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安全设备设施分类
机场设施

机场设施民用机场系统由各类机场设施组成的系统,以便实现其服务功能。
机场的功能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为飞机运行服务,•提供旅客、货物运输服务和其他服务。
机场的活动是以旅客(包括行李、货物、邮件等)为中心的。
他们的活动范围包括空中空间和陆上空间两方面。
按机场的活动内容,机场系统可分为两大部分:空域-受机场塔台控制指挥的控制空间,包括等候空区、进近净空区等;陆域-又可分为两个活动区:飞行区,系供飞机活动(如起飞、降落、地勤服务、维修、装载、卸脱等)的陆域,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待飞小场地及有关服务设施等;服务区(也称航站区),系为旅客、货物、邮件运输的服务及为飞行技术服务的设施,包括候机楼、停机坪、停车场以及指挥塔台、通信台站等。
跑道陆地机场上供飞机着陆和起飞用的一块长方形场地。
跑道是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机场的平面布局中,跑道的位置和数量是起主导作用的。
它不仅影响机场本身的平面布置,而且影响机场在城市中的位置选择。
跑道的布置直接影响机场的用地规模、净空限制的范围、噪声影响的范围,也受到机型、风象、运量的因素的影响。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机型├┐┌┤机场规模├┐└──┘│┌──────┐│└────┘│┌─────┐┌──┐││跑道方位││┌────┐││机场在城市││风象├┼┤数量├┼┤净空限制├┼┤│└──┘││布置长度││└────┘││的位置│┌──┐│└──────┘│┌────┐│└─────┘│运量├┘└┤噪音干扰├┘└──┘└────┘图4.跑道影响因素关系跑道的方位飞机的起飞、降落必须逆风进行。
逆风风速越大,起飞、起落猾跑的距离越短,并增加安全性;而侧风对起、降安全有影响。
早期的飞机重量小,抗侧风的能力差,必须随着机场的风向相应的改变飞机起飞或降落的方位。
因此,早期的机场是整片的无人工道面的飞行场地。
随着飞机重量增加和抗侧风性能的提高,整片的飞行场地已不能满足要求或者很不经济,于是开始出现了带状跑道。
机上应急设备范文

机上应急设备范文机上应急设备是指在飞机上紧急情况下所准备的一系列设备和装备,旨在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飞机是一种高度依赖技术的交通工具,尽管在现代航空技术和维护方面已经非常先进和可靠,但在飞行过程中仍然可能发生各种紧急情况,如飞机故障、紧急降落、逃生等。
机上应急设备是为了在这些紧急情况下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保护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1.保险带(Seat Belt):保险带是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基本安全装置,用于固定乘客在座位上,防止在剧烈的颠簸、紧急制动或空中颠簸时被甩出座位。
2.氧气面罩(Oxygen Mask):在飞机高空飞行时,如果机舱气压失控或突然下降,机舱氧气会逐渐减少,这时乘客和机组人员需要佩戴氧气面罩,以便维持正常的呼吸和意识,以及防止缺氧。
3.浮艇(Life Raft):浮艇是一种充气、可折叠的救生船,用于在紧急迫降或迫降时应对飞机坠海的情况。
浮艇通常存放在飞机上方或座椅下方的储物柜中,乘客和机组人员可以根据指示取出并快速膨胀,以便逃生。
4.救生衣(Life Jacket):救生衣是一种充气式救生装置,可以在乘客和机组人员坠海时提供浮力,并保持头部在水面以上。
救生衣通常存放在座位下方,可以在紧急撤离时迅速取用。
5.灭火器(Fire Extinguisher):灭火器用于抑制和扑灭飞机上的火灾,通常分为不同类型,如干粉、二氧化碳和泡沫等,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火灾。
6.紧急滑梯(Emergency Slide):紧急滑梯是乘客和机组人员从飞机紧急撤离时使用的设备,可以快速地将人员从机舱顶部或侧面抛出并滑落到地面。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机上应急设备,如医疗设备包(Medical Kit)、防毒面具(Gas Mask)、应急逃生绳(Emergency Rope)等,这些设备可能根据不同飞机的规模和用途而有所不同。
机上应急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方法通常会在飞机上的安全演示中进行解释,乘客和机组人员需要掌握这些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反应和正确使用。
机场建设方案

机场建设方案摘要: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机场建设方案,涵盖了机场选址、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以及设备配置等关键方面,以确保机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一、引言机场作为一个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机场建设方案展开讨论,从机场选址、规划设计、建设过程及设备配置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设方案。
二、机场选址机场选址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它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气象条件、土地面积等。
首先,机场应该选址在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方便市民和旅客的出行。
其次,机场建设需要考虑气象条件,避免极端天气对航班的影响。
最后,机场选址需要考虑到土地面积,以满足未来机场的扩建需求。
三、规划设计机场的规划设计对于机场的功能和效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规划设计上,我们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航站楼设计:航站楼是机场最重要的部分,设计应该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
航站楼的布局应合理,方便旅客的出入和转机。
同时,航站楼内设有充足的候机室、餐饮和商业设施,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2. 机场道路和停车场:机场道路和停车场是确保机场交通畅通的关键。
道路设计应合理,不仅要满足机场内部的交通需求,还要方便周边地区的进出。
停车场应设计充足的停车位,以满足市民和旅客的停车需求。
3. 航空器跑道和停机坪:航空器跑道和停机坪是机场运营的核心设施。
跑道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排水性能,以确保航班的安全运行。
停机坪应满足大型飞机的停放需求,并设有充足的维修和加油设施。
四、建设过程机场建设过程需要考虑项目的进度计划、人力资源、材料和设备供应等方面。
建设过程应按照以下步骤展开:1. 筹备阶段:确定项目的负责人和建设团队,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工作流程,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
2. 建设阶段:根据规划设计,进行土地开发、道路和建筑物的施工。
同时,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监控机制,确保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3. 竣工阶段:机场建设完成后,进行验收和测试工作,并进行设备的配置和调试。
机场安全管控

机场安全管控机场安全管控是保障航空客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其安全管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机场安全管控的意义、机场安全管控的要素和机场安全管控的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谈论机场安全管控。
希望本文能够为加强机场安全管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机场安全管控的意义机场安全管理是航空运输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航空全行业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机场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对机场的设施、器材、物资和人员的安全状态进行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机场安全隐患,保障航空客运的安全和运行。
机场安全管控的意义不仅在于保障航空客运的顺畅,更在于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航空运输市场秩序,保障行业持续发展。
二、机场安全管控的要素机场安全管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要素较多,下面将分五个方面进行讨论。
1、设施设备要素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的大门,其各项设施设备必须要达到国际水平,从而为乘客提供更为便捷、安全的服务。
而设施设备是否达到国际水平直接影响机场安全管控的能力。
机场设施设备主要包括跑道、航站楼、登机桥、停机坪、机坪升降平台等。
必须保证这些设施设备的规范、安全和维护保养。
2、人员要素机场安全管控的人员包括机场安全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安检人员、机场维护人员、消防人员、运行人员等。
这些人员应通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掌握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在操作设备设施和执行相关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和管理,确保机场的安全管理、安全保障等各项职责得到落实。
3、制度要素机场安全规章制度是基础、是保障。
机场应有相应的制度规范,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标准、规则和操作流程,作为机场安全管理的有力支撑。
机场的安全管理能力取决于制度、规章的科学性、全面性和严密性,也取决于其是否严格执行。
同时,要建立透明、追责、高效的监管机制,加强机场安全风险管控。
4、技术要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场安全管控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
民航空管设施设备维护维修的内容及分类

民航空管设施设备维护维修的内容及分类第一节维护维修总体概念为确保民航空管设施设备按规定的技术指标正常工作,以提供高质量的空管设施设备服务,必须对民航空管设施设备进行适当的、有效的维护维修。
民航空管设施设备的维护维修包括维护和维修两大部分。
第二节设施设备的维护2.1维护分类空管设施设备的维护分为日维护和定期维护。
2.2日维护设备的日维护是指对使用中的主备用设备及附属设施每天进行的维护工作。
设备的日维护由台站值班人员执行。
实施日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及要求见《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总局空管局2004年AP-115TM-134-R1号管理程序)第三十四条。
2.3定期维护设备的定期维护分为周、月、季、半年和年维护。
各种设备的定期维护周期可以根据设备的不同情况确定。
各级运行维护保障单位按照各种设备的要求和项目,结合设备的运行情况,制订维护计划。
由运行维护单位组织台站技术人员完成。
对本运行维护单位无能力完成的定期维护,由运行维护单位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完成。
实施定期维护的主要内容及要求见《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总局空管局2004年AP-115TM-134-R1号管理程序)第三十五条。
2.4维护工作的组织实施组织实施设备维护工作,必须根据《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总局空管局2004年AP-115TM-134-R1号管理程序)制订维护计划,做好以下工作:(1)必要时,制订定期维护实施方案。
(2)实行岗位责任制。
各种设备,尤其是大型、精密、贵重的设备和仪器仪表一定要定人、定机、定维护细则,并制订出定期检查校验的维护制度。
(3)台站领导应督促维护人员按计划、制度、规程和细则实施维护,检查维护工作质量,帮助解决存在问题。
维护质量不合要求的必须责成返工。
(4)必须严格按照维护维修规程附件规定的项目、内容、步骤和方法实施日维护和定期维护。
认真检查和调整,排除故障和隐患,使设备的性能达到规定的标准。
机场安全设备设施分类

附件1:The Classification and Enumeration of Airport Safety and Security Equipment and Installation机场安全设施设备分类及细目一、机场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一)航空器活动区安保设备设施(二)航站楼安保设备设施(三)货运安保设备设施(四)机场要害部位安保设施(五)停车场管理系统(六)机场安全防范监控系统(七)机场安保信息与指挥二、机场救援消防救护设备设施(一)应急救援设备(二)机场消防站装备1.消防车及配备标准2.车辆器材及配备标准3.消防人员防护装备4.消防站通信器材配备5.消防站救援破拆器材6.消防站综合类器材(三)机场消防器材设备(四)机场应急救护设备设施1.机场应急机构设置2.机场应急救护机构组成3.应急救护机构用房面积标准4.应急救护仪器、器材、药品、物资配备标准5.通信设备6.救护车辆三、机场地面保障设备设施(一)目视助航设施(二)场道维护设备设施(三)飞行区环境控制设备(四)机场特种设备车辆一、机场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一)航空器活动区安保设备设施1..基本要求:机场应在航空器活动区及其周界、道口等建立安全保卫设施,实施封闭管理。
2.围栏及周界控制系统:航空器活动区周界应修建围栏(墙)及配套设施,使之与公共活动区隔离。
围栏(墙)应坚固耐久,防止人员、车辆、及对航空器有危害的动物随意进入。
一类机场宜设立两道围栏(墙)。
1)围栏(墙)内侧、外侧的净高度均不低于2.5m。
围栏(墙)对外面应设有醒目的禁止翻越警告标识牌。
围栏(墙)内侧应留有宽度不小于5m的隔离带。
围栏(墙)应符合机场净空和导航台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围栏(墙)应是钢板网、钢筋网、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砖墙等结构形式。
围栏(墙)的应符合表中技术要求。
四类机场围栏(墙)可采用简易结构形式,如刺丝网结构围栏等。
2)除航站楼、维修机库及其他必要的建筑外,其他作为围栏一部分的建筑物,其面向航空器活动区的一侧不应开设门及通道;窗户应安装密集型防护钢网。
(机场安全)机场人防、物防、技防制度

(机场安全)机场人防、物防、技防制度机场安全 - 机场人防、物防、技防制度1. 引言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公共场所,安全保障是其运营的核心要素之一。
为了确保机场的人员和财产安全,机场管理部门积极制定和实施机场安全制度,其中包括人防、物防和技防三个方面的措施。
本文将简要介绍机场人防、物防、技防制度的主要内容。
2. 机场人防制度机场人防制度是指通过人员管理、安保力量配置和应急预案等措施,确保机场的人员安全。
人防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员管理:机场管理部门制定了严格的人员进出机场的管理规定,要求所有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和安全检查。
特定区域的进入需要特殊授权,进出记录进行严格留存。
- 安保力量配置:机场安保人员按照一定的安保等级和任务需求进行合理配置,保障机场内外的安全和秩序。
安保人员接受专业培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应急预案:机场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火警、恐怖袭击、紧急疏散等情况下的处置措施和流程。
定期组织演练,提升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
3. 机场物防制度机场物防制度是指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建立安全防护措施和设立安全巡逻等方式,确保机场内外的物品和设施的安全。
物防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监控设备:机场安装了高清晰度的监控摄像头,覆盖了机场内外的关键区域。
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视和记录机场的安全情况,对于异常事件进行即时处理和追踪。
- 安全防护:机场设置了防火墙、安全门禁、防爆设备等安全防护设施,有效保障机场内外物品和设施不受损害。
安全防护设施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 安全巡逻:机场安排安保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巡逻,特别是在夜间或特殊时段,加强对机场区域的巡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4. 机场技防制度机场技防制度是指通过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升机场的安全防范能力。
技防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脸识别技术:机场安装了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对进出机场的人员进行识别和比对。
机场安全设备设施分类

机场安全设备设施分类随着全球航空业的不断发展,机场成为人们出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机场安全问题始终备受关注。
为保障乘客和航空公司的安全和顺畅运营,机场安全设备设施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机场安全设备设施的分类及其功能。
安全设备分类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经验和指南,机场安全设备设施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机场边界围栏或篱笆机场边界围栏或篱笆通常由金属、混凝土、塑料或其他耐用材料制成。
其主要功能是限制机场范围内和外部人员的复杂流动,防止非法闯入和不必要的安全威胁。
根据不同机场的需要和规模,机场边界围栏或篱笆也可以配备视频监控系统,以及人员、车辆和物品筛查设备。
2.机场道路安全设施机场道路安全设施包括标志、灯光、彩带、交通控制杆、障碍物等。
其主要功能是保障机场道路交通的有序管理,确保机场内和外部车辆的安全行驶。
在机场入口处、停车场和道路转弯处,一些机场可能还会配备车辆筛查设备,以增强安全性。
3.机场终端楼安全设施机场终端楼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门、安全窗、停车设施等。
其主要功能是保障终端楼范围内乘客、行李和贵重物品的安全,同时限制不必要的流动。
一些机场终端楼还会加装视频监控系统和安全扫描设备,以确保乘客和行李的绝对安全。
4.机场跑道安全设备设施机场跑道安全设备设施包括跑道灯光、障碍物、红绿灯、安全标志、飞行通告系统等。
其主要功能是保障航班起降的安全性和顺畅性,减少事故风险。
机场跑道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航班的正常运营,因此跑道安全设备设施的投入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设施功能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机场安全设备设施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1.筛查设备使用机场充斥着大量乘客和行李,在乘客进出机场的过程中,筛查设备是极为必要的。
在使用筛查设备时,通行人员需要遵守相关指示和标志,以确保筛查过程安全、迅速。
2.安全报警与通报在使用机场安全设备过程中,发现安全问题时及时报警和进行通报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The Classification and Enumeration of Airport Safety and Security Equipment and Installation机场安全设施设备分类及细目一、机场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一)航空器活动区安保设备设施(二)航站楼安保设备设施(三)货运安保设备设施(四)机场要害部位安保设施(五)停车场管理系统(六)机场安全防范监控系统(七)机场安保信息与指挥二、机场救援消防救护设备设施(一)应急救援设备(二)机场消防站装备1.消防车及配备标准2.车辆器材及配备标准3.消防人员防护装备4.消防站通信器材配备5.消防站救援破拆器材6.消防站综合类器材(三)机场消防器材设备(四)机场应急救护设备设施1.机场应急机构设置2.机场应急救护机构组成3.应急救护机构用房面积标准4.应急救护仪器、器材、药品、物资配备标准5.通信设备6.救护车辆三、机场地面保障设备设施(一)目视助航设施(二)场道维护设备设施(三)飞行区环境控制设备(四)机场特种设备车辆一、机场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一)航空器活动区安保设备设施1..基本要求:机场应在航空器活动区及其周界、道口等建立安全保卫设施,实施封闭管理。
2.围栏及周界控制系统:航空器活动区周界应修建围栏(墙)及配套设施,使之与公共活动区隔离。
围栏(墙)应坚固耐久,防止人员、车辆、及对航空器有危害的动物随意进入。
一类机场宜设立两道围栏(墙)。
1)围栏(墙)内侧、外侧的净高度均不低于2.5m。
围栏(墙)对外面应设有醒目的禁止翻越警告标识牌。
围栏(墙)内侧应留有宽度不小于5m的隔离带。
围栏(墙)应符合机场净空和导航台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围栏(墙)应是钢板网、钢筋网、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砖墙等结构形式。
围栏(墙)的应符合表中技术要求。
四类机场围栏(墙)可采用简易结构形式,如刺丝网结构围栏等。
2)除航站楼、维修机库及其他必要的建筑外,其他作为围栏一部分的建筑物,其面向航空器活动区的一侧不应开设门及通道;窗户应安装密集型防护钢网。
3)通道航空器活动区的下水道口、水管以及其他道口应设有钢栅栏防护。
4)跑道两端围栏(墙)应设向外开启的应急出来栅门,其宽度应满足机场主力消防车通过。
5)进近灯光地带应修建密集围栏,并设有工作人鱼出入以及与相邻保护区之间的通道。
6)一类机场应设立周界报警、视频监控系统,系统应能对周界形成完整的覆盖,能对目标进行分类,对入侵行为作出判断;应能在机场飞行和安全照明的环境下工作,并满足全天候运行的要求。
二类、三类机场宜设立周界报警、视频监控系统。
7.巡逻道1)在航空器活动区围栏(墙)内侧,应修筑供巡逻车(含中型卡车)使用的巡逻通道。
2)一类、二类机场的巡逻道应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类到了;三类、四类机场的巡逻道可为简易通道。
3)巡逻道机场宽度应不小于4.5m;路面宽度应为3.5m;两侧应有0.5m的路肩。
4)巡逻道的设计应保证巡逻人员对航空器活动区和周界具有良好的视野。
5)宜在跑道两端紧急出口处至进近导航台修建3.5m的简易道路。
8.道口安全控制设施1)在航空器活动区应尽量减少道口的设置。
2)每个进出航空器活动区的道口均应设门,航站楼两侧的道口应设电动门和供人员通行的便门,电动门的高度应不低于1.2m,下据地面的高度应不大于100㎜,门及门垛应坚固。
3)每个进出航空器活动区的道口均应设守卫值班室,并配有通讯、照明等设施。
4)一类、二类、三类机场周界及外界相通的人员和车辆道口(消防专用出入口除外)应师生安检工作区,修建检查室、雨棚等配套设施,配备X射线检查、通过式金属探测、手持金属探测、车底检查等设备对通过人员、物品、车辆进行安全检查;一类机场宜配备爆炸物探测装置,四类机场应配备手持金属探测器及车底检查等设备对通过人员、物品、车辆进行安全检查。
5)一类、二类、三类机场通行车辆的道口应设置阻车装置,阻车装置有效反应时间应不大于5s,水平方向的抗拒冲击能力应不小于60t,四类机场可采用简易阻车装置。
6)一类、二类、三类机场的道口应设视频监控、门禁系统对进出车辆、人员以及检查情况进行识别和记录,记录的信息应保存24h以上。
9.隔离停机位航空器活动区应设有隔离停机位,停机位之间以及与其他设备(车辆)停放位置、建筑物或公共地段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不应位于燃气管道、航空燃油管道、地下电力或通信电缆之上。
10.照明设备1)航空器活动区应设有保安照明设施。
2)一类、二类、三类机场应在周界监控区域和停机坪、隔离停机坪设置照明设施。
3)周界宜设置照明设施,周界不应影响航天器活动。
4)停机坪应采用泛光灯照明。
5)隔离停机坪照明应无盲点。
6)一类、二类、三类机场应配置移动照明设备,以便对机场任何没有固定照明或照明不足的地点进行临时照明。
11.岗楼(瞭望塔)应根据保安需要在航天器活动区重要部分修建值勤岗或瞭望塔。
12.巡逻车辆航天器活动区应配备巡逻车辆和必要装备,以保证对航天器活动区进行有效的巡逻。
13.视频监控系统1)一类机场应建立航空器活动区视频监控系统,对航天器停场、上下客、装卸货物以及地面服务车辆和人员活动等过程实施监控;二类、三类机场宜建立航天器活动区视频监控系统,具体要求见MH 0082)航天器活动区视频监控系统应与航站楼视频监控系统集成。
(二)航站楼安保设备设施1.基本要求1)航站楼应设有封闭管理、安全检查、出入口控制、报警、视频监控、防爆、勤务用房但呢个安全保卫设施。
2)航站楼旅客流程设计应做到国际旅客与国内旅客分开,国际进、出港旅客分流,入境的国际、地区中转旅客再登机时应经过安全检查。
3)航站楼应实行分区管理,一般分为防护区、安检(联检)区域、游客候机隔离区域、行李分拣区域、行李提取区域等,各区域之间应进行隔离,并实施出入控制。
4)旅客候机隔离区应有效隔离,凡与非控制区相毗邻或相通的门、窗、通道但呢个部分。
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并应对所有进入隔离厅(室)的人员或物品进行安全检查。
5)航站楼与机坪相通的行李传送带口应安装可锁闭的设施。
2.安检工作区设备设施1)航站楼应设置旅客人身及手提物品安检工作区。
2)安检工作区应设置旅客人身、手提物品安全检查及交运行李安全检查实施、设备。
3)安检工作区应设置与高峰时段旅客流量相适应的安检通道,其设置要求为:a)按照高峰小时旅客出港流量每200人应设置一个通道,不足200人的按200人设置,并设有备份通道;一类、二类、三类机场应设机组,工作人员专用安检通道;b)每个安全检查通道的安全检查现场的面积应不小于40㎡,每条旅客候检等待通道的长度应不小于20m,或旅客候检区的面积应不小于40㎡;c)每个安全检查通道应按照安检工作流程配备并合理布置验证柜台、通过式金属探测门、X射线检查设备、手持金属探测器、开包检查台等设备;d)每个安全检查通道应在旅客进入安检工作区的入口设置能够锁闭的门;e)相邻的安全检查通道应进行物理隔离,防止旅客串行或传递物品;f)旅客候检区应设限行设施。
4)安检工作区应配备爆炸物探测如防爆球、防爆罐、防爆毯等。
5)安检工作区应设置安检值班室、备勤室设备和液态物品检测设备。
6)安检工作区应设置可疑物品处理装置,、特别检查室、暂存物品保管室和设备维修备件室,安检值班室、备勤室的建筑面积应符合表中的要求。
7)安检工作区应设置特别检查室,其使用面积应不小于10㎡8)设有贵宾室并有贵宾通道的航站楼应设置贵宾安检通道。
9)应设置旅客交运行李安检工作区,并应a)配备X射线检查设备、爆炸物探测设备;b)设置隔离设施以保证经过安全检查的行李与旅客隔离;c)设置可疑物品处置装置,如防爆球、防爆罐、防爆毯等。
10)一类机场应配备CT类安全检查设备,安检车等探测设备,二类机场宜配备CT类安全检查设备。
3.安检信息管理系统机场应设立安检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应:1)符合MH/T 7010的要求;2)不降低安检工作的通过率;3)与安全监控系统和安检设备集成,实现资源共享;4)与旅客离港信息系统联通;4.行李监控系统一类机场应建立行李监控系统;二类机场宜建立行李监控系统5.公安勤务用房1)应在航站楼内公共区域、旅客人身及手提行李安检工作区设公安执勤室,其使用面积应不小于15㎡,并应设明显标志。
2)一类、二类机场航站楼贵宾室应设警卫值班室,其使用面积不小于15㎡。
3)一类、二类机场航站楼应单独设立办证室,其使用面积应不小于15㎡。
6.出入口控制系统1)应在一类、二类、三类机场航站楼内通向隔离区、航站楼活动区、办公区或主管部门认定的出入口(除旅客使用外)设置门禁系统,对进出人员进行身份认证管理和记录。
门禁系统应符合MH 7008的要求。
2)应设置证件、智能卡、生物识别等身份识别系统,并应能同时满足人工和技术查验方式。
7.报警系统1)航站楼内售票处、值机柜台、安检工作区、小件寄存处以及安全保卫部门认为必要的其他部位应设置隐蔽报警系统。
2)报警系统应符合MH 7008的要求。
8.视频监控系统1)一类、二类机场航站楼应设视频系统监控系统。
视频系统监控范围应覆盖旅客迎送区域、售票处、值机柜台、安检工作区、行李传送装卸区、旅客候机隔离区、控制区出入口、车道边以及主管部门认为必要的其他部位。
2)视频监控系统符合MH 7008的要求9.其他1)航站楼内的小件行李寄存应配备安检设备,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对存放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和隔离存放。
2)航站楼主体建筑内及楼前50m范围内不应设置公共停车场。
3)航站楼前人行道应间隔设置坚固护住或阻挡系统,防止车辆开上人行道或进入楼内。
4)航站楼内的防护区应配备可疑物品处置装置,如防爆球、防爆罐、防爆毯等。
(三)货物运输安保设备设施1.货运区的周界控制1)货运区宜设置在机场控制区内,如设置在监控区外应采取适当的保安措施。
2)货运区周界应设置安全围栏(墙)。
3)货运区围栏(墙)的设置应符合5.2.2和5.2.3 的要求。
4)货运区应尽量减少设置与非控制区相同的人员出入口。
2.货运区的安全检查1)货运区人员出入口应设置X射线检查设备、通过式金属探测门、手持金属探测器等设备,对进入的人员及携带物品实施安全检查。
2)应设置X射线检查设备、爆炸物探测设备等货物安全检查设备。
3)应设置安全值班室、备勤室和X光机操作室。
4)应设置可疑物品处置装置,如防爆球、防爆罐、防爆毯等。
5)宜设置安全检查信息管理系统。
3.货物的隔离1)货运区应设置隔离区,确保未检货物与已检货物隔离存放。
2)货运区还应设置专门存放无法经过仪器安检的货物的物理隔离区。
4.视频监控系统1)一类、二类机场航空货运区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2)视频监控系统应符合MH7008的要求。
3)视频监控系统应采用数字视频记录设备,保证连续记录24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