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第11页智慧广场周期现象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智慧广场图形排列周期》

智慧广场——找规律授课内容:六年制二年级下册11—12 页智慧广场——找规律。
授课目的:1、使学生结合详尽情境,研究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依照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的过程,领悟画一画、圈一圈、算一算等解决问题的不相同策略以及方法渐渐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研究规律的过程中领悟数学与平时生活的联系,领悟数学的美,获得成功的体验。
授课重点:研究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依照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授课难点:引导学生渐渐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授课准备:多媒体课件授课过程: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魔术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术箱,猜猜看,魔术箱里有什么?学生猜想。
师操作课件,依次从魔术箱里抽出红旗、黄旗、绿旗、红旗、黄旗、绿旗。
师:同学们猜一猜,下面会是一个什么颜色的旗呢?学生答复,教师操作课件抽出红旗。
追问: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依照学生的答复,教师合时总结:这些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依照红黄绿、红黄绿的规律重复排列。
设计妄图:依照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设计了魔术箱的情境,学生经过观察,初步感知彩旗中有规律的排列,经过魔术箱彩旗的出示,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为后边学习并运用规律作好铺垫二、你问我说。
〔一〕研究方法:1.自主研究师:同学们想一想,彩旗依照红黄绿、红黄绿的规律排下去,左起第17 面是什么颜色的?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纸上。
2.小组交流。
师:请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注意一个同学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听,小组长做好记录。
好,开始吧。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下面的想法:〔1〕画一画。
学生显现方法,并说一说。
师:你们听清楚了吗?生交流后,教师出示课件:1----17面彩旗。
师:同学们认真看,画图真是个不错的方法,先依照红黄绿红黄绿的序次画下来,再从第一个开始,数到17 看看是什么颜色的就可以了。
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数学上册《智慧广场——图形的排列周期》课件

17÷3=5(组)……2(面) 25÷3=8(组)……1(面) 27÷3=9(组) 47÷3 = (组)…… 2(面)
第27面
…… ?
÷4=5(组)……3(个) ÷4= (组)……2(个) ÷4= (组)
你有什么收获?
周期现象我知道, 春夏秋冬,四季变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周期问题我会做, 找准规律,求出余数, 余几找几,余零找尾。
第17面小旗是黄色的。
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画一画
3
6
9
12
15 16 17
第17面小旗是黄色的。
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找规律 算一算 看余数
小旗的排列规律是每3面一组(红黄绿)。 17÷3=5(组)……2(面) 第17面小旗是第6组的第2面,每组的第2面都是黄 色的,所以,第17面小旗是黄色的。
周期美之诗韵美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东升西落照苍穹,(太阳周期化) 影短影长角不同。(昼夜交替) 昼夜循环潮起伏,(潮涨潮落) 冬春更替草枯荣。(季节交替)
月有阴晴圆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期美之建筑美
周期美之传统文化美
周期美之图案美
规 律 之 美
周期问题
智慧广场
图形的排列周期
周期现象
1
按一定规律,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2
3
4
下面的排列是周期现象吗?如果是,请说出它们的排列规律。 按一定规律,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图形排列周期
第17面
…… ?
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二年级数学智慧广场周期问题ppt课件

ppt课件.
6
根据它们的排列规律,按要求作出判断。
第4组第2个数是( )。 2、3、5、2、3、5、2、3、5…… 第6组第4个图案是( )。
……
ppt课件.
7
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数画 算练
ppt课件.
8
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第36个彩旗是( ) 36÷6=6(组)
ppt课件.
17
小裁判:你能知道第20个是什么吗?
(1)
……
(2) ▽□◇☆○ ▽□◇☆○ ……
第20个图形是( )
▽
ppt课件.
18
同学们:解决简单的周期问题时,可以 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当有余数时, 余数是几就是每组中的第几个。如果没
有余数,就是每组中的最后一个。
简单的周期现象
ppt课件.
1
春 夏 秋冬
ppt课件.
2
黑天
白天
ppt课件.
3
钟表
ppt课件.
4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现象 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 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规律问题 称为周期问题。
ppt课件.
5
下列哪些是周期现象?是周期现象的请说出它们的排列 规律。
+-×÷ +-×÷ +-×÷
返回
ppt课件.
9
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画一画
每3面一组(红黄绿)
3
6
9
12
第17面小旗是黄色的。
返回
ppt课件.
15 16 17
10
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智慧广场--周期排列的规律(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智慧广场–周期排列的规律1. 知识点简介本教案主要涉及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周期排列的规律”知识点。
周期排列的规律是指一组数据经过若干次重复后,又回到原始状态。
在教育教学中,周期排列的规律被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等科学领域,也是培养学生思维逻辑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具体而言,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带参加减法的周期排列•乘方周期排列•简单嵌套周期排列2. 教学目标•了解周期排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根据周期排列的规律创建算式,分析周期排列的规律;•发掘出周期排列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学准备教学所需材料:•教学用板书,黑板或白板均可。
•教师提供的教学PPT,并且需要提前准备PPT。
•学生用纸和笔,以方便学生进行练习和操作。
4. 教学步骤4.1 带参加减法的周期排列•学生需要先了解周期排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数列的例子进行讲解。
•带参加减法的周期排列是指数列的每个元素相当于原来元素加减同一个常数后的新元素,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
例如,假设数列{1, 5, 9, 13, 17},其中每个元素都比前一个元素多4,这就是一个周期排列规律,因为在这个数列中,每个元素都是由前一个元素加上4得到的。
•通过实例演示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设计带参加减法的周期排列规律,并进行操作和实践。
4.2 乘方周期排列•乘方周期排列是指数列中只有一个元素的值不是前一个元素乘上同一个数,这个元素就是周期的排列规律。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
例如,数列{1, 2, 4, 8, 16, 32},其中每个元素都是前一个元素乘以2得到的,但是最后一个元素32却不是前一个元素乘以2得到的,这就是一个乘方周期排列规律,周期为2。
•通过实例演示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设计乘方周期排列规律,并进行操作和实践。
4.3 简单嵌套周期排列•简单嵌套周期排列是指由多个周期排列规律组成的复合规律。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熟悉单一的周期排列规律,然后加深学习,逐步接触复合周期排列规律。
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有余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有余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图形排列的周期,并能够通过观察和推理,找出图形排列的周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排列的周期: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一定的周期。
2. 周期的概念:一组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形成一个周期。
3. 有余数的周期:当一个周期中的图形数量不能被总数量整除时,就会出现有余数的情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图形排列的周期,并能够找出周期。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周期,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白板、粉笔、教鞭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图形排列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 新课导入:讲解图形排列的周期,让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
3. 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找出图形排列的周期,并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周期。
4.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排列的周期和有余数的周期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1. 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有余数)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教学内容、案例分析和练习题等。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一些图形排列的周期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找出一些有余数的周期题目,并解决相关问题。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推理,让学生理解了图形排列的周期,并能够找出周期。
同时,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了有余数的周期,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推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智慧广场 图形排列的周期(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制)

教案: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排列的周期性,并能运用周期性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教学内容:1. 图形的周期排列: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发现图形排列的周期性,并能够运用周期性解决实际问题。
2. 周期性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周期性的应用,并能够运用周期性解决类似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图形排列的周期性,并能运用周期性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排列的周期性,并能够运用周期性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教鞭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图形排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观察图形排列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排列的周期性,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期性。
3. 实例讲解: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理解周期性的应用,并能够运用周期性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周期性的理解,并能够运用周期性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周期性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1. 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6. 课后作业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与周期性相关的基础练习题,巩固对周期性的理解。
2. 提高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与周期性相关的高难度练习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发现图形排列的周期性,并能够运用周期性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周期性,并能够运用周期性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年级数学下册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12/12
智慧广场------图形排列周期问题
1/12
智慧广场
看一看,你有什么发觉?
2/12
智慧广场
看一看,你有什么发觉? 观察彩旗颜色,第一个是什么颜色?第二个 呢?第三个呢?
3/12
智慧广场
我发觉小旗排列规律是每三个循环一次(重复一次),也 就是每3面一组(红黄绿),2组就是6面,三组呢?四组 呢?……
第17面小旗是什 么颜色?
每3面一组,就看看17 里面有几个3呀?
怎么列式计算呢?
6/12
第17面小旗是什 么颜色?
怎么列式计算呢?依据排列规律列算式处理 问题,真方便!
17÷3=5(组)… …2(面)
第17面小旗在第几组?第几面?
第17面小旗是第6组第2面,每组第2面都是黄色,所以,第 17面小旗是黄色。
你有什么发觉? 看一看,你有什么发觉? 观察彩旗颜色,第一个是什么颜色?第二个呢? 第三个呢?
4/12
发觉:小旗是按小组排列,第一组是按红、 黄、绿排列;第二组也是按红、黄、绿排 列;第三组也是……
5/12
发觉:小旗是按小组排列,第一组是按红、 黄、绿排列;第二组也是按红、黄、绿排 列;第三组也是……
7/12
试一试,谁最棒!
8/12
9/12
杆子上有三种颜色气球,按一定规律挂起来。
第14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第28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10/12
杆子上还是这三种颜色气球,按另一个规律挂起来。
第 23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第45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11/12
引导小结
• 本节课你学习பைடு நூலகம்什么? 发觉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智慧广场 图形排列的周期(有余数)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教案: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有余数)——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周期现象,并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图形排列的周期现象2. 有余数的除法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排列的周期现象及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周期现象的本质,并能够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鞭、黑板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四季变化、星期循环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图形排列的周期现象。
2. 新课:让学生观察图形排列,发现周期现象,并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3. 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图形排列的周期现象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有余数)2. 主体内容:图形排列的周期现象、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 板书设计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图文并茂。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题:设计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挑战自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后作业的批改和学生的反馈,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反思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内容是否充分: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涵盖了所有的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时间课时 1 授课人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圈一圈、数一数、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感受。
教学重点发现简单周期问题的规律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彩旗、练习纸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给同学们变一个小魔术。
(师慢慢地从魔术箱中抽出一串按“红、黄、绿”规律排列的彩旗。
彩旗有一部分在箱内没全抽出来。
)
师:你们猜一猜,下一个彩旗是什么颜色的?
生:红色。
师:那下一个呢?
生:黄色。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旗子是按照“红、黄、绿”的顺序排列的。
师:也就是说旗子是几个分一组的?
生:3个。
师:那请你完整地说一下彩旗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生:
师(总结):这些彩旗是按每3个一组的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相同的一组重复循环出现的现象叫周期现象。
2.你说我讲,学习新知。
活动一:探索周期现象。
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周期现象?
生:一个星期有7天……
生:一年有12个月……
生: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师: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找到了这么多周期现象,看,我们生活中是不是处处都有数学。
请看老师准备的几组图形,哪些是周期现象?是周期现象的能说出它们的排列规律吗?
(出示图形)
活动二: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条彩旗的颜色,“红、黄、绿”3个一组,第1个是什么颜色?第2个呢?第3个呢?
生回答。
师:现在老师把彩旗藏起来,请你回答,第2组第1面旗是什么颜色?第2组第3面呢?第4组第2面呢?
生回答。
师:为什么你这么厉害不看彩旗就能猜出颜色?有什么窍门吗?
生回答。
师:也就是说按“红、黄、绿”成周期规律排列的彩旗,每一组的排列也都是有规律的,每一组的第1个是红色,第2个是黄色,第3个呢?那要确定彩旗的颜色,最关键的是要确定什么?
生:知道是每一组的第几个。
师:总结地真到位,老师为你竖大拇指!给自己鼓个掌!
师:那你能根据它们的排列规律,按要求做出判断吗?
(课件演示)
活动三:探究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1)独立探索。
师:开动你们智慧的大脑,再想一想,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呢?先仔细观察图形的排列规律,独立思考一下,再在本子上圈一圈、算一算,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跟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师巡视,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①画一画。
②数一数。
③算一算。
师:刚才同学们运用数一数、圈一圈的方法都能找到第17面小旗的颜色,这种方法确实很直观也很方便,但是如果我想知道第27面小旗的颜色,第37面小旗的颜色呢?也画出来吗?有没有更简便的办法呢?
生:如果知道第17面小旗是第几组的第几面,就能很快知道是什么颜色了。
……
(3)观察比较。
师:刚才这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
(4)巩固练习。
师:你能用算一算的方法找出第26面小旗的颜色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重点交流得到的商表示什么,余数表示什么。
)3. 自主练习,学以致用。
(课件出示习题)
4.回顾整理。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课后拓展练习。
课后完成自主练习第5题。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随堂检测
课本自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