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发展简史》
证券市场发展简史

四、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简述(一)旧中国证券市场• 最早的证券交易市场:由上海外商经纪人组织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众业公所”,交易对象为外国企业股票和债券。
•最早的股份制企业:1872 年设立的轮船招商局。
•1914 年北洋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推动证券交易所的建立。
•1917年北洋政府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证券经营业务。
•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1918年夏天成立的北平证券交易所。
•当时规模最大的交易所:1920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
•此后,相继出现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青岛市物品交易所、天津市企业交易所等。
(二)新中国的证券市场第一阶段:新中国资本市场的萌生(1978-1992)1981年7月,我国改革传统“既无外债,有无内债”的计划经济思想,重启国债发行。
•1987年9月,中国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90年12月19日和1991年7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正式营业。
•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并引入期货交易机制,成为中国期货交易的开端。
•1992年10月,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推出了中国第一个标准化期货合约——特级铝期货标准合同,实现了由远期合同向期货交易过渡。
•1993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之后,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第二阶段:全国性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1993-1998)1997年11月,中国金融体系进一步确定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
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
1998年4月,国务院证券委撤销,中国证监会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监管体制。
第三阶段: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1999-2007)《证券法》于1998年12月颁布并于1999年7月实施,是中国第一部规范证券发行与交易行为的法律,并由此确认了资本市场的法律地位。
中国资本市场简史——资本市场回顾展望

资本市场回顾展望:回首二十年想起那些事1、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开业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在上海浦江饭店正式挂牌成立,时任上海市市长朱镕基敲响开业之锣。
第一任总经理尉文渊向人民银行借来500万元筹建上交所,没料想却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划时代的开端。
当时上市交易的仅有30种国库券、债券和被称为“沪市老八股”的8只股票。
这8只股票分别为延中实业、真空电子、飞乐音响(12.42,0.10,0.81%)、爱使股份(6.23,0.11,1.80%)、申华实业、飞乐股份(6.57,0.16,2.50%)、豫园商城(14.38,0.20,1.41%)和浙江凤凰。
为争这个“第一”,深圳证券交易所于1990年12月就开始试营业,之前先后发行了深宝安、深发展、深万科、深金田、深达声、深金田、深振业、深华新、深锦兴、深安达、深原野等十只股票,史称“深市老10股”,其中深发展、深万科、深金田、深安达、深原野等5只股票于深交所试营业前就在深圳特区证券公司公开柜台上市交易,史称“深市老五股”。
直至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才正式开业。
2、小平视察南方讲话,为股市发展定调1992年1月19日开始,邓小平对深圳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况后,他指出:“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
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
”小平视察讲话一锤定音,为当时蹒跚迈步的股市定了调。
从此,中国股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3、股票发行舞弊引发“8.10”事件1992年8月6日,深圳对外公布将发售500万张共5亿元额度的新股认购抽签表,以保障股民能最大限度的买到股票。
从8日起,有超过120万的当地及全国各地的准股民在全市302个发售网点前排起长龙。
到8月10日上午,抽签表全部售完,结果彻夜排队的投资者只有极少数人买到了抽签表,事后查实很多发行网点发生了舞弊行为。
中国证券市场简史

47
平准基金
平准基金通常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以法定的方
式建立的基金,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对某个具体市场的逆向 操作,降低非理性的市场剧烈波动,以达到稳定该市场的
目的。
48
中 国 证 券 市 场 发 展 特 点
管理规范化 产品多样化 发行市场化 交易现代化
49
结束语
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经历了18年的发展,目前已初
28
●首只开放式基金
2001年9月4日,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宣布发行。
● QFII 开闸
2002年12月 中国证监会颁布并施行《合格境外机构 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QFII
制度正式启动。
29
●国九条
2004年1பைடு நூலகம்31日 出台“国九条”《国务院关于推进
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国九 条”, 肯定了证券市场的作用。随后“钢铁,石化,金
14
●传说中的认购证
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同志开始南巡,鼓励股市试验。 由此推动中国股市达到第一个牛市。1992年元月开始,上海 出现股票认购证。3月的认购证4次摇号,由此产生大批百万 富翁。股市开始快速扩张。
15
16
●第一次暴涨
1992年5月21上交所取消涨停板限制(开始是1 %, 后来是0.5%),上证指数(即沪市综合指数) 从前日收盘的617点升到1266点,涨幅高达105%。 其中轻工机械涨幅最大,达470%。上涨动力主要是 股票稀缺和拆细。
具规模。证券市场的发展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已成 为企业融资和投资的重要场所。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目
前的证券市场还存在较多问题,但相信在管理层和各方的
第三章 保险发展简史

(二)外国古代思想和原始形态保险
外国最早产生保险思想的并不是现代保险业发达的资本主 义大国,而是处在东西方贸易要道上的文明古国,如古代 的巴比伦、埃及和欧洲的希腊和罗马。据英国学者托兰纳
利论证:“保险思想起源于巴比伦,传至腓尼基(今黎巴
嫩境内),再传入希腊”。
4
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古代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这样 一条规定:商人可以雇佣一个销货员去外国港口销售货物,
7
1、共同海损分摊是海上保险的萌芽 (General Average)
公元前916年在罗得岛上制定的罗地安海商法被采用,并正 式规定为:“凡因减轻船只载重投弃入海的货物,如为全 体利益而损失的,须由全体分摊归还。”这一共同海损分
摊原则可以说是海上保险的萌芽。
“一人为众,众为一人”(One for all,all for one)体现了海上 保险的分摊损失、共助共济的要求,因而被认为是海上保 险的萌芽。
从时间次序来说,早在1865年,上海华商义 和公司保险行成立,是最早的民族保险企业, 该行设在华商德盛商号内,规模甚小,只是 经营货运险业务,受到外国保险公司的排挤, 没有产生多大影响。
24
(二)新中国保险事业的创立和发展 (四起三落)
1、1949-1952建立人保是一起;1953年停办农村保险、整顿城市业 务是一落;
5、劳合社由其社员选举产生的一个理事会来管理,下设理赔、出版、签 单、会计、法律等部,并在100多个合社的大楼里,挂着一只神 奇的小铜钟。它是在1799年从荷兰沿 海一艘船“圣〃卢丁”号中打捞出来 的。来到劳合社后,它就担当起不同 寻常的使命,“不鸣则已,一鸣惊 人”。劳合社有个惯例,用这只小铜 钟的钟声来宣告本社大宗生意的得失: 一响是佳音,表示某项生意发了大财; 两响则是“噩耗”,说明某宗生意亏 了血本。
近代以来中国银行业发展简史正文

近代以来中国银行业发展简史而中国官办银行的历史则应从1905年成立的户部银行算起。
户部银行是经清朝军机大臣王奕劻奏请,慈溪太后批准成立的。
清政府授予了其铸造银元、发行纸币和经管国库的权利,成为清末实质上的中央银行。
1908年,户部银行更名为大清银行。
1912年,历史驶入中华民国时代,大清银行也更名为中国银行,并继续承担中央银行的职责,直至1928年。
1912-1927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跟中国银行一起承担中央银行职责的还有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的历史同样可以上翻到清朝末年。
1908年,由清政府邮传部牵头组建,为官商合股,初期目的是借款赎回被列强控制的铁路,故名交通银行。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其地位进一步上升,与中国银行一起承担共同承担发行货币、调节币制、兑换外币和代理国库收支的中央银行职责。
二、第一个繁荣时代1927年至1928年,北伐军革了北洋军阀的命,历史进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受江浙财团资助的蒋介石政府,也十分重视银行体系的建设。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另组建中央银行,授予其发行纸币、代理国库、经理公债、管理外汇等特权。
同时,将中国银行改组为国际外汇兑换专业银行,交通银行改组为辅助工农商矿的专职银行。
1935年,国民党政府又组建中国农民银行,作为供给农业信用、发展农村经济的专职银行。
至此,形成了以四大国有银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为基本骨架的银行体系。
国民党统治后期,形成了宋子文家族控制中国银行,孔祥熙家族控制交通银行,陈果夫家族控制农民银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控制国有金融业的局面。
在清末和北洋军阀时代,除了官立银行之外,众多私营银行也百花齐放,并在1920-1930年代进入快速成长期,成就了中国金融业历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期。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代,私营银行以“北四行”和“南三行”为代表,官商合办银行以“小四行”为代表。
“北四行”是指1917年成立的金城银行、1915年成立的盐业银行、1921年成立的中南银行和1919年成立的大陆银行,与北洋军阀均有一定的渊源,均以华北为业务重心,并曾一度开展广泛的协作,合办“四行储蓄会”和“四行准备库”,联合发行钞票。
近十年中国近代金融史研究综述

近十年中国近代金融史研究综述潘晓霞内容提要金融史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且颇有历史魅力的新兴研究领域,随着现代金融经济的发展与新史学的兴起,以及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引入,金融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在世纪之交,金融史研究逐渐被推向高潮,中国近代金融史在近十年间受到了学术界前所未有的重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文章以国内近十年来公开出版发表的著作、论文为主,就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梳理,并对该研究状况作了总体评析。
关键词近代中国金融史综述随着现代金融经济的发展,新史学的兴起以及西方新理念的引入,金融史受到了学界前所未有的重视。
尤其在最近十年,中国近代金融史研究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关著作论文大量涌现,在研究深度与广度上均有很大突破,此前的空白研究领域逐渐有所涉及,之前的薄弱环节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
最值得一提的是,新世纪初年,在李飞主持下,多位专家学者参与撰写的多卷本5中国金融通史6已经由中国金融出版社陆续出版。
该著作第一次全面阐述了中国自古迄今的金融活动及其发展规律,是金融史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
本文拟就近十年来学术界对近代中国金融体系、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组织、金融市场、金融运作、金融家及农村金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梳理,希望对进一步深入细化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金融体系与金融制度金融体系即金融格局,是一个时期金融机构依其业务与相互关系构成的金融网络结构。
金融体系研究旨在从宏观上把握各时期的金融整体状况,在金融史研究中意义重大。
近年来学者们主要对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时期的金融体系进行了宏观审视。
关于北洋政府时期的金融体系,徐进功的论述较为全面。
他认为,北洋时期银行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景象,金融机构既有传统的典当、票号和钱庄,也有新式银行包括国家银行、地方银行、私人银行和外国银行,形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局面。
¹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的金融体系,邱松庆指出,/四行二局0是其核心,是控制和支配中国金融货币的总枢纽。
经济学通俗读物80个

经济学通俗读物80个经济学通俗读物是一种将复杂的经济理论和概念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文学体裁。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生活化的例子,这些读物旨在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和应用经济学原理,以更好地参与社会和个人经济决策。
以下是80本经济学通俗读物,它们涵盖了广泛的经济主题,从宏观经济到个体理财,从市场机制到社会公平,为读者提供了深入浅出的经济学知识。
1.《经济学原理》(作者:曼昆)2.《穷查理宝典》(作者:查理·芒格)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作者:萨缪尔森)4.《经济学的早晨》(作者:王滨)5.《经济学课》(作者:亨里·哈茨曼)6.《经济学的基础》(作者:米尔顿·弗里德曼)7.《经济学就是这么简单》(作者:刘尚希)8.《微观经济学原理》(作者:曼昆)9.《宏观经济学》(作者:格里高利·曼昆)10.《生活中的经济学》(作者:周其仁)11. 《预测学》(作者:尼尔·弗格森)12.《可乐战争》(作者:约翰·斯图尔特)13.《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康纳曼)14.《麦肯锡为何如此昂贵》(作者:迪维德·哈希格尔)15.《反脆弱》(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16.《奇迹经济学》(作者:查尔斯·温格)17.《禀赋效应》(作者:理查德·塞勒)18.《神经经济学》(作者:保罗·扎克)19.《非理性繁荣》(作者:罗伯特·舒勒)20.《预测者》(作者:菲利普·E·图特)21. 《世界经济通史》(作者:席勒)22.《财富的起源和分配》(作者:利斯特·兰德尔)23.《资本论》(作者:马克思)24.《国富论》(作者:亚当·斯密)25.《文明的起源》(作者:杰德·戴蒙德)26.《千年世界经济史》(作者:米尔顿·艾尔罗德)27.《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28.《帝国的财富》(作者:尼尔·弗格森)29.《经济学史通识》(作者:郎咸平)30.《商业与帝国》(作者:范大年)31. 《华尔街的智慧》(作者:伯克希尔·哈撒韦)32.《大空头》(作者:迈克尔·刘易斯)33.《金融炼金术》(作者:查尔斯·艾利斯)34.《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作者:杰西·利弗莫尔)35.《黑天鹅》(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36.《金融市场技术分析》(作者:黄瑞敏)37.《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作者:沃伦·巴菲特)38.《股市心理学》(作者:查尔斯·道)39.《聪明的投资者》(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40.《证券分析》(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41. 《全球恐慌》(作者:斯蒂格利茨)42.《贫穷的经济学》(作者:阿班·贾亚里亚)43.《全球化的人》(作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44.《国富论再探》(作者:陈平)45.《穷人为何穷》(作者:班杰明·鲍士尼亚)46.《非洲为什么贫困》(作者:格雷厄姆·汤普森)47.《全球竞争》(作者:迈克尔·波特)48.《中国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作者:茅于轼)49.《穷国为何穷》(作者:傅高义)50.《发展经济学》(作者:彼得·蒂姆斯)51. 《创新者的窘境》(作者:克莱顿·克里斯滕森)52.《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53.《数字经济》(作者:唐·陈)54.《创新者的解答》(作者:克莱顿·克里斯滕森)55.《技术元年》(作者:艾瑞克·斯奇密特)56.《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57.《创新者》(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58.《科技想要什么》(作者:凯文·凯利)59.《硅谷钢铁侠》(作者:艾什·李)60.《未来简单史》(作者:唐·陈)61. 《大自然的赌局》(作者:加里·哈姆尔顿)62.《未来的繁荣》(作者:伊恩·戈德因)63.《绿色经济》(作者:詹姆斯·斯普尔格)64.《地球大迁徙》(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65.《地球的未来》(作者:艾拉·埃斯特哈西)66.《全球性的新燃料》(作者:迈克尔·T·克莱尔)67.《德国绿色奇迹》(作者:艾米丽·皮霍特金)68.《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者:习近平)69.《气候战争》(作者:吴德铭)70.《沙漠还是绿洲》(作者:亨利·普林斯)71. 《贫穷的解释》(作者:阿班·贾亚里亚)72.《不公平的巨大》(作者: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73.《资本主义与自由》(作者:米尔顿·弗里德曼)74.《社会契约论》(作者:让-雅克·卢梭)75.《赋权》(作者:艾德·曼金)76.《富爸爸穷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77.《贫穷的本质》(作者:艾哈迈德·拉斯托)78.《动物精神》(作者:阿尔伯特·布鲁克斯)79.《贫困经济学》(作者:艾伦·克劳德·康普)80.《福利国家的崩溃》(作者:安东尼奥·马蒂诺)这80本经济学通俗读物覆盖了广泛的经济领域,从基础经济学到金融、全球化、科技创新、环境经济学以及社会公平等方面。
新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简史

新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简史
新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当时中国人
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就通过发行债券,通过债券发行和国有企业发行债券(比如石油、煤炭、矿物、电力等国有大企业),来引导、调节和融资经济发展。
1954 年,新中国债券市场正式建立,债券交易由地方财政部
门控制,负责债券发售、登记交收和清偿。
1959年,中国财
政部正式颁布《国家债券管理条例》,交易中心由全国金融分副会转移至北京财政部,形成新的债券发行机制和交易机制。
随后,中国的债券市场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阶段,1979年,中
国财政部正式颁布《证券市场管理条例》,允许进行证券交易,从而实现国家层面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和管理。
1983 年,中国证券市场正式开放,许多国有企业发行股票,
有限责任公司也开始发行股票,19 个证券公司被认定为证券
经营商,即将发行的公司股票可以在上述证券公司进行交易。
1991年,中国政府又采取了一项重大举措,即开放A股市场,A股市场是国内投资者买卖证券的主要市场,是实现交易者对股票的买卖和融资的重要渠道。
2004年,证监会正式开放B股市场,主要由外资机构参与,
成为外资投资者融资、投资和交易的有力渠道。
2008年,中
国政府又开放了H股市场,以国际化、多元化、市场化的方
式进行证券交易,进一步扩大了对外资投资者的开放度。
到今天,新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证券市场的发行规模、种类和机构也在不断扩大,除交易公司之外,各行政机关和企业也可以联合发行和交易债券。
新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及金融稳定的重要支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后的我国股票市场
新中国第一只股票“飞乐音响 600651”,1984年11月 18日正式开业,公司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部 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1万股,每股50元。
– 1980年的成都市工业展销信托公司发行企业股票(注明不能 上市流通和倒卖)。后来在成都自发形成一度蔚为壮观的 “红庙子”股票交易市场;
资,上市公司分红少,没有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的成 长土壤 参与度低,社保、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等入市比例低,个 人投资者入市较为盲目,基金市场话语权不足,与发达国 家差距很大。
近年兴起的次级抵押债券
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
股市市值占GDP比重
• 2010年,美国股市市值10.7万美元,美国 GDP总量14.5万亿美元,比例大概是 73.79%
• 2003年4月4日,退市风险警示“*ST”开始启用; • 2003年6月9日,社保基金正式进入股市,开始购买股票
及有关债券; • 2003年10月29日,《证券投资基金法》获通过; • 2004年1月,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
干意见(国九条)发布; • 2004年5月18日,中小板获准设立; • 2004年8月30日,证监会宣布暂停新股发行; • 2004年10月25日,保险资金获准直接入市;
• 1991年,第一批股票 上市,实行T+0交易。 随即遭到爆炒
• 92-93年,上市公司规 模增加,监管加强, 市场波动剧烈
• 94年,通胀严重,国 债期货开始疯狂
早期的股票市场波动幅度
股民排队抢购股票
证监会成立初期的市场
行政之手干预市场特征明显,以1994年为例:
2月22日:深交所宣布即日起暂停新股上市。市场略做反应后,很快跌破700 点关口到达694点。
截至2011年12月23日,A股账户数达1.63亿,但其中持仓 账户仅5700万,占总账户数比例仅为34.4%,仅709万户 参与交易,仅占持仓账户的12.5%
A股在世界上的地位
• 2011年,我国股市市 值仅缩水就达6万亿, 够修建2608个“鸟巢 ”
• 市场指数没有涨,市 值却涨了?两者间有 什么必然联系吗?
其他市场也显出勃勃生机
五、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国证券市场与成熟市场的差距: 创新不足,品种偏少,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投资需求 监管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老鼠仓,恶意炒作,虚假陈述仍
屡禁不止,违法成本低 规模偏小,上市企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有待加强,资产证券
化的比例仍然偏低,金融占GDP的比重低 投资理念有待完善,市场重炒作而轻投资,重融资而轻投
(4) 流通性
(5) 价格波动性和风险性
早期的一张纸质股票
证券市场的组成机构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方证监局& 证券业协会
交易所
会 同
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银
监 会
上市公司
证券公司
会计事务 所
银行
证券市场的交易环节主体
市场的参与者
交易所
上海交易所 深圳交易所 中金期货交易所
深市老五股
1、深发展
2、深万科
3、深金田(已退市)
4、深安达(ST国农)
5、深原野(世纪星源)
1986年11月14日
86年,邓小平会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代表团,他将一张上 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赠送客人。外媒称,邓小平 此举是中国将推行股份制的一个信号。
证券交易所的成立
• 1990年12月,沪深交 易所分别成立。
• 小飞乐和延中股票双双挂牌交易, 成为上海证交所开业之前上海股票 市场的一个“练兵场”。
• 正是从这两只股票起步,众多投资 者领教了股市的魅力,也饱尝了股 市的风险。
• 老八股分别为:
1.上海申华电工联合公司 600653申华控股
2.上海豫园旅游商会成股份有限公司 600655豫园商城 3.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 600654飞乐股份 4.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600602广电电子 5.浙江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00656ST方源 6.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 600651飞乐音响 7.上海爱使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600652爱使股份 8.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600601方正科技
稀可见
证券市场的功能
金融创新服务功能 经济调节功能 经济监测功能 基本功能
衍生工具证券化 市场化操作 重点央企、国企上市 直接融资
什么是股票?
股票的概念:
是指股份公司发给股东证明其所入的股份数,并 藉以取得股息、红利的可转让的书面凭证。
它有如下特征:
(1) 不可偿还性
( 2) 参与性
(3) 收益性
3月14日:时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宣布“四不”政策,当天上证指数涨9.90 %,收788点
7月30日,政府出台救市政策。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 票市场的“三大政策,引起八月狂潮。
看看当时证券传媒的标题,你仍会被其热辣的扑面而来的火爆所感染——
•
北京新举措掀起沪深股市狂飙
•
狂飙突进 天热怎比人气热,长红陡起 量高还催股价高
5.19行情
第三次大熊市
• 时间:2002-2004
• 沪指点位:2245点-998点,区间跌幅56%
• 影响因素:股市自身泡沫、市场监管加强 、国有股减持、市场扩容加速
爆出造价丑闻的银广夏
01-05年跌幅排行
证券公司破产
第四次大牛市
时间:2005-2007 沪指点位:998点-6124点,区间涨幅513% 影响因素:股改因素、人民币升值、全球
其他市场
期货市场:黄金期货、股指期货方兴未艾,国债 期货、白银期货跃跃欲试,交易品种极大丰富, 风险控制制度日趋完善,参与者不断增加,套期 保值、套利策略正渐入人心。
两融业务已成为券商新的利润增长点,衍生品市 场散发出与以往不同的魅力,为投资人在下跌时 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找到了出路。
债券市场容量与质量也得到大幅提升。
QFII登上历史舞台பைடு நூலகம்
2003年7月9日,在京城著名的东方君 悦大酒店,国内外的40多家媒体与瑞 银高管共同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 QFII第一单的指令正式发出,首单买 入宝钢股份、上港集箱、外运发展、 中兴通讯四支股票,QFII正式登上中 国证券市场大舞台。
OFII登上历史舞台
熊市中的市场化改革
二十年来我国股市的饱尝起落风雨,投资者历经 了牛熊转换悲喜酸甜,依旧不离不弃,无怨无悔 如今的股票市场现状如何? 其他市场情况如何?
目前的A股市场
2011年,A股总市值21.4万亿元,居全球第二
沪深A股平均市盈率为10.86倍,仅相当于2001年A股平均 市盈率水平的27.2%
尽管市场持续低迷,但A股在2011年仍旧实现了高达 8248.9亿元的总融资额
第一次大熊市
• 时间:1993-1994
• 沪指点位:1558点-325点,区间跌幅79%
• 影响因素:股市扩容加速、政策调控从紧 、市场远远高估
暴涨暴跌的市场
第二次大牛市
时间:1994-1996
沪指点位:325点-1500点,区间涨幅361%
影响因素:利好政策支持,价值投资的初 步尝试
区间涨幅
投机狂潮
第二次大熊市
• 时间:1997-1999
• 沪指点位:1510点-1047点,区间跌幅31%
• 影响因素:股市自身存在泡沫、监管部门打压股 市政策
人民日报猛烈抨击股市
第三次大牛市
时间:1999-2001
沪指点位:1047点-2245点,区间最大涨幅 114%
影响因素:网络科技股受美股影响大幅炒 作拉升,市场主力资金做庄日益疯狂
1998年:基金开始出现,市场出现新力量。 1999年:著名的519行情, 2001年:沪指在炒作的癫狂中迈向了历史性的
高点2245。直到现在,这一点位还被拿来广泛作 为心理锚定点:如2011年底沪指跌破2245点时, 各路媒体对“十年归零”的质疑与拷问。
著名的5.19行情
2001-2005的股市
6.24井喷式上涨
2005-2009的股市
2005年:里程碑式的事件—股权分置改革 2006-2007:牛市中基金成为市场主导,
大型国企上市,人民币升值,海外经济欣 欣向荣,投资者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喜悦 2008:金融危机改变了一切,A股熊冠全 球。股市这时开始更多的跟随经济变动 2009:四万亿投资带来小牛市,但随后的 通胀也再度压制市场
1996-1997年上演全民炒股风潮,做庄、 跟庄的投机行为盛行。 1998-2001年期间会计、税务监管的缺失 导致上市公司集体造假,虚增业绩,专业 的做庄“江湖大佬”涌现。
96年到2001的股市
1996年:随着涨跌停板制度的实施,投资思路 发生了一定变化。长虹、深发展引领了第一次对 所谓“价值投资”的摸索。
•
功势汹涌,五日吞没十六根周k线;人气鼎沸,没时间喘气
•
高潮迭起,一周升幅近七成,积年买盘如火山爆发
•
政策“一言既出”,股价“驷马难追”
10月5日:国务院证券委决定自1995年起实行T+1交易制度,当天上证指数 跌10.71%,宣告一轮超级井喷行情结束
96年到2001的股市
银行信贷市场
交易品种
证券市场的品种
1
股票:A股、B 股、H股/中小 板、创业板、
三板、
2
基金:开放式、 封闭式、集合理 财、 ETF、FOF、 QDII、保本式、 阳光私募
3
4
债券:政府债券、 金融债券、公司 债券、国际债券
衍生品市场:股 指期货、权证、 可转债、杠杆基 金等,金融混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