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和白银的历史比价关系

合集下载

白银的历史变迁分析

白银的历史变迁分析

白银的历史变迁分析在中国货币史上,白银曾经独树一帜。

明朝后期,白银从四面八方大量涌入我国,我国货币往来及经济交往主要以白银为主,白银渐渐占据着主要通货地位,白银的广泛使用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外交往来及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白银在金融史上的地位是其他货币无法取代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受到外国的侵略,政治经济受到冲击并逐渐走向衰弱,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了贸易逆差的出现,贸易逆差出现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流入国,贸易逆差出现后,我国成为白银流出国,身份也由之前的国际白银市场的信用购买者,变成之后的需求者。

19世纪30年代,因为世界银价的上涨,我国白银大量向外流出,于是,金融市场发生了动荡,并出现了货币制度危机,我国发生了经济衰弱及信用紧缩。

为此,我国的币制金融、民族经济等都受到严重冲击,并遭受到很大影响,由此,世界白银商品的价格决定着我国白银货币的价格。

一、白银的广泛使用在我国古代,金是指一切金属的统称,人们还按照金属颜色的不同,把金属分为“五金”,五金包括:黑铁、青铅、赤铜、白银、黄金。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因为金银的稀缺,有了贵金属的高贵地位。

可以说,金的开采之后,才有了银的开采及冶炼,在我国战国时期的史册里,就开始有了对银的记录。

由于战国时期不是以白银作为主要货币进行流通,白银更多是起到仪仗、装饰、宝藏等的作用。

到了秦始皇时期,秦始皇规定,不能把白银作为货币进行流通,而只能起装饰、宝藏的作用。

元狩四年,张汤向汉武帝进谏铸造白金币,汉武帝采纳了张汤的建议。

白金币由银锡合金铸造而成,在历史上被称为“白金三品”。

当时,因为白金币币值太高,出现了许多盗铸者,由于假币与真币真假难辨,致使白金币使用受到很大影响,即便在遭受贬值的情况下仍不受大家欢迎,政府虽然一再维持,但收效甚微,于是,白金币铸造发行一年后就被废除。

到了两汉时期,随着中西方的贸易往来,我国有了丝绸之路,与此同时,阿拉伯人也开创出了华南沿海的贸易路线,于是,亚洲中部地区和西方的金银币流传到了中国。

关于白银的储量

关于白银的储量

关于白银的储量、存量、可交易量的数据最新的研究这一段时间随着白银价格的上涨,关于白银的一些统计数据也各说各的,没有一个权威和可信的说法,查了一些资料,觉得各种说法之间相差实在太大,如果以此来决策,难免不犯错误。

所以我们首先要对这些所谓的数据进行分析,否则会上了一些别有用心人的当。

世界白银的储量是指地底下已经探明但还未开采出来的白银,大约还可开采12.3年,如果到现在,把这1.3年拿掉,就是11年,这是宋鸿兵在《货币战争3》中说的。

宋鸿兵多次称,地下已经探明出的储量也只够开采14年,最乐观的估计也不会超过20年。

并说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世界黄金地面存量16.56万吨,黄金地下储量为10万吨,白银的地下储量约在40万吨。

存量是指地面上的现货,可交易量是指可流通的现货宋鸿兵先生曾在央视《对手》节目中还给我们提供了如下的建议和数据:历史上金和银有一个固定的比价,就是1:16,在中西方历史上都稳定了上千年,这种关系到了70年代、80年代被打破了,我们看到金和银的价格,到去年的时候,已经被逆转了到1:60,严重地背离了历史上传统的价格固定比价,我们再看黄金和白银存量,1940年的时候,全世界白银全部存量是30万吨,黄金是3万吨,从1940年到2010年之后,白银从30万吨下降到只有三万吨,黄金从三万吨翻了五倍上来,现在接近16万吨,换句话说在地平面以上的白银比黄金要少得多,只是黄金量的1/5,这完全是大家没有想到的,大家一直认为白银比黄金多。

我看到的比较精确的说法另一种说法是:1940年全球黄金储量约2.83万吨,白银储量约28.34万吨,黄金白银储量比为1比10,截至2009年底,全球白银储量为40万吨,而同期全球黄金储量为20.3万吨,黄金/白银储量比为1比2。

我国白银产量自从2000年我国白银市场开放以来,白银产量逐年实现大幅增长。

1993年我国矿产白银产量就突破了2000吨,达到2220吨;此后,随着我国统计体系的逐步完善,一些再生银产量也被纳入了统计口径,到2003年,统计了部分再生银的我国白银产量更是突破了6000吨,达到6087吨,现在每年在10000吨以上。

2中国金银发展史

2中国金银发展史
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 ,冻结民间金银买卖, 逐步实行金 银统购统配的管理体制 (毛泽东)
1982年,国内恢复销售黄金饰品 (邓小平)
2019年,取消白银“统购统配”的管理体制 (江泽民)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管理体制 (戴相龙)
从此中国金银史开放,进入世纪浪潮……
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成立。黄金行业整体进入 市场化运行体制。
23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三个转变
2019年9月6日,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2019年贵金属 年会(上海)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 中国黄金市场要实现三个转变:
从商品交易为主向金融交易为主的转变; 从现货交易为主向期货交易为主的转变; 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转变;
随即国家也发出“藏金于民”的发展战略,推广“藏 富于民”的发展理念。我们也相信,随着中国市场的 发展与成熟,将逐步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黄金市 场。
感谢聆听
22
中国黄金市场发展进程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黄金生产、加工和消费大国, 正处在从黄金大国到黄金强国的历史性时刻。
1993年
取消国内外黄金价格差政策,中国黄金行业 进入市场化时代。
2019年 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中国黄金现货市场开放。 10月
2019年 12月
2019年 12月
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中国黄金 期货市场开放。
银两银元并行,给商品交易和货币流通带来 很大的不便。
通货紧缩—银两变银元—100%88%
废两改元
1933年,宋子文“废两改元”令6亿两白银汇集上海(含 法租界)。美国的白银收购计划令中国第二次大量白银外 流,白银外流导致中国严重通货紧缩,大量企业倒闭。
20世纪30年代,美国资本控制世界白银产量66%和白银冶 炼77%,“白银集团”向美国总统施压实行“金银复本位 制”,1934年6月,国会通过《白银收购法案》,授权美 国财政部到国内外市场收购白银,直到白银占美国货币储 备金的比重鸦片贸易(1790-1838)流出1.2万吨白 银,鸦片442676箱,每箱约750银元,1银元=72%两白 银,2.3904亿两=1.2万吨白银

世界白银储量及金银历史比价关系

世界白银储量及金银历史比价关系

策略研究专题报告·白银中期研究院·产品系列2009年12月11日星期五世界白银储量及金银历史比价关系产业研究中心内容摘要:1、世界银矿山储量及分布情况2、白银主要应用领域3、世界白银储量及金银比价关系一、世界银矿山储量及分布情况2005年世界银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27万t和57万t,储量可保证生产28年。

从世界分布情况看,波兰、中国、美国、墨西哥、秘鲁、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智利等国的储量占到世界总储量和储量基础的80%,其中波兰的储量和储量基础均位居世界首位,分别为51000吨和140000吨,占到世界银储量和储量基础的18.8%和24.6%。

按照05年世界银矿山产量19257.4吨计算,世界银储量和储量基础静态保证年限分别为14年和30年,说明世界白银储量的保证程度并不很高。

全球约2/3的银资源是与铜、铅、锌、金等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床伴生的,1/3是以银为主的独立银矿床。

预计未来银的储量和资源仍主要来自副产银的贱金属矿床,而银从这些矿床中的提取将主要取决于贱金属市场的需求。

据《世界金属统计》2006年2月报道,2004年和2005年世界矿山银产量分别为18856.8t 和19257.4 t。

2005年比2004年增加了400.6t,增长2.12%;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256 t,增长1.38%。

银矿产量多来自铅-锌矿山、铜矿山和金矿山等,作为这些矿山的共生品或副产品,2004年这些矿山提供矿山银产量的70%,而来自以银为主的独立银矿山产量只占矿山银产量的30%。

世界主要产银国有秘鲁、墨西哥、中国、澳大利亚、智利、加拿大、波兰和美国等。

这八大产银国2003年至2005年产量均在千吨以上,2005年合计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

秘鲁是世界上最大的银生产国,2004年和2005年的产量分别达3059.8t和3193.1 t,占世界产量16% 和16.58%。

中国仍然视为世界第三大产银国,近年矿山银产量节节上升,1996年突破1000 t大关,达到1143.4t,2002年突破2000 t大关,2004年中国矿山银产量为2000.4t,占世界总产量11%左右,2005年与前三年产量持平,这是国外机构的统计,而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我国银产量1996年为1143.4t,2000年为1588t,2001年为2013.2t,2002年达到3217.06t,2003年为4305.86t,2004年突破6000吨,达6087吨,2005年生产6753.7吨,创历史最好水平。

古代货币的换算标准

古代货币的换算标准

古代货币的换算标准1基本单位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

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一两白银一两黄金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

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2金属价格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

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

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黄金:100元/克白银:2元/克黄铜:0.02元/克推算结果为:1两黄金:约值4000元1两白银:约值80元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3粮食价格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

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上白米(石)九钱五分中白米(石)九钱二分六厘八钱下白米(石)八钱三分白面(斤)九文银每两换钱一千文”还有“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19世纪末各国货币含金量

19世纪末各国货币含金量

19世纪末各国货币含金量各国货币含金量:一英镑的含金量是7.32238克(纯金),1美元的含金量是1.50463克(纯金),亦就是说,1英镑的含金量是1美元的4.8665倍,故一英镑=4.8665美元法国的法定货币单位。

1法郎等于100生丁(centimes)。

流通的纸币面额有10、20、50、100、200、500法郎,银币面额有5、10、50法郎,铸币面额有0.5、1、5、10法郎和1、5、10、20生丁。

法国法郎由法国中央银行法兰西银行发行。

该行从1848年开始发行钞票。

德国1898年威廉二世20马克金币发行国家:德国发行日期:1898年面值:20马克重量:7.965克直径:21毫米含金量:900‰(0.2304盎司AGW)发行量:7788000枚造币厂:柏林造币厂这是一枚收藏中地德国现存金币,由于德国地币值十分不稳定,因此以1898年金币地含金量来定位本书地数据沙俄卢布最早为沙皇俄国地货币单位。

1800年开始确立与黄金地比价。

1897年卢布纸币地含金量为0.774234克。

库平两-简单解释库平两。

简称两。

是中国旧制地重量单位。

在清朝末年地库平两与其他单位地换算如下:1两=1/16斤1两=37.3克1两=10钱由於1斤等於16两。

故有成语“半斤八两”。

表示不相上下。

库平两-相关条目库平两本身是清朝地金衡单位。

库平银是清朝国库收支使用的标准货币单位。

起于康熙年间。

马关条约规定一库平两相当于575.82英厘、或37.26542108克的十足纹银(成色93.5374%)。

1908年清朝农工商部和度支部拟订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规定库平一两为37.301克。

由于历史上黄金的价值要比各国的纸币以及银币总体上稳定许多,而起黄金本身就有价值,因此为了本书中实现基本的金融体系,本人在本书中将采用货币黄金含量作为各国货币的基本兑换关系,既采用货币黄金含量的比值作为货币兑换的比值.1英镑=7.32238克黄金1法郎=0.2903225克黄金1美元=1.50463克黄金1德国金马克=10德国马克=3.58425克黄金1卢布=0.774234克黄金1日元=0.75克黄金1库平两白银=37.3克=(甲午时金银比价1:20)1.865克黄金=(1900年后金银比价1:35)1.065克黄金1比索=0.507816克黄金以下数字均四舍五入后为1英镑=25法郎=5美元=2德国金马克=20德国马克=9卢布=10日元=4库平两(1894年前)=7库平两(1900后)=14比索。

国际白银价格历史波动概述

国际白银价格历史波动概述

白银的历史价值经历了古代高价期、近代动荡期、现代炒作期和当代稳步增长期四个主要历史时期。

1、古代高价期天然银多半是和金、贡、锑、铜或铂成合金,天然金几乎总是与少量银成合金。

我国古代已知的琥珀金,在英文中称为ELECTRUM,就是一种天然的金、银合金,含银约20%。

最初由于人们取得银的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比金还贵。

在大约公元前1780-1580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中规定,银的价值是金的两倍。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讲到:“……而银的开采却以矿山劳动和一般比较高度的技术发展为前提。

因此,虽然银不那么绝对稀少,但是它最初的价值却相对地大于金的价值。

”白银在古代价值几何?苏轼被贬至黄州时,尽管觉得"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之后,全家810 人每月用四千五百钱尚能有所结余,基本生活仍能得到保障。

(苏轼:《答秦太虚书》)可是对于苏轼一家来说,每月的生活开支也仅值银三两。

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

袁崇焕杀毛文龙,得到士兵两万八千人,上书皇帝要求:“岁饷银四十二万,米十三万六千”。

就是说,一万人的部队,每年需要军饷15万两。

每名战士一年花费15两白银,按明代一两等于37.8克,那么567克白银就是一个士兵全年的生活费了。

再如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募兵,规定每人年饷银为10两,到北方蓟镇后,守卫边墙的募兵年饷增至18两。

这都是战略要地的募兵价格,如果不是要参加重要战斗,或者不是在重要地域,募兵的价格要更低:明修《武进县志》称当地“受募者日银一分”,年薪还不足4两。

2、近代动荡期明清时期中国和日本的银价都明显贵于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叶之前,中国在与西方的贸易中拥有巨额顺差(与英国的鸦片贸易除外),而中国采取白银结算,于是欧美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即使在中国已经不再拥有巨额顺差的情况下,与中国的贸易也导致了世界白银价值的不稳定。

进入20世纪,国际金本位制在建立之后屡经颠簸,而白银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中国金银发展史

中国金银发展史

中国金银发展史
1933,宋子文“废两改元”—6亿两白银汇集上海 1934,美国《白银收购法案 》,废金复银 1935,法币改革 ,禁止银元流通 1937,中日八年战争,法币贬值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 1948,蒋介石—金圆券,禁止私人持有黄金、白银
中国金银发展史
1949,国民党战败,将上海国库80吨黄金和120吨白银转移到台湾 (蒋介石)
马克思: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中国人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一直 将其作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但传统上中国是一个 黄金贫乏的国家。总量上的匮乏使黄金缺乏成为流 通手段的物质基础,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长期 承担主要货币职能是金属——白银。
因此,中国并没有像众多国家一样实行金本位,而
缺点:往往超量发行纸币,导致纸币贬值。
明朝
1375年,明朝朱元璋发行“禁银令”,禁止国民使用金银买 卖,只准许使用纸币“大明通行宝钞”。历史上,中国发生 了三次禁银事件,第二次禁银是1935年民国“法币改革”; 第三次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49年(1950-1999)
1492年,西班牙女王赞助哥伦布寻找东方“黄金国度”,10 月12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16世纪中叶,西班牙征 服了墨西哥、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拉丁 美洲300年中,西班牙获得黄金250万公斤、白银1亿公斤。 16-18世纪,拉丁美洲的白银产量占全球白银产量的80%,其 中30%-60%流入中国
金银进入21世纪,主要事件引导金银史
2001年4月17日,央行宣布取消黄金的计划管理体制,结束了 自1983年以来对金银实行的统购统配政策,对促进黄金生产、 流通和消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开启作用。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金交所)正式开业,包 括建设银行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成为金交所的金融类会员, 并率先开展黄金代客和自营交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古至今,黄金和白银一直为人所熟悉,并且早前都是直接充当货币进行交易。

如今,现货黄金和白银都不再直接进行货币交易,而是换成了纸币。

从历史上来看,白银价格走势也与黄金有着相当的联动性。

黄金和白银的价格在1971前基本无多大变化,因为那之前美元与黄金挂钩。

但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黄金和白银的价格飞速上涨(也意味着纸币的迅速贬值)。

美联储在八十年代初实行超过20%的高利率政策以对抗通货膨胀,这让无法产生利息的黄金和白银投资陷入长达20年的低谷。

直到2000年开始低成本的货币扩张让稀有的黄金和白银相对于泛滥的纸币重新显现价值,进入快速飙升的十年。

相对于1900年的价格,黄金上涨了36倍,白银上涨了27倍,但大部分涨幅都是在70年代和最近10年取得的。

在100多年的时间内,尽管黄金和白银的价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两种贵金属的相对价格却波动不大。

金银比价平均为47倍,最高为96倍,最低为18倍。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黄金由于其储备货币及避险功能,价格大幅上涨,而白银则因其工业需求萎缩,价格低迷,两者比值大幅走高。

但到了2010年,特别是2011年,白银的投资性需求大幅增加,白银市场接近疯狂,黄金白银比
值又继续走低。

之后白银投机泡沫破灭,价格大幅跳水,两者比值又回归至均值附近。

与黄金相比,白银价格具有更大的波动率,其原因在于白银市场更小的容量以及更高的投机倾向。

从增量需求的角度看,白银每年的需求总量按价值计算仅为黄金的15%,而从存量保有量的角度看,由于历史上开采的白银大部分已被消耗,其地表保有量按价值计算同样明显低于黄金。

同时,由于白银的存量更分散,回收成本也更高,导致相当一部分白银存量被"固化"在首饰或银器中。

因此,同样的资金量在白银市场中产生的冲击要大得多。

这也直接导致白银市场的波动性明显高于黄金。

而从投资者结构的角度来看,白银的投机属性更强。

由于其投资门槛较低(对于部分投资品种),相对于黄金投资者结构更为分散,且在持有结构上基本没有央行储备(不被计为储备资产),决策更为短期化。

反过来,更浅的市场容量本身也导致更多的短期投机资金参与其中。

白银更高的波动性决定了在黄金牛市期间白银往往会跑赢黄金,从而金银比价下降,反之亦然。

而当下,全球经济复苏始终乏力、美联储维持极低利率至2014年、美联储的QE3预期、欧债危机等诸多因素决定了贵金属价格长期牛市的根据仍然存在。

黄金白银价格未来仍有上涨的潜力,且白银价格涨幅极有可能跑赢黄金。

不仅如此,黄金和白银的联动性背后还有更加微妙的联系。

高级研究员秦云龙告诉我们:“从黄金和白银历史比价关系来看,平均保持在58倍左右,低于40倍时就说明黄金价格被低估,高于80倍说明白银被低估。


基于这一内在规律,秦云龙进一步判断:“因此白银之前的一波凌厉的涨幅就是因为金融危机时黄金跌的少白银跌的多,当时白银跌破10块钱,接近80倍,所以当时白银是被低估的;那么现在黄金价格是1800美元/盎司,白银价格是40美元/盎司,价比是40倍左右,所以现在黄金是被低估的,未来也应该是黄金涨的多,白银涨的少。


钜丰金业友情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