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在建筑施工中的效益及展望

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在建筑施工中的效益及展望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是当今建筑行业的一大趋势,它引入了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先进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智能建造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效益,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潜力。
一、智能建造技术的效益1. 提高施工效率智能建造技术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完成繁重、危险或重复性高的工作,从而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
例如,通过使用无人机进行勘察和测量,能够快速获取大量准确的数据,省去了传统勘察方法所需的大量时间和人力。
2. 优化资源利用智能建造技术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施工现场各个环节的数据共享和协同,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控工地上的设备、材料和工人,能够有效地避免资源浪费和闲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3. 提高施工质量智能建造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各项指标,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例如,利用传感器和监控系统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降低施工成本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首先,通过提高施工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能够减少人力成本和材料浪费。
此外,智能建造技术还能够预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额外的成本。
二、智能建造技术的展望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智能化与绿色环保的结合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行业对于绿色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智能建造技术可以进一步与绿色建筑理念结合,通过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手段,实现建筑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环保目标。
2. 智能设备的持续创新智能建造技术涵盖了机器人、无人机、传感器等多种设备,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设备的智能化和多功能化。
例如,建筑施工机器人将不仅仅是简单的操作工具,而是具备自主导航、自我学习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施工场景进行灵活应对。
浅析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性,智能照 明控制系统可 以单独 的形成一个独立
系统 ,也可 以作 为 整体 智能化 系统 的一个 子 系统 。
( 5) 易 用性 。 由于 各种 控 制信 息可 以图形化 的 形式 显 示 ,所 以控 制方 便 ,显 示直 观 ,并 可 以 利 用 编 程 的 方 法 灵 活 改 变 照 明模 式 和效 果 。
化系统和可持续智能化系统阶段。在未来很长一段 时期内,可拍镑智能化系统是行业发展的主方向。
82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 0 1 3 年 第9期 总第2 0 2 期
式 , 同 时 针 对 单 体 照 明 回路 实 现 个 性 化 调 节 , 以达到节 约能 源 、延长灯具 使 用寿命 的 目的 ;
提 供 舒 适 的生 活 和 工作 环 境 ,避 免 翘板 开 关
产 生 的 电 磁 污 染 ,最 大 限 度 地 实 现 绿 色 建 筑
的 节 能 、节 材 。
体 ,向 人 们 提 供 安 全 、 高 效 、 便 捷 、 节 能 、
环 保 、健康 的建筑环 境 。
( 2)发展 阶 段 : 中 国建 筑 智能化 的发展 历程 可 以分 为三个阶 段 。即传统 智能化 系统 、定制智 能
3 . 2 节 水 与 水 资 源 利 用
(1)节 水 规 划 节 水 规 划 主 要 根 据 当 地 水 资 源 状 况 , 因
智能系统 、电梯 群控系统等 方面具体应 用。
2 建筑智能化技术
( 1) 建 筑 智 能 化 技 术 内容 : 建 筑 智 能化 技 术 主 要 包 括 通 信 网 络 技 术 、计 算 机 技 术 、 自 动 控 制 技 术 、 消 防 与 安 全 防 范 技 术 、 声 频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能源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能源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中,新能源绿色建筑设计领域也逐渐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效率、节能环保。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能源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新能源绿色建筑设计的意义新能源绿色建筑设计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它旨在通过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人工智能技术在此过程中的应用更是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设计的水平和品质。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势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在设计过程中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建筑方案。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实现对建筑能源利用情况的实时监测和调整,从而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领域多种多样,包括建筑结构设计、能源利用优化、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建筑设计师可以更好地实现设计理念,提高建筑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四、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拟仿真,帮助设计师优化结构方案,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的优化,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建筑成本。
五、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利用优化中的应用在能源利用优化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建筑能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及时调整空调、照明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能源的智能管理和节约。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算法,帮助设计师优化建筑能源利用方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六、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在智能控制系统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建立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内部设施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比如,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节照明亮度,智能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温度等,提升居住和工作的舒适度。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智能建筑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是指利用先进的科技设施和智能系统,通过监测、分析和调节建筑内部环境、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工作,使建筑更加智能化、高效和环保。
在绿色建筑行业中,智能建筑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它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和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负荷,提升舒适度,满足现代社会对健康、舒适和可持续的建筑需求。
1.智能建筑的特点智能建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具备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建筑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对建筑内部的各种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包括灯光、空调、通风、电梯、安防等设备。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控制,可以实现能源节约和舒适度的提升。
-支持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智能建筑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等收集大量的建筑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可以对建筑的能源利用和环境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和预测,为建筑的运行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与人的互动性:智能建筑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与居住者进行互动,满足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居住和工作的舒适度。
-可持续性:智能建筑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技设备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负荷,符合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智能建筑的应用智能建筑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住宅、商业、办公、工业等各种建筑类型,下面就不同类型建筑的智能化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智能住宅:智能化家居系统已经成为新的生活方式。
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智能化安防监控、环境控制、智能照明等功能,提升居住者的舒适度和生活品质,同时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
-智能商业建筑:智能商业建筑是指运用智能化系统和技术,对商业建筑的节能、环保、安全、舒适度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通过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商业建筑内部的自动化控制、节能监测、环境优化、安全预警等功能。
-智能办公楼:智能办公楼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智能照明、空调、通风、环境监测等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办公楼能源利用和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调节,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舒适度。
绿色智慧枢纽建设关键技术应用

绿色智慧枢纽建设关键技术应用绿色智慧枢纽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是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绿色建筑理念的新型基础设施,旨在打造高效、环保、智能化的交通枢纽中心。
这些枢纽不仅承担着人员流动、物资交换的基本功能,更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可持续进步的重要平台。
以下是绿色智慧枢纽建设中的六项关键技术应用及其对提升枢纽综合效能的贡献。
一、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在绿色智慧枢纽中,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是核心构成部分之一。
该系统通过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枢纽内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与优化管理。
具体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利用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设备集成供电,结合高效储能系统,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清洁性;通过智能电网技术自动调节电力分配,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能源供需平衡,显著降低能耗并提升能效比。
此外,该系统还能对建筑内外的照明、空调等能耗大户进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降低能源浪费。
二、绿色建筑材料与构造技术绿色智慧枢纽的建设重视使用环保、可再生、低排放的建筑材料,如竹材、再生塑料、生物基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还能在建筑物拆除时实现循环再利用,减少建筑垃圾。
同时,采用高性能隔热保温材料及绿色屋顶、垂直绿化等设计,有效改善建筑热工性能,降低空调能耗。
绿色构造技术,如模块化、预制化建造方式,不仅加快了施工速度,还减少了现场施工的污染和废弃物产生,提升了整体建设的绿色度。
三、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是绿色智慧枢纽的另一大亮点。
运用、物联网、5G通信等技术,该系统能够实现对车辆、行人流动的精准监控和智能调度,优化交通流线,减少拥堵和排放。
通过数据分析预测交通流量,动态调整信号灯配时,引导车辆高效通行;为公共交通工具提供优先通道,鼓励低碳出行,同时结合电子票务、导航服务,为乘客提供便捷的出行体验。
此外,智能停车解决方案,如自动化泊车系统和共享停车位平台,也是缓解城市停车难、提升交通效率的有效途径。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智能建筑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系统,达到高效、节能、环保的建筑形式。
智能建筑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拆除过程中,通过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智能建筑的发展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建筑绿色化的关键路径之一。
在智能建筑中,科学技术得到充分的运用,通过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在建筑内部系统中实现通风、采光、供暖、节能、节水、绿化等功能。
一、智能建筑的定义与特征智能建筑是一种整合了多种技术手段的建筑形式,旨在提高建筑的运行效率、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减少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
智能建筑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动化控制。
智能建筑借助传感器、计算机和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使得建筑内的环境和设备运行更加智能化。
2.能源管理。
智能建筑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能耗的监测和调控,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3.网络化连通。
智能建筑将建筑内的设备和系统与互联网相连,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采集,提高建筑运行的智能化程度。
4.智能化设备。
智能建筑内部的设备具有智能化特性,可以自动进行调节和优化,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
二、智能建筑的应用领域智能建筑的概念最初起源于节能建筑中,但并不仅限于此,智能建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多种建筑类型。
目前,智能建筑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
1.住宅领域。
智能建筑在住宅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家居系统的建设上,如智能照明、智能空调、智能安防、智能家电等,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对住宅环境的自动调节和管理。
2.商业建筑领域。
商业建筑中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照明、空调、供暖、通风等建筑系统的自动控制上,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对商业建筑内部环境的智能管理。
3.工业厂房领域。
智能建筑在工业厂房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上,通过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对生产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调控。
绿色建筑的智能化技术有哪些

绿色建筑的智能化技术有哪些在当今时代,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趋势。
而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更是为实现节能减排、提高居住舒适度和建筑运营效率发挥了关键作用。
那么,绿色建筑中的智能化技术都有哪些呢?首先,能源管理系统是绿色建筑智能化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能够实时监测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包括电力、水、燃气等。
通过安装智能电表、水表和燃气表,这些数据被精确采集并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
系统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帮助建筑管理者了解能源的使用模式和高峰时段,从而制定合理的节能策略。
例如,在非高峰时段自动调整设备运行功率,关闭不必要的照明和电器设备,以降低能源消耗。
智能照明系统也是绿色建筑中常见的智能化技术。
它可以根据室内外的光照条件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颜色。
在白天,当自然光照充足时,灯光会自动减弱或关闭,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
而在夜晚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灯光则会根据预设的场景和需求自动亮起,提供适宜的照明环境。
此外,智能照明系统还可以通过人体感应技术,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避免无人区域的灯光浪费。
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绿色建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系统能够集成控制建筑内的各种设备,如暖通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电梯系统等。
通过传感器收集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系统自动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以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消耗。
比如,在夏季,当室内温度过高时,系统会自动增加空调的制冷功率;而在冬季,当室内温度过低时,系统会自动启动供暖设备。
太阳能利用技术在绿色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太阳能光伏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供应。
同时,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利用太阳能加热水,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智能化的太阳能系统能够根据太阳的位置和光照强度自动调整光伏板的角度和热水器的工作模式,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智能窗户技术也是绿色建筑中的一项创新。
2024年建筑工程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2024年建筑工程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建筑工程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效率和质量,还为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建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将详细探讨建筑工程中几种重要的新技术,包括智能化施工技术、绿色建筑材料应用、3D打印建筑技术、模块化施工技术、节能环保施工措施、信息化施工管理系统、自动化施工装备以及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
1. 智能化施工技术智能化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创新之一。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化施工技术能够实现施工过程的自动化、精准化和高效化。
例如,智能机器人和无人机等设备的运用,可以在复杂环境中完成高精度作业,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同时,智能化施工技术还能够降低人力成本,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 绿色建筑材料应用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绿色建筑材料具有环保、节能、可再生等特点,能够显著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使用可再生材料、低能耗材料以及环保型装饰材料等,都能够有效减少建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3. 3D打印建筑技术3D打印建筑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建筑技术,通过3D打印机将建筑材料逐层堆积,实现建筑构件的快速成型。
这项技术大大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能够实现复杂结构的精确建造。
同时,3D 打印建筑技术还具有节能、减排等优势,为建筑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4. 模块化施工技术模块化施工技术是一种将建筑拆分为多个独立模块进行预制和组装的施工方法。
通过模块化施工,可以大大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减少施工现场的噪音和污染。
此外,模块化施工还具有灵活性和可重复利用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快速组装和拆卸,为建筑的可持续使用提供了可能。
5. 节能环保施工措施节能环保施工措施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水资源回收利用、节能灯具使用、废弃物分类处理等,旨在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8-04T11:11:07.14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作者:胡维涛[导读] 摘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持生态的平衡、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都是绿色建筑的标签,主要体现的是节能环保的目的。
(北京瑞拓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100040)摘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持生态的平衡、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都是绿色建筑的标签,主要体现的是节能环保的目的。
建筑能耗一般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如供暖、供冷、供热水、炊事、照明、电器耗电、电梯、排污及保洁耗电等。
节省能源必须在绿色建筑的条件下采用新的智能化技术,利用智能系统独有的“智慧”,最大可能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在智能照明系统、空调、通风、
冷冻、采暖智能系统以及电梯群控系统等方面得到具体应用。
本文对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诩:智能化技术;绿色建筑;应用 1智能化绿色建筑的发展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人们开始赖以生存的建筑提出较高要求。
现阶段,从国内市场情况来看,国内已经成功借鉴并将国外很多智能化绿色建筑科技及新技术成功应用到国内建筑市场中,利用网络技术、可再生技术及新材料处理等技术满足了绿色建筑发展要求。
上述高智能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加强了节能监视,同时可与“智能电网”联合作业,控制了能源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
利用RFLD与“物联网”的互动操作实现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字眼共享。
利用信息传输与“三网融合”配合作业满足了输送运输中对媒体信息的需求。
从建筑发展理念上分析,智能化绿色建筑实际上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所做出的设想,主要目的是减少能源消耗,给人们营造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随着智能化绿色建筑的提出,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认识,同时向人们普及了绿色发展理念,给人们创造了精神与物质双重提升的高品质生活。
现代化建筑已经不是简单的生产高质量或具有较强艺术感的建筑,而且积极吸取传统建筑智慧,给建筑赋予生命力,实现人与自然、自然与建筑和谐生存的新型建筑方式。
2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2.1楼宇照明
当前我国很多建筑中都采用了智能照明的方式,这种照明方式能够以时间为基础进行管控,照明系统的智能化也是推进建筑工程智能化发展的一大方式。
现代科技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其中包括建筑照明领域。
当前建筑智能照明已经发展的较为良好,很多绿色建筑中都应用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通常可以采用总线的方式进行照明节能技术的额施工,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控制自动化水平。
此外,该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为建筑节省电能,能约成本。
该系统有着较为稳定的运行状态,设计施工也较为简单,所以很容易受到建设项目的青睐。
2.2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在智能建筑的网络建设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具有关键意义,与此同时,无线传感器技术还是满足智能建筑发展的最基本需要。
除此之外,对智能建筑的节能技术发展有很大帮助。
为保证数据传输协议的可靠性,才可以实现智能建筑节能操作中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的优先级传输功能,保证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可靠性,就可以感知具体的物理环境,确保数据的反馈真实可靠。
还有一点,必须保证高效节能的运行,数据的实际采集是最重要的。
在实际操作时,如温度、湿度、红外线、二氧化碳、照度等对传感器有一定的影响。
2.3门禁一卡通技术
随着我国安防网络系统的迅速发展,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三者之间的融合不断加深,并且集成化的程度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样的融合发展是节能管理中最基础的要求了。
在使用一卡通刷卡的时候,主要是通过控制器的作用,就可以满足布防与撤防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当没人在屋内,就可以进行安防布局的处理,除此之外,联动关闭室内的空调和灯光一起控制,就能够满足我国建筑智能化的管理要求了。
2.4建筑材料节约新技术的分析
在传统的建筑施工,资源耗费十分可观的,是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耗以及建筑材料的。
但是在绿色智能建筑中,为了实现了对大量废弃物的再次利用,如淤泥和废弃植物的纤维等。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拥有许多农作物秸秆等,它们都是可再生资源在建筑行业得以再次应用。
除此之外,在我国的长江流域,还有大量的淤泥,我们可以用来作为墙体材料,实现对传统的材料节约,环保功能显著。
2.5节约用水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主要是降低水资源的使用量和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比如,在生活中有大量的污水,对其进行处理之后在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也就是通常讲的中水。
所以可以对来自不同渠道的污水进行收集、净化处理,形成中水,可以满足绿化和洗车等许多方面的需求。
2.6节约型建筑占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的用地也是十分紧张。
所以对探讨建筑用地的节约意义非凡,也是备受关注。
目前大家还是比较认同的是山地建筑技术的,主要是借助山地的地形错台技术,在保证容积率不变的情况下,使地下建筑面积增大,尤其对于车库的设计和使用影响最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除此之外,对于建筑物的顶层阁楼可以采取小坡屋的形式,使得整个空间面积增大而且采光效果更强。
2.7智能停车系统
停车系统智能化包括车位管理系统、导航系统、管理平台、车牌识别系统等诸多系统内容,可以将高清摄像头安设在出入口的栅栏处来记录车辆的通行和停车等状态,提高车辆通行的效率和车辆管理效率,车辆从进入停车场后可以通过自动管理平台进行记录和管理。
同时,在绿色建筑中应用全方位的监控能够对场地的车辆状况进行监控,甚至可以提供洗车等服务。
2.8对系统进行严格检查和调试
在检查和调试系统中,首先要检查文档,审核调试大纲内容,合格后需要贯彻落实。
在编制调试大纲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以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
在工程项目中,必须要认真的确定各项测试数据,若是存在差异需要及时的找出原因并处理,同时需要经过建设部门的审核。
最后检查工作的开展需要严格按照具体规范要求以及调试纲要进行。
3建筑智能化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展望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能源的日益缺乏,人们意识到环保和节能的重要性。
各行业部门都提倡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智能建筑同样向着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着。
发展智能化建筑技术来实现绿色环保与节能的目的,有其必要性且很有发展前景。
诸如给排水,照明,电梯等公用设施,通过合理的设计管理均可以达到一定的节能环保效果;对雨水及污水进行综合处理利用;利用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对业主进行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宣传等等,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总之,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与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在实际设计中应该更好地结合。
如何通过建筑智能化来实现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挑战与考验。
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建筑也高速发展的今天倡导绿色建筑对我国能源节约和自然环境的优化是非常关键的。
其实发展绿色建筑的主要目的在于:让用户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更加安全高效;使建筑的运营更容易管理;采取技术的手段优化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因此智能化技术是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王娜.建筑智能化与绿色建筑[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4,01:24-27.
[2]谢秉正.绿色建筑节能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4,02:57-64.
[3]吴建.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8:127.
[4]温华.浅谈绿色建筑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福建建设科技,2013,04:52-53+26.
[5]任树建.我国智能化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及意义[J].四川建材,2016,04:115+117.
作者简介
胡维涛(1974-11)男,北京,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服饰与防护专业。
本科,工学学士,工作单位:北京瑞拓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1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