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化反应(课堂PPT)
第三章 第三节第1课时 羧酸 酯化反应 普通酯 环状酯 高聚酯

(2)酯化反应 定义:
酸和醇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科学探究2】 P61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是哪一种?
第一种方式
O CH3—C—O—H+HO—C2H5 浓H2SO4
O CH3—C—O—C2H5 + H2O
第二种方式
O
O
= =
CH3—C—OH+H—O—C2H5 浓H2SO4 CH3—C—O—C2H5
1、乙酸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气味: 沸点: 熔点:
溶解性:
无色液体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117.9℃ (易挥发) 16.6℃ (纯净的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
2、乙酸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C2H4O2 实验式: CH2O
HO
结构式:H C C O H
结构 简式:
H O
CH3 C OH
2、配制一定浓度的乙酸钠溶液,测定PH值;
3、在相同条件下与同浓度的盐酸,比较与金属 反应的速率。
课堂练习
1.确定乙酸是弱酸的依据是( )B
A.乙酸可以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B.乙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C.乙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D.Na2CO3中加入乙酸产生CO2
2、请用一种试剂鉴别下面三种有机物?
乙醇、乙醛、乙酸
新制Cu(OH)2悬浊 液
P60科学探究1
请同学们根据现有的化学药品或自己寻找合适的 试剂设计实验方案 : 比较乙酸、碳酸、苯酚的强弱。
12
3
4
5
6
乙酸溶液
苯 酚 钠 溶 液
碳酸钠固体
CH3COOH
有没有问题?
苯酚钠溶液 变浑浊的一 定是吗?
Na2CO3固体
高二化学酯化反应

资源信息表12.2 醋和酒香(共2课时)第2课时酯化反应和乙酸的用途一、设计思想学习乙酸的目的在于利用乙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有机合成,制取新的有机物。
因此,本节学习的前提是弄清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乙酸的重要性质之──酸性,在上一课时通过实验进行了探究,本课时以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为中心展开教学。
由于酯化反应既是羧酸的性质,又是醇的性质,所以学习乙酸的同时,使学生对学过的乙醇的性质进一步认识理解。
对酯化反应历程的认识是本节课的难点。
由于乙酸与乙醇的分子间脱水形式有两种可能,在酯化反应中究竟按哪种方式脱水,是无法在本节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只能通过“示踪原子法”的讲解和flash动画模拟反应历程来说明,也加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在介绍酯化反应方程式时,为酯的水解反应埋下伏笔,并利用化学平衡原理知识,解决了反应条件的选择问题。
同时,乙酸的性质又决定乙酸的用途,在性质学习之后,通过讨论了解乙酸在生活和生产的应用,体会有机物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乙酸的酯化反应。
(B)(2)乙酸的用途。
(A)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实验分析,体验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了解实验操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同位素示踪原子的应用,形成科技意识。
(2)通过乙酸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感悟有机物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紧密联系。
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和实验分析。
教学难点:乙酸的酯化反应的机理。
四、教学用品多媒体、酯化反应机理的教学课件、试管、导管、烧杯、酒精灯、乙酸、乙醇、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
五、教学流程1.流程图2.流程说明1[复习提问]乙酸的酸的通性。
[实验引入] 在大试管里加入3mL乙醇、2mL冰醋酸,再缓缓加入2mL浓硫酸,边加边振荡。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按课本上的装置(制乙酸乙酯的装置)组装好。
2 flash动画展示反应机理,并介绍同位素原子示踪法六、教学案例1.教学过程]酸跟醇生成酯时,部分酯发2.主要板书四、乙酸的用途3.相关链接巧记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乙醇乙酸意缱绻,催化吸水求硫酸。
酯化反应(共8张PPT)

物质
熔点(℃)
沸点 (℃)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2) 碎瓷片有什么作用?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3)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生成,且能闻 (1)乙醇,乙酸,浓硫酸的滴加顺序是怎样的?
(3)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2) 碎瓷片有的作什用么:作防用止?暴沸
(3) 浓浓硫硫酸酸的在作反用应:中催有化什剂么和作吸用水?剂
(4) 温度过高反应物易被蒸出,不利于产物生成
(,4)需反要应小过火程微中沸温(度60~是70否度越)高。越好?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3.注意事项
(5) 导管不为插什入么液不面插以入下液的面目以的下:?防止倒吸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 反应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酯化反应
(1)化学方程式:
CH COOH+CH CH OH CH COOCH CH +H O (4) 反应过程中温度是否越高越好?
浓H2SO4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 3 3 2 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无色,有香味液体,微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3
23
2
(3)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2) 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暴沸
(4) 反应过程中温度是否越高越好?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必修2--酯化反应专题ppt课件

CH3COOH + HOCH3
浓H2SO4 CH3COOCH3 + H2O
②一元酸与二
O
浓H2SO4 CH 2 O CH 2 O
C C
CH 3 CH 3
+ 2H2O
O
COOH COOH
+2 C2H5OH
浓H2SO4
COOC2H5 COOC2H5
+2H2O
3
⑤.羟基酸自身的脱水反应
a、分子间酯化形成链状小分子酯
2
CH3CHCOOH
浓H2SO4
OH CH3CHCOOCHCOOH
OH
CH3
b、分子间酯化形成环状内酯
2
CH3CHCOOH
OH
浓H2SO4 CH3-CH
COO OOC
CH-CH3
+H2O
+2H2O
4
CH2-CH2-COOH OH
羟基酸分子内酯化形成环状内酯、c
浓硫酸 加热
CH2-CH2 + H2O
O
C=O
5
⑥ 无机含氧酸与醇形成无机酸酯的反应 乙醇(CH3CH2OH)与硝酸 的酯化反应:
C2H5OH + H NO3
浓H2SO4 C2H5O—NO2 + H2O
6
注意
(1)酯化反应的条件一般为浓H2SO4、加热且为可逆反应. (2)可利用自身酯化或相互酯化生成环酯的结构特点来确定有机物中羟基的位置. (3)形成环酯时,酯基中,只有一个O参与成环.
羟基酸自身的脱水反应chchcoohohchcoochcoohohcha分子间酯化形成链状小分子酯b分子间酯化形成环状内酯chchcoohohchcoooocchchcoohoh浓硫酸加热ch无机含氧酸与醇形成无机酸酯的反应乙醇ch加热且为可逆反应
酯化反应的过程52页PPT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羧酸的衍生物-酯 高二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四节 羧酸 羧酸的衍生物
第二课时 羧酸衍生物——酯
学习目标
1、认识羧酸衍生物——酯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2、通过探究乙酸乙酯的水解,熟悉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体验科 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 能产生的影响,关注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安全使用。
溶解
B ——
有银镜 产生红色沉淀
C 水解反应 有银镜 产生红色沉淀
D 水解反应 ——
——
金属钠
产生氢气 产生氢气 —— ——
则A、B、C、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A:_C__H_3_C__H_2_C_O__O_H___ B:C__H_3_C_H__(O__H__)C__H_O_ C:_H__C_O__O__C_H__2C__H_3__ D:_C__H_3_C_O__O__C_H__3 ___
还有属于其他种类的同分异构体吗? 羟基醛、羟基酮、醚醛、醚酮等
课堂练习4: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
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D )
A. 15种 B. 28种 C. 32种 D.40种
C5H10O2的酯
HCOO—C4H9(4种) CH3COO—C3H7 (2种)
水、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b. 振荡均匀后,把3支试管都放入70~80 ℃的水浴里加热
加水的试管中酯层基本不变 实验现象 酯层消失时间:加入稀硫酸的试管大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
实验结论 乙酸乙酯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更快,更彻底
②温度对酯的水解的影响:
实验步骤
分别取6滴乙酸乙酯放入2支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氢 a.
酯化反应课件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COOH
乙二酸
浓H2SOCC4HH22
O O
C C
CH3
CH3
+ 2 H2O
乙二醇 二乙酸2SOC4 OOC2H5 +2H2O
乙醇
COOC2H5
乙二酸二乙酯
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HCOOH、乙二酸和石炭酸均属于羧酸 B.乙酸属于饱和一元脂肪酸 C.甲酸分子中含有醛基,羧基的结构简式为
先乙醇、浓硫酸,后乙酸 C学酯岂贫雄人志追少H做化能穷心无之踪年3C任 反 尽 是 壮 志 所 着 心O何应如一志向趋鹿事O事的人切是,,的当18得本意艺茫和无猎拿C按质术茫迷远人云,H但2部:职黑途勿是。求C就酸业夜的届看无H班脱的中盲,不3愧,羟母的人穷见我急基亲北一山山心不、。斗样复的. 得醇星。海。。脱。不羟能基限氢也。;志之所向,无坚不摧。
3)乙酸的用途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用途
小结: O
CH3—C—O—H
酸性 酯化
三、其他重要的羧酸
1、甲酸
O
——俗称蚁酸
H—C—O—H
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
结构特点:既有羧基又有醛基 男儿不展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鸟不展翅膀难高飞。 志,气之帅也。 贫穷是一切艺术职业的母亲。 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 以天下为己任。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A.FeCl3溶液
B.溴水
A.FeCl3溶液
B.溴水
苯甲酸俗称安息香酸,是白色针状晶体,易升华,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苯甲酸俗称安息香酸,是白色针状晶体,易升华,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Na2CO3+2CH3COOH
学习情境4酯化反应PPT课件

• 应用:
• ①适用于较难反应的酚类化合物及空间阻碍较大 的醇的直接酯化:
• RˊOH +(RCO)2O
RCOORˊ+ RCOOH
• ② 酸酐法主要用于乙酸酯的制备. • 例如,分散染料中间体的合成:
OCH3 N(C2H4OH)2
NHCOCH3
O CH3 C
O CH3 C
O
OCH3
O
N(C2H4OCCH3)2
CH3COOC4H9 (100%)
H2O
5.3 酯化方法
• 1、羧 酸 法
• ⑴ 特点:羧酸与醇作用生成酯的反应(羧酸法)是双 分子的平衡可逆反应,虽经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可加 快反应速度,但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 ⑵ 酯化转化率:
• 为提高酯的收率,制取更多的酯类产物,可采用两种 方法:
• 其一是原料配比中,对于便宜原料可以采用过量,以 提高酯的平衡转化率;
反应(如氯化、脱水和异构化等)
• 常采用吡啶、三乙胺、等有机碱或碳酸钠无机 弱碱中和HCl。
• 另外,为了防止酰氯分解小,一般均采用分批 加碱以及低温反应的方法。
• 如,
R COCl N
/
N COR Cl ROH RCOOR/
N Cl H
4、酯交换法
• 定义:酯交换,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原料酯与另 一种参加反应的反应剂间发生了烷氧基或烷基 的交换,从而生成新的酯的反应。
• 例如,工业上大量生成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就是 应用此法。
• 合成过程分为二步:
(CH3)2C(OH)CN
H2SO4 100℃
CH2
C CONH2 H2SO4 CH3
CH2
C CONH2 H2SO4 CH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醇 -117.0 78.5
0.789
乙酸 16.6 117.9
1.05
乙酸乙 酯
-83.6
77.1
0.90
浓硫酸 (98%)
-
338.0
1.84
8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 反应
1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2
酯化反应
(1)化学方程式:
CH3COOH+CH3CH2OH浓H△2SO4 CH3COOCH2CH3+H2O
(2)反应条件: 浓硫酸,加热 (3)反应实质:
所有酸
有机
吗? 酸脱羟基醇脱酸 氢 3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4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66))饱饱和和碳碳酸酸钠钠溶溶液液的有作什用么:作①用减?小能乙否酸用乙氢 酯氧在化水钠中溶的液溶代解替度?,利于产物析出。②吸收 蒸出的乙醇。③除去蒸出的乙酸。不能用
NaOH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因为NaOH
溶液碱性强,会使乙酸乙酯水解,重新生成
乙酸和乙醇。
7
物质 熔点(℃)沸点(℃)密度(g·cm-3)
2.实验现象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 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生成,且 能闻到香味。
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无色,有香 味液体,微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5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3.注意事项
( (1)混1)合乙乙酸醇、,乙乙醇酸、,浓硫浓酸硫时酸,的要将滴浓加硫 顺 酸慢序慢是注怎入样乙醇的中?,冷却后再加入乙酸。
(2) 碎瓷片有的什作么用作:用防?止暴沸
(3) 浓硫酸在的反作应用中:有催什化么剂作和用吸?水剂
(4) 温度过高反应物易被蒸出,不利于产物
(生4)成反,应需过要程小中火温微度沸是(否6越0~高70越度好)?。
6
乙醇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3.注意事项
(5) 导管为不什插么入不液插面入以液下面的以目下的?:防止倒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