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浅析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

浅析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

浅析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森林资源中蕴含的具有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包括森林植物的种子、花粉、种苗、树木等。

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平衡、提高森林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进行浅析。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保护林木种质资源可以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品种,防止其灭绝。

通过采集、收集和保存野生植物的种子和种苗,可以建立起一批具有遗传优势的种质资源库,从而避免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通过保护林木种质资源,可以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保护森林功能的完整性。

林木种质资源的开发对于提高森林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林木种质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价值,可以开发出各种高质量的木材、药材和其他生物资源。

一些稀有的木材品种可以用于高档家具的制作,药材资源可以挖掘出一些新的药用价值。

通过研发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可以促进森林经济的发展,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然后,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还可以为生物科技领域提供重要的研究材料和资源支持。

林木种质资源中包含了各种遗传信息,可以用于遗传改良和优良品种选育。

通过选择高产、抗病虫害等特性的树木种苗,可以培育出更具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树木品种。

林木种质资源还可以用于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素材和数据。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需要建立完善的保护和管理体系,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采集、收集、保存和研究工作。

需要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监测和评价工作,确定优良品种和遗传背景,为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探索林木种质资源的潜力和利用价值,促进林木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经济效益和支持生物科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可以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促进森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源支持。

浅析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

浅析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

浅析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森林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和遗传信息,包括物种的形态特征、遗传多样性、适应性和遗传改良潜力等。

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对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保护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林木种质资源的价值、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对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林木种质资源的价值1. 生态保护和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能够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很多植物物种具有生态位特异性,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林木种质资源也是人类生计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农业和林业生产的发展林木种质资源中包含了丰富的遗传信息,可以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物资源,对于进行林木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通过保护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可以培育出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为农业和林业生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 生命科学研究和新药开发林木种质资源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遗传信息、生物活性化合物和新药资源。

保护和探索林木种质资源,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珍贵的研究材料,为新药研发和生物技术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持。

二、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对策目前,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滥伐,森林覆盖面积不断减少,原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许多植物物种濒临灭绝。

森林火灾、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也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造成了严重威胁。

传统的林木种质资源采集、保存和利用方法滞后,存在着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品质不稳定、遗传信息丢失等问题。

(1)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执法,严肃查处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保护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库存活性。

(2)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积极开展林木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收集工作,建立和完善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开展种质资源的鉴定、保存和利用技术研究。

新形势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新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新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新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需要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密的措施来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新形势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进行新的思考和探讨。

一、加强监管与保护在新形势下,加强监管与保护工作是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首要任务。

需要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监测和调查工作,以更全面地了解资源的分布、数量和状况。

建立健全的保护体系,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好各类珍稀树木、野生动植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加大对滥伐滥伐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执法,加大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维护国家对林木种质资源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科研与利用在新形势下,加强科研与利用工作是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必然要求。

需要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基础科学研究,研究开发新的品种和技术,提高林木种质资源的适应能力和利用价值。

需要积极推动各地开展林木种质资源的示范推广和应用推广工作,促进林木种质资源的广泛利用。

加大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力度,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促进林木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合作与交流在新形势下,加强合作与交流工作是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关键环节。

需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外成果和经验,促进国内外的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

需要积极推动各地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林木种质资源的全面保护和利用。

四、加强宣传与教育在新形势下,加强宣传与教育工作是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手段。

需要加大对林木种质资源的宣传与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认识和意识。

需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与解读,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

加强对资源保护和利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促进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提高。

五、加强组织与管理在新形势下,加强组织与管理工作是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关键保障。

新形势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新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新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新思考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中国的林木资源正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

因此,保护和管理林木种质资源的意义变得更加重要。

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成为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首先,我们需要更好地认识林木种质资源的价值。

林木种质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

林木种质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防止自然灾害、保证生物多样性,在经济上支撑木材和非木材产品领域,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以及提供重要的文化信息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其次,我们需要增强种质资源收集、保藏和利用的能力。

收集是保护种质资源的第一步,必须承认不同种类之间的差异性和价值,收集不同区域共生种群的材料,并加强珍稀种群的保护。

同时,我们要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免疫、形态特征、分子遗传标记等检测方法,对库存的种质资源进行充分的、科学的利用和开发,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研究和开发,以推动林木品种的更新和优化,更好地适应环境,解决森林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制度。

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将导致林木种质资源的损失和浪费,同时也会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建立健全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法规,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惩罚,使违法者付出代价,并增强公众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最后,我们应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宣传和教育。

宣传和教育是保护和管理林木种质资源的关键,只有公众对其重要性和价值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林木资源。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信息发布、现场活动和教育培训等,宣传林木种质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此外,要加强家长、学校和社区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参与保护林木资源的意识和积极性。

浅析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

浅析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

浅析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是林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对生态平衡的认识日益加深,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保护和开发的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作一浅析。

一、保护和开发的意义林木种质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树木不仅能够防风固沙、保护水源、净化空气、改善气候、还能提供木材、药材等资源,对于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能够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产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可以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推动林业产业向着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对于人类的长远利益具有深远的意义。

随着资源的有限化和人口的增长,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才能确保子孙后代还能够享受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我国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和长期以来的滥砍滥伐,我国的林木种质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树种甚至濒临灭绝。

由于我国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林木种质资源的分布和品种也十分丰富多样,但是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却不够全面准确,这给保护和开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中还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人才队伍不足、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一些地方对于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够,导致相关工作的推进缓慢。

一些地方的林木种质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范,使得相关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新形势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新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新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新思考【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林业事业的不断发展,保护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已成为当前林业工作的重要任务。

本文从加强科研技术支撑、建立完善的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合作和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不断加强科研技术支撑,建立完善的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加强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可以有效促进林业事业的发展,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应继续努力,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加强林木种质资源工作,为我国的林业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对于促进林业事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林木种质资源、新形势、科研技术支撑、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未来展望、总结回顾。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林木种质资源是林业事业的重要基础和核心资源,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林木种质资源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当前,我国林木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存在着种种不足之处,例如资源利用率不高、种质资源数据库建设滞后等问题,亟需加强科研技术支撑和加强人才培养,以适应新形势下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要求。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以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未来林木种质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1.2 问题意义林木种质资源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提升森林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形势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重,林木种质资源遭受到了严重威胁,种质资源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都面临着严峻挑战。

如何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保护和利用好种质资源,已经成为当前林业领域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林木种质资源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种质资源的丧失将会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森林中各种树木的遗传性状和基因组成,包括了树木的形态、生长性能、抗逆性等。

保护和合理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旨在加深对这一领域的了解。

首先,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意味着保护和维持各种树木的遗传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保护林木种质资源,我们能够保护和恢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持。

其次,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对于适应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筛选出适应气候变化的树种,培育抗旱、抗病虫害的新品种。

这样的努力有助于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减轻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冲击。

此外,林木种质资源的利用也是提高森林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林木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可以为林业生产提供更多的选择。

通过选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可以提高木材的产量和质量,增加林业经济收益。

同时,利用林木种质资源还可以开发出更多的林产品,如药材、食用菌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然而,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种质资源的采集和保存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地区的树木进行调查和样本采集,这对于研究人员和保护机构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作。

同时,保存种质资源需要建立完善的保存体系和设施,确保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其次,种质资源的利用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林木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基因工程和分子育种等技术手段,可以加速育种进程,培育出更多的优良品种。

然而,这些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着一些风险和争议,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和监管,确保其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新形势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新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新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新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林木种质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林木种质资源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成为当前森林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新的角度出发,探讨在新形势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新思考。

一、加强科学研究,推进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科学研究是推进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键。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各种林木的生长习性、抗病虫害能力、木材品质等特性,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科学研究也可以在保护和改良林木品种、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木材品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新形势下,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成为重中之重。

我们要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采用有效措施,保护好各类珍稀树种和优良树种资源。

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种质资源的利用方向,保证其合理利用,延长其生命周期,推动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利用与推广。

要推动优质林木品种的广泛种植和推广,提高林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满足人们对林木产品的需求。

要加强相关技术研发和培训,提升林木种质资源利用者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利用与推广,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林木产品的需求,也可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在新形势下,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只有全球各国携手合作,共同保护和利用好林木种质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我们要加强与各国合作,分享科研成果,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事业的全球化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卷 第3期2018年9月Vol.1, No.3Sep. ,2018温 带 林 业 研 究Journal of Temperate Forestry Research收稿日期:2018-08-10作者简介:卢孟柱(1964—),男,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树木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育种。

E -mail :lumz @caf .ac .cn 。

DOI : 10. 3969 /j . issn . 2096-4900. 2018. 03.001东北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几点思考卢孟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 100091)摘 要:东北林区是我国天然林分布的重点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林木种质资源。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加强东北种质资源的评价与保护,事关森林资源培育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长远大计。

本文将在保护东北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种质资源的遗传评价、原地和异地保存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东北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东北林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中图分类号:S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900(2018)03-0001-04Thoughts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Northeast Forest Germplasm ResourcesLU Meng-zhu(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Beijing 100091)Abstract:Northeast forest region is the key area of natural forest distribution in China ,which contains abundant forest germplasm resources .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 evaluation and protection of northeast germplasm resources need be strengthened ,which matt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the long -term basis for dealing with climate change .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protecting the germplasm resources in northeast China ,the genetic evalu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the stragegies of in -situ and ex -situ conservation . These points c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pro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forest germplasm resources in northeast China .Key words:northeast forest ;forest germplasm resources ;protection我国森林覆盖率虽然不高,但由于地域辽阔,加上地形、土壤类型、气候等复杂的自然条件,仍孕育了丰富的林木种质资源,是我国的重要自然资源财富。

森林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上世纪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已经对林木种质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1]。

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所属保护监测中心基于对物种的统计,得出全球物种以每天1种的速度在消失,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将来很可能几分钟就消失1种。

而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了就不能再生,其遗传资源将永远消失,将失去了一个物种特有的遗传资源,人类也将永远失去利用它的可能性。

一个物种的消失,常常还会导致另外10~30种生物的生存危机。

近20年国家执行的限伐、禁伐政策,有效保护了天然林资源,同时加强了森林资源普查和管理,有效保护了现存的林木种质资源[2]。

但需要指出的是,濒危木本植物的保护任务非常艰巨。

我国将近200个濒危物种近一半处于极度濒危或者易危状态,普遍面临群体分布数量减少,群体个数减少。

加之近年来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生境的改变进一步挑战濒危物种的适应性,使物种片段化的群体面临更大的衰退危机。

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依据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后者森林资源占比约为57%。

东北地区存在大量的野生植物资源,其中乔灌木有400余种。

通过资源调查、分类及评价,弄清林木种质资源状况,建立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平台,重点查清濒危物种,特别是温带林业研究第1卷2查清濒危原因,可以提高林业种质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效率,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及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3]。

保护森林资源不仅仅是通过建立森林公园或者自然保护区等措施避免资源的破坏,更不是简单的收集性状突出如生长高、干型好或抗性好的个体作为种质资源,而是针对不同树种的分布特点和遗传多样性分布,有效保护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因为后者是种群适应环境变化的基础。

1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东北和西南这两大主要林业资源分布地属于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在天然林加强保护的背景下,林业产业区域发展缓慢,给森林资源的保护造成了困难。

部分林业区域因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该区域林木种质资源不同程度的破坏。

整体林业资源管理上缺乏科学合理的策略,管理体系不健全。

正规的林业资源管理涉及调查、统计、规划、设计、监测、采伐等,需要各部门协调、综合。

目前普遍存在着任务职责分配不明确,科学合理化的制度不健全,造成整体的资源管理效果差,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非常被动[4-5]。

东北林区的森林资源正面临着日益缩小的危机,红松(Pinus koraiensis)、偃松(Pinus pumila)、钻天松(Pinus sylvestris var. fastigiata)、杜松(Juniperus rigid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等濒危树种,是迫切需要保护的重点树种[5]。

2018年夏季北半球的高温天气,对于寒温带地区的种质资源是一个重大威胁。

要改变这个被动局面,一方面加强管理保护资源不再被破坏,另一方面需要在濒危原因上进行研究,科学评价林木种质资源,以揭示濒危原因。

依据遗传多样性的大小及分布,可以提出原地和异地保护策略,才能更有效保护林木种质资源。

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的核心是保障物种多样性的不丢失,物种多样性是物种适应环境的基础,避免在环境改变下处于濒危或消亡。

多样性提供了物种更多选择,对于长时间的适应非常重要,被动的保存只是针对目前影响物种短期更新所需要的遗传因子[6]。

因此,只是建立保护区,并不能保证能长期保留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长远的适应性,如何尽可能保存遗传多样性,是亟待要研究的问题。

蒙特利尔进程将林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列为森林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标准[7]。

遗传多样性的消失虽然难以察觉,但却是无时不在的。

尽快摸清东北林区林木特别是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是实施有效保护的重要前提。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更是迫在眉睫。

2 林木种质资源的遗传评价树木由于生长周期长、不能移动,需要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8]。

保护林木种质资源实际是保护其遗传多样性,因此林木种质资源遗传评价是保护种质资源的基础。

评估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的大小和分布,可以推测种群的发展趋势,以制定有效措施以保护现存的基因及其基因型。

实际上经过长期的进化,树木确实保存了相对于群体间更高的群体内多样性,从而多数情况下具备了长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9]。

但必须看到,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对遗传多样性的最大威胁,导致了群体面临新的环境不能适应现在的分布区域[10]。

例如外来病虫害影响直接改变遗传结构,毁林导致的群体多样性的丢失等。

这些群体的丧失,将导致组成物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的丢失。

对于有限群体的濒危树种来说,保护遗传多样性另一个目标是通过保护遗传多样性以维持物种及其群体的进化,增强适应能力[11]。

确立林木物种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揭示组成群体的个体中所包含基因类型的丰富程度以及组成物种所有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同位酶分析,以及群体遗传学家基于基因频率开发的各种估算遗传多样性的大小及分布的算法,为评估林木群体遗传多样性提供了工具,对于揭示树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大小及分布提供了基础。

最近几十年,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新型分子标记不断涌现,如共显性标记的微卫星DNA (简单序列重复,SSR)标记,对于揭示群体遗传多样性提供了有效手段[12-13]。

SSR标记相比其它分子标记有较多优点,如共显性、多态性高、数量多,非常适合于群体遗传学分析,成为首选的分子标记。

需要指出,ISSR虽然也是基于微卫星DNA多态性所设计的分子标记,但该标记是显性的,这样在二倍体个体上就难以区分杂合子,不能获得分子标记在群体中准确的频率,这类显性分子标记不适于群体遗传分析。

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一个转录组测序就可以发现大量的微卫星DNA,可以开发足够量的SSR标记用于群体遗传卢孟柱:东北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几点思考第3期3学研究。

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参数包括了多态性位点数、有效等位基因数、群体杂合度、近交系数及群体遗传分化系数以及哈迪—韦伯平衡的预测。

这些参数不但是评估群体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如何保护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参考。

例如,采用原地保存还是采取异地保存,保存多少群体及群体个体数量等。

例如许多松树的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群体内,因此不需要保存大量群体,而是集中保存几个大的群体,防止多样性的流失。

因此,没有遗传多样性在物种群体内和群体间的的空间分布信息,不论是在原地或者种子库的异地保存都不能高效保护遗传多样性。

采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对于濒危物种特别重要,这些物种具有小群体或孤立群体容易发生群体遗传飘变和自交导致群体的适应性降低,从而在变化环境下加速走向消亡[14-16]。

了解这些物种的近交系数及群体多样性的水平,是确立原地还是异地保护保存的重要依据。

一般认为保护多样性就是物种的保护,实际上更需要的是通过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确定需要保存哪些群体[17],以保障保存了更多的遗传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