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余热利用热泵

合集下载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之工业余热利用论文 定稿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之工业余热利用论文 定稿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之工业余热利用一、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技术概述及相关政策热泵技术概述: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是在吸收式技术基础上开发出的利用工业余热的设备,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有两种热量利用方式:一种方式是利用高温热源如蒸汽、燃气、高温热水为动力将低温热源的热量提高为中温品味的热量,供采暖或工艺使用。

另一种方式是利用大量的高于环境温度的低品位的热水,制取高品味可以使用的热水。

吸收式技术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并已经经数十年的使用实践证明,故吸收式热泵在技术上已经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

基于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可大量使用工业余热,且技术熟可靠,成吸收式热泵技术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

相关政策:国家相关政策一:(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十一)实施节能重点工程。

包括余热余压利用、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

(三十一)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

国家发布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包括吸收式热泵供暖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2011年同方川崎吸收式热泵项目被列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吸收式热泵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示范项目》)(四十三)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摘自: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2011〕26号国家政策二:同方川崎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获得2011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补助资金,项目名称为《吸收式热泵供暖技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自:财建部文件财建〔2011〕442号二、技术应用情况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可大量利用工业余热,节能作用明显,在工业生产和民用采暖上得到广泛使用。

如利用工业中余热的热量进行小区的采暖可以减少煤炭或煤气的消耗;利用电厂冷却塔的冷却水热量进行首站供热提高发电量,减少煤炭的消耗;锅炉水进入锅炉前利用热泵进行预热,可提高锅炉的效率,减少煤耗。

在生产工艺中使用热泵可减少工艺过程的能耗,实现能量的循环使用。

三、技术效益分析;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能量利用率COP一般为:1.7-2.5,即一份的有效热量可得到1.7~2.5份有用热,对应的节能率为40~60%。

热水余热回收的原理和利用

热水余热回收的原理和利用

热水余热回收的原理和利用1. 背景介绍能源的高效利用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很多热水都会被浪费掉。

热水余热回收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地利用热水的余热,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2. 热水余热回收的原理热水余热回收的原理是通过将热水中的热量转移到冷水中,使得热水的温度降低,冷水的温度升高。

这个过程中,热水中的热量被传递给冷水,从而实现能量的转移和利用。

具体来说,热水余热回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2.1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热水余热回收的核心设备之一。

热交换器通过将热水和冷水分别通过不同的管道流动,使得两者之间的热量传递。

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热水和冷水分别通过不同的管道流动,并通过管道之间的金属壁进行热传导。

热水在流经管道时,将热量传递给金属壁,然后再通过金属壁传递给冷水,使得热水的温度降低,冷水的温度升高。

2.2 热泵技术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热水余热的高效方式。

热泵通过循环工作介质(如制冷剂)的循环流动,实现热量的传递和转换。

热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制冷剂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过程,将低温的热水中的热量转移到高温的冷水中。

具体来说,制冷剂在低温下吸收热水中的热量,然后通过压缩和冷凝的过程将热量释放给冷水。

这样就实现了热量的转移和利用。

2.3 蒸发技术蒸发技术是一种利用热水余热的常见方式。

蒸发技术通过将热水蒸发,将蒸发后的水蒸汽冷凝成液体,从而实现热量的转移和利用。

蒸发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热水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得水蒸气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

然后将水蒸气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凝,使得水蒸气变成液体,释放出热量。

这样就实现了热量的转移和利用。

3. 热水余热回收的利用热水余热回收技术的利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1 暖气供暖热水余热回收可以用于暖气供暖。

在冬季,热水被用于供暖,然后将供暖后的冷水回收,通过热交换器或热泵等设备,将冷水中的热量回收,再次利用于供暖,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热泵余热利用技术在油田的应用

热泵余热利用技术在油田的应用

2 热 泵余 热 利 用 技 术 在 油 田的 应用
若 采 用 热效 率 8 %的锅 炉 来 满 足 1 9 . 0 5 42 X1 0 6
充 分 利 用 ,获 得 了 较 好 的 节 能 效 果 和 经 济 收 益 。
2 1 压 缩 式 热 泵 应 用 实 例 .
年节 约燃 料油 ( 运行 期 按 1 0 计 算 ) 0 ; 8 d :6 6t 节 能 效 益 ( 油 价 格 按 50 0 / 算 ) 0 原 0 元 t 计 :6 6×
50 0 3 3万 元 。 0 = 0
辽河油 田沈 四联合站每天产生采 出水约 70 0m , 0 三 相 分 离器 分 离 出 的采 出水 温度 约 5 0 年 开始 引进 热 泵 技术 , 01
20 0m 采 出 水 经 加 热 炉加 热后 用 于 回掺 ,两 台掺 累计应用热泵技术项 目2 项 ,装机总量 5 .3MW,覆 0 2 41
加 热 炉各 种燃 料 消耗 之 和 的 2 %,污 水余 热利 用 的 8
潜 力很 大 。因此 ,可 以把 油 田采 出水 余热 利 用作 为 器 、压 缩机 、冷凝 器 和膨 胀 阀 四部 分 组成 ,根 据 逆
热 泵 技术 的 主攻 方 向 ,以联 合站 、转 油 站 为关键 节 卡诺 循 环 原理 ,通 过让 工 质不 断完 成 蒸发 ( 吸取 热 点 , 以油气 集输 处理 、管线 伴热 等 生产 用 热和 站 内
取 代 常 规 加 热 设 备 ,节 约 原 油 、 天 然 气 和 原 煤 等 常 负 荷 较 小 的 场 合 。 规 化 石 燃 料 消 耗 ,从 而 实 现 资 源 的 有 效 回 收 与 合 理 利用。 吸 收 式 热 泵 主 要 由 再 生 器 、 冷 凝 器 、蒸 发 器 、 吸 收 器 和 热 交 换 器 等 组 成 ,利 用 工 质 的 吸 收 循 环 实

浅谈石化行业的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技术

浅谈石化行业的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技术

浅谈石化行业的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技术在石油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

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

在工业领域中消耗着大量的能量,最终都以低温热水的形式排放掉。

为了提高能耗的利用效率,可采用能源品位提升的技术来回收利用生产过程排放的热量。

利用吸收式热泵机组对各类中低品位的余热资源进行余热回收,没有燃烧过程,不排放废水、废气、废物,可实现回收低温品位的热量应用于高温工艺用途。

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2.1.1项目的背景中国石化某石油化工公司是一套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MTO)装置,MTO 装置采用自主开发的S-MTO工艺技术,是中国石化示范项目。

随着MTO装置的逐渐达产,低压蒸汽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目前低压蒸汽缺口需要外购中压蒸汽,通过降温减压来解决;同时,MTO装置存在大量未回收利用的低温余热。

因此采用升温型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MTO装置的低温余热产生低压蒸汽,缓解公司冬季蒸汽短缺的现状,降低石化生产装置的能耗,是一个很好的节能减排项目。

1.2项目建设目的和意义目前,某石化公司蒸汽的来源主要有2种:自产和外购。

自产蒸汽主要是裂解车间裂解炉的锅炉;外购蒸汽主要来自于热电厂。

由于外购蒸汽的价格较高,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

通过调查分析,石化低压蒸汽的需求缺口较大,需要外购中压蒸汽,通过降温减压来解决,大幅增加生产成本。

因此,利用MTO车间的低温余热制备低压蒸汽,对于缓解低压蒸汽的短缺问题,降低其生产成本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本项目采用升温型吸收式热泵机组回收MTO装置的低温余热制备低压蒸汽,在減少循环冷却水用量的同时缓解了低压蒸汽短缺的问题,实现降低生产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低碳环保节能工厂的目的。

2 工艺方案的优化与选择2.1吸收式热泵的余热回收工艺简介在MTO装置区内安装升温型吸收式热泵机组,回收MTO装置的低温余热,制备低压蒸汽,降低装置的蒸汽用量及生产能耗。

浅谈热泵技术回收循环水余热方案

浅谈热泵技术回收循环水余热方案

浅谈热泵技术回收循环水余热方案丁猛辉(天津国电津能热电有限公司天津300300)摘要:汽轮机乏汽冷凝热损失对于电厂来说是无用^的,但对于冬季需要采暖的城市居民而言,则是巨大的浪费而热泵技术日趋成熟和快速发展,已使得回收汽轮机乏汽冷凝热成为现实,并能够转换为可供城市居民采暖用的高品质热量文章结合实际工程改造经验介绍了利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对#2机组主机循环水排至冷却水塔的余热回收方案的工艺原理、边界条件、工艺设计及相关系统施工改造,并重点介绍了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原理、主机循环水系统、热网循环水系统、五段抽汽系统(热泵驱动蒸汽系统)及热泵凝结水系统改造,最后对改造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冷端损失;循环水;供热;热泵;效益引言汽轮机的冷端损失是火电厂的最大热量损失。

330MW等级 纯凝机组的排汽冷凝热损失占到进入汽轮机总热量的55%以上;即使是在冬季带供热的抽汽凝汽式机组,排汽冷凝热损失也占到进入汽轮机总热量40%左右。

如果能够回收汽机排汽冷凝热,并用于居民采暖供热,将大幅提高电厂的供热能力和效率,同时节约了燃煤.减少排放,从而带来巨大的节能效益、环保效益 与社会效益。

1设备及供热现状某公司安装2x330MW亚临界抽汽式供热燃煤机组,热网首 站的主要配置为LRJCW2200-2400型卧式加热器四台,额定抽 汽量为550t/h,最人供热面积1300万m2。

热网水流量固定在10000t/h,根据天气清况调节热网循环水供水温度,以满足居民 采暖需求;供回水压力1.60/0.30MPa.a主要承担市区及东丽区的居民采暖供热;由于供热能力有限,只实现了对华明镇示范居 民住宅区约130万1112的供热。

根据天津市最新供热规划,还将 承担市区新建居民楼供热任务;现有供热能力不能满足。

2应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2机组循环水余热项目2.1 #2机组循环水余热回收的必要性天津市根据《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制定 了到2015年燃煤量比2010年下降18%总体节能H标。

热泵余热回收的原理与设计

热泵余热回收的原理与设计

热泵余热回收的原理与设计热泵余热回收是一种利用热泵技术将废热转化为有用热能的方法。

它可以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热泵余热回收的原理和设计。

热泵余热回收的原理是基于热力学中的热力平衡原理。

热泵是一种能够将低温热源中的热能转移到高温热源中的设备。

它通过循环工作介质的相变过程,实现热能的转移。

在热泵系统中,工作介质通过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等过程,将低温热源中的热能吸收并释放到高温热源中。

热泵余热回收系统通常由四个主要组件组成: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

首先,低温热源的热能通过蒸发器传递给工作介质,使其蒸发。

然后,压缩机将蒸发后的工作介质压缩,提高其温度和压力。

接下来,高温热源的热能通过冷凝器传递给工作介质,使其冷凝成液体。

最后,膨胀阀将液体工作介质膨胀,降低其温度和压力,使其重新进入蒸发器循环。

在热泵余热回收系统中,通过调整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温度差,可以实现对废热的回收利用。

废热是指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高温热源的剩余热能。

通过将废热作为低温热源输入热泵系统,可以利用热泵的工作原理将其转化为有用热能,并将其释放到高温热源中。

这样就实现了对废热的回收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设计一个热泵余热回收系统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需要确定废热的温度和热量。

废热的温度决定了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设计参数,如管道尺寸和换热面积。

废热的热量决定了热泵系统的制冷量和制热量,从而确定了压缩机的功率和工作介质的选择。

需要考虑热泵系统的运行方式和控制策略。

热泵系统可以采用单回路或多回路的方式运行,具体取决于废热的特点和需求。

控制策略可以根据废热的变化和高温热源的需求进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能量转化效率。

还需要考虑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热泵系统的投资成本、运行费用和维护成本都需要进行评估和比较。

同时,还需要考虑废热回收对生产过程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及其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减少效果。

热泵余热回收是一种利用热泵技术将废热转化为有用热能的方法。

建筑余热利用热泵的原理

建筑余热利用热泵的原理

建筑余热利用热泵的原理建筑余热利用热泵是一种利用热泵技术实现建筑废热回收利用的方式。

所谓热泵,就是利用工质循环转化低温热能为高温热能的装置。

它通过外部能源(比如空气、水或土壤)提供的低温热能,经过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等过程,使热能从低温热源源侧转移到高温热源的受热侧,实现高温热能的供给。

建筑余热指的是建筑物内部产生的各种废热。

在建筑物的空调、供暖、制冷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热,这些热能通常被排放到室外,造成能源浪费。

而通过热泵技术,可以将这些废热回收利用,实现能源的节约和排放的减少。

建筑余热利用热泵的原理如下:1. 蒸发过程:建筑物内部的废热通过换热器与循环工质(如制冷剂)进行换热,使工质吸收废热,形成低温饱和蒸汽。

2. 压缩过程:低温饱和蒸汽被压缩机抽入,经过压缩、提高温度和压力,成为高温饱和蒸汽。

3. 冷凝过程:高温饱和蒸汽通过换热器与建筑物内部需要供热的部分进行换热,释放热量并冷凝成为高压液体。

4. 膨胀过程: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进行膨胀,使压力和温度降低,成为低压液体。

5. 回流过程:低压液体再次通过换热器与建筑物内部的废热进行换热,吸收热量并蒸发成为低温蒸汽,循环往复。

通过上述过程,建筑余热的热能被高效地回收利用,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同时,利用热泵技术可以将低温热源的热能提高到适合供热的温度,确保建筑物的供热需求得到满足。

建筑余热利用热泵的优势包括:1. 能源节约:废热通过热泵回收利用,避免了热能的浪费,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2. 环保减排:利用热泵回收废热,减少了燃烧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

3. 经济效益:通过建筑余热利用热泵,可以节约能源成本,降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

4. 可持续发展:热泵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作为低温热源,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5. 多功能:热泵既可以供暖,也可以制冷,满足不同季节对热能的需求。

总之,建筑余热利用热泵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

空调余热回收的原理和利用

空调余热回收的原理和利用

空调余热回收的原理和利用以空调余热回收的原理和利用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空调余热回收的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利用。

一、空调余热回收的原理空调余热回收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将空调系统产生的热量回收利用的过程。

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其中包括排风热量、冷凝热量和压缩热量等。

传统上,这些热量都被排放到室外,导致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负担。

而通过余热回收技术,可以将这些热量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1.1 排风热量回收空调系统在室内空气循环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排风热量。

传统上,这些热量直接通过通风系统排放到室外,造成能源的浪费。

而通过安装热交换器,可以将排风热量回收利用。

热交换器将排出的热风与新鲜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得新鲜空气在进入室内之前被预先加热,减少空调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2 冷凝热量回收空调系统在制冷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冷凝热量。

传统上,这些热量通过冷凝器散发到室外,造成能源的浪费。

而通过安装热泵或热交换器,可以将冷凝热量回收利用。

热泵通过循环工作介质的方式,将冷凝热量转移给需要加热的介质,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热交换器则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将冷凝热量传递给新鲜空气或其他需要加热的介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3 压缩热量回收空调系统在压缩制冷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压缩热量。

传统上,这些热量通过冷凝器散发到室外,造成能源的浪费。

而通过安装热泵或热交换器,可以将压缩热量回收利用。

热泵通过循环工作介质的方式,将压缩热量转移给需要加热的介质,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热交换器则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将压缩热量传递给新鲜空气或其他需要加热的介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空调余热回收的利用空调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建筑、工业、农业等多个领域。

2.1 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空调余热回收可以用于供暖、热水供应等方面。

通过将空调系统产生的余热回收利用,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型——蒸汽型
采用0.2~0.8MPa 的蒸汽作为驱动热 源的蒸汽型第一类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机组。根据运行工 况的不同制热COP 为1.75~1.85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1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机型——烟气型
采用烟气废热作为 驱动热源的烟气型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 式热泵机组。制热 COP值为1.75~1.85
循环效率:
➢ 能量平衡
Tg Q g
Qe
热驱动 制冷系统
Q gQ ePQ aQ c T0
由于
PQ g, Q e, Q a, Q c
P泵
Qa Qc
Te
故能量平衡方程可写成
QgQeQaQc
➢ 热力系数
Qe Qg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4热驱动制冷热泵循环实T质 Q g
热驱动制冷机:
Tg
循环效率:
5-1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能量平衡
燃油/燃气 中压蒸汽 高温热水 高温烟气 …….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原油分离水 城市下水处理水 河水/海水/冷却水 地热水 …….
区域采暖 卫生热水 游泳/养殖池温水 工艺加热 …….
5-1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升温曲线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1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2 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流程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2 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能量平衡
冶金/制药/化 工废蒸汽/热水 原油分离水 地热水 …….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区域采暖 卫生热水 高温蒸汽/热水
工艺加热 …….
冷却塔回水 地下水
…….
5-2 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升温曲线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2 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结构类型
常规结构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2 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结构类型
倒置结构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4-2 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结构类型
二段型结构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3 热泵工程实例
利用油田废热水余热的供热系统
Qc
➢ 对于可逆循环
s0
Ta Tc
Qa
sQgQeQaQc 0 Tg Te Ta Tc
Te
Qe
一般情况下 Ta Tc 故
Qg Qe Qg Qe
Tg Te
Tc
s
QgTT ggTT c c QeTT c cTT e e
idQ Qge
TgTc Tg
Te Tc T
➢ 热力完善度
idQ Qg e TgTgTcTcT eTe


冷却水
冷凝器源自70℃凝液列冷却水
管 冷


40℃
凝液储罐
102.5℃
95℃
橡 胶 凝 聚 釜
蒸汽 胶液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3 热泵工程实例
电站锅炉
汽轮机
0.5MPa 汽轮机抽汽
80℃
供 热 站
55℃
换热 120℃ 机组 90℃
60℃
吸收式 热泵
凝水回锅炉 80℃
30℃
40℃
凝汽器
电厂 冷却塔
丁二烯工艺用二类热泵系统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采用丁二烯生产 工艺的废气为驱 动热源,通过二 类热泵产生高温 热水在蒸汽闪发 器中闪发,产生 0.25MPa蒸汽, 供生产工艺使用 。冷却水用量仅 为原系统用量50 %。
5-3 热泵工程实例
回循环冷却水系统 36℃
30℃ 来自工厂的循环冷却水
汽提气96.5℃
浅谈余热利用热泵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第4讲 余热热泵
5-1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5-2 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5-3 工程实例 5-4 热驱动制冷热泵循环实质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余 热 热 泵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1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流程
热水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热水
废热
场 所
温余热进行制热,替
代原来的锅炉,一个
采暖季节省蒸汽4万 吨/年,节能效益近
500万。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3 热泵工程实例
利用废热水供热系统
排烟
天燃气
一类热泵 95 ℃ 供
发生器 冷凝器

采暖水

蒸发器 吸收器

70 ℃
45 ℃ 废热水 55 ℃
在北方冬季采暖换 热站采用天燃气驱 动直燃型一类热泵 ,利用工艺生产中 废热水的低温余热 进行制热,替代原 来的燃气锅炉,供 暖气片采暖。
回灌地下 联合站
艺上得到广泛应用。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3 热泵工程实例
利用冷却循环水余热的供热系统
蒸汽0.5MPa
锅 炉
一类热泵
凝水
80 ℃
发生器 冷凝器
采暖水
蒸发器 吸收器
65 ℃
29 ℃ 废热水 35 ℃
在一个工厂冬季采暖
换热站采用3台单机
6500KW的蒸汽型
供 一类热泵利用工艺生
热 产中冷却循环水的低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3 热泵工程实例
利用废热水制取热水加热原油系统
排烟
天然气
70 ℃
一类热泵
90 ℃

发生器 冷凝器

采暖水

蒸发器 吸收器

70 ℃

42 ℃ 污水
55 ℃
55 ℃
原 油
在采油厂联合站利用 采油分离污水的热量 ,采用天然气驱动直 燃型一类热泵制取热 水加热原油,便于原 油长距离输送,替代 原来的燃气加热炉。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4热驱动制冷热泵循环实质
热驱动制冷机:
溶液循环
解吸 吸附
制冷剂循环
热驱动制冷循环是正循环和逆循环的组合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4热驱动制冷热泵循环实质
热驱动二类热泵也是正循环和逆循环的组合:
热泵
热机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谢谢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3 热泵工程实例
利用热泵回收联合站污水余热向采暖区供热
二类热泵
发生器
冷凝器
蒸发器
吸收器
21 ℃
冷却水
15 ℃
55 ℃
污水 60 ℃ 65℃ 采暖水
80 ℃
回灌地下 联合站 供热场所
冷 采用原油开采 却 的分离污水为 塔 驱动热源,通
过二类热泵产 生热水供冬季 生活区和工厂 的采暖。替代 原有的原油加 热炉。
蒸汽0.5MPa
锅 炉
在一个油田换热站采 用6台单机7700KW的
一类热
蒸汽型一类热泵进行
凝水

85 ℃
供 制热,替代原来的原
发生器 冷凝器
热 油加热炉,年节省原
蒸发器 吸收器
采暖水
场 所
油5600吨/年,节能
65 ℃
效益上千万。目前溴
35 ℃ 废热水 45 ℃
化锂吸收式第一类热 泵机组已在采暖和工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3 热泵工程实例
橡胶工艺二类热泵系统
大庆石化总厂化工 厂应用的一台300 万kcal/h用在橡胶 生产工艺的化工多 组分驱动二类热泵 机组每年节省蒸汽 6.4万吨。冷却水 用量仅为原系统用 量的50%。节能效 益超过600万人民 币/年。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3 热泵工程实例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4热驱动制冷热泵循环实质
热驱动制冷机:
制冷剂循环
溶液循环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热力压缩机
5-4热驱动制冷热泵循环实质
热驱动制冷机: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4热驱动制冷热泵循环实质
热驱动制冷机:
能源前沿技术之余热利用
5-4热驱动制冷热泵循环实质
热驱动制冷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