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分型

合集下载

胫骨平台骨折MFB分型

胫骨平台骨折MFB分型

3型 双柱骨折
MFB1型:外侧柱骨折
1a型
1d型
1a-d型 (1度)
1a-d型 (2度)
1a:前外侧区 1d:后外侧区 1a-d:前外侧区+后外侧区
1度:后壁骨折在关节面4cm以内 2度:后壁骨折在关节面4cm以下
MFB2型:内侧柱骨折
2b型
2c型
2b-c型 (1度)
2b-c型 (2度)
2b型:前内侧区 2c型:后内侧区 2b-c型:前内侧区+后内侧区
胫骨平台骨折MFB分型
第一章
MFB分型 产生背景
目前临床分型
• Schatzker分型(1979年) • Moore分型(1981年) • AO分型 • 三柱理论(2009年)
Schatzker分型
Schatzker分型局限性
1,二维平面分型 2,诠释三维结构

3,复杂骨折,指导切口&固定方法
a、d区界定
1,腓骨头遮挡,致整个外侧柱不能经过 一个切口固定。 2,髁间嵴中点与上胫腓关节连线分为前 外侧a区和后外侧d区,属于形态学分型 ,方便理解和记忆。
内侧副韧带
平行束
后斜束
பைடு நூலகம்
b、c区界定
1,内侧副韧带分为前面的平行束向下走形,止 于胫骨内侧髁;
2,后面的后斜束向后下走形,止于关节囊; 3,两束之间为应力集中区,如果内侧平台骨折 分为前后两部分,则骨折线位于两束之间,故 此处为b、c区分界线。
MFB3型,把内侧柱看做一个整体的原因
胫骨平台内侧柱,没有类似腓骨头这样的骨 性结构遮挡,内侧入路向前后适当游离皮瓣 ,均可清楚显露。
MFB分型下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选择
I 型: I a型:仰卧位、前外侧入路、在前外侧放置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护理常规

胫骨平台骨折护理常规

胫骨平台骨折护理常规一、概述胫骨平台是与股骨下端相邻的胫骨的上端,有两个凹面,分别为内、外侧平台,与股骨内、外髁相对应。

胫骨平台关节面为内、外侧关月板覆盖,可增加膝关节稳定性,吸收震荡。

胫骨平台内外侧分别有内外侧副韧带,平台中央有胫骨粗隆,其上有交叉韧带附着。

当胫骨平台骨折时,常合并韧带、半月板损伤。

(一)病因胫骨平台骨折是强大的内翻或外翻应力合并轴向载荷的结果。

受伤过程中,股骨髁对下面的股骨平台施加了剪切和压缩应力,可导致劈裂骨折、塌陷骨折,或两者并存。

而单纯骨折只发生于骨松质致密的年轻人,只有此关节面才能够只承受压缩力。

随着年龄的增加,近端致密的骨松质变得稀疏,不再只承受压缩应力,当存在轴向压缩载荷时发生塌陷或劈裂塌陷骨折。

暴力大小不仅决定骨折粉碎程度,亦决定骨折移位的程度。

另外,常常合并韧带、软组织的损伤。

(二)骨折分型1.根据骨折的病理改变(1)劈裂骨折得折线呈纵向,自平台向外或内下,到干骺端皮质骨。

骨折块含部分或全部平台关节面,常向外、向下或旋转移位。

(2)塌陷骨折骨折块含有部分或全部平台关节面,常向下或旋转移位,并与远折端嵌插,部分塌陷骨折发生于平台关节面中部,呈向下移位与骨折远端嵌插,骨折块与平台周转部分完全分离。

(3)粉碎骨折(4)混合性骨折2.根据骨折发生的部位(1)外侧平台骨折较多见。

(2)内侧平台骨折较少见。

(3)内外两侧平台骨折。

(4)胫骨平台前缘骨折。

(5)胫骨平台后缘骨折。

(6)胫骨平台外缘骨折。

(7)胫骨平台内缘骨折。

(三)临床表现伤后病人膝关节肿胀疼痛,皮肤紧张发亮或出现水泡,伤肢不能负重可有异常活动和畸形。

开放骨折可见骨折片外露,小儿青枝骨折表现为不敢负重和局部疼痛。

如伤后小腿疼痛严重,肌肉有压力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足发凉苍白或发绀,足趾不能活动,感觉障碍,可能为骨筋膜室综合征。

(四)诊断通常膝关节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可以清楚地显示平台骨折。

若怀疑有骨折,但上述X线片未能显示,可以拍摄内旋40°和(或)外旋40°X线片。

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3.显露充分,可达满意复位及固定。
经腓骨截骨入路缺点
(1)操作复杂,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无明显优势。 (2)后期内固定取出比较困难。 (3)随访时间短,该入路优越性须长时间,大样本研究 证实。
5.经(改良后)前外侧入路
在前外侧入路基础上将切口向后侧延伸,保护腓总 神经,分离股二头肌腱及腓骨头。 优点:软组织剥离少,不伤及腓总神经,不需利用腓骨 头截骨术暴露关节面。 局限性:骨折累及干骺端时重建钢板无法固定,需采用 防滑重建钢板辅助固定。
膝周围韧带
膝周围韧带
常见入路的解剖学基础
胫骨平台后方深层结构 L:外侧;M:内侧;F:腓骨; articular line: 关节线; pes anserinus: 鹅足; 腘肌(popliteaus): 位于腘窝底部表层,从内下斜向 外上走行的三角形束状扁肌;胫前 动脉(anterior tibial artery, ATA) :
后外侧入路缺点

(1)平台后侧剪切应力较大,拉力螺钉难以维持骨块稳定。 (2)术中应避免暴力及长时间牵拉腘窝处血管神经,防止其损伤 及血栓形成。 (3)术中切开膝关节后外侧腘肌,腘肌腱及腘斜韧带等维持膝关 节稳定性重要结构,关闭切口前应仔细缝合。
7.经膝关节后外侧入路
膝关节线上方1cm切口,弧形向下绕过腓 骨小头,沿腓骨中部向下切开至关节线下7 ~8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 沿股二头 肌内缘和腓骨小头后方显露腓总神经, 自 腓肠肌外侧头外缘向内侧牵开, 结扎切断 膝下外侧血管束, 自腘肌和比目鱼肌之间 , 显露后关节囊和胫骨平台外后髁。切开 后关节囊, 向上牵开外侧半月板后角, 可 显露后外侧平台的关节面。如切口需要向远 端延伸, 可部分切开比目鱼肌的起点, 骨 膜下剥离, 可获得足够的显露。

胫骨平台骨折汇报ppt课件

胫骨平台骨折汇报ppt课件
发病机制
当膝关节受到暴力作用时,股骨髁对胫骨平台的撞击力超过了骨骼的承受能力 ,从而导致骨折。同时,膝关节的韧带和半月板等软组织也可能受到损伤。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患者受伤后膝关节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关节内积血 、膝关节畸形等表现。
诊断方法
医生通过询问病史、查体以及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来诊断胫骨平 台骨折。其中,X线检查是首选方法,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和类型;CT和MRI检 查则有助于更详细地了解骨折情况和软组织损伤程度。
MRI检查
评估软组织损伤
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发现韧带 、肌腱和半月板等软组织的损伤情况 。
隐匿性骨折的诊断
对于X线和CT难以发现的隐匿性骨折 ,MR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评估骨折严重程度
01
02
03
骨折分型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和位置 ,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不 同类型,如单纯劈裂骨折 、塌陷骨折等。
THANKS。
新型治疗技术展望
机器人辅助手术
介绍了机器人辅助手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包括提 高手术精度、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优势。
生物材料应用
探讨了生物材料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未来可能应用于胫 骨平台骨折治疗的生物材料。
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
概述了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在骨折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如利用干细胞 、生长因子等促进骨折愈合。
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和涉及的范围,胫骨平台骨折可分为I型( 无移位骨折)、II型(局部压缩性骨折)、III型(劈裂压缩性 骨折)、IV型(粉碎性骨折)、V型(双髁骨折)和VI型(伴 有干骺端与骨干分离的平台骨折)。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分型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分型

撬拨复位的原理
病例1
术前
病例1
术后
病例2
术前
病例2
术后
术后处理
弹力绷带适度 加压,并结合 患膝冰敷48 h
关节腔负压引 流装置于术后 24~48 h拔出
抬高患肢,并 根据术中情况 决定是否加用 外固定以及应 用时间
坚持“早锻炼、 晚负重”的原 则
其它,包括术 后常规静脉抗 炎、止血治疗 和及时复查X 线平片等
如发生在髌骨或股骨髁面,损伤较小,仅作 刨削处理。若骨折较大,有明显裂隙,不处 理将影响关节面的整合性,则可选用可吸 收螺钉或同种异体骨螺钉,在关节镜下作 有限切开内固定
诊断
一. 询问病史 二. 查体 三. x光检查 四. MRI、螺旋CT及三维
重建 五. 动脉造影
查体
判断局部软组织损伤的最精确的方法:应重点注意软组织的完整性以 及是否存在水泡、擦伤和潜在的脱套样损伤——深部的挫伤、血肿的 形成和皮肤皱纹的消失。图
三.伴有侧副韧带或交叉韧带损伤,以及髁下陷后, 该侧副韧带亦相对松弛,造成膝关节不稳定
四.关节内出血,出血与髌上囊粘连,使膝关节屈伸 功能发生障碍
胫骨平台骨折分类:
以骨折的x线表现为分型依据: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多种多样,如:Hohl和 Moore分型,Schatzker分型,AO分型, Schulak和Gunn分型等。最常用的为 Schatzker分型。
胫骨平台的关节软骨下皮质骨较股骨髁薄弱,外侧 骨皮质较内侧薄弱。
致伤原因
一.外翻应力 外髁骨折
二.垂直压力
T型或Y型骨折
三.内翻应力
○ 轻微创伤 ○ 高能量创伤
内髁骨折
老年人 中青年
后果
一.单侧髁骨折下陷,致膝关节向该侧倾斜,为外翻 或内翻畸形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规范标准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规范标准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规范标准一、解剖:解剖:1、骨:①内侧平台相对较大,从前向后、从内向外都是凹陷的;外侧平台相对较小,从前向后、从外向内都是凸起的。

外侧平台高于内侧平台,这一点一定要记住;另外,从前向后胫骨平台有大约10°的倾斜。

这两点会知道临床螺钉打入的方向。

②内外侧平台被胫骨的髁间隆起分开。

髁间隆起有内外两个结节。

前交叉韧带附着于前内侧结节的前方,后交叉韧带附着于后侧髁间区并延伸到干骺端的后侧面。

③胫骨结节可以用来定位手术的入路。

它位于平台下2——3厘米处,为髌腱附着。

髂胫束沿着胫骨外髁展开,附着于Gerdy结节上。

2、软骨:每侧平台都被一个半月形的纤维软骨覆盖,它们通过半月板胫骨韧带-冠状韧带附着于胫骨上。

二、损伤机制:1、胫骨平台的损伤常由于:①由外向内(造成外翻畸形,典型的保险杠骨折)或者由内向外(造成内翻畸形)的侧方暴力——剪切力;②轴向暴力——压缩力;③轴向和侧方暴力混合。

临床上产生最常见的劈裂骨折、压缩骨折或两种皆有的劈裂压缩骨折。

2、单纯的劈裂骨折更常见于年轻人。

年轻人软骨下骨较坚固,能抵御压缩应力,但不能抵御剪切应力;随着年龄增长,骨质密度下降,对压缩应力的抵抗力也逐渐下降。

50岁以后劈裂加压缩骨折更为常见,甚至可以由低能量损伤引起。

3、暴力的大小不仅决定骨折的粉碎程度,还决定关节的移位程度,并相关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程度。

例如:外翻应力导致外侧平台的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和内侧半月板的损伤。

三、损伤结果:1、ORIF在胫骨平台骨折的重要意义:①膝关节周围损伤后如果单纯管型石膏固定,超过3周会造成不可接受的关节僵硬,理疗对其毫无作用。

②塌陷的关节骨块没有任何软组织联系,牵引不会使其复位。

因此,只有关节内骨块被解剖复位,下肢的力线被恢复(只有通过ORIF),并且早期主动活动,主要的并发症才会避免。

2、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的压缩和劈裂都会导致轴向力线的偏斜,而关节面的对合不良也会导致力线偏斜。

右胫骨平台骨折伤残等级

右胫骨平台骨折伤残等级

右胫骨平台骨折伤残等级右胫骨平台骨折伤残等级是用于评定患者因右胫骨平台骨折所导致的残疾程度的标准。

它是根据患者右侧胫骨平台骨折所造成的残疾程度来评定的,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首先,右侧胫骨平台骨折伤残等级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一级:右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有轻微的残疾,可以正常行走,可以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并且残疾的程度可以通过治疗完全恢复。

二级:右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有轻度残疾,可以行走,但步态受到一定影响,行走距离可以达到50米,但不能完成跑步或其他重体力活动,残疾程度可以通过治疗部分恢复。

三级:右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有中度残疾,能够行走,但行走距离小于50米,不能完成重体力活动,残疾程度可以通过治疗部分恢复,但不能完全恢复。

四级:右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有重度残疾,可以借助助行器行走,但行走距离小于50米,残疾程度不可逆转,只能通过康复治疗来改善残疾程度。

五级:右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有极重度残疾,只能坐着行走,残疾程度不可逆转,只能通过康复治疗来改善残疾程度。

其次,右侧胫骨平台骨折伤残等级评定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右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残疾程度:患者的残疾程度是右侧胫骨平台骨折伤残等级的重要依据。

2、患者的治疗方案:患者的治疗方案也是右侧胫骨平台骨折伤残等级的重要依据,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残疾程度来确定。

3、患者的活动能力:患者的活动能力也是右侧胫骨平台骨折伤残等级的重要依据,活动能力是患者能否正常行走、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重要指标。

此外,右侧胫骨平台骨折伤残等级还可以根据患者的残疾程度和治疗方案来评定患者的伤残等级。

最后,右侧胫骨平台骨折伤残等级是对患者残疾程度的重要评估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判断患者右侧胫骨平台骨折伤残等级时,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残疾程度、治疗方案和活动能力,以便准确评定患者的伤残等级。

胫骨平台骨折PPT优秀课件

胫骨平台骨折PPT优秀课件

5
01.定义与流行病学
Definitions and Epidemiology
2021/5/25
6
02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
Classification
2021/5/25
7
02.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
Classification
Hohl-Moore Classification
AO/OTA
2021/5/25
内、外翻暴力。 ➢ 双柱骨折(内侧+外侧):损伤机制为伸膝
时垂直暴力。 ➢ 双柱骨折(内侧+后侧):损伤机制为屈膝
时内翻暴力。 ➢ 双柱骨折(外侧+后侧):损伤机制为屈膝
时外翻暴力。
➢ 三柱骨折:损伤机制复杂,可以是伸膝损 伤,也可以是屈膝损伤,往往垂直暴力较 大。可伴有内、外翻暴力。
2021/5/25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及早期康复治疗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汇报人:侯 欢
2021/5/25
1
Part 01
目录 contents
定义与流行病学 Definitions and Epidemiology
Part 02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 Classification
Part 03
11
02.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
Classification
Four Column Classification
2021/5/25
12
2021/5/25
03
手术入路
Operative Approach
13
03.手术入路
Operative Approach
Indication for surger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X线的分型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多种多样,如: Hohl-Moore分型, Schatzker分型, AO分型, Khan 分型等。 最常用的为Schatzker分型。
Hohl-Moore分类
胫骨平台骨折的最早由Hohl提出,后经Moore改良, Hohl-Moore分类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5种原发性骨折及5 种骨折脱位 。
5种原发性骨折
Hohl-Moore分类
5种骨折脱位
该分类法不能准确的反映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开放性 骨折时软组织的损伤程度,例如胫骨平台骨折伴干 骺端与骨干分离的SchatzkerⅥ型骨折、HohlMoore分类未能涵盖
Schatzker分型
临床应用广泛、 但也暴露出其 缺陷,其中Ⅲ 型单纯塌陷骨 折罕见,且未 对后侧胫骨平 台骨折进行区 分,易造成漏 诊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
解剖特点:
胫骨平台亦称胫骨髁,冠状位上内外侧平台均为凹形、形 似马鞍,矢状位上外侧平台呈凸形。从前向后有大约5°10°的倾斜 。
平台正中的髁间隆突,为交叉韧带附着点。
成人胫骨近端主要为松质骨。
胫骨平台的关节软骨下皮质骨较股骨髁薄弱,外侧骨皮质 较内侧薄弱。
1 基于X线的分型 2 基于CT的分型
合症,软组织套损伤
AO/ASIF分型
内容复杂、难以记忆 –放弃
AO/ASIF分型
除A组外,有6组,18个亚型。
Kha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型
Khan将胫骨平台骨折 分为7型: 外侧:L型(1-5) 内侧:M型(1-5) 后侧:P型(1-2) 前侧:A型(1-2) 边缘:R型(1-3) 双髁:B型(1-4) 髁下骨折:S型(1-4)
Schatzker分型
低能量骨折类型 I-外侧平台单纯劈裂,年轻多见,常伴半月板损伤 II-外侧平台劈裂塌陷 III-外侧平台单纯塌陷,老人多见,中央型为主,
外侧、后侧塌陷不稳定
Schatzker分型
高能量骨折类型 IV-内侧平台,内翻轴向暴力,常伴韧带、血管神经损伤 V-双髁骨折,注意血管神经损伤的评估 VI-双髁骨折累及干骺端,常伴血管神经损伤,室间隔综
毛玉江的四柱分型
三柱分类法的基础上将后侧柱再分为后内侧柱和后外侧 柱,提出了“四柱或四象限”理论,因为后内侧柱骨折的 形态通常是劈裂骨折,膝关节存在后脱位倾向,如果后内 侧骨块复位不良,对膝关节的力线和稳定性均有重要影响。 而后外侧柱骨折由于腓骨头的支撑作用通常是塌陷骨折, 对膝关节的影响主要为屈膝位时的外翻不稳 。
Khan 分型
Khan根据膝关节侧位X线片将胫骨平台 分为前和后两部分,最早提出了后侧平 台的概念,后侧胫骨平台即为内或外侧 平台的后半部分,但其划分前、后侧平 台的基准对选择手术入路指导意义不大。
基于CT的分型
罗从风的三柱分型:
取胫骨平台俯面观,A点为胫骨结节,O点为胫骨棘连线 中点,C点为腓骨头前缘,B点为胫骨平台内侧嵴。胫骨 平台被OA、OC、OB三条线分割为三个部分,分别定义 为外侧柱、内侧柱及后侧柱,将累及皮质破裂定义为柱骨 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