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简介
聚氨酯树脂PU(用于皮革浆料、涂料油墨)

聚氨酯树脂PU(用于皮革浆料、涂料油墨)一、产品简介中文名称:聚氨酯树脂。
英文名称:PU是Polyurethane的缩写,中文名为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
简要物理化学性质:聚氨酯树脂(作Polyurethane Resin)为一种具有高强度、抗撕裂、耐磨等特性的高分子材料。
结构、主链含—NHCOO—重复结构单元的一类聚合物。
聚氨酯皮革合成方法分类:其主要的生产方法分为干法(涂敷法)和湿法。
聚氨酯皮革合成方法两种流程:干法PU革是以PU树脂为原料,加入交联剂、着色剂和稀释剂配成的黏胶涂布在作为载体的离型纸上(中涂工序),通过一定的温度下的烘烤,使溶剂挥发形成富有弹性的膜。
然后在其上与涂敷黏合层的起毛布(底涂工序)通过二辊压合复合。
经干燥、冷却后进行卷曲,在50℃-60℃熟化后将离型纸剥离,再经表面处理后即可得到成品。
湿法PU革是将布基直接浸入用DMF(二甲基甲酰胺)溶解的PU树脂溶液中,然后放入25%的DMF水溶液中进行提取溶剂,此时PU树脂固化形成多孔膜,经干燥和后处理即可得到成品。
湿法PU革与干法PU革产品相比,其弹性、柔软、触感、透气性都较好。
一、人造革的分类由于人造革所使用的合成树脂不同,基材种类不同,生产工艺方法不同,有无发泡及用途的不同,人造革可以分为许多种类。
这里将人造革按使用的合成树脂、基材、有无发泡、生产工艺方法及用途等进行分类。
(一)按使用的合成树脂分类1、聚氯乙烯人造革它是用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和其他配合剂组成的混合物,涂覆或贴合在织物上,经一定的加工工艺过程而制成的塑料制品。
另外,也有基材两面均为塑料层的双面聚氯乙烯人造革。
2、聚酰胺人造革它是以尼龙6或尼龙66溶液涂覆在织物上,用湿法成膜的方法制成具有连续孔性结构的塑料制品。
3、聚烯烃人造革聚乙烯人造革是一种泡沫人造革,它是以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材料,掺以改性树脂、交联剂、润滑剂、发泡剂等组分而制成的制品。
4、聚氨酯人造革聚氨酯人造革又分为干法聚氨酯人造革和湿法聚氨酯人造革。
PU聚氨酯简介

聚氨基甲酸酯基本信息中文名:聚氨基甲酸酯;聚氨酯聚氨基甲酸酯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 )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
它是由有机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二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加聚而成。
反应式如下:-N=C=O+HO-→-NH-COO-,聚氨酯大分子中除了氨基甲酸酯外,还可含有醚、酯、脲、缩二脲,脲基甲酸酯等基团。
(氰酸说明:H—O—C≡N(正)氰酸H—N=C=O(异氰酸)有(正)氰酸和异氰酸两种。
游离酸是二者混合物,未曾分离开业,但其酯类则有两种形式。
氰酸是有挥发性和腐蚀性的液体。
有强烈的乙酸气味。
密度1.14。
沸点23.6℃。
在水溶液中显示极强酸性。
性不稳定,容易聚合。
水解时生成氨和二氧化碳。
与醇类作用时生成氨基甲酸酯。
(正)氰酸酯R—O—C ≡N 易聚合,并易水解,很难得到纯态物。
异氰酸酯R—N=C=O或O=C=N—R—N=C=O,一般是带有不愉快气味的液体。
氰酸可由氰尿酸经加热分解而制得。
)聚氨酯制品形态有软质、半硬质及硬质泡沫塑料、弹性体、油漆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合成革涂层树脂、弹性纤维等,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冰箱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建筑、鞋类、合成革、织物、机电、石油化工、矿山机械、航空、医疗、农业等许多领域。
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可有不同性质的产品,一般为聚酯型和聚醚型两类。
聚醚型聚氨酯主要是针对制备聚氨酯材料中的多元醇定义的,即制备聚氨酯的多元醇完全由聚醚型多元醇或者是在该体系中占有绝大部分。
聚醚多元醇分子结构中,醚键内聚能低,并易旋转,故有它制备的聚氨酯材料低温柔顺性能好,耐水解性能优良,虽然机械性能不如聚酯型聚氨酯,但原料体系粘度低,易与异氰酸酯、助剂等组份互溶,加工性能优良。
聚酯多元醇一般所指的是由二元羧酸与二元醇等通过缩聚反应得到的聚酯多元醇。
广义上是含有酯基(COO)或是碳酸酯基(OCOO)的多元醇。
聚氨酯泡沫塑料应用广泛。
软泡沫塑料主要用于家具及交通工具各种垫材、隔音材料等;硬泡沫塑料主要用于家用电器隔热层、屋墙面保温防水喷涂泡沫、管道保温材料、建筑板材、冷藏车及冷库隔热材等;半硬泡沫塑料用于汽车仪表板、方向盘等。
7.2 聚氨酯

不同活性氢与异氰酸酯的相对反应活性:脂肪族NH2>芳香 族NH2>伯 醇OH>水>仲OH>酚OH>羧基>取代脲>酰胺>氨基甲酸 酯. 1.异氰酸酯与羟基的反应: RNCO+R’-OHRNHCOOR’ 异氰酸酯与羟基的反应产物为氨基甲酸酯,研究表明,异氰酸 酯与羟基 反应是二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随着羟基含量而变化,不随异 氰酸酯的 浓度而改变. 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生成聚氨酯甲酸酯(简称聚氨酯).以二元 醇与二 异氰酸酯的反应为例,反应式如下: nOCN-RNCO + nHO-R’-OH~~~[CNOH-R-NHCOOR’-O]n~~~
第十四章
一、简介
聚氨酯(PU)
1937年,德国拜耳(Bayer)教授首先利用异氰酸酯与多元 醇化合物发生加聚反应制得聚氨酯树脂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 展,聚氨酯已成为当今社会继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
苯乙烯、酚醛塑料之后用量较大、发展速度最快的聚合物之一
。2002年超过1000万t,年增长率为4%~5%,最高达13%。 聚氨酯树脂具有可发泡性、弹性、耐磨性、粘接性、耐低温 性、耐溶剂性以及耐生物老化性等特点。因此用途十分广泛。
聚氨酯原料
1、异氰酸酯及其结构特征
一、结构特点
在分子结构中含有异氰酸酯基团(-N=C=O)的 化合物,均称为异氰酸酯(isocyanate),其结构 通式如下:
R-(NCO)n
式中R为烷基、芳基、脂环基等;n=1、2、
3….整数。在聚氨酯材料合成中,主要使用n≥2的
异氰酸酯化合物。
二、异氰酸酯的分类
c.异氰酸酯与羧酸酐的反应,生成较高耐热性的酰亚胺环,二
异氰酸酯与二羧酸酐反应生成较高耐热性的聚酰亚胺.
什么是pu皮

在中国,人们习惯将用PU树脂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U人造革(简称PU革);用PU树脂与无纺布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U合成革(简称合成革)。对PU人造革、PU合成革来说,目前行业还没有准确地命名,但有人习惯上把上述三种革统称为合成革。到底如何命名?有待大家来统一和规范,以给它一个较为恰当的名称。 人造革、合成革是塑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各行业被广泛使用。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在国际上已有60多年发展历史,中国自1958年开始研制生产人造革,它在中国塑料工业中是发展较早的行业。近几年来,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的发展不仅是生产企业装备生产线的增长、产品产量连年增长、品种花色年年增加,而且行业发展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行业组织,有相当的凝聚力,从而能把中国人造革、合成革企业,包括相关行业组织在一起,发展成一个有相当实力的行业。 继PVC人造革之后,PU合成革经过科技专家们30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开发,作为天然革的理想替代品,获得了突破性的技术进步。 PU涂于织物表面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市场上,到了1964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了一种用作鞋帮的PU合成革。日本公司建立了一套年产60万平方米的生产线之后,经过20多年的不断研究开发,PU合成革无论在产品质量、品种,还是产量上都得到了快速地增长。其性能越来越接近天然皮革,某些性能甚至超过天然皮革,达到了与天然皮革真假难分的程度,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当今,日本是最大的合成革生产国,可乐丽、帝人、东丽、钟纺等几家公司的产品基本上代表着国际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水平。其纤维及无纺布制造向着超细化、高密度化和高无纺效果方向发展;其PU制造向着PU分散液、PU水乳液方向发展,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从开始的鞋用、箱包领域发展到服装、球类、装饰等其他特殊应用领域,遍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聚氨基甲酸酯

聚氨基甲酸酯简介聚氨基甲酸酯(Polyurethane,简称PU)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卓越的性能。
其结构中由酯基和氨基共现,能形成强韧的聚合物,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弹性体和泡沫材料等领域。
结构与性质聚氨基甲酸酯的结构特点是含有酯基(-COO-)和氨基(-NH-)。
酯基的存在使得聚氨基甲酸酯能够形成键合强度高、韧性好的聚合物。
氨基的存在可使聚氨基甲酸酯成为一种重要的弹性体和泡沫材料。
聚氨基甲酸酯具有以下主要性质:1.强度高:聚氨基甲酸酯的强度高于许多传统材料,如橡胶和塑料。
这使得它成为制造高强度产品的理想选择。
2.韧性好:由于酯基的存在,聚氨基甲酸酯具有优异的韧性,能够承受较大的拉伸和冲击负载。
3.耐磨性:聚氨基甲酸酯具有出色的耐磨性,可适用于制造需要耐磨材料的产品。
4.耐化学性:聚氨基甲酸酯对酸、碱、溶剂等多种化学物质具有较高的耐受性。
5.轻质: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相对较轻的材料,可以在保证强度的同时降低产品重量。
应用领域聚氨基甲酸酯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采用。
以下是聚氨基甲酸酯的主要应用领域:涂料聚氨基甲酸酯在涂料中作为主要成膜物质,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洗刷性、耐化学品腐蚀性等特点。
它可以用于室内和室外涂料,包括墙面涂料、木器涂料、金属涂料等。
胶粘剂聚氨基甲酸酯作为胶粘剂的一种,具有粘接力强、耐黏性好、耐水、耐磨损等特点。
聚氨基甲酸酯胶粘剂常用于家具、包装、建筑材料等领域。
弹性体由于聚氨基甲酸酯具有优异的弹性和韧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弹性体制品的制造中。
例如,制作橡胶制品、橡胶密封件、橡胶管道等。
泡沫材料聚氨基甲酸酯泡沫是一种轻质、隔热、吸音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家具、电子等行业。
例如,建筑中的保温材料、汽车内饰材料、家具的填充材料等都是利用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制造的。
生产工艺聚氨基甲酸酯的制备包括两个主要步骤:预聚体制备和聚合反应。
1.预聚体制备:将聚醚、聚酯等含有活性氢的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反应,形成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预聚体。
PU聚氨酯 产品简介

应用:适用于冶金、矿山、石油、汽车、建材、体育,重型机械、大型冲压设备的减震垫板、垫块、弹簧,以及做各种金属板、管的冲材模。通用机械设备的摩擦,起缓冲或减震作用,是理想的模具弹簧。
主要产品:
1、聚氨酯板、棒、管。
2、工业配件:套管、挠性联轴器、油封等、工业胶棍、造纸设备、印刷、化工、木材加工设备、各种机械材料、各种五金摸具弹簧等
PU(聚氨酯)英文名称:Polyurethane,简称PU。中文名称聚氨酯,俗称优力胶、弹簧胶、全称为: 聚氨基甲酸脂或异氰酸脂聚合物。聚氨脂是一种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的弹性体,其优异独特的综合性能是普通的塑料和橡胶所不具备的。
特性:聚氨脂弹性体具有耐磨耗、耐化学腐蚀、抗张强度、高弹性、耐高压荷重、耐磨耗强度高、吸震性强、耐撕裂,耐辐射,高强度,高承载和减震缓冲等良好性能。同时具有较宽的硬度范围,从邵氏A10—100。目前已有超过邵氏A100及以上的产品。具有优越的用于吸震,减震缓冲垫板,比金属弹簧耐冲击,不伤模具。
撕裂强度 KN/m 31-36 GB/T 529-998
扯断永久变形 % 23-32 GB/T 6669
扯断强度 Mpa 32-59
回弹率 % 31-36 GB/T 1681
磨耗 cm3/16.1KM <0.05 GB/T 1689
脆性温度 ℃ 低于-50 /
耐水系数 >0.8 700*144h
颜色:黄色半透明、可定各种颜色
技术数值
试验项目 单 位 检验结果 试验方法
比重 g/cm2 1.1 GB 6343-86
硬度 邵氏A 85±5 GB/T 531-1999
拉伸强度 Mpa 13.805 GB/T 528-1998
聚氨酯简介

聚氨酯简介聚氨酯为大分子链中含有氨酯型重复结构单元的一类聚合物,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英文全称为 Polyurethane,简称 PU或 PUR。
PU是由多异氰酸酯与聚醚型或聚醋型多元醇在一定比例下反应的产物, 最早于 1937年由德国公司合成。
它不像 PE、PP 那样具有十分清楚的结构,而通常指含有特定基团的一类 聚合物。
因两种合成单体的种类及组成不同,可分成线型的热塑性 PU和体型的热固性 PU两类。
PU可分 成弹性体和泡沫塑料两大类,以前一直以泡沫塑料为主,目前弹性体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用途也越来越 厂。
聚氨酯的合成原料及方法1、PU 合成用原料(1)异氰酸酯 主要品种有:甲苯二异氰酸酯 (TDl),分 2,4 和 2,6 两种异构体,混合比例为 80/20(TDI80)和 65/35(TDI65)两种,可用于软质到硬质泡沫制品;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l),用于半 硬和硬质泡沫制品;多亚甲基对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它含有三官能度,可用于热固型的硬质泡沫、混 炼及浇铸 PU制品。
(2)多元醇 一般不指直接用多元醇,而用末端含有羟基的低聚物,有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两种。
聚醚多元醇为多元醇、多元胺或其他含有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与氧化烯烃开环聚合而成,它具有粘度 低、弹性大等优点,常用于软质 PU中。
聚酯多元醇由有机多元酸与多元醇经缩聚反应而成,二元酸与二元醇合成的线型聚酯多元醇主要用于 软质 PU,二元酸与三元醇合成支型聚醋多元醇主要用于硬质 PU。
聚酯多元醇的粘度大,不如聚醚型应用 广,常用于绝缘、耐油、耐热、尺寸稳定及力学性能高的 PU制品。
(3)添加剂A、催化剂作用为加速聚合反应,有胺类和锡类两类;胺类如三乙烯二胺、N烷基吗啡淋等,有机锡 类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一般两者协同加入。
B、发泡剂用于发泡制品,具体有水、液态二氧化碳、氟氯烷烃、氢氯氟烃、氢氟烃、戊烷、及环戊 烷等。
pu材料是什么材质

pu材料是什么材质PU材料是什么材质。
PU材料,即聚氨酯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那么,PU材料究竟是什么材质呢?接下来,我们将从PU材料的组成、特性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PU材料是一种由聚醚或聚酯等多元醇与异氰酸酯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材料。
在这个过程中,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发生反应,形成聚氨酯的链状结构,从而得到PU材料。
由于PU材料可以通过改变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的种类和比例来调节其硬度、强度、弹性等性能,因此可以制备出各种不同性能的PU材料,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其次,PU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
首先,PU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长期稳定使用。
其次,PU材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韧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弯曲和变形而不会破裂。
此外,PU材料还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和耐候性,能够在户外环境下长期使用而不受影响。
另外,PU材料还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可以通过注塑、挤出、压延等工艺制备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最后,PU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PU材料被用作隔热隔音材料、密封材料、涂料等,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装饰效果。
在汽车领域,PU材料被用作汽车内饰件、减震材料、密封胶等,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家电领域,PU材料被用作电器外壳、密封圈、绝缘材料等,提高家电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医疗领域,PU材料被用作人工关节、医用弹簧、导管等,提高医疗器械的生物相容性和耐用性。
综上所述,PU材料是一种由聚醚或聚酯等多元醇与异氰酸酯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电、医疗等领域。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PU材料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反應式(生成法) 原料 宇部的原料 應用類別
PU: Polyurethane,中文學名叫「聚氨基 甲酸乙酯樹脂」,簡稱為『聚氨酯』。
PU已成為PE.PP.PVC.PS後,第五大泛用 塑膠。
PU具有可發泡性、彈性、耐磨性、黏接 性、耐低温性、耐溶劑性以及高抗氧化 等特性。
異氰酸酯基活性大,能與水或極性(如醇,胺,酸, 等)的化合物反應;因此,若所用溶劑或其他單體 (如聚合物二醇,擴鏈劑等)含有這些雜質,必將 嚴重影響樹脂的合成,結構和性能;嚴重時甚至導 致事故,造成生命、財產損失。
常使用的溶劑為二甲基甲醯胺DMF、甲苯TOL、甲 乙酮MEK…等
聚氨酯化反應通常使用的催化劑為有機錫化合物和 叔胺類化合物。如二丁基錫二月桂酸酯(T-12, DBTDL)和辛酸亞錫。皆為黃色液體,前者毒性大, 後者無毒。有機錫對—NCO與—OH的反應催化效 果好。用量一般為固體份的0.01%~0.1%。
合成皮革
PU塗料
◦ 主要有:車輛塗裝、船舶、木材、建築物塗裝、防腐塗裝、飛 機、塑料、橡膠、皮革的表面塗裝等。水性PU塗料以水為主要 介質,具有低VOC含量、低或無環境污染、施工方便等特點。
PU膠黏劑
◦ 多異氰酸酯膠粘劑 ◦ 通用型PU膠粘劑 ◦ 食品包裝型PU膠粘劑 ◦ 鞋用PU膠粘劑 ◦ PU熱熔膠 ◦ 反應型PU熱熔膠 ◦ PU密封膠 ◦ PU壓敏膠
聚酯類polyester ployol:
◦ 主要是由小分子的二元羧酸(如己二酸,對苯二甲酸等)和 二元以上醇類化合物(如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 三羥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進行縮聚反應生成的產物,其 結構特徵是在分子主鏈上含有酯基(-COO-)、在端基上具 有羥基(-OH)的大分子醇類,平均分子量一般為500 ~3000。
◦ 聚醚型水性PU低溫柔順性好、耐水解、價格低,但其耐氧 化性和耐紫外光降解性差,強度、硬度也較低,屬於低端 的產品。
為了調節大分子鏈的軟、硬鏈段比例,同時也為了 調節分子量,在聚氨酯合成中常使用擴鏈劑。主要 是多官能度的醇類。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二甘 醇)、1,2-丙二醇、二丙二醇、1,4-丁二醇(BDO)、 1,6-己二醇(HD),三羥甲基丙烷(TMP)或蓖麻 油。加入少量的三羥甲基丙烷(TMP)或蓖麻油等 三官能度以上單體可在大分子鏈上造成適量的分支, 可以有效地改善力學性能,但其用量不能太多,否 則預聚階段粘度太大,極易凝膠,一般加1%(m/m) 左右。
UH:以PCD為基底,添加1,6Hexanediol比例,共分4種 等級,差異為分子量、 OH基的多寡及黏度。
PH:由1,5Pentandiol 和1,6Hexanediol比例調製,共分4 種等級。
UC&UM:以三種PCD、1,4-cyclohexnedimethanol、 1,6Hexanediol各為不同比例條配成,4種等級的產品。
4,4
2,4’
2,2’
PAPI:(polyphenylmethane polyisocyanate)多苯基甲烷 多異氰酸酯,褐色透明狀液體,實際上它是含有不 同官能基的多異氰酸酯混合物。目前國內外許多廠 家和生產都又稱其為聚合MDI或粗品MDI。通常要 求MDI應佔混合物總量的50%左右。主要用於製備 PU硬質泡沫塑料、防水材料等製品。
T-80
T-65
174.2
174.2
1.22
1.22
251
251
99.6
99.5
80±2
65±2
20±2
35±2
48.3
48.3
约1.33
約1.33
一般泡沫塑料, 軟泡、黏合劑等 用量最大
MDI(Methylene diphenyl diisocyanate ): 二苯基甲烷 二異氰酸酯,可加入氨基甲酸酯(urethane ).碳化 二亞胺(carbodiimide)和脲酮亞胺(uretonimine)型將 MDI改性液化,克服純MDI的缺陷(常温下固體, 使用要融化,多次加熱影響性能)。
聚醚類多元醇:
◦ PU工業中,使用最多的是由環氧丙烷和環氧乙烷製備的聚 氧化丙烯醚多元醇(polypropylene oxide glycol ,PPG)和 由四氫呋喃開環聚合生成的聚四氫呋喃醚多元醇 (polytetramethylene glycol ,PTMEG)。前者多用於生產 PU泡沫塑料產品,後都多用於生產PU彈性體、纖維等高 性能產品。另外還有聚環氧乙烷(聚乙二醇)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水性ポリウレタンディスパージョン(PUD)(Waterborne polyurethane)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ジオール(PCD)(Polycarbonatediol) ポリエステルポリオール(Polyesterpolyol) 1,6-ヘキサンジオール(1,6-Hexanediol) 1,5-ペンタンジオール(1,5-Pentanediol) 1,12-ドデカンジオール(1,12-Dodecanediol) 1,12-ドデカン二酸(DDA)(1,12-Dodecanedioic acid) 1,12-ドデカメチレンジアミン(1,12-Dodecamethylenediamine) カテコールエチレングリコールエーテル(Catechol ethyleneglycol ether) MEKオキシム(Methyl ethyl ketoxime) シクロヘキサノンオキシム(Cyclohexanone oxime)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ジオールジアクリレート(Polycarbonatediol diacrylate) 1,2-ブチレンカーボネート(1,2-Buthylene Carbonate) ハイドロキノン(Hydroquinone) 硫酸ヒドロキシルアミン(HAS)(Hydroxylamine sulfate) δ-バレロラクトン(δ-Valerolactone)
CH3 NCO
NCO 2,4-TDI
CH3 OCN NCO
2,6-TDI
規格 相對分子量 密度(20℃)/g/cm3
沸點/℃ 纯度/% ≥ 2,4-體含量/% 2,6-體含量/% NCO含量% 蒸汽壓(20℃)/Pa 主要用途
T-100 174.2 1.22 251 99.5 ≥97.5 ≤2.5 48.3 约1.33 彈性體
聚酯多元醇製備的PU水分散體由於結晶性較高,有 利於提高塗膜強度,但其耐水解性往往不如聚醚型 產品,不同種類的聚酯多元醇耐水解穩定性相差很 大。
多元醇相對分子質量越大,用量越多,則表面硬度 越低,伸長率越大,強度越低。改變合成單體的種 類和比例可以製成軟、硬度不同的系列PU產品,以 適合不同的需求。
異氰酸酯+低聚物多元醇
• 一步法 把所有原料同時全部混合後直接注入模具中,在一定溫度下固化 成型從而製得的方法。
• 完全預聚法 把全部聚酯或聚醚多元醇和異氰酸酯反應生成低分子預聚體,然 後在催化劑作用下與水反應生成製品。此法用於聚醚型泡沫塑料 製品。
• 半預聚法 過量的異氰酸酯和聚酯或聚醚多元醇反應,得到少量的預聚體, 發泡時把預聚體和聚酯或聚醚、發泡劑、泡沫穩定劑、催化劑等 混合反應。此法常用於硬質和半硬質泡沫塑料製品。
PU彈性纖維
(Spandex,簡稱氨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增塑劑
抗氧化劑
紫外線吸收劑
防黴劑
抗靜電劑
TPU配方
原料 聚己内酯二醇(Mn:2000) 1,6-己二醇 三羥甲基丙烷 TDI(80/20) 有機錫催化劑 丁酮
用量(g) 2000 112.0 6.700 348.0 1.2‰ 1058
作用 聚脂多元醇 擴鏈劑 擴鏈劑 多異氰胺酯 催化劑 溶劑
聚醚類ployether ployol:
◦ 分子主鏈结構上含有醚鍵(-O-)、兩端带有(-OH)的醇 類聚合物,由它製備的聚氨酯材料低温柔顺性好,耐水 性能優良,加工性能優良。
聚酯類多元醇:
◦ 二元羧酸:己二酸(AA)。 ◦ 二元醇:乙二醇(EG)、丙二醇(PG)、二乙二醇(DEG)、
1,4-丁二醇(1,4-BD、BDO)等。 ◦ 其它醇類:甘油、三羟甲基丙烷(TMP)、季戊四醇等。
BH:由1,4Butanediol 和1,6Hexanediol比例調製,共分2 種等級。
UHC:以PCD為基底,聚合1,6Hexanediol調製,分兩種 等級。
PU軟泡 PU硬泡 PU半硬質PU泡沫塑料 仿木
聚氨酯彈性體(PU Elastomers)
◦ 澆注型聚氨酯彈性體(CPU) ◦ 熱塑型聚氨酯彈性體(TPU) ◦ 混煉型聚氨酯彈性體(MPU) ◦ 微孔彈性體
異氰酸酯 低聚物多元醇 擴鍊劑(架橋劑) 溶劑 觸媒(催化劑) 其他助劑
二異氰酸酯:TDI.MDI.HDI.NDI.PPDI.XDI…等。 • 通用型:TDI.MDI • 非變黃型:XDI.TMXDI.HDI.HTDI.TMHDI
多異氰酸酯:PAPI。
TDI(Toluene diisocyanate ):甲苯二異氰酸酯,有2,4 和 2,6 兩種異構物,混合比例為80/20(TDI80)和 65/35(TDI65)兩種,分別用於軟質到硬質泡沫製品。
脫模劑
◦ 蠟、脂肪酸金屬鹽類和矽烷類聚合物。外用脫模劑基本分 為溶劑型和水基型脫模劑。
阻燃劑
◦ 三氧化二銻Sb2O3(Antimony Oxide) ◦ 氫氧化鋁水合物Al(OH)3或Al2O3·H2O。 ◦ 硼酸鋅(Zinc Borate) ◦ 氧化銻-氧化矽複合物(Antimony Silico Oxide) ◦ 偏硼酸鋇(Barium Metaborate) ◦ 五溴乙苯(PBEB) ◦ 溴代二苯醚 ◦ 氯化石蠟(Chlorinated Paraffin) ◦ 有機阻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