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补益剂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学-补益剂-医学精品课件

《中药学-补益剂-医学精品课件 》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补益剂概述 • 补益剂常用中药 • 补益剂方剂介绍 • 补益剂的现代研究 • 补益剂的未来展望
01
补益剂概述
补益剂的定义与分类
补益剂的定义
补益剂是指具有补养气血、阴阳不足功效的方剂,主要是用 来治疗各种虚证,以增强人体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注意事项
在使用补益剂时,需注意个体差异和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 良反应的发生。
05
补益剂的未来展望
补益剂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
补益剂的现代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补益剂将更加注重现代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补 益剂的成分、药理和作用机制,提高补益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趋势二
补益剂的个性化。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补益剂将更加个性化,针对不同人群制 定不同的补益方案,提高补益剂的针对性和效果。
04
补益剂的现代研究
补益剂的药理作用
增强免疫功能
补益剂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
抗疲劳
补益剂具有抗疲劳作用,能够提高 机体的耐受力,减轻疲劳症状。
抗氧化
补益剂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 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过程。
抗炎
补益剂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 症反应,缓解疼痛和不适。
补益剂的临床应用
金匮肾气丸
要点一
总结词
温补肾阳,治疗肾阳虚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金匮肾气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 桂枝、附子七味药组成,是中医治疗肾阳虚证的经典方 剂。该方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对于因肾阳虚引起的畏 寒肢冷、腰膝酸软、遗精早泄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同 时,金匮肾气丸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于因肾阳不足引起的代谢障碍具有良好效果。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补益剂概述 • 补益剂常用中药 • 补益剂方剂介绍 • 补益剂的现代研究 • 补益剂的未来展望
01
补益剂概述
补益剂的定义与分类
补益剂的定义
补益剂是指具有补养气血、阴阳不足功效的方剂,主要是用 来治疗各种虚证,以增强人体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注意事项
在使用补益剂时,需注意个体差异和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 良反应的发生。
05
补益剂的未来展望
补益剂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
补益剂的现代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补益剂将更加注重现代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补 益剂的成分、药理和作用机制,提高补益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趋势二
补益剂的个性化。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补益剂将更加个性化,针对不同人群制 定不同的补益方案,提高补益剂的针对性和效果。
04
补益剂的现代研究
补益剂的药理作用
增强免疫功能
补益剂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
抗疲劳
补益剂具有抗疲劳作用,能够提高 机体的耐受力,减轻疲劳症状。
抗氧化
补益剂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 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过程。
抗炎
补益剂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 症反应,缓解疼痛和不适。
补益剂的临床应用
金匮肾气丸
要点一
总结词
温补肾阳,治疗肾阳虚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金匮肾气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 桂枝、附子七味药组成,是中医治疗肾阳虚证的经典方 剂。该方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对于因肾阳虚引起的畏 寒肢冷、腰膝酸软、遗精早泄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同 时,金匮肾气丸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于因肾阳不足引起的代谢障碍具有良好效果。
方剂学:补益剂参苓白术散课件

方剂学补益剂参 苓白术散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参苓白术散的概述 • 参苓白术散的药理作用 • 参苓白术散的临床应用 • 参苓白术散的现代研究 • 参苓白术散的制备与使用方法
01
CATALOGUE
参苓白术散的概述
定义与组成
定义
参苓白术散是一种中医方剂,属 于补益剂,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 弱、腹胀等症状。
04
CATALOGUE
参苓白术散的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
药理作用机制
参苓白术散的药理作用机制主要涉及调节免疫功能、 改善消化系统、抗疲劳等。
药效成分分析
通过现代药理学手段,对参苓白术散中的主要药效成 分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
药物代谢与动力学
研究了参苓白术散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过程,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提高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与建议
适用人群 饮食调理 观察病情变化 保存方法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乏力等症状的患 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使用参苓白术散期间,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食用生冷 、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在使用参苓白术散期间,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症状未 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组成
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莲 子、薏苡仁、白扁豆、砂仁、桔 梗、甘草等组成。
功效与主治
功效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
主治脾胃虚弱,腹胀泄泻,食欲不振,体倦乏力,面黄肌瘦,便溏等症。
方义解析
方义
本方以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 、甘草)为基础,配以山药、莲子、 薏苡仁、白扁豆、砂仁、桔梗等药组 成。其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补 气健脾,山药、莲子、薏苡仁、白扁 豆渗湿健脾止泻,砂仁、桔梗行气化 湿,使全方补而不滞,治脾胃虚弱所 致的泄泻效果良好。现代临床研究Fra bibliotek1 2
contents
目录
• 参苓白术散的概述 • 参苓白术散的药理作用 • 参苓白术散的临床应用 • 参苓白术散的现代研究 • 参苓白术散的制备与使用方法
01
CATALOGUE
参苓白术散的概述
定义与组成
定义
参苓白术散是一种中医方剂,属 于补益剂,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 弱、腹胀等症状。
04
CATALOGUE
参苓白术散的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
药理作用机制
参苓白术散的药理作用机制主要涉及调节免疫功能、 改善消化系统、抗疲劳等。
药效成分分析
通过现代药理学手段,对参苓白术散中的主要药效成 分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
药物代谢与动力学
研究了参苓白术散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过程,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提高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与建议
适用人群 饮食调理 观察病情变化 保存方法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乏力等症状的患 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使用参苓白术散期间,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食用生冷 、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在使用参苓白术散期间,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症状未 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组成
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莲 子、薏苡仁、白扁豆、砂仁、桔 梗、甘草等组成。
功效与主治
功效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
主治脾胃虚弱,腹胀泄泻,食欲不振,体倦乏力,面黄肌瘦,便溏等症。
方义解析
方义
本方以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 、甘草)为基础,配以山药、莲子、 薏苡仁、白扁豆、砂仁、桔梗等药组 成。其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补 气健脾,山药、莲子、薏苡仁、白扁 豆渗湿健脾止泻,砂仁、桔梗行气化 湿,使全方补而不滞,治脾胃虚弱所 致的泄泻效果良好。现代临床研究Fra bibliotek1 2
《方剂学》补益剂 ppt课件

73
运用
辨证要点: 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 津,脉细弦。 滋阴疏肝的代表方、常用方。
ppt课件
74
第五节
补阳
ppt课件
75
肾气丸
《金匮要略》
ppt课件
76
肾气丸--主证分析
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
肾 气 不 足
小便不利,脚气,转胞,痰饮
小便反多 舌淡而胖,苔白,脉沉细弱
ppt课件 77
ppt课件
67
配伍特点:
滋阴药与清降虚火药相配,标本兼 顾,培本为主,清源为辅。
ppt课件
68
运用:
辨证要点:
骨蒸潮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随证加减:
阴虚较重,加天冬、麦冬;
骨蒸潮热,加地骨皮;
咯血、吐血,加仙鹤草、旱莲草、白茅根;
遗精,加金樱子、芡实、桑螵蛸、山茱萸。
ppt课件 69
使用注意:
随证加减:
自汗重,加浮小麦、牡蛎、麻黄根。
ppt课件 27
完带汤
《傅青主女科》
ppt课件
28
完带汤
主证分析:肝郁脾虚,湿浊下注证。
木不疏土 肝郁 不能升发
脾虚不运
湿盛
脾不升清
湿带 浊下 下量 注多
ppt课件
29
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方解:
白 山 人 苍 白 车 陈 柴 黑 甘 前 芥 术 药 参 术 芍 子 皮 胡 穗 草 君 臣 佐 使
ppt课件 55
第四节 补阴
ppt课件
56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ppt课件
57
六味地黄丸
足跟痛, 牙齿松动,小儿囟门迟闭
《方剂学 补益剂》课件

六君子汤
通过养心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提高体质。
补益剂研究进展
补益剂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现代药理学研究以及临床研究为补益剂的应用提供了更加科学 的依据。
1
现代药理学研究
通过体外和动物实验,揭示了补益剂的分子机制和药效。
2
临床研究
通过临床试验和观察,评估和验证了补益剂在人体中的具体疗效。
补益剂是指那些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方剂, 可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提高 免疫力。
补益剂的主要功效特点包括滋补养生、强 壮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补益剂分类
补益剂可以按疗效和药物进行分类。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类别的补益剂。
按疗效分类
• 滋阴补肾类 • 益气养血类 • 补脾健胃类
3 注意事项
在应用补益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患者体质做出合理的调整和判断。
常用补益剂方剂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一些补益剂方剂被广泛应用。了解这些方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不同的疾病 和体质问题。
人参养荣汤
适用于气血不足,气虚血瘀等症状。
四神丸
具有益气养血、安神补心的功效。
补中益气汤
适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等症状。
《方剂学 补益剂》PPT课 件
我们将为您介绍方剂学中的补益剂。通过本课件,您将了解到补益剂的定义、 分类、临床应用以及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发展前景。
补益剂定义
补益剂是中医方剂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具有独特的功效特点。了解补益剂的定义对于学习中医方剂 学至关重要。
1 概念解释
2 功效特点
补益剂的发展前景
补益剂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方剂学:补益剂补中益气汤课件

功效与主治
功效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要用于调理 脾胃,改善消化功能,增强免疫力。
主治
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的腹泻 、食欲不振、身体乏力等症状,还可 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下垂等慢性疾 病。
方义分析
01
02
03
黄芪
具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 的功效,可增强机体免疫 力。
党参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可 改善消化功能。
THANKS
感谢观看
消化系统不适
部分人服用补中益气汤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 化系统不适症状。如出现此类症状,可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或用药频次,如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疲劳感
部分人服用补中益气汤后可能出现轻微疲劳感,通常属于 正常现象。如疲劳感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及 时用优质的药材,以确保药效和安全性。同时,需注意 药材的保存方式,避免受潮、发霉等问题。
饮食配合
服用补中益气汤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 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建议保持清淡、易消化 的饮食,以促进药效的吸收。
不良反应与处理
过敏反应
部分人可能对补中益气汤中的某些药材成分过敏,出现皮 疹、瘙痒等症状。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产后调理
产妇在生产后常常出现气虚、血虚等症状,补中益气汤能够益气养血,促进产 后恢复,提高母乳质量。
其他科室应用
神经科
对于气虚所致的头晕、失眠、健忘等症状,补中益气汤可以起到安神益智、养心 补气的作用,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男科
男性气虚所致的性功能障碍、腰膝酸软等症状,补中益气汤能够补肾益气、固本 培元,提高男性性功能和生育能力。
疗效评价
通过对照实验和临床观察等方法,对补中益气汤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剂对于多种慢性疾病的疗效 确切,且安全性高。
补益剂--方剂课件系列

四、临床应用:
1、脾虚泄泻之要方,以挟湿者尤宜。 2、也常用于带下及保胎。 3、现代—小儿缺锌症—生黄芪、生麦芽,
灯芯草。总有效率81.2%
2021/3/14
13
补中益气汤
《内外伤辨惑论》
2021/3/14
14
一、组成:1、四君的加减方。
2、重用黄芪、轻用升柴
二、效用特点:
1、补气力甚强—参术草配黄芪—气虚重证(运化
二、主治—脾胃气虚挟湿证
1、特性 ①气虚重 ②有湿 ③泄泻是主症
2、病机:气虚生化不足,湿浊清阳下渗。
3、主症:乏力食少、体瘦面黄、胸痞泄泻、
2021/3/14 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11
2021/3/14
12
三、说明—桔梗的意义
1、升提止泻 2、宽胸理气 3、载药上行-----------升清保肺
第七章 补益剂
一、定义:(补益药、补虚、虚证) 二、立法依据: 《内经》:“虚则补之”;“形不足者温之
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 三、作用—补虚扶正—现代
1、增强体质—抗疲劳;耐缺氧。 2、抗衰老—提高SOD的数量和活性。 3、调节免疫—防治AIDS、Ca。 四、适应证:虚证-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的亏虚
15
三、说明:
1、为何不以人参为君?
2、为何四君去茯苓?
3、当归、陈皮的配伍意义。
四、临床应用
1、中气虚陷的代表方、基础方
2、加减变化(气虚为原则)
五、使用注意:
1、坚持疗程
2、阴虚内热者不宜
2021/3/14
16
生脉散《医学启原》 一一、组成
二二、作用特点: 1、补肺之要方—三药配伍后主入肺经 2、气阴两补,重在补气,且敛肺止咳止汗
1、脾虚泄泻之要方,以挟湿者尤宜。 2、也常用于带下及保胎。 3、现代—小儿缺锌症—生黄芪、生麦芽,
灯芯草。总有效率81.2%
2021/3/14
13
补中益气汤
《内外伤辨惑论》
2021/3/14
14
一、组成:1、四君的加减方。
2、重用黄芪、轻用升柴
二、效用特点:
1、补气力甚强—参术草配黄芪—气虚重证(运化
二、主治—脾胃气虚挟湿证
1、特性 ①气虚重 ②有湿 ③泄泻是主症
2、病机:气虚生化不足,湿浊清阳下渗。
3、主症:乏力食少、体瘦面黄、胸痞泄泻、
2021/3/14 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11
2021/3/14
12
三、说明—桔梗的意义
1、升提止泻 2、宽胸理气 3、载药上行-----------升清保肺
第七章 补益剂
一、定义:(补益药、补虚、虚证) 二、立法依据: 《内经》:“虚则补之”;“形不足者温之
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 三、作用—补虚扶正—现代
1、增强体质—抗疲劳;耐缺氧。 2、抗衰老—提高SOD的数量和活性。 3、调节免疫—防治AIDS、Ca。 四、适应证:虚证-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的亏虚
15
三、说明:
1、为何不以人参为君?
2、为何四君去茯苓?
3、当归、陈皮的配伍意义。
四、临床应用
1、中气虚陷的代表方、基础方
2、加减变化(气虚为原则)
五、使用注意:
1、坚持疗程
2、阴虚内热者不宜
2021/3/14
16
生脉散《医学启原》 一一、组成
二二、作用特点: 1、补肺之要方—三药配伍后主入肺经 2、气阴两补,重在补气,且敛肺止咳止汗
《方剂学》PPT课件:补益

黄柏、知母 臣 苦寒降火
猪脊髓、蜂蜜 佐使 滋补精髓
功用 滋阴降火
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主治 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
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左归丸《景岳全书》 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炙甘草汤《伤寒论》
主治
脉结代,心动悸。
病机
阴血不足 阳气不足
不能充盈于脉
干山药12g
补肾填精 补肝肾,固精 补脾益肾,养阴
三补
山萸肉
熟地黄
山药
肝
肾
脾
方解
君:熟地黄24g 臣:山萸肉12g
干山药12g 佐:茯 苓 9g
泽 泻 9g 牡丹皮 9g
补肾填精 补肝肾,固精 补脾益肾,养阴
三补
健脾 利湿
补肾
山萸肉 肝
熟地黄
山药
肾
脾
泽 泻 泻肾浊
茯 苓 利水湿
方解
君:熟地黄24g 臣:山萸肉12g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玉屏风散录自《医方类聚》
生脉散《医学启源》 人参蛤蚧散《御药院方》
蛤蚧一对
组成 杏仁五两
贝母二两
人参二两 桑白皮二两 甘草五两
茯苓二两 知母二两
功用
补肺益肾,止咳定喘
肺肾气虚喘息、咳嗽。痰愁色黄,或咳
主治 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羸瘦,或遍身
浮肿,脉浮虚。
第二节 补血
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补气和中 佐 补气健脾
当归二分(5g) 养血和营,使所补之气有所依附 陈皮二分(5g) 佐 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
升麻二分(5g) 佐 升阳举陷
柴胡二分(5g) 使
功用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猪脊髓、蜂蜜 佐使 滋补精髓
功用 滋阴降火
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主治 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
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左归丸《景岳全书》 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炙甘草汤《伤寒论》
主治
脉结代,心动悸。
病机
阴血不足 阳气不足
不能充盈于脉
干山药12g
补肾填精 补肝肾,固精 补脾益肾,养阴
三补
山萸肉
熟地黄
山药
肝
肾
脾
方解
君:熟地黄24g 臣:山萸肉12g
干山药12g 佐:茯 苓 9g
泽 泻 9g 牡丹皮 9g
补肾填精 补肝肾,固精 补脾益肾,养阴
三补
健脾 利湿
补肾
山萸肉 肝
熟地黄
山药
肾
脾
泽 泻 泻肾浊
茯 苓 利水湿
方解
君:熟地黄24g 臣:山萸肉12g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玉屏风散录自《医方类聚》
生脉散《医学启源》 人参蛤蚧散《御药院方》
蛤蚧一对
组成 杏仁五两
贝母二两
人参二两 桑白皮二两 甘草五两
茯苓二两 知母二两
功用
补肺益肾,止咳定喘
肺肾气虚喘息、咳嗽。痰愁色黄,或咳
主治 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羸瘦,或遍身
浮肿,脉浮虚。
第二节 补血
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补气和中 佐 补气健脾
当归二分(5g) 养血和营,使所补之气有所依附 陈皮二分(5g) 佐 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
升麻二分(5g) 佐 升阳举陷
柴胡二分(5g) 使
功用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中医方剂学之补益剂PPT

佐:白芍——酸甘质柔,养血敛阴 川芎——辛散温通,活血行气,调经止痛
·白芍、川芎助君、臣以增加活血行血之效。
配伍要点:
● 地、芍得归、芎之助则补血而不滞血; ● 归、芎与地、芍同用则行血而不伤血; ● 本方滋而不腻,温而不燥,补中有行,补而不滞,共
奏补血养肝,行血调行之效。是临证补血、调经的常 用基础方。
运用
1、本方药性平和,温面不燥,是治疗脾虚夹湿的代表方。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 脾胃气虚症状外,以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
3、临证加减: 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 纳差食少者加炒麦芽、神曲、焦山楂 咳痰色白量多加半夏、陈皮
3.现代运用: · 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 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夹湿者。
临床运用
1、本方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 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对于阴虚发热,以 及血崩气脱之证非其所宜。
3、临证加减: ● 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 ● 瘀滞重者白芍易赤芍,再加桃仁、红花 ● 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吴茱萸。
3.现代运用: · 对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等慢性皮肤病、骨 伤科疾病以及过敏性紫殿、神经性头痛等属营血虚滞者 均可应用。
臣:山药、莲子肉—补脾益气,固涩止泻 扁豆、薏苡仁—健脾祛湿
佐:砂仁—行气和胃,化湿醒脾 桔梗—宣肺利气,载药上行 大枣—补脾养胃
使:甘草—调药和中。
配伍要点:
● 以四君子汤加渗湿健脾之品,虚实并治
● 输布精气养肺,体现“培土生金”之法 ● 配伍桔梗意义:方中桔梗一是借其升浮之性,
与渗利药配伍,降中寓升;二则取其上行入 肺,以其宣利肺气
【主治】 1、脾气虚夹湿泄泻证。 2、肺脾气虚痰湿咳嗽证。
·白芍、川芎助君、臣以增加活血行血之效。
配伍要点:
● 地、芍得归、芎之助则补血而不滞血; ● 归、芎与地、芍同用则行血而不伤血; ● 本方滋而不腻,温而不燥,补中有行,补而不滞,共
奏补血养肝,行血调行之效。是临证补血、调经的常 用基础方。
运用
1、本方药性平和,温面不燥,是治疗脾虚夹湿的代表方。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 脾胃气虚症状外,以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
3、临证加减: 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 纳差食少者加炒麦芽、神曲、焦山楂 咳痰色白量多加半夏、陈皮
3.现代运用: · 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 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夹湿者。
临床运用
1、本方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 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对于阴虚发热,以 及血崩气脱之证非其所宜。
3、临证加减: ● 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 ● 瘀滞重者白芍易赤芍,再加桃仁、红花 ● 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吴茱萸。
3.现代运用: · 对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等慢性皮肤病、骨 伤科疾病以及过敏性紫殿、神经性头痛等属营血虚滞者 均可应用。
臣:山药、莲子肉—补脾益气,固涩止泻 扁豆、薏苡仁—健脾祛湿
佐:砂仁—行气和胃,化湿醒脾 桔梗—宣肺利气,载药上行 大枣—补脾养胃
使:甘草—调药和中。
配伍要点:
● 以四君子汤加渗湿健脾之品,虚实并治
● 输布精气养肺,体现“培土生金”之法 ● 配伍桔梗意义:方中桔梗一是借其升浮之性,
与渗利药配伍,降中寓升;二则取其上行入 肺,以其宣利肺气
【主治】 1、脾气虚夹湿泄泻证。 2、肺脾气虚痰湿咳嗽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本方的立方要旨,在于补气: ❖ 补中益气汤=异功散 — 茯苓 + 当归补血汤 + 升麻、柴胡 君:黄芪——重用18g甘温,入肺脾经, ①补肺气,实卫气 ②
补益中气③升举下陷之清阳④固表止汗 臣:人参、白术、甘草——补气健脾与黄芪同用,增强补中益气
之功 佐:当归——养血和营,使气有所附;
陈皮——理气和胃 佐使: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升提下陷的中
➢ 增强胃肠机能;
➢ 抗衰老作用。
➢ 抗肿瘤作用。本方与环磷酰胺合用,能降低环
磷酰胺的毒性,促进机体免疫功能。
2020年10月2日
20
补中益气汤
现代运用
❖ 内科:胃下垂加入枳壳30g、肾下垂、胃 粘膜脱垂、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 功能性发热等;
❖ 妇科:子宫脱垂加入益母草30-40g、膀 胱阴道膨出、功能性子宫出血、习惯性 流产、先兆流产、产后尿猪留;
24
四物汤
主治
营血虚滞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 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 不行,脐腹作痛,甚或瘕块硬结,舌淡, 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弦或细涩。
病机:营血亏虚,血行不畅,冲任虚损。
2020年10月2日
25
方解
四物汤
君 熟地:滋阴血,补肾填精
臣 当归:补血活血,养血调经
白芍:养血益阴,柔肝缓急止痛 佐
❖ 兼脾虚食后困倦,+陈皮、半夏、山楂、神 曲、麦芽=楂曲六君子汤。
2020年10月2日
11
补中益气汤
《内外伤辨惑论》
2020年10月2日
12
补中益气汤
组成
人参 白术 黄芪 甘草 当归 柴胡 升麻 陈皮
药量特点:重用黄芪,余药用量皆轻。
用法:汤剂,水煎服;丸剂,每服10~15g,日2~3次。
2020年10月2日
2020年10月2日
3
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 1.补气剂:用治气虚之证(主要是肺脾气 虚),代表方如四君子汤。 2.补血剂:用治血虚之证(主要是心肝脾 血虚),代表方如四物汤。 3.补阴剂:用治肾阴虚证,代表方如六味 地黄丸。 4.补阳剂:用治肾阳虚证,代表方如肾气 丸。
2020年10月2日
4
四君子汤
补益剂
第一课件网
2020年10月2日
1
❖ 目的要求: 1.掌握四君子汤的组成及临床应用。 2.掌握补中益气汤的组成及临床应用。 3.掌握四物汤的组成及临床应用。 4.掌握归脾汤的组成及临床应用。 5.掌握六味地黄丸的组成及临床应用。
2020年10月2日
2
定义: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 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 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的方剂, 统称补益剂。
❖ 眼科: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
属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者。
2020年10月2日
21
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2020年10月2日
22
四物汤
组成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药量特点:重用熟地,轻用川芎(原方四味等分) 用 法:水煎服。宜空腹或饭前热服。
2020年10月2日
23
四物汤
功用
补血调血
2020年10月2日
气,又可透表退热,引芪、参走表以固表。 使:甘草——调和诸药
2020年10月2日
16
补中益气汤
配伍特点
补而不滞,甘温除热,气血并治, 升阳举陷。
2020年10月2日
17
补中益气汤
运
辨证要点
用
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
临床应用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 色萎黄,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
2020年10月2日
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
2020年10月2日
26
四物汤
配伍特点
以熟地、白芍阴柔补血之品(血中血 药)与辛香之当归、川芎(血中气药) 相配,动静相宜,补血而不滞血,行血 而不伤血,补中有行,散中有收,温而 不燥,滋而不腻。
2020年10月2日
27
四物汤
运
辨证要点
用
本方为补血调经的基础方,又是 一切营血虚滞证的通用方。
2020年10月2日
9
四君子汤
运
辨证要点
用
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亦是
补气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的方剂均
从此方衍化而来。
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四肢乏力,
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2020年10月2日
10
❖ 兼痰湿+陈皮、半夏=六君子汤;
❖ 兼寒湿+陈皮、半夏、木香、砂仁=香砂六 君子汤,治气虚兼痰湿气滞的痞满。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020年10月2日
5
四君子汤
组成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2020年10月2日
6
四君子汤
功用
益气健脾
2020年10月2日
7
四君子汤
主治
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 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 脉虚弱。 病机:脾胃气虚,运化乏力。
2020年10月2日
8
方解 四君子汤
君 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 臣 白术:健脾燥湿,助运益气 佐 茯苓:健脾渗湿,补而不滞 使 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13
补中益气汤
功用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2020年10月2日
14
补中益气汤
主治
1、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 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 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 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2020年10月2日
15
方解
补中益气汤
临床应用以面色无华、唇甲色淡、 舌淡、脉细为辨证要点。
2020年10月2日
28
加减变化
四物汤
➢ 兼气虚者,+ 人参、黄芪 =圣愈汤:具有益气 补血之功,主治气血虚弱不能摄血所致的月经 先期、量多色淡、四肢无力、体倦神衰等症。
➢ 瘀血为主,+ 桃仁、红花,白芍易为赤芍 =桃红 四物汤:具活血化瘀之功,主治瘀血阻滞引起的 月经不调、经行腹痛、或有血块、色紫暗者,以 及跌打损伤、血瘀青紫肿痛等。
18
补中益气汤
加减变化
➢ 兼腹中痛者,+ 白芍、甘草 ;
➢ 头痛者,+ 蔓荆子、川芎 ;
➢ 头顶痛者,+ 藁本、细辛 ;
➢ 咳嗽者,+ 五味子、麦冬 ;
➢ 兼气滞者,+ 木香、枳壳。
2020年10月2日
19
补中益气汤
药理研究
➢ 免疫增强作用 ,本方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及免 疫双向调节作用;
➢ 保肝作用; ➢ 抗炎作用; ➢ 增强平滑肌的肌张力;
2020年10月2日
29
四物汤
药理研究
➢ 纠正贫血 ; ➢ 抗血栓形成; ➢ 抗缺氧 ; ➢ 抗自由基损伤(增强SOD的活力);
➢ 调节免疫作用; ➢ 雌激素样作用。
2020年10月2日
30
现代运用
四物汤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先兆 流产、产后子宫复旧不良、胎盘滞 留、贫血、荨麻疹等属于营血虚滞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