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花品种分类、测试指南及已知品种数据库构建

合集下载

茶花都长一个样?错了!走进云南24种名贵茶花

茶花都长一个样?错了!走进云南24种名贵茶花

茶花都长一个样?错了!走进云南24种名贵茶花云南山茶花也叫滇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

其花叶,有其典型的特性。

恨天高又名“汉红菊瓣”。

为云南山茶花中的珍品。

原产大理,大理茶花八大名品之一。

现昆明、腾冲、保山、凤庆、等地均有栽培。

花期2/3月-4月,为云南山茶中花期最迟者。

植株矮小,生长缓慢,繁殖较难,是云南茶花中唯一最珍贵的天然化品种。

童子面原名“银红菊瓣”。

乔木,高5-10米。

属大理茶花八大名品之一,为云南山茶花色最浅的品种。

原产大理,祥云、楚雄有数百年大树,引入昆明后改此名。

花重瓣组蔷薇型,初花淡粉红色,略带红晕,似幼童脸色,故有“童子面”之称,盛花期后(约3天后)变为白色;花粉白中透嫩红,花姿端秀,花色娇嫩。

紫袍小乔木。

叶片宽卵形至长椭卵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长7.5-9厘米、宽3-4厘米;叶柄粗,长约1厘米;枝粗叶肥,叶色深绿。

会“跳枝”。

花色红而偏紫黑色,是所有云南山茶中颜色最深的品种。

就山茶色彩而论,“紫袍”是山茶中的名贵品种。

大理茶乔木,叶片宽椭圆形至椭圆卵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钝圆或宽楔形,叶内稍拱起,靠近基部叶缘有显著波纹,为其特征。

花色艳红至深桃红色,有光泽,初深转浅,重瓣组牡丹型,3-4轮,外轮平伸,内轮曲折,连接如球,形直立作不规则排列,花心丰满,形若牡丹。

株直立,枝条稀疏,生长力差,稀有品种,寺庙中多古树,腾冲县城内有百年以上古树。

松子鳞乔木,高9米。

在昆明、晋宁、通海等地,现还有松子鳞茶花古树。

叶长椭圆形,叶片平伸,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长5.5-7.5厘米、宽3.5-4.5厘米。

花重瓣组蔷薇型,花深桃红色至艳红色,渐开渐淡,花瓣较少,近50枚,瓣形平展,花心不露,花期1月一3月,因其花初开之时,花冠宛如松球张鳞,故得名。

牡丹茶乔木,树型扩散,枝条较软。

叶片椭圆卵圆形,先端具长渐尖头,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叶脉清晰凹陷,长7-11厘米、宽3.5-5.5厘米,平展。

山茶花品种鉴赏及花卉图片大全

山茶花品种鉴赏及花卉图片大全

山茶花品种鉴赏及花卉图片大全
茶花,又名山茶花,山茶科植物,属常绿灌木和小乔木。

古名海石榴。

有玉茗花、耐冬或曼陀罗等别名,又被分为华东山茶、川茶花和晚山茶。

茶花的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七,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

《花镜》载山茶花有十九个品种:玛瑙茶、鹤顶红、宝珠茶、蕉萼白宝珠、杨妃茶、正宫粉、石榴茶、一捻红、照殿红、晚山茶、南山茶等。

山茶花花型多,有单瓣、半重瓣、重瓣、曲瓣、五星瓣、六角形、松壳型等。

山茶花-白边康乃馨
山茶花-白十八学士
山茶花-白天鹅
山茶花-赤丹
山茶花-大理茶花(独心大红)
山茶花-粉霞
山茶花-夫明
山茶花-富贵茶
山茶花-荷兰黄
山茶花-花鹤翎
山茶花-花牡丹山茶山茶花-花脑"
山茶花-金茶花
山茶花-金花茶
山茶花-蓝樱
山茶花-绿宝珠
山茶花-麻叶银红山茶花-毛边大墨红
山茶花-女皇
山茶花-十月大红雪。

18种山茶花名品图鉴

18种山茶花名品图鉴

18种山茶花名品图鉴山茶花开花于冬春之际,戴雪而荣,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最能持久,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

它既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独能深月占春风”的傲梅风骨,又有“花繁艳红,深夺晓霞”的凌牡丹之鲜艳,自古以来就是极富盛名的木本花卉。

今天,小编带大家再重温几种茶花名品,一起来欣赏欣赏吧!~01十八学士十八学士是茶花中的一个珍品,树型优美,花朵结构奇特,由70-130多片花瓣组成六角花冠,塔形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十分美观。

02六红大角花为鲜艳的大红色,完全重瓣型,也有极少数的花为“玫瑰重瓣型或牡丹型”。

红红的花朵饱含着浓浓的诗,浓浓的诗里蕴藏着喜悦的美。

六角大红花绚丽,绵绵情悠悠!03赤丹赤丹是茶花的一个品种。

是灌木或小乔木,幼枝紫红色,嫩枝无毛。

叶革质,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叶端长尾,叶面平展,叶柄深红褐色。

04绯爪芙蓉绯爪芙蓉是山茶科植物,常绿灌木,树干平滑无毛。

叶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革质,表面亮绿色。

花单生成对生于叶腋或枝顶,花瓣近于圆形,植株形姿优美,叶浓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

叶片似白芙蓉。

05云斑大元帅云斑大元帅是茶花的一个品种。

灌木或乔木,花单生成对生于叶腋或枝顶,花瓣近于圆形,植株形姿优美,叶浓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

06红叶贝拉红叶贝拉茶花属于山茶科、山茶属,红叶贝拉茶花具有质感、艳丽的一个红山茶品种。

因此“红叶贝拉”茶花的出现,让国内外茶花界为之震惊!07黑魔法黑魔法茶花山茶科植物,常绿灌木,茶花的一个品种,美国培育品种,花黑红色,有蜡质感,半重瓣型,中到大型花,花瓣宽大,先端圆,边缘略起皱,有时波浪状,花心雄蕊偶有瓣化,花丝红色,花药金黄色。

08粉霞粉霞是茶花的一个品种。

灌木或乔木。

叶多为革质,羽状脉,有锯齿,具柄,少数抱茎叶近无柄。

花两性,顶生或腋生,单花或2-3朵并生,有短柄。

09朱砂紫袍朱砂紫袍是茶花的一个品种。

花深红色,近于墨紫,象朱砂一样,因而得名。

我国又有2个茶花新品种成功登录

我国又有2个茶花新品种成功登录

我国又有2个茶花新品种成功登录
佚名
【期刊名称】《《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年(卷),期】2013(000)006
【总页数】1页(P27-27)
【关键词】新品种; 登录; 茶花; 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云南山茶; 专家鉴定; 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5.14
云南“美丽楚雄茶花精品种植园”继2011年12月在中国茶花命名统一登录委员
会登录“楚蕊”和“楚姣”2个云南山茶新品种之后,近日又有“紫禾”和“楚焰”2个云南山茶新品种通过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夏丽芳、冯宝钧等茶花专家鉴定并成功登录。

据介绍,“紫禾”是楚雄原生自然变异种,叶片呈长椭圆形,长9-14 cm,宽4-
6 cm,先端渐尖并下勾,基部楔型至圆形,叶脉明显,边缘向下翻,叶缘具细锯齿;花色呈粉红色,花形为玫瑰型到松散牡丹型,花径9-13 cm,花瓣20-24片,4轮着生,雄蕊分束于曲折花瓣中,雌蕊退化,花期1-2月,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楚焰”叶片为椭圆卵圆形,长6-8 cm,宽3-5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型,叶
缘具细锯齿,花朵直径10-12 cm,花瓣20-24片,3-4轮着生,雄蕊分数组夹于花瓣间,或分散于花心,雌蕊多数退化,花期1-2月。

(摘自《中国绿色时报》,2013-04-18)。

茶花品种识别(具有很强的参考性)

茶花品种识别(具有很强的参考性)

茶花品种识别(具有很强的参考性)茶花品种识别(具有很强的参考性)品种, 红山一、在茶花的栽培与管理,繁殖与育种,销售与选购过程中,常常会碰到识别茶花品种的问题。

成百上千的茶花品种要全都能辨认并非易事,但只要仔细地对每个品种“察言观色”,就能熟能生巧,记住它们的特征。

可通过看花,看叶,看枝,看枝形,看长势,看果实,甚至用手触摸的感觉,识别茶花品种。

当然,有时也需要把这些观察结果进行综合比较,才能识别出正确的品种。

要识别茶花品种,第一是要判别它的种类。

如:是红山茶类还是滇山茶类,是杂交种还是茶梅类。

可以从以下几种情况来判别:1,叶片光滑,光亮并呈中等大小的,通常属于红山茶(C.japonica)品系。

2,叶片大,叶面粗糙,厚革质,叶齿尖,通常属于滇山茶(C.reticulata)品系。

3,叶片小,光滑,叶柄有毛,通常属于茶梅(C.sasanqua)品系。

4,叶片小,尾尖或者叶片小,表面粗糙,通常属于非滇山茶杂交种品系。

第二就是鉴别品种。

可以从以下几种情况来判别:1,看花:要看那些开花正常的花朵,其花色,花型花径及花瓣形状,质地和排列方式,雌雄蕊情况等等,要仔细一一辨别和熟记。

2,看叶片:要看叶色,形状,大小,叶脉,叶齿,叶柄的特别之处。

3,看枝条:要看枝条的粗细,密度以及是下垂,弯曲还是挺硬。

4,看株形:要看植株是立性还是紧凑,是高大还是矮生,是生长快还是生长缓慢。

以上这些都与品种性状息息相关。

二、在没有花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茶花的其它特性来判断茶花的花色,花径,花型,是茶花爱好者关心的一件事。

总结长期积累的经验,以下规律可以借鉴:1,嫩枝,嫩叶,叶芽,叶柄是青绿色,花朵则是白色或淡粉红色。

2,嫩枝,嫩叶,叶芽,叶柄是青绿色,但嫩叶有明显红条纹,花朵则是白色带红条斑。

3,嫩枝,嫩叶,叶芽,叶柄是淡粉红色或者红色,花朵则是粉红色或红色。

4,嫩枝,嫩叶,叶芽,叶柄是淡粉红色,但嫩叶出现红色或深红色条纹,花朵则是粉红色带红条斑或白镶边。

茶树品种资源检索数据库的构建的开题报告

茶树品种资源检索数据库的构建的开题报告

茶树品种资源检索数据库的构建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茶树是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特产,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市场需求量。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茶叶生产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茶叶产业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也能够提高国家的经济效益。

茶树品种是决定茶叶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品种的优良程度直接影响着茶叶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茶叶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茶树品种的需求和重视度也越来越高。

在这个背景下,对茶树品种资源进行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利用已成为茶叶生产和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目前,茶树品种资源检索数据库的构建已成为茶叶产业研究的重要内容。

该数据库能够为茶叶相关研究人员提供茶树品种资源的全面信息,使得从事茶叶栽培、育种、鉴定、评价、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更加高效和全面。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构建茶树品种资源检索数据库。

具体内容包括:1. 茶树品种资源的收集和整理;2. 建立茶树品种资源检索数据库;3. 数据库的开发和优化。

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茶树品种资源检索数据库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调研和分析。

2. 数据收集法:通过实地调查和网络收集等方法搜集国内外茶树品种资源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和录入。

3. 数据库设计法:采用MySQL等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和构建。

4. 数据库优化法:通过合理的索引设计、数据表分区、存储引擎等技术手段对数据库进行优化。

三、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将构建具有全面性、实用性和易用性的茶树品种资源检索数据库。

该数据库将集成大量的茶树品种相关信息,包括品种特性、产地分布、培育历史、主要栽培技术、经济价值等,并能够提供多种数据检索方式和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具。

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和优化,将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我国茶树品种资源,促进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

四、研究计划本研究的时间安排和预算如下:时间安排:1. 文献综述和概念设计:2个月2. 数据收集和录入:4个月3. 数据库设计和构建:6个月4. 数据库测试和优化:2个月5. 编写论文和答辩:2个月预算:1. 硬件及软件:50000元2. 实地调查和网络收集经费:10000元3. 人员工资:80000元4. 其他费用(文献费、论文发表费、差旅费等):20000元总计:160000元。

中国山茶花品种统一命名一览表

中国山茶花品种统一命名一览表

中国山茶花品种统一命名一览表1990年3月,中国花卉协会茶花分会于江苏无锡召开“ 中国山茶花命名学术研讨会” ,审议并统一命名了237个山茶花品种。

现列表并注释如下:序号正名别名地区曾用名产地备注0001 倚栏娇铜雀春深锦江春色(无锡)浙江平湖地方名种0002 粉倚栏娇大乔浙江平湖倚栏娇芽变种0003 红倚栏娇铜雀春深铁甲槟榔(景德镇) 浙江平湖倚栏娇芽变种0004 花倚栏娇小乔浙江平湖倚栏娇芽变种0005 大五宝(金华)、白凝红(湖南) 江苏、浙江传统名种0006 粉嫦娥彩白镶边凝红(湖南)、灰牡丹(福建) 江苏、浙江嫦娥彩芽变种 0007 红嫦娥彩大五宝(金华)、凝红(湖南) 江苏、浙江嫦娥彩芽变种0008 花嫦娥彩花凝红(湖南) 江苏、浙江嫦娥彩芽变种0009 抓破脸挂线杨妃吐舌(湖南) 江苏、浙江古代名种0010 赤丹六角大红(金华) 江苏、浙江传统名种0011 粉丹鸳鸯凤冠(景德镇) 江苏、嫦娥彩浙江赤丹芽变种0012 鸳鸯凤冠浙江金华粉丹芽变种0013 花牡丹十月大红雪(山东) 浙江温州地方名种0014 秋牡丹花早茶(温州) 浙江温州0015 花脑辽宁丹东地方名种0016 花脸辽宁丹东地方名种0017 上海皇冠上海地方名种0018 花鹤翎浙江温州0019 五彩绣球福建0020 五彩福建0021 五宝观音十八笑(福建)、五色芙蓉福建0022 粉五宝粉牡丹(福建) 福建0023 白五宝福建0024 红装素裹福建0025 紫荣华福建序号正名别名地区曾用名产地备注0026 小叶红芙蓉红五宝(湖南)、芙蓉茶(上海) 安徽芽变种0027 小叶芙蓉芙蓉茶安徽0028 小叶粉芙蓉粉五宝(湖南) 安徽芽变种0029 小叶花芙蓉花五宝(湖南)、玉芙蓉安徽芽变种0030 赛芙蓉浙江嘉兴新品种0031 花芙蓉浙江温州地方名种0032 川芙蓉四川0033 硬枝白芙蓉江苏、浙江0034 硬枝粉芙蓉江苏、浙江芽变种0035 绯爪芙蓉绯白芙蓉大吉祥(浙江)、喜洋洋(福建) 浙江金华0036 玫红芙蓉浙江温州0037 玉芙蓉玉蝴蝶(嘉兴) 浙江温州0038 大花金心大红杯茶(湖南)、红碗茶(福建) 江苏、浙江0039 亮叶金心江苏、浙江0040 桂叶金心江苏、浙江0041 圆叶金心江苏、浙江0042 赛金光浙江杭州0043 晨曦浙江杭州0044 耐冬山东0045 单瓣洋红四川0046 长蕊金心江苏、浙江0047 紫花金心紫红杯茶(湖南) 江苏、浙江0048 美人茶江苏、浙江0049 金盘荔枝古称鹤顶红圆叶富贵春(福建)、翻天印(重庆) 江苏、浙江 0050 小金盘荔枝长富贵春(福建) 江苏、浙江0051 红海南宝珠上海鹤顶红上海地方名种0052 白宝珠江苏、浙江0053 洒金宝珠西神宝珠江苏无锡地方名种0054 孩儿面四川-------------------------------------------------------------------------------- 序号正名别名地区曾用名产地备注0055 黄海南宝珠浙江杭州0056 紫重楼铁壳紫袍(重庆)、红冠托绣球(景德镇) 四川0057 海云红大红宝塔(金华) 江苏、浙江0058 石榴红星桃牡丹四川0059 四面景江苏、浙江0060 狮子笑江苏、浙江0061 凤仙浙江温州地方名种0062 海云霞赛阳红、大红莲江苏、浙江0063 深桃宝珠0064 肥鳌茶四川0065 文瓣肥鳌茶四川0066 花碧桃浙江金华地方名种0067 粉玲珑粉东洋茶浙江0068 玉玲珑白东洋茶浙江0069 金丝玉蝶金丝蝴蝶浙江0070 红荷花浙江0071 醉杨妃四川古代名种0072 何郎粉浙江0073 丹芝白十样景(温州) 浙江杭州地方名种0074 粉十样景浙江温州地方名种0075 红十样景浙江0076 淡妆西子羽衣西子淡妆(金华) 浙江0077 小松子松子(温州、上海) 浙江0078 大松子武松花、紫松花(温州) 浙江0079 新松花松花片(上海)、红松花(福建) 浙江0080 新红牡丹粉蝴蝶(温州、金华)、星桃牡丹(上海) 浙江 0081 赛洛阳浙江温州地方名种0082 星桃牡丹探春(福建) 浙江序号正名别名地区曾用名产地备注0083 人面桃花浙江0084 金奖牡丹金星牡丹(上海) 浙江0085 白绵球浙江0086 白狮子浙江0087 五鹤捧球狮子头(福建)、五福登堂安徽0088 五鹤捧珠徽州牡丹粉吉祥(福建) 安徽0089 花露珍花蝴蝶福建地方名种0090 红露珍福建0091 花宝珠花槟榔(无锡) 浙江0092 花槟榔浙江0093 丽春八宝粉槟榔安徽地方名种0094 红宝珠大红宝珠浙江0095 绿珠球浙江温州地方名种0096 黑艳红黑尔片四川0097 贵妃醉酒浙江杭州地方名种0098 紫蝴蝶浙江0099 大叶蝴蝶浙江0100 红蝴蝶浙江0101 雪牡丹江苏常熟地方名种0102 白牡丹福建0103 洛神福建0104 黑牡丹潮州牡丹福建0105 九曲福建古代名种0106 红佛鼎浙江金华0107 花佛鼎夺锦(湖南) 浙江金华地方名种0108 吉祥红提笼浙江温州0109 赤冠杭州一号浙江杭州0110 猩猩红浙江序号正名别名地区曾用名产地备注0111 大红球小洋(景德镇) 浙江0112 早春大红球大红狮子球、七星球浙江早花品种 0113 七星牡丹浙江0114 七心红浙江0115 狮子球浙江0116 紫魁浙江0117 墨球浙江0118 红绣球绣球红浙江0119 绒球浙江0120 绒团茶四川0121 白叶紫袍四川0122 葡萄红状元红浙江0123 胜点雪花鹤翎(福建)、花蝴蝶(浙江) 江苏0124 大朱砂浙江温州地方名种0125 铁壳紫袍四川大朱砂(浙江) 四川0126 鱼鳞甲四川0127 革命旗敞盔天府牡丹四川什邡地方名种0128 粉霞六角粉江苏、浙江0129 点雪点水、点喜江苏、浙江0130 西洋红红槟榔江苏0131 西洋点雪胜点雪江苏0132 上海点雪上海地方名种0133 红六方四川0134 狩衣十景牡丹(温州) 浙江杭州地方名种0135 粉狩衣浙江杭州芽变种0136 红狩衣浙江杭州芽变种0137 紫翡翠浙江0138 粉荷四川序号正名别名地区曾用名产地备注0139 玉美人四川地方名种0140 大白玉壶冰江苏、浙江古代名种0141 无瑕玉江苏苏州地方名种0142 雪塔白并子(湖南)、观音子(福建)、白玉片(重庆) 江苏、浙江古代名种0143 成都胭脂鳞珠砂莲四川0144 东方亮美人片(重庆) 浙江金华地方名种0145 红喷砂喷朱砂(重庆)、咖啡喷砂(金华) 四川0146 喷砂四川0147 月光童子面上海地方名种0148 十八学士小五宝(金华)、鸳鸯带(景德镇) 江苏、浙江古代名种0149 红十八学士六角恨天高(福建)、小宫粉(景德镇) 江苏、浙江芽变种 0150 粉十八学士六角粉莲(重庆) 江苏、浙江芽变种0151 三学士江苏、浙江古代名种0152 粉三学士江苏、浙江芽变种0153 红三学士江苏、浙江芽变种0154 玉女红娇江苏连云港地方名种0155 银粉牡丹江苏连云港地方名种0156 苍梧幻景江苏连云港地方名种0157 贵妃新装江苏连云港地方名种0158 什锦牡丹江苏连云港地方名种0159 胸阳丹雪江苏连云港地方名种0160 七心球江苏、浙江0161 小桃红宫粉雨春(金华) 江苏、浙江0162 白宝塔水晶白(福建) 江苏、浙江0163 西施茶西施淡妆银粉牡丹(连云港)、粉宝珠(丹东) 四川 0164 嫣红湖南0165 尖叶鹤顶湖南0166 永福大红福建序号正名别名地区曾用名产地备注0167 白天惠白天鹅福建0168 早桃红四川0169 乾隆牡丹福建0170 玫瑰莲福建0171 六角大红松阳红江苏、浙江0172 大富贵福建0173 五角玲珑福建0174 红珠球葡萄红(浙江) 福建地方名种0175 六角银红江苏、浙江0176 金鱼叶椿江苏、浙江0177 美国大红江苏、浙江0178 绿宝珠福建0179 九心茶福建0180 六角白白六角(金华) 江苏、浙江0181 白绣球福建0182 洋红四川0183 花洋红四川0184 大和锦江苏无锡地方名种0185 粉大和锦江苏无锡芽变种0186 红大和锦江苏无锡芽变种0187 岩根绞日本0188 醉仙桃四川0189 影多京牡丹江苏、浙江地方名种0190 红影多江苏、浙江芽变种0191 小玲珑江苏、浙江0192 红台阁重台七星红(温州) 四川0193 六角宝塔白雪山四川0194 武十八五彩(福建)、玉城粉江苏、浙江序号正名别名地区曾用名产地备注 0195 彩霞福建0196 紫金冠大凤仙(福建) 四川0197 大红川牡丹四川0198 柳叶白茶四川0199 金叶七心红四川0200 红阳四川0201 鸡心茶四川0202 寿星红四川0203 十景亭台四川0204 七心白四川0205 小东方亮浙江金华地方名种0206 紫媚红姣浙江金华地方名种0207 红彩霞福建芽变种0208 胭脂莲四川0209 重庆红四川0210 火花四川0211 九心十八瓣四川0212 花凤尾四川地方名种0213 皱叶银红四川0214 大红袍四川0215 莲花红四川0216 金顶大红江苏、浙江0217 紫红莲四川0218 大娇藏金福建0219 紫袍玉带四川0220 青心白四川0221 吊金钟四川0222 紫七心四川序号正名别名地区曾用名产地备注0223 小白洋片玉香荷(金华) 四川0224 怒春红四川0225 何仙姑四川0226 逸香福建地方名种0227 白六方四川0228 虎爪白玉牡丹江苏、浙江0229 粉彩霞福建0230 紫饼子湖南0231 川牡丹茶四川0232 金心玛瑙四川0233 七心红玛瑙四川0234 泥红湖南0235 鸡冠茶四川0236 螺旋粉台湾0237 羞牡丹福建国之瑰宝金丝楠的艰辛采伐-----摘自位居美国《世界周刊》畅销书排行冠军、TW十大好书排行榜冠军之作—考古专著《风雪定陵》关于金丝楠木的描述。

茶花名品图例

茶花名品图例
茶花名品图例
2018.9.3
朱砂紫袍—云茶
朱砂紫袍花深红色,近于墨紫,象朱砂一样,因而得名。叶宽椭圆形,花紫薇花型,花瓣40片至50片, 自外向内逐渐变小,花径13-15cm,雄蕊夹生于瓣间,雌蕊退化,花期2-3月。该品与其它品种的最大区 别是树干有“蜂窝眼”,树干越大“蜂窝眼”越明显。
童子面—云茶
洒金宝珠
叶椭圆形,先端尖;花白色,瓣中部有红色宽条,花径7~8厘米;花瓣多,外轮为大花瓣,中间为小花 瓣聚成球形;雄蕊金黄色,分散于圆球形的小瓣间;2~3月份开花;无锡地方名品。
金盘荔枝
金盘荔枝:大瓣一轮成盆状,花径9-10公分,中心是多数细瓣紧密排列组成的球 体,状若荔枝,细瓣中伴生少雄蕊,但有时雄蕊较多。
恨天高—云茶
恨天高,是茶花品种名,山茶科植物,常绿灌木。植株矮小,树干平滑无毛。叶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细锯 齿,革质,表面亮绿色。恨天高约在12月3月开花,花单生成对生于叶腋或枝顶,花瓣近于圆形,植株形姿 优美,叶浓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叶宽椭圆形,质脆而薄,花深桃红色,瓣边具白晕,径9-11厘米,花 瓣40-45片,雄蕊瓣化,为扁平状,由于生缓慢较难培育。
பைடு நூலகம் 青叶贝拉
牛西奥雕石
乔伊
克瑞墨大牡丹
元斑大元帅
十八学士
六角大红
吉普赛女郎
正黄旗
新世纪
客来邸
飘柔
七仙女
黑魔法
彩丹
南海明珠
九曲
山茶花的知名品种有五宝、白六角、红六角、七巧、九曲、十八学士、白宝塔、广东粉、鲤鱼珠、佛顶茶 等。
玉带紫袍—云茶
带紫袍是,玉带紫袍叶宽椭圆形,花紫红色,花径11-14cm,花瓣42-46片,内轮花瓣带白色斑,大理茶花 八大名品之一。玉带紫袍叶宽椭圆形,花紫红色,花径11-14cm,花瓣42-46片,内轮花瓣带白色斑,大理 茶花八大名品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花品种分类、测试指南及已知品种数据库构建
张晓庆
山茶花是世界名贵花木,也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作为园林应用日益广泛的茶花资源,由于品种间的地域差异,长期交流过程中品种记录不够全面,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茶花的文化鉴赏、种质交流、研究推广、市场开发。

本研究重点对我国现存茶花品种资源开展全面调查,根据比较形态学研究方法,结合数量分类方法探讨品种分类标准并建立分类系统。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UPOV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制定的有关观赏植物DUS(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相关法规,制定统一的茶花品种调查标准,共筛选出调查指标177。

对我国华东、四川、广西、云南等栽植区内种植的茶花品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调查,基本摸清了目前的茶花品种分布状况;实地调查结果,整理出华东茶花165个,四川茶花品种80个,云南茶花96个,茶梅品种50个2.在分析调查结果基础上,应用数量分类学方法对国内茶花品种进行分类研究。

R型聚类分析基本揭示了各形态性状的相关性,将入选的48个形态性状划分为4大类:花型、花色、叶片特征及其它性状,将前三个作为茶花品种类群划分的综合指标。

Q 型聚类将参与数量分类的200个茶花品种聚为5大类群,即华东茶花品种群、四川茶花品种群、云南茶花品种群、华南茶花品种群、茶梅品种群。

华东和四川茶花品种群内,依次以花型、花色、叶片大小为
三级分类标准;云南茶花品种依次以花型、花色、叶形、叶片大小为四级标准;茶梅品种分类指标为花型、花色、叶片综合特征,将茶梅品种群划分为普通茶梅品种亚群、春茶梅亚群、冬茶梅亚群及冬茶梅杂交品种亚群。

3.建立中国茶花品种分类指标和分类系统。

数量分类结果和实地调研结果相结合,根据品种起源和演化关系探讨品种分类系统,制定品种分类标准和分类原则。

参照花卉品种‘二元分类’原则,将种系作为第一级分类标准,按照地理分布和品种来源,分为华东茶花品种群、四川茶花品种群、云南茶花品种群、茶梅品种群、华南茶花品种群和金花茶品种群共6大类群;以下依次以花型、花色作为二、三级分类标准,我国茶花品种分为6群6型5系,其中,华东茶花品种群为6型3系,四川茶花品种群为6型3系,茶梅品种群6型4系,云南茶花品种群为5型3系。

4.按照UPOV的要求,参照国内外已制定的观赏植物DUS测试指南,同时结合茶花品种群间形态特征,制定了适合我国茶花品种的测试指南,用于新品种鉴定和新品种保护权的申请。

茶花DUS测试指南共包括51个性状、94个标准参照种或品种(其中,物种14个,国外品种35个,国内品种45个),并对性状表中23个单个性状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解释。

5.结合实地调查资料,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CNCP)有关规定和制定的测试指南,对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中的部分存疑品种进行核实和整理,对31个同名异物、同物异名品种进行了分析和纠正。

6.将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利用电子表格软件Microsoft Office Excel,建立国内已知茶花品种种质资源数据库,分别记录了品种的分布区域、生物学特性、植物学特
性等要素的字段177,记录925个,其中华东茶花415个,四川茶花123个,华南茶花品种1个,云南茶花品种246个,茶梅140个。

为茶花研究者了解茶花品种资源现状、查询及利用提供了有效、快捷的辅助工具。

以上研究为我国茶花品种资源整理与保存、新品种选育、新品种登录与保护、品种推广、国际交流、科普宣传、茶花文化鉴赏提供了全面的、系统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茶花品种数量分类分类系统DUS测试数据库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S685.14
【目录】:
∙摘要5-7
∙Abstract7-14
∙第一章绪论14-31
∙ 1.1 引言14-16
∙ 1.1.1 研究背景14-15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5-16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16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16-28
∙ 1.2.1 观赏植物品种分类的原则和特点16-17
∙ 1.2.2 观赏植物品种分类的依据和标准17
∙ 1.2.3 我国传统名花形态学分类研究现状17-19
∙ 1.2.4 茶花品种分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19-23
∙ 1.2.5 观赏植物数量分类学研究综述23
∙ 1.2.6 观赏植物DUS 测试研究综述23-26
∙ 1.2.7 观赏植物数据库构建研究进展26-27
∙ 1.2.8 研究评述27-28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28-30
∙ 1.3.1 研究目标28
∙ 1.3.2 主要研究内容28-30
∙ 1.4 研究技术路线30-31
∙第二章中国茶花品种种质资源31-46
∙ 2.1 中国茶花品种资源调查32-40
∙ 2.1.1 我国茶花品种资源分布32
∙ 2.1.2 调查范围32
∙ 2.1.3 调查方法32-38
∙ 2.1.4 调查结果38-40
∙ 2.2 我国茶花品种中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40-44
∙ 2.3 茶花品种命名的原则44
∙ 2.4 讨论与建议44-46
∙第三章茶花品种数量分类研究46-67
∙ 3.1 材料和方法46-53
∙ 3.1.1 实验材料46-48
∙ 3.1.2 实验方法48-53
∙ 3.1.3 数据处理方法53
∙ 3.2 结果与分析53-65
∙ 3.2.1 主成分分析53-55
∙ 3.2.2 R 型聚类结果与分析55-57
∙ 3.2.3 Q 型聚类结果与分析57-58
∙ 3.2.4 红山茶品种群类结果与分析58-61
∙ 3.2.5 云南茶花品种聚类结果与分析61-63
∙ 3.2.6 茶梅品种聚类结果与分析63-65
∙ 3.3 结论与讨论65-67
∙ 3.3.1 关于数量分类方法65
∙ 3.3.2 数量分类性状选择65
∙ 3.3.3 茶花品种分类指标的确定65-66
∙ 3.3.4 茶花品种分类群的划分66
∙ 3.3.5 杂交及变异品种分类地位的探讨及育种前景展望66-67∙第四章中国茶花品种分类系统67-77
∙ 4.1 植物学分类与品种分类的区别67-68
∙ 4.2 茶花品种分类的原则68
∙ 4.3 茶花品种分类标准68-72
∙ 4.4 茶花品种分类系统72-74
∙ 4.5 讨论74-77
∙第五章中国茶花品种DUS 测试指南的制定77-109
∙ 5.1 DUS 测试指南制定的原则78
∙ 5.2 测试指南的编写及修改完善78
∙ 5.3 性状测试及标准品种筛选78-79
∙ 5.4 茶花品种DUS 测试指南的主要内容79-102
∙ 5.4.1 测试指南的适用对象79
∙ 5.4.2 规范性引用文件79
∙ 5.4.3 供试材料的要求79
∙ 5.4.4 测试方法79-80
∙ 5.4.5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鉴定80-81
∙ 5.4.6 品种分组和种植试验安排81-82
∙ 5.4.7 性状表介绍82-88
∙ 5.4.8 性状表解释88-102
∙ 5.5 茶花品种DUS 测试指南的应用102-107
∙ 5.6 建议107-109
∙第六章中国已知茶花品种数据库的构建109-139∙ 6.1 材料与方法109-115
∙ 6.1.1 建库材料的准备109-110
∙ 6.1.2 数据库基本结构的确立110-111
∙ 6.1.3 创建数据库111-115
∙ 6.1.4 国内已知茶花品种数据库系统特点115
∙ 6.2 结论与讨论115-116
∙ 6.3 发展及应用前景116-139
∙第七章结论与讨论139-142
∙7.1 研究结论139-140
∙7.2 讨论140
∙7.3 建议与展望140-142
∙参考文献142-146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146-147
∙致谢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