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合集下载

陕师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参考模版)

陕师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参考模版)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参考模版)一、培养目标(各培养单位制定)1.2.3.二、研究方向(各培养单位制定)1.2.3.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应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采用课堂讲授、技能训练及实习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专业学位导师组实行双导师制,即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组成,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课程教学、案例编写、专业实践、项目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学制一般为2—3年,课程学习时间为2学期(或3、4学期),实践时间不少于一学期,撰写学位论文时间为一学期。

个别研究生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学业的,经审核批准可适当延长,但累计总年限不得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各专业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重视运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学分设置,参照各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制定。

每位学生至少需要取得24个学分方能进行毕业和论文答辩申请。

(Ⅰ)必修课程(学分≥11)1.公共必修课(7学分)(1)政治理论课3学分(2)外国语4学分2.专业必修课(4~6学分,各培养单位决定具体数目,但不得少于2门,2~3学分/门)(1)(2)(3)…………(Ⅱ)选修课程(4~6学分,各培养单位决定具体数目,但不得少于2门,2~3学分/门)(1)(2)(3)…………(Ⅲ)实践环节(必修环节) 6学分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实践教学方案认真参与实践,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在基层单位实践期间,由基层机构的合作导师指导。

实践中应全程参与基层单位的日常工作,并在导师与合作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总结报告和调查报告各一份。

调查报告围绕基层工作中的问题展开,可以采取问卷调查、访谈、资料收集、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实践结束后,经导师和导师组考评合格,可计6学分。

(Ⅳ)研究方法技能训练(必修环节) 3学分1. 科研实践:1学分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实验设计、技术开发和服务等,或者申请学校、学院或开放实验室面向研究生的课题、参与社会实践或调查等。

专硕培养方案范文

专硕培养方案范文

专硕培养方案范文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内外学术前沿和科技发展动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他们能够适应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相关行业和领域的科研、教学、管理和技术开发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持。

二、培养要求1.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要经过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自己的专业领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相关设备操作和技术手段,形成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2.熟悉国内外学术前沿和科技发展动态: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密切关注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水平。

3.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和技术开发的能力,能够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并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掌握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方法,熟悉科研项目管理和创新项目的运作方式。

4.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学生应具备科学精神和批判思维的素养,能够进行科学推理和逻辑分析,同时具备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设置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分为两种类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1.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主要为学生提供在本学科领域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学科导论:介绍学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方向。

-研究方法:介绍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扎实的研究能力。

-学科前沿:介绍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前沿成果。

-实验技术:培训学生掌握实验设备的使用和实验技术的操作。

2.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为学生提供在本专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专业基础课程:涵盖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理论体系、方法和技术等。

-专业前沿课程:介绍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专业实践: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包括实验室实习、企业实训等。

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研究生导师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
单位
任课
教师
拟定任课
教师
公共学位课(必修,5-7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文理学院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文理学院
英语
A类研究生
72
2
一二
外语学院
B类研究生
144
4
学位基础课(修9学分)
专业学位课(修8学分)
专业选修课(6-8学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四号宋体)
学科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位授权类别:
一、学科简介(300字左右)(小四宋体)
(五号宋体)
二、培养目标(200字左右)(小四宋体)
(五号宋体)
三、主要研究方向(所有表格内容五号宋体)
研究方向名称
主 要 研 究 内 容
六、本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可从学科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要求以及学科为学生提供实践条件等方面来描述)(200—300字)
补修课(2门,不计学分)
其他必修环节
(不计学分)
学术活动与专题讨论会
8次
一二
导师
实践环节(学术学位研究生)
60

导师
专业实践(专业学位研究生)
6个月

导师
文献阅读
一二
导师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中期考核
第三学期初
科研要求
学位论文
第三、四学期
其他要求
备注:入学时英语为A类的研究生:需选修72学时,2学分的公共英语课程(高级英语课程),至少修8学分的专业选修课程。入学时英语为B类的研究生:需修144学时,4学分公共英语课程(中级英语课程),并需参加学校的学位英语考试,专业选修课程修6学分。

硕士培养计划方案范文模板

硕士培养计划方案范文模板

硕士培养计划方案范文模板1. 引言硕士培养计划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专业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硕士培养计划方案,并说明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2. 培养目标本培养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创新能力的硕士研究生。

通过系统的课程教育、科研训练及实践项目,使学生具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和高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并取得突出成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以适应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3. 培养计划细则3.1 课程学习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是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修读一定的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科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个人专业方向的培养需求。

课程设置包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

学生需要通过考试和考核来评估学习效果,并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

3.2 科研训练科研训练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深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

指导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和研究方向,指导学生进行科研任务的选择和开展,并帮助学生规划科研项目的整体进展。

学生需要参与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提高学术与创新能力。

3.3 实践项目实践项目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学生需要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或实验室研究,并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和实际问题解决。

实践项目通常需要与企业、科研机构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需要撰写实践报告和总结,并进行答辩评估。

3.4 综合素质培养综合素质培养是培养计划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需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和学术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学生还需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4. 培养计划的总体安排本培养计划采用综合考核方式,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学分要求和各项任务要求。

学生的培养计划由导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并每学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模板】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模板】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学院
研究生学号
姓名
类别或领域
校内导师姓名
校外导师姓名
制定计划日期
**大学研究生培养管理科
填表说明
一、本计划表一律打印或用黑色水笔填写,一式四份,研究生处、学院、导师和学生各留一份。

本计划必须在新生入校一个月内上报。

二、培养计划一旦确定后不得擅自更改。

三、课程设置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填写,课程名称要与培养方案上的名称一致。

四、课程学习不少于28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7学分,非学位课不少于11学分。

补修课程不记学分。

五、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六、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七、培养计划须经所在学院领导签字后方可生效。

课程设置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审核签字学院分管领导签字。

深圳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格式样板-深圳大学研究生院

深圳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格式样板-深圳大学研究生院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深圳特区乃至全国高教、科研和管理等机构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高水平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一)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深圳特区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二)勤奋学习,严谨治学。

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应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中英文文字处理和数据库处理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一)学校体育学本学科方向的研究结合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改革现状,紧扣体育教育的时代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

研究领域涉及现代学校体育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学校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与干预策略;学校体育与健康促进的理论及组织实施体系等。

(二)体育社会学本研究方向根据社会学及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影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都市不同阶层、群体的休闲、娱乐和体育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形成的社会学因素;体育非营利组织及社区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关系;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社会公共体育政策与社会环境;培养我国休闲、娱乐、体育管理和产业经营人才的途径和模式等。

(三)全民健身与体质评价本研究方向以提高大众健身科学化、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探讨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理论与方法。

重点研究:影响人体体质的因素与测评方法;健康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健康教育与促进;体质健康测评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等内容。

三、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黑体小二)一、专业简介(黑体小四)(宋体五号)简单介绍专业的发展状况、学术地位、主要研究方向、师资队伍、实验条件、实践基地、主要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以及其它需要说明的学科优势等内容。

二、培养目标(黑体小四)(宋体五号)根据教育部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对不同类别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有关规定, 在我校培养目标基本要求(附后)的基础上, 结合各学位点实际情况, 进行修改、补充。

一方面对研究生在思想品德、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独立工作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出要求, 另一方面要体现本学位点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和特色。

(300字以内)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基本要求1.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 努力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2.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 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3. 掌握一门外国语。

4.身心健康。

三、培养方向(黑体小四)培养单位应根据其办学优势和社会需求设置培养方向, 并根据培养方向设置课程模块, 制定具体培养方案。

(宋体五号)四、学习年限(黑体小四)(宋体五号)五、培养方式(宋体五号)六、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附表)课程分学位课、非学位课二部分, 除课程学习外还安排有实践环节部分。

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 非学位课即专业选修课。

研究生学位课程成绩75分为及格、非学位课程成绩60分为及格。

实践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专业实践和参加学术活动。

1.学术活动。

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在学期间, 至少参加五次本专业领域新技术进展讲座或学术活动, 每次写出不少于500字的总结报告, 由导师给出成绩。

成绩全部合格者, 计1学分。

厦门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厦门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厦门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
厦门大学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培养单位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年月日
一、主要研究方向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注:博导请用*标注。

二、培养目标、学制及学分要求
三、课程设置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2020年4月19日
III. Curriculum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 SS—Summer semester.
1
2020年4月19日
课程内容纲要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四、社会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
六、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范大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年版)专业类别: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代码:********)一、学科简介与研究方向学科简介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由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工程与设计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建,依托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学科优势,构建了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培养了大批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研发和管理人才。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涉及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

其技术特征是电子技术利用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微纳电子、光电子、微波等基础理论研究电子元器件、传感器、集成电路、计算机、微纳米材料等的设计和制造理论与工程技术问题;信息技术研究信号检测、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与应用等理论与工程技术问题。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点拥有教授、副教授、企业专家组成的导师队伍,学术科研和工程实践经验丰富;拥有省部级电子信息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省部级产学研创新基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校级示范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等;承担了大量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委托课题;在电子通信工程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研究成果。

研究方向1、物联网与嵌入式系统2、传感器技术与应用3、通信技术与信息系统4、网络与信息安全5、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6、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7、生物医学电子及处理8、物理电子材料与器件9、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二、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1、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进一步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够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服从组织安排,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了解本领域技术发展趋势,跟踪本领域技术发展前沿,快速获取本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方法。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

三、招生对象(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两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

(4)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采用全日制或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

研究生在读期间学习认真,成绩优良,科研能力突出,在规定的学制完成之前已达到研究生提前毕业要求,可申请提前毕业。

提前毕业的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最短不得少于2.5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国际硕士研究生:汉语(3学分)和中国概况(3学分)为公共必修课;若在本科阶段已修过中国概况,可申请免修,但不免考,通过考试后获得学分。

国际硕士研究生其他学分及总学分要求与普通硕士研究生相同。

港澳台硕士研究生:学分要求与普通硕士研究生相同。

国际硕士研究生及港澳台地区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其他要求参见《湖南师范大学关于国际研究生及港澳台地区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

六、培养方式1、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学分制。

2、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和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校内导师为责任导师,校外导师参与共同承担实践教学、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等指导工作。

七、学术活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听取不少于9场由学校、学院、实验室、学位点组织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应公开主讲不少于1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

学术活动占0.5学分,根据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和主讲的学术报告质量进行考核。

八、专业实践专业实践包括实践环节和学术汇报与交流,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教学和科研训练环节,是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专业硕士不参加专业实践或参加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实践环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环节,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到企业或行业部门进行实习实践活动。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可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专业实习。

实习实践形式可多样化,可以是课程实验、企业行业实践、课题研究等,实践内容可根据不同的实践形式由校内导师和校内及企业行业导师决定。

实践环节结束后研究生须完成1篇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环节总结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主要成果及收获等。

校内导师和实践基地校外导师综合报告内容、研究生在实践学习期间的专业态度、专业能力和专业绩效等指标给出成绩,按“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评定实践环节成绩。

学院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成绩经学院审核通过后,给予相应的实践环节5.5学分。

九、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学位论文1、论文选题、指导与开题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与现实问题,应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由双导师合作指导,以学校培养单位导师为主。

论文开题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完成。

公开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之前,必须阅读本学科前沿的国内外文献3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10篇以上。

2、论文形式专业学位论文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形式,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

3、论文评审与答辩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由2位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评阅。

答辩委员会由3-5位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

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都有相关的企业专家参加。

4、其它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在省级以上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含接收)学术论文1篇;2、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含专利申请进入实质审查阶段);3、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4、获得1项软件著作权证书;5、获得1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证书。

学位授予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电子信息类硕士专业学位。

十、主要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目[1]陈兰平,王风. 数值分析[M]. 科学出版社.[2]李庆扬,吴治,白峰杉. 数值计算原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3]章潜伍. 随机信号分析[M]. 西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4]张贤达, 保铮. 通信信号分析[M]. 国防工业出版社.[5]董在望. 现代电路理论与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6]邱光源. 现代电路理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7]林争辉. 电路理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8]胡广书.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和实现[M]. 清华大学出版社.[9]张贤达. 现代信号处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10]克里斯蒂[美].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英文)[M]. 机械工业出版社[11]Vinay K. Ingle 等. 数字信号处理—应用Matlab(英文)[M]. 科学出版社[12]夏承铨. 非线性电路[M]. 人民邮电出版社.[13]葛真,徐云,段渝龙. 非线性电路及混沌[M]. 重庆大学出版社.[14]蔡少棠[美]. 非线性电路理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15]Karl J.Astrom. Bjorn Wittenmark. Computer-controlled SystemsTheory and Design[M].清华大学出版社[16]应崇福. 超声学[M]. 科学出版社.[17]程存弟. 功率超声及其应用[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8]万明习. 医学超声学[M].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汪蕙,王志华. 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郑光钦. 全能混合电路仿真Orcad Pspice A/D V9[M]. 中国铁道出版社.[21]纪越峰. 现代通信技术[M].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2]达新宇. 现代通信新技术[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3]邱关源. 网络理论分析[M]. 科学出版社.[24]陈惠开. 有源网络与反馈放大器理论[M]. 科学出版社.[25] M . S高西,K. R莱克[美]. 现代滤波器设计—有源RC和开关电容[M].[26]加博 C. 特默思[美]. 现代滤波器理论与设计[M]. 人民邮电出版社.[27]施鸿宝. 神经网络及其应用[M].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8]庄镇泉. 神经网络与神经计算机[M]. 科学出版社.[29]王显正,陈正航,王旭永. 控制理论基础[M]. 科学出版社.[30]胡寿松. 自动控制原理[M]. 科学出版社.[31]崔锦泰[美]. 小波分析导论[M].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32]秦前清,杨宗凯. 实用小波分析[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33]滨川圭弘,西野种夫. 光电子学[M]. 科学出版社.[34]安毓英,刘继芳,李庆辉. 光电子技术[M]. 电子工业出版社[35]Andrew 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M]. 清华大学出版社.[36]张贤达,保铮.通信信号处理[M]. 国防工业出版社.[37]马颂德,张正友. 计算机视觉—计算理论与算法基础[M]. 科学出版社.[38]D.Salomon. 数据压缩原理与应用[M]. 电子工业出版社.[39]Y.Wang. 视频处理与通信[M]. 电子工业出版社.[40]L.科恩. 时-频分析:理论与应用西安[M]. 交通大学出版社.[41]R.B.Wells. 工程应用编码与信息理论[M]. 机械工业出版社.[42]王宏禹. 现代谱估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43]阳宪惠. 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M] . 清华大学出版社.十一、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