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课件7第七讲 中国社会结构
合集下载
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七讲-精选文档

25
(四)思考问题: 仁、礼和中庸的关系?
28
礼
秩序
中庸
仁
爱人
礼:等级规范 仁:人际关系 礼有仁无 ——矛盾激化 礼无仁有 ——尊卑模糊
“礼中有仁,仁中有礼”,维护既贵贱 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
●
协调礼和仁的方法:中庸 a、中庸的含义:处理任何事情都不 偏不倚,恰到好处,“恰如其 分”。 b、达到中庸的做法:“和而不同”
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 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30
里
表
为政以礼
杏坛说仁
中庸之道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来!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
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最高的吧!人们缺乏 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32
孔子“中庸之道”的应用?
政治:为政宽缓,纠之以猛。
义利:见利思义。 审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4
仁的内涵
(1)子曰: 仁者爱人。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15
“礼”的含义: “周礼”
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 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对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 会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 ” 个人修养
16
不 知礼 为政以 礼 , 无 以 立 也 孔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对社会 。 子
3
二.孔子的社会思想
(一)复习 1、孔子生于何处? 2、孔子生于何时?
4
名丘,字仲尼 公元前551-前479年 鲁国陬邑(zouyi)人, 今山东曲阜 (fu)
5
释迦牟尼(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4年), 属于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 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 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 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 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 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 (卡尔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 目标》, 1949年出版)
第7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返回
4.生态环境退化严重
(1)草原和森林退化严重
全国90%以上的天然草 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退 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 1.35 亿 公 顷, 占 草 原 总面 积 的 1/3 , 并 仍 以 每年 200 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2009年统计,我国森林覆盖 率才勉强达到20%。我国森林覆盖 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 世界第139 位,人均森林面积 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 的1/4。
返回
3.环境污染情况严重
(1)水污染不断扩散
全国七大水系竟有一 半河段存在严重污染问题。 污染物排放量大,江河湖 海严重污染。劣五类水质 占40.9%,全国75%湖泊出 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大量受到严重污染的江河 水流入大海,对我国近海 海域造成了污染。
(2)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中国目前每年排放二氧化硫近2000万吨,居世界第 一位,烟尘1000多万吨,工业粉尘1000万吨左右。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098m3, 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 且北少南多,有3.6亿人喝不上 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年缺水量 536亿方,2/3的城市缺水。
2008年,我国共有耕地18.2574亿 亩。人均不足1.4亩,不到世界平 均水平的一半。
我国45种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 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多种重要 战略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 水平。我国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 气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0%、 10%和5%,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 度上升到50%以上。
四是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 权交易试点 ,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
五是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 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返回
二、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4.生态环境退化严重
(1)草原和森林退化严重
全国90%以上的天然草 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退 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 1.35 亿 公 顷, 占 草 原 总面 积 的 1/3 , 并 仍 以 每年 200 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2009年统计,我国森林覆盖 率才勉强达到20%。我国森林覆盖 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 世界第139 位,人均森林面积 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 的1/4。
返回
3.环境污染情况严重
(1)水污染不断扩散
全国七大水系竟有一 半河段存在严重污染问题。 污染物排放量大,江河湖 海严重污染。劣五类水质 占40.9%,全国75%湖泊出 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大量受到严重污染的江河 水流入大海,对我国近海 海域造成了污染。
(2)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中国目前每年排放二氧化硫近2000万吨,居世界第 一位,烟尘1000多万吨,工业粉尘1000万吨左右。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098m3, 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 且北少南多,有3.6亿人喝不上 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年缺水量 536亿方,2/3的城市缺水。
2008年,我国共有耕地18.2574亿 亩。人均不足1.4亩,不到世界平 均水平的一半。
我国45种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 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多种重要 战略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 水平。我国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 气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0%、 10%和5%,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 度上升到50%以上。
四是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 权交易试点 ,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
五是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 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返回
二、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七讲 国家与社会的界分其演变

第七讲 国家与社会的界分及其 演变
由于资产阶级已经不再是一个等级,而是一个阶级 了,因此它必须在全国范围内而不是地区范围内组织起 来,并且必须使自己通常的利益具有一种普遍的形式。 由于私有制摆脱了共同体,国家获得了和市民社会并列 的并且在市民社会之外的独立存在;实际上国家不外是 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自己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 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 —卡尔· 马克思
• 5、对公民社会理论的批判:市场能否自愿形成、 市场化是否有利于民主化、第三部门是否有利于 民主、传统的社团组织是否有损于民主
五、中国的国家与公民社会
• 1、王朝国家的政治国家与民间社会:三种变迁模 式 • 2、国际压力、底层造反与传统国家的解体 • 3、士绅的衰败与民间社会的散沙化 • 4、新型政党的兴起与国家的重构:党国体制的形 成 • 5、一元主义的国家与社会的消失:家族的瓦解, 公社与单位体制的逐步形成 • 6、权力分散与公民社会的初步兴起 • 7、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目标与途径
• (3)国家帮助组建的社团 • (4)社团的联结作用
• (5)社团促进国家与市场的合 作 • (6)市场利益通过社团传递到 国家
四、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与社会
• • • • • 阅读教学参考资料,讨论下列问题: 1、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生长机制 2、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互动关系 3、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4、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模式选择
• 多元主义模式:利益集团间的 竞争 • (1)国家与社会的对抗 • (2)以利益集团为基本行动单 位 • (3)自我组织的利益集团 • (4)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关系 • (5)利益集团防范国家对社会 的侵扰 • (6)市场利益直接传递到国家 • 合作主义模式:政府、企业与 工会的谈判 • (1)国家、社会与市场的合作 • (2)以社团为基本行动单位
由于资产阶级已经不再是一个等级,而是一个阶级 了,因此它必须在全国范围内而不是地区范围内组织起 来,并且必须使自己通常的利益具有一种普遍的形式。 由于私有制摆脱了共同体,国家获得了和市民社会并列 的并且在市民社会之外的独立存在;实际上国家不外是 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自己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 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 —卡尔· 马克思
• 5、对公民社会理论的批判:市场能否自愿形成、 市场化是否有利于民主化、第三部门是否有利于 民主、传统的社团组织是否有损于民主
五、中国的国家与公民社会
• 1、王朝国家的政治国家与民间社会:三种变迁模 式 • 2、国际压力、底层造反与传统国家的解体 • 3、士绅的衰败与民间社会的散沙化 • 4、新型政党的兴起与国家的重构:党国体制的形 成 • 5、一元主义的国家与社会的消失:家族的瓦解, 公社与单位体制的逐步形成 • 6、权力分散与公民社会的初步兴起 • 7、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目标与途径
• (3)国家帮助组建的社团 • (4)社团的联结作用
• (5)社团促进国家与市场的合 作 • (6)市场利益通过社团传递到 国家
四、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与社会
• • • • • 阅读教学参考资料,讨论下列问题: 1、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生长机制 2、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互动关系 3、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4、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模式选择
• 多元主义模式:利益集团间的 竞争 • (1)国家与社会的对抗 • (2)以利益集团为基本行动单 位 • (3)自我组织的利益集团 • (4)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关系 • (5)利益集团防范国家对社会 的侵扰 • (6)市场利益直接传递到国家 • 合作主义模式:政府、企业与 工会的谈判 • (1)国家、社会与市场的合作 • (2)以社团为基本行动单位
第7课 百家争鸣 课件-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无为而治”:无为并不是不为,而是不 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民众自我能动性。
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
我受中国篇孔《子道、经孟》子,不影分响章很,大后,改受为《道经》37章在前,第
老子的影3响8章巨之大后。为—《—德经托》尔,斯并泰分为81章。
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 》典籍已有1千多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 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 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 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 万经之王。
后被李斯离间而下狱,不久死于狱中。
3.影响
兵家也是当时诸子百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学派。兵家 的材创料始:“人百是家春争秋鸣末”期的的局孙面武形,成他了的中《国孙古子代兵历法史》上一文书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
奠子定学了说我的国不古思少代命想军题文事成化理为:论后促的代基进学础了说。思的想萌芽和形学态术,的后繁来荣的,学成者大为都中从国这古里吸取 思想战材国料时或期理,论由形于式战,争代进持第行续一改不次造断和思,发军想展事文的理化工论发作有展。了的进高一步峰;
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
Hale Waihona Puke 墨子《墨子》一书中包含许多科学理论。其中,
《经上》《经下》等篇目被合称为《墨经》,论 述了数学、力学、光学、几韩何非学(相约前关28的0年许-前多2基33年),后世人尊称其为“韩非子”或“韩子”
本《要墨素子,》书记载中了的杠《城杆、守小篇, 人物战孔》和国韩详成集时非反像细大期身对等介成韩为者国韩空方绍。都国谈面了后城的仁的城人新公收郑子研门义集(,究结,其今多。强作河次品南向调整省韩以理郑王编州上法纂市书治成新进国郑《谏市韩,,非)希树子人望。》韩立法一王家书励的精主图要治代,表但 构对、我城国池 古防代御军设事施技构术造 的、 发韩 述 打王 了韩弩 展置 其国机 产若 法。君等 生罔 治韩主器 较闻 思王想,被的械 大迫始 ,权制 影派终秦威造 响都韩皇未非读工 。,采后出艺建纳推使,立秦崇。备国这中《及至使。墨其央他,然子后非仰而集》世常慕韩权的非已总门专悲极在计人愤秦。对5制3和国为墨篇统失却了翟,望未见治言大被到,。行多信韩遂任非著的为和书,记墨重多下述翟用篇令。弟阐攻,子
第七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措施: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 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 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 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 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
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 度
第二节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 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 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 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 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 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 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各种制 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 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人民民主专政是 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 级专政:它在根本性质、作用与职能、 历史使命等基本方面与无产阶级专政 是相同的。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中国特色: 在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党派之间的 关系、概念的表述等方面,都有中国 的特点。
4、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2、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工人阶级为领 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 合专政,担负着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实现工业化,完成社会 主义改造,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保卫社会主义制 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对反动 势力和反动分子实行专政。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遵循的原则 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 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分步骤、有秩序 地进行。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完善法律制度; 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优 化机构设置;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 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共18张PPT)

商鞅变法内容及影响 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的控制)
政 1.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损害新旧兴贵地族影主利掌益响权,:利于使
治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世卿世禄)
秦国的国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加强对人民的力管理增强,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确立了封建土地所军有制队的战
经 1.废除井田制,允许自由买卖 济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国人富可免除徭役
斗力提高, 为以后秦
3.统一度量衡
军
强兵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事
国统一全 国奠定基 础。
问题探究
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的崛起,
但商鞅个人的命运却以悲剧
结束,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
是失败了,为什么?
商君虽死,变法犹存!
成功
一场变革的成败,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 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越
七国形成
一、战国七雄
1.形成
三家分晋:赵、魏、韩 (公元前403年)
田氏代齐(公元前386年)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至中间
2.社会状况:战国七雄——相互兼并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魏
齐
庞涓
孙膑
减
围
赵
灶
魏
救命啊!
计
救
齐
赵 桂陵
魏
长平之战
战国末期,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 国的土地。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长 平之战。赵军大败,四十多万人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
流沙 (唐代)胡曾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老氏却思天竺住,便将徐甲去流沙。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

秦孝公
商鞅
旧
改
贵
革
族
派
商鞅(约前390~前338年)
商鞅入秦·舌战群臣
百姓
立木为信
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政治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有利于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页37。
第
7
课
战
国
本课 时
小结
期 的
社
会
变
化
战国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七雄 此消彼长的兼并战争
原因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富国强兵
商鞅 变法
内容 政治 经济 军事
影响
迅速崛起,为秦国统一 中国奠定基础
都江堰 秦国 李冰 天府之国
学以致用
篇章一· 新形势,新格局:战国七雄
篇章二· 新制度,新潮流:商鞅变法 篇章三· 新发展,新规划:都江堰
学习目标
1、归纳战国七雄的名称,主要战役、兼并战争的特点。
2、归纳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能和意义。
中国早期国家夏商周时段示意图
约公元前 2070年
约公元前 1600年
作 用: 防洪、灌溉、水运等
李冰父子像内江鱼Fra bibliotek嘴 外江
渠 宝口瓶
都首
江
飞沙堰
堰 灌溉网
材料1: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
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2:—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积五六十万亩。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 (共30张PPT)

立 木 取 信
各国变法的原因(背景):
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直接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的 根 本 原 因
战国时期各诸侯 国为什么相继展开 变法运动?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时间、人物
背景
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富国强兵
新课讲授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 2 2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3
3
一、战国七雄
形成
战国七雄 齐(田氏代齐)、楚、秦、燕、 赵、魏、韩(三家分晋)
特点:
发展 (兼并战争) 评价:
桂陵之战
魏
齐 孙膑
马陵之战
魏 庞涓 齐 孙膑
庞涓
围 魏 救 赵
魏
赵
救命啊!
齐
桂陵
减 灶 诱 敌
长平之战
二、商鞅变法
商鞅,又称卫鞅 ,公孙鞅。年轻时好 刑名之学,熟悉变法 理论和实践,听说秦 孝公求贤若渴,于是 他发奋图强,投奔秦 国,得到秦孝公的赏 识,开始推行变法。 期间率军大破魏军, 因功受封于商,所以 又称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 你 知 道 有 关 商 鞅 的 故 事 吗
秦 赵
赵括取代 我坚守不出! 廉颇! 你能奈何?
白起
赵括
赵 王 赵 括
纸 上 谈 兵
我离间纸上谈 兵! !
赵 廉 我天下 颇 括 无敌!
白 起
比一比:
城濮大战 (春秋时期)
军队规模 持续时间 用兵谋略 战争结局 晋:2万,楚:4万 一天之内 退避三舍 晋军大败楚军,晋文 公成为中原霸主
长平大战 (战国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这次把满清推翻,改革专制政体,变成共和,四万万人都 有主权来管国家的大事,这便是古人所说的公天下。
——《在广州欢宴各军将领会上的演说》(1923)
大共同体的社会结构
古罗马的古典公民社会经由中古拜占庭社会,基础完全消 解。
罗马严格的个人主义在帝国晚期及东罗马帝国时代(3591453)屈服于一种更偏重社会利益的评价,并在这方面出 现了许多对所有权的限制,人格的意义在降低。——形成 一种由专制国家大共同体桎梏。(参阅G. Grosso《罗马 法史》)
对外,丝绸之路不断扩大。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成 为最大的港口。明代海运又有飞速的发展,在造船和 航海技术上均有杰出的成就,郑和下西洋是其发展到 顶峰的标志。
日本长崎历史博物馆藏“福 州造入津南京船”
日本江户时代画家矶野
文斋绘“大清货舶”, 现藏神户市立博物馆
农学的开拓
到12世纪初,中国的实际人口有史以来,首先突破1亿元。
李中清、王丰《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 (1700-2000)》(哈佛大学,1999)揭穿了马尔萨斯神话。
第七讲 中国社会结构
历史学比其他任何一门科学更加肩荷过 去的重负,从而蒙受着苦难。
——〔英〕Geoffrey Barractbugh(1908-1984)
《当代史学主要趋势》
中国政治文明的三个阶段
1. 礼治时代(周代)
思想根基是天命观。集中体现在《书·洪范》和《周礼》中。 关键词是:五行、阴阳、天道。组织模式是:封建、宗法。
《通典·食货典·运漕》:“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 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 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 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自是丁男 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明清运河修治
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直至清末的500年间,京杭大运 河构成了经济的大动脉。永乐九年(1411),建成南 旺分水枢纽。此后不断有所新修、改善。
在治运过程中,逐步解决了运河穿淮、过江、过湖等 水利技术问题,形成了一批著作,如王琼《漕河图 志》,是现存最早的京杭运河专著;又有谢肇淛《北 河纪》、杨宏《漕运通志》、吴仲《通惠河志》。徐 光启《农政全书》有9卷专论水利技术,是高峰之作。
交通网络
以长安、洛阳两大都会,形成了南北20条道路交通干 线贯通全国,总里程3.78万公里,其中北都太原、汴 州开封、幽州蓟县、凉州姑臧、益州成都、荆州江陵、 广州番禹、扬州广陵成为八大交通枢纽。
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 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 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明先王之道 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道统的建立与师道
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 ,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先生千四百年 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程颐 《明道先生墓表》)
2. 礼法并治时代(汉唐)
关键词是:谶纬、灾异。组织模式是:皇权与相权、士大夫。 成熟模式体现:《大唐开元礼》《唐六典》《唐律疏议》。
3. 皇权时代(宋至清)
思想根基:道统、内圣。组织模式是:文官制度、专制。
一 皇权时代的延续
思考题:
(1)皇权的加剧主要变化在宋代。由韩愈、柳宗元的 话可以反映出变化的缘由是什么?
明代皇权加剧的标志
(1)废相。明太祖废宰相,九卿直接隶属于皇帝(吏、 户、礼、兵、刑、工六部加上都察院、通政司、大理院)。
(2)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品秩底,而权限逐渐加重, 违法法理。
(3)宦官和权臣弄权。宦官分社十二监、四司、八局。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4)行省制度的设立。地方月3日,洛杉矶加州大学社会理论与比较历史中心召开 “大分流?——中国与欧洲经济发展与不发展的根源”。
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大分流:欧洲、中国与近代世 界经济的形成》:中国和日本的核心区生态环境并不比西欧差, 欧洲因海外殖民地和新能源的开发而成功地避免了本土的生态制 约,中国内地与其他亚洲外围区则不能。
(2)针对皇权的加剧,知识分子的主要抵制途径是什 么?
(3)在明清时期,皇权独盛在制度上的指标主要有哪 些?
(4)皇权独盛带来的社会生态情况如何?
柳宗元斥天人相应
山川者,将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 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乌乎与我谋?自斗自决, 自崩自缺,是乌乎为我设?
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 备于事,如斯而已矣。
过程等。 《粹精》:稻、麦等的收割、脱粒、磨粉等加工技术。 《作咸》:海盐、池盐、井盐等制盐技术。 《甘嗜》:甘蔗的种植和制糖技术,并讲蜂蜜、饴糖制作。 《陶埏》:砖瓦、陶器、瓷器的制造技术,江西景德镇为中心。 《冶铸》:铜钟、铁锅、铜钱等的铸造技术(失蜡、实模、无模)。 《舟车》:船舶、车辆结构的数据、驾驶方法等。
古之所以言天者愚蚩蚩者耳,非为聪明睿智者设也。 ——《柳河东集》
柳宗元的唯物观
柳宗元批判了天人感应、神迹、占卜、巫术、相面、 占星术、风水、祖上的荫庇、吉凶之兆、灵魂与神的 崇拜、祭祀等等思想,现代理性主义者所认为的“迷 信”全部成为柳宗元批判的对象。尤其表现在他的 《非国语》中。
柳宗元的核心思想是:“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 不引天以为高。”
冶炼和分离的技术,并附生产设备图。 《佳兵》:冷兵器及火药、火器的制造技术。 《丹青》:墨、银朱(硫化汞)的制造技术。 《曲蘖》:酒母、药用神曲和单曲的制造技术。 《珠玉》:采珠、采玉,开采地下宝石的方法和加工技术。
手工业的繁荣
丝织业:江南的苏州、杭州、嘉兴、湖州,广东的粤纱,福 州的绸纱,漳州、泉州的纱绢、倭缎……
直接的后果是:儒学脱去了“五德终始”的神秘论基 础,礼治的思想基础被抽离。
宋儒道统原于韩愈
宋学最先姿态,是偏重在教育的一种师道运动。这一运动,应该 远溯到唐代之韩愈。韩愈开始辟佛卫道,他特写一文名《师说》 。他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三项中,自然 尤以传道为主要。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 》
周张二程理学家起,亦可谓中国传统教育大道乃再兴。教与 学平等,共一业。师与弟子亦平等,共一生命。
周张程朱之为教,无学校,无课程,无年限,无群众集合之 讲会。仅师弟子三数人偶聚相谈惟朱子同时陆象山聚会讲学, 其风略异。元代蒙古入主,中国士人多在野为师不为臣。书 院讲学之风乃特盛。明代承之,王阳明尤为一代大师。其最 流传者,为《传习录》一书,则仍是程朱为教之旧传统。
经济的两个马鞍形
秦汉时期达到第一个高峰,魏晋以下低落,隋唐有所 回复和回升,到宋代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 从而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峰,推进到当时世界经济文 化发展的最前列。元代急遽下降,明代中叶恢复到宋 代水平,以后虽有所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迟 缓和停滞。
——漆侠《宋代经济史》(1988)
棉纺业:江南的松江、苏州…… 陶瓷业:江西景德镇,广州石湾,福建德化,浙江处州…… 冶铁业:福建延平,广东佛山…… 漆器业:浙江温州…… 造纸业:江苏常州、安徽泾县…… 制糖业:广东、台湾……
明清民间商贸实况
嘉靖《河间府志》
行货之商,皆贩缯、贩栗、贩盐、铁、木植之人。贩缯者至自南 京、苏州、临清,贩栗者至自卫辉、磁州并天津沿河一带,间以 岁之丰歉,或籴之使来,粜之使出,皆辇致之。贩铁者农器居多, 至自临清、洵头,皆驾小车而拉。贩盐者至自沧州、天津,贩木 植者至自真定,其诸贩瓷器、漆器之类,至自饶州、徽州。至于 居货之贾,河北郡县,俱谓之铺户,货物既通,府州县间,亦有 徵之者。其有售栗于京师者,青县、沧州、故城、兴济、东光、 景州、献县等处,皆漕挽。河间、肃宁、阜城、任邱等处,皆陆 运,间亦舟运之……在州县者,一月期日五六集,在乡镇者,一 月期日二三集,府城日一集。江南谓之上市,河北谓之赶集。
《天工开物》十八章结构
《锤锻》:铁器、铜器的锻造工艺,制造、焊接和金属热处理。 《燔石》:烧制石灰、采煤、烧制矾石、硫磺、砒石的技术。 《膏液》:16种油料植物的产油及用途、压榨、提脂法。 《杀青》:纸的种类、原料及用途,造竹纸、皮纸的全套工艺。 《五金》:金、银、铜、铁、锡、铅、锌等金属矿物的开采、选矿、
从前革命党推翻满清,不过推倒了清朝的大皇帝。但大皇帝推倒 之后,便生出了无数小皇帝,这些小皇帝仍旧专制,比较从前的 大皇帝还要暴虐无道。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24)
二 唐宋以来社会的进展
交通·大运河
隋修通南北大运河,全长2700多公里,水面宽50多米, 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西至长安,贯通了 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中国的水运网大致形 成。
江南的繁荣
新安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 ——顾炎武《肇域志》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 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 右或盐,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 俭也。然新安人衣食亦甚菲啬,薄靡盐薤,欣然一饱矣, 惟娶妾、宿妓、争讼,则挥金如土。 ——谢肇淛《五杂俎》
拜占庭法的本质是:君主本人根据他颁布之法律进行统治。 社会小共同体,诸如采邑、村社、行会、宗族等不发达。
走向万能政府
文熟察国民心理,以为今日救国之道,莫急于裁无用之兵,而立 一统一强有力之政府。 ——《要求列强撤销承认北京政府之对外宣言》(1923)
最希望的是要有一个万能政府,为人民使用,以谋人民的幸福, 有了这种政府,民治才算是最发达。 ——《民权主义第六讲》(1924)
孙中山辛亥革命
数千年底政治变更,不外夫这两个力量的冲动。中国历史,是从 自由而入于专制;西国历史,是从专制而入于自由。 ——《在广东省教育会的演说》(1921)
满清是个专制国,皇帝以下有文官、武官。文、武官是皇帝的奴 隶,他们是替皇帝管理人民的。……大官摸到一万万,小些的一 定也可以摸到千万、百万,至顶小的也要几十万。 ——《在上海民治学会的演说》(1919)
——《在广州欢宴各军将领会上的演说》(1923)
大共同体的社会结构
古罗马的古典公民社会经由中古拜占庭社会,基础完全消 解。
罗马严格的个人主义在帝国晚期及东罗马帝国时代(3591453)屈服于一种更偏重社会利益的评价,并在这方面出 现了许多对所有权的限制,人格的意义在降低。——形成 一种由专制国家大共同体桎梏。(参阅G. Grosso《罗马 法史》)
对外,丝绸之路不断扩大。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成 为最大的港口。明代海运又有飞速的发展,在造船和 航海技术上均有杰出的成就,郑和下西洋是其发展到 顶峰的标志。
日本长崎历史博物馆藏“福 州造入津南京船”
日本江户时代画家矶野
文斋绘“大清货舶”, 现藏神户市立博物馆
农学的开拓
到12世纪初,中国的实际人口有史以来,首先突破1亿元。
李中清、王丰《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 (1700-2000)》(哈佛大学,1999)揭穿了马尔萨斯神话。
第七讲 中国社会结构
历史学比其他任何一门科学更加肩荷过 去的重负,从而蒙受着苦难。
——〔英〕Geoffrey Barractbugh(1908-1984)
《当代史学主要趋势》
中国政治文明的三个阶段
1. 礼治时代(周代)
思想根基是天命观。集中体现在《书·洪范》和《周礼》中。 关键词是:五行、阴阳、天道。组织模式是:封建、宗法。
《通典·食货典·运漕》:“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 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 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 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自是丁男 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明清运河修治
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直至清末的500年间,京杭大运 河构成了经济的大动脉。永乐九年(1411),建成南 旺分水枢纽。此后不断有所新修、改善。
在治运过程中,逐步解决了运河穿淮、过江、过湖等 水利技术问题,形成了一批著作,如王琼《漕河图 志》,是现存最早的京杭运河专著;又有谢肇淛《北 河纪》、杨宏《漕运通志》、吴仲《通惠河志》。徐 光启《农政全书》有9卷专论水利技术,是高峰之作。
交通网络
以长安、洛阳两大都会,形成了南北20条道路交通干 线贯通全国,总里程3.78万公里,其中北都太原、汴 州开封、幽州蓟县、凉州姑臧、益州成都、荆州江陵、 广州番禹、扬州广陵成为八大交通枢纽。
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 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 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明先王之道 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道统的建立与师道
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 ,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先生千四百年 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程颐 《明道先生墓表》)
2. 礼法并治时代(汉唐)
关键词是:谶纬、灾异。组织模式是:皇权与相权、士大夫。 成熟模式体现:《大唐开元礼》《唐六典》《唐律疏议》。
3. 皇权时代(宋至清)
思想根基:道统、内圣。组织模式是:文官制度、专制。
一 皇权时代的延续
思考题:
(1)皇权的加剧主要变化在宋代。由韩愈、柳宗元的 话可以反映出变化的缘由是什么?
明代皇权加剧的标志
(1)废相。明太祖废宰相,九卿直接隶属于皇帝(吏、 户、礼、兵、刑、工六部加上都察院、通政司、大理院)。
(2)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品秩底,而权限逐渐加重, 违法法理。
(3)宦官和权臣弄权。宦官分社十二监、四司、八局。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4)行省制度的设立。地方月3日,洛杉矶加州大学社会理论与比较历史中心召开 “大分流?——中国与欧洲经济发展与不发展的根源”。
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大分流:欧洲、中国与近代世 界经济的形成》:中国和日本的核心区生态环境并不比西欧差, 欧洲因海外殖民地和新能源的开发而成功地避免了本土的生态制 约,中国内地与其他亚洲外围区则不能。
(2)针对皇权的加剧,知识分子的主要抵制途径是什 么?
(3)在明清时期,皇权独盛在制度上的指标主要有哪 些?
(4)皇权独盛带来的社会生态情况如何?
柳宗元斥天人相应
山川者,将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 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乌乎与我谋?自斗自决, 自崩自缺,是乌乎为我设?
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 备于事,如斯而已矣。
过程等。 《粹精》:稻、麦等的收割、脱粒、磨粉等加工技术。 《作咸》:海盐、池盐、井盐等制盐技术。 《甘嗜》:甘蔗的种植和制糖技术,并讲蜂蜜、饴糖制作。 《陶埏》:砖瓦、陶器、瓷器的制造技术,江西景德镇为中心。 《冶铸》:铜钟、铁锅、铜钱等的铸造技术(失蜡、实模、无模)。 《舟车》:船舶、车辆结构的数据、驾驶方法等。
古之所以言天者愚蚩蚩者耳,非为聪明睿智者设也。 ——《柳河东集》
柳宗元的唯物观
柳宗元批判了天人感应、神迹、占卜、巫术、相面、 占星术、风水、祖上的荫庇、吉凶之兆、灵魂与神的 崇拜、祭祀等等思想,现代理性主义者所认为的“迷 信”全部成为柳宗元批判的对象。尤其表现在他的 《非国语》中。
柳宗元的核心思想是:“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 不引天以为高。”
冶炼和分离的技术,并附生产设备图。 《佳兵》:冷兵器及火药、火器的制造技术。 《丹青》:墨、银朱(硫化汞)的制造技术。 《曲蘖》:酒母、药用神曲和单曲的制造技术。 《珠玉》:采珠、采玉,开采地下宝石的方法和加工技术。
手工业的繁荣
丝织业:江南的苏州、杭州、嘉兴、湖州,广东的粤纱,福 州的绸纱,漳州、泉州的纱绢、倭缎……
直接的后果是:儒学脱去了“五德终始”的神秘论基 础,礼治的思想基础被抽离。
宋儒道统原于韩愈
宋学最先姿态,是偏重在教育的一种师道运动。这一运动,应该 远溯到唐代之韩愈。韩愈开始辟佛卫道,他特写一文名《师说》 。他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三项中,自然 尤以传道为主要。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 》
周张二程理学家起,亦可谓中国传统教育大道乃再兴。教与 学平等,共一业。师与弟子亦平等,共一生命。
周张程朱之为教,无学校,无课程,无年限,无群众集合之 讲会。仅师弟子三数人偶聚相谈惟朱子同时陆象山聚会讲学, 其风略异。元代蒙古入主,中国士人多在野为师不为臣。书 院讲学之风乃特盛。明代承之,王阳明尤为一代大师。其最 流传者,为《传习录》一书,则仍是程朱为教之旧传统。
经济的两个马鞍形
秦汉时期达到第一个高峰,魏晋以下低落,隋唐有所 回复和回升,到宋代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 从而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峰,推进到当时世界经济文 化发展的最前列。元代急遽下降,明代中叶恢复到宋 代水平,以后虽有所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迟 缓和停滞。
——漆侠《宋代经济史》(1988)
棉纺业:江南的松江、苏州…… 陶瓷业:江西景德镇,广州石湾,福建德化,浙江处州…… 冶铁业:福建延平,广东佛山…… 漆器业:浙江温州…… 造纸业:江苏常州、安徽泾县…… 制糖业:广东、台湾……
明清民间商贸实况
嘉靖《河间府志》
行货之商,皆贩缯、贩栗、贩盐、铁、木植之人。贩缯者至自南 京、苏州、临清,贩栗者至自卫辉、磁州并天津沿河一带,间以 岁之丰歉,或籴之使来,粜之使出,皆辇致之。贩铁者农器居多, 至自临清、洵头,皆驾小车而拉。贩盐者至自沧州、天津,贩木 植者至自真定,其诸贩瓷器、漆器之类,至自饶州、徽州。至于 居货之贾,河北郡县,俱谓之铺户,货物既通,府州县间,亦有 徵之者。其有售栗于京师者,青县、沧州、故城、兴济、东光、 景州、献县等处,皆漕挽。河间、肃宁、阜城、任邱等处,皆陆 运,间亦舟运之……在州县者,一月期日五六集,在乡镇者,一 月期日二三集,府城日一集。江南谓之上市,河北谓之赶集。
《天工开物》十八章结构
《锤锻》:铁器、铜器的锻造工艺,制造、焊接和金属热处理。 《燔石》:烧制石灰、采煤、烧制矾石、硫磺、砒石的技术。 《膏液》:16种油料植物的产油及用途、压榨、提脂法。 《杀青》:纸的种类、原料及用途,造竹纸、皮纸的全套工艺。 《五金》:金、银、铜、铁、锡、铅、锌等金属矿物的开采、选矿、
从前革命党推翻满清,不过推倒了清朝的大皇帝。但大皇帝推倒 之后,便生出了无数小皇帝,这些小皇帝仍旧专制,比较从前的 大皇帝还要暴虐无道。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24)
二 唐宋以来社会的进展
交通·大运河
隋修通南北大运河,全长2700多公里,水面宽50多米, 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西至长安,贯通了 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中国的水运网大致形 成。
江南的繁荣
新安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 ——顾炎武《肇域志》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 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 右或盐,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 俭也。然新安人衣食亦甚菲啬,薄靡盐薤,欣然一饱矣, 惟娶妾、宿妓、争讼,则挥金如土。 ——谢肇淛《五杂俎》
拜占庭法的本质是:君主本人根据他颁布之法律进行统治。 社会小共同体,诸如采邑、村社、行会、宗族等不发达。
走向万能政府
文熟察国民心理,以为今日救国之道,莫急于裁无用之兵,而立 一统一强有力之政府。 ——《要求列强撤销承认北京政府之对外宣言》(1923)
最希望的是要有一个万能政府,为人民使用,以谋人民的幸福, 有了这种政府,民治才算是最发达。 ——《民权主义第六讲》(1924)
孙中山辛亥革命
数千年底政治变更,不外夫这两个力量的冲动。中国历史,是从 自由而入于专制;西国历史,是从专制而入于自由。 ——《在广东省教育会的演说》(1921)
满清是个专制国,皇帝以下有文官、武官。文、武官是皇帝的奴 隶,他们是替皇帝管理人民的。……大官摸到一万万,小些的一 定也可以摸到千万、百万,至顶小的也要几十万。 ——《在上海民治学会的演说》(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