地势复杂,适合种植烤烟、茶叶、水果等特色作物。
其中,湖南茶叶产区或江南名泉十二泉的茶叶特别有名,产量大且质量好。
8、西南稻田区西南稻田区包括四川、云南等省份,该区域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水稻、蔬菜等作物。
其中,四川省还是我国主要的茶叶种植区。
9、华南马鞍山区华南马鞍山区包括福建、江西等省份,该区域地势高峻,气候湿润,适合种植烟草、茶叶、中药材等作物。
种植业项目实施方案(最新)

种植业项目实施方案(精选10篇)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要求,促进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扭转中药材种植生产发展缓慢,规模有限的局面。
技术开发部根据医院实际,结合人类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追求,在中草药绿化种植项目上,以弘扬民族文化,推广北药开发和健康理念的同时,将中草药种植形成产业化。
满足医院中草药资源需求的同时,为区域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利用国家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机遇,实施北药种植开发项目,推广中药材区域化、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技术,探索“医院、科技、信息、园区、制剂应用”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实现中药资源依托型向导向型转化的目的。
二、项目优势及现状1、医院中草药种植项目初步计划与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因其具备中草药种植的资源优势、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优势,目前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北药”道地药材,而且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种植前景广阔。
2、医院拥有带动实施本项目的中药制剂室,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协定处方百余种,自制品种200余种。
已形成了以黄芪、刺五加、桔梗、丹参、满山红、苦参为主要原料的抗炎、抗毒、抗衰老等系列产品。
可充分利用种植园区的药材进行优质及特色产品的开发。
3、医院具备中医药人才优势。
关于中草药的种植医院有专业的中药学技术人员和强大的中药制剂研发队伍,是药材的初加工和新的制剂产品研发的基础保障。
通过中草药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充分利用医院的种植开发、产品研发及销售为一体的整合优势,提高研发制剂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优势,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
三、项目总体发展目标按照国家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依托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药材种植的自然条件基础和区位优势,通过分步实施,结合实际情况发展中药材种植,形成高产的规范化种植园区和绿色种植研发的示范园区。
满足医院临床和中药制剂的生产需要。
四、项目的实施方式1、充分利用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中药材栽培和研究开发技术,以及提供的种植场地和日常管理。
表1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考核验收评分标准

10 省级示范区建设标准要求。各项记录齐全,相关制度健全。
4
得分
备注
附文件或记录 附证明材料
—1—
11 全面应用先进设施,主要生产环节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设施。设施化程度符合省级示范区建设标准要求。
8
12 主要从业人员持有绿色证书或经过职业技能培训,有若干名大学生创业;农技培训制度健全。
2
13 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成果应用转化能力。
4 有明显标志牌。
3
5
园区内道路畅通,主干道和辅助道能够满足生产需要。竹木及经济林园区道路不低于 3 公里/千亩,宽度达到 建设要求;畜牧业区块符合动物防疫隔离条件。
4
基础设施
(17 分) 6 各区块沟渠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合理、排灌方便。用电安全方便,配套机电排灌设备。
5
有农作物采后处理场地等配套设施;畜禽排泄物处理与利用率达 95%以上;水产养殖废水排放符合 DB33/453-2006 7 要求,有条件的应配备水质在线监控设备。竹类有效灌溉不少于 1000 亩,经济林不少于 500 亩,花卉苗木设 5
5
18 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示范区实施主体运作规范,机制健全。
3
19 示范区内农产品主要生产技术指标、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达到省级示范区建设标准要求。
15
综合效益
推动集约化生产水平和资源利用率提高、加快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发挥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机会的示范带
(25) 20 动作用。
4
21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民食品安全意识;改善农民生产环境和居住环境。
4
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主要农产品有生产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建立可追溯制度。标准普及率符合
7 浙江省特色农业(林业、渔业)精品园建设标准要求。
王快水库管理处农业分区种植结构及供水量比例分析

作 物 生 育 期 有 效 降 雨 ( a一 般 按 作 物 生 育 期 降 雨 量 ( ) P) P
率 .其 中 作 物 种植 比例 按 各 分 区 的种 植 比例 和 各 分 区 的 规 划
3040 3050 3040 5 ~ 0 8 - 5 7 - 3
40 2 5o o 35 7
22作 物 生 育期 有 效 降 雨和 需 灌溉 水 量 .
灌 溉 面 积 加权 平 均 计算 确 定 根 据 计 算 结 果 确 定 灌 区 设计 灌
秋
P ( m) am
31 9
37 5
33 8
2l 8
24 6
2l 8
计算灌水量( ) m 亩
需 水 量 ( i) ml 1
19 l
35 7 30 3 09 .
12 4
35 7 3O 1 09 . 29 7
15 2
35 7 30 5 09 . 35 l
表2
编 号 1 2
3
农 作 物 需 水 量成 果表
成 果 来 源 彭 曼公 式 河 北 省灌 溉 中心 试 验 站
此 次 选用
单 位 :L 1I Tn
早 秋 50 2 晚秋 30 5
分 析 拟 定 的 灌 区作 物灌 溉 制 度 见表 4 。
沙 河 灌 区近 7 % 的灌 溉 面 积 为 井 渠 双灌 区 . 0 根据 灌 区 水
冬 小 麦 40 5
资 源 条 件 . 确 定 本 灌 区井 渠 双 灌 区 的 地 表 下 灌 溉 保 证 率 为
5 % .5 0 7 %保 证 率基 本 由 地 下 水 补 灌 溉 . 仅 计 算 5 %保 证 率 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