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识别笔记
《微表情识人心理学 一眼看穿他人心理的95个技巧》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1
状况一:不 知道在老板 面前该怎样 拿捏比较 得...
02
状况二:怎 样做报告能 让老板满意?
03
状况三:报 告时,什么 时候收尾比 较好?
04
状况四:怎 样说话可以 显得你可靠?
06
总结:看清 楚冰山,才 不容易翻船
05
状况五:为 何男老板总 是对男性下 属的报告 更...
第十章 进行商务谈判时,怎样 在沟通中运用...
第二章 感觉话说得很
03 对,身体语言却背叛 了...
第三章 下班后的聚会,
04 如何第一次见面就 赢...
第四章 喜宴应酬时,
05 如何“友善地”隔绝 不...
第五章 进修时,什么
06 样的身体语言让人想 要...
目录
07 第六章 召开部门会议 时,怎样建立联结?
08
第七章 对外谈判时, 怎样拿下客户?
谢谢观看
如何...
状况三:遇到老同事, 该如何打招呼比较得 体...
状况四:如何确定老 同事是否想和你叙旧?
状况五:同桌的三姑 六婆开始拷问你的私
人生...
状况六:别人接不住 “你不想聊天”的暗
示,...
状况七:同事抱怨上 司,不想加入战局但 又不...
总结:温柔地“靠 近”,利落地“远离”
第五章 进修时,什么样的身体 语言让人想要...
自序 智能手机时代影响人际关 系的三种行为
第一章 沟通,和你想象的不一 样
错误观点一:良好的 沟通等于滔滔不绝吗?
错误观点二:只要将 话说清楚,对方就一
定会...
错误观点三:与人交 谈,不能表达负面情 绪?
沟通:不仅仅是解决 “问题”,更是为了 建立...
lietome微表情动作识别汇总

1暗自微笑2单肩松动极不自信,在说谎3吃惊的表情持续时间长于1秒,表示他们在撒谎45非常的不屑6羞愧7轻视8为了想起正确答案,他中断了眼神交流。
但是在说一件事时,他没有回避,说明在撒谎9在问他有你以前去过她家吗,他回答不,我以前没有去过她家机械重复在撒谎。
10嘴角向下11眉毛向下是悲伤1112抬起下巴表示很尴尬1213摇头之前先轻轻的点头14一直把左手插到裤袋里顶着大腿,表示很紧张15拒绝的姿势16生理逃跑,很害怕第二集1后退一步抱胸,在说谎2正说,倒说33抿嘴动作,对自己说的没信心,撒谎4轻视5撒谎6伸下巴,生气7眉毛上扬而且紧凑,说明很害怕88第三集1说悲伤的时候额头上没有相应的反应2两边不对称,极有可能表情是装出来的3摩擦自己的手,自我安慰,不相信自己说什么,使自己安心。
第四集眉毛向下皱在一起,眼脸上扬,眼袋紧绷,非常愤怒第五集:1谎言没准备会时间很长,但是如果已经准备好,会迫不及待讲出来2鼻孔外翻,嘴唇紧闭,生气没被尊重3内疚4嘴角下垂下巴扬起,自责5她在逼自己不把事情说出来,很矛盾自己说不说6说自己相信的时候微微摇头,在撒谎7眉毛向上拉紧了,恐惧78弓起身子,撒谎的表现9手不经意握了一下,表示在撒谎10试图使自己不供出来11咽了一口水,强烈情感的表现12摸了一下耳朵,撒谎第七集1强势的表示显示自己没说实话。
2咬嘴唇,焦躁3她在说研究时,他看着她,然而她望向他时,他低头了,内疚第八集1目光向下然后转开,羞愧2每次都在转换动词3负面的词语,内疚4眉毛上扬表示,知道正确答案5转移话题,在撒谎第九集1眼睛在眨动,隐瞒了一些事2碰触,控制欲第十集1轻蔑2摸鼻子。
撒谎。
3对自己说的话没信心,说话会比较轻4撅嘴,被说法伤害了第十一集1挺下巴挺胸,自信。
2鼻孔抽动,快速吸气。
3奇怪的愤怒,奇怪的愤怒来得快去得快第二季第一集1撅嘴直视,在撒谎2屏住呼吸,焦躁第二集1语境嵌入,说的是实话第四集11把球拿在胸前,形成屏障,焦躁的表现2愧疚3称呼换了,说不的时候太快了,并且音调有提高4嘴巴紧闭,眼睛睁大,撒谎。
lietome微表情动作识别汇总(字)(别对我撒谎)

1暗自微笑2单肩松动极不自信,在说谎3吃惊的表情持续时间长于1秒,表示他们在撒谎45非常的不屑6羞愧7轻视8为了想起正确答案,他中断了眼神交流。
但是在说一件事时,他没有回避,说明在撒谎9在问他有你以前去过她家吗,他回答不,我以前没有去过她家机械重复在撒谎。
10嘴角向下11眉毛向下是悲伤1112抬起下巴表示很尴尬1213摇头之前先轻轻的点头14一直把左手插到裤袋里顶着大腿,表示很紧张15拒绝的姿势16生理逃跑,很害怕第二集1后退一步抱胸,在说谎2正说,倒说33抿嘴动作,对自己说的没信心,撒谎4轻视5撒谎6伸下巴,生气7眉毛上扬而且紧凑,说明很害怕88第三集1说悲伤的时候额头上没有相应的反应2两边不对称,极有可能表情是装出来的3摩擦自己的手,自我安慰,不相信自己说什么,使自己安心。
第四集眉毛向下皱在一起,眼脸上扬,眼袋紧绷,非常愤怒第五集:1谎言没准备会时间很长,但是如果已经准备好,会迫不及待讲出来2鼻孔外翻,嘴唇紧闭,生气没被尊重3内疚4嘴角下垂下巴扬起,自责5她在逼自己不把事情说出来,很矛盾自己说不说6说自己相信的时候微微摇头,在撒谎7眉毛向上拉紧了,恐惧78弓起身子,撒谎的表现9手不经意握了一下,表示在撒谎10试图使自己不供出来11咽了一口水,强烈情感的表现12摸了一下耳朵,撒谎第七集1强势的表示显示自己没说实话。
2咬嘴唇,焦躁3她在说研究时,他看着她,然而她望向他时,他低头了,内疚第八集1目光向下然后转开,羞愧2每次都在转换动词3负面的词语,内疚4眉毛上扬表示,知道正确答案5转移话题,在撒谎第九集1眼睛在眨动,隐瞒了一些事2碰触,控制欲第十集1轻蔑2摸鼻子。
撒谎。
3对自己说的话没信心,说话会比较轻4撅嘴,被说法伤害了第十一集1挺下巴挺胸,自信。
2鼻孔抽动,快速吸气。
3奇怪的愤怒,奇怪的愤怒来得快去得快第二季第一集1撅嘴直视,在撒谎2屏住呼吸,焦躁第二集1语境嵌入,说的是实话第四集11把球拿在胸前,形成屏障,焦躁的表现2愧疚3称呼换了,说不的时候太快了,并且音调有提高4嘴巴紧闭,眼睛睁大,撒谎。
lie to me微表情动作识别汇总(图+文字)(别对我撒谎)要点

1暗自微笑2单肩松动极不自信,在说谎3吃惊的表情持续时间长于1秒,表示他们在撒谎45非常的不屑6羞愧7轻视8为了想起正确答案,他中断了眼神交流。
但是在说一件事时,他没有回避,说明在撒谎9在问他有你以前去过她家吗,他回答不,我以前没有去过她家机械重复在撒谎。
10嘴角向下11眉毛向下是悲伤1112抬起下巴表示很尴尬1213摇头之前先轻轻的点头14一直把左手插到裤袋里顶着大腿,表示很紧张15拒绝的姿势16生理逃跑,很害怕第二集1后退一步抱胸,在说谎2正说,倒说33抿嘴动作,对自己说的没信心,撒谎4轻视5撒谎6伸下巴,生气7眉毛上扬而且紧凑,说明很害怕88第三集1说悲伤的时候额头上没有相应的反应2两边不对称,极有可能表情是装出来的3摩擦自己的手,自我安慰,不相信自己说什么,使自己安心。
第四集眉毛向下皱在一起,眼脸上扬,眼袋紧绷,非常愤怒第五集:1谎言没准备会时间很长,但是如果已经准备好,会迫不及待讲出来2鼻孔外翻,嘴唇紧闭,生气没被尊重3内疚4嘴角下垂下巴扬起,自责5她在逼自己不把事情说出来,很矛盾自己说不说6说自己相信的时候微微摇头,在撒谎7眉毛向上拉紧了,恐惧78弓起身子,撒谎的表现9手不经意握了一下,表示在撒谎10试图使自己不供出来11咽了一口水,强烈情感的表现12摸了一下耳朵,撒谎第七集1强势的表示显示自己没说实话。
2咬嘴唇,焦躁3她在说研究时,他看着她,然而她望向他时,他低头了,内疚第八集1目光向下然后转开,羞愧2每次都在转换动词3负面的词语,内疚4眉毛上扬表示,知道正确答案5转移话题,在撒谎第九集1眼睛在眨动,隐瞒了一些事2碰触,控制欲第十集1轻蔑2摸鼻子。
撒谎。
3对自己说的话没信心,说话会比较轻4撅嘴,被说法伤害了第十一集1挺下巴挺胸,自信。
2鼻孔抽动,快速吸气。
3奇怪的愤怒,奇怪的愤怒来得快去得快第二季第一集1撅嘴直视,在撒谎2屏住呼吸,焦躁第二集1语境嵌入,说的是实话第四集11把球拿在胸前,形成屏障,焦躁的表现2愧疚3称呼换了,说不的时候太快了,并且音调有提高4嘴巴紧闭,眼睛睁大,撒谎。
微表情识别学习报告

《微表情识别·读脸读心》学习报告心理学方面书籍、课程就像一片广阔的天空,深深地吸引着我。
有时从图书馆看到一本关于微表情的心理学著作,便迫不及待借来读。
当读到一些经典例子时,都会忍不住和生活中的事相结合。
微表情,是一个心理学方面的名词。
人们通过做一些细微的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往往会透露内心的信息。
"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独有的特性,很容易暴露内心情绪。
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
"微表情"的一闪而过,通常甚至清醒的作表情的人或者观察者都不容易察觉到。
在科学家的实验研究表明,只有10%的人能察觉到。
比起人们有意识做出的表情,"微表情"更能体现人们真实的感受和动机。
虽然人们常常会忽略"微表情",但是人的大脑依然受其影响,改变对别人表情的理解。
通过学习本课程《微表情识别·读脸读心》对于微表情的一些诠释,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之前一直想学微表情识别,之前有看《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就被他对那些细微的观察和强大的逻辑分析所折服。
以克林顿性丑闻案件为例,克林顿斩钉截铁地对美国公众说自己与那个女人没有发生过性关系。
虽然是言之凿凿,但是克林顿讲话时的微表情出卖了自己。
经过福尔摩斯分析,他有多个微表情表现:第一,他说这句话用了5秒钟时间,但是期间眨了四次眼,眨眼的频率过高。
第二,克林顿说这句话的时候伸出右手食指用以强调说话的内容,但是他手指的方向却和说话的方向不一致,这是因为他心口不一,导致手眼动作配合不协调。
第三,当克林顿说完这句话时,额头上露出了皱纹。
这个额纹迅速出现,又迅速消失,而这便是说谎的微表情。
因为克林顿对自己说的话没有信心,所以紧张之下扬眉导致出现额纹。
微表情识别笔记

微表情内容整理目录惊讶 (2)厌恶 (2)轻蔑 (2)愤怒 (3)恐惧 (4)悲伤 (4)愉悦 (5)7.3无意控制动作 (6)(一)头部姿势 (6)(二)面部表情 (6)面部: (9)身体微反应 (11)激发情绪: (12)(一)设问: (12)(二)逼问 (12)(三)去控策略 (12)辨析情绪: (13)(一)查找异动点 (13)(二)排除干扰点 (13)辨析感觉-契合表达: (14)案例解读 (14)12惊讶眉毛上扬;上眼睑提升,睁大眼睛,眼睛警觉;嘴部自然、松弛,张口吸气;表情只持续1秒种。
形态:惊讶=抬眉+睁眼(虹膜暴露增大)+张口吸气厌恶表情形态眉毛下压,皱紧双眉;眼睛眯紧或闭起,眼睑紧张。
皱鼻,上唇提升, 鼻翼两侧形成鼻唇沟。
闭嘴形态:厌恶=皱眉+闭眼+上唇提升(闭嘴)单边嘴角倾斜向上运动的同时单边嘴角收缩。
单边嘴唇上扬。
没有明显眉、眼、鼻的动作轻蔑=单边嘴唇上扬+微带笑意眉毛下压,皱眉;上眼睑提升,下眼睑紧绷、变直-睁大眼,怒视,眼神有力,三角眼;眼球上翻;鼻孔喷气,鼻唇沟、鼻翼提升、扩张;脸颊隆起,上唇提升,下唇外凸,咬牙切齿;收紧嘴唇,紧闭嘴,撅嘴,憋气,鼓下巴,嘴角下弯;缩下巴。
张口嘶吼。
愤怒=皱眉+瞪眼+闭嘴鼓腮或呲牙咧嘴3恐惧恐惧=皱眉+眉头抬高+瞪大警觉的眼睛悲伤4悲伤=眉头皱上扬+闭眼+咧嘴愉悦5愉悦=眯眼+咧嘴+嘴角上扬7.3无意控制动作(一)头部姿势头略微倾斜地偏向某一侧——在倾听或者对谈话感兴趣;头保持正直,尤其下颚在颤动——在压抑愤怒的情绪;头低到了胸前,下巴几乎触到胸骨,同时目光下垂——沮丧或者接受的意思;低下头,眼睛却仍然盯着询问者——意味着挑衅或者愤怒,而非沮丧或接受。
(二)面部表情眉毛下扬且并拢,眼睛瞪视,嘴唇紧锁——愤怒嘴角翘起且只展露在脸部的一侧——轻蔑印堂起皱纹,上嘴唇上扬——厌恶眉毛上扬且紧锁,上眼皮上扬和下眼皮绷紧,嘴唇微微张开水平靠近两耳——恐惧眉毛上扬,两眼瞪大,嘴巴微微张开——惊讶上眼皮下垂,两眼无光,两侧嘴角微微下拉——悲伤扯动眼窝周围的肌肉,会有鹰爪皱纹,嘴角上扬,形成眼袋,在眼角形成皱纹,脸颊上扬鼓起——快乐6眉毛眉毛下压,皱紧双眉;眼睛眯紧或闭起,眼睑紧张——厌恶眉毛下压,皱眉,呈“V”形,睁大眼,眼神有力,伴生硬目光——愤怒眉头向中间聚拢、上扬,睁大眼睛、虹膜暴露;眼睛警觉,眼神闪烁——恐惧眉毛抬得很高,并伴有嘴巴的微张——吃惊眉头紧锁,两眉中间部位的额头上抬,八字眉——悲伤眨眼在正常状态下,每分钟眨眼6-8次,每次眨眼动作只有0.1秒。
《微表情心理学》读书笔记模板

0 2
第11章嘴 唇上隐藏的 可贵信息
0 3
第12章笑 和哭暴露的 心理秘密
0 4
第13章哭 展示的内心 秘密Fra bibliotek0 6
第15章恐 惧者的外貌 表情分析
0 5
第14章害 羞者和冷面 人性格揭秘
第16章通过身 1
体动作看出信 息
第17章利用体 2
态表情识别人 心理
3 第18章如何应
微表情心理学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险滩
性格
人生
社会
动作
第章
手势
心理学
心
生活 表情
意义
微表情
内心
微笑
信息
形象
心理
眼神
内容摘要
本书内容指出,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观人于细致、察人于无形,轻而易举地看破他人他心,你就能够轻 易绕过生活中的险滩和躲过四处碰壁,使你非常从容地融入这个社会,面对人生各种挑战时都能游刃有余,在人 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把握局面的主动权,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谢谢观看
对手脚频动的 人
4 第19章通过化
妆提升你的形 象
5 第20章着装中
体现你的个性
第21章礼节中透露出 的各种信息
第22章修炼出你的优 雅好形象
第23章手势是最容易 沟通的语言
第24章手势就是一种 另类的表情
第25章手势表情在戏 剧中的应用
第26章手势表情在演 讲中应用
第27章强劲手势增加 人的感染力
微动作心理学微表情的识别与解析方法

微动作心理学微表情的识别与解析方法微动作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语言语调等微小动作中所传递的心理信息的学科。
其中,微表情是指在极短时间内(通常不超过1/4秒)闪过的表情微动作。
微表情的识别与解析对于心理学研究和交流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微动作心理学中微表情的识别与解析方法。
一、微表情的识别1. 面部肌肉的变化微表情的识别首先需要观察面部肌肉的变化。
在微表情发生时,面部的皮肤和肌肉会发生微小的扭动和收缩,形成瞬间的表情。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面部部位的变化,如眉毛的微微抬起、眼角的微小抽动、嘴角的微笑扩展等,来判断微表情的类型和意义。
2. 视频分析技术通过将录制的视频放慢或者逐帧播放,可以更好地观察和分析微表情。
这需要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视频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视频图像的放大和增强,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微表情的细微变化,进而进行准确的识别。
3. 心理素质的培养识别微表情需要对自身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
为了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微表情,需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时间把握能力以及对情绪变化的敏感度。
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练习,可以提升自己的识别能力。
二、微表情的解析1. 细致观察表情在解析微表情时,需要细致观察表情的细节。
通过观察微表情的持续时间、发生频率以及与其他身体语言的协调程度,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同时,还需要注意表情与说话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表情与个体特性的一致性。
2. 理解情绪背后的含义微表情是情绪的瞬间流露,而情绪则是人们内心体验的外在表达。
解析微表情不仅要看到情绪本身,还需要理解情绪背后的含义。
例如,微笑可能是快乐,也可能是掩饰不安或虚伪。
通过综合考虑微表情、说话内容和情境等因素,可以更准确地解析微表情传递的信息。
3. 结合语言与身体语言微动作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微表情往往与言辞和身体语言相结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
在解析微表情时,需要将微表情与语言和身体语言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表情内容整理目录惊讶 (2)厌恶 (2)轻蔑 (2)愤怒 (3)恐惧 (4)悲伤 (4)愉悦 (5)7.3无意控制动作 (6)(一)头部姿势 (6)(二)面部表情 (6)面部: (9)身体微反应 (11)激发情绪: (12)(一)设问: (12)(二)逼问 (12)(三)去控策略 (12)辨析情绪: (13)(一)查找异动点 (13)(二)排除干扰点 (13)辨析感觉-契合表达: (14)案例解读 (14)12惊讶眉毛上扬;上眼睑提升,睁大眼睛,眼睛警觉;嘴部自然、松弛,张口吸气;表情只持续1秒种。
形态:惊讶=抬眉+睁眼(虹膜暴露增大)+张口吸气厌恶表情形态眉毛下压,皱紧双眉;眼睛眯紧或闭起,眼睑紧张。
皱鼻,上唇提升, 鼻翼两侧形成鼻唇沟。
闭嘴形态:厌恶=皱眉+闭眼+上唇提升(闭嘴)单边嘴角倾斜向上运动的同时单边嘴角收缩。
单边嘴唇上扬。
没有明显眉、眼、鼻的动作轻蔑=单边嘴唇上扬+微带笑意眉毛下压,皱眉;上眼睑提升,下眼睑紧绷、变直-睁大眼,怒视,眼神有力,三角眼;眼球上翻;鼻孔喷气,鼻唇沟、鼻翼提升、扩张;脸颊隆起,上唇提升,下唇外凸,咬牙切齿;收紧嘴唇,紧闭嘴,撅嘴,憋气,鼓下巴,嘴角下弯;缩下巴。
张口嘶吼。
愤怒=皱眉+瞪眼+闭嘴鼓腮或呲牙咧嘴3恐惧恐惧=皱眉+眉头抬高+瞪大警觉的眼睛悲伤4悲伤=眉头皱上扬+闭眼+咧嘴愉悦5愉悦=眯眼+咧嘴+嘴角上扬7.3无意控制动作(一)头部姿势头略微倾斜地偏向某一侧——在倾听或者对谈话感兴趣;头保持正直,尤其下颚在颤动——在压抑愤怒的情绪;头低到了胸前,下巴几乎触到胸骨,同时目光下垂——沮丧或者接受的意思;低下头,眼睛却仍然盯着询问者——意味着挑衅或者愤怒,而非沮丧或接受。
(二)面部表情眉毛下扬且并拢,眼睛瞪视,嘴唇紧锁——愤怒嘴角翘起且只展露在脸部的一侧——轻蔑印堂起皱纹,上嘴唇上扬——厌恶眉毛上扬且紧锁,上眼皮上扬和下眼皮绷紧,嘴唇微微张开水平靠近两耳——恐惧眉毛上扬,两眼瞪大,嘴巴微微张开——惊讶上眼皮下垂,两眼无光,两侧嘴角微微下拉——悲伤扯动眼窝周围的肌肉,会有鹰爪皱纹,嘴角上扬,形成眼袋,在眼角形成皱纹,脸颊上扬鼓起——快乐6眉毛眉毛下压,皱紧双眉;眼睛眯紧或闭起,眼睑紧张——厌恶眉毛下压,皱眉,呈“V”形,睁大眼,眼神有力,伴生硬目光——愤怒眉头向中间聚拢、上扬,睁大眼睛、虹膜暴露;眼睛警觉,眼神闪烁——恐惧眉毛抬得很高,并伴有嘴巴的微张——吃惊眉头紧锁,两眉中间部位的额头上抬,八字眉——悲伤眨眼在正常状态下,每分钟眨眼6-8次,每次眨眼动作只有0.1秒。
眨眼的频率、单次眨眼时间的长度都向传递着信息。
高频率的眨眼——紧张,撒谎(焦虑、担忧);单次眨眼动作持续时间的延长,眨眼的频率降到很低,甚至停止(眼睛闭上1-2秒甚至更长)——视线阻断(厌恶或逃离);眨眼的频率降到很低,甚至停止,有两种可能:一是陷入巨大的内心矛盾冲突之中,对外界的信息接受能力比较差;二是表明他处在接受的状态中。
眼动眼动与认知密切相关,因为眼动可以反映认知心理学传统模块的各个层面。
譬如注意、感知觉、记忆、表象、言语、问题解决、思维与决策过程等。
眼动指标与选择以注视点为核心的眼动指标:When和where哪里,多久其他指标:瞳孔大小、注视轨迹、眼跳角度等嘴巴只是露出上牙和牙龈的笑容——假笑;咬嘴唇,抿嘴;捂嘴;咬手指或指甲或其他物品——阻挡嘴说出“不恰当的话”;将嘴唇使劲抿成一条线——愤怒。
肩膀肩膀一高一低,较高的肩膀朝向询问者侧——愤怒、不准备合作或者欺骗;耸肩——有否认、拒绝的含义;肩膀下垂、弓背或者肩膀向前耸——沮丧或是供认前的接受;一侧或两侧肩膀向后,脖子和后背挺得较直——愤怒或带攻击性的防御状态中。
肘肘部放松地垂在两侧,而且离身体有一定的距离并不紧贴身体——放松、没有任何压力;肘部紧贴躯干——似为保护躯干;双臂交叉胸前——似为保护心肺等生命器官。
手臂手臂交叉——防御行为;(恐惧、抵触、愤怒)手臂交叉时在胸前位置的高低可以作为负面情绪的指示器,位置越高,表明被询问者抵触或愤怒的情绪越大。
7交叉双臂,用手臂把自己包围起来(用手臂紧紧地抱住躯干),同时还可见到垂下头、弓起背的动作,没有目光接——沮丧、拒绝合作。
社交场合里交叉手臂——感到底气不足;让自己更舒服并增强信心;在交叉手臂的同时又突出自己的大拇指——则是傲慢自大的表现。
手手势的使用在人群中呈“倒U”型分布(二类人多用)紧张时手的忙碌行为:修饰外表的行为,如从衣服上弹去灰尘、平整衣服、解开或者扣上纽扣、调整领带等;更多地用手触摸头部或抓耳朵;叩手指节或者用手指轻敲(越紧张这个动作就做得越快、越响);在桌子上敲笔、将自动圆珠笔的卡黄咔哒咔哒反复地按,或是其他类似的重复地敲、叩的机械性动作;也有多次审视自己的手指和珠宝首饰;不停地转项链,让戒指在手指上转动,摸索项链坠或是手镯;男人常爱借此机会抠掉手上的老茧或是清洁指甲,而女人常常抠掉指甲上涂的指甲油。
腿交叉双腿及变换双腿交叉的顺序——设定“身体障碍”,阻挡来自询问人员的“言语攻击”,拖延时间(回答问题)不停地晃动膝盖——为了消除紧张情绪。
脚双脚放在椅子下面,好像要藏起来不让询问者看见——紧张;双脚从椅子下面抽出来——感到放松;双脚放在椅子下面的时候,脚踝是交叉的——更强烈的紧张;双脚脚尖相对,呈内八字形——胆小、孤僻;双脚向外撇开呈外八字形——傲慢、自信。
用脚敲击地面甚至跺脚,可以反映两种情绪状态:比较温和地敲击——说明正在经历一般的恐惧和紧张,或表明他对询问失去耐心,用这种方法传达出希望离开的意思。
跺脚——则反映了他的高度激动与敌意,是为了消除紧张情绪。
坐姿向门口或者窗户倾斜身体或向远离询问者的方向倾斜——紧张和想从当前的不利环境中逃离的欲望;一条腿径直向前或向门的方向伸出——这种姿势有点儿像赛跑前的预备动作,有逃跑的意思。
8面部:910身体微反应激发情绪:(一)设问:事件查证“几何”线索预案阶段刺激构架策略何时:针对实施事件行为的时间发问何地:针对实施事件行为的地点发问何人:针对实施事件行为的人发问何事:针对实施了何种事件行为发问何种方式:针对实施事件行为的方式方法发问结果如何:针对事件出现的结果发问(二)逼问相关压力“交错”问题反应比对刺激构架策略(姜振宇)将所有题目划分为四类:有关无压题目:与事件有关,但不会产生压力——事件无压反应有关有压题目:与事件有关,会产生压力——事件压力反应无关无压题目:与事件无关,不会产生压力——回忆真实基线反应无关有压题目:与事件无关,但会产生压力——压力反应基线(三)去控策略12出其不意“去控”策略相持阶段刺激构架策略去控”:去除有意识的控制行为。
出其不意:用对方没有意料到的问题及方式。
交叉询问,打乱节奏,意识经验习惯性表达。
创设情境,激发本能性反应。
突破防备,激发破绽。
辨析情绪:(一)查找异动点1.查找异动反应:言语动作矛盾,情绪种类错位,情绪程度不符,异于基线反应2.排除干扰反应:有意控制行为,经历带入反应,先入为主印象3.锁定破绽反应:多向比对排除,合理推导结论4.查找异动反应:言语动作矛盾,言语动作不一致或不同步(心口不一)(肯定言语+否定或不自信动作)5.常见的认知表达矛盾形式:6.真实的情绪表达,其言语与行为的表达一般应该一致或同步,并且视线多以刺激源为目标。
因此,情绪表达时如若言语与行为表达不一致或不同步,或视线不以刺激源为目标,就是矛盾点。
7.情绪种类错位:该恐惧的时候却出现微笑;该高兴的时候却貌似愤怒……8.情绪程度不符:小刺激表现大反应,或大刺激表现小反应,情绪反应程度的太小或者太大。
情绪是需要消耗能量来支撑的。
小刺激产生的情绪程度轻。
情绪需要的能量小,表现出来的动作幅度就应该小,时间短;大刺激产生的情绪程度重。
情绪需要的能量大,动作的幅度就应该大。
时间相对长。
因此,表现出来的反应如果与刺激的程度不匹配,就是在作假。
9.异于基线反应基线反应,是一个人自身的本能反应或者习惯性反应。
包括喜怒哀乐的神情举止、抬手举足时的态势,点头、舔唇的习惯等。
如果在问题刺激时,发现被测人出现可疑异动反应,可将这异动反应与同类问题的基线反应进行比对,如果出现了差异,则很可能是破绽的异动反应(二)排除干扰点1)排除干扰反应、有意控制行为:为了渲染或刻意表达某种情绪,有意做些动作:视线、眼动、耸肩、退缩、神情、语音语调……为了增加表述的可信性,主动讲述并没有问及的不相干的多余细节(抛话题),给判断者带来干扰。
2)经历带入反应13指被测人真实经历的真实情绪体验,带入到待查证事件的情节描述之中,很容易诱导对整个待查证事件的判断。
3)先入为主印象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可能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或可不容易接受。
被测人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等,很容易让测试人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其形成第一印象,而影响判断的客观性。
4)需要找到认知与表达的矛盾:不能将某种行为直接与是否说谎划等号。
谎言识别的要点,在于找到认知与表达的矛盾。
辨析感觉-契合表达:详实、细致地观察表达,注意表情动作与言语匹配。
避免对表达观察不够细致,造成的误读误判。
1.表达者表达解析2.观察者感觉辨析3.表达者心理求证4.感觉与表达契合误读误判影响因素:解读者对表达观察不够细致,感觉时个人经验带入,忽略表达者心理求证,解析时过于强调规则案例解读案例1:判真依据:眼动事件与基线反应一致;有人说假时有抿嘴。
提问:昨天晚上睡前见的最后一个人是谁?你今天早上吃的什么?你还记得你进入大学之后认识的第一个室友的名字叫什么吗?(微笑,眼睛直视或向左,误看眼动往右)打乱节奏问有签名。
(眼动往右)案例2:(4.5 实操训练4 《真真假假:我曾和一个德国人交流了8个小时》)判真依据:表达时双脚总是往前移,直至讲台边缘,很自信的样子。
判假破绽:在回答连续追问在南京路逛街的细节时,双脚虽然在讲台前并着,但右脚跟不时抬起……案例3:(5.6 实操训练5:《真真假假·我曾经复读一年》)14问1:你昨天晚上在哪个餐厅吃的饭?答1:昨天晚上我在高铁上吃的饭。
(回忆时,眼神从左上往左下看,左手有比划手势且带有不自然的尬笑。
)问2:你复读的时候是在哪个学期?答2:额……上半学期还是下半学期,我忘了。
(左手摸鼻子,尴尬的笑)。
问3:复读到学校第一次见到的人是谁?答3:(舔嘴唇)第一次见到的……我……(叹气)如果说没有印象……会特别……(身体后退,结巴口吃)应该是老师……我当时不太记得清了。
问4:你来上政第一次见到的人是谁?答4:额,第一次见到的应该是门卫大叔。
问5:大叔长成啥样?答5:长啥样?想……(眼神先往左上再往左下,低头,假笑)问6:好了不用回答了,我已经问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