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简介

合集下载

生物柴油名词解释

生物柴油名词解释

生物柴油(Biodiesel)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

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的一种,它是生物质利用热裂解等技术得到的一种长链脂肪酸的单烷基酯。

生物柴油是含氧量极高的复杂有机成分的混合物,这些混合物主要是一些分子量大的有机物,几乎包括所有种类的含氧有机物,如:醚、酯、醛、酮、酚、有机酸、醇等。

生物柴油的特点1)含水率较高,最大可达30%-45%。

水分有利于降低油的黏度、提高稳定性,但降低了油的热值;2)pH值低,故贮存装置最好是抗酸腐蚀的材料(制备方法不同的酸价不一样);3)密度比水小,相对密度在0.8724~0.8886之间;4)具有“老化”倾向,加热不宜超过80℃,宜避光、避免与空气接触保存;5)润滑性能好。

6)优良的环保特性:硫含量低,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低、生物柴油的生物降解性高达98%,降解速率是普通柴油的2倍,可大大减轻意外泄漏时对环境的污染;生物柴油的优点1.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

主要表现在由于生物柴油中硫含量低,使得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低,可减少约30%(有催化剂时为70%);生物柴油中不含对环境会造成污染的芳香族烷烃,因而废气对人体损害低于柴油。

检测表明,与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可降低90%的空气毒性,降低94%的患癌率;由于生物柴油含氧量高,使其燃烧时排烟少,一氧化碳的排放与柴油相比减少约10%(有催化剂时为95%);生物柴油的生物降解性高。

2.具有较好的低温发动机启动性能。

无添加剂冷滤点达-20℃。

3.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

使喷油泵、发动机缸体和连杆的磨损率低,使用寿命长。

4.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

由于闪点高,生物柴油不属于危险品。

因此,在运输、储存、使用方面的安全性又是显而易见的。

5.具有良好的燃料性能。

十六烷值高,使其燃烧性好于柴油,燃烧残留物呈微酸性,使催化剂和发动机机油的使用寿命加长。

生物柴油技术

生物柴油技术

生物柴油技术生物柴油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质资源来生产可替代传统石油柴油的技术。

在当前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生物柴油技术成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生物柴油的定义、生产过程、优势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详细介绍生物柴油技术的相关知识。

首先,生物柴油是一种由生物质资源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而来的液体燃料。

生物质资源包括植物油、动物油以及来自废弃物和废弃物油脂等。

生物柴油与传统石油柴油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可以直接用于柴油发动机,而且可以在不进行任何改装的情况下混合使用。

由于其来源可持续、可再生,生物柴油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很好的绿色替代燃料。

生物柴油技术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酯化反应和醇解反应。

在酯化反应中,将生物质资源与醇类催化剂共同作用,生成甲酯和甘油。

甲酯即为生物柴油,而甘油则是酯化反应的副产物。

在醇解反应中,将甘油与醇类催化剂反应,再次生成甲酯和副产物醇类。

通过这两个反应,可以将原本无法直接作为柴油燃料的生物质转化为生物柴油,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生物柴油技术具有多项优势。

首先,生物柴油的生产过程相对简单,只需经过酯化和醇解等简单的化学反应即可完成。

其次,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能够在传统柴油发动机中完全燃烧,减少了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此外,生物柴油的碳排放量较低,具有明显的减排效果,对于缓解气候变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生物柴油可以与传统石油柴油混合使用,降低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提高了能源的可持续性。

生物柴油技术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生物柴油可以替代传统柴油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

生物柴油的性能与传统柴油类似,因此可以直接用于汽车、卡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的燃料。

其次,在农业领域,生物柴油可以用作农机的燃料,减少了对石油的依赖,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此外,生物柴油还可以用于家庭燃气、工业锅炉等方面,为各个领域提供了绿色可持续的能源选择。

总之,生物柴油技术作为一种可替代传统石油柴油的绿色能源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生物柴油 生物质

生物柴油 生物质

生物柴油生物质生物柴油是一种由生物质转化而成的燃料,它具有环保、可再生和可降解的特点,正逐渐成为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重要选择。

生物质是指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的残体、排泄物和代谢物等形成的可再生有机物质。

生物质资源广泛,包括农作物秸秆、木材废料、食品加工废弃物、动物粪便等。

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生物柴油可以有效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生物柴油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生物质的预处理、转化和精制。

首先,生物质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进行预处理,去除杂质和水分,提高生物质的可转化性。

然后,经过转化反应将生物质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生物柴油。

最后,通过精制过程去除杂质和不纯物,得到纯净的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与传统石油燃料相比,具有多个优势。

首先,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种植更多的生物质来获得原料,不会像石油一样会耗尽。

其次,生物柴油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低,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再次,生物柴油的生产过程中不需要高温和高压,节能环保。

此外,生物柴油还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清洁燃烧特性,可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然而,生物柴油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较高,与传统石油燃料相比较为昂贵。

其次,生物柴油的储存和运输需要特殊设备和措施,增加了生产和使用的复杂度。

此外,生物柴油的燃烧特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差,需要进行技术改进和研发。

为了推广生物柴油的应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规范生物柴油的生产和使用。

其次,可以给予生物柴油生产者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可以加强对生物柴油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生物柴油的质量和性能。

此外,可以加强生物柴油的宣传和推广,增加公众对生物柴油的认知和接受度。

总的来说,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环保的燃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合理利用生物质资源,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生物柴油,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物柴油介绍——国内最全

生物柴油介绍——国内最全

一、生物柴油产品简介(1)概念生物柴油是指由动植物油脂与醇经酯交换反应得到的脂肪酸单烷基酯,最典型的是脂肪酸甲酯。

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比,其硫及芳烃含量低、闪点高、十六烷值高、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可部分添加到石化柴油中。

国际上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集中在油菜、大豆、棕榈等农作物上,我国则多用地沟油生产。

通常进口的生物柴油分为纯生物柴油与生物柴油调和燃料。

生物柴油调和燃料为一定比例的生物柴油与一定比例的其他油品调和所产生的混调油品,一般以BXX作为代号。

XX代表生物柴油调和燃料中纯生物柴油所占的比例,具体如下:1、B100(纯生物柴油):以德国为代表,德国走在国际生物柴油前列,有部分汽车已可使用B100作为燃料。

2、B20(20%生物柴油+80%石化柴油):国际常用生物柴油,高清洁能源。

3、B5(我国规定含2-5%生物柴油组分都称为B5):国内内燃机尚不成熟,B5与石化柴油基本近似,主要用以调低硫含量,并非替代石化柴油。

我司该业务中涉及的进口油品为B5生物柴油调和燃料,供给地炼进行二次调和后销售。

(2)优点1、环保:硫含量低。

该业务所涉及的B5生物柴油调和燃料达到柴油欧V标准(我国将在2018年施行该标准),硫含量低于10PPM。

硫含量低可降低大气污染、减少车船等机械装置损耗。

可再生能源:不同于一般柴油以不可再生的原油作为原料,生物柴油作为可再生新能源,前景广阔。

2、价格低:原料成本低:一些农产大国的油作物成本较低,多以植物油生产,如马来西亚以棕榈油炼制,而国内以地沟油为主原料。

政府补贴:欧美等国对生物柴油生产进行直接补贴。

如美国对生物柴油生产提供直接补贴,生物柴油可以享受1美元/加仑的补贴,即相当于约1900元/吨。

3、闪点高(不易爆炸)、十六烷值高(纯度高)、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不易损坏设备)。

PS:缺点:热值不足,也就是通常说的推动力不及柴油,但由于B5十分接近石化柴油,可规避该缺点。

二、机会与前景1、国家需求:中国为柴油纯进口国,柴油供需缺口巨大,同时随着节能环保趋势的发展。

生物柴油技术

生物柴油技术

生物柴油技术第一篇:生物柴油技术简介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燃料,是从植物或动物油脂中提取的液体燃料。

生物柴油技术是利用生物质资源,将其转化为低污染、高效能的替代燃料的过程。

在目前能源危机的情况下,生物柴油技术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物柴油技术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植物或动物油脂转化为酯类,即酯化反应,然后通过蒸馏分离得到生物柴油。

另一种是利用微生物或酶催化将植物或动物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即生物转化。

生物柴油技术与传统燃料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燃料,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其次,生物柴油的燃烧效率高,可以降低废气排放量,减少空气污染。

再者,生物柴油的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

生物柴油技术的发展受制于以下因素:首先,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较高,需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其次,需要建立规范的技术体系和产业链,完善生物柴油市场的管理;再者,需要继续进行生物柴油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稳定性,增强生物柴油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生物柴油技术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技术,其通过利用生物质资源制造可再生燃料,有望帮助我们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然而,生物柴油技术的发展依然存在挑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推动生物柴油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篇:生物柴油技术的应用前景生物柴油技术的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全球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物柴油技术以其可再生、低污染、高效能的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未来,生物柴油技术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物柴油逐渐成为工业机械的主要燃料之一。

由于工业机械使用燃料的需求量较大,而生物柴油价格相对较低,且对环境污染小,因此逐渐成为工业机械主要的燃料之一。

其次,生物柴油技术将逐渐应用于客车、货车等运输工具上。

生物柴油是一种适用于内燃机的燃料,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改进,可以更好地适应运输工具的需求,比传统燃料更加节能环保。

生物柴油简介

生物柴油简介

生物柴油简介一、生物柴油定义指以油料作物如大豆、油菜、棉、棕榈、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

又名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是典型“绿色能源”,降解速率是普通柴油的2倍,对土壤和水的污染较少。

目前,大多数生物柴油是由大豆油、甲醇和一种碱性催化剂(胆碱酯酶)生产而成的。

二、优缺点1、优点(1)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二氧化硫、硫化物、有毒有机物、颗粒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排放量显著降低。

(2)低温启动性能良好。

(3)润滑性能比柴油好,可以降低发动机供油系统和缸套的摩擦损失。

(4)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闪点高于石化柴油,它不属于危险燃料。

(5)具有优良的燃烧性能。

(6)具有可再生性。

(7)具有经济性。

(8)可调和性:可按一定的比例与石化柴油配合使用,可降低油耗。

(9)可降解性: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在环境中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利用。

2、缺点:(1)在国家政策影响下,提炼生物柴油的原料只能用油料作物或者地沟油,而地沟油的收集是一个难题。

据统计,生物柴油制备成本的75%是原料成本,成本较高。

(2)含水率较高,最大可达30%-45%。

水分有利于降低油的黏度、提高稳定性,但降低了油的热值。

(3)生物柴油具有较高的溶解性,作燃料时易于溶胀发动机的橡塑部分,需要定期更换。

(4)生物柴油作汽车燃料时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比石油柴油略有增加。

(5)原料对生物柴油的性质有很大影响,需要加入相应的添加剂来解决。

(6)比普通柴油粘度高,因此在低温下会降低可用性。

(7)生物柴油的蕴含能量比石油基的柴油燃料低11%,最大马力输出大约会减少5~7%。

但这个差距并不大。

三、生物柴油的应用目前全世界生物柴油总产量超过2000万吨,其中欧盟占51%,南美地区(巴西为主)占24%,亚洲13%,中北美为11%,其他地区1%。

全球范围内已建和在建的生物柴油装置年产能接近4000万吨。

生物柴油原理

生物柴油原理

生物柴油原理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燃料,由植物油、动物脂肪或废弃食用油等生物质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得,通常用于取代传统石油柴油。

它具有低碳排放、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优势,成为替代传统燃料的重要选择。

下面将介绍生物柴油的原理以及相关参考内容。

1. 生物柴油制备原理:生物柴油的制备主要包括酯化反应和纯化处理两个步骤。

酯化反应是将生物质原料中的甘油与脂肪酸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生物柴油和甘油。

此反应一般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常用的催化剂有强酸(如硫酸)、弱碱(如氢氧化钠)或酶。

生物质原料可以是植物油、动物脂肪或废弃食用油等,具体选择取决于成本、可获得性和原料信用度等因素。

纯化处理是将酯化反应生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以获得高纯度的生物柴油。

该步骤包括中和酸催化剂、脱水、脱色和脱臭等工艺。

其中,脱水可通过真空蒸馏或分子筛吸附等方法实现,脱色可通过活性炭吸附或聚合物树脂吸附等方法实现,脱臭可通过真空蒸馏或加热通风处理等方法实现。

2. 生物柴油的优点和应用:生物柴油具有以下优点:- 环保性:生物柴油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与生物原料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基本相等,不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具有较低的碳排放。

- 可再生性:生物质原料广泛且可再生,可以通过农作物种植或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方式进行生产。

- 可降解性: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降解性,对环境影响较小。

- 可混合性:生物柴油可以与传统柴油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适用于多种柴油发动机。

应用方面,生物柴油可广泛用于汽车、发电、航空和农业等领域。

在汽车领域,生物柴油可以直接替代传统柴油使用,并且对发动机的适应性较好。

在发电领域,生物柴油发电机组可以有效利用生物质资源发电,减少矿产柴油的使用。

在航空领域,生物柴油可以与传统喷气燃料混合使用,降低航空业的碳排放。

3. 生物柴油的相关参考内容:- 《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及纯化技术比较研究》:该论文对生物柴油制备的工艺和纯化技术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不同工艺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技术改造的建议。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biodiesel)的定义:俗称为阳光燃料,是一种长链脂肪酸单烷基酯(fatty acid esters),是以动植物油脂、各类废弃油脂及微生物油脂为原料与短链醇,经过转酯反应(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制备获取,是一种含氧的清洁燃料。

生物柴油的分子结构:生物柴油的比较优势:1、良好的环保性能。

生物柴油中硫含量比较低,燃烧时二氧化硫等含硫化合物的排放低,比石化柴油减少约30%(有催化剂时为70%);生物柴油中不含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芳香族烷烃,因而废气对人体损害低于石化柴油。

2、较好的低温发动机启动性能。

无需添加剂,生物柴油冷滤点可达-20℃。

3、较好的安全性能。

生物柴油闪点高(>130℃),不属于危险品。

因此生物柴油的运输、储存、使用方面的安全性要比石化柴油高许多。

4、较好的润滑性能。

生物柴油可使喷油泵、发动机缸体和连杆的磨损率低,延长其使用寿命5、良好的燃料性能。

生物柴油十六烷值高(>50),燃烧性浩宇石化柴油,燃烧残留物呈微酸性,可延长催化剂和发动机机油的使用寿命。

6、可再生性能。

作为可再生能源,与石油的储量不同,生物柴油可通过农业和生物科学家们的努力,使其供应量不会枯竭。

7、兼容性好。

无需改动柴油机,便可便可直接添加使用,同时无需外添设加油设备,储存设备及人员的特殊技能训练。

8、含水量高。

有助于将低燃料的粘度,提高稳定性。

9、生物柴油以一定比例与石化柴油调和使用,可降低油耗,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性能,并大大降低尾气污染的排放。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直接混合法、微乳液法、高温热裂解法和酯交换法。

直接混合法和微乳液法属于物理法,高温热裂解法和酯交换法属于化学法。

使用物理方法可以降低动植物油的粘度,但积碳及润滑油污染等问题难以解决;而高温热裂解法的主要产品是生物汽油,生物柴油只是其副产品。

酯交换法是目前制备生物柴油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1、直接混合法:将天然油脂与柴油、溶剂或醇类混合以降低其粘度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柴油简介
摘要介绍了生物柴油作为燃料的性质、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和生产方法。

关键词生物柴油可再生清洁能源酯交换反应
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的2大问题,寻找可再生和低污染的生物能源成为迫切的需要。

为了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人们一直在不断寻找可替代石油原料的可再生清洁能源。

生物柴油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在美国和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使用。

利用生活废弃物或生物原料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制造柴油的方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顺应而生的方法。

为了区别于石油原料制备的柴油,人们把来源于生物质原料的油脂经过化学变化后生成的、具有和柴油相似功能的酯称为生物柴油(Biodiesel)。

1 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性质和原料
1. 1 生物柴油的成分和性质
石油原料生产的柴油(以下简称矿物柴油)是含C12~C19的烷烃为主的混合物。

生物柴油是生物质油脂(A)(R视原料来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与甲醇经酯交换反应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的甲酯[1]:
一般R为奇数碳原子,主要含C11~C17的烃基(有的含不饱和双键),副产物主要是甘油。

生物柴油有较高的燃料十六烷值、基本不含硫和芳烃、低挥发性和分子中含氧等优点,使其具有降低柴油机排放的潜能。

生物柴油是典型的可再生能源,还具有无毒和可生物降解性,对环境无害。

表1是以食用色拉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
油和0号矿物柴油的特性比较[2](由于生物柴油和矿物柴油的来源不同,可能以下特性有不同的值)。

生物柴油存在油脂分子量大(约为矿物柴油的4倍),黏度高(约为矿物柴油12倍),挥发性差,与空气混合效果不佳,易产生热聚合作用等问题。

其中高黏度是不适合柴油发动机的关键因素之一。

稀释、热分解、微细乳化及酯交换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目前最好的方法是酯交换,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生成甲酯[3]。

这就是制备生物柴油都要经过上述反应的原因。

酯交换反应(transesterification)又称酯的醇解(alcoholysis for ester)是一个酯分子中的烷氧基被醇中的另一种烷氧基置换,生成一种新醇和新酯,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在生物柴油的制备中是原料(A)的丙三醇烷氧基被甲醇的甲氧基置换,生成丙三醇(甘油)和生物柴油,反应需在酸或碱催化下进行。

为了研究生物柴油可替代矿物柴油作为柴油机燃料,人们做了很多工作。

葛蕴珊等研究增压柴油机燃烧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和矿物柴油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在油泵最大喷油量保持不变时,直接燃烧生物柴油对柴油机动力性的影响小于 2.5%,无论在全负荷或部分负荷工况下,燃用生物柴油能大幅度降低柴油机的碳烟、碳氢化合物和碳氧化合物排放水平;在柴油机不做任何调整的情况下,燃烧生物柴油的发动机能大幅度降低微粒和碳烟排放,也能降低碳氢化合物和碳氧化合物排放;燃烧生物柴油的增压发动机的排气温度低于燃烧矿物柴油,有利于提高增压器的可靠性;燃烧生物柴油引起柴油机最大输出功率和输出转矩轻微下降[3]。

陆小明等按GB17691-2001规定的测量方法在车用柴油机上作了食用色拉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和0号矿物柴油的性能及排放实验,结果为:生物柴油较短的滞燃期可以降低预混燃烧比例(该值的降低可降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但生物柴油中含氧及由于密度引起的喷油提前,又会导致氮氧化合物的排放的增加),最大可达80%;作为车用发动机,生物柴油的碳氢化合物排放下降21.3%,碳氧化合物排放下降1.7%,氮氧化合物排放上升 2.9%[2]。

徐鸽等对菜籽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与0号矿物柴油在氧气流量、金属介质(铜和不锈钢)和常温贮存时,对两者氧化安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氧气的流量变化对生物柴油和0号柴油的氧化安定性影响不
大且趋势一致;在金属介质中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下降,而0号柴油影响不大;在常温贮存2个多月后,2种油氧化安定性仍较好[4]。

说明生物柴油在使用中不应长期存放在内燃机的油箱中,特别是金属油箱。

覃军等报道了用不同体积分数的生物柴油掺混到矿物柴油中组成3种混合燃料,并与纯矿物柴油对比,分别在一台柴油机上燃烧进行性能、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

得到以下结论:掺混不同比例的生物柴油对发动机折合油耗影响不大,各种燃料折合油耗率基本相当;生物柴油掺混比例不同对燃烧特性影响较小;在发动机转速为1 500 r/min下,掺混生物柴油燃料碳氢和碳氧化合物排放比矿物柴油低,并随生物柴油的比例增加,碳氢化合物排放降低;在2 300 r/min下,碳氢和碳氧化合物排放比矿物柴油高;掺混燃料的氮氧化合物和碳烟的排放均降低[5]。

该研究没有说明生物柴油的原料和矿物柴油的标号,但说明柴油机在高负荷下混合柴油的排放优于矿物柴油。

魏远文等在柴油机上用混合柴油与0号柴油作对比燃烧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柴油的碳烟排放优于0号柴油,燃油消耗率略高于0号柴油,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和怠速稳定性与0号柴油相当;混合柴油可以以任意比混合,在柴油机上燃烧不需改变柴油机的参数;同样在高负荷下混合柴油的排放优于矿物柴油[6]。

上述研究说明了不对柴油机的使用状况做任何调整,生物柴油作为柴油发动机的燃料能总体降低废气中的大气污染物,而不影响柴油机的正常工作。

表明生物柴油可以作为矿物柴油的替代品,并且燃烧后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和寻找可再生能源而使用生物柴油,是目前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实现生物柴油工业化和实用化的基础,也是我国在生物柴油研究方面需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方向。

1.2 生物柴油的原料
生物柴油的原料包括植物原料、动物原料和微生物原料。

植物原料主要是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如棕榈果、大豆、油菜籽、花生、麻疯树果和棉籽等压榨的油脂。

我国由于人口多,耕地少,食用油相对短缺,制备生物柴油原料不能考虑食用油,目前最好的选择是寻找天然、野生植物。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种子是目前我国首选的生物柴油原料。

麻疯树又叫小叶桐、小桐子、臭油桐等。

它生长在海拔300~1 600 m的河谷、荒山、荒坡,对于干旱、贫瘠和高热的土地适应能力极强。

我国可以种植麻疯树的土地估计有100万公顷以上,两广、云贵川、台湾、福建和海南等省区都能种植[8]。

麻疯树由于它自身具有抗病虫害的特点和对瘠薄土地的适应能力,除了作为生物柴油原料外还能作为绿化植物改善生态环境。

麻疯树人工栽培条件下3年可以结果,5年进入盛产期,收获期长达20年以上。

每公顷可生产种子5 000~8 000 kg,可生产生物柴油1 250~2 000 kg[7]。

麻疯树良好的生态效应和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巨大前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英国阳光集团在云南元阳地区种植麻疯树;德国鲁奇公司在贵州种植麻疯树并建生物柴油生产厂;印度也大面积种植麻疯树以发展生物柴油;我国也在进行麻疯树栽培和管理研究[7]。

麻疯树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见表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