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年中考语文试题版含答案
山东青岛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山东青岛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拉萨5月18日电]春夏之交,“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启动。
锚定青藏高原的“地标”,中国人又一次“冲顶”珠峰。
新纪录、新突破,振奋人心。
5月4日,在珠峰海拔8830米处,登顶科考小组成功架设世界海拔最高自动气象站。
5月9日,冰川与污染物考察小组对冰川进行高分辨率扫描,对珠峰的全面“体检”活动史无前例。
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升空高度达到海拔9032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改编自沈虹冰等《无惧风雪鉴未知长空万里探山河》“新华网”2022年5月19日)【材料二】5月,珠穆朗玛峰格外热闹。
“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珠峰地区展开。
据介绍,此次珠峰科考整合了一个十余人的登山团队,登山队员接受过长期系统训练;熟练掌握了气象站安装、调试的各项技术。
5月3日晚,登山队员们比预计提前一天抵达突击营地,4日凌晨,踏上了征途。
哪怕队伍里有曾16 次攀登珠峰的“老将”,这趟路也并不轻松。
因为要在珠峰完成架设气象站工作,每个登山队员都需要背负15 公斤左右的物资,是寻常登山任务的两倍。
此外,山顶的积雪也带来了困难。
按原计划登山队员要在海拔8800米的位置架设气象站,但是在挖了一米多厚的积雪后,依旧没有找到可以架设设备的岩体。
在和指挥部交流后,他们选择继续攀登最后在海拔8830米处才找到。
在逼近峰顶的寒风中,他们用了约一个小时,终于完成了气象站的架设工作。
探索珠峰,一直是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早在1959 年,我国就成立了珠峰登山科考队,开展科考活动。
资料显示,当时的科学家们用简陋的仪器观察地形地貌,在冰面打孔观测冰川的流动速度……那时,仪器设备、观测手段都很落后。
六十多年前,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时,连登山鞋、冲锋衣都生产不出来,只能从国外进口。
几十年积淀,国家科技的进步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支撑了科考装备的升级。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完成任务。
(1)在无人机方面,中国企业的技术和应用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等领域,如农田灌溉、物流配送等。
此外,无人机的发展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据物流公司统计,无人机物流配送有以下优势: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等。
然而,无人机运营中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和法律问题亟待解决。
(3)为了确保无人机的安全运营,我国政府加强了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例如,要求相关部门牵头制定无人机飞行器管理办法、无人机驾驶员管理办法等文件,以加强无人机的安全管理措施。
(4)除了政府的法规外,行业协会和企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无人机行业协会和有关企业共同制定了无人机驾驶员资质认证等标准,以确保驾驶员的安全素养和技能。
(5)未来,我国无人机产业将继续发展壮大,政府和相关方面将继续加强无人机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其安全运营。
任务: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 无人机在哪些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 无人机物流配送具有哪些优势?3. 我国政府为了保证无人机的安全运营采取了哪些措施?4. 无人机行业中哪些组织起到了重要作用?5. 未来我国无人机产业将如何发展?答案1. 军事、民用、农田灌溉、物流配送等领域。
2. 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减少人力资源浪费等。
3. 采取加强相关法规制定和执行的措施。
4. 政府、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
5. 发展壮大,政府加强管理和监督无人机的运营。
二、作文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作文。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确。
”这是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的名言。
读书,讨论,写作是我们语文研究的三个重要环节。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了解各种知识和文化,开拓眼界;通过讨论,我们能够与他人交流思想,提高思维能力;通过写作,我们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表达出来,并提升表达能力。
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谈谈你对读书、讨论和写作在语文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你的体会和感想。
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很多,所以必须要好好复习中考语文,平时要多做语文试卷来巩固知识点。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2分)(一)汉字书写及注音(本题满分4分)1.依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填写汉字,在括号内给相应的汉字注音。
( ) ( )(二)诗文默写(本题满分8分)2.必做题:请将唐代诗人杨炯的《从军行》一诗补充完整。
(4分)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3.选做题:请任意选取4道小题作答,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所答的前4道小题。
(4分)①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真挚而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②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
③ ,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曹刿论战》)④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⑤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何其芳《秋天》)⑥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三)语言运用(本题满分5分)4.请模拟下面设问的形式,并以“生命”为比喻的本体,写一段对生命认识与感悟的文字。
(要求:简明、有文采)(3分)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最终东流人海;生命像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长大后叶落归根……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是永恒的。
5.紧张的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开始后,语文陈老师对我们加强了写作的指导与训练。
在今天上午的作文讲评课上,他把刘华同学的作文《今天又是星期天》推荐给大家,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李丽同学站起来说:“刘华同学的这篇作文立意新颖,角度独特,表达有创意,层次和语句都很通顺,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改后的句子:(四)名著阅读(本题满分5分)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填空。
(2分)夜来了,一种有力的、清新的、宛如慈母的体贴似的东西注入胸怀,寂静像温暖的、毛茸茸的手轻柔地抚摸着,拂去记忆中应当忘掉的一切——所有的苦难和辛酸,白天所沾染的一切侵蚀人的细尘。
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7分)1.(6分)近日,青岛的许多公园有了新变化:围栏少了,入口多了。
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在家门口即可享受美景。
学校开展了相关研学活动,同学们完成了研学日志,请你修改完善。
以前,许多公园的入口位置偏僻(pì),道路狭窄,游人进出不便。
现在,随处都可入园。
市民纷至沓来,或欣赏美景,或休闲健身,别有一番韵(yùn)味。
老师也带领同学们来这里研学,共享天伦之乐。
拾级而上,到达公园高处。
凭(píng)栏远眺,大海波澜状阔;俯瞰脚下,高树低树俯仰生姿。
鸟儿在树上栖(xī)息,清脆的鸣叫声此起彼伏。
这一切,宛如一幅写意画,又似一曲交响乐。
围栏拆除后,“无界公园"将自然风景融入了城市。
(1)文段中标注的四个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僻(pì)B.韵(yùn)C.凭(píng)D.栖(xī)(2)文段中四个画线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波澜状阔B.此起彼伏C.宛如D.融入(3)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纷至沓来B.天伦之乐C.拾级而上D.俯仰生姿2.(2分)上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关于建成无界公园,让市民亲近自然的美好需求得到了满足。
公园更透气,风景零距离。
拆墙透绿,拆除的是物理隔断,联通的是现代生活与自然风光。
B.青岛的这一做法,体现了观念的转变、方法的创新。
这也对市民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公园的美不仅在于风光,还在于人文。
D.入园赏景时,我们也要爱护公园的各种公共设施。
3.(6分)请你根据提示,将活动结语中引用的古诗补充完整。
研学归来,“山气日夕佳,①”(陶渊明《饮酒》),我们感受到了“②_____________,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愉悦,相信青岛的发展必将“③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青岛市二0一六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20分〕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此题总分值27分〕〔一〕诗文默写与理解〔此题总分值13分〕1.依据提示默写。
〔10分〕①阳春布德泽,。
〔?长歌行?〕②,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③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王维〕④,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⑤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王湾〕⑥,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⑦鸡声茅店月,。
〔?商山早行?温庭筠〕⑧,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刘禹锡〕⑨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⑩愁闷的日子里须要冷静:信任吧,。
〔?假设生活欺瞒了你?普希金〕1.【答案】①万物生光辉②浊酒一杯家万里③长河落日圆④落红不是无情物⑤江春入旧年⑥我寄愁心与明月⑦人迹板桥霜⑧谈笑有鸿儒⑨万钟于我何加焉⑩欢乐的日子将会驾临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由门前西流的溪水,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充溢了主动乐观的心情。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代诗人杜牧认为,假使东风不给周瑜以便利,赤壁之战的结局唯恐会完全变更。
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李清照笔下,主子公深深厚醉于赏心悦目的秋景中,以至于人比黄花还要清瘦。
D.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壮志凌云的豪迈情怀。
2.【答案】C〔二〕注音与书写【此题总分值4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字注音;依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标准、美观地填写汉字。
〔4分〕〔1〕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花草树木的映chèn。
〔2〕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huáng诚恐的地步。
〔〕 chènhuáng 〔〕3.【答案】〔1〕轩〔xuān〕映〔衬〕〔2〕诚〔惶〕诚恐颔〔hàn〕〔三〕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此题总分值10分】4.下面画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修改。
精品解析:山东省青岛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1)唐僧(《西游记》) (2)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答案】示例一:唐僧崇尚佛法、立场坚定,在坎坷的取经之路上战胜了诸多诱惑,如拒绝女儿国国王提出的亲事(凤仙郡、陈家庄、寇员外的宴酬和斋赠都没有阻止他西行的脚步),他超凡的毅力和取经的信念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平时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他那坚毅的精神,不怕困难,心中有信念,勇往直前。
1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诗人希望今后能趁明月闲游,随时拄杖敲门与主人交谈,抒发了诗人悠闲惬意之情。
B.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渔家傲》)梦境中词人来到皇宫,听到皇帝情意恳切地询问,漂泊的内心感到一丝温暖。
C.前仆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此处形容无数先烈的不怕牺牲,无私奉献;使用正确;
D.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此处形容阿木爷爷“仅用木头就亲手制作出泡泡机、小猪佩奇等玩具”,一般人均能做到,看不出技术高超;使用不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B.语序不当:改为:每天读一点好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还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
C.缺少主语。把“随着”去掉;
D.搭配不当,把“规定”改为“规范”;
故选A。
5.在“养浩然正气,抒爱国情怀”主题演讲活动中,小锋同学选择了以下诗文中的句子来表现主题。请根据提示,帮他补写完整。
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8.(12分)文言文阅读。
【甲】蔡义,河内人也。
以明经①事大将军幕府。
家贫,常步行,资礼不逮②众门下,好事者相合为义买犊车,令乘.之,不用。
久之,上诏求能为《诗》者,征义待诏,久不得见。
义上疏曰:“臣山东草野之人,行能亡.所比,容貌不及众,然而不弃人伦者,窃以闻道于.先师,自托于经术也。
愿赐清闲之.所,得尽精思于前。
”上召见义,令说《诗》。
上甚说之,擢③为光禄大夫、给事中,进授昭帝。
数岁,拜为少府,迁御史大夫,代杨敞为丞相,封阳平侯。
(取材于《汉书》)【乙】吴悌,字思诚,金溪人。
嘉靖十一年进士。
征授御史。
尝出京视两淮盐政,海溢,没民舍,悌先赈之而后奏闻。
按④河南,伊王典楧⑤骄横,惮悌,遗书.称为友。
悌报曰:“殿下,天子亲藩,非悌所敢友。
悌,天子宪臣,非殿下所得友。
”伊王愈惮之。
夏言⑥当国,与悌乡里。
悌尝谒.言,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
言问其.故,徐曰:“俟谈毕,吾以政请。
”言为.之改容。
(取材于《明史》)[注]①明经:通晓经书的解说。
②逮:及,达到。
③擢:选拔,提拔。
④按:巡行,巡视。
⑤典楧:明朝第七代伊王。
⑥夏言:明朝政治家。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令乘.之乘:乘坐B.行能亡.所比亡:逃跑C.遗书.称为友书:书信D.悌尝谒.言谒:拜见(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B.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C.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D.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窃以闻道于.先师所欲有甚于.生者B.愿赐清闲之.所水陆草木之.花C.言问其.故安陵君其.许寡人D.言为.之改容为.人谋而不忠乎(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蔡义供职大将军幕府时,家境贫寒,却不使用别人为他买的牛车。
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4-2023-2024)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4-2023-2024)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文学类文本阅读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10.(18分)文学作品阅读。
扁担那头的父亲卞毓方①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可小时候,没人说我长得像父亲。
除了身高不及,脸型也不像,父亲的脸明显偏长,我的脸则近似于圆;五官也不像,父亲的线条是儒家的,外柔而内刚,我的线条却是刚的,更准确地说,是粗糙的;脾性也不像,父亲诙谐、幽默,我则木讷、无趣。
②父亲有顶礼帽,深灰色的,冠高而圆,帽檐宽大而略微翘起。
我偶见父亲戴过一次,其余日子,礼帽一直放在纸盒里,纸盒搁在竹棚上。
我曾无数次偷着试戴,可我的脑瓜太小,往头上一套,禁不住想起成语“沐猴而冠①”。
从此只能仰望父亲高大的背影兴叹,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
是的,它属于魁梧、伟岸的父亲。
③夏日晚间,一帮小孩捉迷藏,玩得兴起,夜深了也不归宿。
这时,各家大人就会出来找。
找着了,还赖着,不肯回,大人出手就打:“让你疯!让你疯!"父亲也会出来找我,他号准我的脉,料定我会往哪儿躲,一下子就找个正着。
见了面,老远扬起右手,作狠抽狠揍状。
我晓得,那是唱戏的胡子——假生气,父亲的巴掌不会落下,吓唬而已。
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也没有打过弟弟。
四弟生性顽皮,走路总是乱跑乱撞,一不小心,不是把墙角的暖瓶踢倒了,就是把桌上的酱油瓶碰翻了……然而父亲对四弟的“劣行”没有呵斥,只是温和劝诫。
他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牛大自耕田。
"因此,对一时过错无须责打,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果然,四弟上学后,各方面表现皆优。
④父亲在家里,从来不发脾气;对外人,更是笑颜相对,真诚相待。
父亲对邻里关系是看得很重的,“行要好伴,住要好邻”“恼个邻居瞎只眼"是他的口头禅。
因此,远近邻居都非常敬重父亲。
⑤为人处世,父亲常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小肚鸡肠成不了大事。
他跟我讲过一个故事,特别强调,是祖上传下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市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题满分25分)(一)诗文默写与理解(本题满分13分)1.根据提示默写。
(10分)⑴得道者多助,。
(《孟子》)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⑶,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⑷荡胸生层云,。
(《望岳》杜甫)⑸,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李商隐)⑹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苏轼)⑺物是人非事事休,。
(《武陵春》李清照)⑻,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⑼江山代有才人出,。
(《论诗》赵翼)⑽而现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余光中)2.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描写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远处的南山悠然映入眼帘,表现了陶渊明辞官后的闲适心情。
B.《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两名,写诗人听到人们晚上唱起告别的歌曲,看到人们折柳相赠,不由得产生归隐田园的情思。
C.暮春时节,花儿凋零,燕子归来。
面对此景,词人晏殊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句子,表达了自己伤春惜时之感。
D.宋代词人辛弃疾登高望远,看到江山雄伟壮丽,江水奔流不息,想到古代纵横驰骋的英雄人物,感慨万千,写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
(二)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12分)3.下面画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修改。
(2分)一根稻草丢在大街上一文不值,绑在大白菜上就可以卖白菜的价格,绑在大闸蟹上又可以卖出大闸蟹的价格。
想想这些,谁能否认位置不可以对价值产生影响呢修改后的句子:4.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作答。
(4分)张明参加演讲比赛成绩不好,十分懊恼,在作文中向老师倾诉了烦闷。
发下作文后,发现上面有老师的留言:“张明,老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便是如果我们摔倒了,却不知道是被哪一块石头绊倒的,这要比摔倒本身更让我闪懊恼啊!”张明读后,准备给老师发一条信息,表达谢意,谈谈感想。
请你替张明拟定这条信息。
(含标点符号不超过60字)老师,5.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6分)萤火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昆虫,即使你没有亲眼见过,也至少听说过它的名字。
萤火虫的肚子顶端会发出微弱的光亮,就好像是挂了一盏小灯。
在宁静的夏夜,你经常会看到它们在草丛中游荡。
萤火虫长着三对短短的腿,它们利用这三对小短腿迈着碎步跑动。
雄性萤火虫到了成虫时期,会长出鞘翅,就像其它甲虫一样。
而雌虫则永远都保持着幼虫阶段的形态,无法享受飞翔的快乐。
萤火虫有着色彩斑斓的外衣。
它的身体呈棕栗色,胸部是柔和的粉红色,边缘则点缀着一些鲜艳的棕红色小斑点。
以上文字毛片法国作家的优秀科普著作《》,“即使你没有亲眼见过,也至少听说过它的名字”一句中,“即使……,也……”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是关系。
“在宁静的夏夜,你经常会看到它们在草丛中游荡”一句中,“在宁静的夏夜”充当的句子成分是,“经常”的词性是。
“萤火虫有着色彩斑斓的外衣”一句中,“色彩斑斓”的短语结构类型是。
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个包含比喻修辞的句子抄写在下面:二、阅读(本题满分4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故事两则向有友人馈朱鲫①于孙公子禹年②,家无慧仆,以老佣往。
走送之,及门,倾水出鱼,索盘而进之。
及达主所,鱼已枯毙。
公子笑而不言,以酒犒佣,即烹鱼以飨③。
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颇欢慰否”答曰:“欢甚。
”问:“何以知之”曰:“公子见鱼便欣然有笑容,立命赐酒,且烹数尾以犒小人。
” 主人骇甚,自念所赠颇不粗劣,何至烹赐下人。
因责之曰:“必汝蠢顽无礼,故公子迁怒耳。
”佣扬手力辩曰:“我固陋拙,遂以为非人④也!登公子门,小心如许,犹恐筲斗不文⑤,敬索盘出,一一匀排而后进之,有何不周详也”主人骂而遣之。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⑥皆精。
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
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
贵官默然。
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
饮已将尽,并无赞语。
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注释】①朱鲫:红鲫鱼,一种名贵的观赏鱼。
②孙公子禹年:孙禹年,淄川人,清代顺治年间兵部尚书之子。
③飨:用酒食款待。
④非人:不懂事理的人。
⑤筲斗(shāo dǒu)不文:用小水桶盛着鱼,不够体面。
筲斗,小水桶。
⑥铛臼(chēng jiù):煮茶用具。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走.送之走:跑 B.自念.所赠颇不粗劣念:思念,怀念C.手自..烹进手自:亲自用手 D.贵官执.盏一拱曰执:拿着,握着7.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命名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8.下列句子中,与“何以知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B.山峦为晴雪所洗出(《满井游记》)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D.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9.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老佣人把鱼摆在盘中献给孙公子,公子很高兴,但没说话,让人拿酒烹鱼款待老佣人。
B.老佣人认为自己做得很有礼节,对主人的责备很不满意,极力辩解,主人非常生气。
C.灵隐寺有位以茶闻名的僧人,存了不同等级的茶叶,用来招待不同的客人。
D.僧人煮了上等好茶献给贵官,希望得到称赞,哪知这位贵官却不懂得茶叶的优劣。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向有友人馈朱鲫于孙公子禹年。
(2分)⑵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颇欢慰否”(二)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5分)烽火台的诉说①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就需要共同抵御洪水、野兽等灾害和天敌,这时就少不了彼此沟通和协作。
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靠声音和肢体语言;在我国的殷商时期,出现了“击鼓传声”的通信方式;后来人们开始兴建烽火台,出现了用火光和烟雾传递信息的办法。
②今天,人们在游览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时,依然可以看到修建在制高点上、形似碉堡的方形建筑,那就是烽火台。
不过,烽火台的历史要比长城还要久远。
③一般来说,我国历史上的烽火台是在西周时期出现的。
据史料记载,在周朝时,中央与各诸侯国都在边疆或通往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修筑一座烽火台。
烽火台上堆满了柴草,哨兵一旦发现有外族入侵,便点燃柴草以烽火报警。
各路诸侯见到后,就会派兵前来接应,同御外敌。
④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起《东周列国志》中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烽火戏诸侯。
故事片说的是荒淫无度的周幽王自从得到美人褒姒之后,便整天想尽办法来博得褒姒开心一笑,可美人一直无动于(zhōng)。
有个近臣献计说,当年先王为了防备西戎入侵,在骊山之巅建有20余处烽火台,每当有贼寇侵犯时,烽火台便点火示警,火光、烟雾直冲霄汉,甚为壮观。
附近诸侯见此情景,无不发兵相救。
这些年为,天下太平,已多年不见烽火点燃,如果君王偕王后同游骊山,夜举烽火,这时诸侯援兵必至,至而无寇,王后必笑无疑。
昏庸的幽王居然听从了这位近臣的馊主意,其下场我们也都知道了,周幽王命丧西戎刀下,褒姒也在劫难逃。
西周从此走向了灭亡之路。
⑤西周的灭亡并不意味着以烽火通报军情的历史就经终结。
相反,到了汉代,烽火台的建设规模更大了,使用规则也进一步完备了。
用土木筑成的被称为“烽燧”的烽火台,在边陲重镇和交通要道上随处可见。
今天,在新疆库车县境内,还留存着一座汉代烽燧,其雄伟的气势可使我们约略窥见当时烽火通信的盛状。
那时,烽火台的使用也有了较为完备的规则。
白天发现有外敌入侵时,哨兵就在烽燧上燃起柴草或狼粪,其烟直上不散,远远地就能被人看见,人们称之为“狼烟”或“烽烟”;夜间则点燃柴草,以火光报警。
点燃的烽火还可以悄悄告诉....你一些简单的信息:放一道烽火,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下;放两道烽火,则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上。
⑥在古代,烽火总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烽火出现,便意味着战争来临。
南朝吴均有诗句“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大意是说军情文书从边疆传来,报警的烽火像萤火虫一样乱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中也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
这些都是当时紧张气氛的生动写照。
⑦之所以在战争中使用烽火,是因为它传递信息的速度很快。
汉武帝时,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大军出征匈奴时,就以烽火作为进军信号。
据《汉书》记载.......,仅一天时间,烽火信号便可以从当时的河西(今甘肃省)传到辽东,途经千余里。
⑧用烽火报警的通信方式一直延续了多个朝代,直至清朝末年。
随着电报、电话等现代通信方式的出现,古老的烽火通信终于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舞台。
(取材于陈芳烈的作品)1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并解释这个词语。
(2分)Array无动于zhōng释义:12.结合全文,简要说说我国“烽火通信”方式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
(3分)13.第⑤段和第⑦段中两个加点的词语分别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加以分析。
(4分)⑴悄悄告诉:⑵据《汉书》记载:14.第⑥段和第⑦段人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结合其内容加以分析。
(3分)15.作者在说明过程中或讲述故事,或引用诗句,请任选一个方面,请举例分析其作用。
(3分)(三)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8分)老头子的固定电话①爸爸喜欢我叫他老头子。
他经常搬出纪晓岚的名言: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经纶满腹之谓子。
其实,他169cm的身高只能算是立地,万寿无疆不过是个愿望。
至于满腹经纶,还是换成“满腹唠叨”比较好。
②那天,我和我先生一起去看望他。
老头子自己做了一桌菜,烫了一壶老酒。
两杯酒下肚,话就来了。
他先抱怨了水果越来越难吃,又评价说当前的国际局势真乱,而后谈到了家里的固定电话。
他说:“也不知道是谁把咱们家的号码给卖了,天天有人打骚扰电话,什么地产公司啊,旅游公司啊,有时候早晨五点钟就打过来!”③我说:“那就把固定电话断了吧。
”老头子瞥了眼放在沙发旁的电话机,咂了咂嘴巴说:“还是留着吧,家里有个电话,才像一个家。
”④先生说:“老爸真是个念旧的人呢。
”⑤我先生是台南人,在上海做生意。
老头子还算比较宽容地接纳了他。
结婚前,老头子嘱咐他说:“我女儿在家很受爱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嫁过去,你不要欺负她。
家务么摆个样子就好了,不要让她真做。
”先生说:“爸爸,你放心吧,我也舍不得的。
”⑥婚礼之后回到上海,我给老头子放结婚录像,他看到我按台南的风俗跪拜给公婆奉茶那一段,眼泪忽然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