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应用---第1章

合集下载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_第1章 概述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_第1章 概述

1.1.3 物联网概念解析
物联网仍以互联网为基础和核心,其用
户端由互联网中的人扩展为一般物品;
物联网在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和端系统上 进行了延伸,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和传感 器网络等使物品具有自我表达能力,从 而实现人与物、物与物间的信息交流和 资源共享; 物联网的本质是将世界上的人、物、网与社会融合为一个整体,将人类社 会的所有活动,包括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生产活动和个人活动等融合到 统一的物联网基础之上运行,构成一个动态全球信息基础设施。
在物联网时代,会有大量的信息需要传输和处理,这要求有一个与之匹配的
网络化管理平台,完成数据管理和整合,在平台上对各种感知信息进行收集,然后 对其分门别类的管理,并进行有指向性的传输,建立一个如此庞大的网络体系结构 仅凭单个企业难以完成。
1.4 物联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5
中科院感知中国对概念的解读
物联网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从信息化向智能化提升。
在已经发展起来的传感、识别、接入网、无线通讯网、互联网、云计
算、应用软件、智能控制等技术基础上的集成、发展和提升。
物联网本身是针对特定管理对象的“有限网络”,是以实现控制和管
理为目的,通过传感/识别器和网络将管理对象连接起来,实现信息感 知、识别、情报处理、态势判断和决策执行等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
1.2.1 互联网是物联网的实现基础
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研究网、运行网、商业网三个阶段,目前所使用的通信 技术都可以支持物联网的信息传输,因此不需要为物联网专门建行基础的通信网络, 但物联网所需要的底层感知技术和上层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是传统的互联网所不具
备的,所以,在物联网的实现过程中互联网为其通信服务提供了基础,而物联网的
1.4 物联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2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精选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精选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 . 京津城际铁路快通卡系统总体结构
1 开发并部署具备基本管理功能的快通卡系统软件,
实现发卡、售卡、充值、换卡和退卡等业务。
2
在京津城际各站设立快通卡服务窗口,为旅客提供售卡、
充值、换卡和退卡等客户服务。
3 改造京津城际各站自动检票系统。 4 完善客票系统,完成客运收入的数据统计。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物联网RFID技术能够实现产品数据的全自动采集和产品 生产过程的全程跟踪,可以为大型制造企业的科学管理提供 实时准确的产品数据。RFID采集实时产品数据,将对制造业 的信息管理、质量控制、产品跟踪、资产管理以及仓储量可 视化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1.支持城际铁路公交化的发展趋势 京津城际列车最小行车间隔为5分钟,旅客基本上可随到
随走,已经实现公交化运营。 2.支持一卡多用
京津城际铁路快通卡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快通卡的一卡 多用,多地使用,建设城际铁路电子支付平台示范工程,统 一发卡,统一清算。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电子门票系统的组成 1 制售门票子系统。 2 验票监控子系统。 3 展位观众子系统。 4 统计分析子系统。 5 系统维护子系统。 6 网上注册子系统。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2.昆明足球赛制定的电子门票解决方案 世界杯昆明预选赛采用了电子门票。在整个检票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1.2.1 物联网RFID在物流业的应用优势

RFID期末复习

RFID期末复习

RFID期末复习第1章1.什么是RFID技术,它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有什么区别,主要优势在哪?答:(1)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

它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条码等,俗称电子标签或应答器。

(2)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可快速的进行物品追踪和数据交换,且其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3)优势:第一,它可以识别单个且非常具体的物体;第二,它采用无线电射频;第三,它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

2.简述RFID系统的组成及类型。

答:(1)组成:由电子标签、读写器、中间件和应用系统构成。

(2)类型:1)按供电方式: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半无源电子标签。

2)按频率:低频电子标签、高频电子标签、超高频电子标签和极高频/微波电子标签。

3)按封装形式:信用卡标签、线型标签、纸状标签、玻璃管标签等。

3.简述RFID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对未来生活的影响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对未来生活的影响答:(1)RFID结合感测装置(2)RFID结合人体(3)RFID结合显示装置,拉伸了视角(4)RFID结合定位技术,准确快速定位第2章1.简述电磁波频谱的划分与分配?.简述电磁波频谱的划分与分配?答:频谱的分配,即将频率根据不同的业务加以分配,以避免频率使用方面的混乱;频谱的节约。

2. 简述RFID工作频率的分类及主要应用领域工作频率的分类及主要应用领域答:(1)低频段射频标签。

应用于动物识别的低频标签外观有项圈式、耳牌式、注射式、药丸式等,典型的应用动物有牛、信鸽等。

(2)中高频段射频标签。

典型应用包括电子车票、电子身份证、电子闭锁防盗等。

(3)超高频与微波频段射频标签。

应用包括移动车辆识别、电子身份证、仓储物流应用、电子闭锁防盗等。

3. 简述RFID天线的主要性能要求及部署时应注意的问题。

天线的主要性能要求及部署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在选择标签天线时主要应考虑:(1)天线的类型(2)天线的阻抗(3)应用到物品上的射频的性能(4)读写器天线读写器天线的设计或选择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天线线圈的电流最大,用于产生最大的磁通量;功率匹配,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磁通量的可用能量;足够的带宽。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 第1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 第1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第1章 物联网RFID系统概述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1
物联网与射频识别技术
1.2
自动识别技术
1.3
RFID历史与未来
1.4
RFID系统构成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1
物联网与射频识别技术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2.物联网的现状与未来 物联网的基本思想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1999年提出的。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Tunis)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
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 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2、 EPC系统与射频识别 EPC系统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追踪、管理物品。 2003
年,世界最大的连锁超市美国沃尔玛宣布将使用EPC系统的RFID 技术。 EPC系统以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一种物联网的实现模式,目 标是构建全球的、开放的、物品标识的物联网。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20世纪80年代是RFID技术应用的成熟期,挪威使用了RFID 电子收费系统,美国铁路用RFID系统识别车辆,欧洲用RFID电子 标签跟踪野生动物来对野生动物进行研究。
20世纪90年代RFID技术首先在美国的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得 到了广泛应用。发达国家配置了大量的RFID电子收费系统,并将 RFID用于安全和控制系统。

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并获取相关数据的技术。

它在物联网(IoT)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并提供实时的物流跟踪、库存管理和资产追踪等功能。

本文将就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RFID技术利用射频信号进行通信,系统由读写器、标签和中间通信介质组成。

读写器通过射频信号与标签进行通信,并读取或写入标签上的数据。

标签内部搭载了向读写器发送信号所需的天线和芯片,它可以存储信息,并根据读写器的指令回复相应的数据。

通过标签的识别,可以实现对物品的数据采集、管理和追踪。

二、RFID技术在物流方面的应用在物联网中,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物流管理系统中,实现货物的追踪和管理。

每一个货物都可以粘贴一个RFID标签,通过读写器可以实时获取货物的信息,包括到货、发货和存储位置等。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货物的丢失和损坏。

同时,通过RFID技术,可以实现库存的实时监控,提供更准确的库存数据,方便企业的决策制定和物品定位。

三、RFID技术在零售业中的应用物联网中的零售业也可以借助RFID技术进行创新。

通过在商品上粘贴RFID标签,可以实现商品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

例如,当顾客拿起商品后,RFID技术可以自动识别该商品并自动生成消费信息,无需人工干预。

这样可以提高销售效率,节省人力成本,并为顾客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此外,RFID技术还可以用于反盗窃和反假货,通过RFID标签的安置和读写器的监控,可以准确追踪商品的去向,防止偷盗和流通假货。

四、RFID技术在物品追踪中的应用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还可以实现对物品的追踪和定位。

通过将RFID标签附加在物品上,可以实时获取物品的位置信息,包括运输途中的实时位置、停放位置和历史轨迹等。

这对于物流和物品管理非常重要,可以确保物品的安全和及时传递。

RFID原理与应用-第一章

RFID原理与应用-第一章

※ 自动识别方法—CPU卡
CPU卡也称智能卡,卡内的集成电路中带有微处理器CPU、存储 单元(包括随机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FLASH)、用户 数据存储器EEPROM)以及芯片操作系统COS。装有COS的CPU 卡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不仅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同时具有命 令处理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功能。
方式-1
1-2 RFID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虽然在基础研究方面起步比欧 美等发达国家晚,但在RFID技术的应用 和普及方面却已经走在很多国家的前面, 我国相继利用RFID技术研究开发了第二 代身份证、城市交通一卡通、电子门票, 电子导游机等,近年来新的应用案例更 是层出不穷。
1-3 RFID系统
RFID系统从广义来讲是利用了RFID技术的 系统,大规模的业务系统的数据采集可能包含 很多不同数据识别采集技术,比如现阶段很多 物流系统上条形码和RFID电子标签并存,这样 的只要是部分利用了RFID技术的系统可以称为 RFID系统。 RFID系统从狭义来讲是专注于处理RFID电 子标签数据的系统。

由于没有掌握关键的生产工艺,原来我国设计的CPU卡芯片一直 在国外生产。目前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CPU卡容量达到了122K 。 CPU卡可适用于金融、保险、交警、政府行业等多个领域,具有 用户空间大、读取速度快、支持一卡多用等特点,并已经通过中 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商秘委的认证。

※ 自动识别方法—射频识别 (RFID)

※ 自动识别方法—生物识别

生物识别是一个能毫不含糊地用惟一的、独特的生物特征的方法辨 识人的过程。在这方面,可以给出生理学和行为学的特征上的区别。 如果方法所测试的特性直接与个人的身体有关而且完全独立于意识 行为的模式之外,则被称之为生理学的生物特征。相反,基于行为 学的生物测试方法,是利用了某些可在一定限度内有意识地加以改 变,但仍能代表某一特殊个人的特性。生物测试法的分类如图1所示:

(完整word版)RFID技术-射频识别-教案

(完整word版)RFID技术-射频识别-教案

l《RFID原理及应用》教案《RFID原理及应用》教案第1章 RFID 案例介绍案例之一-沃尔玛的“新式武器”2003年6月19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零售业系统展览会”上,沃尔玛宣布将采用RFID 的技术以最终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条形码,成为第一个公布正式采用该技术时间表的企业。

如果供应商们在2008年还达不到这一要求,就可能失去为沃尔玛供货的资格,而沃尔玛的供应商大约有70%来自于中国。

能坐上零售业的头把交椅,沃尔玛的成功宝典上写满了有关搭建高效物流体系的密技,以保证竞争中的成本优势。

可以看出,所有技术无一例外地都是围绕着改善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这个核心竞争能力展开的。

作为沃尔玛历史上最年轻的CIO 凯文·特纳,曾说服了公司创始人山姆·沃顿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移动计算网络,并推动沃尔玛引进电子标签。

如果RFID 计划实施成功,沃尔玛闻名于世的供应链管理将又朝前领先一大步。

一方面,可以即时获得准确的信息流,完善物流过程中的监控,减少物流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及损失,降低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上的安全存货量和运营资本;另一方面,通过对最终销售实现的监控,把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及时地报告出来,以帮助沃尔玛调整优化商品结构,进而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ALE JBoss Server DB (disk)ECSpecValidator ReportGeneratorECSpecInstanceTimerDB (memory)ReaderAdaptor ReaderReaderAdaptor Reader CUHK Reader Controller /w integrated ReaderAdaptor ALEService NotifierReaderManagerJDBC ALEClient R M I /J R M PR M I /J R M P R M I /J R M P S O A P H T T P /T C P JDBCCUHKReaderRS232Subscriber成功案例之二-铁道部的调度利器我国铁路的车辆调度系统是应用RFID 最成功的案例。

RFID知识点总结

RFID知识点总结

RFID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联网rfid系统概述1、什么是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问答):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无线射频信号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达到自动识别目标对象的目的。

2、物联网的定义(介绍)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3、自动识别技术(挑选)可分为条码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磁卡识别技术、ic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等。

4、rfid技术的优势与特点(简答)①抗污损能力强②安全性高③容量大④可远距离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⑤是物联网的基石。

5、欧洲智能系统内置技术平台在报告中分析预测,物联网未来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介绍)2021年前,被广为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21至2021年同时实现物体交互,2021至2021年,物体步入半智能化,2021年后物体步入全系列智能化。

6、rfid基本组成(填空):电子标签,读写器,系统高层。

7、rfid系统分类:按照频率分类①低频系统125k赫兹②高频系统12.56m赫兹③微波系统860、960m赫兹,2.45g、5.8g赫兹按照耦合方式分类①电感耦合方式,②电磁逆向反射方式。

8什么叫做电子标签,电子标签由哪些部分形成。

(简答)电子标签又称作射频标签,接收者卡或射频卡。

电子标签就是射频辨识的真正数据载体,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射频技术的核心就是电子标签,读写器就是根据电子标签的性能而设计的,电子标签由标签专用芯片和标签天线共同组成。

9、电子标签的结构形式,第二代身份证、城市一卡通、门禁卡、银行卡。

110、电子标签的工作特点(传输速度、通信距离)低频电子标签的工作特点:低频电子标签通常为无源标签,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传输数据时,电子标签坐落于读写器天线的近场区,电子标签的工作能量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从读写器中赢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1.3 物联网起源于射频识别领域
1、 EPC系统与物联网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首先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MIT最初的构想是 为全球所有物品都提供一个电子产品编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来实现对全球任何物理对象的唯一有效标识。物 联网最初的思想来源于MIT的这一构想,MIT的这一构想就是现 在经常提到的物联网EPC系统。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3.3 RFID技术的普及阶段
RFID技术在沃尔玛公司的应用。沃尔玛的100个主要供应商 2005年应用RFID电子标签,在2006年将扩展到其他的供应商,同 时将很快在欧洲实施,然后是剩下的其他海外区域。
RFID技术在美国国防部的应用。美国国防部认为,RFID在集 装箱联运跟踪和库存物资跟踪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第1章 物联网RFID系统概述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1
物联网与射频识别技术
1.2
自动识别技术
1.3
RFID历史与未来
1.4
RFID系统构成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1
物联网与射频识别技术
RFID的技术标准。目前国际上有多种RFID标准,其中ISO/IEC、 EPCglobal和UID是三种主要RFID标准。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3.4 物联网RFID现状与未来
1. 物联网RFID应用领域
(1)制造领域
(2)物流领域
(3)零售领域
(4)医疗领域
(5)身份识别领域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磁卡的特点是数据可读写,即具有现场改变数据的能力。 这个优点使得磁卡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信用卡、银行ATM卡、 电话磁卡和机票等。
磁卡数据存储的时间长短受磁性粒子极性耐久性的限制, 另外磁卡存储数据的安全性一般较低。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条码的种类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一 维条码和二维条码都有许多码制。 (1)一维条码
(a)EAN-13码 (b)EAN-8码 (2)二维条码
(a)Data matrix码(b)PDF417码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2.磁卡识别技术 磁卡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伦敦交通局将地铁票背
面全涂上磁介质,用来储值。 磁条从本质意义上讲和计算机用的磁带或磁盘是一样的,它
可以用来记载字母、字符及数字信息。磁条记录信息的方法是变 化磁的极性(如S-N和N-S),一部解码器可以识读到磁性变换, 并将它们转换回字母或数字的形式,以便由一部计算机来处理。
3. IC卡识别技术 IC卡,英文名称为Integrated Circuit。IC卡是一种电子式数据
自动识别卡。 按照是否带有微处理器,IC卡可分为存储卡和智能卡两种。
存储卡仅包含存储芯片而无微处理器,一般的电话IC卡即属于此 类。将带有内存和微处理器芯片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嵌入到塑料基 片中,就制成了智能卡,银行的IC卡通常是指智能卡,现在我国 开始推广银行IC卡。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2、RFID与物联网的关系 RFID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技术。RFID技术与互联网、移动通
讯等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物体的跟踪与信息的共享, 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实现人与物体以及物体与物体的沟通和对 话,最终构成联通万事万物的物联网。
RFID技术将物联网的触角伸到了物体之上。互联网时代,人 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小了;而继互联网之后的物联网时代,RFID技 术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距离变小了。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2、 EPC系统与射频识别 EPC系统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追踪、管理物品。 2003
年,世界最大的连锁超市美国沃尔玛宣布将使用EPC系统的RFID 技术。 EPC系统以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一种物联网的实现模式,目 标是构建全球的、开放的、物品标识的物联网。
1.3.2 RFID技术推广阶段
20世纪60年代是RFID技术应用的初始期,一些公司引入RFID 技术,开发电子监控设备来保护财产、防止偷盗。例如,1位的 电子标签系统用于商场防盗。
20世纪70年代是RFID技术应用的发展期,RFID技术成为人们 研究的热门课题,出现了一系列RFID技术的研究成果。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1.1 物联网的概念
1、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
物体,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 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该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与物相 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全球 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 何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 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2、物联网——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
次浪潮。物联网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的跟踪与信息的共享, 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实现人与物体、物体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 在物联网时代,人类在信息与通信的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 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连接,扩展到 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和连接。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2013年物联网系列教材荣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本书初衷
本书在物联网的框架下阐述RFID技术。本书的初衷有3个,一是介绍物 联网的系统架构,给出物联网与RFID之间的关系,使读者领悟RFID在物联 网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给出RFID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实现,这部分是本 书的重点,这些工作原理和技术实现可以构成物联网RFID解决方案;三是给 出 物 联 网 RFID 应 用 实 例 , 使 读 者 认 识 到 物 联 网 的 时 代 即 将 来 临 , 物 联 网 RFID将对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术。射频识别技术逐渐成为自动识别领域中最优秀和应用最广泛 的技术之一,是目前最重要的自动识别技术。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2.3 RFID技术
RFID与传统的条码识别相比有很大优势,其优势如下。 (1)RFID电子标签抗污损能力强。 (2)RFID电子标签安全性高。 (3)RFID电子标签容量大。 (4)RFID可远距离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 (5)RFID是物联网的基石。
2.物联网的现状与未来 物联网的基本思想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1999年提出的。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Tunis)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
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 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自动识别技术是物联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造全球物 品信息实时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联网的基石。
点击技术与应用
1.2.1 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
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信息或数据采集技术,自 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 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
按照应用领域和具体特征,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分为: 条码识别技术、磁卡识别技术 IC卡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
其中,条码是光识别技术、磁卡是磁识别技术、IC卡是电识别技 术、射频识别是无线识别技术。
此外,还有生物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 技术和等。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本书内容组织方式
本书分为11章内容。 第1章为物联网RFID系统概述,分别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RFID的概念、 物联网RFID历史与未来、RFID系统构成。 第2~10章系统介绍了RFID技术,包括RFID工作频率和无线传输、 RFID天 线技术、 RFID射频前端电路、编码与调制、数据的完整性与数据的安全性、 电子标签体系结构、读写器体系结构、中间件和RFID标准体系。 第11章为物联网RFID实际应用,介绍了物联网RFID在制造、物流、防伪、 安全、铁路、民航6个不同领域的应用优势和应用实例。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2
自动识别技术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2 自动识别技术
传统的信息采集是通过人工手段录入的,不仅劳动强度大, 而且数据误码率高。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自动识别技术, 可以对信息自动识别,使得人类得以对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及时、 准确的处理。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3
RFID历史与未来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3.1 RFID技术的产生
RFID的诞生源于战争的需要,二战期间,英国空军首先在飞 机上使用RFID技术,是用来分辨敌方飞机和我方飞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