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小论文
论钢结构工程施工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工程因其具有轻质、高强、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从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钢结构工程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钢结构工程作为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具有诸多优点。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材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质量问题。
因此,研究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1. 施工准备(1)施工图纸会审: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资源配置等。
(3)施工材料、设备准备: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钢材、焊接材料、螺栓等原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工艺(1)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构件制作与运输:根据施工图纸和工艺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切割、焊接等加工制作,形成各种构件和部件。
同时,做好构件的运输和堆放,防止损坏。
(3)构件安装: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构件的安装。
包括柱、梁、支撑、屋面等部位的安装。
(4)焊接施工: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确保焊接质量。
(5)涂装施工:对构件进行除锈处理,然后进行涂装施工,提高构件的耐腐蚀性能。
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1)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钢材、焊接材料、螺栓等原材料。
(2)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其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3)做好施工记录,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3. 工程验收(1)按照设计要求,对施工完成的工程进行验收。
(2)对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四、结论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5000字左右范文

论文题目: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首先介绍了钢结构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明确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接着阐述了钢结构的基本特性和优点,包括其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广泛应用领域以及显著的优点。
进一步详细分析了钢结构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和市政工程等多个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
最后,讨论了国内外钢结构的发展趋势,预测了钢结构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对钢结构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文章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钢结构;土木工程;应用;发展趋势;优点目录第1章绪论 (1)1.1 钢结构的发展历程 (1)1.2 钢结构的研究现状 (1)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第2章钢结构的基本特性和优点 (2)2.1 钢结构的物理力学特性 (2)2.2 钢结构的主要优点 (2)2.3 钢结构的应用领域 (2)第3章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3)3.1 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3.2 钢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3)3.3 钢结构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3)3.4 钢结构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3)第4章钢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4)4.1 国内外钢结构的发展趋势 (4)4.2 钢结构技术的发展方向 (4)4.3 钢结构的发展前景展望 (4)第5章结论 (5)5.1 研究成果总结 (5)5.2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5)致谢 (6)第1章绪论1.1 钢结构的发展历程钢结构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工业革命时期,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结构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隧道等领域。
20世纪初,美国和欧洲开始大量采用钢结构,并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
在中国,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迅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推广和环保要求的提高,轻型钢结构和高效节能的钢结构体系也日益受到关注。
钢结构论文-钢结构施工安全及梁柱节点连接设计方法

钢结构施工安全及梁柱节点连接设计方法摘要: 介绍了钢结构施工特点及施工安全问题和多高层钢结构梁柱连接的三种方式,并对其性能及适应范围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地震作用下提出了加强连接节点的做法,提出了节点设计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钢结构; 连接节点; 塑性铰; 强节点弱杆件0 前言连接节点设计是钢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影响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整体性能以及单个构件的受力分析。
国内外许多震害都表明,钢结构大多是由于节点首先破坏导致结构的整体破坏。
为此,钢结构梁柱节点的设计问题就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钢结构施工安全:1、钢结构施工的特点:钢结构施工分为工厂加工和现场安装两部分(本篇针对现场安装部分),钢结构现场安装施工的速度比较快,安装作业者的大部分时间是暴露在露天高空作业面,整个施工(安装)过程基本上处于上下交叉作业的环境中。
作为重型钢结构施工安全防范的重点应注意防止钢构件倾覆、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
现就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易地搬迁项目主体钢结构施工阶段安全防范工作要点作以浅要的探讨,仅供钢结构施工(安装)作业的同行们在类似的施工作业中,在做好安全防护方面进行参考。
2、钢结构施工内部外部安全防护措施:(1)钢结构施工内部安全防护:由于本项目大部分钢构件高度较高,钢结构施工(安装)一般每柱在工厂按照2-3 段的高度制作,到现场拼装,施工(安装)速度较快,安装操作人员大部分作业时间均在狭窄的主、次构件上作业或行走,现场安装的柱高最小高度为12 米,最大高度将达到36 米,按照高空作业标准2 米为基点,它已超出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要求,并且钢构件自重均较大,因此在安装完每一轴线柱时应保证每根柱均支撑稳定,且拉有双向风绳。
在柱间张挂双层水平安全网进行防护,并在每安装屋面梁、柱间支撑和行车梁等次构件时增加一道水平安全防护绳,便于挂安全带水平施工,水平安全防护网与高空作业人员的防护距离一般不超过10 米。
(2)构筑物内预留洞口、屋面洞口、楼梯临边防护:钢结构施工对洞口的防护要求较高,在结构安装阶段,洞口一般随内部水平安全防护体系统一进行即可,在进入压型钢板铺设阶段,必须根据洞口的大小张挂水平安全网,水平安全网的张挂必须到边,可使用钢管做边框架与梁进行固定,但洞口的中心部位不得用钢管做骨架,大的洞口可用6# 钢丝绳做经绳串接。
钢结构毕业论文范文

钢结构毕业论文范文摘要:本篇毕业论文主要探讨了钢结构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钢结构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对现有文献和案例的研究,我们发现钢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快捷等优点。
在论文的后半部分,我们还详细讨论了钢结构的设计、施工过程和监控技术。
这些都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轻型,强度,施工,监控引言:钢结构作为建筑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由于其具有优良的性能和适应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中。
它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够减少建筑物的自重,提高使用空间的灵活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建筑效能和施工时间的要求日益提高,钢结构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一、钢结构的特点及应用优势钢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快捷等特点,因此在建筑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对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更加适合创造大跨度的建筑形式,提供更大的使用空间。
另外,钢结构还能够适应各种气候环境和地理条件,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和耐用性。
二、钢结构的设计原则钢结构设计的关键在于确定结构的荷载和边界条件,合理选取结构材料和构件,并进行合理的构造设计。
另外,设计时还需要考虑结构的抗震性能、防火性能和变形控制等因素。
三、钢结构的施工过程钢结构的施工过程包括了预制、安装和焊接等环节。
在预制过程中,需要制作好各个构件,并进行检查和验收。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各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同时采取安全措施,保证工人的安全。
在焊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焊接参数,确保焊缝质量达到要求。
四、钢结构的监控技术对于钢结构的监控,主要是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监测。
通过使用传感器和监测仪器,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
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结论:钢结构作为一种优良的结构形式,在建筑领域中应用广泛,并且有着明显的优势。
通过合理的设计、施工过程和监控技术,可以确保钢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钢结构相关论文范文

钢结构相关论文范文
标题:钢结构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钢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论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和实践案例,探讨了钢结构的特点、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钢结构具有轻巧、强度高、抗震性能好、可塑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
本文还分析了钢结构在工业建筑、商业建筑、桥梁和高层建筑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通过对钢结构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为建筑行业提供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设计;应用领域;发展趋势
1.引言
钢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具有轻巧、强度高、抗震性能好、可塑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
钢结构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还能够实现灵活性和可持续性设计。
2.钢结构的特点
2.1轻巧
2.2强度高
2.3抗震性能好
2.4可塑性强
3.钢结构的应用领域
3.1工业建筑
3.2商业建筑
3.3桥梁
3.4高层建筑
4.钢结构的发展趋势
4.1结构优化设计
4.2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
4.3基于BIM的建筑设计
4.4可持续性设计和节能建筑的发展
5.结论
钢结构在现代建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继续研究和创新,可以进一步提高钢结构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也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钢结构毕业论文

钢结构毕业论文钢结构毕业论文钢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就钢结构的历史发展、设计原则、施工技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思考。
一、历史发展钢结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工业革命的兴起催生了对更高强度结构的需求。
第一座采用钢结构的建筑物是1889年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这座标志性建筑展示了钢结构的巨大潜力。
随着钢材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工程设计的创新,钢结构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设计原则在进行钢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强度和稳定性: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
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截面形状和尺寸,以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2. 经济性:钢结构的设计应尽可能节约材料,减少成本。
通过合理的布置和优化设计,可以减少钢材的使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性。
3. 施工可行性: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
合理的节点设计和施工工艺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
三、施工技术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钢材加工:钢结构的加工需要经过切割、焊接、钻孔等工序。
现代化的钢材加工设备和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拼装与安装:钢结构的拼装和安装需要精确的测量和精细的操作。
采用现代化的起重设备和施工工艺,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3. 防腐与维护:钢结构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防腐处理。
定期的维护和检查能够延长钢结构的使用寿命。
四、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钢结构在未来将面临以下几个发展方向:1. 绿色环保:钢结构的生产和施工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未来的发展应注重减少能耗和排放,推动钢结构的绿色化发展。
2. 智能化: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钢结构也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通过引入传感器、自动化设备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现钢结构的智能监控和管理。
3. 高性能材料: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钢结构也将采用更高性能的材料。
钢结构优势论文钢结构应用论文

钢结构优势论文钢结构应用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和钢产量的大幅提高,钢结构在我国的应用将日渐广泛,而钢结构本身所具有的许多优越特点正逐渐被重视,这也是钢结构工程日益增多的原因之一。
为此,国家建筑技术政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即由以往限制使用钢结构转变为积极合理推广应用钢结构,从而进一步促进了钢结构工程的发展。
一、钢结构具有的优势特征(一)钢结构的重量较轻虽然钢材有着较大的容重,且强度较高,但是最后的结构却十分的轻。
之所以做出来的结构比较轻,主要是因为材料的质量密度与强度的比值而决定,比值较小,其结构就会较轻。
所以,在所承受的荷载及条件保持一致时,钢结构相对其他结构而言就比较轻,大大降低了基础的负荷,使得地基、基础部分的造价更低,给运输与吊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塑性韧性好建筑钢材有着较高的强度,对于跨度大、高度高、承载重的结构比较适用。
不过,由于它的强度高,一般构件截面不仅小,而且壁薄,受压过程中通常会被刚度计算与稳定计算所限制,很难将其强度优点全面的发挥。
另外,建筑钢材的塑像也比较好,在一般条件下,其结构不会因为超载而发生断裂现象,仅仅会出现变形情况,所以,很容易被发现。
(三)钢结构制作简单,施工工期短通常情况下,在制作钢结构构件时,主要在金属结构场完成,施工使用的是机械化,具有高准确度与高精密度特征。
将钢结构的材料进行了轧制,构成了诸多的型材,加工起来非常快捷。
钢结构重量轻,有着简便的连接方式,实际安装简单,施工周期短,具有特殊的连接性,为加固、拆迁、改建提供了便捷。
(四)钢结构具有环保功能首先,其可以实施干式施工,不会有太大的噪音、粉尘较少;其次,由于其重量轻,所以,基础施工取土量较少,不会对土地资源造成多大的侵害,另外,在建筑结构使用期结束与结构拆除之后,不会存在大量的固体垃圾,并且,废弃的钢材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
二、钢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与布置阶段尤其重要。
对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对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大型建筑越来越多,其中钢结构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发挥的作用显现得淋漓精致。
本文介绍了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钢结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1.钢结构技术钢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一。
我国是最早用铁制造承重结构的国家,远在秦始皇时代,就已经用铁做简单的承重结构,而西方国家在17世纪才开始使用金属承重结构。
我国虽然早期在铁结构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但由于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束缚,科学不发达,因此,长期停留于铁制建筑物的水平。
直到19世纪末,我国才开始采用现代化钢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钢结构的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过去。
钢结构较其它结构有着非比寻常的优越性,笔者归纳了以下几点:一、快捷,全部干作业施工,不受环境季节影响。
一栋300平方米左右的建筑,只需5个工人30个工作日可以完成从地基到装修的全过程。
二、环保,材料可100%回收,真正做到绿色无污染。
三、节能,全部采用高效节能墙体,保温、隔热、隔音效果好,可达到50%的节能标准。
四、抗风性,型钢结构建筑重量轻、强度高、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
建筑物自重仅是砖混结构的五分之一,可抵抗每秒70米的飓风,使生命财产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五、隔音性,隔音效果是评估住宅的一个重要指标,轻钢体系安装的窗均采用中空玻璃,隔音效果好,隔音达40分贝以上;由轻钢龙骨、保温材料石膏板组成的墙体,其隔音效果可高达60分贝。
六、健康性,干作业施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房屋钢结构材料可100%回收,其他配套材料也可大部分回收,符合当前环保意识;所有材料为绿色建材,满足生态环境要求,有利于健康。
七、舒适性、轻钢墙体采用高效节能体系,具有呼吸功能,可调节室内空气干湿度;屋顶具有通风功能,可以使屋内部上空形成流动的空气间,保证屋顶内部的通风及散热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在建筑中的意义
2010级建筑一班沈悦 100305
摘要
本文从现今中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切入,首先明确了钢在物质方面即建筑空间、功能及结构中的各种优势是导致其逐渐成为当代建筑师广泛使用的材料;但同时,也说明对于是否选择钢作为建筑材料这个问题上,精神层面的意义表达也至关重要。
只有做到将材料并不只当做一种纯粹的建造工具,而是去探寻并体现其本质价值及领悟,才能使钢获得属于它所处时代的个性及精神。
前言
现如今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钢结构建筑矗立眼前。
于是感到欣慰,因为这种曾经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欧美大都市才拥有的庞然大物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憧憬;继而却又感到一丝忧虑,因为这种高速发展的密度及高度却远远没能达到过去对生活品质及社会氛围的体现。
钢对建筑空间、结构及形态的满足
也许现在我们该停下飞速建造的步伐,开始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了。
钢对结构工程师而言,可能是一种现阶段企图对过去建筑结构实现突破的物质手段,但对我们这些建筑师来讲它和混凝土及砖石在塑造空间上又有什么优劣之分呢?为什么现代大多数的建筑师又都会下意识地选择钢作为建造的材料呢?
从物质角度来看,就要追溯到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的建筑三要素“坚固、适用、美观”了。
“坚固”是最原初对建筑的需求,倘若没有合理的结构受力来达到抵御各种荷载及作用的能力,就根本称不上建筑。
因此,结构的合理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坚固的效率及人的安全与否。
钢作为一种结构材料,相比混凝土等其它材料有更高的强度和延展性,但同时却又需要更少的材料;“适用”则是对建筑的第二层需要,它产发自人类对于不同功能的定义和理解后所设定用来满足其使用的建筑空间。
也许在早期,睡眠、劳作等基础使用仅需一个小木屋或砖房即可满足,但是像现在诸如飞机场、火车站等等大型公共空间的尺度,只有通过钢结构才能实现;“美观”则是对建筑的最后希冀,常言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美的标准并不一致,但能够真实客观反映时代的精神及追求的作品我觉得就是美的,因为它肯定符合当时人的使用及生活,而钢作为我们这一后工业化时代的承载也注定会烙上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印记。
图
1 图
2 图5 图4 图
3 而这三者之间的联动关系,也为钢的普遍应用做出了最好的说明。
首先,坚固为适用提供了基础。
结构构件因为材料性能的提升而被解放,原本需要靠厚实砌块墙体承重的结构可以被仅仅一两百毫米宽的钢柱所替代,于是原本受限于坚固的封闭空间立刻被大面积打开,更多的光线得以进驻建筑内部,建筑空间于是
可以开始同周遭的环境进行对话,不再是作为
一个独立的盒子被孤立,比如密斯的范斯沃斯
住宅(图1)仅由八根钢柱支撑,周边仅一圈玻
璃作为围护结构,使得室外森林的自然美景得
以在建筑内部环绕尽览。
其次,适用外化为美
观。
由于钢结构的不同结构体系创造了许多前
所未有的大跨度连续的空间和超高的垂直空间,
使得更多的建筑同时也拥有了巨大、完整的美
丽形态,体现了空间、结构和外观的高度统一,
也使建筑成为了一个各方面相互协调统一的有
机整体,比如卡拉特拉瓦的里昂火车站(图2)
就通过一个钢桁架体支撑屋面使得整个室内空
间连续的同时又营造了一个如鸟般飞翔的动人
形象。
最后,美观又影响坚固的发展。
倘若钢
结构的形态并不能达到“少即是多”的美观,
那么又会激起建筑师进入又一轮的结构形式探索中去寻找更加先进的方法和受力形式,比如说08年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鸟巢(图3)就应该减少如此繁复无用的钢架直至获得一个纯净的结构体量,因为现在称不上足够的美观和节约材料。
正因为钢在这许多方面的结构优势,使得当今的建筑师们都趋之若鹜地选择它,特别是对于这样一个讲求高效的功利时代,工业化、集约型的批量生产和预制也让拥有较高工厂加工成熟度的钢材倍受青睐。
钢对建筑氛围、个性及精神的塑造
这样说来,钢作为建筑材料拥有如此多的优势,应该早已普及,但为何仍然有许多建筑并不采用钢结构呢?而现在惯用混凝土的建筑大师很多,用钢的大师
图
5
图 4 图6 图7
却很少呢?
从精神角度来看,在建筑师选择材料的时
候,想要表达的氛围和精神是出发点。
可以说,
每种材料都有它本身所带有的性格和气质,就
和人一样。
砖给人的感觉是厚实而温润的,带
有文化积淀却具有亲和力;木材柔韧而纤细,
夹杂着木香的气息文艺而清新;混凝土和石材
是厚重而坚固的,冰冷的色调包涵历史的沉重;
钢则坚硬而平滑,带有金属光泽的反射耀眼夺
目带有生机。
所以,对于不同功能和空间的需
要,也会有相应的材料与之匹配。
比如对待像
教堂这类宗教建筑(图4)而言,使用混凝土
或石材就会更好体现出一种历史感并烘托出
这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这是像钢这种材料永远
无法达到的;但对于像现代工业美术馆这类摩
登艺术建筑(图5)而言,使用钢材则会更具有现代工业的气息及机器化时代的特征并给人以为之振奋的超现实感,这也是别的材料望成莫及的。
而总的来说,由于钢在建筑上的应用时间并不算长,而且作为一种人工材料来讲,其先天的非自然性也使得许多追求“师法自然”的乡土建筑师嗤之以鼻。
因此,对钢这一材料进行的建筑探索还并不多并且有待完善。
特别是要将它
作为一种结构使用的复杂性即节点处理的难度导致了很多建筑师也是望而却步,因为这需要建筑师能有耐心和细心去深入材料并赋予其自己的理解再创造。
在这一点上,卡罗·斯卡帕却是难能可贵的先行者。
比如在维罗纳大众银行(图6)的设计中,仅在顶层的柱子和过梁设计上就运用了方式:尺寸不同的角钢通过钢板铆接,钢管双柱在柱顶和柱础进行蒙兹合金处理后铆接,形成了从方形转换为八边形再到十六边形再到圆形的体量转换;又如在维罗纳古堡博物馆(图7)底层的展厅设计中,为了体现原始建筑混凝土梁同改建后加固的钢梁的时代不同,在栓接的钢梁缝隙上方设置了一个铆接的支座承托混凝土梁,使得脱开的结构不仅适应荷载缓冲并且提供了一个对于原先柱子位置的隐喻。
这种对于钢的节点处理选择不仅真实体现了其结构形式,并且也赋予不同的建筑以独立的个性特征,甚至蕴含着建筑师自身的价值取向及对环境的理解和感悟,这也是别的材料所无法呈现的建筑微观之美。
结论
所以说,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建筑师而言,有些追求现实效率而盲目跟风使用钢材,有些追求乡土精神而随意放弃使用钢材,都没有能够真正理解钢这种材料在建筑上所具有的价值并去通过它来呈现时代的精神和生活。
即使是如今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层钢结构建筑,也仅仅只是模仿前人的粗略的结构体系而忽视了对其受力节点及连接关系组织的独立表现,而迷失在对表皮的虚假表达上。
因此,就像密斯所言:“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我们想要使用这种材料的话,我们就必须对它的特点了如指掌…需要牢记的是,一切都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材料,而不在于材料本身如何。
”1钢作为一种材料,本身无法在建筑中产生任何意义。
只有当建筑师懂得通过精神外化的手段去运用并处理它,这时的钢才具有了内涵作为时代精神的具体呈现并被感知。
参考文献
1、[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王骏阳译,《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2、李雱,《断片之后的整体——析卡罗· 斯卡帕的维罗纳古堡艺术博物馆修复工程》[J],《新建筑》, 2011, 2: 005.
3、[古罗马]维特鲁威著陈平译《建筑十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
1The original text of Mies’s Inaugural Address as Director of Architecture at Armou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38) is given in Johnson, Mies van de Rohe(1947),pp.191-195.。