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方案
水土保持方案

水土保持方案一、项目背景项目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这里山高坡陡,地形复杂,雨量充沛。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该地区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们决定实施水土保持项目。
二、项目目标1.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
2.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
3.保障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三、项目内容1.植被恢复:在项目区范围内,采用人工造林、飞播造林、退耕还林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
2.土地改良:通过深翻、旋耕、施用有机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3.水利设施建设:修建蓄水塘、引水渠、排水沟等水利设施,保障水资源合理分配。
4.农业技术培训:组织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提高农业产量。
5.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生态补偿基金,对项目区内的农民进行补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四、项目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对项目区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了解水土流失现状、土壤类型、水资源状况等。
2.编制实施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编制水土保持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目标、内容、步骤等。
3.项目申报:将实施方案上报有关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4.实施项目:按照实施方案,有序推进项目实施,确保项目质量。
5.监测评估: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实施方案。
6.项目验收:项目完成后,组织专家进行验收,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五、项目效益1.生态环境效益:项目实施后,植被覆盖率将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2.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将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3.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将提高项目区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4.水资源效益:项目实施将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六、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1.风险: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暴雨、干旱等。
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方案

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方案1.项目背景水土保持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旨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
本项目旨在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提高土壤质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2.项目目标2.1提升土壤质量: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升农作物产量。
2.2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建立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减少雨水冲刷导致的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地和农田。
2.3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改善灌溉设施和管理方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
3.项目内容3.1播种草木:在农田和山坡等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广泛种植草木,形成植被覆盖层,减少水土流失。
3.2构建护坡措施:对于山坡地区,采取护坡措施,如筑坎、修梯田、石条巷道等,防止雨水冲刷。
3.3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在重点水源地和农田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如沟渠、堰坝、拦沟沟墙等,控制水流,减少水土流失。
3.4完善灌溉系统:对于农田的灌溉系统进行改造与升级,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5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各种渠道,加大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度。
4.实施步骤4.1制定实施计划:在项目开始前,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任务分工、时间安排、资源投入等。
4.3种植草木:在农田和山坡地区进行草木的种植工作,包括选种、培育、移植等环节。
4.4构建护坡措施:对于山坡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筑坎、修梯田、石条巷道等工程建设。
4.5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在重点水源地和农田进行水土保持设施的规划、设计与施工。
4.6改善灌溉系统:对农田进行灌溉系统改造,包括设备更新、技术培训等方面。
4.7开展宣传教育: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4.8监测评估:定期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5.预期效果5.1土壤质量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土壤质量将得到明显提升,农作物产量将有所增加。
园区水土保持方案 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通用8篇】

园区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通用8篇】水土保持方案篇一资源型城市环城矿山,尤其是环城露天矿山大量固体废弃物被排弃在排土场,容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周围大气和水体被污染,并严重破坏矿山周围的自然景观,威胁周围居民的生活与身体健康。
与此同时,矿山企业,特别是国有老矿山企业的矿山废弃地的综合治理,普遍存在前期投入大,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着,而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治理维护费用的投入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不利于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安徽省马鞍山市姑山铁矿的钟山排土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及示范,通过示范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彻底解决了排土场生态环境破坏对居民生活、身体健康带来的威胁和危害,同时通过农、林、副产品收入,提高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经济效益,改变了综合治理“投入大、产出小”的局面,减轻了国有老矿山企业的经济负担,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类似资源型城市环城矿山废弃地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借鉴。
1 研究区概况1.1 研究区简介姑山铁矿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安徽省马鞍山市,矿山采用露天开采,开采规模为150万t/a。
钟山排土场主要排弃姑山铁矿露天开采剥离的岩土,已于20xx 年停止排土,排土场南北长约550m,东西宽约350m,共形成5个排土平台,标高分别为20m(1平台)、30m(2 平台)、40m(3 平台)、50m(4 平台)及60m(5 平台)。
排土场总占地面积约22.8hm2,其中4平台是面积最大的平台,面积约5hm2。
钟山排土场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 053mm,最大年降雨量1 895.5mm,最大1d 降雨量316.1mm。
梅雨期最长达43d,梅雨量最多达530.9mm,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5%。
降水季节性强,5~9月份降雨量约占全年的60%以上。
所在地区年平均风速2.46m/s,最大风速39.9m/s,年主导风向及频率分别是ENE 和10.75%,年次导风向及频率分别是E和8.98%。
水土保持监测实施进度计划方案

水土保持监测实施进度计划方案一、项目背景。
咱都知道,水土保持就像给大地做保健,要是不做好,水土流失可就像病魔一样把土地折磨得不成样子。
所以呢,这个水土保持监测项目就特别重要啦,它能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土地的健康状况,然后对症下药。
二、总体目标。
在[项目周期]内,全面、准确地监测项目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情况,包括水土流失量、土壤侵蚀强度等关键指标。
同时,要能给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做个“体检报告”,看看哪些措施有效,哪些还得改进。
三、具体实施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期(第1 2个月)1. 组建超级“监测小分队”这个小分队成员得是精兵强将。
要找那些对水土保持有丰富知识的专家,就像找一群医术高明的医生来给土地看病。
还要找些擅长操作监测设备的技术人员,这就好比找会使用各种医疗仪器的护士。
2. 采购监测设备。
这时候就像给医生护士们准备好各种医疗设备一样。
我们要购买那些高精度的土壤侵蚀监测仪、雨量计、风速仪等。
在采购的时候可不能马虎,得货比三家,挑质量好、性价比高的,就像我们买东西要挑实惠又好用的一样。
3. 资料收集。
把项目区域的地形地貌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资料都收集起来。
这就好比给病人建立病历档案,得了解土地之前的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对比分析。
第二阶段:基础监测期(第3 6个月)1. 设立监测站点。
根据项目区域的地形和土地利用类型,合理地设置监测站点。
这就像是在土地上安插了一个个“健康小卫士”,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全方位地盯着水土流失的情况。
站点的位置要选得科学,就像下棋一样,每个棋子都得下在关键的地方。
2. 初始数据采集。
开始采集土壤、植被、气象等基础数据。
这就像给土地做个全面的身体检查,看看它的“体质”如何。
采集数据的时候要认真仔细,一个小差错可能就会影响整个“诊断结果”呢。
3. 建立监测数据库。
把采集到的数据好好整理起来,建立一个专门的数据库。
这就像把病人的各项检查结果都整理到病历本里一样,方便随时查看和分析。
水土保持方案项目实施方案

水土保持方案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
土地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的日益严重,给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制定并实施水土保持方案项目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减缓土地资源的流失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减少水土流失率、改善土地质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等。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调查评估。
首先,对项目实施区域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情况、地形地貌特征等方面的调查,以便为后续的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制定方案。
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
方案内容包括植被恢复、地面覆盖、梯田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措施,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实施措施。
根据制定的水土保持方案,有针对性地实施各项措施。
包括植被恢复、草坪种植、护坡工程、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等,确保项目实施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4. 监测评估。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实施效果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确保项目实施效果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性。
四、项目保障。
1. 资金保障。
项目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需要确保资金的充足和到位,以保证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2. 技术保障。
项目实施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因此需要确保技术力量的充足和专业性,以保证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管理保障。
项目实施需要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以保证项目实施的规范性和有序性。
五、总结。
水土保持方案项目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
同时,也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程度,共同参与水土保持工作,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咱们都知道水土就像地球的皮肤和血液,要是水土保持不好,那地球可就要“生病”啦。
现在为了好好照顾地球,咱们得搞个水土保持动态监测项目。
就好比给地球做个体检,而且是持续不断的那种,随时掌握它水土的健康状况。
二、项目目标。
1. 全面掌握监测区域的水土流失情况,就像给这片区域的水土拍个超级详细的X 光片,哪里有流失,流失多少,都得清清楚楚。
2. 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
这就像是侦探破案一样,是因为乱砍滥伐啦,还是不合理的耕种或者开发建设呢?找出真凶才能对症下药。
3. 及时发现水土保持工程的效果。
看看咱们之前做的那些努力,像种树啊、修梯田啊,到底有没有起作用,是在给水土做好事,还是在做无用功。
三、监测区域的确定。
我们就挑那些最容易水土流失的地方,像是山区里坡度比较大的地儿,还有河边、湖边那些水土比较脆弱的地带。
这些地方就像调皮捣蛋的孩子,最容易出状况,所以得重点盯着。
四、监测内容。
1. 土壤侵蚀监测。
测量土壤被冲走的量。
这就像看一个沙漏,沙子(土壤)流走了多少得有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高科技的小工具,像侵蚀针啊,还有坡面径流小区这些,来精确测量。
看看土壤的颗粒组成有没有变化。
要是原本肥沃的土壤变得越来越沙化,那就像一个健康的人慢慢变得虚弱,这可不是好兆头。
2. 植被覆盖监测。
植被就像是水土的保护神,我们要看看植被的覆盖率是多少。
是密密麻麻的像森林一样,还是稀稀拉拉的像个“地中海”。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相结合,把植被的情况摸得透透的。
植被的种类也很重要。
不同的植被对水土的保护能力可不一样,就像不同的超级英雄有不同的超能力。
有些草能紧紧抓住土壤,有些树能挡住大风,都得搞清楚。
3.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这片土地是用来种庄稼了,还是被开发盖房子了,或者是变成了牧场呢?土地用途一变,水土的情况也会跟着变。
我们要像一个土地管家一样,随时知道土地在干什么。
五、监测方法。
1. 现场调查。
水土保持施工实施方案

水土保持施工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水土保持工程是指在工程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防治土壤侵蚀,保护环境和资源。
水土保持施工实施方案是针对具体的项目进行的施工方案,本文将从选址、施工过程、监测与评估等方面制定水土保持施工实施方案。
二、选址1.选择适宜的土地选址阶段,需要考虑土地的地质地貌特征、降雨特点、土层稳定性、土壤侵蚀等因素,优先选择稳定的地质地貌特征的土地,避免选址于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区域。
2.考虑水源和电力供应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源供应和电力,因此需要选址时兼顾水源和电力供应的便利性。
三、施工过程1.清理施工场地清理施工场地是水土保持的第一步,需要将场地内的垃圾、残渣等清除干净,避免对施工过程中的土壤侵蚀产生影响。
2.土地整平土地整平是保证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之一,需要对土地进行整平、平整,避免土地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防止水流向低洼地区集中,引发水土流失。
3.植被保护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植被保护,保护好原有的植被,随时维护、修复植被的破坏,可以通过施行遮阳网、固定土壤等措施来保护植被。
4.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工艺,避免大面积的开挖、开设坡道等施工方式,减少土壤侵蚀的风险。
同时,施工设备要定期进行维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土壤侵蚀。
5.水流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设法降低水流速度,减少水力冲击力,通过设置临时水槽、挡水板、排水沟等措施,降低水流对土壤的侵蚀。
四、监测与评估1.施工前的基础调查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地点的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包括地形地貌、土壤质地、流域特征等,及时评估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施工监测对施工过程中的植被保护、土壤侵蚀、水流状况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3.施工后的评估施工结束后,需要对工程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包括工程质量、环境效果等方面,通过评估结果,获取改进和优化施工方案的经验。
五、安全保障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员工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合理配置安全设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水土保持法项目方案

水土保持法项目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满是文件的办公桌上,我的思绪随着键盘敲击的节奏,开始了一场意识流的旅程。
水土保持,这个词汇在我的脑海中回响,它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名称,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一、项目背景想象一下,一片贫瘠的土地,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植被稀疏。
这样的画面让人心疼,也让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国是一个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的国家,因此,水土保持法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这个项目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改善土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目标1.恢复植被:通过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2.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土壤改良剂等手段,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3.建立防护体系:在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建立防护林带、梯田等防护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三、项目实施方案1.调查研究:要对项目区的土壤、气候、植被等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确定种植密度、制定土壤改良措施等。
3.施工实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方案进行,确保每一步都符合要求。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4.监测与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1)植被恢复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确保植物成活率。
制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保证植物生长空间。
(2)土壤改良采用有机肥料、土壤改良剂等手段,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具体措施如下: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用肥料。
采用生物炭、硅肥等新型肥料,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采用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等,改善土壤结构。
(3)防护体系建设在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建立防护林带、梯田等防护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在河流、道路两侧种植防护林带,减少水土流失。
在坡度较大的区域修建梯田,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1.综合说明项目背景内黄县地处黄河故道,是河南省北部的一个边缘县,也是河南省黄河故道面积较大的县之一,属海河流域。
水土流失面积占92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13个乡镇,其中沙漠化土地336平方公里。
境内有连绵起伏的沙带,也有白茫茫的碱坡。
沙荒呈条形分布,均为黄河泛滥形成。
在沙带之间有平方公里的青沙两合土易于耕作,沙地以下50米内有含水沙层易于打井提灌。
建国以来,在党和各级政府关怀下。
内黄人民发扬自力更生,多渠道,多方位对沙荒进行分批治理,采用营造防风林、种植枣树、改良农田,多种方式治沙,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绩。
为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检测体系和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水土保持科学技术支撑,全面推进新水保法宣传贯彻实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依据安阳市财政局、安阳市水利局安财预〔2015〕641号文,内黄县水务局组织人员编制了《内黄县2015年水土保持补偿费项目实施方案》,涉及3个乡镇3个行政村,人口5200人。
项目建设内容新打机井15眼(浅水井),建砼井台15座。
项目施工项目实施时通过招投标选择专业施工队伍施工,专业队伍监理,实行合同制管理。
本项目总工期40天,有关建设程序完成后开始施工,力争2016年10月底前完成。
项目工程量及投资预算内黄县2015年水土保持补偿费项目主要工程量:钻孔1050m,砼及钢筋砼90 m3,模板24m2。
主要材料用量:水泥30t,砂子45m3,碎石81m3。
工程投资:工程预算总投资24万元。
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新增灌溉面积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万亩。
粮食年增产18万kg,人均年增加收入元。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
2.项目概况自然条件气候内黄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全年无霜期210天,蒸发量1640mm,全年日照小时,冬春多北风,夏秋多南风,最大风速17m/s。
地形地貌内黄县卫河以南属黄河冲积平原,卫河以北属漳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地形平坦,起伏较小,海拔高度一般在50~57m。
卫河左岸西高东低,卫河右岸南高北低,地面平均坡降1/5000~1/6000。
全县沙地面积6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4%。
沙地主要分布在卫河右岸,有2条西南至东北走向的沙丘沙垄带。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贮藏条件均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类型,浅层地下水底板埋深多在100m以上,含水层以粉细砂、中细砂为主,含水层厚度为20~30m,出水量为40~60m3/h,为中等富水区。
地下水矿化度随地下水流动情况不同而异,大部分地下水矿化度为~1.5g/L,属重碳酸性水,PH值,属中性。
在县中部地区有110km2的苦水区,矿化度达到2~4 g/L。
项目区地下水埋深平均25m,最低动水位31m,含水层主要为粉细砂层、中细砂层,地下水补给条件良好,其中第一含水层组在19~65m之间,由粉细砂、中细砂组成。
区域地层主要为粘土层与中、细沙层间隔分布。
内黄县地下水多年平均总资源量亿㎥,其中,微咸水亿㎥,可利用量亿㎥。
根据全县18眼机井地下水观测资料分析,地下水动态变化主要受开采影响,属人工超采型。
社会经济状况2.2.1 全县经济社会状况内黄县总面积1161km2,辖17个乡镇,共532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
土地面积万亩,其中耕地万亩(卫河以南万亩,卫河以北万亩)。
内黄县位于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内,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重点县、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县、全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省农产品加工集群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名特优经济林红枣之乡、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全国绿色小康县。
近年来,内黄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增长%。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
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67%。
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增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亿元,增长%。
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72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5954元,增长%。
内黄县卫河以南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兼有少量蔬菜、油菜等其他作物。
卫河以北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兼有果林、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
内黄县作为农业大县,2014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3万亩,粮食产量万吨,亩均产量394kg;油料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棉花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亩均产量93kg;蔬菜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瓜果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
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农用拖拉机万台,大中型拖拉机万台,农用运输车万辆,拥有机电井21560眼。
除个别不适合机械作业的地块外,全县农田基本实现了半机械化、机械化作业,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范辉高速、南林高速、晋豫鲁铁路自内黄县境内穿过,S101郑吴线、S213吴黄线、S215东上线、S301大林线、S302葛嘴线、S303胡鹤线等六条省道干线公路及县道、乡道纵横交错,村村通柏油路,构建了四通八达、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
2.2.2 项目区经济社会状况项目区包括亳城乡、梁庄镇、井店镇3个乡镇,3个行政村。
人口5200人,耕地面积万亩。
项目区位于大功引黄灌区下游,现状以井灌为主。
现状农业种植比例按当地统计资料,以小麦、玉米、花生、红薯为主,兼有少量蔬菜、油菜等其他作物。
项目区复种指数为。
2014年,项目区粮食种植面积为万亩,粮食总产量为5850t,亩均产量为500kg,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000元。
3.建设方案项目建设范围及布局项目区治理指导思想项目区已打浅水井为工程措施,通过取水压沙,防止水土流失,通过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保水固沙。
内黄县项目位置、范围及建设内容内黄县2015年水土保持补偿费项目位于亳城乡刘七级村,井店镇丁江村,梁庄镇张新寨村,治理面积80h㎡。
规划新打机井15眼。
其中亳城乡刘七级村5眼、井店镇丁江村5眼、梁庄镇新张寨村5眼。
工程位置详见内黄县2015年水土保持补偿费项目机井位置分布图。
主要工程量及建设投资内黄县2015年水土保持补偿费项目主要工程量:钻孔1050m,砼及钢筋砼90 m3,模板24m2。
主要材料用量:水泥30t,砂子45m3,碎石81m3。
工程投资:工程预算总投资24万元。
4.工程设计与建设设计依据(1)河南省2015年度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资金项目指南;(2)安阳市财政局、安阳市水利局“关于安阳市2015年水土保持补偿费的通知”,安财预〔2015〕641号;(3)《机井技术规范》(SL265-2000)。
工程设计机井工程项目区内以井灌为主,项目区土地肥沃。
水源条件较好,现状机井偏少。
多为90年代建设,部分机井年久失修,报废严重,需进行更新和补充。
机井设计应根据机井规划、建井用途、需水量、水质要求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根据计算并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设计深度70m ,井孔直径,井管内径,设计出水量32㎥/h 。
⑴ 设计单井出水量及井深机井出水量根据井的实测资料,结合附近同类条件的机井资料确定;机井井深应根据需水量和拟开采含水层的埋深、厚度、水质、富水性及及其出水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
项目区地下水埋深平均27m ,最低动水位31m 。
根据项目区水文地质资料及附近地区新打机井(井深70m )情况,含水层主要为粉细砂层、中细砂层。
根据项目区水文地质情况、现状农业需水量及机井工程布置情况,设计本次新打机井深度70m ,采用管井结构,内径为400mm 。
设计机井单井出水量按潜水完整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采用裘布衣公式:式中:Q —水井出水量,m 3/h ;K —含水层的渗透系数,m/h ,根据水文地质手册取经验数据,中、细沙分别取值为、;H —含水层厚度,m ;s 0—抽水井降深,m ,取4.0m ;R —井的供水半径,m ,取为115m ;0lg )s 2(364.1r R s H K Q -=r 0—井的半径,m ,取为0.2m 。
经计算,单井出水量32~36 m 3/h 。
通过与附近类似机井实际出水量情况对比,本次设计单井出水量取32 m 3/h 。
⑵ 单井灌溉面积项目区内地下水补给比较充足,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地下水利用量与补给量基本平衡,均匀分布水井的间距主要决定于井的出水量和所能灌溉的面积。
单井灌溉面积的计算公式:()m T t Q f αη-⨯⨯⨯⨯=1式中:f -单井的灌溉面积(亩);Q -不受干扰的单井稳定出水量(m 3/h ),根据计算并结合当地资料,机井单井出水量取32 m 3/h ;η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m -每亩每次综合平均灌水定额(m 3/亩),本项目区取37.5m 3/亩;t -灌溉期间每天开机抽水小时数14(h/d );T -每次轮灌期天数(d ),取天;α-干扰抽水的流量消减系数,取。
经计算,f =亩。
项目区现状机井大部分为村民自行修建,没有系统的规划,分布不均,且由于现状机井出水量及单井控制灌溉面积均偏小,综合考虑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及灌溉制度影响,本次设计新打机井布局与现状机井布置相结合,新打机井及现状可利用旧井按平均每眼机井设计灌溉面积为70亩控制。
⑶ 井距的确定机井大部分采用梅花形布井,初选井距按下列公式计算:008.27f L ⨯=式中:L 0-井距(m );f 0-单井灌溉面积,(亩)。
经计算,井距L 0=232.6m ,设计井距采用230m 。
⑷ 井数确定04f F N =式中:N -规划区内需井眼数(眼);F 4-规划区内的灌溉面积,(亩);f 0-单井的控制灌溉面积(亩)。
单井灌溉面积按70亩进行控制,本次需设计新打机井15眼。
⑸ 井径确定井孔直径按下式进行计算:111v L Q D tπ≥ 15/1K v =式中:D 1-井孔直径(m );v 1-允许渗透流速,(m/s );K -含水层渗透系数,(m/s )。
井孔直径除应能下入井壁管和滤水管外,还应能满足围填滤料的要求。
经计算,井孔直径为700mm 。
⑹ 管井的构造设计管井结构包括井口、井壁管、过滤器和沉淀管四部分组成。
机井设计井孔直径为700mm。
井管根据井深、水质、技术和经济条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C10无砂混凝土管,内径400mm,管壁厚度为50mm;井管与井孔之间采用级配砾石及粗砂充填,厚100mm;根据井深和含水层情况,下部沉淀管长度为2m。
滤料顶部至井口段,采用粘土球封闭4m,剩余部分采用粘土填实;井口周围采用粘土球封闭,厚度不小于300mm。
井台工程机井井台采用C25现浇混凝土,平面尺寸为×,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