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四步法共46页
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实施流程

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实施流程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实施流程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业务战略目标和重要业务流程。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balanced scorecar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Determining business strategic objectives and important business processes.明确业务战略目标是组织期望实现的长期成果。
Understanding the business strategic objectives is the long-term outcomes that the organization hopes to achieve.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定义和选择,确保它们与业务战略目标相一致。
Define and select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o ensure alignment with the business strategic objectives.建立业务战略目标的测量指标,以便度量实现目标的进度。
Establish measurement indicators for business strategic objectives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progress towards achieving the objectives.开发和实施测量数据收集系统,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绩效数据。
Develop and implement a measurement data collection system to ensure timely and accurate performance data collection.与组织各级别的员工一起分享和解释平衡计分卡的设计,确保他们对其理解和支持。
公立医院平衡计分卡操作指南

公立医院平衡计分卡操作指南公立医院是国家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广大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为了确保医院的高效运转和持续发展,管理层需要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平衡计分卡是一个比较常用的管理工具。
一、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和原则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绩效管理工具,由美国的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
其核心思想是将组织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四个层次的绩效指标,分别为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
通过衡量这四方面的绩效指标,来评估和改进组织的整体绩效。
平衡计分卡的原则包括:1. 平衡性:平衡计分卡涵盖了组织绩效的全面指标,包括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从而保证了整体绩效的平衡性。
2. 战略性: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应该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以确保指标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 可操作性:平衡计分卡应该能够指导组织的日常运营和决策,其中的绩效指标要能够被定量衡量和管理。
4. 团队合作: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和执行需要全员参与,建立团队共识和合作精神,以确保整个组织的一致性和凝聚力。
二、公立医院平衡计分卡设计的步骤公立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其绩效考核应该注重医生、护士和医院管理层三方面的绩效,以下是设计公立医院平衡计分卡的步骤:1. 确定战略目标:医院管理层应明确医院的战略目标,包括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等等。
这些目标应该与国家的医疗政策和医院的定位相一致。
2. 制定关键绩效指标:根据战略目标,确定医院的关键绩效指标。
财务方面的指标可以包括医院的收入、利润率等;顾客方面的指标可以包括患者满意度、投诉率等;内部流程方面的指标可以包括手术成功率、病床周转率等;学习与成长方面的指标可以包括医生和护士的培训率、科研和学术成果等。
3. 设计筹码:对于每个关键绩效指标,确定对应的目标值和衡量方法。
目标值应该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并与医院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平衡计分卡基本教程

业务组合(依区隔别)
亏损率 理赔频率/理赔严重性
费用率
员工生产力
绩效驱动因素 (领先指标)
经纪人绩效(相对计划) 投保人满意度调查
业务民展(相对计划) 承保品质审核 理赔品质审核 员工人数的变动 控制开支
人才发展(相对计划) 策略资讯科技可用性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费用标准(用货币衡量的定量标准:
小时工资率、每件产品的材料费、每小时的机 器成本、每销售一个单位产品的佣金、每一个
客户 目标 评价指标
为了实现我
市场份额
们的远景,
客户满意度
我们应该如
老客户维持
何展示给顾
新客户开发
客
顾客排序
远景和策略
内部经营过程 目标 评价指标
为了我们的股
新产品开发
东和客户满意, 交货期
我们应该怎样
投标成功
内部经营
次品率
时间
学习和成长 目标 我们将如何保 持我们的改革 和成长的能力
评价指标 员工满意度 员工稳定性 员工缺勤率 员工盈利性
1.4.2人均销售增长率=(本年度销售额/本年度员工数)/ (上年度销售额/上年度员工数)
1.4.3人均利润增长率=(本年度利润/本年度员工数)/ (上年度利润/上年度员工数)
1.4.4总资产增长率=本年度总资产/上年度总资产
一、财务方面
1.5、常用其他财务指标
1.5.1投资回报率=资本周转率/销售利润率 1.5.2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 1.5.3社会贡献率=工资+利息+福利保险+税收+净利 1.5.4总资产贡献率=
平衡计分卡的思想与方法 PPT课件

业绩标准
35
ABC 公 司 有 两 部 分 市 场 : 零 售 和 大 客 户
树立良好的 品牌形象
与分销商建立 合作关系
大客
恪守信用
零售商一般要 求供货准时、 产品规格齐全
36
案 例 分 析 – 客户指标
恪守信 用
树立良好 的品牌形
象
与分销商 建立合作
没有业绩驱动因素的结果指标无从证明它们 是否能达成或如何达成。
结果指标表明组织内部的改善, 最终将反 映出财务指标的改善 。
21
指标的前置与后置举例
战略目标: “开 发 核 心 能 力 以 支 持 销 售 流 程”
战略思想
重新设计员工的发 展流程
1. 明 确 战 略 任 务 2. 建 立 核 心 能 力 蓝 图 3. 评 估 现 有 员 工 的 能 力 4. 预 测 需 求 5. 确 定 差 距 6. 建 立 员 工 发 展 计 划
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card(BSC)
思想与方法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05年6月
1
目录
2
一、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及起源
3
平衡记分卡
远景 与 战略
财务 的角度
客户 的角度
内部流 程的角度
学习与发 展的角度
价值 创造
4
二、平衡计分卡的特点
5
三、平衡计分卡的构成及指标设置
一套完善的平衡计分卡应该是从公司战略目标出发,从四个方面分别 设定有助于达到战略目标的绩效管理指标:
虽然每一个目标和考核指标都是以流程为基 础 而 设 立 的 , 但 最 终 均 严 格 地 与 财 务 结 果 相连接。
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指标的基本思路演示文稿

平衡计分卡体系应包括那些内容
➢公司战略地图
➢公司层面平衡计分卡、公司领导绩效计划表样 ➢部门层面平衡计分卡、部门领导绩效计划表样 ➢公司绩效指标库 ➢绩效管理流程:绩效计划编制流程、绩效计划调整流程 、KPI
信息收集流程、绩效考核流、考核申诉流程
➢绩效管理制度 ➢绩效管理流程表单:绩效计划调整申请单、KPI指标收集表、 KPI 指标汇总表、KPI指标提供表、述职报告、考核申诉单等。
4 具有良好的基础管理的企业。企业在实施平衡计分卡时,如企业已具备良好 的基础管理,那么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企业的基础管理包括人 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采购管理、营销管理 等等。
平衡计分卡与KPI的区别
KPI与BSC在绩效指标设置上有一个共同点是都要求必须与企业的战略挂钩,在指标的分解上也都是从上而下 层层分解。既然这样,KPI是否可以代替BSC?如不行,KPI和BSC的区别又在哪?
相 是一种整体性的绩效管理系统,从企业的战略出发,寻找衡量指标,设定 同 目标,掌控行动。
点
第八页,共29页。
平衡计分卡上应有多少衡量指标?不同 层面 的衡量指标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卡普卡兰普:兰根:据根我据们我的们经的验经,验平,衡战计略分计卡分中卡应中有应2有0到202到5个25指个标指。标指。标指在标 在4个4个层层面面上上典典型型的的分分配配如如下下::
并且在无形资产的衡量和管理上面,提出了“战略准备度”这种新的概念。
第十一页,共29页。
绩效管理咨询工作流程
第十二页,共29页。
➢战略规地图示例
增加利润 财
务
增加营业收入
成本费用(特别是直接材料成本控 提升盈利能力
平衡计分卡方法

6 学习和能力指标
上世纪的管理哲学将员工限定在规定的范围、狭窄的工作内, 只有工程师和经理才是精英。 现代经济,企业改进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一线员工最熟悉流 程和客户,由此员工的能力和心态对于BSC其他指标的达成 程和客户,由此员工的能力和心态对于BSC其他指标的达成 就变得至关重要。 员工的能力紧密依赖企业的信息系统、组织系统里的激励和 团队协作。 许多企业相信学习和成长的理论意义,但极少采取实际的手 段,原因在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手段,难以衡量现有的水平以 及改进后的效果,容易形成挫折感。
5
1 序言……从公司价值评价的角度 序言……从公司价值评价的角度
工业时代企业成功的基本思路……以技术融入实物资产,借 工业时代企业成功的基本思路……以技术融入实物资产,借 此提高效率、大批量生产标准化产品。工业时代,财务是可 靠的评价公司价值的指标。
信息化时代,非标生产、客户资产、学习型员工、流程能力、 全球化等概念的发展和运用,使得无形资产成为公司价值的 核心构成、成为公司竞争力的关键来源。
基于流程的思考、设置过程性指标是BSC区别传统绩效 基于流程的思考、设置过程性指标是BSC区别传统绩效 衡量系统的显著特征。很多流程性指标是跨部门的指标, 这是巨大的进步。
15
5
内部流程
创新流程包括两部分:市场定位和产品设计。可以使用的指 标:专利数、新产品销售占比、BET( 标:专利数、新产品销售占比、BET(Break Even Time:收 Time:收 支平衡时间) 经营流程是价值创造的短波,由于重复性,借助信息技术可 以提供流程的准确性、控制的合理性。可以考虑的指标:交 期、成本、质量、计划修改率、时间等。 售后服务是内部流程和外部客户的接口,可以考虑的指标: 反应时间,一次成功率,服务成本,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等
企业怎样设计平衡计分卡

企业怎样设计平衡计分卡企业怎样设计平衡计分卡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管理者不得不面临着如何将企业经营战略转化为日常管理活动的问题。
同时,企业面临着一些管理上的挑战,如激烈的市场竞争、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以及不断的成本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一种能够帮助其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的工具。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实用的管理工具,被广泛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组织设计和绩效管理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从企业如何设计平衡计分卡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企业内部实现战略的有效落地。
一、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及作用平衡计分卡首先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Kaplan和诺顿(Robert S. Kaplan和David P. Norton)于1992年提出,是一种绩效管理工具,是一种衡量企业战略和目标达成情况的方法。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基于战略的管理体系,涵盖企业内部的四个要素:财务、客户、内部管理和学习与成长。
通过对这四个要素的分析,使企业更清晰地了解其内部的关键流程和能力,进而制定和实施战略方案。
平衡计分卡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企业针对不同的目标进行设定和协调。
2.通过制定目标和控制指标,实现对企业执行力的监督和管理。
3.帮助企业建立起一个支持目标实现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
4.实现对于企业内部关键业务流程和逻辑流程的思考、认识和梳理。
二、平衡计分卡的设计流程平衡计分卡的设计流程具体可以分为如下的几个步骤:1.明确企业战略和战略目标。
设计平衡计分卡的首要任务是要将企业的战略目标明确下来。
确定战略目标需要同时考虑到外部环境因素,如市场竞争、行业趋势、政策法规等等,以及内部的企业资源和能力等情况。
企业战略的构建需要在战略层面上对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进行界定,并将其转化为量化的目标和战略指标。
2.确定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是财务、客户、内部管理和学习与成长。
这四个维度的选定需要考虑到企业经营战略的具体目标和市场需求。
平衡计分卡设计思路和实施步骤

平衡计分卡设计思路和实施步骤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是一种管理工具,旨在帮助组织在多个维度上评估和监控绩效。
它提供了一个综合的评估框架,使组织能够平衡不同方面的目标和指标,进而实现战略目标。
本文将深入探讨平衡计分卡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步骤,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工具。
一、平衡计分卡的设计思路1. 定义战略目标: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应始于明确的战略目标。
组织需要明确其长期战略方向,将其转化为可衡量的目标。
这些目标应涵盖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以实现全面的绩效评估。
2.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在每个维度中,需要选择关键绩效指标来衡量目标的达成程度。
这些指标应具备可衡量性、可追踪性和可操作性,并与战略目标之间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3. 建立目标和指标之间的关联:为了使平衡计分卡能够更好地反映战略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建立目标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
这样可以确保在追求一个目标时,不会对其他目标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实现整体的平衡。
4. 设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平衡计分卡还需要建立一套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用于定期跟踪和评估绩效。
这个体系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等方面,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步骤1. 沟通与培训:在实施平衡计分卡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培训工作。
组织成员应理解平衡计分卡的设计理念和目的,并掌握使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和技巧。
2. 收集数据和建立指标:在设计和实施阶段,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并根据设计思路建立绩效指标。
数据的收集和指标的建立应与组织的信息系统和运营实践相结合,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指标的有效性。
3. 制定绩效目标和行动计划:根据战略目标和所设定的指标,制定绩效目标和行动计划。
这些目标和计划应具体、可衡量和可操作,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相一致。
4. 实施和监控:将制定的绩效目标和行动计划付诸实施,并进行监控和调整。
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进行绩效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