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选型设计
皮带选型

312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带式输送机选型设计由于综合机械化工作面推进速度较快,运输距离变化也较快,这就要求顺槽运输设备能快速进行缩短,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此工作面应优先选用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为了便于设备互相通用,所以应优先选用我矿的在用设备。
我矿现使用的带式输送机型号为SSJ1200/2*315,运输能力为1500t/h,采用2×315KW双电机驱动,带速为3.15m/s,储带仓可储带100m,,带宽为1200mm,皮带型号为PVG1250S,抗拉强度为1250 N/mm.。
其优点如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与普通输送机的区别在于机头后面加了一套储带装置,其主要由储带仓、固定滚筒、游动滚筒小车、拉紧小车等组成。
顺槽桥式转载机与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机尾有一段搭接长度,转载机的机头和桥身部分可在输送机机尾架上纵向移动。
当转载机移至极限位置时,必须移动输送机的机尾,以缩短带式输送机的长度。
需要缩短带式输送机时,先拆除机尾部前段的机架,用机尾牵引机构使机尾前移,游动滚筒小车在拉紧小车的牵引下向后移动,输送机重叠成四层储存在储带仓内,此时输送机缩短作业完成以后,拉紧小车仍以适当的拉力将输送带张紧,使输送机正常运行;另外储带仓可储带100m,可利于皮带的回收再利用。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采用了自移式机尾,与自动拉紧装置相互配合,可实现在输送机不停机的情况下移动机尾,从而减少输送机机尾移动的辅助工作时间和停车时间,简化了输送机机尾与工作面转载机和停车时间,简化了输送机机尾与工作面转载机的搭接,提高了输送机机尾的移动速度。
一、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带式输送机使用于33412工作面运输顺槽,运输顺槽总长2226.5m(其中上库巷100m,坡度11.5°,运输顺槽距切巷300m,坡度15°,所运送物料为原煤,运输量为595t(每小时一刀煤),原煤最大块度350mm,松散度0.9t/m3,。
二、带式输送机选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一般出厂长度为1200m,因此该运输顺槽皮带可分为两部,因考虑到二部皮带会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先缩短,提前度过300m 坡度为15°的巷道,而头部皮带使用周期长,故决定头部皮带为1000m,二部皮带为1226.5m。
煤矿主斜井带式输送机选型设计分析

煤矿主斜井带式输送机选型设计分析主斜井带式输送机是现代化矿井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结合某矿井的开拓条件,应用简化计算方法快速准确的计算带式输送机选型所需的主要技术参数,为其选型设计提供依据,以保证主斜井带式输送机提升能力满足矿井生产能力的需要。
标签:带式运输机;选型;技术参数TB1前言由于带式输送机具有运量大、效率高、成本低、事故少、管理维护简单、易于实现集中控制和自动化,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大中型现代化矿井中,能保证矿井持续、稳定、安全、高效生产。
主斜井带式输送机是现代化矿井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决定矿井生产能力的关键。
因此,对矿井主斜井带式输送机的选型除保证安全可靠性、技术先进性之外,还应考虑经济合理性因素。
2设计基础资料某大型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0.0Mt/a,主斜井井口标高+950m,井底标高+561m,井筒倾角16°,斜长1412m。
工作制度:年工作日330d,日净提升时间16h。
井下设井底煤仓(容量2000t,1个),输送物料为原煤。
3主斜井带式输送机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3.1输送量的确定根据生产能力计算公式:Q=A·K/M·N=10.0×106×1.15÷(330×16)=2178t/h经计算,主斜井带式输送机小时输送能力Q=2178t/h既可满足矿井10.0Mt/a 的生产能力,结合采煤工作面最大瞬间产量及大巷运输能力3000t/h的要求,为保证井下煤流系统连续和正常运输,确定主斜井带式输送机输送能力Q=3000t/h。
3.2带宽、带速的确定对于带式输送机而言,带宽和带速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参数,选用合理的带宽和带速能使带式输送机的运行更加经济、可靠。
增加带宽可以保证输送量的要求,但势必增加井筒断面,增加初期投资;提高带速对降低井巷工程费用比较有利,带速愈高,物料单位长度质量愈小,所需胶带强度愈低,减速器功率传动比减小,整机设备费用减低。
毕业设计——带式输送机的选型与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的选型与设计机电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目录一、概述 (1)1.1带式输送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 (1)1.2 输送机的分类 (2)1.3 驱动装置 (3)二、运动方案的拟订 (5)三、减速器设计 (8)3.1 选择电动机 (8)3.1.1 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8)3.1.2 确定电动机的转速 (9)3.2 计算总传动比并分配各级传动比 (10)3.3 运动参数的计算 (10)3.3.1计算各轴转速: (10)3.3.2 各轴的功率和转矩 (10)3.4 传动零件(齿轮)的设计 (12)3.4.1 高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2)3.4.1.1 选择材料、齿轮精度等级、类型及齿数 (12)3.4.1.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13)3.1.4.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15)3.4.1.4几何尺寸计算 (17)3.4.2 低带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8)3.4.2.1 选择材料、齿轮精度等级、类型及齿数 (18)3.4.2.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18)3.4.2.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20)3.4.2.4几何尺寸计算 (22)3.5 轴的设计 (22)3.5.1 轴的材料 (22)3.5.2轴径的初步估算 (22)3.5.3 轴的结构设计 (23)3.5.4按弯扭合成进行轴的强度校核 (25)3.6 轴承的选择 (35)3.6.1 轴I上的轴承的选择 (35)3.6.2 轴II上的轴承的选择 (37)3.6.3 轴III(输出轴)上的轴承的选择 (41)3.7.1 高速级大齿轮与轴的联接 (43)3.7.2 低速级大齿轮与轴的联接 (44)3.8 箱体结构设计 (44)3.9 联轴器、润滑、密封、公差及其他附件设计 (47)3.9.1 联轴器的选择设计 (47)3.9.1.1 高速轴联轴器 (47)3.9.1.2 低速级联轴器的选择设计 (48)3.9.3 密封 (52)3.9.4 公差与配合 (53)3.9.5 其他附件的设计 (53)四、驱动滚筒设计 (56)4.1 驱动滚筒的选择设计 (56)4.2 驱动滚筒轴的设计 (61)4.2.2滚筒轴的校核 (61)4.2.3 滚筒的周向定位 (61)五、托辊的设计 (65)5.1 作用 (65)5.2 托辊的类型 (65)5.3槽形托辊 (67)5.4 缓冲托辊 (68)5.5 回程托辊 (69)5.6 调心托辊 (70)六、机架 (73)七、拉紧装置 (74)总结 (75)致谢 (76)参考文献 (77)一、概述1.1带式输送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随着世界装备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及我国带式输送机产品的技术进步,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带式输送机产品研发和制造基地指日可待,5年后我国带式输送机全球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0%左右。
TD75型带式输送机设计选型手册 清晰版

表 1-2 平形和三节托辊输送带上最大面积 S
槽角λ
0°
0.0047 0.0094 0.0145
0.0083 0.0169 0.0259
0.0130 0.0265 0.0406
0.0210 0.0427 0.0653
0.0303 0.0626 0.0958
0.0425 0.0864 0.1320
0.0560 0.1140 0.1750
5.橡胶带的安全系数 m 见表 2-2。
帆布层数Z 硫化接头
m 机械接头
表 2-2 橡胶输送带安全系数
3~4 8 10
5~8 9 11
9~12 10 12
6.橡胶输送带复盖胶的推荐厚度见表 2-3。
表 2-3 橡胶输送带复盖胶的推荐厚度
物料特性
物料名称
复盖胶厚度(毫米) 下胶厚 下胶厚
γ<2 吨/米 3,中小粒度或磨损性小 焦炭、煤、白云石、石灰石烧结混合
3.0+1.5 4.5+1.5 6.0+1.5
表 2-5 橡胶带每米自重
带 宽 B (毫米)
500
650
800
1000
1200
q0(公斤/米)
5.02
5.88
6.74
5.82
7.57
9.31
6.68
8.70
10.70
7.55
9.82
12.10
8.62
10.60
13.25
15.90
9.73
11.98
14.98
表 2-1 带宽和层数
B(毫米) Z
500 3~4
650 4~5
800 4~6
1000 5~8
带式输送机的选型设计与应用

度不超过 6 5 0 r / m i n 的要求。
2 . 5 阻力计 算
等 ,提 高煤矿运输效率和保障员工人身安全。
关 键词 带式输 送机 ;输 送机 选型 ;输送 带 ;托辊 ;电动机 ;滚 筒 ;拉 紧装 置
中图分 类号 T D 5 2 8  ̄ . 1 1 带式 输送机 的 特点及 技术 现状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0 — 4 8 6 6( 2 0 1 3 )0 l 一 0 0 4 2 — 0 5
半径为 1 0 5 I n ,则本输送机凸弧段半径选用 2 0 0 1 o _ 。
2 . 2 . 2 . 2 凹弧 段半 径 的确定
—
—
回空 托辊 组 间距 ;
g ——承载 回空托辊组转动部分单位 长度 的
质量 。
n :
凹弧段应 有 足够大 的半 径 。 凹弧段 的胶 带重力 必
( 3 ) 运量 Q = 2 2 0 0 t / h ; ( 4 ) 松散 密度 p = 9 0 0 k g / m ;
( 2 )监控综合化 。应用动态分析技术和机 电一体
化 、计算机监控等高新技术 , 采用大功率软启动与 自
动张 紧技 术 ,对输送 机进 行动 态监测 与监 控 ,大大 地
2 带 式输送 机 的设计计 算
目前 ,在煤矿井下使用 的带式输送机 已达到主要 技术指标 ,其关键技术与装备有 以下几个特点 :
( 1 )设 备 大型化 。其 主要技 术参 数与 装备 均 向着 大型 化 发展 ,以满 足年 产 3 0 0万 t - 5 0 0万 t 以上 高 产 高效 集约化 生 产 的需 要 。
同 煤 科 技
T ONG ME I KE J I
胶带输送机选型设计

一、皮带机的选型:二、皮带机的功率P 选型公式为:P=(L+50)*(WV/3400+Q/12230)+HQ/367三、L:皮带机水平投影长度(m)四、W:单位长度机器运动部分质量(Kg/m);五、V:皮带运行速度(m/s);六、Q:输送量(t/h);七、H:上运(下运)垂直长度(m);八、双机功率P=1.5P九、三机功率P=1.8P十、注:皮带宽度800mm 皮带宽度1000mm 皮带宽度1200mmW=57Kg/m;W=74Kg/m;W=90Kg/m;十一、根据上述公式带入113 队施工-490m 西翼提料斜巷巷道参数算得P﹤40KW,因此可选用型号为DSJ800/2*40,电机型号为YBS-40-4 的皮带机,该皮带机使用的是800mm 宽度的皮带,单电机运行平巷最大运程为400m,斜巷下运最大运程可达到550m,符合施工要求。
皮带机配置双电机,以便在一台电机无法运转的时候,启动另一台电机,减少影响生产时间。
二、关于斜巷倾角较大,矸石在皮带机上易滚落的问题。
1、由于斜巷倾角较大,安装皮带前应注意一下几点:(1)安装皮带机时尽量抬高皮带机头,以减少皮带机的坡度。
根据-490m 西翼提料斜巷断面高度为3.7m,机头抬高1.0m;(2)上平巷变坡点处卧1m 深的底,便于铺设的H 和纵梁能够平稳过渡至上平巷,减小因皮带面落差较大,造成洒矸或较大的矸石滚落构成安全威胁;(3)安装前,根据巷道中心线定出皮带机的中心线,清理平整安装地点,保证H 架和纵梁的平直,允许H 架和纵梁有一定的倾角,但每隔30m 处必须用钢丝绳将H 架和纵梁带紧。
在永久性的皮带巷道中可采用定点浇筑的方式固定H 架,保证H 架和纵梁的平直和牢固。
2、耙矸机皮带机尾的转载装置:(1)当耙矸机的卸料槽直接座在皮带机尾上时(情况较少),需加工一个梯形的漏斗,在漏斗的内表面铺上皮带面,所铺的皮带面长度要超过漏斗底部400mm,这样既增加了漏斗的使用寿命,也能对卸下的矸石起缓冲作用,对机尾的起保护作用,还能有效得防止机尾部位洒矸和夹矸现象。
煤矿主斜井带式输送机选型设计分析

N O.1 2, 2O1 3
Mo d e r n B u s i n e s s T r a d e I n d u s t r y
2 0 1 3年第 1 2 期
煤矿主 斜井 带式输 送机选 型设计分析
刘 术 玲
( 新疆煤炭设计l 研 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鸟鲁木齐 8 3 0 0 9 1 )
2 设 计 基础 资料
既 可满足矿井 1 0 . O Mt / a的 生 产 能 力 , 结 合 采 煤 工 作 面 最 大
某 大型矿 井设计 生产 能力 1 0 . O Mt / a , 主 斜 井 井 口 标 高 瞬 间 产 量 及 大 巷 运 输 能 力 3 0 0 0 t / h的 要 求 , 为 保 证 井 下 煤 流
定 期 督 促 检 查 船 机 性 能 保 证 正 常 安 全 运 行 和 及 时 检 查 性 与 针 对 性 而 且 为 以 后 航 道 疏 浚 的 整 治 工 作 提 供 了 参 考 。 核 对 GP S基 站 及 接 收 机 输 人 参 数 是 精 确 定 位 的 质 量 主 要 在 实 施 疏 浚 工 程 的 同 时 也 应 重 视 对 生 态 环 境 的 保 护 。 成 功 控 制 。要 做 到 施 工 精 确 定 位 首 先 要 将 GP S 的 定 位 天 线 安 的 项 目管 理 不 但 能 促 进 项 目和 企 业 的 发 展 , 而 且 可 以 推 动
+9 5 0 m, 井底标 高 +5 6 l m, 井筒 倾 角 1 6 。 , 斜长 1 4 1 2 m。工 系 统 连 续 和 正 常 运 输 , 确 定 主 斜 井 带 式 输 送 机 输 送 能 力 Q
高 原始 资料 的正确 性 , 要 有 目的有 要 求 地 对原 始 资 料 进行 4 总 结 分 析和 总结 , 只有这样 才能更 好地服 务于施 工生产 。 以上所述 , 通 过 对 以 上 几 种 航 道 疏 浚 工 程 措 施 的 探 讨 3 疏 浚 工程 质量 控 制措 施 和分 析 , 不 但 增 加 了 以后 疏 浚 工 作 对 航 道 规 划 、 建 设 的 实 用
带式输送机系统的设计及其设备选型

带式输送机系统的设计及其设备选型首先,在设计带式输送机系统时,需要考虑输送距离和输送能力。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带式输送机的长度、宽度以及输送速度,同时选择合适的驱动设备来确保输送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对于长距离输送和大容量输送需求,通常会采用重型带式输送机,其传动系统选择大功率的电动机或液压驱动系统。
其次,根据输送物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带式输送机。
不同的物料特性对带式输送机的要求也不同,比如粘性物料需要选择具有清洁装置的带式输送机,而对于易燃易爆的物料,则需要选择防爆设计的带式输送机。
在选择带式输送机时,也需要考虑物料的颗粒大小、密度以及流动性等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选择适合的输送带和输送机结构。
最后,对于带式输送机系统的设备选型,除了输送机本身外,还需要考虑支撑设备、清洁装置、驱动设备、保护装置等配套设备的选型。
这些配套设备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确保整个带式输送机系统的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设计一套带式输送机系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选型,这样才能确保带式输送机系统能够满足生产运输的需求。
设计带式输送机系统的设备选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除了输送距离、输送能力和输送物料的特性外,设备选型还需要考虑到环境条件、设备的可靠性、维护成本以及安全性等方面。
在进行设备选型时,还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合理的选择和配置,以确保设计的带式输送机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针对不同的输送距离和输送能力需求,需要设计带式输送机系统。
备选型思路需要从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和材料方面进行考虑。
带式输送机一般由传动辊、托辊、机架、输送带等组成。
对于长距离输送,需要选择具有足够刚性和稳定性的机架结构,保证输送带的平稳运行。
另外,对于大容量输送,还需要选择宽带式输送机,以及较大功率的驱动设备,保证系统的输送效率和功率匹配。
同时,在输送物料的特性方面,需要考虑物料的颗粒大小、粘性、流动性以及酸碱性等方面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设计方案 (1)2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 (1)已知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步骤 (2)带宽的确定: (2)输送带宽度的核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圆周驱动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公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阻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特种阻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加特种阻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倾斜阻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传动功率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P)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传动轴功率(A电动机功率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输送带张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输送带不打滑条件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输送带下垂度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特性点张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传动滚筒、改向滚筒合张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传动滚筒合张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改向滚筒合张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初选滚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传动滚筒最大扭矩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拉紧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绳芯输送带强度校核计算 (18)3技术可行性分析 (18)4经济可行性分析 (19)5结论 (20)带式输送机选型设计1、设计方案将现主平硐延伸与一水平皮带下山相连,在二水平皮带下山机头重新布置一条运输联络巷与一水平皮带下山搭接。
平硐、一水平皮带下山采用一条皮带,取消了原二水平皮带运输斜巷、+340煤仓、+347煤仓、+489煤仓。
改造后巷道全长1783m,其中平硐+4‰,1111m,下山°,672米。
1-1皮带改造后示意图2、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已知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应具有下列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资料(1)物料的名称和输送能力:(2)物料的性质:粒度大小,最大粒度和粗度组成情况;堆积密度;动堆积角、静堆积角,温度、湿度、粒度和磨损性等。
(3)工作环境、露天、室内、干燥、潮湿和灰尘多少等;(4)卸料方式和卸料装置形式;(5)给料点数目和位置;(6)输送机布置形式和尺寸,即输送机系统(单机或多机)综合布置形式、地形条件和供电情况。
输送距离、上运或下运、提升高度、最大倾角等;(7)装置布置形式,是否需要设置制动器。
原始参数和工作条件(1)输送物料:煤(2)物料特性:1)块度:0~300mm2)散装密度:3m3)在输送带上堆积角:ρ=20°4)物料温度:<50℃(3)工作环境:井下(4)输送系统及相关尺寸:(1)运距:1783m(2)倾斜角:其中平硐β=0 1111m°,皮带下山°,672m。
β=0°(3)最大运量:700t/h(5)皮带采用双滚筒驱动,驱动滚筒围包角370° 初步确定输送机布置形式,如图2-1所示:图2-1 传动系统图计算步骤、带宽的确定:按给定的工作条件,取原煤的堆积角为20° 原煤的堆积密度按900 kg/3m输送机的工作倾角β=°带式输送机的最大运输能力计算公式为()式中:Q ——输送量()/h t ;v ——带速()/s m ;——物料堆积密度(3/kg m );在运行的输送带上物料的最大堆积面积,2mK----输送机的倾斜系数 带速选择原则:(1)输送量大、输送带较宽时,应选择较高的带速。
(2)较长的水平输送机,应选择较高的带速;输送机倾角愈大,输送距离愈短,则带速应愈低。
(3)物料易滚动、粒度大、磨琢性强的,或容易扬尘的以及环境卫生条件要求较高的,宜选用较低带速。
(4)一般用于给了或输送粉尘量大时,带速可取s~1m/s ;或根据物料特性和工艺要求决定。
(5)人工配料称重时,带速不应大于s 。
(6)采用犁式卸料器时,带速不宜超过s 。
k sv Q6 . 3(7)采用卸料车时,带速一般不宜超过s ;当输送细碎物料或小块料时,允许带速为s 。
(8)有计量秤时,带速应按自动计量秤的要求决定。
(9)输送成品物件时,带速一般小于s 。
带速与带宽、输送能力、物料性质、块度和输送机的线路倾角有关.当输送机向上运输时,倾角大,带速应低;下运时,带速更应低;水平运输时,可选择高带速.带速的确定还应考虑输送机卸料装置类型,当采用犁式卸料车时,带速不宜超过s.表查DT Ⅱ(A )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表2-1)(此后凡未注明均为该书)得k= 按给定的工作条件,取原煤的堆积角为20°; 原煤的堆积密度为900kg/3m ;考虑上山运输工作条件取带速为s;将个参数值代入上式, 可得到为保证给顶的运输能力,带上必须具有的的截面积20.09503.6 3.6900 2.50.91Q QS m vk ρ===⨯⨯⨯表2-2查表2-2, 1000 mm 的输送带上允许物料堆积的横断面积为2m ,此值大于计算所需要的堆积横断面积,据此选用宽度为1000mm 的输送带能满足要求。
经如上计算,初选带宽B=1000mm,3150型钢丝绳芯输送带输送带。
技术规格:表2-3 St3150型钢丝绳芯输送带输送带 输送大块散状物料的输送机,需要按()式核算,再查表2-42200B α≥+ () 式中α——最大粒度,mm 。
表故,输送带宽满足输送要求。
圆周驱动力 计算公式1)所有长度(包括L 〈80m 〉)传动滚筒上所需圆周驱动力U F 为输送机所有阻力之和,可用式()计算:12U H N S S St F F F F F F =++++ ()式中H F ——主要阻力,N ;N F ——附加阻力,N ; 1S F ——特种主要阻力,N ; 2S F ——特种附加阻力,N ;St F ——倾斜阻力,N 。
五种阻力中,H F 、N F 是所有输送机都有的,其他三类阻力,根据输送机类型及附件装设情况定,由设计者选择。
2)80L m ≥对机长大于80m 的带式输送机,附加阻力N F 明显的小于主要阻力,可用简便的方式进行计算,不会出现严重错误。
为此引入系数C 作简化计算,则公式变为下面的形式:12U H S S St F CF F F F =+++ ()式中C ——与输送机长度有关的系数,在机长大于80m 时,可按式()计算,或从表查取L L C L += () 式中0L ——附加长度,一般在70m 到100m 之间;——系数,不小于。
C 查〈〈DT Ⅱ(A )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表3-5 既本说明书表2-5 表2-5系数C输送机的主要阻力H F 是物料及输送带移动和承载分支及回程分支托辊旋转所产生阻力的总和。
可用式()计算:[(2)cos ]H RO RU B G F fLg q q q q δ=+++ ()式中f ——模拟摩擦系数,根据工作条件及制造安装水平决定,一般可按表查取。
L ——输送机长度(头尾滚筒中心距),m ; g ——重力加速度; 初步选定托辊:表表上托辊间距0a =,下托辊间距u a =3m ,上托辊槽角35°,下托辊槽角0°RO q ——承载分支托辊组每米长度旋转部分重量,kg/m ,用式()计算1RO G q a =() 其中1G ——承载分支每组托辊旋转部分重量,kg ;0a ——承载分支托辊间距,m ;托辊已经选好,知 112.21G kg =计算:10RO G q a ==12.211.2= kg/m RU q ——回程分支托辊组每米长度旋转部分质量,kg/m ,用式()计算: 2RU UG q a =() 其中2G ——回程分支每组托辊旋转部分质量U a ——回程分支托辊间距,m ;210.43G =kg计算:2RU U G q a ==10.433=m G q ——每米长度输送物料质量3.6mG I Q q υυ===70077.783.6 2.5=⨯kg/mB q ——每米长度输送带质量,kg/m ,B q =42kg/m1[(2)cos ]H RO RU B G F fLg q q q q δ=+++=×1111××[++(2×42+)×cos0°]+ ×672××[++(2×42+)×°]=57303+33902=91205Nf 运行阻力系数f 值应根据表2-8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